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是怎麼出邊境線的

印度是怎麼出邊境線的

發布時間:2022-06-23 08:26:19

Ⅰ 印度是怎麼解體的邊界線是誰畫出來的

個人覺得:團體就是一個不斷分裂變小和組合變大的一個群體。國與國之間互動,就是團體與團體之間互動。互動中有的自動解散了有的內部瓦解了有的被征服了有的樂意組合了……。如今的世界格局,都是這樣相互碰撞的結果。至於邊界線,除了暴力之外,有的是自然環境形成的,比如喜馬拉雅山把中國和尼泊爾印度錫金不丹等隔開了,再比如黑龍江烏蘇里江把中國與蘇聯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隔開了,鴨綠江圖們江把中國朝鮮隔開了……。有的是本民族不同勢力集聚而形成的,比如內外蒙古,南北朝鮮,印度的各個幫……。有的是協商劃分的。有的是強國老大哥中間人老好人好事者給劃分的,比如非洲是歐洲殖民主義者給分的,再比如中印之間的澳柯瑪紅線,南北朝三八線,中不之間英國給分割的邊界……。更多的是佔領征服。你說印度各個邦有可能獨立,就像前蘇聯解體一樣,這確實是有可能的。一旦印度受到沖擊,有可能有的邦會獨立。就中國的利益而言,印度分裂是好事兒(使中國敵人變弱小),同時也是壞事兒(美國的代理人很容易出現在印度半島,美國的觸角可能從印度直接觸及中國)。假如印度解體了,各個邦之間難免要擴張爭奪資源,暴力肯定會出現了。以上個人看法。

Ⅱ 如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 東線邊界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在會晤之前,印度軍方卻接連作出不利於兩國友好的舉動:除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的藏南地區)組建一支5000人偵察兵部隊外,22日,印軍宣布再向中印邊境新增派兩個山地師,且公然宣稱這兩個師是為了「拱衛」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上一次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雙方同意繼續推進對話的框架。中國與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別簽署了維護中印兩國邊境安全與穩定的相關協議;2003年,兩國領導人指定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中印邊界劃定工作的談判准備;2005年,中印兩國簽署了邊界劃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東線爭端及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炮製了一條新的印藏邊界線,將中國藏南約 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也未予承認。所以,這是一條非法的邊境線。

西線爭端及約翰遜線的由來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清朝政府,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

Ⅲ 中印的邊界線具體在什麼位置

包括印度地圖在內的上世紀上半葉的各種地圖中,中印之間的邊界大體沿著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布拉馬普得拉河北岸平原交接線而行,在這條傳統習慣線北側地區長期以來歸中國行政管轄。1905年出版的「印度行政區劃圖」中,中印邊界東段的畫法與中國的地圖一致。1929年大英網路全書(第14版)中中國全圖的中印邊界東段部分與中國出版的圖一致。而所謂的「麥克馬洪線」把「邊界」向北推移了大約100公里,大體沿喜馬拉雅山脊線走向,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平方公里土地劃歸英屬印度。中印邊界歷來只存在習慣性界限。西段:中國新疆、西藏與印度拉達克地區接壤部分,主要以喀喇昆侖山脈為界,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我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佔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爭議的焦點在空喀山口以北,歷來是西藏阿里與新疆交通的命脈。1959年印度開始入侵此地。中段:西藏與印度旁遮普等地接壤,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佔領。1954年印度開始侵佔此地。東段:西藏與印度阿莎姆邦接壤地區,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不丹以東、緬甸以西,是爭議最大的一段。1914年中英在西拉姆舉行西藏問題會議,事後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同西藏代表秘密在不丹以東中印邊界劃出非法界限,二戰後,印度開始越過喜馬拉雅山南麓中國傳統習慣界限,到達以北地區,1954年完全佔領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

Ⅳ 中國與各陸地鄰國的邊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主要是歷史原因形成的,還有就是中國政府的讓步。

  1. 中印邊界線:1914年英印當局與西藏地方政府秘密簽署協議,把藏南約9萬公里的土地劃給了印度,這就是所謂的麥克馬洪線。但是中國歷代政府都不承認麥克馬洪線。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進兵西藏之時又捲入了朝鮮戰場,印度乘機推進到了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一直採取克制態度,印度認為中國軟弱可欺,並不斷向麥線以北推進,以致終於釀成兩國大戰,中國取勝後,撤退到1959年的戰前區域,也就是現在的中印邊界。

  2. 中緬邊界:中國與緬甸訂立邊界時,中印已經交惡,怕引起覆轍,中緬邊界議定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讓步,只收回了很少一部分國土。

  3. 中越邊界:中越邊界的訂立主要是依據清末的一系列協定,基本上保持了中越現在的邊界。

  4. 中蘇邊界:主要是清政府與沙俄簽訂的一系列條約為依據,例如《璦琿條約》、《伊犁條約》等等,沙俄已經侵佔這些領土很大時間啦,再加上中國當時國力衰弱,有求於蘇聯,已經換了好幾屆政府,在收回來很難。

  5. 中蒙邊界:蒙古邊界主要是清朝的烏里雅蘇台。1911年,辛亥革命後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雖然1938年宣布重歸中國,但是離心力已經減弱,抗戰勝利後,在蘇聯的支持下,外蒙獨立,1946年元旦國民政府成人外蒙獨立。新中國成立後,也承認了這一既成事實。

  6. 中朝邊界:中國與朝鮮子明朝起就以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沒有太大的變化。

就說這么點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Ⅳ 印度和中國的邊界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1914年,英印外交大臣麥克馬洪背著當時的北洋政府,私自劃立了一條新的邊境線,將中國西藏的藏南地區劃入了印度領土,中國北洋政府由於國力和內亂,沒有做出反應,直到20多年後,英國正式將麥克馬洪線定為英屬殖民地印度與中國的邊境線,並納入國書!當時的國民政府提出抗議,也沒有得到回應,由於藏南地區屬於高海拔無人區,當時以國民政府的實力,沒辦法在藏南地區長期駐軍,維持邊界,國際社會也沒有給國民政府以支持,所以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中國歷屆政府從來沒有承認麥克馬洪線!
到1947年印度獨立時,自然而然的就以麥克馬洪作為和中國的邊境線,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和平解放西藏,並在西藏駐軍,給印度造成了很大恐慌,認為中國侵佔了印度的領土,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也想試探新中國的實力與態度,就慫恿印度往藏南地區派出軍隊。沒想到中國軍隊在數量上處於嚴重劣勢的情況下予以了堅決反擊,打退了印度了軍事進攻,並俘虜了大量的印度軍人和物資,後由於中國的政治立場,中國迅速撤回到實際控制線後,並歸還了印度的俘虜和物資,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對印自衛反擊戰!這一仗打消了印度的囂張氣焰,使印度幾十年沒敢越雷池一步!
近幾年由於印度的國力增長很快 ,又助長了印度的囂張氣焰,企圖取代中國成為亞洲霸主,就又拿麥克馬洪線說事,並向實際控制線附近增兵,中國由於印度的軍事威脅,也在不斷的向藏南地區增加兵力,所以造成了現在中印邊境的緊張局勢!

Ⅵ 中印邊界問題由來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西藏、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過去中印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亦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只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以印度為基地,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這才逐步使中印邊界發生了分歧。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狀況,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爭執的種子。
1911年,中國發生辛亥革命,西藏地方處於混亂的局面,英國殖民主義者認為這是向中印邊界東段——從阿薩姆平原的邊緣向喜馬拉雅山進行侵略擴張的大好機會。於是,英印政府除了派遣「討伐隊」向中國這部分地區的部落種族進行武力鎮壓、金錢引誘以及所謂訂立契約外,還派大批測量探險隊,化裝成僧人、商人、探險旅行者,竄入西藏東南部中印邊境地區,偷偷地進行大量的偵察、測繪(偷測)等活動,為英印政府外務大臣麥克馬洪畫一條侵佔中國西藏大片領土的所謂印藏邊界線作技術上的准備。
1914年3月,英國侵略者為了實現其侵略企圖,施展陰謀手段,趁「西姆拉會議」之機和辛亥革命之際,策劃中、英、藏三方會議,於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在印度西姆拉召開,企圖把西藏從中國領土分裂出去,由於中央政府代表未在正式條約上簽字,英國陰謀未能得逞。英國代表麥克馬洪及其助手貝爾誘惑西藏地方政府代表夏扎,背著中國中央政府代表在德里進行私下秘密交易。麥克馬洪等人以贈給西藏5000支槍、50萬發子彈,支持西藏「獨立」,幫助西藏趕走漢軍等條件為誘餌,脅迫夏扎在秘密換文上簽字,騙奪中國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1914年3月24日,麥克馬洪在德里交給夏扎秘密換文,換文的附件以粗略紅線劃了一條劃分印藏邊界東段邊界線的地圖,要求夏扎在上面簽字蓋印。麥克馬洪在換文中,對此圖既沒有文字上的描述,也沒有說明是依據什麼原則,條件畫出的,而僅劃在比例頁為1英寸等於8英里的地圖上。當夏扎在簽字時,表現推諉、遲疑不決,貝爾馬上變了臉色,發脾氣,夏扎在威脅利誘之下,在「麥線」圖上簽字。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內維爾 •馬克斯韋爾曾指出:所謂「麥克馬洪線」是一九一四年西藏一個代表團與印度政府外交秘書亨利•麥克馬洪爵士在德里所作的一樁未經授權的秘密交易的產物,麥克馬洪以威逼利誘(表示願意支持西藏反對中國中央政府)的手段,說服西藏人同意了一種邊界線的劃法——把邊界線向北推移了大約一百公里。1987年5月英國《南方》月刊,載《中國藏學》1989年第2期。麥克馬洪劃的這條粗略紅線,西起不丹邊境,向東伸延至西藏察隅。其范圍包括西藏在南之門隅、珞瑜和下察隅三大地區,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有著豐富的礦物、生物和水利資源)劃歸英屬印度。劃定後的印度東北邊界,就從喜馬拉雅山足向北推到了喜馬拉雅山的山嵴。對於這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後來,英國給西藏提出的兩個承諾並未能實現,因此西藏地方政府對「麥線」也不承認。英國知道炮製這條「麥線」的非法性,所以英國政府長期對此保密,不敢公開。然而,英國侵略者既做賊心虛,又貪婪成性,在時隔20多年後,於1938年又故態復萌,干起偷偷模模的不光彩勾當來,採取偽造證據、偷梁換柱的手法,重新出版1929年的《艾奇遜條約集》第14卷,篡改該卷中關於西姆拉會議的原始記錄,偽造有關「麥線」內容,塞進該卷的西姆拉公議內容之中,重新出版該卷,而出版日期仍用1929年原版日期。這樣,1938年印刷的標明1929年出版的《艾奇遜條約集》第14卷偽本中,出現了「麥線」秘密的非法文件。偽版本出版後,英印政府即下令把1929年的原版本大量銷毀了。與此同時,英印政府在出版《西藏高原與周圍國家的地圖》中,第一次改變過去同中國主張的傳統習慣邊界線相同的畫法,用「未經標定」的符號,畫出了「麥克馬洪線」。這樣,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就炮製出來了。由此可見,「麥線」是非法的,失效的,但從此埋下了中印邊境東段爭端的禍

Ⅶ 中印邊境線是怎麼劃分的

法律分析: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二十三條 故意破壞國家邊境的界碑、界樁或者永久性測量標志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Ⅷ 中國與印度邊境線是怎麼劃定的

中國的導彈射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國的領土。

Ⅸ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分界線什麼

中印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習慣上分為東、中、西三段:東段長約650公里,從中國、印度、緬甸三國交界處至中國、印度、不丹三國交界之處的底宛格里;中段,長約400公里,從西藏普蘭縣的中國、印度、尼泊爾三國交界處至札達縣的6795高地;

西段長約650公里,從札達縣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侖山口。整個邊界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但根據雙方歷史行政管轄所及,形成了一條傳統習慣邊界線,東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南麓,中段是沿喜馬拉雅山脈,西段是沿喀喇昆侖山脈。

(9)印度是怎麼出邊境線的擴展閱讀: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主要包括西段、中段和東段。西段約600公里,中段約450公里,錫金段200餘公里,東段約650公里。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級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

Ⅹ 這次印度越界的起因是什麼歷史上有很多次嗎這次,後來為什麼又撤退了呢還是說還沒撤退。。。

原因:中國在自己國土上修路,可以讓大量重裝備迅速到達邊境,火力封鎖印度東部的關鍵道路。
對峙有很多。但這一段邊境並沒有爭議,在有爭議的地方,對峙很多,八月中旬的時候,還在西線互相丟石頭。中印的爭端很大,幾年來也屢次發生對峙,但這一次的時間最長,也最為激烈。
雙方斡旋,印度撤離。印度說,中國將暫停修路;中國說會繼續修路。但因為金磚要開會,所以雙方都要暫時放開這個問題。從根本上說,中國的一帶一路,包括和巴基斯坦的經濟走廊,和斯里蘭卡的港口建設,等等,經濟開始在印度洋活躍。
中國只是為了幫助沿線國家建設,同時,消耗自己過剩的產能,屬於雙贏。但印度顯然不這么想,印度一直認為印度洋就是自己的地盤,對中國潛艇在印度洋的活動很反感。所以,最終爆發了這次沖突。
同時,也和美國、日本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國應該繼續推行自己的經濟計劃,實力強了,才真正擁有優勢。

閱讀全文

與印度是怎麼出邊境線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邵世坤中國有多少個 瀏覽:651
中國燈光圖怎麼做 瀏覽:430
4500萬越南盾算什麼階層 瀏覽:257
法國人如何看待印度公社 瀏覽:354
英國人怎麼迎接英雄的 瀏覽:665
英國衛褲多久見效 瀏覽:477
伊朗港口為什麼不發達 瀏覽:49
印度人用什麼馬桶最大 瀏覽:967
伊朗天然氣為什麼是紅色的 瀏覽:885
入境印尼要准備什麼 瀏覽:593
中國人怎麼學英語 瀏覽:710
印尼什麼卡網速快 瀏覽:374
印度國寶怎麼消失的 瀏覽:260
英國的郵筒叫什麼 瀏覽:677
義大利生產什麼礦石呢 瀏覽:450
印度辣椒油怎麼發黑 瀏覽:58
印度紅花泡水喝有什麼好處 瀏覽:384
中國北緣茶區在哪裡 瀏覽:541
英國fca監管管什麼 瀏覽:618
伊朗控制的港口叫什麼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