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金字塔是怎麼建起來的
4500年前的古人沒什麼交通工具,金字塔內部的花崗岩採石場附近有溝渠,因此最有可能的方法就是水運,在河流與通往胡夫金字塔的路線建造運河,能夠藉由水的浮力來運送石頭。
使用水運當然能大量節省人力,不過問題也隨之而來,其一是為什麼石頭不會沉入水中?再來是金字塔高度非常的高,河水是怎麼把石頭運到高處的?
金字塔的原料來自於距離遙遠的採石場,古埃及人沒有什麼橡膠之類的漂浮工具,他們利用皮筏和繩索固定石塊,讓石頭浮起來。
採石場的古埃及人利用水中不同高的平面,將石頭卡在上頭,在同樣的水平下就能確保每塊石頭都一樣大小,而且光滑平整,才能讓金字塔穩穩地向上堆疊。
在採石場將石頭加工完畢後,古埃及人用牛隻托運一個個石塊到運河的港口。
因此在港口就會有成千上萬噸的石塊,一樣在足夠的水量下,這些石頭都會漂浮在水上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怎麼把這些石頭一層一層的運上去?在往上的渠道中間,古埃及人設置了許多道閘門,當第一道閘門開啟的時候,石頭就會浮到第二道閘門處,再關閉第一道,打開第二道,如此類推
因為大氣壓水會積聚在渠道的內部,只要有充足的浮力就可以讓石頭持續往上升
在這樣的運送方式下,石頭就可以被運送到准備施工的高度,再這樣一層一層地往上砌築
古埃及人利用這個簡單的原理,在金字塔四周都蓋了同樣的渠道,可以從四方運送石頭上來
重建當時的施工平台就像是這樣子,四面都有密閉的渠道,石頭被浮力運送到目前的高度,周圍也都由水包圍
運上來的石頭都在四周的水道漂流,工人只要在正確的區域卸下羊皮筏,就能讓石頭落下
當時的工人讓石頭卡在預先設定好的地方
再來是建造接下來的水道,浮貼傾斜面的石頭被抽掉羊皮筏,固定在邊上
這個水運法其實有不少佐證,其一就是在上層的岩石中曾經發現一些河流底部的物質
在幾年前也有學者在探索金字塔的過程中發現了水的渠道,為此發現還特地召開了國際金字塔建築會議
而這種水運法也被後世所沿用,世界上早期的大型建築很多都是透過水來運載建材
金字塔本來是潔白的、反光的、滑溜溜的
金字塔原本有層外殼,整體覆蓋著打磨得非常光滑的白色石灰岩,頂部的尖角還有金屬裝飾,上面刻著法老的名字。建造者的目的,就是要讓金字塔反射太陽的光線,讓國王的靈魂隨著光亮到達太陽神的寶殿。
中世紀時期,為了建造開羅城,後人直接把金字塔當作採石場,把表層石塊直接挪用了,再加上幾千年的風化侵蝕,才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一棱一棱的、粗糙的石頭階梯。
Ⅱ 金字塔是怎麼建成的 是誰建的
大多數人同意金字塔是由當時的奴隸建造的,但不能肯定,因為沒有人能說明建造方法,按照當時埃及的人口數量是不可能有能力堆砌500萬噸的建築物,更何況是在附近沒有這樣的石料的情況下。可近幾年有人勘測證明,金字塔是大塊的類似混凝土的澆灌物,這樣就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可行的方法,但當時是否有這樣的技術,古人是否想到了這個主意還在考證中,科普讀物上應該可以查到詳盡的描述。 現在假設人力是充足的,資源應有盡有,可我們還不能肯定金字塔是人類設計製造的,因為金字塔本身暗含的各種數據其精確度以及與天文學、地理等的微妙聯系都不能讓人視而不見,這不應是當時的人類能夠掌握的技術和知識。於是就有很多人支持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可這只是人們的猜測,完全沒有科學依據證明.
Ⅲ 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
被列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埃及金字塔以其神秘色彩一直吸引人類不斷探索,其中尤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最為神秘。巨大的胡夫金字塔到底如何建成一直是專家研究的課題之一,千百年來爭論不休。 一名法國建築師3月30日提出新理論說,建造金字塔時運送材料的通道是建在金字塔內部。採用這一方法,巨大的金字塔只需要4000人就可以建成。 塔內部建有運送通道 法國建築師讓-皮埃爾·烏丹30日在巴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揭開了胡夫金字塔建造之謎。他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建造金字塔時運送材料的通道是建在金字塔內部,距離塔外牆10米至15米,在金字塔內部形成一個稍小的金字塔。 烏丹認為,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初始階段使用了一條外置斜坡,它的頂點高出地基43米。巨石通過這個斜坡堆砌成了金字塔的底部主體,占金字塔總體重量的70%,法老墓就建在這個堅固底部的基礎上。 隨後,勞工在墓穴上方建造塔頂部,在塔壁內側10米至15米的地方修建蜿蜒通向頂部的螺旋狀的斜坡。據烏丹估計,斜坡全長大約有1英里(約1.6公里),拖動1噸的石頭需要8至10名工人,石塊最終旋轉著不斷堆砌到法老墓室上方。 烏丹解釋說:「它像一條有蓋的通道,但在金字塔的4個角落是露天的,讓巨石能夠轉彎。」當巨石運輸完成,露天的四角便被填堵,構成金字塔的一部分。烏丹相信,雖然四角被堵,但斜道裡面還是空的,而且至今仍保留著。如果被允許進入金字塔的內層進行考察,應該可以找到這些斜道。 僅需4000人完成建造工程 現年56歲的烏丹8年前受父親影響開始專職研究金字塔的建造之謎。他關於「內部斜道」假說的念頭緣自1986年對胡夫金字塔的一次微重力測試的結果。法國科學家當時發現了一個異常現象,金字塔內存在一個密度較小的螺旋狀結構。在此後十幾年中,專家對這個發現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說,烏丹曾與從事汽車與飛機三維圖形設計的法國「達索」公司合作,組建了一個由14名工程師組成的研究小組,花了2年時間製作出三維模型,模擬古埃及人把巨大的石灰岩和花崗岩一塊又一塊堆高的過程。 烏丹認為,根據新發現的建造技術,建造整個金字塔僅需要4000人,而並非此前專家學者所說的10萬人。 此外,烏丹還聲稱發現了關於胡夫金字塔內一個巨大走廊的作用的秘密。他認為走廊又長又窄的形狀說明它起到了平衡重量的作用,以承受法老墓室上5條60噸重的花崗岩石樑。 而關於法老墓上方的5塊平均重達60噸的花崗岩巨石是如何拉上去的,烏丹也提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認為,埃及人利用了平衡力原理,繩子一端綁著巨石,另一端垂在斜道下面,在被拖曳的同時,巨石就被向上拉動。 學者稱此理論有可信性 對於烏丹提出的新理論,部分專家學者表示認同。研究埃及古文物的美國長島大學學者鮑博·布賴爾30日出席發布儀式時說:「烏丹的理論具有可信性,但目前僅僅是理論。每個人都認為應該嚴肅對待這個理論。」 法國「達索」公司說,布賴爾與其他參加發布會的埃及古文物研究者都認同烏丹的理論。這些研究人員與烏丹和「達索」公司沒有經濟上的關聯。 路透社報道說,烏丹目前正發動全球專家學者組建一支研究隊伍,在得到埃及有關方面同意後,利用雷達和熱能探測相機探測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最大的金字塔,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巨石建築,又稱「大金字塔」。經過多年腐蝕後,金字塔現在高度為137米,相當於一座40層摩天大樓。 整座金字塔在建造中使用了234萬立方米的石塊。每塊石頭平均約重2.5噸,中間不用任何黏合材料,而石塊與石塊之間吻合得天衣無縫,盡管歷經幾千年的風吹雨打,石縫之間至今仍然難以插進一把鋒利的小刀。 此前,關於胡夫金字塔的建造順序有兩個理論,這兩個理論的共同點在於運送石材的土坡都在金字塔外側。 其中一個理論認為在金字塔修建面建一個長土坡來運送建金字塔所需的石材。以金字塔的高度計算,這個土坡足足要一英里長,而且到達頂部時非常陡峭。單是興建這樣一條斜土坡的材料便相當於建造一座金字塔,這是極大的浪費,因此可能性不大。 另一個理論則認為,土坡緊貼金字塔外牆呈螺旋形增高,但這種建造方式可能影響建造金字塔的精確性,並且無法保留出足夠空間用於後期建設。 參考 http://news.163.com/07/0402/10/3B2O0AH500011249.html
Ⅳ 金字塔是怎樣建造的
今天是「埃及國慶日」,我們回到古埃及,看看那時候的人類是怎麼建造金字塔的。
埃及金字塔是4500多年前古埃及的統治者法老的墳墓,古埃及人相信人生只不過是一個短暫的停留,而死後才能永久地享受,因此,法老會花費幾十年的時間去建造墳墓,還命令匠人以墳墓壁畫和木製模型來描繪他死後要繼續從事的駕船、狩獵和宴會等活動場景,使他能在死後同生前一樣生活得舒適如意。法老們的屍體經過防腐處理後會被製成木乃伊埋葬在金字塔內。
目前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的要數開羅郊區吉薩的三座金字塔,而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又是這三座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又名奇阿普斯金字塔)原高146.5米,經過幾千年來的風吹雨打,頂端已經被剝蝕了將近10米。
胡夫金字塔的底面呈正方形,每邊長約232米,繞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上1000米的路程。除了以規模巨大令人驚嘆以外,胡夫金字塔還以其高度精確的建築技巧而得名。因為塔身的石塊之間,不存在任何水泥之類的黏合物,只是靠石頭壘石頭砌成的。建造金字塔的石塊平均每塊重量是2.5噸,每塊石頭都磨得很平,至今雖已歷時數千年,但仍然很難用利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因此,它們能歷數千年而不倒也是在想像之中的了。
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人們的說法很多,主要的不外乎器械搬運說、斜坡搬運說、澆築說和水運說等幾種。 早在公元前450年,持器械搬運說的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就認為,法老出動了數以萬計的奴隸,運用了一系列器械將巨石由低至高一塊一塊砌上去,才砌成了金字塔。
建造金字塔想像圖
持斜坡搬運說的人認為,古埃及人在造金字塔時,首先在金字塔外面興建一座大型斜坡,然後再把石頭拉上去。堆一層坡,砌一層石,逐漸將金字塔砌高。經過計算,斜坡的斜度約為7°~8°。要修建如此高的金字塔,這條斜坡足足長達1.6千米,而且,到達頂部時還非常陡峭。
後來,有人提出了新的見解,認為金字塔上的巨石都是人工造出的。據說藉助顯微鏡和化學方法來分析巨石的構造之後發現,金字塔上的石頭是用石灰和貝殼經人工澆築混凝而成的,其方法類似今天澆灌混凝土的方法。由此他推測,古埃及人很可能是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來建造金字塔的。他們先將攪拌好的混凝土裝進筐子,再抬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這樣,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術,就能澆築成一塊塊巨石了。
也有人認為,古埃及人是使用「水運法」來造金字塔的。1980年,埃及文物保護委員會的人進行岩芯取樣時,發現了一個至少50米深的岩洞,這個岩洞很可能是在古埃及第四王朝時開鑿的港口。所以,他們認為水運法有可能被用於搬運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