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皇帝叫什麼

印度教皇帝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2 16:43:43

㈠ 和武則天同年在位的印度皇帝是誰

古印度形成大一統的帝國皇朝只有在莫卧兒王朝(1526—1757)(明末、清)鼎盛時期。1527年巴卑爾佔領了德里並被尊為「印度斯坦的皇帝」這是印度史上第一個未經冊封的皇帝。其他都是受疆域和宗教:佛教、婆羅門、印度教、伊斯蘭教教義影響其統治者並不成為皇帝、一般稱王朝以及國王、
而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唐高宗時為皇後(655年-683年),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後臨朝稱制,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2日在位),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
這段時期在印度屬於:

戒日王朝(公元606—647年)印度北部(唐初):公元 7世紀統治北印度的封建王朝。又稱羯若鞠羯國或稱曷利沙帝國。為戒日王(606~647在位)所建,故名。其版圖包括除克什米爾、信德、西旁遮普之外的北印度。首都為曲女城(今卡瑙季)。
後笈多王朝(公元700年前後)印度南部。
從中亞侵入印度的嚈噠人(白匈奴)嚴重地損害了笈多王朝。嚈噠人後來被印度社會所同化,但他們在5~6世紀的活動促成了帝國的解體。許多地方王公和民族反對笈多王朝的中央權力,於是這個帝國迅速瓦解了。所謂後笈多王朝(實際上與真正的笈多王室沒有關系)的統治權力再次退回摩揭陀。7世紀的印度是分裂和混亂的,除了卡瑙季(曲女城)的統治者戒日王在北印度建立過短暫的霸權之外,沒有一個王公擁有廣大的權力。不過,在南印度則興起了幾個強盛的政權,如遮婁其人(其統治者打敗了戒日王的進攻)、羅濕陀羅拘陀王朝和帕拉瓦人。
阿拉伯人入侵(700—1200)(唐宋)大約在7世紀北印度興起了一種新的力量,即拉其普特人,從7世紀中葉直到12世紀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之間的歷史時期常常被稱為拉其普特時期。拉其普特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中特別重要的有瞿折羅-布羅蒂訶羅人、兆漢人和遮婁其人。各拉其普特王國之間混戰不已,同時又激烈抵抗伊斯蘭教力量對印度的侵略,以致拉其普特人常被認為是印度教的保衛者。
莫卧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
17世紀以前,統治了幾乎整個印度次大陸的莫卧兒帝國君主僅僅使用「巴底沙」(波斯語:پادشاه‎,拉丁化:Pādishāh)的稱號,這個稱號在西方國家也被認為與「皇帝」同等,而且沒有地理上的意義(即不是印度巴底沙或印度皇帝)。在1857年爆發的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揭竿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印度兵佔領了德里,並攻擊莫卧兒皇宮紅堡,殺死5名英國人,還要求已經失勢的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復位。巴哈杜爾·沙二世勉強同意成為起義軍的領袖,起義士兵便宣布他為印度巴底沙(波斯語:پادشاهي هند‎,拉丁化:Pādishāh-i Hind),即印度皇帝。這是第一次使用「印度皇帝」的稱號。第二年(1858年)起義失敗,巴哈杜爾·沙二世被英國殖民當局逮捕,並流放到緬甸的仰光,莫卧兒帝國正式滅亡。

㈡ 米爾 阿克巴開伯爾 是誰

米爾 阿克巴開伯爾(Akbar,1543—1605年),印度莫卧兒王朝皇帝(1556—1605年在位)
莫卧兒王朝是印度最後一個王朝,同它以前的統一北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相比,它的歷史意義更大。莫卧兒王朝是印度第一個建立在民族和解,宗教寬容基礎上的統一王朝,它的治國精神和疆域版圖對今天的印度仍然有很大影響。奠定了這一切的阿克巴大帝,在本排行榜中的印度帝王中,排名僅次於阿育王。
阿克巴有著十分值得炫耀的血統。他是帖木兒的直系後代,母系則出自成吉思汗。他的祖父巴布爾原是中亞的一個小領主,以喀布爾為基地,開始了征服印度的歷程,經過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以少勝多,他的版圖已經延伸到了恆河三角洲。但到了阿克巴的父親胡馬雍的時候,被崛起於阿富汗的一股新勢力打敗,被迫流亡波斯。
阿克巴出生於父親流亡波斯的日子裡,也許這個原因導致了他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幾乎是文盲,但他通過別人給他朗讀書籍來獲取知識和信息,仍然成為一個博學的帝王。在波斯長大的經歷使他成為一個伊斯蘭教什葉派信徒,但他的信仰並不穩固。
阿克巴12歲那年,隨父回到了印度。胡馬雍在波斯薩非王朝的支持下回到印度復國。他逐漸壓制住了印度混亂的各派勢力,並攻佔了德里。但在一片大好的形勢下,胡馬雍卻在一次意外中墮樓而死。歷史的風雲變幻終於把少年的阿克巴推上了前台。
阿克巴繼位之後前四年,由拜拉木輔政,拜拉木在帕尼帕特戰役中重創阿富汗人,終於解除了來自西北高地的威脅。1560年,阿克巴親政。這時的印度仍是紛亂一片,他雖然占據了印度的中央,但四周力量比他強大的王公仍有許多。但祖先傳給他的血液中奔流著征服者的各種要素,包括野心、信心、堅強、榮譽感和才能,使他在征服印度的道路上暢通無阻。他的征服大致分成三個階段,從1560年到1576年,統一了北印度各地,包括馬爾瓦、拉吉普特、古吉拉特、孟加拉等地;1576年到1595年,矛頭指向西北,奪取了他祖先龍興之地阿富汗,還吞並了脫離印度多年的信德和克什米爾;從1591年開始,發動了征服印度半島南端的戰爭,這場戰爭一直持續到他的子孫後代。
一個幅員廣闊的帝國建立起來了,這些武功已足以使阿克巴成為印度歷史上的偉大帝王之一。印度歷史上每個偉大帝王都有著宗教方面的業績,阿克巴則以推行宗教寬容而著名。阿克巴終其一生都是一個穆斯林,而印度始終是印度教徒佔了多數。22歲那年,阿克巴同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國公主結婚,這個婚姻宗教同盟給了阿克巴很大的支持力量,幫助他征服印度。阿克巴由此對印度教有了好感,他在他統治的領域內,廢除了印度教途去聖地朝拜的香客稅,接著又廢除了印度教徒的人頭稅(對非穆斯林徵收人頭稅,一直是穆斯林政權的傳統)。這兩項稅收的免除使國庫減少了大量的收入,卻使他的政權真正紮根於印度。
阿克巴的政府中,有著眾多的非穆斯林,包括他的印度教妃子的侄子曼•辛格,也有出自中產階級的印度教徒托達兒•馬爾,後者是一個出色的經濟學家。阿克巴的後宮同樣是宗教寬容的典範,他娶了30個來自不同教派的女子為後妃。他的宗教討論庭,開始只容納伊斯蘭教學家,後來允許印度教、基督教、耆那教、拜火教的學者也進去,五大教的精華濟濟一堂,辯論宗教、人生、就贖、超脫和永恆的真理,真乃千古難逢之盛事,只有寬容的阿克巴大帝才能營建如此寬闊的殿堂。阿克巴因此還產生出將五大教合而為一的念頭,當然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阿克巴在內政方面的作為很大,不止宗教方面。他加強中央集權,並神化君主,他的個人權力要超過以往的印度君主。當然,在邊遠地區仍然存在許多地方王公,只承認他的宗主權並納貢,但保留相當程度的自治,這是印度政治不變的特色。阿克巴使盛行於中東的軍事采邑制在印度紮下根來。各級地方官員多授予軍銜,各級貴族成為領取國家采邑的封建主,領取這些采邑的代價是必須為國家提供相應數額的騎兵。他重新劃定全國稅區,完善稅收制度,統一全國度量衡,鼓勵工商業發展。
阿克巴時代是莫卧兒王朝的黃金時代,他的兩個後繼者賈漢吉和沙加汗,維持了帝國的強大繁榮,奧朗則布時代(1658—1707年)過於極端的宗教政策和擴張精神損害了帝國的根基,終於由盛轉衰,但這個王朝一直延伸到1857年,在日不落帝國的打擊下滅亡。
阿克巴曾在攻打梅瓦爾的戰爭中放任士兵屠殺了3萬人而留下惡名。但他的許多政令具備仁愛的光輝。他廢止了將戰俘賣為奴隸的習俗,他對印度教強迫寡婦自 焚殉夫的陋習十分反感,派專員到各地禁絕這種罪行。

㈢ 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胡馬雍陵墓,為何是波斯風格建築

印度莫卧兒帝國皇帝胡馬雍(Humayong)也被譯作胡馬雲,是亞洲最富傳奇的莫卧爾王朝奠基者巴布爾大帝之子,Humayong的含義是「幸運者」。托他老爸的福,這位性格軟弱優柔寡斷的國王在位時間長達26年,並於48歲時死於一場匪夷所思的意外。

兩側墓室放著莫卧兒王朝5個帝王的石棺。值得一提的是胡馬雍13歲的兒子阿克巴繼位後擴大並鞏固了其祖父開創的疆土,成為莫卧兒王朝最偉大的君主。長眠在陵墓中的胡馬雍如果知道這一切,一定會對自己的名字增添不少自信。

㈣ 誰有印度的朝代表和君王資料拜託各位了 3Q

史前印度 (公元前600年以前)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為印度河流域文化(又稱哈拉帕文化)和恆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銅時代的文化,存在於公元前2350~前1750年間。成熟於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消逝於公元前1750年左右(見印度河文明)。但是哈拉帕文化在古吉拉特、拉賈斯坦及北方邦北部等仍有遺留。 恆河文化昌盛於公元前1800~前600年間,為印度著名的吠陀時代。吠陀時代分前期和後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時期,約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後期約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前期經典很少提到家庭,社會仍屬部落性質;後期部落社會分解為4個瓦爾納的社會。4個瓦爾納中首陀羅為最低層,吠舍為中層,剎帝利和婆羅門為上層。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歷史特徵在於瓦爾納制的確立及其向種姓制度的轉化,部落社會的同化及其向國家的轉化,授地制的興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轉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羅門教的興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轉化。 佛陀時期(前6~前2世紀) 從吠陀時代末期(前600)到摩揭陀國孔雀王朝的400多年的佛陀時期,是繼印度河文化城市繁榮之後的第二次城市繁榮時期。在這時期里,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大雄創立了耆那教。據佛教文獻記載,公元前6世紀初,印度有16個國家。其中主要的有摩揭陀、迦屍、祗薩羅、跋祗、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在這個時期的大國里,瓦爾納的等級製取代了部落制。國君和武士成為剎帝利,祭司和教師成為婆羅門,農戶和納稅者成為吠舍,服務於以上3個等級的勞動者則成為首陀羅。 孔雀王朝時期(前322~前185) 摩揭陀王國孔雀王朝的奠基人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娑羅。在孔雀王朝中,唯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國王權力標志著剎帝利對婆羅門長期斗爭的勝利,但婆羅門在孔雀王朝仍然擁有大權。在阿育王統治期間,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 外族入侵時期(公元前200~公元200) 孔雀王朝滅亡以後,西北印度不斷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亞的大夏希臘人在公元前2世紀初侵入印度西北部。接著又有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的入侵。其中最重要的是貴霜帝國在印度的統治。在丘就卻建國後,國勢日強,侵入印度,滅大夏在印度的殘部。在閻膏珍、迦膩色伽統治時期,繼續入侵印度,從印度西部到恆河流域中部均歸入貴霜帝國的版圖。在迦膩色伽的支持與庇護下,大乘佛教在印度興起。小乘佛教流行於錫蘭、緬甸等地。 薩塔瓦哈納時期(公元前100~公元200) 薩塔瓦哈納王國300年的歷史使德干文化與北方文化互相結合 。那裡的國王最早把土地授予婆羅門,並且對部落地區實行軍事統治。 笈多王朝時期(320~540) 笈多王朝崛起於貴霜廢墟。奠基於275年,統治印度北部和西部約120年。王權縮小,官職已經世襲。外貿不斷萎縮。種姓種類和不可接觸者的名目都有所增多。偶像崇拜在寺廟里日益普遍。當時文化燦爛,兩大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迦梨陀娑的《沙恭達羅》劇本和較早的《往世書》均在笈多王朝時編成,此外還編纂了一些法書。在藝術方面,中印度的阿旃陀石窟壁畫豐富多彩,代表這個時期藝術的成就。 戒日王時期(606~647) 戒日王是古代印度最後的一個著名皇帝。當時,外貿蕭條,貨幣短缺。政體沿襲笈多,但更加分散。都城從華氏城遷曲女城,即從一外貿城市遷至一軍政要地。戒日王死後,北印度表面統一的局面又告結束。 古代南印度(公元前200~公元750) 在南印度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幾個藩屬,每個藩屬都有自己的軍隊、自己的行政系統和收稅機關。最南部分國家的歷史,從1世紀開始。古代南印度分為兩個歷史時期 :第一時期是公元前200~公元300年;第二時期是300~750年。 中世紀印度(750~1757) 印度教早在4~5世紀(笈多王朝時)就以新婆羅門教的形式從各地政權出發向部落地區發展,對部落居民進行同化。至8世紀,印度幾個重要地區的部落的同化過程基本告成。印度教寺院在土地、商業、財政方面具有雄厚實力。8世紀的商羯羅(788~820)創立了吠檀多哲學,恢復了佛教之前的對梵天的信仰。多種有神論教派由此派生。信奉濕婆神者為濕婆教派,信奉毗濕奴神者為毗濕奴教派,統稱印度教。印度教寺院為培養婆羅門種姓子弟的最高學府。印度教不僅是中世紀形式的宗教,而且是區域王國的政治經濟支柱。梵文作為古代書面語在中世紀仍沒有滅絕。在民間開始流行區域性的語言文字。區域語言相傳至今,成為現代按語言劃分行政區域的基本依據。

㈤ 什麼叫胡馬雍陵

胡馬雍陵是其子阿克巴時期修建的,有一說法是由胡馬雍的妻子(一個波斯學者的女兒)在胡瑪雍死後修建的,另一說法是阿克巴為父親修建的。同是文明古國,印度人的歷史記錄意識比中國差遠了,很多東西是無法考究的。幾千年來印度經歷著各種外來民族的侵略和統治,一個個皇朝你方唱罷我登場。印度人習慣於將祖父以前或者目擊者在世以前發生的事情都當作傳說,很多歷史是通過民間流傳的故事以及外國的歷史記載拼湊起來的。前面提到的瓦拉納西的鹿野苑也是得益於我國晉代高僧法顯的《佛國記》和唐代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直到近代,一些印度和西方的考古學家們利用玄奘《大唐西域記》里的准確記載,才找到了遺址,讓這個沉埋幾百年的佛教古跡重放光彩。0202020202胡馬雍陵建於1565年(這個時間也有待考證),是印度現存最早的莫卧兒建築,是莫卧兒建築風格發展中的里程碑,掀開了莫卧兒皇朝輝煌建築史的一頁,於199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020202 胡馬雍是莫卧兒王朝第二代皇帝,知書達禮喜愛文化藝術(有人將他比作宋徽宗),但自身軟弱優柔寡斷,缺乏他父親巴布爾所具有的智慧、謹慎以及堅強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精神。巴布爾的早逝使他無法鞏固自己開創的既不完善又不穩固的帝國政權,23歲的胡馬雍登基後內外局勢很不穩定,兩度被阿富汗復興的舍爾沙打敗,胡馬雍因此流亡了15年,後來他在波斯薩非王朝的幫助下,趁舍爾沙建立的蘇爾王朝內亂之機卷土重來,恢復了莫卧兒對印度的統治。一年後他因為意外,從德里的藏書樓的樓梯上跌下來而喪命,傳位給了他14歲的兒子——偉大的阿克巴大帝。阿克巴大帝堪比中國的李世民和康熙,為莫卧兒皇朝帶來了空前的繁榮,受到歷史學家的高度贊揚,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自己去查究一下。

㈥ 印度的國王稱號就什麼比如埃及叫法老,中國叫皇帝,印度古代君王叫什麼尊號

什麼時期的印度?印度最早就是稱王,比如阿育王,後來穆斯林侵入印度,印度穆斯林的國王就叫蘇丹

㈦ 莫卧兒王朝

1526~1858年統治南亞次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的伊斯蘭教封建王朝。
王朝的興衰 1526年,中亞封建主蒙古-突厥族後裔巴布爾入侵印度。在第一次帕尼巴特戰役中戰勝洛迪蘇丹,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標志著莫卧兒王朝統治印度的開始。之後,巴布爾又經過1527年的坎努戰役和1529 年的戈格拉戰役,統一了北印度。1530年,胡馬雍繼位 (1530~1556)。1540年,胡馬雍在曲女城戰役中為比哈爾阿富□酋長舍爾沙擊敗,流亡波斯和阿富□,莫卧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暫告中斷。1555年,胡馬雍重征印度平原,佔領德里和亞格拉,恢復了莫卧兒王朝在印度的統治。1556年,阿克巴繼位,實行了進步的內政改革,採取寬容的宗教政策,擴大了莫卧兒王朝統治印度的社會、政治基礎。他建立中央集權制,開疆拓土,統一了次大陸廣大地區,推動了印度社會經濟的向前發展。到查罕傑(1605~1627在位)和沙·賈漢(1628~1658在位)時代,莫卧兒王朝國勢日盛。文化藝術亦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時期的藝術特點,是民族傳統與中亞及波斯藝術相結合,舉世聞名的泰吉·瑪哈爾陵,可以作其典型代表。
奧朗則布統治時期,向南印度進行軍事擴張,王朝版圖幾乎囊括了整個南亞次大陸。但他強制推行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並恢復對印度教臣民迫害的政策,因而引起拉傑普特封建主、錫克教徒及馬拉特人的激烈反抗。奧朗則布死後,各省總督紛紛獨立割據,莫卧兒帝國陷於四分五裂。1740~1761年期間,德里的莫卧兒皇帝先後成為入侵印度的波斯人、阿富□人及馬拉特封建王公的傀儡,莫卧兒王朝名存實亡。1764年,莫卧兒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莫卧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中央集權制的建立 莫卧兒王朝通過阿克巴的內政改革,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軍事官僚政治體制。權力集中於皇帝一身,由 4名重要的大臣輔助。他們是掌握軍事的「米爾·巴克希」,主管宗教、司法的「薩德爾-烏斯-蘇杜爾」,掌握財政、稅務的「迪萬」,管理工廠、倉庫的「米爾·薩曼」。此外,還有私人秘書等重要官員。仍保留宰相「瓦齊爾」的職位,但無實權。
全國劃分為15個「蘇巴」(即省,奧朗則布時擴大到21個)。主管省政府的省督稱「蘇巴達爾」或「納瓦布」,有 4名重要官員協助工作。各省的財政、稅務和民事審判官「迪萬」名義上由省督管轄,實際上起中央政府監視省督的作用。「帕爾迦納」(縣)是農村行政的核心,其行政首長為「阿米勒」。省與縣之間設置管轄若干縣的「薩爾卡爾」(專區),由執行軍事、行政、司法和警備任務的長官「福吉達爾」主管,他在賈吉爾達爾徵收田賦時提供軍事支持,鎮壓農民。
莫卧兒王朝的行政制度實行軍事化。從阿克巴開始,將所有文武官吏分為38級,按軍事方式編制,其俸祿按品級高低領有大小不等的賈吉爾——軍事封建領地。
封建土地制度的發展 莫卧兒時期有 3種土地佔有形式,即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賈吉爾達爾的非世襲領地——賈吉爾和柴明達爾制度的世襲領地。直屬國王的封建領地約佔全國耕地的1/2,主要在德里和亞格拉地區。其收入主要用於維持皇室、宮廷官員和衛隊。
賈吉爾制度早在德里蘇丹國家時期就已實施,那時稱「伊克塔」。16~17世紀中葉,賈吉爾成為莫卧兒印度土地佔有的基本形式。在查罕傑統治時,賈吉爾約佔全國耕地的70%,賈吉爾的持有者稱賈吉爾達爾。17世紀中葉,莫卧兒印度共有8210個賈吉爾達爾,分上中下三層,分布全國各地,上層68個,由王子和貴族組成,中層 587個,下層7555個。他們彼此之間無隸屬關系。賈吉爾達爾對其賈吉爾沒有所有權,只有徵收規定的田賦和名義上非法實際上合法的各種雜稅的權利。賈吉爾達爾持有賈吉爾必須以服軍役為條件。賈吉爾是非世襲的,甚至是非終身的。但是到奧朗則布統治時期,賈吉爾同柴明達爾制領地漸趨一致。
社會經濟的發展 莫卧兒社會仍以農業經濟為主,農業中商品生產擴大,出現商品糧和棉花、生絲、藍靛、煙草等經濟作物的專業化產區,產品遠銷歐亞市場。
莫卧兒時期的手工業十分發達,主要手工業生產的技術水平超過當時歐洲先進國家。手工業生產的主要形式是封建制經濟的作坊和家庭手工業,大型官營作坊的優質產品主要為滿足宮廷和貴族奢侈生活的需要,其次才供出口。在一些港口城市,包買商通過預付款項、提供原料並收購其產品等手段來控制手工業者的小型作坊的生產,但尚未出現先進的工場手工業。
商品經濟的發展促使商業和外貿的發展。16~18世紀印度的一些主要城市雖仍是封建統治的政治中心和貴族的消費基地,但已開始起著工商業中心的作用。德里、亞格拉、拉合爾、阿默達巴德的城市規模可與當時北京、巴黎、倫敦相比。活躍的商業貿易逐步打破了各地區的閉塞隔絕狀態。沿著陸路和水路商道形成許多區域性的國內市場。孟加拉和古吉拉特則是對外貿易最發達的地區,商船往來歐亞非各地及中國。
商品經濟和貨幣交換的發展促使商人資本的興起。擁有雄厚貨幣資本的錢商在各大城市開設錢庄、銀行,經營存放款業務。發行期票和匯票。財力雄厚的班尼亞商人種姓充當皇室、貴族及官方的御用商人和財政金融經紀人。但印度這時期的商業資本尚未轉化為資本主義性質的產業資本。

㈧ 印度帝亂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屬於婆羅門種姓的證據是什麼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5月7日 出生於加爾各答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地方的印度教宗教領袖.
印度教宗教領袖證明他是婆羅門。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皇帝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本土有什麼快遞公司 瀏覽:422
中國9價疫苗哪裡有 瀏覽:263
孟加拉和越南沖鋒衣哪個好 瀏覽:498
中國為什麼造不出飛機 瀏覽:921
義大利哪裡買電動自行車 瀏覽:649
印度哪裡華僑的人多 瀏覽:977
義大利哪個國家比較好 瀏覽:221
去印尼簽證大概要多少錢 瀏覽:212
伊朗什麼地方最好 瀏覽:25
你如何理解中國與世界的交流 瀏覽:840
印度人的腦子怎麼樣 瀏覽:13
法國和義大利時尚品哪個強 瀏覽:561
越南大概什麼時候開放 瀏覽:479
義大利聯賽為什麼沒有綠牌制度 瀏覽:713
和平精英國際服微信怎麼樣充值 瀏覽:552
斗魚越南妹子視頻哪裡找的 瀏覽:668
ve是義大利哪個省 瀏覽:475
中國出口給越南的石油多少錢 瀏覽:436
中國外運哪個公司工資高 瀏覽:113
哪些藝人可能改回中國國籍 瀏覽: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