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陝北特產有哪些土特產
陝北特產有:狗頭棗、洛川蘋果、黃米、綠豆、爐饃等。
1、狗頭棗
狗頭棗產於陝西省延安市一帶,久負盛名。延川縣東傍黃河,屬溫帶半乾旱區,氣候乾燥少雨,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受黃河特殊的地理因素影響,是大棗的理想適生區,栽培較多,已有300多年的栽植歷史。
2、洛川蘋果
洛川蘋果,中國陝西省延安市洛川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洛川縣海拔較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雨熱同季,是符合蘋果最適宜生產區7項氣象指標要求的蘋果優生區,出產的洛川蘋果具有肉質細嫩緻密、汁多鬆脆、酸甜適口等特徵。
3、黃米
黃米又稱黍、糜子、黃米、夏小米、黃小米,有糯質和非糯質之別,糯質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質黍,稱為穄,以食用為主。原產中國北方,是古代黃河流域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4、綠豆
綠豆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別名青小豆(因其顏色青綠而得名)、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栽培史。原產地在印度、緬甸地區。現在東亞各國普遍種植,非洲、歐洲、美國也有少量種植,中國、緬甸等國是綠豆主要的出口國。
5、爐饃
爐饃,陝北傳統特色小吃,爐饃做工精細、酥脆可口、餡味清香而聞名遐邇。做爐饃饃的工藝、用面、用油最為考究。面要用上好的春小麥麵粉,豬油要色白純凈。麵粉和油要嚴格按比例配製首先將麵粉(米面最佳)用溫火炒熟,拌上白糖、紅糖、核桃仁、花生仁、青紅絲、梅桂醬、芝麻、陳皮面等。
⑵ 西藏江南、新疆江南、陝北江南、塞上江南、塞外江南、北國江南各有什麼特點
西藏江南
人們都知道西藏有喜馬拉雅山,有珠穆朗瑪峰,有藏北草原,但人們卻不知道西藏還有一個藏在深閨未人識的美麗的地方,它就是素有「西藏江南」之稱的林芝縣。 林芝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內與昌都、那曲、拉薩、山南等地市相鄰,外與印度、緬甸接壤,平均海拔3100米,總面積約11.7萬平方公里,人口14萬多。林芝地區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氣候宜人,水資源豐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譽。雅魯藏布江從這里經過。規劃中的拉林鐵路也將經過這里。
陝北江南
南泥灣「陝北江南」的美譽,在延安時期就開始廣泛傳揚。1942年夏天,朱德與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續范亭四老去南泥灣時,寫下有名的《游南泥灣》一詩:「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來無宿處,破窯也難找。今辟新市場,洞房滿山腰,平川種嘉禾,水田栽新稻……熏風拂面來,有似江南好」。1942年12月,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積極推行「南泥灣政策」》的社論,指出:「經過披荊斬棘,耕耘種植,今天的南泥灣,已成了『陝北江南』。」1943年2月,延安電影團完成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的拍攝,並普遍放映。這部影片以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荒生產為題材,還紀錄了毛澤東專門為影片題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情景。隨著南泥灣的發展,後來有越來越多知名人士來到這里。著名詩人蕭三、艾青、何其芳,作家吳伯簫,音樂家賀綠汀相繼用自己的筆,謳歌南泥灣的業績和精神。
南泥灣「陝北江南」的美譽,在延安時期就開始廣泛傳揚。1942年夏天,朱德與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續范亭四老去南泥灣時,寫下有名的《游南泥灣》一詩:「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夜來無宿處,破窯也難找。今辟新市場,洞房滿山腰,平川種嘉禾,水田栽新稻……熏風拂面來,有似江南好」。1942年12月,延安《解放日報》發表《積極推行「南泥灣政策」》的社論,指出:「經過披荊斬棘,耕耘種植,今天的南泥灣,已成了『陝北江南』。」1943年2月,延安電影團完成紀錄片《生產與戰斗結合起來》的拍攝,並普遍放映。這部影片以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荒生產為題材,還紀錄了毛澤東專門為影片題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情景。隨著南泥灣的發展,後來有越來越多知名人士來到這里。著名詩人蕭三、艾青、何其芳,作家吳伯簫,音樂家賀綠汀相繼用自己的筆,謳歌南泥灣的業績和精神。
塞上江南
在大西北的高山荒漠旁邊,還有江南風光般的肥沃土地,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這里的對比是強烈的,大漠金沙、黃土丘陵,水鄉綠稻、林翠花紅,在這里不僅都可以領略到,而且你還會驚奇地發現,這兩種不同的景色,融合的竟是那麼巧妙,交織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畫」的五彩畫卷。去寧夏的遊客都贊美說:「寧夏,就像一個剛剛揭開面紗的回族少女,內在美和外在美融集一身,太美了!」 在農業方面,寧夏平原為中國水稻集中產區之一,且河湖眾多,頗似江南風光,所以叫做塞上江南。
塞外江南
塞外江南不是指一個固定地點,而是多個地點,是塞外有江南一樣的優美風光的地點的泛稱。比如伊犁河谷、烏什縣、新疆鈣棗、阿克蘇、渭河平原等等。
⑶ 陝北是哪裡,是什麼地方
陝北不是一個城市的名字,而是一片區域的統稱,專指陝西北部。包括陝西省的榆林市和延安市,它們都在陝西的北部,所以稱做陝北。
⑷ 喜馬拉雅山脈是中國的還是與尼泊爾、印度等國共享
是周邊幾個國家的邊境線,一部分屬於中國,一部分屬於尼泊爾,……
⑸ 藏南谷地現在中國的還是印度的
「藏南谷地」與印度強占我國「藏南」並非同一地區。「藏南谷地」現在中國的。
「藏南谷地」———山南西藏山南地區(地區所在地:乃東縣澤當鎮)位於岡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河谷地帶,雅魯藏布江中游,地處西藏南部邊陲。有「藏南谷地」之稱,屬於雅魯藏布江谷地 ,平均海拔3700米左右,北與拉薩毗鄰,西連日喀則地區,東連林芝地區,南與印度、不丹接壤,邊境線長達630公里。是一個集娛樂、休閑、科考、探險於一體的地方。
「藏南」屬於西藏的一部分,並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求為西藏自治區的下屬地區。中印邊境戰爭之後,主體為印度控制,並且為阿魯納恰爾邦。
1914年的中英藏西姆拉會談,在會上英國全權特使威廉·亨利·麥克馬洪提出麥克馬洪線為西藏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該線將藏南地區割與英國。後來英藏代表皆簽字批准該線,中方代表則因中央政府反對而沒有簽字。中方至今的觀點是: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因此西姆拉會談條約只有單方簽字(即英國),應視為無效。中國所堅持的是中印傳統線。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曾經奪回藏南,但由於種種原因而退回實際控制線。印度在1982年建立阿魯納恰爾邦,遭到中國的強烈抗議。但中國並沒有採取軍事行動以奪回該土地。
參考鏈接:藏南谷地_網路
http://ke..com/link?url=_Fj28j2Qc_Su8YALIvxSXSeV-ide7Cf0TSgZxPoN1II0-sYa#2
⑹ 試析影響陝北傳統民歌風格演唱的因素
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原來陝北信天游悲涼的調子現在都變成金蛇狂舞了
電聲樂的出現
音樂風格越來越多
現在很多人尤其是90後的孩子們都開始崇洋媚外了,脖子上掛個mp3、mp4裡面放的都是英語、韓語、日語、還有泰國、印度等等真正民族的音樂精華自己都沒吸收、沒有認真的去聽,虛榮心的作怪讓她們覺得聽外語歌很牛逼,其實,中國民族音樂的博大精深足夠她們幾百輩子領悟的!
⑺ 藏南現在是屬於中國還是印度
藏南現在是屬於中國!
藏南屬於中國
⑻ 現在的藏南地區到底是中國的還是印度的,好亂啊,這說印度的那說中國的,搞得我一團糟,
中國的,中印戰爭被印度拿走了
⑼ 陝北具體是指什麼地方
陝北具體是指:
陝北特指陝西的延安和榆林地區,北到榆林長城,南到渭河北山,西到子午嶺,東到黃河,這個區域處在整個黃土高原的中北部。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這里有溝谷交錯、塬梁相間的黃土高原,有地勢平緩、一望無垠的毛烏素沙漠。
河流溝道密集,梁峁起伏交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這片土地的是恢宏、博大的氣勢;古老悠久的歷史,在這里積淀出深厚的中華文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契合,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獨具神韻、攝人心魄的宏偉畫卷。
(9)聽陝北的什麼還是印度了擴展閱讀:
陝北環境造就陝北的文化,這個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可見其歷史悠遠。在陝北悠悠的歷史長河中,在這片黃土地上,先後有商周時的戎狄,秦漢、魏晉時的匈奴,唐宋時的黨項羌,對陝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陝北民俗很多,講究很多,像過春節鬧秧歌,是一年中最熱烈奔放的時刻。秧歌隊由大鑼、大鼓樂隊打頭,但絕對少不了嗩吶。
在咚咚鏘鏘中,那歡快的《大開門》、《將軍令》一吹,引得滿街人頭攢動,爭相看秧歌要獅子、舞龍燈、扳水船、跑驢兒,莫不用嗩吶助威。辭舊迎新,歡度佳節,穿紅著綠的秧歌隊只有在嗩吶聲中才能盡興發揮,把喜慶的激情推向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