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二戰中,中國軍隊裝備的德式37mm反坦克炮能否擊毀日軍的97式坦克
PAK36不能有效的對付97式中戰車,只能對付95輕戰車以及300米內對付89式中戰車,PAK36並不是完全不能擊穿97式中戰車的裝甲,但需要的條件太苛刻,對正面和側面的主裝甲要在300米以內垂直角度擊中才有可能擊穿,在戰場上這是很難達成的條件,基本是不可能的。至於裝甲8mm厚的薄弱部位根據美軍的測試,在50碼內用12.7mm機槍發射穿甲彈垂直擊中可以擊穿,但該部位有負重輪遮蔽,正常交戰場合基本不用考慮能擊中,所以97式可以輕易摧毀PAK36的抵抗。
美軍1945年利用在菲律賓繳獲的97式做過測試,用威力比PAK36略大的美軍37mm反坦克炮對97射擊,垂直擊中條件下最大擊穿距離是350碼,45度角擊中僅100碼內可以擊穿,也就是美製37mm反坦克炮真要在戰場上對付97式,只有100碼內才真有把握擊穿。
1948年錦州戰役,KMT軍為了防範97式,開挖多條反坦克壕溝,並廣設反坦克雷場,利用榴彈炮平射配合美製37mm反坦克炮組成嚴密反坦克防線,但仍有1輛97式奇跡般越過了所有反坦克溝壕,是導致錦州失守的重要原因,錦州榴彈炮口徑太小,最大不超過105mm,平射97沒命中履帶就沒有效力,多次命中沒有效果,在坦克突入新城後,2次遭遇37mm反坦克炮在10幾米距離伏擊,被擊穿5彈沒有失去戰鬥力,反而中彈後發動反擊摧毀了反坦克炮,坦克突入舊城後又被近距離伏擊一次,也是先被擊穿2彈後摧毀了反坦克炮,只這次伏擊打傷了車內人員,1名乘員被打掉了一個手指頭。錦州守軍的37mm炮伏擊2次是藏在路邊的民房裡,在97式經過時10幾米距離連續射擊,都是連續命中2彈後被97反擊摧毀,另一次是藏在個水塔上,從上向下打,那個距離非常近,97的火炮仰角無法指向水塔頂部,不倒車就無法射擊水塔頂部,所以是擊中3彈後才被97反擊摧毀,錦州守軍對坦克防護嚴密,奈何運氣不佳,雖然前後擊穿了7彈,但未能將這輛97式打癱
❷ 二戰的時候坦克裝甲被打穿了是如何去修復的
其實很簡單,裝甲被擊穿了,看看坦克還有沒有繼續用的可能和價值,如果還能接著開,焊塊鋼板就完事了,兩次打中一個地方可能性不高,應急時塞塊木頭都行。
當然最好整塊裝甲換下來嘛。
❸ 二戰中國坦克可以被步槍打穿
三八步槍不可能擊穿。二戰日本的前期型號的坦克裝甲薄,用重機槍的鋼芯彈可以擊穿裝甲
❹ 以現代戰法在二戰時期中國應該如何防禦日本的坦克和火炮呢
對於坦克,可以構築反坦克壕溝,埋設反坦克地雷,同時配合進口的德制輕型37mm反坦克火炮即可有效毀傷1940年前的日軍坦克,結合當時的國情,應當給步兵配發反坦克手雷和步兵擲彈筒。同時對的坦克最好的武器便是坦克,德制一號坦克對付日軍坦克還是太差了,應當著力進口蘇聯T26,性價比很高並且足以對付日軍坦克。對於日軍火炮,只能採用構築防火炮工事抵擋,同時採用自身火炮壓制,還應該革新反火炮測位技術,運用自身火炮打擊日軍火炮,有效消滅日軍火炮,彌補雙方差距。但我認為二戰國軍打敗仗還是單兵素質太差的結果,一來缺乏教育,估計很多底層士兵都是文盲,二來缺乏訓練,很多軍隊連食品供給都沒法確保,更不用說訓練了,平時可能都沒有足夠的子彈訓練射擊。三是軍費不足,國民經濟太差,工業能力差距懸殊,打仗就是拼經濟實力,軍備靠買,自己無法生產,還缺乏資金怎麼可能打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