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在印度在投資企業有哪些
石油天然氣行業
新合資公司初步命名為「中印能源公司」,在百慕大注冊。GAIL公司表示,新公司將主要致力於壓縮天然氣的業務
電信設備
中興通訊和摩托羅拉
集裝箱碼頭開發建設
香港和記黃埔
㈡ 雷克薩斯新工廠落戶印度,這是否意味著在中國國產沒戲了
關稅降至10%或5%時綜合進口成本
我個人判斷,雷克薩斯在中國國產的概率較大。如果國產,又會有三種選擇:一是獨資。這對豐田來講,是最理想的方式。二是組建新的合資企業,但所佔股比要高,比如75%或更高。三是在現有一汽豐田、廣汽豐田合資企業內生產。
哪種選擇更有可能?我覺得第一種最大,第二種次之。如果是第二種,誰又是其最理想的合作夥伴?吉利與廣汽應該是優先選擇的對象。
至於具體原因,限於篇幅,這次就不說了,下次有機會時再給大家分析。
(作者孫勇為資深汽車評論家、「老孫論車」微信公眾號創始人,現任中德諾浩汽車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曾任奇瑞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中國汽車報副總編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老孫論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中國賣得這么好,雷克薩斯為什麼在印度建廠
沒想到,在中國吵了這么多年,日本人卻把「匠心」帶到了印度洋彼岸。
當初「雷粉」和「非雷粉」就中國市場是不是雷克薩斯下一個國產的市場而爭得面紅耳赤的樣子,就像兩個大小夥子為了爭奪村花大打出手,卻沒想到讓外村來的黑小伙鑽了空子。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不免擔心,這印度產的雷克薩斯能比得上九州工廠產的嗎?我們會不會買到印度產的雷克薩斯?
正如前文提到,在印度建廠更多是為規避高昂的關稅,如果把印度組裝的車輛再出口到中國來,運費+關稅比直接從日本九州工廠要高得多,對於每一個鋼鏰都要用在刀刃上的日本人來講,自然是不可能的,大可放心。
時代的車輪在飛速運轉,在這年頭,「中國特供」從貶義詞變成了獨家定製,中國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增長,我們有能力追求純進口,也有能力追求中國製造,買車不再是賣家市場,而是買家需求市場。所以對於別人家的國產雷克薩斯,我們不用糾結也不用羨慕,畢竟國產後還要賣這個價,別人似乎還要羨慕我們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麻辣專欄】拒絕在中國國產的雷克薩斯,卻在印度建廠了
??雷克薩斯要在印度生產了。
和在中國國產長期只存在於輿論猜想中不同,這次在印度的本土化可是官宣,而且看起來還相當急迫,1月31號宣布的消息,據說2月份印度消費者就能買到本土生產的雷克薩斯。
印度人口眾多且人口增速快,再加上公共交通不發達,印度人出行更多會選擇自駕,這也就決定著印度擁有龐大的汽車消費市場,是繼中國、美國、日本之後的全球第四大的汽車消費國。
而據瑞士信貸集團預測,印度的富裕人口在迅速增長,2021年,在印度擁有100萬美金以上資產的富裕群體將達到28萬人,較之2016年增長57%,結合印度的豪車市場銷售規模(年銷量約3.5萬輛),印度或將出現一個豪車消費熱潮,普華永道給出的預測是,2020年印度豪車市場銷量或突破十萬輛。
和中國類似,目前印度的豪車市場也是德系的天下,而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在印度都布局有整車組裝廠,雷克薩斯想要在印度豪車市場上有所作為,實現本土生產看起來是勢在必行。
全球豪車市場上,德系三強之間的爭斗之外,雷克薩斯的強勢表現也是一大看點,而在印度實現本土生產,會不會成為雷克薩斯在這個全球第四大汽車市場迅速崛起的信號呢?我們拭目以待。
????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放棄中國工廠押寶印度市場,富士康在印度加註,如今怎麼樣了
電子科技業方面最熾熱的話題當屬美國制裁華為,事情的原因大致是,美國在制裁伊朗的過程中,不曉得是心靈感應到還是某種技巧,它認定華為出口設備到伊朗,違背了美國的出口管制規則,並晉級為刑案指控,請求公司擔任人擔責,在往常美國的三輪制裁下,華為將面臨無芯可用的宏大危機,作為一家中國企業,不是由於運營錯誤、不是由於技術與效勞不行,僅僅是由於拿不出證據,由於「莫須有的疑心」就遭到了打壓,這曾經不是一家企業的問題,在逐步發酵下,這已然成為國度與國度之間認識形態的對立,但是就在這一節骨眼,郭台銘宣布,終止和華為的一切協作,這一聲明惹起了風雲,可能有的人不是很熟習郭台銘,但他旗下的公司我們一定很熟習,就是在最近幾年由於員工跳樓引發了,員工待遇問題的富士康,我們先來聊聊郭台銘其人。
富士康不但沒有到達其依託蘋果獲利的戰略目的,印度政府還方案中止富士康在印度建廠的方案,美國威斯康辛工廠的樹立也是指日可待,如今的市場曾經今非昔比了,富士康離不開蘋果,但八十萬純熟工人是十分遭到歡送的,國內汽車巨頭比亞迪也進軍了代工製造業,在迅猛開展這方面比照起當年的富士康更是不遑多讓,不只有更成熟的技術,母公司的根底也很可靠,更主要的是其背靠中國市場,消費方面不費吹灰之力,如今這樣的情況不由得讓人想起,當初郭台銘表示富士康是給大陸員工賞飯吃,如今看來,不曉得是誰給誰賞飯吃,真實是挖苦又魔幻,當初叱吒台灣商界,人稱「成吉思汗」的郭台銘,往常也失去了他的高光時辰,逐步變得暗淡,不曉得大家對富士康、郭台銘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㈥ 印度拋10億美元吸引半導體公司,中國哪家半導體公司最強,為何
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電子產品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於電子產品的生產來講,半導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則消息爆出印度拋10億吸引半導體公司,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為搶占市場先機,各國紛紛投資晶元產業,希望實現“晶元生產自由”。印度《經濟時報》3月31日報道稱,兩名印度政府匿名官員透露,印度將向每家在印度設廠生產半導體晶元的公司提供超10億美元的現金獎勵,希望藉此加速重整全球電子晶元領域供應鏈。不過,這筆現金獎勵如何發放還沒有定論,但政府已向該行業徵求意見。印度的“下血本”投資,反映各國對晶元行業前景的一致看好。從去年蔓延至今的晶元缺貨風波撼動全球經濟,此輪“晶元荒”可能導致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汽車持續減產160萬輛,損失高達610億美元。
你認為中國哪家半導體公司最強大?強大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來聊一聊吧!
一.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的半導體研究技術處於世界前列,研發能力很強,所生產出來的晶元質量非常的好,在半導體的產品中排名十分靠前,整個公司的半導體技術也是處於非常前沿的地位。你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㈦ 印度在中國的企業有哪些
中國從印進口的商品:大宗商品:鐵礦石、稻米、棉花、糖等; 小宗商品:食品、香料、服飾,比如香薰香料、蠟燭,羊毛羊絨圍巾、手工毯子、草本香皂、草本化妝品、特色工藝品、小葉紫檀等。還有一些抗癌葯,英國發明的,印度有賣的,價格低很多。
除了以上這些產品,路虎汽車和捷豹汽車也是印度出口中國的產品。這兩大汽車品牌本來是福特旗下的,後來被塔塔集團花巨資收購。塔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該公司有超過150年歷史,旗下有幾十家上市公司
㈧ 富士康和小米為什麼在印度安得拉邦建廠 地理優勢是什麼
人多,勞動力廉價。
㈨ 特斯拉或將在印度建廠 進一步擴大亞洲市場份額
在亞洲地區除了中國以外,還有一個人口過十億的超級大國印度,而印度的汽車市場其實遠不如中國成熟,所有的車企都在計劃如何瓜分印度市場,這其中就包括特斯拉。自從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廠以來,這家車企一直在不斷擴張其亞洲市場版圖,此前有媒體報道,特斯拉將在亞洲再建一座工廠,而這座工廠的選址很可能位於印度。
此前有印度用戶訂購過特斯拉車輛,並在推特上詢問馬斯克Model3還要多久才能在印度上路行駛,馬斯克當時回復稱,「應該很快就能實現」。不過現實情況是,盡管有一定數量的印度民眾希望開上自己的特斯拉,不過到今天特斯拉尚未在印度建立汽車展廳。不過特斯拉也一直沒放棄印度市場,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也曾經多次努力,試圖帶領特斯拉打入印度市場,希望印度粉絲能夠盡快開上一輛特斯拉Model3。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特斯拉為何遲遲連一個展廳都沒開,馬斯克認為是印度政府從中作梗,他認為是後者阻礙了其在印度推出特斯拉車輛的夢想,他還譴責印度的外國企業投資規范推遲了電動車企業進軍印度汽車市場的時間。
實際上印度適合建立汽車生產廠,因為這里有廉價而且豐富的土地資源,同時還具有大量更廉價的勞動力,以印度為基礎去輻射其他南亞國家也會更有利於特斯拉拓展市場,要知道現階段,特斯拉未在印度或其他南亞國家推出電動車型,在亞洲市場,特斯拉僅在中國上海建立了生產工廠。馬斯克表示將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地區再建一座超級工廠,但目前還未透露具體位置,現在看來不排除工廠設立在印度地區,當然離印度人開上自己生產的特斯拉還有不少問題需要克服。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