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看待中國人穿和服拍照
「不要穿和服在武大拍照!」「穿和服的日本人滾出去!」3月21日下午3時左右,一對母女在武大櫻園內穿和服拍照,引來眾多學子圍觀聲討。 欲在武大櫻園留影,卻因為穿了和服,便被以這種方式趕出,落得個「落荒而逃」的下場。如果不是有報道的圖片文字為證,實在有點難以想像。然而,這是個真實的「事件」,就發生在著名的武漢大學。 我毫不懷疑,那個率先發起聲討的武大學子和他的同伴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但一個常識在於,愛國從來都不是有多麼漂亮的言辭口號,而是體現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上。聲討「和服母女」的武大學子及其同伴的的行為,特別他們的言語——「雖然和服有美麗之處,但它畢竟是日本人特有的服飾,讓人看了很不舒服,有種異樣的感覺」,昭示出他們對愛國理解的偏差——這不是愛國,而只是一種模糊的情緒,一種貌似有理的宣洩。由這種情緒催化的行為,便是讓那對母女「滾出去」,讓人不寒而慄。 盡管,聲討者有表達的權利,並且可以藉助網上同樣的聲音來壯大自己的底氣——新浪網上一項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網友認為「中國人穿和服拍照挑戰國人神經」。不過,在我看來,由眾人聲討而促使「和服母女」走開,並不能證明起部分同胞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是如何的高明,如何能無往而不勝。相反,在本質上它與愛國無關。穿和服的母女所做的只是一次簡單的公民行為,被情緒化的批評介入,進而有媒體報道,放置在網路上,引發討論,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等宏大的詞句瞬時涌現,以至成為一個事件,一個景觀。這便是這個事件的生成過程。 這不是愛國的行徑。這也不是可資表達愛國的借口。這個一開始由幾個學子情緒化催生出來的事件,演變到現在,更像是一次行為藝術。它固然讓我們看到不少年輕一代內心潛藏的憤怒的力量,但這一回所依託的卻不是理性、務實的表達渠道。 愛國不需要理由,但理性表達愛國情感才是一種對民族、社會負責的態度,才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理性表達,實際上就是說要考慮到我們行為的後果,就是不沖動,剋制,冷靜。驅走這對照相的母女,在某種意義上看,恰是以情緒化的愛國為理由,裹挾冷暴力,傷害他們個人選擇、表達的權利與自由,亦是對愛國主義真正內涵的消解和破壞。 在一定程度上,這其實也是將日常生活政治化的體現。日常的消費和舉動,一旦被強行植入歷史場域,或將之與某個概念掛鉤,就可能出現某些偏向。比如,日常生活的消費,有國人願意到家樂福,或習慣用日本品牌,他去買去用就是了。不要以為到那買東西,就是漢奸,就要抵制,這個太嚴重了,會傷同胞的心,對自身也是一種戕害。 愛國不是行為藝術,不是吵嚷和吆喝。今天,對普通民眾而言,愛國,就是去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一個文明的人,懂得愛、恨,以及寬容。尤為關鍵的是,要能夠將民族主義情緒,特別是那種對外的亢奮心態,更多地轉移到解決好我們自己的事情上面來。
② 怎麼看待中國人穿和服
有人覺得,和服僅僅是一件衣服。
有人覺得,穿著不代表立場。
有人覺得,西服是歐美服裝並非中國傳統,中國人卻照樣穿,和服有何不可。
還有人覺得,穿和服不等於不愛/國,過去很多名人穿過,例如魯迅秋瑾。
其實,你的觀點不一定代表別人,甚至不代表大多數人。也就是,你這么認為,他們不一定也這么認為。
多數人認為,和服不僅僅是衣服,它還代表日本文化。
多數人認為,穿著顯示個性心理。
多數人認為,西裝的確源自歐美,但是現在全世界人都在穿,可是和服只有日本人才穿。
最後,那些穿過和服的中國名人是為了服從規定和入鄉隨俗。
去年有個男生穿和服去武大拍照被保安拒入。
前幾年很多新聞,一些人為了娛樂穿著日本鬼子的服裝上街拍照被警察抓。
綜合以上內容,所以穿和服在中國的大街上,公園里被人指指點點甚至辱罵很正常,喜歡和服如果不是在日本,最好不要穿出來。
③ 日本人能大方穿和服,中國人穿漢服為啥會引來異樣目光
一、和服<漢服
事實上,和服和漢服並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在歷史上,日本文化只經歷了兩次大的改革。第一次發生在隋唐的大化革新,第二次發生在19世紀的明治維新。
第一次革新是全盤唐化,而和服也是在這次革新之後,日本從唐學去的服飾文化之一。而從此之後,和服就成為了日本的正裝,從天皇到平民。從此以後,和服並沒有太大變化。
日本有一個特點,不管幕府朝代變遷,天皇總是萬世一系的。而和服被吸收之後隨著天皇的萬世一脈傳承下來,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豐臣秀吉還是德川家康的畫像中,都是正襟危坐的和服。
而在明治維新的時候,雖然全盤西化,但有一樣卻被沒有變化,那就是天皇的萬世一系。
而和服在短暫的被拋棄之後,也隨之保留下來,我們看到一年前即位的德仁天皇的正式服裝中,仍舊有一套和服。
愛好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傳統文化中很多因素的復興。這其中就包括漢服。
近年來,在城市的街頭,經常可以見到穿著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久而久之,大家也就喜歡了。
現在,如果你穿上漢服,走在成都的街頭,你將得到的不是異樣的目光,而是羨慕的眼神。
④ 遼寧兩個女子穿和服在公園拍照,怒懟大媽:穿和服就是日本人嗎你怎麼看
遼寧兩個女子穿著和服在公園拍照,幾個大媽見狀上前制止,說這樣的穿著不合適,但是女孩卻回懟大媽說,我穿和服就是日本人嗎?全國13億人口你都要管嗎?這兩名女子,在公共場合穿著合服拍照已經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不僅如此,對於別人的勸說絲毫不以為然,反而還振振有詞,感覺自己非常理直氣壯。這樣的做法,我認為是崇洋媚外,沒有民族自豪感。
如果僅僅是想拍照,那麼中國有這么多優美的服飾,漢服,唐裝,這些古代的服裝都非常唯美,又極具中國特色,穿上去難道不比和服好看嗎?我們對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要有民族自豪感,不要做出這種崇洋媚外的行為。
公園里的大媽可能都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她們都明白有些歷史是不能遺忘的,那麼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就更應該明白勿忘國恥,不要因為所謂的新鮮感,就做出令人不恥的行為。
⑤ 為什麼日本人可大方穿和服,中國人穿漢服就會受到詬病
因為文化認同感的問題。
日本
日本奈良時代(約公元8世紀)從唐朝引入服裝後,從平安時代(約公元9世紀以後)到明治時代(公元19世紀),服裝樣式漸漸發展為現在大家所看到和服;
和服雖然有1000多年的歷史,但在日本從來沒有中斷過;
二戰後受美國文化影響,穿和服的人漸漸變少(貴、不便於工作),但所有的日本人都認為和服是他們的傳統服飾,相應的服裝工藝也都一路傳承下來。
中國
漢服定型於周朝時期,是漢族的傳統服飾,但現在中國有56個民族,漢族以外的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服裝,對漢服沒有特殊情感;
中國在古代有強烈的「中華正統」思想,即認為漢族領導時期才是中華的正統,其他民族皆為蠻夷;這種具有排他性(甚至歧視性)的文化,對漢族以外的民族是一種傷害,所以會讓他們對「漢服」有警戒心;
中國清朝時期由滿族統治,由於「剃發易服」的政策,漢族的服裝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漢服也因此絕跡(至今約400年)。
⑥ 如何看待國內對漢服和日本對和服的不同態度
國內對於漢服其實並不是非常看重的,他們更加喜歡一些現代的衣服,而日本則不同,他們對於和服非常看重,會在很多重要的場合都會穿和服,這主要是雙方對於傳統文化的態度不同所導致的,而且中國人和日本人對於新事物的接受態度也有點影響。在我看來這兩種態度其實並沒有什麼好與不好。
⑦ 如何看待中國女子穿和服的這種行為
我覺得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因為她身上所穿的服飾涉及敏感,並且她所在的拍照地方也更敏感,可以說就是一件錯誤的事情。
在我看來雖然說穿什麼衣服是個人的權利,但是在不同的場合就是應該要,看一下到底適不適合穿這一種服飾,和服是日本的一種民族服裝,而在軍事基地這種地方是不應該穿的,雖然說我國現在與日本還算是較好的狀況,但是在以往的歷史上,日本給中國帶來的傷害我們也不能夠忘記,這是一種民族屈辱,我們應該勿忘國恥,穿著日本的民族服裝,來到中國的軍事基地,實在是有些不妥。關於警方的回應,則是女子將會面臨200元的罰款或者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秦皇島港公安局一名工作人員更是稱穿和服涉及到民族情感問題,事發地旁邊是軍事重地,是不管穿什麼都不能夠拍照的。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在不同的場合確實應該穿適合這個場合的衣服。
⑧ 廣東一女子穿著和服逛街,電車男當面批評教育,網友的評價為何褒貶不一
廣東一女子穿著和服逛街,被電動車一男生當面教育。可是這一行為在網上出現了兩個極端,有些人覺得騎電動車的男人管的事太多,他們認為穿和服是女生的自由。另一種聲音則是力挺電動車男生,他們認為中國人不應該穿日本人的衣服在街上行走,認為有損國家形象。
正是由於種種迫害,導致了現代的中國人仍然對日本人存在偏見,當然穿什麼衣服的確是個人自由,我國也沒有規定不能穿和服。我想說的是,穿不穿和服並不代表著一個人的真正內心。也許很多人穿和服,只是單純覺得他好看。但是我想說只要心在中國,不忘歷史,始終堅定自己的愛國立場,穿什麼衣服都無所謂。所以說心之所向才是關鍵,穿什麼衣服並沒有顯得特別重要,也許女孩子只是有一顆愛美的心。但也希望每一位女孩子擁有一顆愛國的心。
⑨ 中國人去日本玩,為什麼喜歡穿和服
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很有儀式感,而且可以體會到日本的傳統生活,因此很多人到日本旅遊都會租借一套感受當地生活。要知道,在中國穿和服是會被大家所厭惡,因此很多熱愛和服的女孩子都會選擇在日本旅遊時候感受一番;畢竟日本的和服都是很可愛,大多數女生都是無法抗拒日本和服的魅力。
因為熱愛和服文化,也因為想入鄉隨俗,導致很多到日本旅遊的人都情不自禁穿上了和服。
⑩ 為什麼日本人穿和服沒人看,中國人穿漢服回頭率那麼高
因為日本人的和服文化中間沒有出現斷層,再加上日本人對自己文化非常自信,所以他們對於穿和服只有驕傲和自豪之情。反觀我國由於近代發展落後,慘遭侵略,所以出現文化不自信的現象,再加上漢服文化出現過斷層,所以突然穿著古典漢服出現在大街上會讓人圍觀。
在日本女子穿和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甚至大街上時常會看見穿著和服逛街的女性。其實在日本的節日期間,或者酒會、成人禮等等場所,俄服都會成為女性必不可少的服飾。但是在我國,被我們稱為古代之美的漢服卻很少會有人穿,就算穿出去了,也會遭到各種質疑和好奇的目光,那回頭率簡直爆表。
值得欣慰的是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飛速增長,綜合國力的不斷上升。國民對自己的國家文化越來越認可。再加上cosplay文化的興起,古典之美也成為現代年輕人爭先模仿的元素之一。
現代年輕人思想活躍,對事物看得更加開放,所以比較能接受穿著漢服逛街。但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穿著另類服飾逛街還是比較反對和難以接受的,這也是穿著漢服之後被人圍觀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