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倫敦多霧現象是怎樣形成的
倫敦是世界著名的「霧都」,它以秋冬時節經常大霧迷漫而聞名於世。倫敦大霧雖給交通、航行帶來了困難,但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霧曾為保護全城、消滅法西斯起到很大作用。
1940年7月底,法西斯德國妄圖對英國發動空中攻勢。德軍空戰司令部錯誤地認為:倫敦的大霧可以限制英國飛機的升空起飛;突出於大霧之上的煙囪,正好可作為攻擊的目標。但每次德國空軍機群起飛,不是在中途遇到奇怪的「炸彈網」攔截,就是未能全部起飛就受到英國空軍的猛烈攻擊,幾次偷襲都以失敗告終。
有一次,德國空軍接到了倫敦大霧的氣象報告後,立即起飛。但未到倫敦,機群之間就因大霧彌漫,看不清方向而失去聯系,結果被尾隨於大霧之後的英國飛機打落下來,造成慘重傷亡,機群大部葬身魚腹。
原來,德英兩國都處於西風帶的控制之下,其天氣變化形勢是從西向東發展的,英國正好在德國西部,很容易預測出德國的天氣變化情況,而德國卻無法測出英國的天氣情況。這樣英國便利用可以測得的德國的氣象預報採取了主動攻勢。
每當霧日,英國便利用霧幕做好了迎戰准備,當霧區向東移動時,英機便尾隨霧後攔擊德機。有時則利用大霧作為障目,在德機飛往英國航線的大霧籠罩區段,用飛機扔下大量由100米長的鐵絲系在降落傘下的炸彈,成為航線上的「炸彈網」。
因炸彈懸掛在百米長的鐵絲下,又有大霧的保護,使飛機很難發現。這種炸彈曾使德國飛行員聞之喪膽。因炸彈總是和大霧相伴而來,所以被稱為奇怪的霧彈。
霧,就是浮游在低空中的小水滴。當近地面的含水汽的大氣溫度下降使大氣的水汽超過了飽和時,多餘的水汽便在近地面和低空凝結成為小水滴,這樣,就形成了霧。
另外,由於倫敦位於歐洲西部的大西洋中,恰值帶有大量水汽、氣溫較高的墨西哥灣暖流與寒冷、乾燥的東格陵蘭寒流交匯處,墨西哥灣暖流上的氣團暖濕、質輕,當它沿寒流上空乾冷、質重的氣團斜面上升時,因溫度降低,水汽凝結在近地面處就形成濃厚的鋒面霧。
這就是倫敦多霧的原因。正是這濃霧為倫敦保衛戰立下了「奇功」。
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間,倫敦煙霧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於1956年推行了《空氣清凈法案》,於倫敦部分地區禁止使用產生濃煙的燃料。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倫敦的空氣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改觀。
❷ 英國首都倫敦曾經被稱為「霧都」,因為那裡一年中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霧籠罩。霧都的形成是由於倫敦地區
1. 倫敦地區氣候多霧,這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造成的。倫敦位於泰晤士河下游,河面寬闊,水汽充足。此外,倫敦多使用燃煤作為能源,大量燃燒煤炭會產生大量煙霧,進一步加劇了大霧的形成。
2. 工業革命期間,倫敦的工業生產迅速發展,工廠數量激增,煙霧排放量也隨之大幅增加。這使得倫敦的大霧天氣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
3. 倫敦的大霧天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極大影響。大霧導致道路能見度極低,交通事故頻發。同時,大霧中的煙霧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
4. 為改善倫敦的霧都現象,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政府大力推廣清潔能源的使用,減少煤炭的燃燒。其次,政府對工業排放進行嚴格監管,要求企業安裝凈化設備,減少煙霧排放。此外,政府還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提高空氣質量。
5. 經過多年的努力,倫敦的霧都現象得到了顯著改善。如今,倫敦的天空中不再是濃煙滾滾,而是藍天白雲。這也使得倫敦成為了全球環境治理的典範。
❸ 倫敦的霧是怎樣來的
倫敦因其常年籠罩在濃厚的霧氣中,被譽為「霧都」。這種霧蒙蒙的環境,與當地的地理特徵和大氣污染緊密相關。英國作為位於大西洋中的島國,而倫敦則坐落於英國東南部的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被東西走向的山嶺環抱,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城而過,最終匯入北海,市區距離河口僅有88公里。受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倫敦的氣候呈現出溫暖潮濕的特點,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由於盆地的地形特點,使得倫敦的空氣流動相對緩慢,加上工業排放和汽車尾氣等人為因素,導致了大量的污染物難以擴散,從而形成了持續的大霧。這種大霧不僅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還對人體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倫敦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少污染,改善空氣質量,包括推廣使用清潔能源、限制汽車尾氣排放等。
盡管倫敦的霧都稱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正是這種特殊的氣候條件,也賦予了倫敦獨特的城市風貌和文化底蘊。大霧中的倫敦,宛如一幅朦朧的水墨畫,為遊客們帶來了一種別樣的視覺享受。同時,倫敦的霧也成為了許多文學作品和藝術作品中的靈感來源,成為了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符號。
如今,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科技的進步,倫敦的空氣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雖然偶爾仍會有大霧出現,但相比過去已經大大減輕。倫敦人民和遊客們可以在更加清新的環境中生活、游覽,感受這座古老而又現代城市的獨特魅力。
❹ 倫敦霧都的成因
倫敦的大霧和當地的地理環境和大氣污染有關。英國是大西洋中的一個島國,而倫敦又處於英國東南部的一塊盆地上。盆地的南北兩側是東西走向的山嶺,泰晤士河自西向東穿過市區注入北海,市區離河口只有88千米。在西風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下,倫敦的氣候溫暖潮濕,屬溫帶海洋性氣候。秋冬季節,當西風把大西洋的水汽吹向陸地時,白天和晚上的溫差比較大,盆地空氣相對穩定,流動不暢,下層空氣受冷以後,往往會形成漫天大霧,並且循環往復,久不消散。加上倫敦的工業和交通迅速發展,工礦企業和汽車排出的大量煙塵飄浮在空氣中,變成了霧的凝結核,這也是促成大霧的一個原因。 80年代以來,由於英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環境保護,倫敦上空的可見度已比過去有了提高,年平均日照數也大大增加。絕跡多年的小鳥又重新在倫敦上空翱翔了。
❺ 倫敦被人們稱為霧都,這個多霧到底是哪裡來的
❻ 為什麼英國倫敦被稱為霧都
英國倫敦被稱為霧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白霧彌漫:倫敦常常白霧彌漫不散,空氣中充滿了小水滴,使得整個城市彷彿被一層神秘的面紗籠罩,尤其是泰晤士河兩岸的尖頂教堂和高層建築,在大霧中若隱若現,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氣候影響:倫敦位於英國東南部盆地,這里的氣候溫暖潮濕,秋冬季節白天和晚上的溫差較大,加上盆地空氣相對穩定,流動不暢,使得霧氣容易積聚,難以散去。
大霧帶來的困擾:這些大霧不僅給市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諸多麻煩,比如交通不便,還曾在1952年12月發生過一次延續4天的大霧事件,導致市區交通停頓,居民感到胸悶、呼吸困難,連白廳街的大理石建築都遭到了腐蝕,可見霧都之名並非浪得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