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關系
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獨立沒有任何關系。
馬來西亞(Malaysia)簡稱大馬,是選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和議會民主制並存的聯邦制國家,首都吉隆坡,聯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國分為13個州和3個聯邦直轄區,全國面積共33萬平方公里。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1)地理馬來群島與印度尼西亞有什麼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西南部是印度洋,東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2. 馬來群島有哪些國家
馬來群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馬來群島是世界第一大群島,在海島世界中,是「人丁興旺」的群島「家族」。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
馬來群島地形特點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
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
3. 印度尼西亞主要位於什麼群島附近有著名的什麼海峽溝通了什麼洋和什麼洋
印度尼西亞主要位於馬來群島附近,有著名的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4. 馬來群島有哪些國家
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
世界各國習慣將馬、新、印尼、文、菲、東帝汶六國稱之為東南亞的「海洋國家」或「海島國家」,印度尼西亞。稱為「千島之國」。
印度尼西亞主要島嶼及島群包括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巴布亞。菲律賓主要島嶼包括呂宋、民答那峨、米沙鄢群島。該群島還包括馬來西亞、汶萊、巴布亞紐幾內亞。群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環抱蘇祿、西里伯斯、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和薩武諸海。西與亞洲大陸隔有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北與台灣之間有巴士海峽,南與澳大利亞之間有托雷斯海峽。
馬來群島是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由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等兩萬多個島嶼組成,島嶼面積為250多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
5. 馬來群島地理位置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位於東半球,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馬來群島是東南亞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逾25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是世界第一大群島,在海島世界中,是「人丁興旺」的群島「家族」。由印度尼西亞13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
馬來群島的「家族成員」,大大小小共有2萬個以上,總面積達280萬平方千米,人口眾多。在這2萬多個島嶼中,有名有姓的海島,僅占總數的1/5,其餘都是「無名小卒」。有人居住的島,僅占島嶼總數的1/10,數目也是極少的,絕大部分島嶼無人居住。在整個地球所有的群島中,無論是島嶼的數目,還是面積、人口,馬來群島都獨占鰲頭,其他任何群島都不能與之相比。
印度尼西亞主要島嶼及島群包括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巴布亞。菲律賓主要島嶼包括呂宋、民答那峨、米沙鄢(Visayan)群島。該群島還包括馬來西亞(沙巴和沙勞越)、汶萊、巴布亞紐幾內亞。群島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環抱蘇祿(Sulu)、西里伯斯、班達(Banda)、摩鹿加、巽他、爪哇、弗洛勒斯(Flores)和薩武(Savu)諸海。西與亞洲大陸隔有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北與台灣之間有巴士海峽,南與澳大利亞之間有托雷斯(Torres)海峽。
印度尼西亞
除菲律賓北部以外,全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年降雨量自8100毫米以上至不足500毫米,大部地區平均年降雨量超過2000毫米。每年7-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風達20餘次,向西、向北移動,常使菲律賓遭受強風暴雨侵襲。馬來群島人民多操南島語系的語言。馬尼拉和雅加達居於世界最大城市之列。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這些島嶼呈弧形自東向西延伸,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燈火走廊」,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發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最不安定」的區域。
馬來群島的氣候分屬於兩種類型。印度尼西亞群島主要是赤道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但由於受位置(分居南北半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內部氣候仍有差異。另一方面,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氣候介於亞、澳兩大陸氣候之間,亦兼有熱帶季風氣候的特色,這是印度尼西亞群島氣候與非洲和南美大陸赤道多雨氣候的不同之處。菲律賓群島屬於典型的海洋性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炎熱、濕潤,年分二季,隨著季風方向的更換,雨量的季節分配和空間分布發生變化,此外,強大台風的頻繁出現是菲律賓群島氣候的重要特徵之一。除菲律賓北部外,各島都在赤道10℃以內,平均氣溫21度,年降水量從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區越過2000毫米。
馬來群島氣候
因受地形和氣候的制約,馬來群島的水系都短小急湍,河流的地面蝕低率很大。馬來群島的自然植被分屬於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雨林;土壤是與其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林相適應的熱帶土壤類型;馬來群島的動物界成為亞、澳兩大陸動物的分界處。
6. 關於印度尼西亞群島和馬來群島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
馬來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群,由印尼17,0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000個島嶼組成。
——————————————————————————
從這兩句話看出來 印尼應該全部被包含在馬來群島里
7. 馬來群島和印度尼西亞有什麼區別
馬來群島范圍大於印度尼西亞。
馬來群島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群。位於東半球,赤道附近。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東南亞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2475249㎞2,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
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8. 馬來西亞與印尼的國界山脈是什麼
卡普阿斯山脈
卡普阿斯山脈是馬來西亞沙撈越州第七省與印度尼西亞西加里曼丹省之間的邊境山脈。
東西走向,南北兩坡為卡普阿斯及盧帕兩河源頭。地面破碎,部分分水嶺海拔不到100米,有許多容易通過的低矮山口。
發源於島中部的卡普阿斯山脈,全長1143千米,大部分河段可通航。卡普阿斯河流域以平原、沼澤為主,大部分地區經濟貧困,許多森林地帶尚未開發,可開發利用的資源較少。卡普阿斯河流域的主要城鎮多分布在河口內側。
印尼和馬來西亞都是近代在殖民主義影響下形成的獨立國家,印尼是被荷蘭殖民,基本沿襲了荷屬東印度的領土,而英國在馬來半島的殖民地則分為三個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汶萊。
在西方殖民者進入馬來群島地區之前,今天印尼和馬來西亞的領土被許多分散的小王國統治著,他們之間犬牙交錯,在時間和空間上互相重疊,並沒有清晰的分界。很多印尼人相信,馬來半島在歷史上曾經被印尼的王國統治,比如來自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的管轄范圍就包括了馬來半島和加里曼丹北部。再比如,印尼歷史上的超級帝國——麻惹巴歇。
9. 印度尼西亞在哪'是一個國家嗎馬來群島 在哪'是一個國家嗎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印尼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尼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馬來群島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馬來群島(英語:Malay Archipelago),也叫南洋群島,世界上最大的島群。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東南亞主要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它由2萬多個島嶼組成。總陸地面積2475249㎞²,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沿赤道延伸6100千米,南-北最大寬度3500千米。
群島上的國家有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馬來西亞(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大部分地區)。新幾內亞島有時不納入馬來群島。
求採納
10. 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這兩個國家有何異同
首先,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屬於東南亞地區的國家,氣候也幾乎一致,都是熱帶雨林氣候,天氣常年炎熱,飲食文化也比較接近,但是馬來西亞因為受到英國文化的殖民影響,所以在近代發展的比較快,而印度尼西亞相對比如馬來西亞那麼的發達。
還有在馬來西亞雖然地處東南亞地區,但這里絕大多數的居民都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而印度西尼亞信仰伊斯蘭教的明顯沒有那麼多,還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和土著宗教,如果要說旅遊的話,個人還是建議去馬來西亞,畢竟發展的也比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