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王朝統治時間最短的是哪朝
中國王朝統治時間最短的是秦朝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重要的朝代,是由戰國後期的秦國發展起來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秦國原是周朝的一個諸侯國,其始祖伯益曾輔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賜了嬴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為周孝王養馬,憑著他的本事,馬繁殖得很快。周孝王於是把秦谷(今甘肅天水市)一帶分封給他,這就是「秦」的起源。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至雒邑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建國,接收周朝在關中的領地。
秦始皇嬴政從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先後攻滅關東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並百越,建立中國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文化及對外開拓諸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大大加強了全國之一統,對後世亦產生頗大的影響。
秦朝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諸侯分裂割據的局面,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華夏族為主體、多民族共融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首創了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為代表的中央官制,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徹底打破自西周以來的世卿世祿制度,強力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強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奠定中國大一統王朝的統治基礎,故稱「百代都行秦政法」。
秦朝王室嬴姓,故史書上別稱嬴秦,以別於其他國號為秦的政權 。秦始皇死後秦二世胡亥與趙高合謀篡改秦法導致秦末農民起義。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國祚共十五年。
Ⅱ 中國統治時間最短十大朝代 最短的居然一年不到
大順王朝由李自成在明末建立,以西安為京師,後遷至北京,其統治范圍曾覆蓋中原多省。李自成在崇禎十七年正月稱帝,定國號為大順,但在同年五月,他身死於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大順政權僅存續一年便被滿人清兵取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
新莽王朝是西漢宗室劉玄建立的政權,又稱玄漢王朝。它上承新朝,下啟東漢,名義上統一了西漢末年的大部分疆域。劉玄於公元23年在宛城稱帝,直至公元25年,赤眉軍攻入長安,劉玄投降並被殺,新莽王朝僅存續兩年。這一政權開創了中國中央集權制度歷史上前朝宗室通過武裝成功奪回政權的先河,但因劉玄的平庸無能,最終失敗。
冉魏是冉閔於十六國時期建立的政權,其統治僅持續兩年。公元350年,冉閔在後趙政局混亂之際殺後趙君主石鑒,奪取後趙政權並稱帝,定都鄴,國號魏。冉閔掌權期間大肆屠殺胡人,甚至漢人也遭濫殺,激起了胡人的強烈反抗。公元352年,冉閔被前燕君主慕容儁擊敗並被殺,冉魏政權滅亡。
後晉是由後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五代十國時期建立的政權,都城為東京開封府,統治時間僅三年。公元947年,劉知遠在太原稱帝,以漢為國號,史稱後漢,又稱後漢高祖。公元950年,後漢隱帝殺勛舊大臣,密謀殺鎮守鄴都的郭威。郭威聞訊起兵反抗,率大軍殺奔汴梁,漢隱帝被潰軍所殺,後漢滅亡。後漢僅經歷兩帝,是五代十國中最短命的政權。
後周是由郭威滅後漢所建立的政權,定都東京開封府。公元950年,郭威因受後漢隱帝猜忌,被迫起兵造反。次年,郭威受擁稱帝,改元廣順,國號周,即後周太祖皇帝。公元960年,「陳橋驛兵變」發生,後周幾乎未作抵抗,周恭帝禪位於趙匡胤,北宋政權建立。後周共歷三帝,享國十年。
後晉是石敬瑭建立的五代十國時期政權,初定都洛陽,後遷都開封。公元936年,石敬瑭勾結契丹,認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並以幽雲十六州為代價,在契丹扶持下於太原登基稱帝。公元947年,後晉重臣杜重威叛降契丹,後晉主力喪失。公元947年,石重貴投降被俘,後晉覆滅。後晉共歷兩帝,國祚十二年。
南燕是慕容德於十六國時期建立的政權,建都滑台。公元398年,北魏破中山,後燕被截為兩部分,慕容德趁勢率戶4萬南徙滑台,稱燕王。公元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次年廣固失陷,南燕隨之滅亡。南燕共歷兩帝,國祚12年,最後一任皇帝為慕容超。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高度集權的王朝,也是壽命極其短暫的王朝。秦王嬴政掌權後,橫掃六合,完成統一大業。公元前221年,嬴政稱帝「秦始皇」,定國號為「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沙丘,其子胡亥即位,王朝每況愈下,各地起義不斷。最終於公元前207年滅亡,其間共經兩帝,國祚14年。
新莽王朝是西漢時期「王莽篡漢」事件中誕生的短命王朝。公元8年,王莽廢漢孺子劉嬰為安定公,改國號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史稱新莽。公元23年,新莽王朝被綠林軍推翻,國祚15年,僅經歷一帝。
隋朝是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中華又一次統一的王朝。公元581年,楊堅稱帝,定國號為「隋」。公元619年,皇泰主楊侗被王世充廢黜。隋朝曾一度國運昌盛,有著名的開皇之治,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領域進行了多項改革。但因隋煬帝好大喜功,國力損耗嚴重,多地兵變與叛亂不斷,最終於公元618年滅亡,國祚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