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城有多長經過哪幾個省
長城綿亘中國的十一個省 市 自治區 ,西起嘉峪關,東到鴨綠江,全長約12600華里。
根據此前文物和測繪部門的全國性長城資源調查結果,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公里,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公里,總長超過2.1萬公里。
長城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區市。
長城(The Great Wall)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❷ 長城跨越了哪些省市
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仝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❸ 長城有經過幾個省份
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在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15個省份。
長城分布省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山東省、河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中國長城橫貫了多少個城市擴展閱讀:
萬里長城是世界古代建築的奇跡。早在春秋時期,楚國就修築了長數百千米的非封閉性城牆,叫方城。戰國時,燕、趙、魏、韓、秦等都在邊界 築起了長城。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把燕、趙、秦原有的北方長城連接起來,築成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長萬余里。今山西大同北部,甘肅岷縣城西等地均有秦長城遺址。
西漢沿河西走廊一帶向西增築朔方長城和河西長城,經玉門關延伸到今新疆境內,以保護河西走廊。北魏時西部柔然人滿為患,又興築長城以防柔然人南侵。北齊也多次修築長城。
隋代為防禦突厥、吐谷渾,數度修築長城。明朝建立後,大將徐達曾18次在居庸關修築長城。明長城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這就是今天我們見到的萬里長城。
❹ 長城跨越了哪些省市
長城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於我們偉大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群山,穿過茫茫草原,跨過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大約有10萬里以上。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了1萬里。現在我國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跡。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里。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仝里,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❺ 長城的長度是多少經過哪幾個省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
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2009年測定的明長城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歷史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軍事意義
萬里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即是防禦的最前線,也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
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即使攻破長城一段,攻勢往往被後勤強大的漢軍所包圍阻斷,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長城
❻ 萬里長城橫跨我國多少省(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
共9個,從東到西橫跨
遼寧、河北、甘肅、山西、陝西5個省
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2個區
天津、北京2個直轄市
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縮影,也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象徵。萬里長城是世界建築奇跡之一。它東、西、南、北縱橫交錯綿延起伏於中國遼闊的土地上。東西相距長達5000多公里,因此被稱之為萬里長城,是月球上「 唯一能看得見的人工工程」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名勝和中國旅遊點的代表,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自燕國開始修長城起,長城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人們今天見到的是明朝修的長城,它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邊的山海關。北京八達嶺長城是代表性的一段,是長城的高峰,海拔1000多米,是旅遊勝地之一。長城城牆高平均7.8米,頂寬7.8米,可以五馬並騎,十列並行。
❼ 長城經過多少個省市自治區
人們常說的萬里長城指的是明代長城,東起遼寧丹東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長約15000多華里;
長城經過內蒙古,遼寧,河北,北京,山東,山西,陝西,河南,寧夏,甘肅,新疆11個省市。
長城途經大的關口有:山海關、嘉峪關、玉門關、居庸關、紫荊關、偏關、雁門關、平行關、娘子關。
具體城市有遼寧丹東/沈陽/北京/天津/河北薊縣/山西陽泉市/河南駐馬店/甘肅敦煌/新疆庫爾勒等等
而據目前為止發現的歷代所修各類長城,涵蓋途經的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內蒙、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貴州等16個省市自治區的相關地域,在大半個中國的版圖內總長度累計有10萬華里之多,且不斷有新發掘的長城遺址被媒體披露和證實。
❽ 中國古建築 長城跨越了哪些省
中國古建築 長城跨越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
簡介: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始修於燕王,歷史長達2000多年。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國家文物局2012年宣布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分布於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15個省區,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
❾ 長城跨越了哪些省市和自治區
長城跨越了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山東、河南、青海、寧夏、新疆等15個省、市自治區。
其中河北省境內長度2000多千米,陝西省境內長度1838千米。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長城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早、工程量最大的防禦工程。
(9)中國長城橫貫了多少個城市擴展閱讀:
國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國長城保護報告》中首次曬出了長城的「家底兒」:牆壕遺存總長度21196.18千米,各時代長城資源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4個縣(市、區)。
內蒙古擁有中國最多、最集中、種類最全、內容最豐富的長城古跡,其長城總長度為7570公里,位居中國第一。公開資料顯示,春秋戰國時期,燕趙等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並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城
❿ 萬里長城橫跨我國多少省(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
萬里長城橫跨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等7個省(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奇跡。自戰國時期開始,修築長城一直是一項大工程。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佔全國人口的 1/20!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全部勞動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環境又是崇山峻嶺、峭壁深壑。可以想見,沒有大量的人群進行艱苦的勞動,是無法完成這項巨大工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