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拜登吹響制裁號角,已准備計劃對中國出手,中方迅速做出明確回應
文案:小王
特朗普在任期間,對華就採取高強度的反華政策,增加關稅,以各種名義封禁中國軟體等措施,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沒想到拜登新政府一上台,也開始對華展開了多項舉措。
據環球時報報道,拜登政府多次重申,中森棗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美國將會和盟友一起來對付中國。為了表明決心,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於3月1日,頒布了一份文件,這份文件中,表明一定會用強硬手段來讓中國屈服,而這份文件長達308頁,足以看出美國的決心。
這種貿易戰對中國的損害是十分巨大的,很多外向型企業,都在美國的制裁中,受到很大的損失,這直接造成了大部分商品漲價,從而失去競爭力。
其中美方還專門對中國高 科技 公司,例如中興、華為等企業實行專門制裁。其中,中興幾乎被逼入絕境,華為則是迅速反應,決定建立獨立供應鏈,但仍然免不了被卡脖子的問題。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中國政府部門多次強調要加快攻克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有效突破產業瓶頸,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 同時為了保護中國企業,政府出台了出口管製法,在這項法律中,中國有了域外管轄權,假若境外個人或者實體被認為有危及中國國家安全的行為,那麼一定會受到中國政府追責。
外國多個領域專家分析, 美國不顧一切瘋狂制裁的結果便是,如今的中國更有能力利用經濟武器保護本國企業,贏得外交政策勝利,未來中國必將成為一支可與美國匹敵的經濟力量,並成為全球商業活動標準的制定者。
除此之外,將中國遏制在美國的「霸權」之下,反而令美國眾多領域的相關企業陷入到了危機之中。目前中國不斷完善法律此升拆體系, 涉外法律體系的對外根本目的在於打破外國政府以經濟手段打壓中國企業,掣肘中國發展笑老的困局,並不會增加國際經濟交流的風險負擔,中國也絕不謀求任何經濟霸權,絕不會將法律制裁作為武器。
⑵ 拜登宣布維持對華關稅!中國各方應盡快放棄對美國的一切幻想
特朗普是公認的對華強硬的美國總統,他打擊中國的重要手段就是通過貿易戰,向中國商品加征關稅,這給許多中國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損失。而拜登在競選時,就曾承諾「如果當選,將會停止對中國的貿易戰」。因此很多中國外貿企業家對拜登的執政可謂是翹首以盼,就希望他上台之後可以「撥亂反正」,廢除特朗普制定的一系列不合理的關稅。
然而拜登的行為顯然是讓這些心存幻想的人失望了。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2月19日的報道稱,美國現任財政部長耶倫在接受采訪時明確指出,目前仍不會取消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征的所有關稅,至於未來如何,則要看中國是否會「遵守承諾」,美國會根據中國「履行承諾」的表現來評估未來如何與中國相處。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拜登政府的態度其實非常明朗,那便是美國不會通過取消這些不合理的關稅來釋放善意,而是將這些關稅作為籌碼,逼迫中國讓步。針對美國的這一言論,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回應道:中美兩國的經貿關系本應該是互利共贏的,而不應該搞零和博弈。 歷史 已經多次證明,搞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有兩敗俱傷。希望美方能夠聽取國內外的聲音,懸崖勒馬,與中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經貿合作,促進兩國關系正常發展。
熟悉 歷史 的人肯定不難看出,美國現在針對中國的貿易手段,如加征關稅、長臂管轄、實體清單等,都是美國在冷戰時期對付蘇聯陣營時用的老辦法。但是中國與蘇聯不同,當年的蘇聯和美國幾乎沒有貿易往來,而中國和美國已經互為對方的最大貿易夥伴十多年。日前,美國商會發布了一篇報告,指出如果中國和美國「全面脫鉤」,那麼美國遭到的直接損失將接近一萬億美元,而連帶損失則接近十萬億美元,幾乎是2020年美國GDP的一半之多。屆時,不但美國引以為傲的半導體、航天航空等行業會遭受毀滅性打擊,美國人民的日常吃穿用度也會面臨短缺,嚴重的話引發美國 社會 大動亂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雖然拜登作為傳統政客,自然不會像特朗普那樣極端,但是這不代表他就不會破壞中美的經貿關系了。畢竟中國在中美經貿中獲得的利益是不比美國小的,如果一旦中國的實力累積到了一個足以撼動美國世界霸權的臨界點,那麼美國完全可能鋌而走險,抱著同歸於盡的心態和中國脫鉤。考慮到中國的發展速度,若拜登能夠連任的話,這一局面很可能在拜登第二個任期的末期出現,所以我們政府才提出要注重經濟的「國內大循環」,就是為了最壞的局面做准備。
而且現在美國政壇也不穩定,雖然拜登成功當選了美國總統,且民主黨奪得了國會兩院的多數席位,然而美國民間仍有七千多萬的特朗普死忠對拜登虎視眈眈,國會中的共和黨少壯派、極右翼也在煽風點火,因此拜登受制於政敵的壓力,很有可能會不得不做出一些反華的舉動。例如拜登前些日子對外宣布稱統一的中國是核心利益,美國應當尊重「時,就被一些共和黨少壯派和極右翼政客指責」對華軟弱「。回望特朗普的前車之鑒,只因為幾封郵件、幾通電話就被政敵一口咬定他和俄羅斯勾結,弄出了一出」通俄門「的大戲,而拜登家族的一些企業還有中國投資,若被政敵抓住把柄,說不定還會炮製出來一個」通華門」,因此現在拜登必須追隨特朗普的部分政策,繼續堅定反華的國策。
總而言之,雖然美國和中國本來可以攜手共進、良性競爭、共同發展的,然而由於一些美國政客鼠目寸光,使得這一美好的願景實現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在未來的數年內,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抹黑和打壓將變得更加瘋狂。現在美國可能短暫地在某些領域對中國釋放出了部分善意,但是我們要知道,敵人縮回拳頭是為了下一次出拳。我們必須認清形勢,拋棄幻想,准備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