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英國爵位等級怎麼排列
英國爵位體系是歷史悠久的貴族制度,其排列順序如下:
1. 公爵:在王或親王之下,侯爵之上,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級。公爵的稱號在歐洲各國有所不同,但大多源自拉丁文的「x」,意為「領袖」。
2. 侯爵:位於公爵之下,伯爵之上。近代歐洲各國的侯爵稱號相對統一,多數與法語的「Marquis」同源,如英語的「Marquis」或「Marquess」、義大利語的「Marchese」等。
3. 伯爵:在侯爵之下,子爵之上。歐洲大陸部分國家的伯爵稱號源自拉丁文的「comes」,意為「侍從」。例如,法語的「Comte」來自拉丁文的「comitem」,即「comes」的賓格。
4. 子爵:高於男爵,低於伯爵。子爵的爵位在英國出現於1387年。英文的「Viscount」來自古法文的「Visconte」,現代法文為「Vicomte」。這一詞源自中世紀拉丁文的「Vicecomes」,「Vicecomes」意為「副侍從」,與「侍從」(Comes)即伯爵同源。
5. 男爵:是歐洲各國貴族爵位中的最末一等。多數國家在男爵以下還有其他世襲稱號和職位,但這些身份一般不被認為屬於貴族。西南歐諸國的男爵稱號一般來源於拉丁語的「per baroniam」,表示由國王直接分封的土地使用權。例如,英國英格蘭的男爵稱為「Baron」,最早是指1066年諾曼征服後由國王直接授予土地的貴族。
② 英國古代貴族階級從高到低的英文名稱是
公爵 Duke
侯爵 Marquis (等同於Marquess)
伯爵 Earl
子爵 Viscount
男爵 Baron (等同於Baroness)
從男爵 Baronet
騎士 Knight
從騎士 Esquire
紳士 Gentleman
其中:從男爵、騎士、從騎士和紳士統稱為鄉紳(Gentry)。
③ 英國的公爵和伯爵有什麼區別
公爵比伯爵大一級
公爵:在貴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級,地位最高。這個爵名的由來有三:一是歐洲氏族社會解體時期,日耳曼部落的軍事首長;二是古代羅馬部落的軍事首長;三是古羅馬時代的邊省將領,後指地方軍政長官,其拉丁文原意為"統帥"。隨著封建關系的發展,王權的日益強化,公爵成了統治階級中的上層人物。在英國,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紀的英王愛德華三世分封的,被封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員。十五世紀後才打破這慣例,少數非王室人員也被封為公爵伯爵:在羅馬帝國時,伯爵是皇帝的侍從,掌管軍、民、財政大權,有時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強化後,伯爵可割據一方,成為世襲的大封建領主。後來,其地位漸次低落,介於侯爵與子爵之間,為貴族的第三等級。在英國,伯爵之銜歷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愛德華被封為公爵之前,它是英國最高的爵位。這一爵名,來源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丹麥。
④ 誰知道英國爵士.勛爵.這些等級怎麼排的
英國爵士、勛爵均是英國爵位的一種統稱,排序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而英國的爵士爵位分為以下幾種:
爵士爵位一:公爵
作為第一等世襲貴族,詞源願意是「領袖,統帥」,這一封號被授予開疆拓土的功勛統帥。演變到英國時,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分封諸侯,英國君主分封王室宗親並授予公爵爵位,之後逐漸也授予王室宗親以外的功勛卓著的重臣。
在正規場合,公爵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金葉片。
爵士爵位二:侯爵
侯爵原意與「方伯」詞義相近,系指統轄一處的封疆大吏。在英格蘭,拉丁語「侯爵」一詞最初指威爾士邊疆的領主。到了15世紀,這級爵號穩定地保持了它在貴族爵位中的第二級地位以後,才被貴族們所看重。與其他4個等級的貴族相比,侯爵的數目一向最少。
在重大場合,侯爵也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鑲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裝一銀環,帶有四片金葉和四個銀球。
爵士爵位三:伯爵
他們大多是一人治理數郡,所以又被稱為「方伯」。 每個伯爵的轄區僅限一郡,與國王有著極其明確的封君封臣關系,14世紀20年代之前,伯爵作為高級貴族,是男爵的「天然領導人」,在地方上負有對男爵、騎士的管理責任。
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深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以表明爵位級別,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爵士爵位四:子爵
上院貴族中數子爵資格最淺。子爵稱號源於法國,原為郡守,地位在伯爵之下,但有時可能是實力強大的諸侯。在英國,1440年比奧芒特的約翰被封為子爵,位居所有男爵之上。
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爵士爵位五:男爵
貴族階級里的最末一等,也是進入英國上議院里的最末一等。12世紀初國王大部分高級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其中少數與王室關系密切、封地較多者又被稱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間。
正因當時男爵在世俗貴族中佔了很高比例,以至於「男爵」一詞長期作為貴族的集合名詞使用。數百年至今,居於5級貴族之末的男爵始終人數最多。
在正式場合,男爵穿著與伯爵同樣的外套,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英國5級貴族的定型
英國5級貴族大致定型於13—15世紀。它與中國周初的5級貴族分封制不同。不是在某一特定時刻一次建立起來的,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漸形成,最終成為定製的。
14世紀初,在5級貴族之上的王室貴族中,還出現了一個頗為獨特的、專為王儲所佔有的稱號——「威爾士親王」。該稱呼最早為一度統一過全國的威爾士王子利維倫製造出的名號。1282年,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率領大軍與艦隊攻打威爾士,利維倫死於非命。
兩年後,威爾士合並於英格蘭,愛德華在1301年把威爾士親王之頭銜加給不列顛王位的繼承者。
在政局動盪、戰事連綿的中世紀後期,歐洲各封建君主為了使各級貴族在騎士精神的感召下建功立業、效忠國王,除了利用貴族爵位科賜臣下之外,還別出心裁地設立了劃分為不同等級名分的勛章勛位,獎賞他們的戰功政績。
⑤ 英國貴族的爵位和等級分別是
1、公爵Duke / Duchess。
2、侯爵Marquis / Marchioness。
3、伯爵Earl (in Europe, Count) / Countess。
4、子爵Viscount / Viscountess。
5、男爵Baron / Baroness。
6、Lord是對權貴階層的尊稱,就像漢語里的「閣下」一樣,有時也譯作「勛爵」。
7、公爵稱"Yes, Your Grace"。
8、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稱"Yes, My Lord"。
⑥ 在英國公爵世襲嗎用殿下還是閣下稱呼
在英國,公爵是僅次於國王或親王的最高級貴族,與作為一國之主的歐洲大陸的「大公爵」(即大公)有所不同。英國公爵爵位出現很晚。1337年,愛德華三世把康沃爾郡升為公國,將公爵爵號授予年方7歲的「黑太子」愛德華。為突出公爵特殊地位,以後多年裡除女王配偶和王子外,其他王親均不許稱王,最高可獲公爵爵位。貴族爵號和封地按照相當嚴格的長子繼承製傳遞;若長子早歿,依次由長孫、次子、幼子或其他家庭成員依序遞補。若某貴族沒有繼承人,可根據其遺囑或生前安排,並經國王和高級法庭批准認可後,由其近親繼承其封號封地。但在多數情況下是被國王收回爵位。通常,英國貴族爵位和封號不可隨意轉讓、出售。歷代國王為保持貴族的群體規模和出於其他方面的考慮,大多會適量增補貴族。某人一旦獲得一種爵位,並非固定不變。若新獲顯赫軍功、政績卓著或受到國王格外寵愛,可以晉升更高級的爵位,或兼領新爵位。除此之外,貴族聯姻也是獲取、增添或提高爵位的良好機會和方式。因爵位封地耀眼可人,為社會上不少人所仰慕,所以擁有貴族身份和家產者以及其長系繼承人總能輕易得到愛慕者和求婚者。一般稱呼公爵為殿下。
希望能夠幫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