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倫敦大空襲過程是怎樣的
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對英國實施的空中進攻作戰。
1940年6月德軍佔領西歐大陸後,於7月制定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計劃規定作戰行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第二階段為登陸和佔領。8月1日,A.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德空軍消滅英國空軍,奪取戰略制空權,以支援海上登陸作戰。德空軍司令H.戈林認為,單靠空中進攻就可迫使英國投降。希特勒也認為,英軍在西歐大陸作戰失利,元氣大傷,有可能通過戰略轟炸並輔以政治誘降征服英國;英國如不投降便實施登陸,因此首先要奪取制空權。德國投入作戰飛機約2400架(分別部署在53個基地上,最近的基地與英國本土相距僅32公里),編成3個航空隊:第2航空隊(司令A.凱塞林),駐法國東北部和荷蘭、比利時;第3航空隊(司令H.施佩勒),駐法國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隊(司令H.-J.施通普夫),駐挪威。第2、第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戰,六十一個國家和地區,二十多億人口被捲入其中。參戰兵力超過一億人,大約九千萬士兵和平民傷亡,三千萬人流離失所。其空前的廣度、深度和烈度,成為人類戰爭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給予軍事戰略和戰爭觀以巨大影響。回首二戰,那一幅幅殘酷而血腥、雄偉而悲壯的歷史畫面,永遠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令人難以忘懷。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對英國實施的空中進攻作戰。
1940年6月德軍佔領西歐大陸後,於7月制定從海上入侵英國的"海獅"計劃。計劃規定作戰行動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戰略轟炸和海上封鎖,第二階段為登陸和佔領。8月1日,A.希特勒下達命令,要求德空軍消滅英國空軍,奪取戰略制空權,以支援海上登陸作戰。德空軍司令H.戈林認為,單靠空中進攻就可迫使英國投降。希特勒也認為,英軍在西歐大陸作戰失利,元氣大傷,有可能通過戰略轟炸並輔以政治誘降征服英國;英國如不投降便實施登陸,因此首先要奪取制空權。德國投入作戰飛機約2400架(分別部署在53個基地上,最近的基地與英國本土相距僅32公里),編成3個航空隊:第2航空隊(司令A.凱塞林),駐法國東北部和荷蘭、比利時;第3航空隊(司令H.施佩勒),駐法國北部和西北部;第5航空隊(司令H.-J.施通普夫),駐挪威。第2、第次茅斯、懷特島等軍港。英戰斗機在地面雷達引導下小批出擊。德國損失飛機286架,英國損失150架。
第二階段(1940.8.13~9.6) 突擊英空軍基地和雷達站,尋殲英空軍主力。8月13~23日,德空軍組織五次大規模轟炸。8月13日和14日,德機出動轟炸機485架次,戰斗機1000架次。15日出動戰斗機1270架次,轟炸機520架次,炸毀12個空軍基地、7座飛機製造廠、若乾雷達站和油庫。24日轟炸倫敦(英機於次日夜襲柏林,以示報復)。8月24日~9茅斯、懷特島等軍港。英戰斗機在地面雷達引導下小批出擊。德國損失飛機286架,英國損失150架。
第二階段(1940.8.13~9.6) 突擊英空軍基地和雷達站,尋殲英空軍主力。8月13~23日,德空軍組織五次大規模轟炸。8月13日和14日,德機出動轟炸機485架次,戰斗機1000架次。15日出動戰斗機1270架次,轟炸機520架次,炸毀12個空軍基地、7座飛機製造廠、若乾雷達站和油庫。24日轟炸倫敦(英機於次日夜襲柏林,以示報復)。
❷ 二戰時 德軍有沒打到英國本土去打了英國哪些城市
二戰時,德軍和英軍進行了大規模的空戰,德軍並沒有打到英國本土去。重點打擊英國南部城市,後來轟炸倫敦,還大規模的轟炸了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和曼徹斯特等城市,英國人全民皆兵、英勇不屈,終於重挫德軍。
1940年7月10日,德軍對英國的轟炸開始,德軍集中力量轟炸英吉利海峽中的軍艦和商船,目的是誘使英軍飛機出擊以便殲滅,順便趕走海峽中的英國軍艦。 8月1日,希特勒下達了對英國全面發起空襲的指令,不過他規定不得空襲倫敦。空軍元帥戈林規定8月10日發起第一次大規模空襲,這天將以「鷹日」為代號。企圖在4天內摧毀英國南部的空中防禦力量,將英國空軍全部趕出天空。8月24日,一群德軍轟炸機飛臨倫敦附近,准備轟炸泰晤士河邊的金斯頓飛機製造廠和離倫敦20公里處的泰晤士黑文的巨型油罐儲存設施。中途有幾架飛機迷航,偏離了轟炸目標,將炸彈扔到了倫敦市區里,炸毀了古老的聖賈爾斯教堂。8月25日,英國空軍出動81架轟炸機空襲了柏林,進行報復,極大地震撼了德國。希特勒盛怒之下做出了一個改變戰爭命運的決定:集中轟炸倫敦!9月7日全天,德軍出動了1523架次的飛機對倫敦進行了狂轟濫炸。英軍戰斗機大部分在保衛機場和重要設施,並未注意倫敦方向,被德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德軍將炸彈投向了倫敦的兵工廠、發電廠、煤氣站、倉庫、碼頭、街區,倫敦全城有1300多處起火,大半個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連英國王室居住的白金漢宮也挨了幾顆炸彈。在這次轟炸中,倫敦的和平市民死亡數百人,受傷2000餘人,城市遭到了嚴重破壞。然而,納粹德國的野蠻轟炸並沒有使英國人民屈服,相反更激起了他們保衛祖國的戰斗決心。德軍對倫敦除了白天進行大規模空襲以外,平均每夜也出動250架轟炸機前來轟炸,使倫敦蒙受了巨大的人員財產損失,死亡達數千人之多。英國防空部隊和倫敦人民團結奮戰,頑強抵抗德國的空襲。英國空軍也利用這段時間抓緊休整和補充,迅速恢復了戰鬥力,開始以小編隊頻頻突襲德國的轟炸機群,給德軍造成了巨大損失。德國空軍在一星期內損失了200多架飛機,英軍只損失了90架飛機。 9月15日,德軍孤注一擲,對英國空軍進行毀滅性的打擊,如果成功,就將大規模入侵英倫三島。德軍出動了200架轟炸機和600架戰斗機組成的龐大機群,全天出動超過1700架次,英軍則先後出動了19個中隊300餘架戰斗機,雙方在英吉利海峽上空展開了一場大戰。「噴火」這場大戰持續了整整一天,一部分德軍飛機終於突破英軍飛機攔阻投下了炸彈,不過因驚慌失措而准頭很差。英軍精確調度指揮,飛行中隊不斷起飛攔擊,德軍最終無法取勝,只得退出了戰斗。整個空戰德軍被擊落飛機56架,另有12架在返航和著陸途中傷重墜毀,還有80架飛機是帶著滿身的彈痕著陸;英軍在空戰中損失20架「颶風」和6架「噴火」,還有7架傷重報廢。戰果對比德軍大為失利,以後再未發動如此規模的空襲。這天也成為了英倫空戰的轉折點,戰後,英國就將9月15日定為「不列顛空戰日」,以紀念這一輝煌勝利。 經過9月15日一戰,希特勒終於認識到了英國是不那麼容易被征服的。9月16日和17日,英國空軍挾勝利餘威出動轟炸機對德軍集結在沿海的用於登陸的船隻和部隊進行了猛烈攻擊,擊沉擊傷近百艘船隻,並給德軍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和物資損失,迫使希特勒於9月18日下令停止在沿海集結船隻。德軍從10月1日起對倫敦的空襲從白天改為夜間。整個10月份,德軍頻頻對倫敦進行恐怖空襲,企圖以巨大的物質損失和死亡來迫使英國屈服。但在猛烈空襲下,倫敦市民依然照常工作、生活。 10月12日,希特勒決定改變對英的作戰方式,他的注意力已完全轉到了入侵蘇聯的作戰准備中。1940年11月以後,德軍的轟炸目標從倫敦擴大到全英國,主要目標是考文垂、伯明翰、利物浦、南安普敦和曼徹斯特等城市。目的是全面破壞英國的經濟與工業,消耗其戰爭資源,並製造要進攻英國的假象而為入侵蘇聯做准備。英倫空戰進入了最後的破壞階段。 1940年底,由於英軍戰斗機,高射炮等部隊的英勇抗擊,德軍飛機損失越來越大。5月10日晚,德國空軍最後一次大規模空襲倫敦,出動飛機500餘架次,嚴重破壞了倫敦市區,造成了遍及全城的大火。倫敦市民有1436人被炸死,1800餘人重傷。1941年6月22日,德軍進攻蘇聯,德國空軍主力轉往蘇聯戰場,對英國的戰略空襲也終於停止,驚心動魄的英倫空戰至此結束。
經過10個月的苦戰,英倫空戰最終以英國空軍的勝利而告終。 在整個戰役期間,德國共出動飛機4.6萬架次,投擲炸彈6萬噸,英國被炸毀的房屋超過100萬幢,無辜平民死傷達14.7萬,佔英國在戰爭中死傷人數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