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奈兒全球大使有哪些
1. 黛安•克魯格自2013年5月起被香奈兒品牌宣布為品牌大使。克魯格以其與生俱來的優雅與美麗,以及在國際電影界的知名度,深受香奈兒之邀。她的都市感和藝術背景讓香奈兒在1996年邀請她為魅力香水拍攝廣告。到了2007年,她成為了Paris-Biarritz手袋系列的靈感繆斯,該系列廣告由卡爾·拉格斐先生親自執導。
2. 瑪麗蓮•夢露作為香奈兒品牌歷史上最大牌的明星代言人,夢露的經典形象深入人心。1954年,當記者詢問她睡覺時穿什麼時,她回答:「我只穿香奈兒N°5入夢……」這句名言至今仍被人們傳頌,而香奈兒N°5也始終是全球銷量最佳的香水。
3. 周迅在2011年迎來了事業的高峰。她不僅在好萊塢大片《雲圖》中與湯姆·漢克斯等大牌明星合作,其精湛的演技令沃卓斯基兄弟和湯姆·提克威等世界知名導演贊嘆不已。此外,周迅還獲得了時尚界泰斗卡爾·拉格斐的青睞,成為香奈兒的中國形象代言人。
4.安娜•莫格拉莉絲作為香奈兒的代言人,她的形象先於其演員身份被世界所熟知。《香奈兒的秘密情史》這部電影將她的兩種身份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與香奈兒品牌的長期合作之後,莫格拉莉絲獲得了扮演這位傳奇女性的機會。
5. Jennie Kim於2019年10月被香奈兒宣布為品牌代言人,並在Instagram上進行了官方公告。香奈兒使用了「House Ambassador」這一稱號來形容Jennie,這在亞洲對女明星來說是前所未有的待遇。鑒於香奈兒在時尚界的地位,成為其品牌代言人是一件極具榮譽的事情,因為香奈兒象徵著「高級」的代名詞。
⑵ 有哪些外國奢侈品牌尚未進駐中國
不知道你所指的未進駐中國是什麼程度,現在中國隱匿的時尚達人挺多的,你所說的80%進駐中國是官方說法,其實基本上都進了。只不過有一些很牛的國際大牌因為價格高在中國內地知道的人又有限,所以店面少得可憐也小的可憐。
給你說幾個牌子的,希望有幫助。
christian louboutin著名國際品牌,這家的鞋子從好萊塢明星到上流社會名媛沒有人不稱贊,被稱為「優雅了每一個女人的腳」..可是在中國內地目前只有兩家店,北京三里屯和上海,而且這兩家店也不是很大。
LANVIN著名國際品牌,這家的尤其禮服非常受青睞,在中國也是非常可憐,三里屯那家店小的可以,可以發展。
alexander macqueen著名國際品牌,創建人alexander macqueen被稱為鬼才天才設計師,在時尚界擁有眾多粉絲,kate moss稱他是上帝的服裝師,可是他去年選擇了自殺,牌子保留了下來,旗下還有很多著名設計師保持他的風格,在中國只有三里屯一家店,跟lanvin是鄰居,小的也夠可以了。
karl lagerfeld 大多數人只是知道他是chanel和fendi的時尚總監,知道他是時尚大帝是「老佛爺」。他跟coco chanel是朋友,coco chanel去世後一直認真盡力的與chanel在一起,沒有因為自己的名望和才華離開chanel。但是他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品牌,專做男士西裝類服裝。在中國是完全沒有進駐的奢侈品牌。你搜索網頁也只會出現淘寶賣家的廣告,而且錯誤百出到說是女西裝什麼的,女西裝他只有給chanel設計過,他自己的牌子目前只有男裝,中國沒有進駐沒有店面網上除非海外代購也買不到。
希望對你有幫助。我是做奢侈品牌研究的,本人也很愛好,有什麼不明白你可以再問我
⑶ 《長城》作為我國首次嘗試和好萊塢合作的影片,它在電影史上有什麼意義呢
電影《長城》是好萊塢首次與中國深度合作,完全按照按好萊塢工業水準打造的超級大片,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第一部工業模式下的電影。資料得知,這個故事並不是張藝謀帶給好萊塢的,而是好萊塢拿著寫了七年的劇本,找到了張藝謀。編劇則是曾經編劇過《諜影重重》系列電影的托尼·吉爾羅伊。最開始傳奇影業創始人托馬斯·圖爾有一個概念性的想法:長城之所以建造的如此宏偉,一定不單單是為了抵禦「人類」。2012年,羅異擔任傳奇影業聯合華誼兄弟在中國創辦的公司傳奇東方的CEO,他來到中國20年,見證了中國電影市場從「零」到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井噴階段,這一切彷彿都是為了《長城》蓄力,無論是從電影內容還是市場培養方面。在這個合作的最佳時段,他找到了張藝謀,這位中國當代最具「掌控力」的導演。那時《長城》已經籌備了七年,中途還找過《燃情歲月》的導演愛德華·茲威克,但因為種種原因「夭折」了,遞到張藝謀面前的,是一稿「特種部隊」打怪獸的典型好萊塢式劇本。
所以在這部電影創作過程中,好萊塢保證資金,投入技術,同時也規定了劇本走向,電影節奏,而張藝謀在其中做的是「帶著腳鐐跳舞」。同時「借水行船,輸出中國文化」又是張藝謀拍攝這部影片的一個動機和理念:「我一直主張我們要有這樣的合作,我們借用好萊塢這樣的力量和他們喜歡的東西,哪怕是拍一個爆米花的電影,但是我們可以慢慢的,潛移默化的,把中國的一些文化符號傳遞出去。」所以,當電影導演被好萊塢資本綁架,當導演主題先行試圖藉助電影輸出中國文化符號時,便產下了這樣一顆好萊塢類型片與中國文化符號夾雜的不倫不類的怪胎。
錢鍾書曾說:「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花中蜜,無痕有味。」電影作為一門藝術,其深刻的主題、導演的藝術理想、人文精神理應通過鮮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邏輯縝密的故事、氣韻靈動的畫面自然而然的滲透出來,而非如此這般迫不及待、急功近利的呈現出來。我們對這部影片的吐槽,不僅僅是因為影片的糟糕,而更多是出自對於一個曾經有思想、有個性、有才華,被稱之為「鬼才」「奇才」的藝術家的失望。坐擁如此充裕的資本、豪華的明星、頂尖的技術,竟然整合出如此平庸的流水線作品,這是絕大部分對張藝謀還懷有期待的觀眾所不能接受的。《長城》再一次證明任何一個暢銷作品,都不可能僅僅是商業算計的分泌物。沒有解決更高級的,讓全球觀眾看到「一種活躍的、靈性的、充滿幻想和好奇的生活」,那輸出文化,就是一句空話。
⑷ 有哪些人們熟知的好萊塢明星從未來過中國
人們熟知的都來過中國。
因為中國市場對好萊塢電影影響太大了。
中國對於好萊塢而言,目前正在繼日本、德國、俄羅斯之後,可能成為下一個最大的好萊塢海外金主,投資人,出錢的,隨便怎麼說了。。。
所以,在我看來中國電影市場背後的各路投資人,正在被好萊塢看作ATM,你說中國政府已經買了那麼多美國國債了,好萊塢現在是打算繼續從中國身上再多榨出來些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