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什麼時候有胸罩

中國什麼時候有胸罩

發布時間:2025-07-21 06:32:16

Ⅰ 中國女人從哪一年開始帶胸罩的

在老蔣執政之前, 中國傳統的文化要求女人束胸, 用束胸帕圍繞胸部一層又一層, 以免胸部太大勾引人之類的(裹小腳清末已經廢除)

1920年代末開始老蔣倡導"新生活運動", 包括胡適博士等在內的進步文人, 全國各地呼籲,認為外國人高馬大, 中國人面黃肌瘦, 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人束胸導致奶水不足, 不能很好的哺育後代. 是否真的如此不說, 反正這個說法得到老蔣以降的各級ZF認同, 從而中央和地方共同推行了禁止女性束胸的"天乳運動", ZF強制執行, 派女警檢查, 發現束胸的罰款, 於是束胸的習慣逐漸廢棄.

不再束胸, 這只是一方面,但總要穿點什麼. 於是大家各想辦法, 有人把小皮球切兩半包裹著乳房, 於是就成了土式的胸罩.真正的胸罩進入中國, 是從上海開始. 當時取名義乳, 以阮玲玉等電影明星穿著胸罩, 配合旗袍體現出圓潤挺拔的身材, 從而一炮而紅, 成為城市女性的選擇.

政治家推動+演藝圈名媛身體力行引導潮流,從此, 胸罩在中國逐漸的流行起來. 成為中國女性穿著的必備.

Ⅱ 胸罩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20世紀20年代末期。
20年代末期,乳罩飄洋過海來到中國,當時人們稱之為「義乳」。以出演《神女》 、《新女性》等影片蜚聲影壇的阮玲玉,是民國時期的大腕影星。是最早戴「義乳」的中國婦女之一。

Ⅲ 胸罩是什麼時候在中國普及的

在古老的中國,最著名的內衣要算肚兜了,「肚兜」即抹胸的俗稱,是古代婦女穿在最貼身處的內衣,胸罩1920年代才由法國人發明的,當時婦女穿它以保持體態。

主要功能: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組織,有一些韌帶與皮膚提供內部支撐。但是這些支撐有時候不夠支撐乳房(特別是對年長女性來說)或是不讓乳房移動,因此造成疼痛不適。

穿胸罩的主要原因,就是提供乳房外部支撐,增加舒適性與活動力。

(3)中國什麼時候有胸罩擴展閱讀:

洗滌要點:

1、關於力度:手洗時一定要用力輕柔和緩,不可用力搓洗擰扭,防止變形。邊上臟的地方用軟刷輕輕刷干凈。

2、關於水:洗滌的時候要用冷水或者溫水先浸泡10分鍾在清洗,不能用熱水。

3、關於浸泡:浸泡時間一定不能太長,一定要迅速清洗後沖洗干凈,否者留在胸罩上的洗劑會讓它變色。

4、關於洗劑:使用中型洗劑或者內衣專用洗劑,應先將洗劑溶於30-40度溫水中,避免直接塗於胸罩上。洗劑使用要適量,過量的洗劑會對胸罩造成損壞。

Ⅳ 古代有胸罩嗎或者類似胸罩的東東中國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胸罩的

古時內衣稱中衣,中國內衣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的史料見於漢朝。其中女性內衣在不同的時期又稱為抱腹、心衣、兩襠、抹胸、肚兜等,唐代女性 「慣束羅裙半露胸」的普遍裝束在歷史上只不過短短一瞬,從古到今,內衣都一直蘊藏著女性的隱密,是絕對不為外人所知的。古書中提及內衣外露的女子不是歡場女子,就是如同梁山孫二娘一般,古人對內衣的心態是隱諱的。
古代內衣小知識

褻衣 主腰 抹胸 肚兜

女子貼身穿的上衣,即肚兜中的上兜,因不能輕易示人的服用性質而得名。明清時期婦女的貼身之衣,「主」是指系扣的意思,通常為宮女所穿的款式,強調刺綉裝飾。是一種 「腰間小衣」,是「肚兜」的前身,始於南北朝,是唐宋時期內衣的稱謂,結構上以緊束前胸為特徵,以防風寒,用於約束和固定胸部。也稱兜肚,以正方或菱形衣片為常見,有素色與刺綉之分,左右兩角裝有繩帶,系於後背,還有有袋無袋之分。
中國古代內衣不像歷代外衣具備嚴謹的典章服制,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外衣是政治,而內衣則是情感。中國古代內衣都是情和藝的完美結合,它是女性私密空間中的悄悄話語。每個古代女子縫制自己的內衣時,都將萬千情愫傾注於上:求子綉石榴、求財綉牡丹,避邪綉猛獸、思念心上人就綉花草……在外衣上根本不敢體現的人生理想及個人慾念,但在內衣上可以充分描繪展現。
正如《雲縷心衣———中國古代內衣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一書所展示的:中國古代內衣文化的多元性、時段性較之其他服飾更自由、更智慧,亦更富於濃情。隋唐時期,依賴內衣來展示「乘間歡合」及充當驚艷式宮女的外在符號,已開始承載「……閨門失禮之事不以之異」的性開放思潮,憑借內衣的形制、色制來袒露身體,更顯唐代內衣服飾文化的開放氣度及人文精神中驚彩絕艷的異光;宋代後期的「理學」制約,並沒有使內衣文化暗淡失色,而是以「窄、瘦、長、奇」別具中原特色,為日後的「肚兜」文化奠定了根基;明朝內衣文化中「非綉衣大紅不服」、「非大紅裹衣不華」的「主腰」式內衣,更體現當時社會風尚中「導奢導淫」 的生活消費理念,成為對禁慾主義反叛的強有力符號;清末民國,更是華夏內衣一派艷陽天的繁紛時期,不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情願還是不情願,既有對傳統內衣的繼承,又有對西方內衣文化的接納,「修形塑身」與「寄寓精神」的肚兜藝術提升了華夏內衣的全新內容,結構上的科學化、圖騰上的裝飾理想化、工藝上的精巧化,材質上的多樣化,使肚兜藝術與社會、身體、人生價值交映生輝。
該書將自春秋以來的中國古代內衣歷史文化及設計藝術鋪陳得流光溢彩,彰顯出完全不同於中國古代外衣嚴謹服制的一種浪漫隱秘圖像。

漢代以前,女人下體無衣,到了漢朝才穿上開襠褲。《漢書·上官皇後傳》說:「雖宮人使令皆為窮褲,多其帶。」所謂「窮褲」,便是開襠褲。穿開襠褲的目的是方便大小便,然則不穿內褲,也順理成章。如此情形,至少延續到了唐朝,日本人以唐裝製成和服,似乎女子著和服也不穿內褲。

也有人說和服是「吳服」的改造,來源江南八百童男女。女人不穿內褲,保留了古代中國人「衣」的基本特點。「日本人唯一的發明,就是男人的那塊兜襠布,至今還留在相撲力士碩大無比的臀縫里。」

閱讀全文

與中國什麼時候有胸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目前有哪個國家買伊朗石油 瀏覽:36
中國文化包括什麼 瀏覽:461
中國在什麼樣 瀏覽:407
去英國留學什麼時候可以去 瀏覽:818
怎麼看待中國文物 瀏覽:338
中國讀書簽證到日本多久 瀏覽:426
印尼檀香產哪裡 瀏覽:259
在中國疫情開始事美國怎麼 瀏覽:280
印度餃子多少錢一份 瀏覽:104
白人怎麼看印度人 瀏覽:655
印度什麼項目拿的銀牌 瀏覽:198
從美國飛到中國飛機飛多久 瀏覽:836
日本和中國人在哪裡交流 瀏覽:978
印度地圖用漢字怎麼讀 瀏覽:680
中國南方哪裡讓擺攤 瀏覽:45
義大利在地圖中屬於什麼地形 瀏覽:994
為什麼非洲人喜歡中國國貨 瀏覽:827
中國名勝景點有哪些 瀏覽:107
沒空調怎麼過夏天印度 瀏覽:757
伊朗女孩做什麼工作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