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一共死亡多少
據官方資料顯示:在持續14年的抗日戰爭(1931—1945年)中,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人(包括中國人民傷亡3120萬餘人,中國軍隊傷亡380萬人),其中,死亡人數達2100萬人。
自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14年間,中華民族以傷亡3500萬軍民的慘重代價,打敗了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㈡ 遠東有多少中國人
俄羅斯佔領遠東後,殺害了20萬華人。因此那裡的中國人就絕跡了。
蘇聯解體後,大量中國人到遠東做生意,中國人多了起來。
去年年底,俄羅斯禁止外國人在俄羅斯進行批發零售行業,中國人失去了收入來源,又開始少了。
俄羅斯地廣人稀,人口99%在歐洲,在遠東的俄羅斯人口是極為稀少的,而且遠東俄羅斯人的種族在俄羅斯的人口中的比例也是很少的,隨著中國與俄羅斯外交的發展,在這一地區,中國人口已經遠遠的超過了俄羅斯當地的本土人口,中國文化在當地的發展和影響也逐漸的壯大,因此,在俄羅斯的政界當中,我們常回聽到有關「俄羅斯遠東地區被政治中國化,領土安全」等問題
目前每年進入俄羅斯的中國人約為250萬人至500萬人之間,但長期在俄居住的中國人僅為50萬人以內。俄總統辦公廳副主任謝·普里霍季科援引「相當可靠」的資料稱,常住俄羅斯的中國公民總數不會超過20萬人。
在俄羅斯,中國人從事的職業相對集中在貿易、建築、農業和餐飲業等行業。少量華商在俄開辦小型工廠或公司,但有實力的並不多。目前,個體商販佔了在俄中國人的大部分。
在俄中國勞務人員數量僅次於個體商販。根據中俄政府間達成的協議,中方勞務公司一般只能根據與俄企業簽訂的勞務輸出合同向俄輸出勞動力。據俄《遠東問題》披露的數據,近幾年,中俄雙方勞務輸出合同金額約為1億至2億美元,年末在俄人數也僅為1萬人至1.2萬人左右。從數據上看,中國絕大多數勞務人員在俄法律范圍內活動,並未長期滯留不歸。
除了個體商販及勞務人員外,近年來,中國到俄羅斯求學的留學生數量也在增加,在遠東地區的留學生有上千人,全俄范圍內的數量更多一些。
㈢ 為什麼二戰中國戰區傷亡比蘇德少那麼多
必須更正一點,在第二世界大戰中,中國付出了巨大代價,中國的傷亡絕不會比蘇德少,間接傷亡甚至還在蘇德之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直接死於戰爭及與戰爭相關原因(如因戰爭導致的災害、飢饉、缺醫少葯、傳染病蔓延、徵兵、徵募勞工、屠殺等)的人約為7000萬(歐非戰場約佔三分之二,歐非戰場死亡人員中的三分之一是死於納粹集中營或是被納粹集體屠殺、虐殺的,佔二戰中遭交戰各方刻意屠殺、虐殺的平民及戰俘總數的80%以上)。
在這7000萬人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佔2660萬(1941年-1945年,軍人佔35%,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方面因戰爭造成的傷病人數也是及其巨大的,僅在冊軍人的傷病累計數便高達1830多萬人次),中國約佔1800萬人(1937年-1945年,其中軍人約佔15%,另外因戰爭造成的傷病者累計約1600萬人次,因此傷亡累計約為3500萬人)。
二戰中國戰場,即抗日戰戰場,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按1945年貨幣折算,約為6500億美金。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共計超過4500萬人;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