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制憲會議怎麼體現了民主

英國制憲會議怎麼體現了民主

發布時間:2022-09-25 09:02:51

1. 如何認識英國君主立憲制

1.國王(女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王(女王)必須根據國會意願行使行政權力。國王(女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國王(女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和公布法律等。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與封建專制制度下擁有絕對權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憲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其存在主要作為國家的象徵。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英王(女王)是英國國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國民效忠的對象,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詢權、支持權和敬告權;英王(女王)作為英聯邦首腦,還起著維系英聯邦紐帶的作用。
2.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表面上,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過國王批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形式。18世紀以來,英王從來沒有否決過議會通過的法案。
3. 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英國保留君主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封建殘余濃厚的表現——但現在有很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進入21世紀的中國,對傳統的君主制有了一個新的看法。一些學者認為應該從人文的角度重新定位君主制中君主在國民中的精神領袖作用,擯棄封建殘余的不當說法。
解讀:英國君主立憲制是以代議制為基礎,以責任內閣制為核心的。英國國王是國家元首,但平常僅僅扮演儀式性的角色,實際最高行政首長是首相。

2.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存在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英國君主立憲制有什麼特點和作用?
亦稱「君主立憲」。君主立憲制是資本主義國家用憲法限制君主權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決定,君主沒有實權,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不直接支配國家政權,由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如英國,從法律上看,英王是「一切權力的源泉」、「國家的化身」,但實際上英王的權力虛有其表,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在現代英國,國王只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維護資產階級統治的一種權力象徵。
特點:①在君主立憲制政體下,國王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但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而作為國家的象徵的地位更為突出。②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內閣掌握行政權並對議會負責,法律上賦予英王的權力都由內閣和議會行使。
作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3.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1)三制合一。君主立憲制度是由君主制、民主制和貴族制融合而成。
(2)保留君主制。保留君主的同時,限制、約束和架空君權,建立起以議會內閣制度為核心的對首相負責的「責任制政府」。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相互妥協的產物。
(3)國王的地位──政治象徵作用;
①國王作為國家的國家元首,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
②國王是國家的人格化,是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
③國王作為英聯邦的首腦,起著維系英聯邦的紐帶作用。

4. 高一歷史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知識點

高中的歷史知識點相對於初中的知識點歷史來說,高一的知識點歷史更具有學科化的特點,因此相對增加一些難度。以下是我給你推薦的高一歷史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歷史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知識點
一、爭取民主: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 原因

(1)經濟:17世紀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2)政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專制獨裁,損害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

(3)思想:洛克、霍布斯等早期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影響

(4)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封建專制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

2. 過程

(1)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2)1649年處死國王查理一世

(3)1649-1660,共和國時期

(4)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

(5)1688年光榮革命

3. 意義

(1)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2)為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3)使英國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

二、確立民主:《權利法案》

1. 目的:以法律的權力限制國王的權力

2. 內容:(1)以法律限制國王的權力

(2)保證議會的立法權、財政權、軍事權等。

3. 意義:

(1)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政體)

(2)資產階級通過議會對國家實行集體統治, 有利於防止專制獨裁;

(3)資產階級的權益之爭,在議會得以和平方式實現, 有利於避免暴力沖突。

三、發展民主:責任制內閣形成

1. 形成:1721年,沃波爾是第一位首相

2. 組成:內閣的首腦是首相,內閣成員是各部大臣。

3. 內閣:

(1)內閣成員集體負責,要與首相共進退。

(2)內閣名義上對國王負責,其實對議會負責。

(3)如果議會通過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內閣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4. 首相:①議會多數黨領袖;②被國王任命為首相;③首相組建內閣,掌握國家行政權;④集體負責和對議會負責;⑤首相掌握行政權,通過議會掌握立法權,從而掌握國家大權;⑥遭議會不信任案,要麼垮台要麼解散議會。

【探究】中國內閣與英國內閣的比較

中國內閣是非法定的中央一級行政機構,而英國內閣則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機構。

中國內閣不能對皇權起到真正的限製作用,而英國內閣掌握實權,國王統而不治。

中國內閣是君主專制的產物,而英國內閣則是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產物。

中國內閣是建立在自然經濟的基礎之上,而英國內閣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經濟的基礎之上。

四、完善民主: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

1. 原因:工業革命後,工業資產階級興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權利

2. 內容:降低財產資格限制;重新分配議席

3. 結果:擴大了選舉權;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議席

4. 意義:

(1)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2)推動了政治民主化。

五、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和影響

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是人類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的過程,是英國政治民主化的過程。

1. 特點

(1)是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

(2)議會權力至上,君主統而不治。

2. 影響

(1)為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有利於防止專制獨裁,有利於避免暴力沖突。

(3)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國家,為世界其他國家樹立了君主立憲制的制度模式。
歷史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練習題
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夕,國王與議會的關系緊張,其主要原因是(A)

A、國王厲行專制,經常觸犯資產階級利益

B、國王經常違背議會慣例

C、國王不按與大臣協商的原則治理國家

D、國封建剝削太重導致國內證據動盪

2、英國資產階級將1688年的宮廷政變稱為“光榮”革命的主要原因是(C)

A、政變成功趕走了詹姆士一世

B、政變是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之間的妥協

C、沒有經過大的流血而獲成功

D、標志著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統治的最終確立

3.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其目的在於:(C)

A.確保王權至高無上 B.保障平民的自由民主權利

C.確立議會主權 D.保障貴族的一切特權

4. 英國責任內閣制形成於 (B)

A.17世紀末 B.18世紀 C.19世紀 D.20世紀

5、以下關於近代英國內閣制說法正確的是:(B)

A.內閣成員經國王提名,首相批准組成 B.內閣全體成員對政府事務集體負責

C.首相只有行政權,沒有立法權 D.首相無權解散議會重新選舉

5.下列關於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的敘述,正確的是 (C)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業革命②工業資產階級經濟實力強大,強烈要求參與政權管理③工業資產階級在國會取得了優勢,擴大了資產階級民主④工人取得普選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猜你喜歡:

1. 高一歷史知識點:歐洲聯盟

2. 高一歷史必修一世界多極化趨勢的出現知識點

3. 人教版高一歷史瓜分中國的狂潮知識點

4. 高一歷史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擴展知識點

5. 高一歷史知識總結歸納

5. 請簡述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過程。老師說有四點

所謂君主立憲,也就是說,一切都要由法律決定,君主沒有實權,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令。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 光榮革命後,議會權力有相當的擴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用在議會中所處的優勢,進一步擴大和鞏固他們的統治權,並限制國王權力,約束英王的實際統治權。

  2. 英國議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權利法案》。這些法律的制定和實施,形成了一種新的政治體制,這就是習慣上所說的「君主立憲制」。

  3. 隨著議會的不斷立法,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確立起來。

  4. 1701年議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進一步限制王權,提高了議會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鞏固了君主立憲制政體。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在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國家體制,屬於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英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6. 用現代史觀看待英國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意義

君主立憲制就是將以前的以國王皇帝手中的立法權行政權過度到以憲法為中心的國會中但國家任然保留君主。 君主立憲可分為實君憲政制和虛君憲政制現在世界上大都為後者,實君憲政制度重政府結構來講君主交出了立法權但保留部分行政權,首相只是輔助君主治理國家,憲法和其它法律由議會制訂,從體制上看就是議會制訂憲法和法律限制君主,君主在制訂的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治理國家。 虛君憲政制君主交出所有的權利(有些國家的紀年由君主指定),首相是國家的主要行政人,立法和實君一樣,從體制上來看憲法和法律不是限制君主而是用來限制首相,首相只能在憲法和法律內治理國家。 其缺點在於國家內任成在著特權階級,優點是不用戰爭就可實現憲政。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君主立憲制,君主立憲制亦稱「有限君主制」,是資本主義國家君主權力受憲法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有二元制和議會制兩種。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是君主和議會分掌政權,君主任命內閣,內閣對君主負責,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權,而議會則行使立法權,但君主有否決權。如1871—1918年的德意志帝國和明治維新後一段時間的日本。在現代,二元制的君主立憲制只有個別國家實行。議會制的君主立憲制,則仍為現代不少資本主義國家所採用,如英國、荷蘭、比利時、丹麥、挪威、瑞典、泰國、日本等。是在君主立憲的基礎上隨著近代政黨的形成和議會作用的加強而逐步確立起來的。在這種制度下,議會掌握立法權,內閣由議會產生並對議會負責,君主的實際權力減弱,其職責大多是禮儀性的。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政治作用主要體現在,英王是國家元首,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英王是英國國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國民效忠的對象,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具有被咨詢權、支持權和敬告權;英王作為英聯邦首腦,還起著維系英聯邦紐帶的作用。

7.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和建立標志

英國君主立憲制,是1688年政變後在英國建立起來的國家政體,也稱議會君主制,屬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接下來分享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君主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名義上是世襲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君主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擁有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和公布法律,統帥軍隊、宣戰和媾和等權力。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議會君主制政體的權力重心在議會。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表面上,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過國王批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形式。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標志

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的標志是頒布《權利法案》。英國君主立憲制,是1688年政變(見光榮革命)後在英國建立起來的國家政體,也稱議會君主制,屬資產階級民主制政體類型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

評價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8.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對英國議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制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這種政治體制雖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它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這一制度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9. 英採用議會制君主立憲制的原因

立憲君主制。或稱君主立憲制,又稱有限君主制。在實行此種制度的國家中,君主名義上為國家元首,執掌國家的最高權力,實際上君主的權力受到憲法和議會、政府等機關的限制。
英國是世界上最早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英國「光榮革命」後建立起來的。大約在13世紀中期,貴族在同英王亨利三世的斗爭中獲勝,成立議會。13世紀末以後,議會經常召開,議員由貴族、市民和騎士組成,由於各個階層的利益不同,常常不在一起開會,14世紀以後,議會逐漸分成上下兩院。此後,下院的權力不斷擴大,15世紀末,下院已經有提出財政議案和法律議案的權力。但是,這一時期議會仍然是封建性質的等級代議機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議會成為資產階級同代表封建勢力的斯圖亞特王朝斗爭的政治中心。光榮革命以後,議會相繼通過《權利法案》和《王位繼承法》,從法律上確認「議會主權」原則,進一步限制王權。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擅自批准法律、廢除法律或中止法律的實施;並規定,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英國的君主立憲政體初步確立。在這種政體下:
1.國王(女王)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
國王(女王)必須根據國會意願行使行政權力。國王(女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聯合王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和英國國教的世襲領袖。就法律地位而言,國王(女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批准和公布法律等。實際上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與封建專制制度下擁有絕對權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憲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其存在主要作為國家的象徵。在對外交往中代表英國;英王(女王)是英國國家的人格化,提供了國民效忠的對象,成為民族團結的紐帶和國家統一的象徵;在日常政治生活中,英王(女王)具有被咨詢權、支持權和敬告權;英王(女王)作為英聯邦首腦,還起著維系英聯邦紐帶的作用。
2.議會成為國家權力中心。
議會擁有立法權、財政權和對行政的監督權。表面上,議會通過的法案要經過國王批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形式。18世紀以來,英王從來沒有否決過議會通過的法案。
3.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即是新教徒),天主教徒或同天主教徒結婚者不得繼承王位。
傳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立憲君主制優於專制君主制,但共和制又優於立憲君主制,英國保留君主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是封建殘余濃厚的表現——但現在有很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看法。比如歷史學家劉宗緒、劉祚昌、唐德剛等都反對簡單地把君主制與封建殘余等同,認為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君主立憲制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可能更大。
比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確立的君主立憲政體大大削弱了國王的權力,議會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國家的權力,結束了英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使得英國走上資產階級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代表了歷史發展的趨勢,是歷史的一大進步。不僅對鞏固資產階級在英國的統治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的制度,也有著巨大影響。
回答者:一諾yinuo - 經理 四級 5-17 08:10
內容有點多,不過怎麼復雜的問題三言兩語是說不清楚的。
1.英國是採用君主立憲制政體的國家。君主立憲制又稱有限君主制,就是君主作為國家元首,但他(她)的權力要受憲法的限制。英國君主立憲制是資產階級和貴族妥協的產物。
1640年英國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把國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台,建立了共和國,後來又經歷了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司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和1688年的光榮革命,英國革命最終以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的妥協而結束,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在這個過程中充滿著資產階級和封建貴族的斗爭和妥協,通過斗爭和妥協又制定了一些憲法性文件,確立了只有法院具有審判和提審權的制度。1688年光榮革命後,為擴大議會權力,限制王權,議會於1689年制定了"權力法案",1701年王位繼承法的制定又進一步擴大議會權力,限制了王權。隨著資本主義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強大,還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英國大量的慣例,如國王的權力和法律地位;英國內閣的建立和職權;內閣與議會的關系;首相的地位等,這些慣例使英國議會內閣製得以建立和完善,從而使君主立憲制最後鞏固下來。
2.英王的權力及其在國家生活中的作用
英王的權力在法律上和實際之間差別很大。按照英國憲法規定,國王是世襲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立法機關的成員,法院首領,聯合國武裝部隊總司令,英國國教世俗領袖。從法律上英王是國教最高統治者。
按照慣例,英王在政治生活中要根據下述原則進行活動:
第一,國王執行職務時必須依照內閣和議會的決定,大臣的建議而行動,不能自行其是;
第二,國王不能直接捲入政治的紛爭之中;
第三,國王在各政黨間保持中立立場;
第四,國王對整個國家政策沒有答復責任,其言行對國民不負責任;
第五,國王對大臣提出的建議和勉勵對大臣無任何約束力。
以上原則概括起來就是"統而不治","國王不為非","國王中立",這些原則的貫徹目的正如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所說的是為了"使國王成為萬眾一心的一個光輝象徵"。同時也使英王的實際權力已經名存實亡,正如恩格斯所講:"王權實際上已等於零"。(馬恩全集1卷,第682頁)
雖然如此國王仍然是整個國家機器的不可缺少的組成環節,沒有這個環節,國家機器就運轉不靈,在"王權"的行使中仍有一些形式上的職權需要英王來行使。
第一,在立法權方面形式上的權力。招集停止和解散議會需要經過英王的命令進行。平民院議長選出後需取得英王的同意。兩院通過的法案,最後需經英王批准公布後才能生效。
第二,在行政方面形式上的權力。在形式上英王有任免官吏、指揮軍隊、對外宣戰、主持外交活動、加封貴族等權力。
第三,在司法方面形式上的權力。形式上一切法院的判決,一切刑事追訴都以國王的名義進行,一切犯罪都認為是對國王的犯罪,法官以國王的名義任命,殖民地法庭上訴到樞密院司法委員會審理的案件,以國王的名義作最後裁定。
第四,當英國兩大政黨勢均力敵或發生嚴重矛盾時,國王以不偏不倚的中立態度進行調解,作出決定,正如工黨一理論家珍妮.李說:"君主制是個有價值的緩沖器"。
第五,英王是英聯邦團結的象徵。自從大英帝國沒落後,英國及其自治領、殖民地和其他成員國組織了一個鬆散的集合體--英聯邦英王在法律上是英聯邦的元首,英國駐各自治領和殖民地的總督都由女王委派,英國資產階級利用英王的威望把英聯邦成員國聯合起來,並通過她和王室的活動起著紐帶作用。
除此以外,英國憲法學家白傑浩特認為英王還有三種殘余權力,即知會權,警告權和鼓勵權。所以英王有權獲得有關內閣會議和所屬各委員會的詳細報告和記錄。歷任首相每周有一次要向她匯報國情,重大的國家事務首相也要與英王磋商,國王如認為內閣的決策有問題可以向首相提出警告,在遇困難時可鼓勵首相剋服困難。由於英王在任時間長,了解情況多,政治經驗豐富,因而她的建議往往得到首相的重視,從而對內閣決議產生實際的影響,這就是英王的"潛在大權"。
恩格斯曾指出:「英國憲法沒有君主政體淡化不可能存在的,在……去掉王權整個這一座人造的建築物便會倒塌。英國憲法是一座顛倒過來的金字塔,塔頂同時又是底座。所以君主這一要素在實際上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它在英國人的眼光中意義就會越重大。大家知道,沒有一個地方比英國更崇拜統而不治的人物。」

10. 英國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和法國半總統制行成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及其特點

呵呵,我是選修歷史政治的,希望這些回答有助於樓主!

1.英法兩國政體不同的原因:
完整地說,這是由兩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背景、階級力量對比和政治文化傳統不同決定的。

①兩國資產階級革命階級力量對比不同(現實原因)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資產階級與新貴族結成聯盟,形成比封建勢力更強大的力量,迫使封建貴族在革命後走妥協的道路,因而英國最終以革命加改良的方式建立起君主立憲制。大革命前的法國封建勢力特別強大,封建勢力對資產階級和農民採用高壓政策,資產階級、廣大民眾幾乎無法與他們達成妥協,只能採取徹底的資產階級革命方式推翻封建王權,廢除君主,建立起民主共和制。

②政治文化傳統不同(歷史原因)
英國政治文化傳統比較保守,善於妥協,政體變革往往採用漸進方式。法國大革命前的法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對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展開了猛烈批判,形成了法國激進的革命政治文化。

2.英國政體運行的特點
①.國王、議會和內閣之間雖有分權,也有制約,但分權界線不是很清晰,權力交叉情況突出。
②.英國法律賦予議會至尊無上的地位。但20世紀中期以來,權力重心逐步向內閣和首相傾斜,首相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人。

3.法國政體運行的特點
①.半總統制半議會制:在法國政體中,總統處於很高的地位,權力很大,但不能說法國是「總統制國家」,因為總統權力受到一些結構性制約。盡管總統任命總理並主持內閣會議,但憲法規定政府應對議會負責,議會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限制政府的行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責任,從而使總統權力大打折扣。議會對總統有直接和間接的監督權。總統的重要文件、命令要有總理副署。這些限制使總統的實際權力受到很大制約,因此人們把法國稱為「半總統半議會制」國家。
②.左右共治:法國「左右共治」現象出現的原因是總統和總理權力來源不同,來自於不同的黨派。總統由選民直接選出,議會無法制約選民。總理雖由總統直接任命,但總理要對議會負責。因此總統任命總理時,必須接受議會多數黨推舉的總理候選人,否則總理領導的政府就無法正常運行。議會多數黨不一定與總統是同一黨派,因而會出現總統和總理不是一個黨派的「左右共治「局面。
③多黨制: 多黨制也是法國政體的一個特點。這種多黨制的主要表現是:始終未能形成兩個左右政治局勢的大黨;黨外有黨,黨內有派,黨派林立;隨著中間階層壯大,左右翼政黨都出現向中間靠攏的趨勢。

史實么,
英國: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議會邀請詹姆士二世的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荷蘭執政威廉承襲英國王位,共同統治英國,這是一場不流血的政變,就是新舊雙方的妥協,也充分說明資產階級力量並非強大到獨霸一台。
其次,1832年英國著名的議會改革,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議席,改變了當初只有那些擁有一定地產的成年男性才能當選議員的局面,從側面展示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力量發展的不充分。
法國:法國大革命,大家都知道的,是歐洲最徹底的一場資產階級革命,巴黎人民攻佔巴士底獄,成了全國革命的信號。各個城市紛紛仿效巴黎人民,武裝起來奪取市政管理權,建立了國民自衛軍。不久,由人民組織起來的制憲會議掌握了大權。
再者,法國的共和之路漫長而又曲折,經歷了反復的復辟與反復辟,舊勢力被消滅的比較徹底,最後「一票共和」,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走上了共和之路。
PS:樓主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大國崛起》,裡面對近代大國的崛起過程有比較詳盡地描述!

閱讀全文

與英國制憲會議怎麼體現了民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客家人叫什麼民族 瀏覽:160
老山戰役為什麼不攻打越南 瀏覽:964
英國內海面積多少公里 瀏覽:161
到越南找老婆辦什麼證 瀏覽:408
怎麼評價義大利打仗 瀏覽:528
印尼什麼東西不可以帶 瀏覽:505
大連哪裡可以換印尼盾 瀏覽:387
廣西靈山到越南怎麼走 瀏覽:214
越南咖啡行業怎麼樣 瀏覽:121
1億印尼盾值多少人民幣 瀏覽:977
中國古代如何封信 瀏覽:28
雲義大利語怎麼講 瀏覽:476
韓國有哪些姓氏到中國尋根 瀏覽:197
我們只要伊朗幣英文怎麼寫 瀏覽:748
印尼普頓集團總裁叫什麼名字 瀏覽:821
義大利文化餐廳英語怎麼說 瀏覽:704
印度卧鋪多少錢 瀏覽:211
印尼人到大陸怎麼轉賬 瀏覽:463
伊朗從什麼時候打仗 瀏覽:959
中國最有錢的人有多少資產 瀏覽: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