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現代四大發明是什麼
中國現代四大發明是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網購。
1、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除了給人們帶去實實在在的便利感外,也為中國經濟騰飛助力不少。
隨著高鐵線路的不斷延伸,區域經濟也進入了「高鐵時代」,據了解,京滬高鐵貫穿沿線四省三市,將東部環渤海經濟圈、長三角經濟圈、魯南經濟圈、安徽省會經濟圈等經濟圈連成一片,從根本上緩解了京滬鐵路運輸緊張局面。
2、2021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在大會開幕前夕,北京外國語大學發起了一次留學生民間調查,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其中網購成為很多「歪果青年」最羨慕的生活方式,最希望帶回自己國家的「中國特產」。
3、不管是在農村的小超市,還是在都市街頭的早餐攤,我們都能找到移動支付的影子,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習慣了出門不帶錢包,拿出手機掃一掃就能付款的日子,「無現金的時代」已經到來。
據第40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達到5.02億,網民手機網上支付的使用比例達到69.4%。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已超81萬億元,位居全球之首。
4、在「新四大發明」里,共享單車和其他三項相比,略顯「稚嫩」:起步晚,體量小。然而共享單車的成長與擴張速度卻是最快的。作為共享經濟領域的中國創新名片,共享單車已經成功「出海」,騎向全球。
② 我國近來的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果
國造1000噸「天絲」項目打破全球技術壟斷
中國發射「試驗衛星二號」 小衛星研製有新進展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跨座式單軌車技術國家
雲南羅體彥、歐興義學者提出治療艾滋病新方法
我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風雲三號」3年內升空
中醫葯治療脫發享譽世界 能使再生的頭發更亮澤
巡天遙看「千里眼」:我國初步建成對地觀測體系
我國成功研製出「膠囊內窺鏡」檢查消化系統疾病
廣西一科研成果解決甲狀腺傳統手術「毀容」難題
滬信息港裝上「超級腦袋」 中國進入超級計算前列
中國2020年前將發射100多顆衛星 形成對地觀測網
我國雜交粳稻育種獲得突破 比常規水稻增產20%
中國建成新型衛星管理平台 實現自動智能化管理
佛山:「環保電子地圖」有效監測企業排污
中國研製的燃料電池轎車「超越二號」將批量生產
泛珠三角區域9省區擬組建全國最大環境監測網路
業內專家:2008年我國有望實現手機上看奧運
中國微小衛星技術獲突破 創新一號衛星運轉良好
中國加強對大熊貓保護研究 克隆大熊貓取得進展
我國發現「傳播阻斷候選瘧疾抗原」
高科技帶來簡易生活 1分鍾學打字 15分鍾測甲醛
保護珍貴文物 西藏將為「古格遺址」建立資料庫
中國首個環境監測小衛星星座已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我國建成西北乾旱區沙塵暴資料庫
我國最大的近地天體望遠鏡安裝完畢進入調試階段
中國明年發射「神舟」六號飛船和大容量通信衛星
中國可錄光碟核心技術在深圳取得突破進展
中國最大近地天體望遠鏡安裝完畢已進入調試階段
心臟比常人大四倍 江蘇一罕見巨心患者成功「瘦心」
我國研究出24小時殺菌率近100%的纖維抗菌技術
我國腫瘤放療達到「精確制導」水平 副作用減少
中國民用飛機研製提速 正研究論證大型干線飛機
我國西北乾旱區沙塵暴預警與服務研究取得進展
退休老人陳繼忠發明「油水分離」獲專利
山鷹高級教練機將定型投產
我國探月計劃分三步 20年後有望實現太空游
「神六」宇航服研製成功 宇航員可在太空除衫
大豆超高產育種獲重大突破 最高畝產逾312公斤
艦船有了「中國芯」 國產燃氣輪機珠海航展面世
我國已研製成功三大系列直升機成熟產品
我國科學家嘗試用核酸干擾技術治療乳腺癌
「神六」明年兩人飛五天 航天員首進軌道艙生活
成活場景全球共享 卧龍的大熊貓也「上網」
中科大辦滅火機器人表演賽 學子欲以智慧勝火害
重慶農民種出五彩大米 色彩斑斕米香撲鼻(圖)
我國菌草技術研究與應用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深圳將建危險廢物處置設施 實現全程安全化無害化
全球最小的3G手機昨北京亮相
南京大學專家提出腫瘤細胞免疫分析新方法
我國航天測控用新方法對C星實施定點獲成功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古植物化學研究獲新突破
成吉思汗創立的蒙古汗國「國徽」復製成功
雪龍號考察船今日離滬挺進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
世界上容量最大的「清漂船」將在三峽庫區投入使用
黑龍江省歷時四年 培育成功「黑色馬鈴薯」
世界首例雜交旱稻誕生
中國古代72道制瓷工序在景德鎮完成復原圖並首展
外觀好看抗病性強 烏魯木齊:彩色土豆上市
國產首條垃圾焚燒發電示範線輸送設備在唐山誕生
新疆首次引種加拿大維達爾葡萄取得成功
車子似輪椅 電瓶當動力 首批地鐵爬樓車月底啟用
二氧化碳血管造影術臨床應用獲重大突破
群體監控 我國建第一個沿流域水電工程地震台網
中科院自動化所展示教育娛樂機器人等新成果
上海建成世界最大的「巨無霸」集裝箱起重機
中國第一顆業務型「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世衛正式命名浙江首次發現的兩個人類新基因
世界首種彩色陶瓷在景德鎮面世 明年即可量產
雲南:覆蓋全省的遠程可視醫療網動工興建
先進技術製作的「立體地圖」首次亮相烏魯木齊
武漢協和醫院完成一例嚴重漏斗胸患兒矯形手術
陸軍集團軍測繪手段實現傳統技術到數字技術轉變
退伍軍人楊嘉能熱心研製開發勞動防護用品 '
高效集約化機采棉技術在新疆石河子推廣成功
「神舟」六號飛船擬明年升空 有望載兩名宇航員
國內惟一產業化電動車亮相 充電40元可跑350公里
北京新技術監考成人高考 「手機探測狗」反作弊
中國第一件納米免熨襯衫在京上市
SARS快速檢測試劑 確診只用一個半小時
找到這些,
也許幫不了你、
③ 中國現代科技成果有那些
1、我國「人造太陽」裝置創造世界新紀錄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2、國產水下滑翔機下潛6329米刷新世界紀錄
我國自主研發的「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於2017年3月在馬里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完成大深度下潛觀測任務並安全回收,最大下潛深度達到632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
「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是根據中科院B類戰略先導專項的部署,由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水下觀測平台。
從原理樣機的研發到深淵觀測任務的圓滿完成經歷了13個年頭,包含淺海、深海、深淵等不同型號的水下滑翔機20餘台。
此次「海翼」號在馬里亞納海溝共完成了12次下潛工作,總航程超過134.6公里,收集了大量高解析度的深淵區域水體信息,為海洋科學家研究該區域的水文特性提供寶貴資料。
3、世界首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2017年5月3日中國科技大學潘建偉院士科研團隊宣布光量子計算機成功構建。潘建偉團隊在多光子糾纏領域始終保持著國際領先水平,團隊利用自主發展的綜合性能國際最優的量子點單光子源,通過電控可編程的光量子線路,構建了針對多光子「玻色取樣」任務的光量子計算原型機。
實驗測試表明,該原型機的取樣速度比國際同行類似的實驗加快至少24000倍,通過和經典演算法比較,也比人類歷史上第一台電子管計算機和第一台晶體管計算機運行速度快10倍至100倍。
這台光量子計算機標志著我國在基於光子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最終實現超越經典計算能力的量子計算奠定了堅實基礎。
4、國產大型客機C919首飛
我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國產大型客機C919於2017年5月5日14時許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首飛。C919的全稱是「COMAC919」,COMAC是C919的主製造商中國商飛公司的英文名稱簡寫。
「C」既是「COMAC」的第一個字母,也是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第一個字母,體現了大型客機是國家的意志、人民的期望。第一個9寓意「天長地久」,19寓意C919大型客機最大載客量190人。
C919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志性工程,凝聚了國內最優秀的設計人才和工程人才,針對先進的氣動布局、結構材料和機載系統,研製人員共規劃了102項關鍵技術攻關,包括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設計、主動控制技術等。
5、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
2017年5月18日,我國首次實現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這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所凝結而成的突出成就,中國人民又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
源源不斷的天然氣從1200多米的深海底之下200多米的底層中開采上來,點燃了全球最大海上鑽探平台「藍鯨一號」的噴火裝置。這是我國首次,也是全球首次對資源量佔比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儲層可燃冰成功實現試采。
從「藍鯨一號」起步的可燃冰試采,不僅對我國未來的能源安全保障、優化能源結構具有重要意義,甚至可能給世界能源接替研發格局帶來改變。
④ 中國「最新四大發明」,究竟是什麼
新四大發明,網路流行詞,具體是指高速鐵路、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路購物。入選「漢語盤點2017」活動年度候選字詞。
該詞誕生於2017年,來源於「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的「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事實上這四項並非由中國發明,只是在中國推廣應用較為領先、對國外影響較大而誤傳。
中文名
新四大發明
評選時間
2017年5月
評選人員
20個國家青年人
評選結果
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
性質
網路流行詞
詞語來源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詞語來源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在北京舉辦,中國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2017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發起了一次留學生民間調查。[1]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的20國青年評選出了他們心目中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事實上這四樣沒有一項是中國發明的,但是中國在推廣應用方面領先,對國外比較有影響,故而誤傳。[1]、
發展經過
高鐵
新四大發明
1964年10月1日,日本東海道新干線正式通車。運營速度高達210公里/小時。故世界上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由日本發明。這標志著世界高速鐵路新紀元的到來。日本作為世界高速鐵路的先驅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尚未或正在發展高速鐵路的國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有償轉讓了部分技術給這些國家,以幫助其更快、更方便地發展高速鐵路系統。2006年3月,由E2系1000番台改造而來的CRH2A型列車從神戶港裝船出發前往中國青島,並轉讓部分技術予中國,由此開啟了中國的高鐵時代。
掃碼支付
掃碼支付的模式建立在移動支付的概念上,而最早一批由移動設備完成的付款發生在1997年的芬蘭。芬蘭當地媒體報道,芬蘭電信啟用了通過撥打一個付費電話號碼來操作點唱機和飲料自動售貨機的服務,這項服務可以在赫爾辛基機場買可口可樂。掃描的二維碼(QR code,也稱「快速反應碼」)則是1994年由日本DW公司發明。
共享單車
早在1965年,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政府提出了「白色計劃」,根據該計劃由政府購置50輛自行車並將其刷上白漆作為記號散放在城市各處供人使用,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無人管理的共享單車系統,故共享單車由荷蘭發明。2007年,法國也有單車自由行,到後來才中國風靡和創新模式發展,並推廣海外。
網購
網購屬於電子商務的范疇。在1979年,英國人麥克·奧德里奇(Michael Aldrich)發明了網上購物的概念。奧德里奇利用一種被稱為Videotex的技術,通過電話線將普通電視機連接到了當地零售商的電腦。到20世紀90年代,亞馬遜和eBay在1995年推出了他們的網站後,電子商務開始在全球流行。[1]
⑤ 中國的高科技有哪些
1、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發射升空,是由我國自主研製的世界上首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也是中科院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於2011年首批確定的五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
⑥ 中國著名的發明有哪些
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