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盜墓筆記十大古墓
盜墓筆記沒有十個古墓,只有九個,具體如下:
1、趙家古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是一個始建於唐代的大型墓葬,被譽為是「盜墓筆記」中最具代表性的古墓之一。
2、燕南天池古墓:位於遼寧省境內,是一個大型古墓,據說是一位古代女性墓葬。王家墳古墓: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是一座始建於明代的墓葬,其中有許多精美的文物和藝術品。
3、秦嶺神樹古墓:位於陝西省秦嶺山脈深處,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墓葬群,據說其中葬有一位秦朝的大將軍。
4、蘭陵王墓: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是一座公元三世紀的大型墓葬,據說是一位東晉皇室王子的陵墓。
5、鬼市墓群: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是一個古代的大型墓葬群,其中葬有許多高官貴族。
6、蜀山墓群:位於四川省蜀山區,是一個規模龐大的墓葬群,其中不僅有大量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還有許多險阻和機關。
7、無名墓:位於廣西省桂林市,是一座神秘的古墓,其中葬有一位千年前的大師級人物。
8、紫金山古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一個公元前後的大型墓葬,其中葬有一位曾經統治過中國的皇帝。
9、南海海底古墓:位於廣東省南海海域,是一個神秘的海底古墓,被認為是神話中的蓬萊仙境所在。
發展情況:
《盜墓筆記》是南派三叔所著的盜墓題材小說,講述吳邪、張起靈、吳三省等人進入古墓探險的故事。
該系列小說於2006年開始在網上連載,2007年1月正式出版,2011年12月19日,《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上)》和《盜墓筆記捌—大結局(下)》兩本上市,首周銷量破100萬冊。
至此,《盜墓筆記》系列全部完結,共出版實體書九本,單本銷量平均過百萬,九部總銷量超過1200萬冊,成為南派三叔的代表作。
2015年,《盜墓筆記》由歡瑞世紀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改編成為網路劇。
2016年11月,《盜墓筆記》榮登2016中國泛娛樂指數盛典「中國IP價值榜-網路文學榜top10」。
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盜墓筆記》排名第二。
❷ 南海沉船古墓在哪裡
南海沉船古墓位於南海海域。
以下是
南海是中國的一個邊緣海域,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沉船古墓是南海地區的一種重要文化遺存,反映了古代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以及人們的喪葬習俗。這些沉船古墓通常分布在海底,由於長時間的海水浸泡和沉積,許多古墓已經深深地埋藏在海底之下。
關於南海沉船古墓的具體位置,目前學術界還在進行深入的考古研究和調查。由於南海海域廣闊,沉船古墓的分布也相對廣泛,而且大多數沉船位置難以確定,需要藉助先進的考古設備和科技手段進行探測和定位。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關於南海沉船古墓的信息被揭示出來,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產。
近年來,中國考古隊在南海地區進行了多次深海考古作業,發現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和遺址,這些發現為我們揭示了古代海上貿易的繁榮景象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南海沉船古墓的考古研究也有助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人們的喪葬習俗和文化傳統。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考古工作的深入開展,南海沉船古墓的更多秘密將會被揭示出來。
❸ 中國不敢挖的四大古墓,這其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神奇之處
中國四大古墓
中國有四大古墓
,必定藏有數不盡的稀世珍寶,備受世人關注,連外國人也垂涎不已。
但這四個古墓,
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動,一個找不到,還有一個在水底
,就算是考古專家們也只能乾瞪眼。
那麼,這四大古墓究竟都有哪些?
又各自隱藏著什麼神奇之處呢?
第一大古墓不敢挖,指的是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不僅是至今沒有被挖掘的四大古墓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那一個。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
秦始皇陵不是早就已經被挖開了嗎?而且直到現在依然在對外開放,供國內外遊客前來參觀嗎?
事實上,人們印象中一直在對外展出的秦始皇陵博物館,只不過是皇陵的兵馬俑陪葬坑而已,
真正的秦始皇陵地宮雖然已經被考古專家摸清了位置,卻依然沒有進行發掘。
當年秦始皇動用72萬勞工,為自己建造了這座至高無上的陵墓,簡直是將濃縮版的大秦帝國放入其中,有著數不盡的寶藏,是人人嚮往的藏寶之地。
以水銀做山川湖河,燃人魚油燈照亮墓室,倒懸閣下的九層妖塔,萬千陰兵護衛皇陵……種種傳說流傳至今,秦始皇陵已經成為人們印象中的一片神奇靈異之地。
早在1974年,驪山腳下的農民們為了打井取水,意外挖出一個兵馬俑的腦袋,就此揭開了秦始皇陵神秘面紗的一角。
在之後的40多年時間里,考古專家們踏遍了驪山腳下的土地,使用洛陽鏟一類的工具,打出了上萬個洞,取土研究,基本判斷出了秦始皇陵地宮的所在地。
但是為了避免再出現當年強行發掘明定陵的考古悲劇,專家們沒有貿然對秦始皇陵的地宮進行發掘。近40年後,專家們考慮到技術的進步,運用高科技手段重新勘察秦始皇陵。
他們發現,整個秦始皇陵的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加在一起那麼大,封土土壤中汞、也就是水銀的反應超強,封土堆下存在一個倒懸的金字塔式建築,極深的地方還出現了奇怪的重力現象。
這不僅證明傳說有一定的真實性,還再次提醒專家們,皇陵地宮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機關,現在的技術條件依然無法保證能夠正確開啟秦始皇陵地宮。
一旦出現意外,地宮中的珍貴文物將會遭到毀壞,考古人員的安全也會受到威脅。因此,就算科技進步了,人們對秦始皇陵的好奇心不減反增,專家們依然謹慎地選擇保護秦始皇陵,而不是將其打開。
而光是目前已經發掘出來的兵馬俑坑就已經被認定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了,可想而知,如果整個秦始皇陵發掘出來了,將會是何等的奇觀。
第二大古墓挖不動,指的是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的乾陵。
在唐十八陵中,就連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都遭到了盜墓賊的侵擾,被盜走了為數眾多的奇珍異寶,
然而武則天的這座乾陵卻依然安然無恙。
在過去,並非沒有盜墓賊打過乾陵的主意。早在唐朝末年,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就想效仿當年的曹操,通過盜墓的方式籌備軍用物資。
於是,當黃巢攻入了長安之後,迅速率領40萬大軍,前去乾陵盜墓。結果這40萬人挖出了一條深深的長溝,卻仍然沒有挖開乾陵。黃巢只得帶人悻悻而去。
後來五代時期的溫韜,帶兵將唐十八陵中的17座,挨個挖了一遍,帶走了數不盡的稀世珍寶。溫韜可能生來就跟唐皇陵過不去,挖完17座皇陵後,又將主意打到了乾陵身上。
結果,每次他帶人來盜挖乾陵,都會遭到突如其來的大風,颳得他們只能掉頭下山。溫韜試了好幾次,總是這樣無功而返,懷疑是某種「怪力亂神」的現象,只能打消盜挖的念頭。
等到了民國時期,依然有人不信邪,想要挖掘乾陵。這個人就是陝西軍閥孫連仲。他聽說了孫殿英盜挖清東陵的瘋狂舉動,彷彿受到了啟發,也帶著自己的軍隊前往乾陵。
這個年代已是熱兵器的天下了,孫連仲以士兵演練為借口掩人耳目,背後卻帶著一個團的兵力,將炸葯布置在乾陵。炸葯接連炸響,地面被炸得一片模糊,但是孫連仲依然沒有炸開乾陵。
就有人懷疑,武則天是否真的埋在這里,不然怎麼連炸葯也無法將其炸開。
無獨有偶,就在1958年的冬天,西安到蘭州的公路修到乾陵附近,當地的村民前去協助工程隊施工。由於建造公路缺少石料,村民們便來到乾陵一帶炸山取石。
沒想到的是,他們竟然從土裡炸出了好幾條人工雕琢後的石條,這才讓乾陵的墓道重見天日。
此時,考古專家們這才意識到為什麼以前的盜墓賊挖不開乾陵,原來乾陵是將一整座山峰作為主體,從半山腰開挖,建造陵墓。當時唐朝國力雄厚,整個陵墓的規模異常宏偉。
在陵墓建成後,用掉了8000多塊人工雕成的石條,石條之間有栓板拉固,最後還用鐵水澆灌,徹底與山峰融為了一體,就算是用炸葯也別想炸開。
值得一提的是,
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
雖然沒有被列入四大古墓之中,但明孝陵與不敢挖的秦始皇陵,以及挖不動的乾陵有不少相似之處。
明孝陵作為明代第一皇陵,600多年過去了,依然完好如初。當然,並非沒有人打過明孝陵的主意,但是明孝陵如乾陵一般,依山而建,也是掏空了山體做成陵墓。
此外,明孝陵還用到了古代陵墓中的機關,比如流沙陣,一旦被盜墓賊強行鑿開,這些流沙就會帶著其中放置的石塊「流動」起來,將盜洞堵死,要是盜墓賊運氣不好,很有可能就會被困在其中,為明太祖陪葬。
第三個古墓找不到,指的是成吉思汗陵。
當年成吉思汗率軍四處征戰,從亞歐大陸東邊打到西邊,征服了數不盡的民族,也擄走了數不盡的奇珍異寶。
很多人都認為,成吉思汗死後,這些奇珍異寶就成為了他的陪葬品,與他一起長眠。
前面已經提到過的帝王陵墓,無論是秦始皇陵還是乾陵,又或是明孝陵,它們都是已知的,可以看到的,甚至如今還能前去參觀旅遊。
唯獨成吉思汗的陵墓,至今也沒有人知道在哪兒。
可能有內蒙古的朋友會說,成吉思汗不就埋葬在鄂爾多斯嗎?如今每年都會有大批的蒙古族來到這里,為成吉思汗舉行祭奠儀式。
事實上,
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只是一座衣冠冢
,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個兒子為他建造的。
據說在這座衣冠冢之中,安放的其實是成吉思汗離世那一刻,他的親人放在他鼻前的一撮駝毛,他們相信成吉思汗的靈魂就附著其中。
流傳較廣的說法認為,成吉思汗死後,由一隊驍勇善戰的騎兵護衛開道,一路去往准備好的陵墓,途中遇到的所有居民都遭到了屠殺,沒有人知道這一行人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疑似成吉思汗陵的地方有四個,
其中兩個在中國,分別是寧夏六盤山,以及鄂爾多斯的千里山。
剩下兩個都在蒙古國,一個是肯特山,一個是愛杭山。
國外曾有專家自掏腰包到蒙古國尋找成吉思汗陵,但至今沒有找到。
第四個古墓在水底,這指的是沈萬三的墳墓。
這個古墓與其他三個古墓比起來,顯得格外特別,除了沒有埋在土裡,而是水底之外,墓主人
沈萬三
的身份也很不一樣。
他並不是皇帝,甚至也不是王公貴族,但
他非常有錢,是明朝首富
。
據說當年朱元璋建國時手頭比較緊,拿不出錢修建王城金陵,還是沈萬三自告奮勇,出錢出力,幫助朱元璋建好了三分之一的城牆。
沈萬三本意是想討好朱元璋,誰知,他這樣的舉動反而讓朱元璋無比忌憚。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個生性多疑之人,為了給自己的繼承人掃清障礙,他找了各種理由將當年的開國功臣們一一除掉,這些人曾與他出生入死都不能倖免於難,沈萬三自然也難逃一劫。
洪武六年,朱元璋找了個由頭,將這位首富充軍貴州,隨後又將沈家直系子孫關入大牢,又過了十幾年,以參與謀反為由,將沈家人全部斬首,財產充公。
而沈萬三老死在雲南了,但他並未葬在雲南,而是葬在江蘇周庄的海底。
沈萬三知道自己平時十分張揚高調,已經得罪了不少人,等到他死後必定會遭到報復。為了給自己討個清凈,他就花大價錢在發家地周庄的海邊建造了一座墳墓,死後就葬在了這里。
臨死前,沈萬三還囑咐身邊人為他在雲南建一個疑冢來迷惑世人,就有了如今的沈萬三水底墓。
這一招確實有效,即使是到了現代,科技水平極高,但是考古專家們依然拿水底墓沒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