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開齋節是幾月幾日(印度尼西亞的開齋節)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重大節日之一,與宰牲節同等重要。
成年男女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歷每年9月(俗稱「齋月」)封齋1個月,每日自黎明前至日落,禁絕飲食、房事和一切非禮行為,以省察己躬,洗滌罪過。根據穆罕默德關於「見新月封齋,見新月開齋」的訓諭,每年齋月始於伊斯蘭教歷9月初新月出現,結束於教歷10月初見到新月時為止。
在印尼,伊斯蘭教規規定,9歲以上的女性和12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每年齋月都要封齋一個月。在封齋期間每日兩餐,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禁止吃喝,禁止性行為、戒絕醜行和穢語。
伊斯蘭教自十五世紀傳入印度尼西亞後,時至今日,這個宗教已成為該國的「國教」,並成為世界上穆斯林信徒最多的國家。
在伊斯蘭教傳入印尼前,這方被稱之為「千島群島」的地方,仍處在佛教與印度教統治。
關於伊斯蘭教如何傳入印尼,當地學術界目前仍存在許多爭議。
一種觀點認為,阿拉伯商人通過貿易,將伊斯蘭教傳入印尼。
另一種觀點是,十五世紀,已歸信伊斯蘭教的馬六甲和爪哇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到馬魯古群島,最先改奉伊斯蘭教的是蒂多雷國王里加圖,改名哲馬爾丁,當地居民也隨之歸信伊斯蘭教。後德那底、巴贊、查依洛洛等小王國相繼改奉伊斯蘭教,並建立伊斯蘭教王朝。之後,通過阿訇將伊斯蘭教傳入馬魯古群島的其他島嶼,十六世紀初,馬六甲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傳入加里曼丹北部沿海地區。
還有一種觀點則認為,明朝鄭和船隊經過印尼中爪哇時,由於旗艦船上的舵手王景弘生病,船隊在中爪哇的三寶壟登岸。王景弘留在當地治病休養,並在當地傳播伊斯蘭教。
坐落於印尼中爪哇三寶壟的鄭和廟
曾任印尼第三任總統的優素福·哈比比(Bacharuddin Jusuf Habibie)在印尼首都雅加達Pasar Baru(新巴扎)Lautze(老子街)清真寺演講時說:「中國給印尼最寶貴的禮物是伊斯蘭教」。
這位穆斯林總統在演講中稱:這句話我無論走到哪裡,對任何我遇到的人,我都會這么說,包括其他國家的領導人。
印尼今年的開齋節(Hari Raya Il Fitri)定為5月2日,因新冠疫情被政府禁止了兩年的開齋節今年開放之後,開齋節又適逢五一國際勞動假期和周末,連續10天的長假,迎來了大規模的返鄉潮(mudik)。
幾乎與中國人過農歷春節一樣,印尼的開齋節,也稱為新年。
開齋節這天,教徒們很早起床,家家戶戶把房屋打掃得乾乾凈凈,門前掛著用嫩椰葉製作的裝飾物。全家穿上最好的衣服,前往清真寺及附近的街頭進行集體禱告。禱告後家庭聚餐,象徵齋月結束。然後出去團拜,互相擁抱問候,除了相互祝賀開齋節外,人們還不忘向對方道歉,希望對方原諒自己過去一年來的過失。口中念道:Mohon Maaf Lahir dan Batin。
印尼許多伊斯蘭教徒在開齋節後第二天至第七天還要再次把齋,然後在第八天再行開齋,人們稱其為第二開齋節。在爪哇島北海岸,尤其是淡目、古突斯、哲巴拉、巴帝、根達爾、北加浪岸、杜班等地,這已成為一種傳統習俗。
用椰子葉編織包裹的粽子
有的地方將第二次開齋節亦稱為「粽子節」,因為這一天不僅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而且還開展各種慶祝活動。
粽子在印尼的傳統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它是開齋節後的主要食品,因而也就成為開齋節的象徵。
印尼的粽子稱為「克都巴」(ketupat),其外形、包葉與我國的粽子不同,它是扁平菱形的。包葉不用竹葉,而是用經過編織的椰子樹葉。這些食品在開齋節期間除供自己食用外,還是親友和鄰里間禮尚往來的贈品。
② 印尼隆重傳統節日:齋月和開齋節
齋月和開齋節是印尼最重要的傳統宗教節日,源自伊斯蘭教,由先知穆罕默德及其家人朋友慶祝發展而來,已有1445年歷史。齋月是伊斯蘭歷第9個月,持續約一個月,全球20億穆斯林在期間封齋,日間禁食,日落後破齋。印尼作為全球穆斯林最多的國家,2.76億人口中約有2.3億信仰伊斯蘭教,齋月從3月10日開始持續一個月。在齋月里,除了老人、病人、小孩、孕婦外,穆斯林信眾在日出後至日落前不能進食飲水,日常生活繼續。印尼接近赤道,日出日落時間在早上五點半和下午五點半,齋戒時間約12小時。穆斯林通常在凌晨2點半到4點半起來禱告、洗澡、飲食,等待清真寺大喇叭聲響起後不再進食。開齋節(Hari Raya Il Fitri)又稱「Lebaran」,是印尼最隆重、規模最大的公共假日,與春節地位相似,持續數天,期間人們購買節日用品、食物、衣物歡慶。印尼法律要求在開齋節前發放工資獎金,確保人們能享受節日。開齋節期間,人們回家團聚,穿著傳統服裝,走親訪友,發放紅包,到清真寺參加宗教聚禮,誦經、祭祖、做慈善、旅遊等,與春節習俗類似。政府高官會在家中舉辦開放日活動,接受祝賀並准備食物招待客人。在新疆和雲南部分地區,政府、學校和企業會發放福利,部分地區穆斯林會前往祖先墳墓誦讀古蘭經,祭掃並舉行特別儀式。在印尼生活或工作的中國同胞,應了解並尊重穆斯林齋月和開齋節的習俗,有助於工作與生活。
③ 5月6日印尼進入齋戒月,在印華人一定要記住這幾點忌諱!
齋月在印尼的盛況,無疑是一年中最具宗教意義的時刻。每年5月6日,穆斯林們將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齋戒,直至6月4日結束。齋戒期間,從日出至日落,他們將不食不飲,以此來強化信仰、自我控制和對貧困的理解。齋月不僅僅是對肉體的考驗,更是精神上的洗禮,讓穆斯林們在這一月里更接近先知。在這個特別的時間點,印尼的穆斯林人口,約佔全國87%,將集體參與這一神聖的儀式。
齋戒期間,印尼的清真寺會通過大喇叭播放古蘭經作為開齋信號,由於日出和日落時間每天都有變化,開齋時間也隨之調整,但會提前在報紙和新聞中公布。孕婦、病人、老人和小孩等特殊情況可不進行齋戒,但身體恢復後,會補上齋戒的天數。
在工作時間,公司會調整作息,提前1小時上班,提前1-2小時下班,方便員工遵守齋戒。餐廳則在白天用白布圍起來,只在日落後開放,以滿足非穆斯林的需求。餐廳在齋戒月期間不再銷售酒精,但中餐廳可能繼續供應,需視其政策而定。
齋月的結束,迎來了開齋節,一個規模盛大、禮義隆重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人們身穿節日盛裝,參加禮拜,相互拜訪,慶祝齋戒的完成。這一天,穆斯林會與家人團聚,共享節日的喜悅。
開齋節期間,印尼的交通系統進入「春運」模式,火車票和機票往往在節前售罄,陸地交通也會出現擁堵。警方會規劃遊行路線,維持秩序,以確保慶典安全進行。
在齋月期間,穆斯林的活動主要集中在晚間。開齋節當天,人們會前往清真寺參加盛大的禮拜,之後走親訪友,共享節日氛圍。許多青年男女也會選擇在這一時期舉辦婚禮,為節日增添喜慶。
齋月期間,穆斯林會購買新衣、食物和禮物,為家人和朋友送上祝福。這段時間,印尼的消費活動達到高峰,商場人滿為患,交通因此受到影響。
開齋節期間,印尼人會回家與家人團聚,選擇旅遊的人數減少,因此是訪問印尼的理想時機。非穆斯林不需要齋戒,可以享受美食、文化和節日的氛圍。
在旅行時,非穆斯林需要尊重齋戒的穆斯林,避免在公共場合進食或飲酒。同時,遵守穆斯林的宗教習俗,如不穿短褲、無袖服,不穿暴露的衣服,進入寺廟時脫鞋,巴厘島進入寺廟需束腰帶。在巴厘島的機場拍照需特別注意,以免因違規而受到處罰。
總之,齋月和開齋節是印尼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穆斯林遊客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體驗印尼的獨特文化和傳統,同時尊重穆斯林的宗教習俗,共同享受這一神聖的節日。
④ 【印尼齋月文化】「齋月期間在印尼生活與工作的注意事項」
齋月,伊斯蘭教的重要月份,穆斯林在此期間禁食、加強祈禱與慈善活動。印尼,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齋月與開齋節是其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相當於中國的春節。
齋戒月通常在伊斯蘭歷的第九個月,持續約一個月。印尼政府根據月相和歷法確定每年齋戒月的開始與結束日期。2024年齋月於3月12日開始,持續29天,最後一天為4月9日,4月10日至11日為開齋節,4月8、9、12、15日亦為公共假期。
印尼人尊重齋月習俗,穆斯林在日出至日落間禁食、飲水、吸煙及性行為。齋戒期間的典型活動包括清晨早起沐浴、禱告、飲食;白天工作節奏放緩,晚上開齋、祈禱、與親友共聚。
非穆斯林在公共場合應避免在日間飲食,調整工作安排以適應齋戒月的調整。著裝需端莊,避免暴露。齋月期間,應規劃出行,避免開齋後一小時內出行,因此時交通擁堵。同時,留意開齋節期間的交通變化與活動暫停。
齋月與開齋節在印尼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非穆斯林應了解並尊重這些習俗,以促進與當地穆斯林社區的和諧關系。在印尼工作或生活期間,理解並適應齋月習俗,將有助於增強與印尼社會的融合。
普菲企業服務為出海印尼的中國企業提供全面服務,包括公司注冊、財稅代理、商標注冊、簽證辦理等,致力於幫助企業順利落地印尼。如有需求,可掃描下方二維碼咨詢。
⑤ 【印尼齋月文化】「齋月期間在印尼生活與工作的注意事項」
1. 齋月,亦稱拉馬丹月,是伊斯蘭教中的重要月份,印尼全國超過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因此齋月相當於國內的春節,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
2. 齋月的具體日期根據伊斯蘭歷的月相而定,通常持續約一個月。以2024年為例,齋月從3月12日開始,持續29天,至4月9日結束,隨後緊接的開齋節在4月10日至11日慶祝,公共假期則延長至4月8、9、12、15日。
3. 齋月期間,印尼的穆斯林,除非是孕婦、病人等特定群體,都會從日出至日落進行齋戒,並調整生活節奏。每天的早起祈禱和開齋餐是重要儀式,白天的工作和社交活動會避開禁食時間。
4. 在公共場合,非穆斯林應尊重穆斯林的齋戒,避免在禁食期間進食或做出引人注意的行為。在工作安排上,齋月期間印尼的機構可能會調整工作時間,因此商務活動應靈活安排,確保與穆斯林同事的時間同步。
5. 著裝方面,應保持端莊,避免過於暴露,以符合齋月的保守氛圍。出行方面,齋月期間應提前規劃,特別是在日落後的一小時內,避免交通高峰和事故高發時段。
6. 在開齋節前後,城市交通會有較大變化,應提前調整行程,以免遭遇交通堵塞。普菲企業服務是一家專業的一站式出海印尼服務平台,提供公司注冊、稅務代理等服務,協助企業順利進入印尼市場。
7. 他們以專業和合作精神為宗旨,已成功幫助600多家企業落地印尼,是企業在齋月期間開展業務的可靠夥伴。總結來說,齋月期間在印尼,尊重和適應當地傳統習俗至關重要。了解並遵守相關禮儀,不僅有助於工作順利進行,也能促進與當地社區的友好關系。
⑥ 開齋節是幾月幾日(印度尼西亞的開齋節)
開齋節是伊斯蘭教的一個重要節日,與宰牲節齊名。在伊斯蘭教歷的每年九月(即齋月),成年男女穆斯林從黎明前至日落期間禁食、禁飲、禁房事,以此自省和凈化心靈。齋月始於伊斯蘭教歷九月的新月,結束於十月的新月。在印度尼西亞,所有9歲以上的女性和12歲以上的男性穆斯林均需遵守齋戒。齋月期間,信徒們僅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食,白天禁止一切飲食和其他禁忌行為。
伊斯蘭教自十五世紀傳入印度尼西亞後,已成為該國的國教,印尼也是全球穆斯林信徒最多的國家。關於伊斯蘭教如何傳入印尼,學術界有多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是阿拉伯商人在貿易活動中將伊斯蘭教傳播至印尼。另一種觀點是,十五世紀,已在馬六甲和爪哇信仰伊斯蘭教的商人將宗教傳播至馬魯古群島,蒂多雷國王里加圖是最先改信伊斯蘭教的人。隨後,其他島嶼和小王國也相繼改信,並建立了伊斯蘭王朝。十六世紀初,馬六甲穆斯林商人又把伊斯蘭教傳入加里曼丹北部沿海地區。還有一種觀點是,明朝的鄭和船隊在印尼中爪哇停靠時,鄭和廟的舵手王景弘因病留在當地,並在當地傳播了伊斯蘭教。
印尼今年的開齋節(Hari Raya Il Fitri)定在5月2日。因新冠疫情被禁止了兩年的開齋節今年得以恢復,適逢五一國際勞動假期和周末,連續十天的長假引發了大規模的返鄉潮。在開齋節這天,教徒們會早起,打掃房屋,穿上節日盛裝,前往清真寺進行集體禱告。禱告結束後是家庭聚餐,標志著齋月的結束。之後,人們會互相拜訪,交換問候和道歉,祝願彼此原諒過去一年的過錯。在爪哇島北海岸等地,開齋節後第二天至第七天,信徒還會再次封齋,稱為第二開齋節。這一天,人們還會吃粽子,粽子是開齋節的重要食品,象徵著這個節日。粽子在印尼的傳統文化中佔有特殊地位,不僅是節慶食品,也是親友間互相贈送的禮物。
⑦ 從0開始學印尼語丨印尼人說的齋月是什麼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的九月,大約在公歷的3-4月。在這個月,穆斯林需在日出至日落期間齋戒。齋戒不僅是精神的修煉,也體現了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在齋月期間,穆斯林需遵守飲、食、煙、房、娛等限制。老弱病殘婦女和生理期女性可豁免齋戒。齋月的作息時間有固定安排,從約4點開始,包括封齋、晨禮、晌禮、晡禮、昏禮及開齋。進入齋月後,穆斯林需提前規劃行程,盡量避免在4點下班後堵在路上,以及政府部門、旅遊景區提前關門。在印尼,齋月期間建議提前預定餐廳位置,選擇掛有白、綠或黑色布條的餐廳,注意提前囤糧,避免超市干糧短缺。為了尊重穆斯林的宗教習慣,在齋戒中的印尼人面前應避免吃喝玩樂,特別是在凌晨3點時分,避免打擾他們的作息。此外,齋月期間,穆斯林會通過掛布條的餐廳進行集體開齋,形成獨特的文化氛圍。
⑧ 在印尼工作,齋月期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齋月和開齋節在印尼社會中的重要地位,相當於中國春節在華人社會中的地位。開齋節,即Il Fitri,是慶祝齋戒月結束的節日,也被稱作「Lebaran」。在這一系列的公共假日里,印尼人民與家人和朋友團聚。齋戒月(Ramadhan Mubarak)是伊斯蘭歷的第九個月,持續30天,齋戒月結束的第二天即為開齋節,伊斯蘭歷與公歷相比,每年會提前10天左右。齋戒月對於回教徒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對全球約十億回教信仰者而言尤其如此,其中印尼有2億人口參與。在齋戒月期間,除了老人、小孩、病人、孕婦、月事來潮的女性外,所有穆斯林在日出後到日落前不飲食、不吸煙、禁止親密關系。齋戒的原意是作贖罪,通過這段期間的自我反思與禱告,穆斯林可以洗去身心的污物與罪惡,更專注地閱讀可蘭經及禱告。齋戒月不僅是一個宗教義務的完成,也是陶冶性格、節制私慾、體會窮人疾苦、萌發惻隱之心的過程;同時,穆斯林通過濟貧、行善實踐自我控制與身心凈化。齋戒月結束後隔天為開齋節,這標志著一個月齋戒的結束,所有穆斯林會回到家鄉與家人共度,完成人生中最重要的洗禮。在齋戒月或開齋節這段時間,穆斯林兒童會接受割禮。
齋月時期的注意事項包括:在公共場所進食、飲水、抽煙被視為不禮貌;衣著應端莊,避免過於暴露或緊身的裝束;工作安排應靈活,盡量安排在上午,避免在齋戒前後一小時內不必要的出行,因為這一時段交通非常擁堵;特別注意安全,因為低血糖和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問題;政府會加強執法力度,外資公司和娛樂場所容易被突擊檢查,應避免在這一期間辦理外國人工作證或公司相關准證,持有合法簽證的外國人避免出現在辦公室或工廠等地。遇到臨檢時,應配合檢查,保持友好態度,避免事態惡化。
⑨ 印尼齋月是什麼意思
齋月是伊斯蘭教歷法中的一個重要月份,每年的第九個月,即萊麥丹月(Ramadan),穆斯林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齋戒。齋戒期間,從黎明到日落,穆斯林會禁食、禁飲、禁煙以及避免一切不潔行為。齋月被視為一個神聖的月份,是穆斯林強化信仰、凈化心靈、增進宗教意識的時刻。齋戒結束後,穆斯林會慶祝開齋節(Eid al-Fitr),這是一個歡樂的節日,人們會互贈禮物,訪問親友,並參與宗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