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1819年發生了什麼

英國1819年發生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15 02:25:00

⑴ 第一次英緬戰爭始末

19世紀初,隨著雍籍牙王朝(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存在於1752年到1885年,期間不但統一全緬甸,也對外四處用兵擴張疆土,於1767年消滅暹羅阿瑜陀耶王國,並多次和中國清朝發生戰爭。19世紀中期,南緬甸受到大英帝國入侵,該王朝前後與英爆發三次英緬戰爭,終於在1885年遭受英國全面佔領,貢榜王朝亦覆滅。其領土則被並入英屬印度。 ])的統治者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阿拉干、曼尼坡和阿薩姆,緬甸與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沖突不斷升級,成為英緬戰爭的導因。但是,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爆發,卻有著更深刻的原因。它實際上是英國資本主義在東方進行的殖民擴張的一個組成部分。

19世紀最初20年,英國已接近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強國。1814年,歷時11年的拿破崙戰爭以法國的失敗而告終,英國進一步鞏固了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並且得以騰出手來,加緊向東方進行殖民擴張。1817-1818年,英國通過戰爭最後征服了印度馬拉特諸首領,實際上已統治了印度的中部和南部。1819年,英國又占據新加坡,獲得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據點。此後,英國在馬來半島地區取得了檳榔嶼和威斯利省。

英國殖民主義者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進行侵略的時候,早已把緬甸作為擴張的目標。因為緬甸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它位於中國和印度兩大國之間,並且橫亘在英屬印度與馬來半島地區的英屬殖民地之間。在英國殖民主義者看來,如果控制了緬甸,不但有利於鞏固英屬印度,而且可以把英國在東方的殖民地連成一片,甚至可以進而打開中國的大門。僅在1795年到1811年之間,英國東印度公司就6次派遣使者到緬甸。這些英國使者雖然未能成功地誘使緬甸統治者簽訂不平等條約,卻並非完全空手而歸。他們利用出使的機會深入緬甸,了解各方面的情況,積極為英國對緬甸的殖民擴張出謀劃策。西姆施在1795年出使緬甸後就提出,緬甸帝國內被稱為「勃固」的那一部分地區對於英屬印度的重要性,是與三個明確的目標相聯系的。這三個目標就是:一,取得緬甸的柚木。二,把英國的產品大量輸入緬甸。三,防止英國之外的國家控制緬甸。坎寧在1810年出使緬甸後則提出,「英印方面派出一支軍隊,就足以征服阿拉干,而佔領阿拉干將給英國政府提供極好的機會,取得從吉大港到尼格萊斯灣的廣闊地區」。

因此,英國殖民主義者在誘使緬甸締約失敗後.沒有也不可能放棄對緬甸進行殖民擴張,而是採取新的手法,積極支持逃入英屬印度的阿拉幹人進行反緬活動,利用他們同緬甸封建統治者的矛盾,在緬印邊境製造事端,惡化雙邊關系,准備侵略戰爭。

雍籍牙王朝的統治者對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打了多年的交道,但並不了解英國殖民主義者的真實情況。緬甸軍隊在對暹羅、對阿拉干、對曼尼坡等戰爭中的勝利,又滋長了封建統治者盲目自大的情緒。他們並沒有認識到,英國殖民主義者是完全不同於他們過去的對手的新的強大的敵人,一開始並沒有把英國人放在眼裡。1817年,緬甸蘭里島總督致信英屬孟加拉總督說,「我王神力無窮。吉大港、達卡等地屬我王。英國東印度公司應交出統治權,向緬甸政府交納賦稅」。「如果拒絕,將派出大軍水陸兩路進發,直搗英國領地」。

在這種情況下,英緬關系在1820年前後已嚴重惡化。最後,刷浦黎島事件終於成為第一次英緬戰爭的導火線。內夫河口的刷浦黎島,位於阿拉乾和吉大港之間。對於這個島的歸屬,當時緬甸和英印當局有爭議。1823年2月,一支英軍佔領刷浦黎島,豎起英國國旗。緬甸阿拉干總督要求英軍撤離,遭到拒絕。

在這種情況下,1000多名緬甸士兵奉命於9月24日在該島登陸,驅逐英軍。不久,緬軍撤走,英軍重占該島。阿拉干總督警告英軍必須撤離,否則緬方將使用武力,奪回該島。但是,英方置之不理,島上英軍也賴著不走。

1824年1月,緬軍名將班都拉出任阿拉干總督後,立即派出軍隊,再度佔領刷浦黎島,驅逐英軍。蓄謀已久的英國殖民主義者以此為借口,發動了第一次英緬戰爭。英印當局聲稱,由於緬甸方面「進攻和殺害我們在刷浦黎島的守軍」,「實際上已使兩國處於交戰狀態」。1824年3月5日,英印總督阿姆赫斯特(1823-1828)宣稱,「為了維護英國政府的權利和榮譽」,英國正式向緬甸宣戰。

第一次英緬戰爭開始了。這是一場打得十分艱苦的戰爭。雙方都動用了龐大的軍事力量。參戰的英印軍隊前後有近40000人。緬軍在數量上更大,僅在阿拉干一線就不下60000人。緬軍已使用西式槍炮,水軍約有500艘戰船,大船長20-30米,可載士兵100人左右。有的戰船配備了9-12門火炮。

1824年3月到5月,英軍分兵三路,大舉入侵。第一路侵略軍沿布拉馬普得拉河入侵阿薩姆,第二路進攻阿拉干,第三路從海上逼近下緬甸。英軍的主要顧問是曾經三次出使緬甸的伯尼上尉。

戰爭最早是在阿薩姆打響的。1824年3月13日,英軍進犯阿薩姆,沿途散發了「致阿薩姆人宣言」,把入侵阿薩姆說成對阿薩姆人的「援助」,是為了「驅逐緬人」,建立一個「符合阿薩姆人需要的、促進各階級幸福的政府」。1825年1月,緬軍在阿薩姆首府朗普爾與英軍展開激戰,擊斃了許多英軍士兵,打傷侵略軍頭子理查茲。英軍付出沉重的代價,才攻佔朗普爾,在阿薩姆戰場上取得勝利。

在阿拉干一線,緬軍在班都拉的指揮下,於1824年5月主動出擊,渡過內夫河,攻佔英印在吉大港地區的重鎮拉特納帕蘭,擊斃英軍上尉諾頓。駐守該鎮的1000多名英軍士兵,只有約700人逃回吉大港。孟加拉英國殖民當局十分驚慌,加爾各答的一些商人甚至攜帶著財產逃離該城。英印當局急忙調集軍隊增援吉大港。但是,由於從海路入侵的英軍在1824年5月攻佔仰光,班都拉奉命回師緬甸南部地區。這樣,阿拉干戰場的軍事形勢就發生了急劇的變化,英軍開始轉入攻勢。1825年3月,英軍攻佔阿拉干首府末羅漢,隨後佔領阿拉干全境。由於遭到緬甸軍民的頑強抵抗,又因水土不服傳染上流行性疾病,英軍損失極為慘重,傷亡200,病死1400,染疾病的不下4000。英軍總指揮摩利遜將軍也染疾,在送回英國的途中死去。

第一次英緬戰爭的主戰場,是在伊洛瓦底江流域。

1824年5月9日,一支由66艘軍艦組成的龐大的英國海軍艦隊,載著11000多名士兵,離開安達曼群島,駛向緬甸南部沿海地區。當時緬甸沿海地區兵力空虛。5月11日,英軍佔領仰光。當地居民已帶著糧食和牲畜撤離,留下一座空城。英軍遠道而來,「既無所掠,糧運又不繼」,處境十分狼狽。此時雨季已經到來,只剩下4000人還能作戰,其中大約2700名是印度籍士兵。

但是,英軍佔領仰光和馬都八、土瓦、丹老、勃固等沿海城鎮,從南面威脅緬甸中心地區,的確震動了緬甸封建朝廷。緬甸政府急忙從首都阿瓦調集士兵,同時決定召回在阿拉乾的緬軍主力。班都拉立即率領60000士兵,其中槍兵35000,步兵10000,騎兵700,攜帶著數百門火炮,冒著季風雨和酷熱,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阿拉干山脈,於1824年11月回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此舉使得英國侵略軍軍官也大為震驚。後來,有的西方史學家把它看作可以與古羅馬時期迦太基的大將漢尼拔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相媲美的壯舉。

1824年12月1日,班都拉指揮緬軍,向仰光英軍發起進攻。此時,從印度開來的援軍已到達仰光,英軍實力大為增強,而緬軍翻山越嶺,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參戰匆忙,加上武器又比英軍落後,因此,幾次進攻瑞大光寶塔附近地區,都被英軍擊退,造成軍事上的失利。仰光之役緬軍傷亡不下5000人。英軍也損失了近400人。同年12月底,班都拉帶著7000多名士兵,向北退到達柳漂。

1825年3月,英軍大舉北侵,准備進攻達柳漂。英國將領科頓寫信給班都拉,要他率軍投降。班都拉在復信中義正詞嚴地回答說:「你會看到,我將堅定地保衛我的祖國。如果你作為朋友而來,我讓你參觀達柳漂;但是,如果你作為敵人而來,那就來吧!。」

在科頓誘降失敗後,英軍就進攻達柳漂,但被緬軍擊退。3月25日,英將坎貝爾率領增援部隊趕到。4月1日,英軍發起大規模進攻。班都拉臨危不懼,從容指揮作戰。不幸,一顆炮彈落在他身旁。這位傑出的愛國將領當即身亡。緬軍失去總指揮,陷入混亂之中。英軍攻佔達柳漂後,繼續北上,佔領卑謬重鎮。只是因為雨季來臨了,英軍才沒有繼續北進。

班都拉之死和達柳漂、卑謬的相繼失陷,在緬甸上層統治集團內部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一些官員主張同英軍議。1825年9月,緬王派出代表到卑謬以北30多公里的良彬集同英軍談判。英國侵略軍提出了苛刻的條件,要緬甸割讓阿拉乾和丹那沙林,賠款200萬英鎊。這是緬甸封建王朝聞所未聞的,緬王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緬方宣稱割地賠款不符合緬甸的習慣,拒絕了英方提出的條件。

談判失敗,戰局重開。緬甸統治階級想集中優勢兵力,一戰挽回敗局。1825年10月,緬軍60000多人,包括約8000名從撣邦徵集來的撣族士兵,向集結在卑謬的約6000人的英軍發起反攻,曾一度重創英軍,擊斃英軍上校諾克道爾。但英軍畢竟是用先進武器裝備起來的近代軍隊,而緬軍匆匆召集起來,僅在人數上占優勢,反攻很快就遭到失敗。卑謬之役,英軍傷亡180多人,而緬軍死傷2000多名。

卑謬反擊戰失敗後,緬軍力量大受削弱。英軍沿伊洛瓦底江而上,長驅直入,於1826年1月攻佔敏巫和仁安羌,2月初攻佔緬甸古都蒲甘,進抵距離緬甸首都阿瓦只有一日之程的揚達波。緬甸封建王朝在英國侵略軍威脅到它的存亡的嚴重關頭.完全喪失了繼續抵抗的信心,派出代表到揚達波與英方進行談判,無條件地接受了侵略者提出的各項要求,於1826年2月24日正式簽定了喪權辱國的揚達波條約。

揚達波條約共有11款並有一項附款。條約的主要內容是:一、緬甸政府放棄對阿薩姆及其鄰國的要求,今後不得干預他們的事務;承認曼尼坡原來的統治者的地位。二、緬甸國王把阿拉乾和丹那沙林割讓給英國。三、緬甸政府賠款1000萬盧比(在當時摺合緬甸上等銀225000公斤),分四次還清。四、英國方面可以派出使臣駐緬甸首都,使臣可以擁有一支50人的衛隊。五、英國船隻可以自由進入緬甸港口,商船免稅。

揚波達條約的簽訂,標志著長達兩年之久的第一次英緬戰爭的結束。英國殖民主義者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在緬甸軍隊的抵抗和人民的打擊下,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在參加侵緬戰爭的40000名官兵中,有15000多人葬身緬甸,全部軍費開支高達1300萬英鎊(以2005年幣值計算,約合3.79億至9.85億英鎊)。高額的費用導致1833年英屬印度發生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軍費比12年後第一次鴉片戰爭的400萬英鎊還高)因此,第一次英緬戰爭被稱為「英國軍事史上打得最糟糕的一場戰爭」。緬甸人民的抗英斗爭雖然由於武器的落後和封建統治階級的妥協而遭到失敗,但他們在這場戰爭中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地抵抗,表現了反抗外國侵略的英勇氣概。在抗英戰爭中犧牲的班都拉將軍,被緬甸人民尊為民族英雄。

第一次英緬戰爭對緬甸 歷史 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是緬甸古代史與近代史的一個分水嶺。這次戰爭打斷了緬甸封建 社會 獨立發展的進程,使得統一的封建的緬甸被肢解為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 社會 和緬王統治下的封建 社會 兩部分,從而開始了緬甸殖民地、封建 社會 的 歷史 。對曼尼坡、阿薩姆等地控制的喪失,使緬甸國王統治的地域大為減小,而阿拉乾和丹那沙林的割讓,使緬甸喪失了10萬余平方公里的領土,主權受到嚴重損害,並且隨時面臨英國進一步侵略的威脅。英國船隻可以自由出入緬甸港口,向緬甸大量傾銷廉價商品,又使緬甸的封建經濟直接受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沖擊。緬甸封建王朝為了支付巨額賠款,加重了對人民的剝削,從而加劇了國內階級矛盾。緬甸的國力因為戰爭、割地、賠款而受到極大的削弱,從此一蹶不振。緬甸封建 社會 面臨著空前的危機。

⑵ 關於最早的兩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是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性爆發的社會經濟大混亂,其基本特徵是生產過剩。
一、1825年英國的第一次經濟危機:
1825年7月,英國爆發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氏虧機是從貨幣危機開始的。當時,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1826年初,股票跌價造成的損失約達一千四百萬英鎊。信用關系破壞,銀行紛紛倒閉。1825~1826年間,英國有七十多家銀行破產。1825年底,著名的英格蘭銀行的黃金儲備從1824年底的1 070萬鎊降至120萬鎊。1826年工業危機達到高潮,大量商品賣不出去,物價暴跌,大量工商企業破產。據統計,1825年10月至1826年10月,破產的工商企業達到三千五百多家。1824~1826年間,英國當時重要的出口產品棉布出口從3.45億碼降為2.67億碼,即減少了23%。機器製造業、建築業以及其他幾乎所有的行業都遭到了危機的沉重打擊。整個社會經濟處於極度的恐慌和混亂之中。資本主義經濟的生產過剩,只是相對過剩,指相對於勞動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是過剩了。當時,一方面,市場上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業,在職的工人工資也大幅度降低,工人無錢購買商品。 此後,平均大約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發生一次經濟危機,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也不同程度地爆發了經濟危機。

二、1847年蔓延歐洲的工商業危機:
1843年到1847年,英國者笑啟動了新一輪繁榮。這一輪繁榮的主要成因是冶金和機械製造技術的飛速進步。由此,鐵路建設和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新一輪鐵路建設熱潮­興起。紡織機械製造技術的進步使紡織業成本進一步降低,從而擴大了需求,增加了利潤。此外,英國拚命開拓國外市場。為進一步打開主要貿易對象的市場,英國提倡"­自由貿易"。其主要舉動是廢除本國徵收農產品進口關稅的《穀物法》,從而一方面降低糧價,擴大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要求其他各國開放市場。第二,則是尋找新的­出口對象,特別是擴大對亞洲和非洲的出口。1840年英國用炮艦開打中國大門,1842年強迫中國開放五個通商口岸,並對英國商品豁免關稅。英國對中國的出口額­1840年為50萬英鎊,1845年即增加了4倍。40年代,英國棉布出口增加了56700萬碼,其中歐洲2200萬碼,美國7200萬碼,而亞洲和非洲卻佔了­36200萬碼,為增加額的64%。這樣,從1842年起,英國經濟漸漸轉入繁榮。

與此同時,以往曾經延長並加深繁榮的投機手段也在起作用首核含,那便是貸款給美、德等國,使它們有能力購買英國的鐵軌、機車。1825年到1840年,英國建成鐵路不­到1300公里,1841年到1848年則建成鐵路6900公里。同一時期,世界鐵路網從8600公里擴大到38000公里。1839年至1847年間,德國生­鐵凈進口量增加了8倍,達114000噸,相當於國內產量的42%,1841年到1845年間,美國每年進口10萬噸以上的生鐵、鋼和鐵軌。進口絕大部分來自英­國。法國冶金工業得到高關稅保護,沒有受到英國鋼鐵製品的沖擊。由於這一政策,法國冶金工業迅速發展。就蒸汽機馬力數而言,至1847年,法國躍居世界第二。

然而,紡織工業很快面臨生產過剩,1845年出口額即達到最高峰。對中國和印度出口首先下降,接著,由於農業歉收,對歐洲的出口也下降了。1846年,對美洲和­非洲的出口跟著下降。1846年,美國棉花歉收,棉價價格上漲達一倍,進一步使紡織品的消費量萎縮。事實上,1845年底危機已初露端倪。除國外市場飽和外,對­於鐵路的投機也開始破滅。1845年10月股票價格下跌達30%-40%,許多公司垮台。由於政府要求各股份公司將部分資金存入國庫以證明其可靠,許多資金不足­的公司跟著破產。但是,因禍得福,那些交出保證金的公司反而贏得了公眾的信任,結果1846年獲得議會批準的鐵路設計方案增加了一倍,鐵路建築被推向高潮。事實­證明,這是危機前最後的掙扎。在其他部門物價下跌之際,鐵路通車後缺乏相應的運輸量,收入遠低於預期;相反,建設鐵路的各項費用卻迅速膨脹。1847年秋,鐵路­投機終告破產,英國第九次經濟危機開始了。許多線路停目鋪設,干線鐵路的工程進展大大放慢。恰在鐵路危機爆發之際,又出現英國和中歐、南歐地區農業嚴重歉收,1­847年5月底,糧食價格比1845年上漲一倍,進一步縮小了工業品市場。由於繁榮被投機因素延長,危機爆發的烈度和持續的時間也超乎尋常。鐵路工程量連續5年­下降,到1852年時,從事鐵路建設的工人數目比1847年少了五分之四以上。相應地,鐵價下跌一半,冶金和煤炭工業遭到沉重打擊。斯塔福德郡137座煉鐵爐中­,58座停產。生鐵產量在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內減少了三分之一。棉紡織業本來已經在下降中,隨著鐵路投機的破滅和糧價飛漲,進一步落入低谷。1947年11月,在­紡織工業中心之一蘭開夏地區,920家棉紡織工廠中,有200家完全停業,其餘的多半一周開工2-4天。70%以上的工人遭受失業或半失業的打擊。

英國的危機很快傳遞到其他國家。法國的情況與英國很相似,紡織工業早在1845年就出現隨著英國紡織品的傾銷而出現危機,鐵路建設狂潮也終於在1847年下半年­退潮。隨著英國工業陷入危機,法國工業遭受著英國貨的更嚴重的沖擊,從而危機也就更加嚴重。1848年,法國工業生產總共下降了50%。在危機的沖擊下,法國再­次爆發革命。德國工業由於保護較弱,受英國危機的影響更大。1847年冬,克萊費爾德8000台織機中有3000台停工,1848年上半年科隆14家工廠中只有­3家開工,埃爾富特的工業幾乎完全停頓。由於德國本國就靠更殘酷的剝削抵抗著英國貨的傾銷,危機到來後,工人處境更加惡化。1847年就多次爆發反飢餓的暴動。­1848年2月法國巴黎爆發革命,3月德國柏林也爆發了革命。

美國的冶金業受英國危機影響最嚴重。1846年生鐵進口量只相當於美國國內產量的十分之一強,1851年進口量幾乎與國內產量持平,本國產量大幅減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美國追隨英國《穀物法》的廢除,將金屬進口稅從75%-110%下調至30%。結果,英國鋼鐵潮水般湧入美國,在新稅則實施三年內美國鋼鐵產量下降了­33%。其他經濟部門的情況卻比較緩和。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歐洲農業歉收成了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好機會。1845年到1847年,穀物和麵粉出口值增加了6倍­,棉花出口量減價增,總收入還有所增長。因此農村地區對工業品的需求繼續旺盛。第二,1847年以前美國銀行系統還停留在上次金融危機的陰影中,存貸款數量都很­有限,因此繁榮中的投機成份較少,危機也就比較淺。第三,1848年1月加利福尼亞發現大金礦,淘金熱潮刺激了美國鐵路的大發展;第四,1848年初對墨西哥作­戰產生了大量軍事訂貨;第五,歐洲革命使資金大量外逃,流入美國(以及英國),增加了美國的資金供給。
美國經濟的相對獨立對於英國擺脫危機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使英國的冶金工業的衰退相對減緩。危機帶來大量破產,工資及原材料成本下降,技術革新速度加快,壟斷程度­提高,例如,1846年英國還有200家鐵路公司,到1848年即減少到20家大公司和幾家小公司,從而為走出危機鋪平了道路。

⑶ 講述發明機的故事,了解英國工業革命開始於一系列工作機的發明

珍妮機的問世——工業革命的開始

在英國各個工業部門中,機器的最早採用,並不是在英國傳統的工業中,而是新興的工業部門棉紡織業中。這是因為棉紡織業作為一個年輕的工業部門,沒有舊傳統和行會的束縛,容易進行技術革新和開展競爭。同時,棉紡織品的價格比毛紡織品便宜,市場需求量大,為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需要擴大生產規模以增加產量,所以對技術革新的要求比較迫切。

關於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明成就,初中已有介紹,因此建議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以及【歷史縱橫】,觀察圖片《飛梭》、《早期紡車》和《珍妮機》,結合表格《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紡織業的主要發明》,掌握棉紡織業的發明成就。

機器的發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第一階段。珍妮機的出現是棉紡織業第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使紡織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機的發明,一般認為是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始。之後,有更多的機器被發明出來並得以應用,在冶金、採煤等其他行業,也出現發明和使用機器的高潮。

第二目「蒸汽時代」的來臨。本目介紹了工業革命的進程,尤其強調蒸汽機廣泛運用之後,運輸工具的改造,以及工廠制度的出現。

(1)蒸汽機的廣泛運用及現代工廠的出現

英國棉紡織業的巨大進步,是機械科學原理普遍運用的結果。在機械化裝置使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動力成為制約機器生產進一步發展的嚴重問題。要發展工業,就必須有新的動力。瓦特經過多年的鑽研,廣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製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機,為英國的工業革命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並將其帶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蒸汽機為機器大工業的發展解決了至關重要的動力問題,還為機器大工廠的建立開拓了極其廣闊的地理空間。此後,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興建工廠。英國的工廠可以開設在市場繁榮、交通發達之處,以便購買原料和銷售產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帶,以便招募人員;許多工廠可以匯集在一起,進而形成工業城市。工業革命還創造了新的工業制度——工廠制度。在工廠中,由於成套的機器設備的使用,工人的任務被降到簡單操作的水平,婦女、兒童可以很快地掌握,於是他們作為廉價勞動力被工廠大量僱傭。

(2)交通運輸革命

進入19世紀後,隨著蒸汽機技術的不斷完善,它成為車輛、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動力機器,促成了以鐵路建設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業的繁榮。1800年後,人們開始研究用蒸汽機作為牽引動力。1814年,英國人史蒂芬孫研製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試運行成功。1825年,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史蒂芬孫的火車頭拖著一長列客車和貨車前進,時速達25公里。此舉開拓了陸地交通運輸的新紀元,人類進入了所謂「鐵路時代」。鐵路運輸的優越性一經確認,英國迅速掀起一股鐵路建築的狂熱。1840年以後,歐洲大陸和美國也相繼開始了大力興建鐵路的時期。

人類水上交通技術的變革,同樣始自蒸汽機的使用。1807年,美國人富爾頓發明蒸汽汽船。他使用從英國進口的萬能蒸汽機,驅動客輪在哈得孫河航行,揭開了蒸汽輪船時代的序幕。1811年,英國人利用這項發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這樣英國擔任遠洋航運的商船隊力量大大加強了。遠洋貨輪把英國的消費商品運銷到世界每個角落,又把英國所需要的各種工業原料、生活用品運回。交通運輸革命從根本上改變了地球上各地區彼此隔絕的狀態。它迅速地擴大了人類的活動范圍並加強各地之間的交往,為世界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條件。火車出現以後,英國掀起修建鐵路的熱潮,不到三十年的時間就修建了近萬千米的鐵路,把各個城市都連接起來。

(2)電力的廣泛應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顯著特點。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電氣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這一時期,能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電動機也被發明出來,電力開始用於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隨後,電燈、電車、電鑽、電焊等電氣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地涌現出來。但是,要把電力應用於生產,還必須解決遠距離輸送問題。1882年,法國人德普勒發現了遠距離送電的方法,美國科學家愛迪生建立了美國第一個火力發電站,把輸電線聯接成網路。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製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3)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

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應用技術上的一個重大成就。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戴姆勒和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90年代,德國工程師狄塞爾設計了一種效率較高的內燃發動機,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機。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製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製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後,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03年,美國人萊特兄弟製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採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00年猛增至2 000萬噸。

(4)化學工業的建立

化學工業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出現的新興工業部門。在無機化學工業方面,19世紀60~70年代發明了以氨為媒介生產純鹼和利用氧化氮為催化劑生產硫酸的新方法,使這兩種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有機化學工業也隨著煤焦油的綜合利用得到迅速發展。從80年代起,人們開始從煤焦油中提煉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學合成方法,美國人發明了塑料,法國人發明了人造纖維。化學工業的發展,極大地改變和豐富了人們的生活。

(5)「鋼鐵時代」

伴隨「電氣時代」而來的是「鋼鐵時代」。新的技術革命也推動了老工業部門的發展,最突出的是鋼鐵工業。19世紀上半葉,由於房屋結構和鐵路的需要,熟鐵和鑄鐵的產量提高極快,但鋼的產量裹足不前。英國是當時世界上鋼產量最多的國家,1850年年產量不過6萬噸,同年它的鐵產量卻達到250萬噸。由於冶煉工藝的限制,鋼產量不高,價格昂貴,其用途局限於工具和儀表。19世紀下半葉,由於西門子、托馬斯等人在鋼鐵冶煉技術方面的貢獻,鋼得以大量生產且質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漸代替熟鐵,作為機械製造、鐵路建設、房屋橋梁建築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風行全球。鋼鐵工業的發展如日中天,導致重工業在工業中的比重直線上升,史稱「鋼鐵時代」。

教學建議:初中教材對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介紹僅限於「電力的廣泛應用」和「內燃機的創制和使用」。高中教學需使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形成較全面的認識。可以引導學生在回顧初中知識的基礎上,通過閱讀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認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就。

第五目壟斷組織的出現。教材從主要介紹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以及壟斷的影響。

(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同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但第二次工業革命同第一次工業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點。關於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教材並未直接說明,可以請學生解答【探究學習總結】中「本課測評」的問題,引導學生從與科學技術結合的程度、產業結構側重以及廣度及深度等角度對兩次工業革命進行對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第一,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這些工匠並不具備科學理論知識,因此,這一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比如,珍妮紡紗機的發明者哈格里夫斯是個織工,水力紡紗機的發明者阿克萊特是個鍾表匠。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由於自然科學的新發展,並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使科學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科學和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業革命揭開了資本主義工業化的序幕,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將工業化推進到一個新階段。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的重點是發展輕工業,主要任務是在以紡織工業為代表的輕工業部門中,用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實現了手工工場制度向工廠制的過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工業化已經發展到以重工業為重點的新階段,其主要任務是改造、擴大和創新重工業的各個部門。第三,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在英國的帶動下,其他國家也開始了工業革命,但發展進程相對緩慢。第二次工業革命則幾乎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一時期,英國雖然仍有一些重要發明,但是,新的技術和發明已超出一國的范圍,其中有不少出現於德國、美國,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2)壟斷的產生

19世紀晚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資本主義經濟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表現為:一方面,科學技術的新成果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生產的發展,使生產的規模越來越大,集中的程度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產的發展,使大量的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到少數大資本家手中。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產生了壟斷。

(3)「壟斷」的影響

19世紀晚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壟斷組織的出現正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它產生後,企業的規模進一步擴大,這自然會有利於勞動生產率的進一步提高。同時,它也使技術發明和改進的過程社會化了。資金雄厚的壟斷組織能夠提供條件,使科學技術研究能夠更大規模和更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夠較快地運用於生產。托拉斯等高級形式壟斷組織的出現,更有利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切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壟斷的出現,實際上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實力的發展和增強,資本主義各國的壟斷資本家從控制國家經濟命脈進而控制國家政權,越來越多地干涉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以賺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潤。隨著各國壟斷組織的出現,國內市場也相對狹小,壟斷資本家極力到全球各地爭奪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在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形成了國際壟斷集團。代表壟斷組織利益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外侵略擴張,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紀末,整個世界已被瓜分完畢。

教學建議:關於「壟斷組織的出現」,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回答【探究學習總結】的問題,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完成學習。教學時可以首先讓學生結合初中所學知識,思考什麼叫壟斷?什麼是壟斷組織?壟斷組織——大企業之間為控制生產與市場以獲取更大利潤而結成的經濟聯合體。這種控制是通過訂立各種協議規定價格、劃分市場、分配產量來達到目的的。然後再問壟斷是怎樣出現的?有何作用與影響?引入學習內容。教學建議,可指導學生從壟斷組織的出現原因來分析壟斷組織的影響。最好先讓學生分組討論「壟斷組織的出現有何影響?有人說壟斷加劇了競爭,是資本主義走向衰亡的表現,對此你有何評價?評價歷史事件的標准應當是什麼?」這些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辯證分析和看待歷史問題的能力。

第六目世界連成一體。教材從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度、廣度、提供的技術進步和物質手段等角度闡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形成所起的推動作用。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帶來各國民眾社會生活新變化的同時,也影響到全球人類共同體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極大地促進了世界經濟的整體化趨勢。第二次工業革命為資產階級「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物質手段,成為將局部性的國際交流推進到全球性的溝通,將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變成互動的、聯成一體的整體性世界的根本動力。19世紀最後30年間,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的經濟有了飛速發展,世界工業總產量增長了兩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貿易增長了3倍多。在生產力大發展的基礎上,生產的社會化程度獲得極大提高,國際分工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國際間的聯系更趨密切。隨著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壟斷資本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資本輸出成為金融資本向全球擴張的主要經濟手段。相應地,資本主義列強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後將世界瓜分完畢。此時,國際分工達到「世界城市」和「世界農村」的分離與對立的完成階段,形成日漸明朗的分工格局:糧食和原料的生產越來越集中於發展相對滯後的亞非拉第三世界國家,工業生產則集中於工業化程度高、科技先進的歐美和日本諸國。於是,由少數金融寡頭壟斷的統一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最終形成,並且形成「中心一邊緣」的世界經濟格局。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最終建立。

建議組織學生討論「第二次工業革命」與「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之間的關系。請學生思考:所謂「世界市場」的概念是什麼?它需要什麼條件?(世界市場在廣義上指的是國際間商品交換關系的總合,它的出現,需要物質基礎和技術條件。)從而引導學生明確兩次工業革命對於世界市場的形成、發展的推動作用。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內容豐富,現實意義極大,實施教學時建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組織討論,使學生對本課的學習更加深入。

首先引導學生回顧新航路的開辟以及西歐的殖民擴張,指出世界在15、16世紀時進入了歷史的轉折時期。到18世紀中葉,這個變化更加明顯。讓學生觀察《手工工場》、《蒸汽工廠》和《普魯士紡織工廠》,提取有效信息,以提問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

第一目「珍妮機的問世」與第二目「『蒸汽時代』的來臨」構成了完整的英國工業革命歷史進程。首先向學生介紹工業革命前英國的基本概況,重點說明圈地運動、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以及海外市場的需求,引導學生歸納出英國工業革命的歷史條件。接著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討論,自行歸納英國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成就和歷史進程。要求學生回答【學思之窗】的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工廠制的重要意義。

第三目「世界市場的形成」,是本課學習的重點。教師可以提出系列問題,讓學生在探討歷史問題過程中,理解工業革命的影響。世界市場開始形成於什麼事件後?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世界市場的形成起了什麼作用?怎樣促成了世界市場的形成?世界市場的形成有何表現?如何分工?指導學生看教科書中《19世紀晚期英國海外貿易圖》,回答圖中內容反映了什麼現象?說明的本質問題是什麼?英國為什麼能夠成為貿易的中心?圖中反映了英國海外貿易范圍廣,說明英國已成為世界工廠。因為英國較早開始工業革命,最先成為工業國,是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指導學生思考【學思之窗】的問題,通過回答這個問題,深刻理解本目內容。

第四目「人類邁入『電氣時代』」介紹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以及主要成就。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以及觀察關於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發明的插圖,歸納出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的時間以及各項成就。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生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有沒有關系?」的問題引導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技術、生產之間的關系:技術的進步帶動了生產的發展,從而促進了科學的繁榮;科學的繁榮又促進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

關於第五目「壟斷組織的出現」,可以先向學生解釋「壟斷」的概念,再要求學生閱讀教材,解答【探究學習總結】中「本課測評」的第3題。在問題的解答過程中認識壟斷組織出現的原因和影響。

關於第六目「世界連成一體」。教師提出問題,學生閱讀教科書,師生共同解決。第二次工業革命後世界市場有何新發展?為什麼?讓學生了解世界市場有了進一步發展。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工業的發展與交通通訊手段使之然。最後請學生思考世界怎樣從分散、孤立狀態連成一體的?大體經過了哪幾個階段?在世界連成一體的過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關鍵作用?以此作為本課的小結,也是對本單元的總結。

2.教學案例

案例一 在學習「棉紡織業中的機器發明」時,可以這樣導入:

歷時將近100年的英國工業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棉紡織工業首先實現機械化進程中的突破,然後帶動其他密切相關行業、部門緊跟而上。技術革新連鎖反應的圈子不斷擴大,環環相扣,每個環節的進展和突破又都為其前後環節新一輪突破創造條件。如此,從「傳動」到「互動」,最後,幾乎整個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和部門都被動員、投入到技術革新和生產革命運動中。領先工業部門的資金積累,流入後發展部門,為其注入活力。就整個國民經濟發展而言,生產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增長持續不斷。

案例二 在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歷史條件時,可以這樣導入:

如同一個世紀以前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19世紀下半葉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經濟、政治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興起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首先,19世紀50、6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確立下來。統治地位得以穩固的資產階級,反過來又充分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推行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各項政策,為資本主義經濟的迅猛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環境。其次,電磁理論的日臻完善、金屬冶煉工藝的創新以及精煉石油工藝的採用等科學上突破和技術上的創新,為新的工業革命的形成起了直接的推動作用。最後,第一次工業革命使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初步的工業化,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為資本的國際化准備了條件;大量積累的資本為工業集中和資本集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也為新工業部門的創建和崛起提供了資本。總之,19世紀下半葉,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具備了開展新工業革命的基本條件,其中尤以美國和德國最為充分。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1.你能說出手工工場和機器生產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嗎?

解題關鍵:尋找可比點,抓住是手工操作還是機器生產,兩者都有工人勞動,僱傭關系。

思路引領:生產技術、管理組織、生產規模。

答案提示:相同:都是具有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性質的生產形式,都屬於資本主義經營方式的范疇。不同:在手工工場里生產仍以手工技術和手工勞動進行,而機器生產是使用機械化勞動;規模不同,通常,手工工場的規模要小於機器生產;手工工場是大機器生產的過渡形式。

2.「一位著名的美國史學家說:19世紀歐洲對世界的支配與其說是以其他任何一種手段或力量為基礎,不如說是以蒸汽機為基礎。」請你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解題關鍵:蒸汽機在工業革命中的決定性作用

思路引領:蒸汽機的發明與使用怎樣推動了歐洲的發展,確立了歐洲對世界的統治地位。

答案提示:蒸汽機的發明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依賴。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使工業生產進入了機器大生產時期,資產階級為了尋找商品的傾銷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了殖民擴張的步伐。蒸汽機車和輪船的出現,使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緊密。蒸汽機用於交通運輸方面的成就,使人類征服了時間和空間,為歐洲支配世界提供了條件。資產階級開拓了世界市場,開始確立對世界的統治。

⑷ 求BBC紀錄片:《英國史》的全集1080p或720p的種子或下載地址,謝謝!

《英國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https://pan..com/s/117vqzT8M3D6DUD-k3Ns9Yg

?pwd=wpgt 提取碼:wpgt
《英國史 A History of Britain》
導演: Liz Hartford、Tim Kirby
編劇: BBC
主演: 西蒙·沙瑪
類型: 紀錄片、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0-09-30(英國)
集數: 15
片長: 60分鍾
章節內容簡介:
1 Beginnings(3100 B.C.——1000 A.D.)
(本片在時間上橫越了4000年從鐵器時代直至今日。)
古代英國是一個興旺的地區,羅馬人稱它是一個聲望和財富聚集的地方。當時很多英國酋長已經並接受了羅馬式的規則並採取了羅馬人的生活方式。Hadrian牆的建成標志著省在英國的出現。
在羅馬帝國滅亡400之後,它的統一的夢想卻流傳了下來。Alfred公然向偽王國挑戰,並且把海盜從王國的土地上趕走,最終一個王國被諾曼人征服了。
2 Conquest(1000——1087)
九個小時的戰役(the Battle of Hastings)之後,一切都改變了,諾曼人取代了盎魯——薩克遜人,英國從此走上激衡雀另一條道路。
當法國人到來時,Harold解除了他哥哥Tostig的武裝。他率領他的最後的部隊向南沖鋒了187英里。最後他在Senlac山上面對著向他沖來的威廉的騎士和弓箭手。
1066年的聖誕節那天,威廉登上了英格蘭的王位,英國成為諾曼人帝國的一部分,而威廉也成為第一個王。
3 Dynasty(1087——1216)
1066年之後,Angevin王朝征服了,Schama(作者)說「征服所迎得的是混亂、屠殺、飢荒、勒索」
留在英國人心裡的是亨利2世,那個建立了延續到今日的法律體制和城市服務的男人。盡管被人攔寬們記憶最深的是他謀殺了最powerful的烈士Thomas Becket。
在亨利的四個兒子中,兩個當了國王。其中Richard對他的父親宣戰並在十字軍東征中被捕,而John的失敗則是被他的男爵鼓動印刷了Magna Carta.
4 Nations(1216 ——1348)
威爾士, 蘇格蘭 和愛爾蘭在放棄取走他們的民族統一身份之後,統一了他們的思想,宣言要從Edward I殘暴統治下獨立。
蘇格蘭對英格蘭發動戰爭,並請威爾士加盟一同反對他們的最高統治者。而這卻導致了愛爾蘭血災。
威爾士,緊接著蘇格蘭,一個個倒在愛德華一世的鐵錘下。愛德華一世建立了自羅馬以來的最強大的帝國系統。
5 King Death(1348—明早—1500)
這是一個關於黑死病的故事——一個骯臟的疾病在一周內傳遍整個英國。
6 Burning Convictions(1500——1558)
亨利想從羅馬教皇分離,聲稱自己就是英國的教皇。這導致了英國的改革。在那幾十年裡英國的天主教被拋棄。1536 和 1538年10000名僧侶被uprooting。修道院分解,他們的財產被重新分配。
伊麗莎白成功的策劃了宗教的政變
7 The Body of the Queen(1558——1603)
這是關於兩位女皇的故事——務實的精明謹慎的伊麗莎白和蘇格蘭的瑪麗。
伊麗莎白清楚身為一個女子要統治一個國家十分困難,並且要控制宗教世界,更加困難。當瑪麗離開英格蘭,她發現她自己已經被囚禁,唯一的自由就是聽從伊麗莎白女王的命令。
伊麗莎白完全掌握了英國的命運,在英國呼風喚雨,經過了宗教的改革和,戰勝西班牙無敵艦隊之後,她成就了偉大的大不列顛。
8 The British Wars(1603——1649)
在國家統一之前,查爾斯一世相信君權神授能解決能夠安定當時分崩離析的國家。
從蘇格蘭的祈禱書開始蔓延到對稅收抵制和議會的要求。在這場王權與議會、騎士與圓盧黨、蘇格蘭威爾士以及愛爾蘭的戰爭中,最終死亡了75萬人。
這場戰爭最終以英國的統一為結局,但統一後不再是聯合王國,取而代之的是聯合共和國。
9 Revolutions(1649——1689)
內戰的結果是英國成為由奧利佛?克倫威爾領導的無君主的共和體。克倫威爾通過強暴的手段進行統治。當議會公然挑戰的他的權威,他攻擊議會並將它關閉了。他除了給自己起了一個冠冕堂皇的名字之外,一切所作所為與國王毫無差別。
但當克倫威爾死後,查爾斯二世復辟了帝國。
10 Britannia Incorporated(1690——1750)
17世紀90年代英格蘭,沉浸在光榮革命的勝利的喜悅中,他們迎來了新的時代,新的國王——威廉三世。然而在正在遭受的貧窮和飢餓的蘇格蘭,依然支持被罷免的王國詹姆斯二世。
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關系轉這點是1692年的Glencoe屠殺。半個世紀後,兩個國家在利潤的驅動下成為了合夥人,並且在1707年實現的聯合。
11 The Wrong Empire(1750——1800)
一個人怎麼能讓自己的自由過多地區從與世界。 一個對自己軍隊不信任的國家,變成了地球上軍事最強大的國家。帝國的自由變成了帝國的奴隸嗎?
在野心、奴隸和勇敢地探險的幫助下英國建立了一個強大帝國,將它的國旗插遍了全球。通過令人上癮的茶葉、糖和咖啡貿易,它控制了殖民地。
12 Forces of Nature(1780——1832)
英國從1789年法國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經驗。這個章節將解釋這一點。
13 Victoria and her Sisters(1830——1910)
維多利亞女王18歲登基,、統治一個令人疼痛但在工業革命中迅速發展的國家。
混亂和革命預示著s和t,但事實上家庭生活習慣和傳統依然是國家穩定的基石。
14 The Empire of Good Intentions(1830——1925)
大英帝國承諾了和平、穩定和繁榮。但在愛爾蘭和印度卻如此相像的充斥著暴力和飢荒。
15 The Two Winstons(1910——)
最後一章陷入了對過去的英國20世紀的歷史的沉思中。
探討了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命運。消沉和不安的戰後和平。
十字軍東征和世紀宣言給我們什麼暗示 Orwell's 1984的英雄Winston Smith預見了同時代的政治前景?
英國史介紹
對於一個不了解英國歷史的人來說,本片是很好的教材。本片再現了英國文明的成長歷程,從巨石文化的新石器時代到輝煌的伊麗莎白時代,穿越17世紀暴亂的國內戰爭到日不落大不列顛帝國。這是一個生動的,有些情景可以說是血腥的故事。它有15個章節組成。從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死病在短時間內使英國一半的人喪生。Henry II, Anne Boleyn和Thomas Wolsey的政治操控致使英國與羅馬天主教決裂……
在古代、中世紀時期,英國這個大西洋中的蕞爾小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古代人所繪制的世界地圖上,英國被置於地球邊緣的天涯海角。當時歐洲大陸的人,隔著英吉利海峽,隱隱約約見到不列顛島岸邊霧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稱之為阿爾比昂。在古代詩歌中,這個名稱就是指英國。至於島上的具體情況,知道的人很少。直到中世紀,一些歐洲大陸的人還以鄙夷的眼光來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邊的康士坦察召開的一次天主教國際會議上,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代表認為,英國不過是像丹麥、葡萄牙一樣的小國家,它的代表不能與其他大國代表平起平坐,不應享有表決權。
但到了近代,英國一躍而為在歐洲舉足輕重的強國。在國際斗爭中,它的代表縱橫捭闔,折沖樽俎,各國統治者無不對之刮目相看。靠了日益富強的國力和強大的海軍,英國先後在16、17、18世紀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英國的船艦,馳騁於世界各地的海洋上,氣勢洶洶,不可一世。以後它又將殖民主義的觸角,伸向全世界各個角落,逐步建立起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凡陽光一天24小時照耀之處,都可以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旗幟在飄揚,英國近代歷史也就成為這時期世界歷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像世界上別的國家、民族一樣,英國歷史也有它的特點,其重要特點之一是,長期而持久的議會傳統。從中世紀以來,英國的議會就一直存在,未曾長時期停止過。到17世紀時,議會作為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發動了推翻君主專制的斗爭,將國王送上了斷頭台,建立了沒有國王、上議院由人民選舉產生的下議院掌握最高權力的共和國。這次革命是在歐洲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環境下產生的。它是歐洲封建制危機的最深刻、最尖銳的反映,同時又反過來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革命中,社會中下層人民擺脫了封建制度的桎梏,意氣風發,表現出了巨大的創造性。革命時期人民的精神煥發、熱情蓬勃的氣概,引起了當時人的極大振奮。詩人彌爾頓對此歡呼道,他好像看到一個強大的民族,「像從沉睡中醒來的巨人,搖撼著他那沉重的枷鎖,奮然站立了起來!」
雖然後來克倫威爾建立的軍事專政的護國公制,將革命的民主進程加以扼殺,為斯圖亞特王朝復辟開辟了道路,但在王政復辟時期,王黨分子竭力將歷史車輪扭轉到革命前的企圖遭到了失敗。經過二三十年的復雜斗爭後,斯圖亞特王朝再度被推翻,詹姆斯二世只得流竄國外,才逃脫了像他父親那樣被斬首的命運。
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立憲君主制逐漸建立並鞏固了起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體制。在這段時期,歐洲大陸和東方各國,普遍存在著君主專制制度。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會各階層勞動群眾都在專制君主的枷鎖下忍受熬煎。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朕即國家」,把國家與他個人等同起來。那些匍匐於他的足下的臣僚,阿諛地稱他為「太陽王」。在「太陽王」的凡爾賽宮廷豪華奢靡的陰影下,有多少人在專制暴政的重軛下,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獄「鐵面人」的故事,只是由於伏爾泰在《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加以揭露,才為世人所共知。實際上遠比這一事件更為凄慘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專制農奴制的「黑暗王國」,在「身穿裙子頭戴皇冠的答爾丟失(騙子手)」葉卡特琳娜二世及「戴著王冠的警察」尼古拉一世的野蠻統治下,俄國的千千萬萬農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葉卡特琳娜二世曾先後把約達80萬個農民賞賜給她的寵臣作農奴。農奴主可以任意對這些農奴加以買賣、虐待,甚至殺害。在當時俄國的兩家報紙《莫斯科新聞》和《聖彼得堡新聞》上,經常登載著把農奴和跑馬、獵犬一起出賣的廣告。女地主薩爾蒂科娃把許多農奴活活折磨至死。在這些暴君的嚴密控制下,人們在公開場合只能聽到對「太陽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頌德,但實際上,受壓榨和迫害的千萬勞動群眾,卻對殘害人民的統治者懷著刻骨的憤恨。18世紀時,法國的梅里葉曾尖銳地指出:「暴君是當代最大的強盜和劊子手。」俄國的拉吉舍夫在1790年出版的《從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記》一書中揭露,在專制農奴制的俄國,農民遭遇的是「帶枷的罪犯的命運、被囚於地牢的囚徒的命運、軛下牛馬的命運」。他認為沙皇是「一切兇手中最兇殘的兇手、一切罪犯中最嚴重的罪犯」;一死還不足以償其辜,他應該「死一百次」。
和上述這些國家比較起來,英國具有相對自由、民主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科學文化界人士得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智,為科學文化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有人估計,從17世紀中葉到18世紀中葉,全世界最重要的科學成就中,大約有40%都是由英國學者作出的。在世界知名的科學家中,包括從牛頓到達爾文等一系列英國偉大的學者。在哲學、社會科學方面,也是群星璀璨,先後出現了洛克、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休謨、吉本、麥考萊、韋伯夫婦、湯因比等人;在文學藝術上,莎士比亞、拜倫、雪萊、狄更斯、蕭伯納等,更是婦孺皆知。
英國的相對民主自由的政治和比較寬松的社會環境,不僅為本國人民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性、積極性奠定了條件,而且也為歐洲大陸專制君主制國家的進步人士提供了避難所。在近代早期,當法國掀起宗教迫害的浪潮時,數萬名胡格諾教徒逃到了英國。後來,在流亡到英國的大批人物中,包括馬克思、赫爾岑等革命家、思想家。《資本論》及其他許多馬克思主義著作,就都是在英國出版的。革命民主主義者赫爾岑在倫敦創辦了「自由俄羅斯印刷所」,並出版《北極星》、《鍾聲》雜志,發表革命民主主義文章,鼓吹在俄國推翻沙皇專制農奴制。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就是在倫敦的聖馬丁堂成立的。
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成為封建專制國家的先進人士嚮往的榜樣。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伏爾泰、孟德斯鳩以及法國其他一些政治家,都曾在他們的著作中,表示了對英國民主政治的嚮往。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運動興起的時候,英國的政治制度是維新派人士效法的榜樣。
英國歷史上的另一特點是,從中世紀以來,它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比較薄弱,同時它的社會階級關系流動性比較大,階級之間的界限不太嚴格。這些特點,對英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近代早期,英國沒有常備軍和固定的警察,甚至國王本人都沒有固定的衛隊,遇到緊急狀況時,國王臨時能夠召集起來的武裝人員不過幾十人。在國家政治、軍事生活中,武裝力量主要由民兵組成。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仍是世界上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最薄弱的國家之一。馬克思曾根據這一點,認為英國在客觀上有可能通過實行普選權,用和平方式過渡到社會主義。同時,這些特點使英國的政治生活具有相對的靈活性。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往往通過小的變動即可調整,不致蓄積起來,爆發為大規模的暴力沖突。在英國歷史上,除了17世紀革命時期的內戰之外,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暴力斗爭事件。
上述的政治、軍事和社會階級關系特徵,造成了在英國各種政治黨派政策中和政治思潮中濃重的和平漸進的改良主義。長期穩定的政治局勢,社會階級關系流動性、靈活性較大,對科學技術發明的鼓勵,以及善於吸收國外先進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等,加上其他自然條件,使英國在世界上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當英國工業革命剛發生的時候,在大陸上,法國大革命正轟轟烈烈地進行。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法國大革命的翻天覆地的暴力場面所吸引,未曾注意在英國發生的不太喧囂的經濟技術變革進程。但一個多世紀以後,工業革命的深遠影響卻日益顯現了出來。它不但在生產技術上和經濟上引起重大變革,而且導致了社會階級結構的翻天覆地的大變化。在生產技術上,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量和生產率成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從工業革命開始到19世紀中葉,英國的棉紗產量增加了四五十倍,生產率也迅速增長;19世紀初,英國一個普通紡紗工紡出的棉紗,相當於工業革命前二三百個手工紡紗工同時間紡出的棉紗產量。
工業革命也大大改變了人同自然的關系和人同人之間的關系。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在千萬年的時期里,由於生產力低下,人類在無法克服的自然界威力面前,只能以依賴和屈從的態度去取得與自然界的協調。世界上大多數人,雖然終年辛勞,含辛茹苦,仍無法從自然界取得維持溫飽的衣食。直到中世紀時,在歐洲,無論鄉村或城市,約有一半的人經常處於難以維持生命的最低生活水平。遇到荒年,往往餓殍遍野。直到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在英國的坎布利亞等地還曾有許多人餓死,甚至在首都倫敦也有餓死人的事發生。就全世界來說,工業革命前,即1750年,全世界人口約7.5億人,以當時生產力的水平來看,全世界頂多隻能養活的人為10億。工業革命後,世界人口激增,100年後,即1850年為12億人,1950年為25億人。雖然人口激增,但工業革命後帶來的生產力的巨大增長,足以保證全世界人口平均收入的不斷提高。英國在19世紀的100年中,人口增加了3倍,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收入仍然增加了4倍。有人說,英國工業革命是一個成功的例證,因為它的結果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時,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在增長。」英國工業革命所具有的重大歷史意義,實際上超過了一般的政治革命事件。
與此同時,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造成的重大技術發展,在人際關系和國際關系方面也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在工業革命之前,各地區和各國之間的交通非常不便,山川阻隔,往往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各地區、各國人民之間,永世隔絕,互不來往,這是造成了人們之間互相隔閡、猜忌以至爭戰的客觀因素。工業革命後,交通運輸工具飛速發展,人際來往、國家關系越來越密切;各國與各地區都由統一的經濟鏈條聯系在一起,世界各地區人民之間利害一致性日益增強。從長遠的歷史眼光來看,四海一家的前景越來越近。
然而,我們說近代英國的政治比較民主自由,只是與歐洲大陸及東方的專制君主制相比較而言。實際上,英國在近代歷史時期,主權在民的民主進程始終未能貫徹到底。即使在17世紀革命高潮時期,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當權派即已用殘酷手段,將要求把民主進程深入發展下去的中下層人民,及代表他們利益的平等派和掘地派加以鎮壓。平等派的領導人李爾本等被逮捕、監禁,要求民主的士兵阿諾爾德、洛克葉和湯普遜被槍殺。書報檢查制度雖然在1695年被廢除,並且以後也未再恢復,但揭露和批判現實政治腐敗的作家仍遭到迫害。著名的威爾克斯案件就是一個例證。托馬斯?潘恩也因為發表了批評英國政府的著作而遭受迫害,他不得不逃往國外。18世紀末,英國國內激進民主主義興起時,英國政府頒布法令,暫停「人身保護法」生效,又制訂「叛逆行為法」和「叛亂集合法」,限定人民的言論、集會自由,違者將遭嚴懲,直至判處死刑。法庭以「散播不滿和叛亂種子」的罪名將激進民主人士托馬斯?繆爾流放到澳大利亞。在19世紀英國進行的三次議會改革中,選舉權雖然不斷擴大,但約佔全國人口一半的婦女,始終被排斥在選舉權之外。一直到1918年第四次議會改革時,婦女才取得了選舉權,而且年齡被限定在30歲以上。英國工人運動興起後,英國統治階級多次用武力對工人加以鎮壓。1819年發生了「彼得盧屠殺」慘案。憲章運動時,政府調集軍警,屢加破壞,最後竟命令「鐵公爵」威林頓率大批武裝力量來對付工人群眾。
當英國作為國外先進人士避難所的同時,英國統治階級在對外關繫上卻執行著鎮壓革命和殖民侵略的政策。法國革命開始後,英國統治者成了當時反對法國革命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從18世紀末到1815年的滑鐵盧戰役,英國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20餘年的反法戰爭。在英國推行殖民侵略過程中,英國的殖民主義者在世界廣大地區搶占土地、屠殺人民、掠奪財貨。英國國內的工商業繁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靠了掠奪殖民地人民的血汗。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就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挾其堅船利炮,用血與火的手段,通過鴉片戰爭強加到我國人民頭上的。所以在世界近代歷史上,英國也扮演了反動的角色。
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具有巨大的進步作用,但在它的早期也帶來了一些消極影響。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的財富飛速增長,但勞動群眾卻反而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在工業化的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無論作為一個人或一個階級,都不能像人一樣的生活、感覺和思想」。拿卡萊爾的話來說,工業革命後所建立起來的工廠,不過是像「昏暗、骯臟的牢房」。1851年在倫敦水晶宮舉行世界博覽會時,英國的產品琳琅滿目,參觀者都對之贊不絕口。英國的工商業者作為「世界工廠」的主人而志滿意得。帕麥斯頓在講演中說:「我們的民族顯示出一個榜樣,即在我們的社會中,每一個階級都以歡樂愉快的心情,接受了上帝安排給他們的命運。」然而事實卻是,工業革命時期,在新的工廠制度下進行勞動的工人階級,他們的工資待遇、勞動條件、生活條件都處於非常悲慘的狀況下。在迅速興建起來的大城市中,社會秩序混亂,環境污穢骯臟,工人們麇集在嘈雜、喧囂的廠房中,無日無夜地辛苦勞動。大工業城市成了沒有詩歌、花朵和友愛的荒漠。英國學者哈孟德說,這些「新式的紡紗廠和新式煉鐵廠,就好像是金字塔一樣,把它們長長的陰影投射在這個以它們為自豪的社會之上。」工業革命後,「邁達斯的禍害」在社會上到處彌漫,就好像古希臘寓言中的國王邁達斯一樣,人們貪婪地企圖把一切都變成黃金,結果卻丟掉了許多遠比黃金更寶貴的東西。工業化後的資本主義社會,只說明「人類社會的被奴役,而不能說明人類社會有力量」。湯因比指出:「工業革命證明了,自由競爭可以創造財富,但不能創造幸福。」現在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吸取英國工業革命的經驗和教訓,值得注意。

⑸ 英國歷史大事年表1800到現在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05年:納爾遜將軍特拉法爾加海戰
公元1812-1815年:英美戰爭
公元1814年:史蒂芬森發明了火車
公元1815年:威靈頓公爵滑鐵盧戰役
公元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
公元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登基
而修建大本鍾;下加拿大叛亂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日不落帝國
公元1840年:《威坦哲條約》,紐西蘭建立
公元1840-1842年:鴉片戰爭
公元1851年:路透社由德國亞琛遷往英國倫敦
公元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863年:第一份正式足球比賽規則在英國創立
標志現代足球的誕生
公元1867年:紅河叛亂
公元1886年:倫敦塔橋修建完成
公元1896年:北岩勛爵創立《每日郵報》
公元1899年-1902年:第二次布爾戰爭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戰爭
公元1922年:BBC成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1年:澳大利亞成為獨立國家,加拿大獲得獨立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47年:印巴分治
公元1948年:倫敦奧運會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
公元1961年:南非獨立
公元1966年:英格蘭舉辦足球世界盃並獲得冠軍
公元1970年-1980年:北海油田開始產油
公元2012年:倫敦奧運會

⑹ 1819年某天的英國倫敦,所有工廠的機器轟鳴聲都停止了,人們以這種方式來紀念一位把人類歷史帶入「蒸汽時

:C

⑺ 19世紀的英國歷史

1.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歷史

十八世紀末的美國革命標志著英國的第一帝國瓦解和新的日不落帝國的產生,英國的殖民發展目標向東方發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被開發,印度的擴張一方面因七年戰爭而加大,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獨立,東方也成為了新的貨物輸出重心。由此英國的殖民主義面向了全世界范圍。

由於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在海上的成功,以及美國獨立後對於海洋權利的妥協,使得英國最終成為了長達200年的海上霸主。而正如以後的海權論所認為的'rules the waves, rules the world.' 帝國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在國內,工業革命在無形而有序的進行著,工場的工業化使得英國的生產力大為提高,中產階級和相應的文化相對快速的發展。新的工業化城市不斷發展,但沒有受到良好的管制,以至於產生了大量城市化的惡果,而這解決的方式也是在後來才不斷的得出。政治方面,由於新舊貴族和商業資本主義的相互斗爭,使得英國的 *** (沒有實質的憲法)不斷改革,在接連不斷的相互對抗的法案中,雙方勢力產生了相應的均衡,而實質的結果需到威靈頓議會改革案改變賄選造成的不利。另一方面,由於福音派和克拉彭聯盟的不斷堅持,議會在1833年最終敲定廢奴法案。

差不多簡略說了下。

2.19世紀英國歷史

十九世紀王位經過了四代。

瘋王喬治三世(不屬於那個世紀-1820)

不孝子攝政王喬治,身體好,不像孱弱的黑親王愛德華死在床上(不屬於那個世紀-1820)

還是這個不孝子喬治四世,爸爸死了登基(1820-1830)

'水手'喬治四世,滿口粗話(1830-1837)

喬治四世的好侄女,維多利亞,一輩子只和幾個人打過交道的極力營造中產階運兆級道德孝仿規范的小女人,英軍的炮火讓全世界都能認識她和穿裙子的大鬍子士兵。。(1837-不屬於那個世紀)

貴族什麼的。。去翻Coat of Arms的歷史名錄吧。。inherited peers和Knights of Orders在那個世紀合起來大概得有上千吧。

夏爾。。就是查理的法語發音。

解釋完畢。

3.關於19世紀末英國的歷史

這一時期正是英國歷史上極富盛名的維多利亞時代,這一時期,除貴族能夠繼承田產和房產外,人們通常沒有自己的住房。

多數城鎮中產階級家庭以租期為三年、五年或七年的出租房巧悄纖屋作為安身之所。一套典型的中產階級住房格局基本如下: 通向一樓的正門入口處一般建有高出路面的幾級台階,拾階而上進入一樓。

這里通常設有門廊、餐室和供男主人使用的房間,如書房或會客室。醫生等職業男性習慣於在住所的第一層接待患者或客戶。

門廊處有樓梯通向二樓。整套住宅最精美的房間就在這一層,來自街道或廚房的噪音不會影響這里。

客廳占據大部分二樓面積,有時它被拱門或折疊門分隔成兩三個房間,用作樂室、畫室或溫室。當有客人造訪時,僕人會首先請進客人,幫他們脫掉外套,再引領至通向客廳的樓梯,這時女主人在樓梯頂端迎候客人。

三樓以上是家庭成員的卧室。主卧兩側分別設有男女主人的更衣室,用於保存各自的服裝和私人物品。

孩子們的餐室、活動室和卧室是分開的。七八歲以下的兒童一般與保姆住在一起,再大些就要與同性的同胞共處一室,直到成年才會有單獨的卧室。

住房寬裕的家庭還設有教室,由家庭教師為孩子們上課。 頂樓或閣樓用作儲藏室和僕人的下處。

除通向二樓和三樓的前樓梯外,一般設有連接地下室和閣樓的後樓梯,這是僕人運送生活物品或出入下處的主要通道。 中產階級生活寬裕,家庭主婦追求時尚的家居風格自然也就無可厚非。

清雅的日式布局曾一度風靡,繁復的中東風格和簡潔的古希臘風格也曾獨領 *** ,而影響最為持久的還是雕飾厚重的哥特式古典風格傢具。在實際生活中,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狀況如何?1881年出版的一本家居指南提供了標準的家庭布局模式: 門廊鋪設石質地板,上有產自東方的地毯,一個傘架,一兩把高背椅。

餐室中,支架居中的圓形或橢圓形餐桌再配上幾把皮椅會令每位就餐者感到愜意。客廳中間擺有一個質地厚重的圓桌,周圍環繞著舒適的長椅,座椅,鋼琴等。

客廳牆面通常貼上帶圖案的淺色牆紙,地板刷成深棕色,中間鋪有印花圖案的小地毯。卧室的布置相對簡潔,主要有床、衣櫃、梳妝台、盥洗盆、壁爐等。

19世紀中期以後,卧室通風逐漸受到重視,銅鐵架床代替了傳統的掛簾四腳床。 與中產階級家庭的居住條件相比,工人家庭顯然相形見絀。

工業革命時代早期,大片的工人居住區都是背對背的建築模式,即每套住房的左右和背面都是另一戶的牆壁,只有一扇朝前開的窗戶。典型的工人住宅是上下分布的兩個房間。

木桌木椅,牆上幾只吊鉤,一個小衣箱,兩張分別供父母和子女睡覺的床,一些簡單的廚具,這就是全部家當。 中產階級的住宅分出私人空間和家庭共享空間,而貧窮的工人家庭連一張全家人一起吃飯的餐桌都擺不下。

為了避免已近成年的兄妹或姐弟同床共枕,許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空巢的老夫婦家借宿。農民的居住狀況與城市工人相差無幾。

19世紀中期以後,由於原有的工人住宅模式被取消,衛生和建築條例相繼出台,加之社會財富的增長,工人的居住狀況普遍得到改善。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的住房都單獨排列,前後門俱全。

後門通向一個磚牆圍起的小院,可以種些植物、晾曬衣服、堆放雜物。房間數量也有增加。

一樓通常是廚房和客廳,二樓則是父母與子女分開的卧室。 到19世紀60年代,熟練的技工和工匠在婚前已有能力用積蓄購買必備的傢具,並在婚後一二年內再添置部分二手日用商品。

這一時期工人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如下:一樓客廳是接待貴客和周日全家聚餐的重要場所,因而布置最為精心。除沙發、椅子、地毯、書籍外,有的家庭還會配上鋼琴。

起居室兼為餐室和家庭活動室,中間擺放鋪著油毯的木桌和幾把長椅或凳子,壁爐旁邊散放著幾把舒適的座椅,一個廚櫃用來盛放餐具和廚具。 生活設施 盡管今天仍有許多英國人住在19世紀建造的房子里,但最初的取暖、照明和烹飪方式已不復存在。

勿庸置疑,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生活設施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在富有之家,浴室和供暖設備都很少見。

室內光線昏暗,還經常發生火災。 英國的氣候潮濕多雨,如果沒有取暖設備則很難應付。

維多利亞時代,殷實之家在每個房間都設有壁爐。有時人們用木頭做燃料,這在農村尤其普遍,但設計壁爐的初衷是用於燒煤。

煤在燃燒時不會火星四濺,比較安全,而且燃燒緩慢,無需經常留意。除非有卧床病人,一般家庭很少使用卧室的壁爐,只有大富人家才能享受卧室壁爐取暖的奢侈生活。

19世紀80年代燃氣發明後,人們把煤氣爐放進卧室的壁爐里,點燃一會兒便可在入睡前驅走寒氣。 19世紀早期,盡管蜂蠟燃燒時間長,亮度大,但由於造價昂貴,絕大多數家庭還是用蠟燭照明。

在農村,日光和爐火的光亮都被利用起來。在反映這一時期日常生活的油畫里,經常會有農婦坐在家門口紡紗、編織的場景,這並非單純為畫師擺造型,而是真實生活的寫照。

19世紀40年代,比蠟燭安全且照明效果好的油燈逐漸進入百姓家庭。此後,修剪燈芯、清洗燈罩和定期添油成為一項新家務。

在燃料中鯨油價格不菲,煤油較為低廉。19。

4.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歷史

十八世紀末的美國革命標志著英國的第一帝國瓦解和新的日不落帝國的產生,英國的殖民發展目標向東方發展,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被開發,印度的擴張一方面因七年戰爭而加大,另一方面由於美國的獨立,東方也成為了新的貨物輸出重心。

由此英國的殖民主義面向了全世界范圍。 由於七年戰爭和拿破崙戰爭在海上的成功,以及美國獨立後對於海洋權利的妥協,使得英國最終成為了長達200年的海上霸主。

而正如以後的海權論所認為的'rules the waves, rules the world.' 帝國開始進入全盛時期。 在國內,工業革命在無形而有序的進行著,工場的工業化使得英國的生產力大為提高,中產階級和相應的文化相對快速的發展。

新的工業化城市不斷發展,但沒有受到良好的管制,以至於產生了大量城市化的惡果,而這解決的方式也是在後來才不斷的得出。政治方面,由於新舊貴族和商業資本主義的相互斗爭,使得英國的 *** (沒有實質的憲法)不斷改革,在接連不斷的相互對抗的法案中,雙方勢力產生了相應的均衡,而實質的結果需到威靈頓議會改革案改變賄選造成的不利。

另一方面,由於福音派和克拉彭聯盟的不斷堅持,議會在1833年最終敲定廢奴法案。 差不多簡略說了下。

5.19世紀英國歷史

十九世紀王位經過了四代。

瘋王喬治三世(不屬於那個世紀-1820)不孝子攝政王喬治,身體好,不像孱弱的黑親王愛德華死在床上(不屬於那個世紀-1820)還是這個不孝子喬治四世,爸爸死了登基(1820-1830)'水手'喬治四世,滿口粗話(1830-1837)喬治四世的好侄女,維多利亞,一輩子只和幾個人打過交道的極力營造中產階級道德規范的小女人,英軍的炮火讓全世界都能認識她和穿裙子的大鬍子士兵。

(1837-不屬於那個世紀)貴族什麼的。

去翻Coat of Arms的歷史名錄吧。

inherited peers和Knights of Orders在那個世紀合起來大概得有上千吧。

夏爾。

就是查理的法語發音。

解釋完畢。

6.19世紀末的英國史

一、貴族政治特權的失落

二、經濟優勢的失落

三、貴族成分的嬗變

在位國王為維多利亞女王

1870年代英國「大蕭條」1884年 12月 6日,《人民代表法》議

案獲得通過。

1885年,《議席重新分配法》

得到兩院批准而成為法律。1886年自由黨統一派分裂出去。1888年,英國規定全國設立 62個行政郡、60多個「郡級市」。

1889年1月,索爾茲伯里首相拒絕了

俾斯麥邀請英國加入同盟國的要求。1890年,英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文官制度。1896年,英國工商業的增長率、利潤率和外資額都下降了。

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在70年代末發明了從廉價的含磷鐵礦石中提煉鋼

的方法。

1897年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60周年的活

動中,英國海軍的165艘軍艦(內含21艘重戰列艦和54艘巡洋艦)接受了

女王的檢閱,各國軍政賓客對此印象深刻。

7.關於19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歷史

從時間上講,維多利亞文學時期恰好與維多利亞女王1836年至1901年執政期相吻合,這一時段是英國歷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段。

維多利亞執行初期,英國面臨著飛速的經濟發展及嚴重的社會問題。1832年改革法案通過後,國家政權從腐朽沒落的貴族手中移向新興的中產階級工業資本家,不久,大工業革命 *** 迭起,各種科技發明與技術創新為國家經濟帶來新生力量,如火車、蒸汽船、紡織機器、印刷機器等。

英國一度成為"世界工廠",通過向海外發展市場與剝削殖民地的各種資源積累了大量財富。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全世界的經濟第一強國。

但在這繁榮與財富下掩蓋的是工人階級的貧困與不幸,為了謀生連婦女和兒童都要受僱到艱險骯臟的工廠礦山去賣苦力。日趨尖銳的階級矛盾終於引發了1836至1848年著名的英國 *** 運動。

工人階級團結一致推出《人民 *** 》,要求 *** 保障人權,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運動席捲了幾乎所有城市。

這次運動盡管在1848年衰落下去,但卻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時也標志著工人階級的覺醒。 在意識形態方面,維多利亞時代經歷了巨大的變革。

科學技術的大發展與各個領域的新發現打破了人們過去堅定的宗教信仰,宗教大廈開始坍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1859〉與《人類的進化》(1871)都是動搖了傳統信仰的理論基。

詩人丁尼生在長詩《悼念》中就明確表述了自己對宗教與上帝的懷疑。另一方面,實用主義大行其道,任何事物都要經過實用的檢驗方可定其價值,由於物質進一步戰勝精神。

《聖經》與《福音書》等宗教經典都被認為是過時的迷信,或乾脆也要接受實用主義的檢驗。這些觀念都使得資本家進一步殘酷剝削勞動人民,不再有精神道德上的顧慮。

狄更斯、卡利爾、拉斯金及許許多多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們都極力批駁實用拜金主義,尤其是它對文化道德的貶低及對人類情感的漠然。 維多利亞文學作為一個時代的產物,自然帶有宏大與多樣性的特點。

它是多側面而且復雜的從各個角度,包括浪漫的與現實的反映了人民生活中的各種巨大變化,這個時代也誕生了一大批頂天立地的文學巨人。 這個時期,小說廣泛流行,繁榮發展。

著名小說家有批判現實主義的狄更斯、薩克雷、勃朗蒂姐妹、哥斯凱爾夫人(1810-1865〉與特羅洛普(1815-1882)等人。這些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一方面重新倡導18世紀的現實主義,一方面又肩負起批判社會,保衛人民利益的責任。

盡管他們的創作角度與風格各不相同,但共同特點是關心廣大百姓的生活與命運,他們為不人道的社會機構、墮落的社會道德、拜金主義的盛行及大面積的貧困與不公深感憤慨。他們作品中對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和對社會制度的無情批判喚醒了公眾對社會問題與社會發展的意識。

在19世紀末還出現了一位勇敢的女性小說家喬治·埃略特與一個不僅揭露批判社會丑惡現象,還大膽向維多利亞傳統道德觀發起攻擊的文學家哈代。 維多利亞時代還產生了許多偉大的散文家,如托馬斯·卡利爾(1795-1881)、托馬斯·B ·麥考和j(1800-1859)、馬修·阿諾得(1822-lg88)、約翰·亨利·紐曼〈1801一」1890)、約翰·斯圖亞特·米爾(1806一1873)、約翰·拉斯金〈1819一1900)以及托馬斯·亨利·哈克斯雷(1825-1895)等。

其中許多人與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一道揭露抨擊社會陰暗面,並在意識形態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們創作了大量重要的歷史事件評述、宗教論文、散文及各種主題的演講稿,同時他們將英國的散文與文學評論發展到一個新高點。

當時最有名的散文作品有卡利爾的《法國革命》(1837)與《 *** 主義》(1840),麥考利的《英國歷史》(1849-1861)拉斯金的五卷《現代畫家》(1843一1860)及哈克斯雷的部分演講稿。 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具有風格標新、表達立異的特點,嘗試這種改革的詩人有羅伯特·布朗寧,他創造了一種詩體小說,即把小說中對人物的塑造方式引用到詩歌中。

這使得詩體小說重點,從單純對故事的敘述向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究轉變,使得維多利亞時期的詩歌帶有心理分析的因素。其餘詩人,如丁尼生、馬修·阿諾得、愛德華·菲茲傑拉德(1809-1883)、但丁·G ·羅塞提(1828-1882)及他的天才妹妹克利斯蒂娜(1830-1894)、傑拉德·M ·霍普金斯(1844-1889)和阿爾傑農·查爾斯·斯溫伯思(1837-1909)都在詩歌改革方面大有嘗試,為二十世紀的現代詩歌開辟了道路。

8.19世紀英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樣子的

十九世紀是大英帝國由全盛轉向衰敗的時期。

那個時候,做為一個新興大國的美國開始迅速崛起。而在歐洲,德國工業化的迅猛發展,也使得整個歐洲呈「多極化」趨勢。

而在亞洲,除了日本的強力崛起之外,英國在中國的殖民利益也受到其他各列強們的挑戰。到了十九世紀末,美國基本上已經實現了與西方尤其是與英國平起平坐的地位。

而德國做為一個新興的工業強國,成為英國在歐洲地區的一個強力競爭者。同時,由於日本在亞洲的崛起,也對英國在亞洲尤其是在中國的殖民利益產生威脅。

總而言之,這個時候是英國歷史上一個很微妙的時期。他們時經歷了「日不落帝國」豪情,也由此而漸漸的走向衰落。

⑻ 18世紀初-19世紀末英國的社會體系和文化背景

維多利亞。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生於倫敦,1837年繼位成為英國女王。到19世紀末,被譽為「歐洲的祖母」,並成為英國歷史上最優秀、統治時間最長的女王。在她統治英國期間,通過卓越的治理方針使得英國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征服世界和聚斂財富方面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國度,並使英國的版圖擴充到全球范圍,成為「日不落帝國」。1901年1月22日,維多利亞去世,但「維多利亞的時代思」卻一直延續至現在……

1st: 瑪麗一世
瑪麗一世,(Mary I, 1516年2月18日~1558年11月17日)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理論上她是從1553年7月6日, 實際上從7月19日在位一直到1558年11月17日她去世時)。 她是都鐸王朝的第四任也是倒數第二位君主。 她主要事跡是曾努力把英國從新教恢復到羅馬天主教(1555年)。 為此,她曾處決了差不多三百個反對者。於是而被稱為「血腥瑪麗」(Bloody Mary)。從此以後, Bloody Mary在英語中就成了女巫的同義詞。 但是她的宗教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繼任者伊莉莎白一世所顛倒。
2nd: 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出生於格林尼治,即今日倫敦的格林尼治,1603年3月24日逝世於薩里),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和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 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涌現出了諸如莎士比亞,培根這樣的著名人物。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亦在此期間開始確立。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莉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3nd: 安妮女王
安妮女王(Anne of Great Britain 又譯為安女王,1665年2月6日~1714年8月1日),英國女王。安妮是詹姆斯二世與王後安妮·海德的次女。1683年,與丹麥王子喬治結婚。1701年,英國議會通過「嗣位法」,安妮成為威廉三世的繼承人。1702年,安妮即位為英國女王。1707年,英格蘭議會與蘇格蘭議會合並,實現兩個國家真正的聯合。由於安妮身體虛弱和無後嗣的憂慮,托利黨領袖、國務大臣博林布洛克子爵曾與安妮的弟弟、老王位覬覦者詹姆斯·愛德華聯系,希望他能以放棄天主教信仰來換取王位繼承權,但遭到拒絕。1714年,安妮女王在駕崩前任命施魯斯伯里公爵為政府中至關重要的財政大臣,確保了王位由信仰新教的漢諾瓦選帝侯喬治繼承。
4th: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 ~1901年1月22日) 是英國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也是第一個以「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和「印度女皇」名號稱呼的英國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間(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國最強盛的所謂「日不落帝國」時期,她在位期間直到她去世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的1914年,英國都稱為「維多利亞時代」,1914年以後,英國開始走向衰落。
5th: 伊莉莎白二世
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全名伊莉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 以及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國國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托上帝洪福,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屬土及領地之女皇伊莉莎白二世,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 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二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編輯本段]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陛下(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1926年4月21日~),原名伊麗莎白·亞歷山德拉·瑪麗·溫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sor),現任英國君主,是英國和英聯邦15個成員國的國家元首,同時也是英格蘭教會的最高首領。她的頭銜全稱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與其國土和領地之女王,英聯邦元首,(基督教)信仰的保護者」。她於1952年2月6日加冕,是目前在位時間第三長的國家元首,在她作為國家元首的國度中大約生活著1.25億人。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在倫敦的外祖父母家中,她的曾祖母是亞歷山大王後,祖母則是瑪麗王後。她的父親約克公爵是喬治五世的第二個兒子,他當時並不是王位的繼承人。
因此伊麗莎白出生時的頭銜是伊麗莎白公主殿下,在其母親約克公爵夫人的督導下在家中接受教育。她的歷史老師C·H·K·馬丁是伊頓公學校長,除此之外她還學習各種語言(她的法語講得很流利)。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她提供神學方面的指點,她一直是名虔誠的聖公會會員。
1936年伊麗莎白的伯伯愛德華八世退位,她的父親繼位為國王,她也立即成為王位的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伊麗莎白13歲,她與她的妹妹瑪格利特公主都到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避難。當時有人建議兩位公主應該到加拿大避難,遭到他們母親的反對:「孩子們不能在在沒有我的情況下離開,我不能在沒有國王的情況下離開,而國王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離開。」1940年伊麗莎白公主首次發表了廣播,針對的是所有避難中的孩子。
1945年伊麗莎白公主說服了她的父親,允許她直接參與協助打贏這場戰爭。她參與了一個支援戰爭的婦女團體,在那裡她的編號是第230873號伊麗莎白·溫莎第二中尉。這是她第一次與其他孩子共同受訓。據說她本人非常喜歡這次經驗,也正是因為這次的經驗,使她之後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上學,而不是讓他們在家學習。
1947年伊麗莎白首次外訪,她與她的父母親到了南非。在她21歲生日那天她對英聯邦和帝國做了廣播,宣誓將終身投入到對英聯邦和帝國人民的服務中。
1947年12月20日伊麗莎白與希臘的菲利浦王子結婚。菲利浦是伊麗莎白女王的第三個表哥,他們的曾曾祖母都是維多利亞女王(菲利浦王子在結婚前宣誓放棄希臘王位的繼承權,在愛丁堡公爵這個頭銜之前他沒有頭銜,就叫作菲利浦·蒙巴頓中尉)。這樁婚事非常適合一位即將繼承王位的女性,因為她的夫君接受過王室訓練,卻又不會繼任另一國的王位。但是這樁婚姻卻不是刻意安排的,兩人的關系經歷了許多考驗,包括有關菲利浦不忠的流言。
婚後夫婦兩人居住在倫敦的克萊倫斯宮(Clarence Palace)。他們育有四個孩子(見下)。雖然英國的王朝被稱為溫莎王朝,夫婦兩人同意他們的孩子應該使用蒙巴頓-溫莎(Mountbatten-Windsor)作為他們的姓氏。
從1951年起喬治國王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伊麗莎白開始代替父親出席在公開場合中。那一年她訪問了希臘、義大利和馬爾他(當時菲利浦隨軍駐扎在此)。10月她又訪問了加拿大和華盛頓。1952年1月伊麗莎白和菲利浦又訪問了澳大利亞與紐西蘭。2月6日他們在訪問肯亞時得知伊麗莎白的父親已經去世。在她繼位的那一刻她正在一個樹上旅館中。她的加冕典禮於1953年6月2日在西敏寺舉行。
頭戴王冠、手持權杖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在加冕之後伊麗莎白和丈夫菲利浦搬到了倫敦市中心的白金漢宮。但是像之前所有的國王一樣,伊麗莎白並不喜歡居住在白金漢宮。對她而言,位於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的家。她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度過的。
伊麗莎白女王是歷史上外訪最多的國君。1953年至1954年她和菲利浦花了半年時間周遊世界,她也成為第一個訪問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斐濟的在位君主。1957年10月她對美國做了國事訪問,1959年則又訪問了加拿大。1961年她首次訪問印度和巴基斯坦。她訪問國大多數歐洲國家和許多歐洲以外的地區,並經常出席英聯邦首腦會議。
伊麗莎白在宗教、道德標准和家庭事務上非常保守。她對待宗教責任十分嚴肅,並將她的加冕誓言看得很重。這是為什麼她不太可能退位的原因之一。像她的母親一樣,伊麗莎白女王從來沒有原諒愛德華八世選擇退位,因為在她看來他拋棄了自己的職責,並迫使自己的父親負擔其這個責任,而這一責任又被視為是縮短其父親壽命的罪魁禍首。

維多利亞時代,這一時期,除貴族能夠繼承田產和房產外,人們通常沒有自己的住房。多數城鎮中產階級家庭以租期為三年、五年或七年的出租房屋作為安身之所。一套典型的中產階級住房格局基本如下:
通向一樓的正門入口處一般建有高出路面的幾級台階,拾階而上進入一樓。這里通常設有門廊、餐室和供男主人使用的房間,如書房或會客室。醫生等職業男性習慣於在住所的第一層接待患者或客戶。
門廊處有樓梯通向二樓。整套住宅最精美的房間就在這一層,來自街道或廚房的噪音不會影響這里。客廳占據大部分二樓面積,有時它被拱門或折疊門分隔成兩三個房間,用作樂室、畫室或溫室。當有客人造訪時,僕人會首先請進客人,幫他們脫掉外套,再引領至通向客廳的樓梯,這時女主人在樓梯頂端迎候客人。
三樓以上是家庭成員的卧室。主卧兩側分別設有男女主人的更衣室,用於保存各自的服裝和私人物品。孩子們的餐室、活動室和卧室是分開的。七八歲以下的兒童一般與保姆住在一起,再大些就要與同性的同胞共處一室,直到成年才會有單獨的卧室。住房寬裕的家庭還設有教室,由家庭教師為孩子們上課。
頂樓或閣樓用作儲藏室和僕人的下處。除通向二樓和三樓的前樓梯外,一般設有連接地下室和閣樓的後樓梯,這是僕人運送生活物品或出入下處的主要通道。
中產階級生活寬裕,家庭主婦追求時尚的家居風格自然也就無可厚非。清雅的日式布局曾一度風靡,繁復的中東風格和簡潔的古希臘風格也曾獨領風騷,而影響最為持久的還是雕飾厚重的哥特式古典風格傢具。在實際生活中,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中產階級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狀況如何?1881年出版的一本家居指南提供了標準的家庭布局模式:
門廊鋪設石質地板,上有產自東方的地毯,一個傘架,一兩把高背椅。餐室中,支架居中的圓形或橢圓形餐桌再配上幾把皮椅會令每位就餐者感到愜意。客廳中間擺有一個質地厚重的圓桌,周圍環繞著舒適的長椅,座椅,鋼琴等。客廳牆面通常貼上帶圖案的淺色牆紙,地板刷成深棕色,中間鋪有印花圖案的小地毯。卧室的布置相對簡潔,主要有床、衣櫃、梳妝台、盥洗盆、壁爐等。19世紀中期以後,卧室通風逐漸受到重視,銅鐵架床代替了傳統的掛簾四腳床。
與中產階級家庭的居住條件相比,工人家庭顯然相形見絀。工業革命時代早期,大片的工人居住區都是背對背的建築模式,即每套住房的左右和背面都是另一戶的牆壁,只有一扇朝前開的窗戶。典型的工人住宅是上下分布的兩個房間。木桌木椅,牆上幾只吊鉤,一個小衣箱,兩張分別供父母和子女睡覺的床,一些簡單的廚具,這就是全部家當。
中產階級的住宅分出私人空間和家庭共享空間,而貧窮的工人家庭連一張全家人一起吃飯的餐桌都擺不下。為了避免已近成年的兄妹或姐弟同床共枕,許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空巢的老夫婦家借宿。農民的居住狀況與城市工人相差無幾。
19世紀中期以後,由於原有的工人住宅模式被取消,衛生和建築條例相繼出台,加之社會財富的增長,工人的居住狀況普遍得到改善。工人階級和下層中產階級的住房都單獨排列,前後門俱全。後門通向一個磚牆圍起的小院,可以種些植物、晾曬衣服、堆放雜物。房間數量也有增加。一樓通常是廚房和客廳,二樓則是父母與子女分開的卧室。
到19世紀60年代,熟練的技工和工匠在婚前已有能力用積蓄購買必備的傢具,並在婚後一二年內再添置部分二手日用商品。這一時期工人家庭的室內布局大體如下:一樓客廳是接待貴客和周日全家聚餐的重要場所,因而布置最為精心。除沙發、椅子、地毯、書籍外,有的家庭還會配上鋼琴。起居室兼為餐室和家庭活動室,中間擺放鋪著油毯的木桌和幾把長椅或凳子,壁爐旁邊散放著幾把舒適的座椅,一個廚櫃用來盛放餐具和廚具。
生活設施 盡管今天仍有許多英國人住在19世紀建造的房子里,但最初的取暖、照明和烹飪方式已不復存在。勿庸置疑,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生活設施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語。即使在富有之家,浴室和供暖設備都很少見。室內光線昏暗,還經常發生火災。
英國的氣候潮濕多雨,如果沒有取暖設備則很難應付。維多利亞時代,殷實之家在每個房間都設有壁爐。有時人們用木頭做燃料,這在農村尤其普遍,但設計壁爐的初衷是用於燒煤。煤在燃燒時不會火星四濺,比較安全,而且燃燒緩慢,無需經常留意。除非有卧床病人,一般家庭很少使用卧室的壁爐,只有大富人家才能享受卧室壁爐取暖的奢侈生活。19世紀80年代燃氣發明後,人們把煤氣爐放進卧室的壁爐里,點燃一會兒便可在入睡前驅走寒氣。

19世紀早期,盡管蜂蠟燃燒時間長,亮度大,但由於造價昂貴,絕大多數家庭還是用蠟燭照明。在農村,日光和爐火的光亮都被利用起來。在反映這一時期日常生活的油畫里,經常會有農婦坐在家門口紡紗、編織的場景,這並非單純為畫師擺造型,而是真實生活的寫照。
19世紀40年代,比蠟燭安全且照明效果好的油燈逐漸進入百姓家庭。此後,修剪燈芯、清洗燈罩和定期添油成為一項新家務。在燃料中鯨油價格不菲,煤油較為低廉。19世紀80年代,高效、清潔的燃氣系統發明後,煤氣燈在城市新建住宅普及開來。
由於英國人衣著繁復,而且大量使用室內裝飾布,洗滌就成為一項繁重的家務勞動。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一般都僱傭專門的洗衣女工,否則洗滌將會成為僕人乃至女主人的一項沉重負擔。
家政手冊建議家中的每個床都配上六對床單,這是個好主意。如果備有大量床單、床罩和內衣,一年只需徹底洗八九次即可保持室內清潔和個人衛生。但洗衣日的確是緊張而忙碌的。僕人一大早就要在爐子上燒好熱水。當時肥皂的洗滌效果還不理想,衣物必須刷洗和煮燙才能徹底洗凈。用手擰干、抻平大量厚重的衣物也很消耗體力。洗好的衣物能否在室外晾曬取決於天氣,如果天氣不好必須放在室內晾乾,那麼屋內則要一連數天潮濕陰涼。
維多利亞時代,英國人的洗澡習慣逐漸形成。在工人階級家庭中,父親和外出做工的女兒們一般定期到公共浴室洗澡,其他家庭成員則每周在廚房的錫制浴盆中擦洗身體。孩子們洗澡通常是不換水的,只是添加熱水保持適宜的溫度而已。
那些雇傭僕人的中產階級家庭則在自家浴室或更衣室洗澡。浴室的盥洗架上擺有臉盆、水壺、漱口杯、皂盒及其它盥洗用具。早飯前一小時左右,僕人會敲門進入,為主人准備好每日晨浴所用的冷熱水。如果進行徹底清洗,僕人就把浴盆放在浴室的壁爐前,並擋上屏風防止灰塵。在主人洗澡過程中以及穿衣離開後,僕人負責提水、倒水。由於浴盆很小,人們習慣於坐在旁邊的小凳上而不是坐到盆中洗澡。到維多利亞時代中期,富人階層已可以享用到便利的浴室設備,但是擁有眾多呼來喚去的僕人,誰還急於更新節省勞力的洗浴設施呢?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7-06 21:52
那個時代的中上層階級對於飲食非常講究,他們從遙遠的國度進口各種異國情調的香料、調料,用於精心烹制的食品中。維多利亞時代有了歷史上最早的烹調學校,名廚編寫的烹調書籍風行英國,在這個時代人們最早將具體烹調方法如調料用量等詳細寫入書中。一些廚房小廚具也流行起來,如開罐器等,維多利亞時代還形成了許多進餐禮儀。
這個時期,英國盛行下午茶,貴族們早餐豐富,午飯簡單,晚飯很晚。據說,維多利亞女王的女侍從官——女公爵安娜每到下午就會覺得很餓,於是便讓僕人拿些小茶點來吃,許多人紛紛效仿,下午茶漸漸成為一種例行儀式。事實上,圍繞著這種下午茶習俗形成了多彩的茶文化,高雅的旅館開始設起茶室,街上有了向公眾開放的茶館,茶話舞會更成為一種社會形式,維多利亞時代的淑女小姐們在那裡與男友們會面。

回答完畢

⑼ 1810-1840英國重大事件

1813 俄、普、英、奧、瑞典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萊比錫戰役
1814 拿破崙一世退位,波旁王朝第一次復辟 法國頒布《一八一四年憲章》英、美簽訂《根特和約》挪威埃斯伏爾會議
1815 英、俄、普、奧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 英國頒布《穀物法》滑鐵盧戰役1817 查卡布科戰役 英、美簽訂《盧希—巴戈特協定》1825 英國發生第一次經濟危機1830 英國「斯溫運動」1832 英國第二次國會改革 1836 英國「倫敦工人協會」成立 葡萄牙革命1836—1839 英國憲章運動第一階段1840英國發動了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強迫清政府簽定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與英國1819年發生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法國船運到中國多久 瀏覽:347
人工智慧時代印度怎麼辦 瀏覽:236
伊朗什麼時候跟美國關系不好 瀏覽:157
印度農業大國是什麼原因 瀏覽:606
印尼潛艇事故死了多少人 瀏覽:564
伊朗小鞋子講什麼 瀏覽:331
美國退出伊朗什麼協議 瀏覽:831
中國海外發展基金有哪些 瀏覽:950
日本電波手錶如何調中國時區 瀏覽:647
印度在哪些高科技領域領先中國 瀏覽:495
中國哪個廠生產路虎 瀏覽:973
越南潘多拉哪裡有賣 瀏覽:935
大笨鍾位於英國哪裡 瀏覽:278
中國哪個族的人口 瀏覽:909
外國人怎麼看待印度和中國 瀏覽:555
中國有姓人的在哪個省 瀏覽:549
中國什麼時候創造出了人工智慧 瀏覽:129
中國進口大豆稅費是多少 瀏覽:751
越南每年失蹤人口有多少 瀏覽:391
中國跟義大利的關系怎麼樣 瀏覽:302
© Arrange www.exoplanetwar.com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