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對二戰有什麼貢獻呢
在二戰時期,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當時的印度只是一個地理概念,不是一個主權國家。
二戰中,印度人基本都是跟在英國人屁股後面做事,英國人手不夠就從印度徵召人馬上前線協助英軍作戰。
總的來說,印度在二戰中的表現只能用平平淡淡來形容了!要說有卓越貢獻也沒有,要說什麼貢獻都沒有也不是。
2. 印度參與二戰了嗎
當時的印度還是英屬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許多地區作戰的英國軍隊都有印度人的身影,他們一般被編制在軍隊中有獨立編制集中使用,其他英國殖民地土著也組成過類似的編制
3. 二戰時期印度軍隊取得了哪些戰績主要參戰部隊有
二戰期間印度還沒有獨立,當時的印度軍隊沒有獨立參戰,而是以輔助部隊的形式在英軍中配合參戰,因此談不上什麼戰績。
克倫戰役的問題我保留意見。
我覺得北非首先就是二戰的一個次要戰場。整個北非戰場在二戰中並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它的歷史地位更多來自於政治影響和宣傳需要。況且在北非戰場真正決定性的戰役發生在托普魯克,克倫戰役只是其中的一個小插曲。當然,由於二戰是一個整體,克倫作為其中的一部分,間接的牽扯了整個戰爭的進程,這其實再正常不過了。要說起來,規模更小,而且僅僅打了不到10天的張鼓峰事件的重要性就遠遠超過了克倫戰役,畢竟它對於二戰中決定性的戰場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其次,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是:在1947年之前的歷史中從來就不存在「印度」這樣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是英國在南亞次大陸所有殖民地的統稱。參加克倫戰役的是英印第4和第5師,軍官是英國人,而士兵多數是「印度人」(約60%)。那麼在這支部隊中出現的「印度士兵」到底屬於南亞次大陸上哪一個國家的居民呢?
是尼泊爾人,准確的說是「廓爾喀人」,世界著名的雇傭兵民族。
4. 二戰時,為什麼會有印度人加入德軍 ,幫德軍作戰
因為印度是英國殖民地,英軍在英國各個殖民地大規模徵兵,派上前線當炮灰,這些印度人組成的軍隊被稱為英印軍團,同樣還有英緬軍團,不過英緬軍團都在東南亞被日軍俘虜了。。。。有數個師的英印軍團以及澳大利亞軍隊和非洲殖民地的黑人組成的軍隊被派往北非參戰,這些膚色不同,語言不通,訓練水平參次不齊的軍隊臨時拼湊在一起,與德軍悍將隆美爾麾下的德軍非洲軍團作戰。這些英國人,印度人,澳大利亞人,非洲土著被德軍追得到處跑。。。德軍俘虜了數萬英軍,這些俘虜中就包括很多印度人。。。然而又因為印度人大多都是被迫參加英軍的,他們都仇視英國的殖民統治,再加上印度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錢德勒.鮑斯在歐洲跟著希特勒混,元首許諾將對印度的獨立運動給予支持,在錢德勒。鮑斯的號召下,有數千印度人投靠德軍,被編入德國國防軍,專門成立「印度軍團」。該部隊成立於1943年,在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訓練,戰爭後期一直在義大利地區與英軍作戰。
5. 二戰日軍中竟然有5萬印度兵,到底怎麼回事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世界大戰。而亞洲戰場,主要是日本在不斷的入侵,在中國戰場無法取得進展後,轉而將目光投向東南亞,甚至南亞。但是,你知道么,二戰幾百萬日軍縱橫亞洲,其中除了韓國人,還有5萬印度兵。這到底怎麼回事?
6. 印度在二戰中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二戰時的印度叫做英屬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還沒有印度這個國家。當地人會有部分被英國徵兵,通過英國軍隊參加了對日本和納粹德國作戰。這些參戰的英屬印度人的軍官都是英國人,他們作為士兵是跟英國士兵也一樣的。二戰時的印度主要還是做做後勤工作,為前線提供物資,以及一些士兵被編入英軍參加各地反法西斯作戰,相對來說本土還是和平的。
7. 印度人打仗厲害嗎
在近代,印度遭到了英國人的長期殖民統治,英國人統治印度長達300年之久。在英國統治期間,印度人爭取獨立和自由的斗爭一直沒有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印度人為追求獨立積極尋求與各大強國合作。有的追隨英國人作戰,有的選擇和德國人合作,有的倒向義大利人,還有的投靠了日本人,幾乎二戰各大戰場都能看到印度人的身影。因此,雖然印度人戰鬥力很差,但出鏡率很高。
作為英國人的仆從軍,大量的英印部隊追隨英國人南征北戰,他們活躍在歐洲、北非和東南亞等各種戰場。由於印度人不喜歡打仗,戰鬥力比較差,所以英國人對印度也沒有抱有多高的期望。不過這並不代表印度人就沒有用,印度士兵有兩大優勢,一個是人多,另一個就是聽話,是英國人最佳的炮灰部隊。事實上,在英國人的訓練和武裝下,印度人是有一定戰鬥力的,畢竟自行車都騎上了,比中國軍隊的裝備水平高了一大截。在英帕爾戰爭中,英印部隊打的還是不錯的,挫敗了日本人進攻印度的企圖,讓人們對印度軍隊刮目相看。不過大部分時間里,英印部隊都在打醬油,給英國人充當炮灰。
8. 兩個問題,第一,二戰時 有多少印度人加入了二戰第二,其中多少人是加入了軸心國的
印度參加二戰是收到侵略被迫反抗。中國是實實在在的牌遠征軍大家法西斯。軸心國——日德意
仆從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芬蘭、泰國
傀儡政權——維希法國、偽緬甸、偽滿洲國、偽南京國民、偽印尼、偽印度支那、偽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