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19世紀為什麼不走陸路

英國19世紀為什麼不走陸路

發布時間:2022-07-15 00:39:33

❶ 英國是怎麼強大起來的是當海盜嗎

英國
United Kingdom

歐洲西部島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面積24.41萬平方千米。人口5820萬(1993)。其中83%的人口集中在英格蘭。官方語言為英語,威爾士約1/4人口講威爾士語。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倫敦。

地理 英國由大不列顛島(包括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愛爾蘭島東北部和一些小島組成。西北瀕大西洋;東部隔北海、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與歐洲大陸相望;大不列顛島南部西側,隔愛爾蘭海和聖喬治海峽,與愛爾蘭相望。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主要山脈有奔寧山脈和格蘭扁山脈;格蘭扁山脈的主峰本尼維斯山海拔1344米,為全國最高點。主要河流有塞文河和泰晤士河。屬溫帶海洋性氣候 ,終年溫和濕潤。長年多雨霧,秋冬尤甚。
歷史 約公元前 700年以後 ,歐洲西部的克爾特人移入不列顛群島 。公元1世紀羅馬人佔領了英格蘭東南部,在倫敦築起了城堡。5世紀起 ,北歐部族紛紛入侵 ,有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並在此定居 。7 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合並成7個王國 ,彼此角逐達200 年之久 ;其間北歐海盜屢屢入侵 。827 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並於1016~1042年淪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稱威廉一 世 。1215 年約翰王被迫簽署《自由大憲章》,王權遭到抑制。1337~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伊麗莎白一世時期(1558~1603)於 1588年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進行了一系列殖民擴張 。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1642年發生保王黨和議會黨人之間的內戰。1649年 5月 19 日宣布為共和國。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1668 年發生了「 光榮革命」 ,奠定了君主立憲制的基礎。18世紀後半 葉至19世紀前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 。1914 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 ,為世界第一殖民帝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落。1931年被迫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殖民體系開始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慘重。戰後經濟實力削弱,政治地位隨之下降;在世界反帝反殖、民族解放運動的沖擊下,英帝國殖民體系逐步瓦解。現維持著鬆散的英聯邦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一直由英國保守黨和英國工黨輪流執政。1979年5月,保守黨的撒切爾夫人成為英國第一位女首相。在1983年和1987年大選中保守黨連勝。1990年11月,J.梅傑當選為保守黨領袖並成為英國首相。1992年以梅傑為首的保守黨第四次蟬聯執政。1997 年 5月 ,工黨領袖T.布萊爾出任首相。1998年4月10日,英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有關各方達成北愛爾蘭和平協議。
政治 英國迄今無成文憲法,它以歷來涉及國家根本問題的慣例、傳統、宣言、法案等作為行憲准則,主要有《自由大憲章》、《人身保護法》、權利法案、議會法以及歷次修改的選舉法、市自治法、郡議會法等。政體為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 、武裝部隊總司令 、英國國教和世俗領袖,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大臣、高級法官和各屬地的總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等。但實權在內閣。在位君主為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52年2 月6日登基。
英國議會由國王(女王)、上院和下院組成。上院亦稱貴族院,由王室後裔、世襲貴族、新封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主教組成。上院議長麥凱勛爵。下院亦稱平民院,1997年5月選舉產生的下院 ,議長為貝蒂·布斯羅伊德。英國內閣由首相 、樞密大臣和重要大臣組成。1997年5月組成的內閣,由工黨的布萊爾為首相。英國的主要政黨有:①保守黨 。前身為 1679 年成立的托利黨 ,1833 年改用現名。②工黨 ,1900年成立 ,原名勞工代表委員會 ,1906年改用現名。③社會自由民主黨。1988年3月由原自由黨和社會民主黨內支持同自由黨合並的多數派組成。其他政黨還有民主左翼、英國共產黨新黨、綠黨。
經濟 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西方國家中名列第五。自1981年下半年到1989年底,經濟持續8年低速增長,通貨膨脹率一度明顯下降,失業現象有所緩和。但貿易逆差不斷擴大。1990年下半年經濟進入衰退,出現經濟增長乏力,固定投資下降,工業產量出現負增長,失業上升。這次衰退是戰後最長的一次。1993年初經濟開始復甦,但勢頭微弱,年底漸趨穩定 。1992年國民生產總值3485億英鎊(以1985年不變價格計算 ) 。貨幣單位英鎊 ;匯率為1英鎊兌1.502美元(1993年平均匯率)。
英國是歐共體中能源最豐富的國家。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煤 ,為世界第六大產油國 。森林覆蓋面積 227 萬公頃。英國的紡織、采礦、冶金、機械等傳統工業日趨落後,產品缺乏競爭力,亟須更新改造。航空、電子、化工等新興工業較為先進。海底石油開采、信息工程、衛星通信、微電子技術等方面近年有較大發展 。主要工業品有煤 、生鐵 、原油、新聞紙、電力、汽車、合成橡膠等。

英國農業生產水平較高。全國75%的土地用於農業,大部分為私營農場。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燕麥、馬鈴薯、甜菜等。英國1/3農場專事養殖業,主要牲畜有牛、羊、豬和家禽等。英國是 歐 洲 最 重要的捕魚國之 一 ,可 滿足本國2/3的需求量。
服務業近年來發展較快,地位日顯重要。1993年總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從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的72%。旅遊業為英國重要經濟部門之一。主要旅遊點為倫敦、愛丁堡、加的夫、布賴頓、格林尼治、斯特拉福、牛津、劍橋等。
英國交通以陸路為主。鐵路運輸發達。倫敦有相當完備的地鐵網 。1993年6月20日英法海峽隧道貫通。鐵路總長1.65萬千米,公路總長36.23萬千米 ,其中高速公路3147千米。內河航運線總長3750千米。共有大小港口300多個。主要港口為薩侖沃、倫敦 、蒂斯-哈特浦爾 、米爾福德 - 黑文、格里姆斯比-因明翰 、福斯、南安普頓、奧克尼、菲利克斯托、米德維、多佛 、利物浦。年客流量在100萬以上的國際機場有12個,主要為希思羅、蓋茨維克、曼徹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北海油田的石油大多通過水下輸油管運回陸地。輸油管道總長1686千米;輸氣管道約5330千米。
英國為世界第五大貿易國。商品和勞務出口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主張多邊的貿易體系和世界貿易的進一步自由化。主要出口機械、汽車、航空設備、電器和電子產品、化工產品、石油等;進口原材料和食品等。最大貿易夥伴為歐共體。1992年同歐共體的貿 易佔英外貿額一半以上 。其次是其他西方國家、北美、經合組織成員國、石油輸出國家、發展中國家、東歐及獨聯體國家。德國是英國最大出口國和進口國。其次是美國。英國的對外投資絕大多數投在發達國家。英國的對外援助國有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幾內亞、馬拉維、莫三比克、尚比亞、烏干達等。外國在英國的投資絕大多數來自發達國家。美國幾乎佔一半。
文化教育 實行5~16歲兒童的義務教育制。國內基本無文盲。中小學分公立和私立,公立學校學生免交學費;私立學校師資條件和設備都較好,但收費高。高等學校有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愛丁堡大學等。主要報刊有《每日快報》、《每日郵報》、《每日鏡報》、《每日星報》、《太陽報》、《泰晤士報》、《衛報》、《每日電訊報》、《觀察家》、《經濟學家》等。英國主要通訊社有路透社、新聞聯合社、交換通訊社。英國廣播事業歷史悠久,業務發達。英國廣播公司創辦於1922年,1936年即播放電視節目。

對外關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英國國力衰落 ,殖民體系瓦解,英聯邦日趨鬆散。面對戰後形成的兩極體制,英國於 60 年代中期調整其外交國防政策 ,將防務重點放在歐洲。1973年英國參 加 歐 洲共 同體 ,自 此歐洲在英國外交中佔有「優先地位」,但英國也不放棄向美國靠攏,在重大問題上積極支持和配合美國的政策主張。1991年以後,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戰後兩極體 制 的終結 ,英國積極調整外交政策,以圖在新格局中繼續發揮大國作用。
英 國與中國於 1954 年 6 月 17 日達成互派 代辦的協議,1972年3月 13 日兩國簽訂了升格為大使級外交關系的聯合公報。80年代以來,兩國關系有較大發展,高級互 訪不斷增多。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國於1997年7月1日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並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自1992年10月港 督彭定康提出香港政治體制方案以來 ,中英在香港問題上出現分歧,致使兩國關系發生困難。1993年12月15日,港英當局不顧 中方反對,單方面將部分政改方案提交立法局,嚴重 損害了中英關系。兩國簽訂的其他重要協定有:避免雙重征稅和 防止 偷稅漏稅協定,空間合作諒解備忘錄,第二經濟技術合 作協定、促進和互相保護投資協定,關於優惠貸款安排的備 忘錄、中英大氣科技合作備忘錄、1991~1993年中英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交流計劃,新的衛生合作協議等。1992年中英貿易額達19.4億美元。
英國主張加強同西歐的關系,支持歐共體,贊成建立共同體統一大市場,但反對建立超國家的「歐洲聯邦或邦聯」,對歐共體、社會憲章持保留態度。1988年英國與歐共體其他11國的貿易佔英外貿總額的1/2 。1989 年雙方貿易總額為1812.927億美元。1993年8月英國批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
英國與美國有傳統的合作關系。1979年保守黨上台,兩國關系進一步加強,英視美為主要盟國。冷戰後,特別是柯林頓上台以來,英美特殊關系持續淡化,兩國在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問題上有分歧 。美在英共有駐軍3萬人 ,有10個軍事基地,其中潛艇基地1個,空軍基地9個。
英國同第三世界國家特別是英聯邦國家有著傳統的密切的經濟合作和貿易關系 ,英向 120 多個國 家提供雙邊援助,英在非洲特別是南部非洲 ,仍有重要利益 ,英海外投資的15%在非洲 。英關注東南亞地區的局勢 ,重視東盟的作用。英國同東南亞及中東國家來往明顯增多。

英國歷史
http://..com/question/3695403.html?fr=qrl3

簡述
產業革命即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蒸汽機的使用。英國人瓦特在已有蒸汽機的基礎上,發明了高效能蒸汽機。19世紀40年代,整個歐洲和美國都普遍使用了蒸汽機。蒸汽機帶動著紡織機、鼓風機、抽水機、磨粉機,造成了紡織、印染、冶金、采礦的迅猛發展,創造了人們以前難以想像的技術奇跡。

意義
蒸汽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也推動了其他工業部門的機械化,引起了工程技術上的全面改革。在工業上,導致了機器製造業、鋼鐵工業、運輸工業的蓬勃興起,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工業技術體系;在科學上,促進了熱力學理論的建立。工業革命是一場以技術革命為中心內容的社會變革,在這場變革中,科學技術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造成了社會生產力的巨大進步,第一次凸顯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詳細介紹
http://..com/question/12311070.html?si=1

❷ 18世紀晚期,英國到美國是走水路嗎

18世紀晚期的時候,還是乘坐風帆帆船,飛機也沒發明,而英國是個島國。到美國只有走水路。

那時候即使順風順水從英國坐大帆船到美國也需要20~30天時間

❸ 八國聯軍為什麼不走陸路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而參加防守京師的清軍總兵力達10萬人以上,是八國聯軍兵力的8倍。10萬之眾,從官到兵,竟然沒有一人能說得出具體的防禦部署,沒有指揮機構,沒有戰斗動員、作戰方針、作戰原則,也沒有協同作戰的實施計劃和保障支援方案,更沒有戰役和戰術預備隊。

1900年11月28日,在清王朝首都北京的紫禁城,八國聯軍慶祝勝利。

面對聯軍的進攻,慈禧集團顢頇愚魯,既沒有認真的防禦部署,也沒有積極應對之策。慈禧指揮無方,對抵抗充滿幻想又搖擺不定,戰爭必敗無疑。在抗擊外敵的過程中,有一支來自大西北的、主要由回族子弟組成的甘軍,在其首領董福祥、馬福祿率領下,表現英勇,在整個戰爭屢屢敗北的灰暗色調中透出一點點亮色。

1900年是庚子年,在清朝的歷史上,是一個屈辱的年份。這一年,義和團運動方興未艾;朝廷對義和團的態度由「剿」改「撫」,想和列強賭一把。到了6月,八國聯軍向中國開戰,開始大舉進攻北京。

面對八國聯軍的進攻,慈禧集團顢頇愚魯,既沒有認真的防禦部署,也沒有積極應對之策。慈禧指揮無方,對抵抗充滿幻想又搖擺不定,戰爭必敗無疑。

八國聯軍兵臨京城,清廷沒有防禦部署

1900年7月15日,天津陷落的消息傳到京城的皇宮里,慈禧害怕了。她宣布停止進攻使館,還正式任命李鴻章為北洋大臣和直隸總督,准備議和。

但李秉衡的出現,使心慌意亂的慈禧如同黑夜裡突然看到了一絲曙光,欣喜異常。李秉衡時任「長江巡閱水師大臣」,是堅定的抵抗派。慈禧召見他時,詢問他對時局的看法,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既已開戰,不能言和。慈禧很久沒有感到如此振奮了。她立即下旨,命李秉衡為「辦武衛軍事務」,所有來到北京「勤王」的部隊都歸李秉衡指揮。

8月4日,聯軍約2萬人向北京進發,總司令為德國元帥瓦德西。具體的行軍序列是:先頭部隊分三路前進,日軍為左翼,英軍為右翼,美軍為中路,別的國家隨後。日、美、英三國軍隊組成的先頭部隊的兵力為:14050人,49門火炮。俄、法、意、奧軍隊的兵力為5650人,34門火炮。

天津至北京,陸路137公里。八國聯軍沿途遇到小小的抵抗,但進攻速度並未因此遲滯,5日攻佔北倉,6日攻佔楊村,9日攻佔河西務,12日攻佔通州,一路長驅直入。

❹ 公路為什麼叫馬路,有什麼來歷

馬路的由來:

歐洲在工業革命以前,一般道路都是土路,即使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這類歐洲大城市中,最好的道路也是用石子鋪成,當時還沒有用復雜技術修建的道路。

18世紀末,英國正處於工業革命的熱潮之中,工業的發展對交通運輸的要求愈來愈高,昔日那種「人走出來的路」,再也不能適應人們的需要了。

在這種情況下,英國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設計了新的築路方法,用碎石鋪路,路中偏高,便於排水,路面平坦寬闊。後來,這種路便取其設計人的姓,取名為「馬卡丹路」。

19世紀末中國的上海、廣州、福州等沿海港口開埠,歐美列強在華興建租界,便把西方的馬卡丹路修建方法帶到了中國。當時中國人便以英語「macadam/馬卡丹」的音譯作為路的簡稱,後來俗稱「馬路」。

在上海有另一種說法:在上海,最早來外灘的多是單身洋人,他們富有冒險精神,長得結實,每日下午3點以後,為發泄過剩的精力,他們便想找個地方跑馬,江岸不夠他們盡情馳騁,便想到了洋行樓群後的大片泥灘,於是就有了今天南京東路外灘到河南中路一段長500米的跑馬小道,這便是南京路的前身。

因為當時總看見洋人在上面跑馬,故而當時上海人就以其音譯,俗稱其為「馬路」。

(4)英國19世紀為什麼不走陸路擴展閱讀:

高速公路的起源:

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極大的刺激了公路交通的發展,原有的混合交通公路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於是,在汽車的誕生地德國,一場新的探索拉開了序幕。

1909年,德國AVVS組織在柏林西南動工修建一條快速賽車試驗道。據史料記載,這條長10公里的試驗道為雙向多車道結構,毎道寬7.8米,道路中間用草皮和灌木分隔,沿途的十個道口均設有混凝土高架橋。

該路動工後,工程進展遲緩,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便陷於停工狀態,直到1920年才全部完工。這條試驗道初步具備了現代高速公路的基本特徵。

❺ 當時英國人從水路向東來中國必須經過哪些大洋

大洋洲的主要國家是澳大利亞,就說澳大利亞黑人的來歷吧
澳大利亞人口,據統計(1984年)為1554.4萬人,其中白種人佔95%似上,但是最早居民是澳洲黑人(Australoids)。科學家們證實澳洲黑人是從外部移入的。這必然產生澳洲黑人的來源問題。

最早提出澳洲黑人起源問題的是英國航海家羅伯特·菲茨羅伊,他在1839年首次指出,澳洲大陸上的黑人和塔斯馬尼亞黑人是非洲黑人的後裔,或是乘船時偶然被暴風吹到這里來的,或是逃亡的黑奴。這樣便出現了關於澳洲黑人起源的「非洲說」。該說顯然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早為考古資料和有關人類學、民族學和歷史語言學的資料所推翻。雖然菲茨羅伊的「非洲說」不足取,但是,他第一次提出澳洲黑人是從大陸外部移入的觀點是正確的,是有價值的。

1847年,英國人類學家普查里德認為澳洲黑人的祖先原是分布於大洋洲諸島上的「尼格利陀種族」,後來經新幾內亞或帝汶島到達澳洲大陸北岸,然後逐步擴散於大陸各地,因而又產生了「尼格利陀種族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又有兩位著名的人類學家對澳洲黑人的來源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得出了許多重要結論,他們是英國學者約翰·馬修和A.E.哈威特。馬修認為澳洲黑人是由兩個或三個種族成份混合而成的。他說,澳洲黑人最早的種族成份是居住在新幾內亞南部的巴布亞種族(即尼格利陀種族)成份和與印度的達羅維荼人血緣相近的種族。馬修的理論根據:1.從語言上看,他們都稱呼胞族為「卷發」和「直發」、「暗色的皮膚」和「淺色的皮膚」、「深色血液」和「淺色血液」,等等;2.他們都有同鳥類搏鬥的神話;3.澳洲黑人有巴布亞種族和達羅維荼種族的風俗習慣。
哈威特繼承和發展了馬修的觀點,提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種族成份的先後次序的理論。哈威特指出,澳洲黑人是由尼格利陀人種和高加索暗色人種混合而成的,先是尼格利陀種族成份,後是較晚近的高加索暗色種族成份。他還說今日印度的達羅維荼人也是高加索暗色人種的後代;至今與澳洲黑人有血緣關系的還有斯里蘭卡的維達人,日本的阿伊努人,中國的苗族和印度的托達人。

馬修和哈威特的功績是,他們指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的種族成份的因素,他們理論的缺點在於沒有注意到區別民族的文化因素。這個任務由德國學者格雷布納完成了。

大約與哈威特同時,德國學者格雷布納發表了關於澳洲黑人起源的文章《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層》。在文章中,他就澳洲黑人的起源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所謂「文化圈」或「文化層」理論。格雷布納指出,在今澳洲黑人中有四種不同的文化層或文化圈,這四種文化是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地區傳播到澳洲大陸來的,其為:1.塔斯馬尼亞文化,亦稱古尼格利陀文化;2.飛去來器文化,亦稱新尼格利陀文化;3.圖騰文化,亦稱西巴布亞文化;4.兩等級文化,亦稱東巴布亞文化。他說,上述四種文化都傳播到澳洲大陸,而傳播到塔斯馬尼亞島的只有一種文化,即塔斯馬尼亞文化。傳播到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和南部地區的是前兩項文化。傳播到西北部的是第三項文化,第四項文化以東西走向傳播到整個澳洲大陸。格雷布納說,這四種文化就其時間順序言,前兩種最古老,第三種次之,第四種更次之;就其主次而言,第四種文化遍布澳洲全大陸,不過每個地區有一種文化為主,其餘為次,因而形成了四種文化重疊和混合的歷史現象。格雷布納的學生、天主教神甫施米特繼承了其師的理論,同時從宗教和歷史語言學角度對澳洲黑人起源問題進行了論述,以補充格雷布納的學說。此後學者們一直不停地探討這個問題。近幾十年來,各類科學突飛猛進地發展,尤其考古發掘工作大規模地進行,所有這些都對弄清澳洲黑人起源問題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學者們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新的資料,又取得了以下新的成就:

考古學上的新成就。

早在1884年在昆士蘭南部的塔爾蓋,在峽谷的斜坡上2—3米深處,發掘出14—16歲男孩的頭骨碎片,1918年復原後稱「塔爾蓋人」。頭骨結構具有原始人的一些特點:穹窿低下,穹窿骨和臼齒骨都很厚,齶面很大,頜部突出。塔爾蓋人雖然比較原始,但已具有今澳洲黑人的一些特徵:鼻寬而不高,臉型適中,不長不寬。20世紀20年代,從墨累河開渠時,在科乎納地方又發掘出一個頭骨,在類型上與塔爾蓋頭骨相近,石化度也很大,據此可以斷出相對年代來。科乎納人頭骨的特徵是:骨體粗重,頜部突出,眉工粗大,頭骨很長,穹窿卻很低,臼齒很大。這說明科乎納人已比塔爾蓋人的時代更近了一步,但仍具有原始人的某些特徵。科乎納人和今澳洲黑人相比,共同特徵就更多了,如頭骨度較小,臉形不長,寬鼻,突頜,等等。第三次重大考古發現是1943年在墨爾本近郊凱洛爾地方發掘出的頭骨,稱凱洛爾人。其特徵是:腦腔容量很大(1593立方厘米),穹窿高度很大,臼齒較長,齶突出部分較小,幾乎和今澳洲黑人一樣。

這樣,我們看出今澳洲黑人的發展過程:塔爾蓋人→科乎納人→凱洛爾人→今澳洲黑人。

在澳洲黑人祖先的種屬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澳史家羅·華德根據人類學資料指出:「澳大利亞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其皮膚雖為棕色偏黑,近黑色,但從體格外貌上看,他們像高加索人種,而不像尼格羅人種或蒙古人種。例如,他們的頭發一般長得濃密,但是既不像蒙古人的頭發那樣細長垂直,也不像尼格羅人那樣捲曲,而像歐洲人的波狀發型;嬰兒的頭發為金黃色。」①阿比教授根據考古資料認為,「原始高加索人種」是澳洲黑人的早期祖先。他指出,「原始高加索人種」在兩萬年以前居住在中亞一帶,後來向外擴散,向西擴散便成為「雅利安人」,向南擴散便成為印度人、錫蘭人和維達人(亦譯「吠陀人」),向東北擴散便成為日本的阿伊努人。
考古學證實了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和印尼有澳洲黑人的同種族居民。

印尼史家薩努西·巴尼根據爪哇發掘出的遠古居民頭骨化石以及馬來半島和印度支那發掘出的類似的頭骨化石,和澳大利亞考古資料對比研究,因而得出了印度支那、馬來亞和印尼的遠古居民「是和澳大利亞原始種族的祖先同種的」的結論。他又根據考古資料證明今蘇門答臘的古甫族和馬來半島的塞芒族是印尼和馬來亞遠古居民的後裔,從而說明今天在印尼和馬來亞還有澳洲黑人的同種族的居民,換言之,澳洲黑人、古甫族和塞芒族在血緣上是親族。

這個問題的解決實質上弄清了澳洲黑人的來源的地區和路線問題。就其來源地區而言,顯然是來自印尼某島和新幾內亞;就其來源的路線無疑是:中亞→印度支那→馬來亞→印尼和新幾內亞→澳洲大陸。

在來大陸的時間和方式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澳洲黑人的祖先何時來到澳大利亞的,有兩種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在三萬年至3.5萬年前來的。澳大利亞著名史家曼寧·克拉克說:「澳大利亞和美洲一樣,很可能到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才有與以前種屬不同的真人首先移殖到來。碳含量測驗證實三萬年前在澳洲大陸已經有這種人類居住。」①美國史家斯塔夫里阿諾斯也指出:「這些土著可能是三萬年前就已經乘船漂流到澳大利亞來的三種不同種族集團的後裔,那時把大陸和印度尼西亞分隔開來的是一條狹窄的海峽。」②華德也寫道:「人類在澳大利亞至少已生活了3.5萬年。」③

另一種觀點認為,澳洲黑人的祖先在距今八千年從印尼某島乘船漂流而來,先在澳大利亞北岸登陸,然後逐步向南,尤其向東南沿海移動,經過幾百年以至上千年的時間才擴散於整個大陸。

這兩個時間差距很大,究竟那一種觀點正確呢?

首先,從澳大利亞考古發掘出的三種頭蓋骨年代來推測三種頭骨雖具有原始性,但都表明已是真人,而非原始猿人了。

其次,澳洲大陸黑人的祖先到大陸的方式是乘船漂流而來,可以推測出決非在三萬年前。三萬年前的人類絕對不可能有乘船漂流過海的本領。至於說有人提出在最後一次冰河期在澳洲大陸某地和新幾內亞間出現過陸橋,黑人的祖先可以通過陸橋而來,此說也難令人信服。如果確有過陸橋,那末不僅人可以過橋,亞洲大陸上的其他動物亦可以過,為什麼在澳洲大陸沒有歐亞大陸上的胎生哺乳動物,而只有單孔動物和有袋動物呢?為什麼澳洲大陸上沒有亞洲大陸上兇猛的食肉動物呢?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陸橋說」是一種臆測。

再次,根據近年來有關遠古澳洲黑人的考古資料來推測。考古資料證實澳洲黑人的祖先,約在公元前5500年前就已有帶柄工具;公元前4850年已有線狀雕刻;公元前2820年已使用矛尖工具;公元前1800年已使用薄刃工具;公元前1470年已有專門骨器加工作業。這些資料無可辯駁地證明,澳洲黑人大約在距今七八千年間才剛剛「進入新石器時代。乘船漂洋過海不可能在中石器時代,當然也更不可能在舊石器時代,最多隻能在新石器時代,因此可以斷言,澳洲黑人的祖先大約在八千年前來澳洲大陸的。

三、澳洲大陸黑人的來源與分布

那末,澳洲大陸黑人的祖先是怎樣乘船漂流到澳洲大陸上來的呢?對此問題,學者們進行了長時期探討,提出了各種觀點,「漂流說」和「陸橋說」便是其中的著名的兩個觀點。但是我們認為具有極大說服力的是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觀點。他指出,在第四紀晚期,雖然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和澳大利亞、新幾內亞之間不可能有連續不斷的完整陸橋,但是,個別的島群之間有可能存在著狹條陸地(如婆羅洲和菲律之間的巴拉望島)或島嶼環帶(如馬魯古群島),而這些狹條陸地和環帶就有可能聯結成一條通路,但是這條通路間往往有淺水或狹窄的水域相隔。這樣,黑人的祖先可乘船逐段地越過,而動物,那怕是胎生哺乳動物亦難於越過。有的學者還注意到了印度尼西亞從西起越往東,動物愈少,究其原因,動物為隔斷陸路的水域所阻擋。由印尼可聯想澳大利亞根本不存在胎生哺乳動物的原因,同時由此來判斷澳洲黑人的祖先走什麼樣的路來到澳大利亞的。

結論是,澳洲黑人的祖先既走水路又走陸路,在起碼距今八千年前由印尼某島和新幾內亞來到澳大利亞,主要的路線是東線,即從新幾內亞越過托雷斯海峽而來的,而西線是以帝汶島作為出發地。

澳洲黑人的祖先首先到達澳洲大陸北部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經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口逐漸增多,加之從東南亞來的移民又不斷湧入,部落間爭奪漁獵和採集領地日益繁頻與激烈,因而許多黑人部落紛紛南下尋找新領地,這樣在遠古時代的澳洲大陸上開始了歷時近萬年之久的人口大流動,整個澳洲大陸逐步被黑人移民所佔領。北部炎熱而無南部涼爽也是黑人南移的重要因素。

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澳洲黑人向南擴散的三條主要路線:一條從西北沿海地區沿西海岸南下的路線,亦稱西部路線,直達西南地區。第二條路線由北部地區南下,深入大陸腹地,直達南部地區,此即中部路線。第三條路線從東北沿海地區出發,沿東海岸南下,到達東南地區,此亦稱東部路線。每條干線又分成若干支線。在這三條大幹線中,以中部干線最為重要,因為這條干線要經過幾條大河,尤其是墨累河與達令河,氣候和物產條件好,因此在這一地區黑人較多。

澳洲大陸黑人經過以萬年計的繁衍,到1788年,其人口總數達30萬人,500餘部落,分布在大陸的各個地區。按區域劃分,可分成七個部落部區域集團。

第一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墨累河流域的各部落。第二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達令河流域,包括今整個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的南部地區。第三個部落區域集團在今昆士蘭中部和北部。埃爾湖周圍廣大地區,居住的是第四個黑人部落區域集團,但由於這里土地貧瘠,物產貧乏,故人口不像上述三地區那樣多。第五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西部沙漠地區和西南沿海地區,這里土地亦很貧瘠,土著人數亦較好。定居在西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的是第六個區域部落集團;第七個部落區域集團定居在澳洲大陸北部地區,包括今金伯利高原、阿納姆地和約克角半島,這是澳洲黑人祖先最早到達的地區。

四、塔斯馬尼亞黑人的來源

人類學家認為居住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黑人和澳洲大陸的黑人不是同一人種。塔斯馬尼亞黑人長著毛茸茸而又捲曲的頭發和稍腫的嘴唇,很像美拉尼西亞人,尤其更像新喀里多尼亞人。我們知道美拉尼西亞人和新喀里多尼亞人屬大洋洲尼格羅種人。人類學家告訴我們,無論是非洲的尼格羅種人,或是大洋洲的尼格羅種人都是在潮濕的熱帶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就大洋洲的尼格羅種人而言,他們是在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熱帶森林條件下形成的。學者們據此認定,塔斯馬尼亞人屬大洋洲尼格羅人種,其祖先原住在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熱帶森林中。這個結論幾乎是公認的。

但是,塔斯馬尼亞黑人的祖先是經過什麼樣的路線到達塔斯馬尼亞島的,是有分歧的,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大約在比大陸黑人較早的某個時期由美拉尼西亞乘獨木筏漂流來的,或認為從新喀里多尼亞島來到這里的。途中,他們繞過了澳洲大陸。大部分學者持這種看法。

另一種觀點認為,他們先到達澳洲大陸,然後逐步南下,從大陸的東南端越過巴斯海峽到達島上來。

從各方面的資料判斷,塔斯馬尼亞黑人的祖先從美拉尼西亞或新喀里多尼亞到達塔斯馬尼亞的結論是可信的。在塔斯馬尼亞人中保留了不少的同美拉尼西亞相同的文化,例如,睡覺的枕頭用小長凳,使用獨木筏,鑽木取火的方法,等等。

同時直到今天在澳洲大陸上考古學家們沒有發現任何塔斯馬尼亞人的痕跡,更沒有發現他們的同種人,所有這些說明塔斯馬尼亞人到來的路線,不可能是先到大陸然後再南下的。

❻ 簡述交通運輸發展史

1
交通運輸發展史

自從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就有人類從事運輸活動的記載。原始社會中,我們
的祖先為了取得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
搬運及狩獵是必不可少的活動。
在人類進
入文明社會之前,是以肩扛、背馱或以頭頂的方式進行運輸的;其後,隨著時間
的推移,人們知道了利用動物來馱運貨物來減少人類的負擔。利用動物來運輸,
使運輸的發展進入文明時期。到輪軸的發明、車輛的出現,揭開了現代陸路運輸
發展的序幕。

一、

鐵路運輸

1825

9

27
日,世界上第一條行駛蒸汽機車的永久性公用運輸設施,英國
斯托克頓——達靈頓的鐵路正式通車了。

斯托克頓——達靈頓鐵路的正式開業
運營
,
標志了近代鐵路運輸業的開端。鐵路以其迅速、便利、經濟等優點,深受
人們的重視。
在它的發源地英國自不必說,
修築鐵路成為最熱門、
最時髦的事情。
進入
19
世紀,西歐各國和美國都進入了鐵路建設的高潮,橫貫美國大陸的鐵路
就是在這個時期建成的。到
19
世紀後半葉,鐵路熱已經擴展到非洲、南美洲和
亞洲各國。

在鐵路的快速發展下,高鐵也開始了它的發展。
1964
年,日本建成了世界上
第一條速度超過
200km/h
的高速鐵路
---
東海島新干線。
隨後,
各個國家也開始了
自己國家高鐵的發展。

中國鐵路迄今已有
100
多年的歷史。從其自辦的第一條鐵路
——
唐胥鐵路
——
1881
年通車之時算起,
已經有
118
年了。

百餘年來,
中國的鐵路事業經歷
了新舊兩個根本性質不同的社會。
無論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上,
這都決定了它在
其發展歷程中必然會遭遇到兩種迥然不同的命運和前途。
新中國的鐵路事業雖以

2
舊中國的鐵路設備為其物質基礎,
但由於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領導下,
一貫堅持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勤儉建國的方針,
70
年代後期以來又貫徹執行改革開放
的政策,
不僅迅速而徹底地改變了舊鐵路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
而且取得了前
所未有的輝煌成就。
20
世紀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中國鐵路進入改革開放新
時期。在新的路線和新的方針、政策指引下,鐵路事業推陳出新,突飛猛進。

二、

水路運輸

水路運輸有著悠久的歷史。人類還在石器時代,就以木作舟在水上航行,
後來才有了獨本舟和船。人類在古代就已利用天然水道從事運輸。水路運輸
運載能力大、成本低、能耗少、投資省,是一些國家國內和國際運輸的重要
方式之一。

中國是世界上水路運輸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公元前
2500
年已經製造舟
楫,商代有了帆船。公元前
500
年前後中國開始工鑿運河。唐代對外運輸絲
綢及其他貨物的船舶直達波斯灣和紅海之濱,其航線被譽為海上絲綢之路。
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巨大船隊七下西洋,歷經亞洲、非洲
30
多個國家和地
區。

1807
年美國人富爾頓把蒸汽機裝在

克萊蒙特號

船上,
航行在紐約至奧爾
巴尼之間,航速達每小時
6.4
千米,成為第一艘機動船。
19
世紀蒸汽機驅動
的船舶出現後,水路運輸工具產生了飛躍。
1872
年,我國自製的蒸汽機船開
始航行於海上和內河。

水路運輸發展的一直很迅速,
當今社會各國水路運輸正朝著現代化方向發
展。在船舶方面,主要表現在船舶的大型化,船舶專業化和通用化,以及船
舶的高速化和自動化。在港口方面,主要表現在泊位深水化,船頭專業化,
3
以及裝卸機械化和自動化。

三、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是在公路上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運輸方式。是交通運輸系統的組成部
分之一。主要承擔短途客貨運輸。現代所用運輸工具主要是汽車。因此,公路
運輸一般即指汽車運輸。在地勢崎嶇、人煙稀少、鐵路和水運不發達的邊遠和
經濟落後地區,公路為主要運輸方式,起著運輸干線作用。

公路運輸是
19
世紀末隨著現代汽車的誕生而產生的。
初期主要承擔短途運輸
業務。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後,基於汽車工業的發展和公路里程的增加,公路運
輸走向發展的階段,不僅是短途運輸的主力,並進入長途運輸的領域。第二次
世界大戰結束後,公路運輸發展迅速。歐洲許多國家和美國、日本等國已建成
比較發達的公路網,汽車工業又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促使公路運輸在運輸
業中躍至主導地位。

公路運輸有一下的特點:
1
、機動靈活,適應性強

2
、可實現「門到門」直達
運輸

3
、在中短途運輸中,運輸速度較快

4
、原始投資少,資金周轉快

5

掌握駕車技術較快

6
、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

7
、運行持續性差

8
、安全
性較低,污染環境較大

四、航空運輸

航空運輸始於
1871
年。當時普法戰爭中的法國人用氣球把政府官員和物資、
郵件等運出被普軍圍困的巴黎。
1918

5

5
日,飛機運輸首次出現,航線為
紐約

華盛頓

芝加哥。
30
年代有了民用運輸機,各種技術性能不斷改進,航
空工業的發展促進航空運輸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世界范圍內逐
漸建立了航線網,以各國主要城市為起訖點的世界航線網遍及各大洲。
未來
10
年是中國管道工業的黃金期,除得益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和能源結構的改變,建設的中俄輸氣管線、內蒙古蘇格里氣田開發後將興建
的蘇格里氣田外輸管線、吐庫曼和西西伯利亞至中國的輸氣管線等,不僅為
中國,也為世界管道業提供了發展機遇。

❼ 英國和美國德國等西方沒有陸路相通嗎

英國本土是島國,與歐洲大陸之間隔著英吉利海峽。現在已經建設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汽車可以直接開過去。

❽ 為什麼叫馬路

■「馬路」名稱的來歷

「馬路」是由碎石鋪設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這樣利於雨水流淌到路邊,不影響交通。後來,人們用瀝青鋪塗在上面,稱之為「柏油路」。但大多數人還是習慣叫「馬路」。「馬路」既然不是「專供馬走的路」,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

原來,在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摘自《熟語溯源》)

■馬路紅綠燈的由來?

19世紀初,在英國中部的約克城,紅、綠裝分別代表女性的不同身份。其中,著紅裝的女人表示我已結婚,而著綠裝的女人則是未婚者。後來,英國倫敦議會大廈前經常發生馬車軋人的事故,於是人們受到紅綠裝啟發,1868年12月10日,信號燈家族的第一個成員就在倫敦議會大廈的廣場上誕生了,由當時英國機械師德·哈特設計、製造的燈柱高7米,身上掛著一盞紅、綠兩色的提燈--煤氣交通信號燈,這是城市街道的第一盞信號燈。在燈的腳下,一名手持長桿的警察隨心所欲地牽動皮帶轉換提燈的顏色。後來在信號燈的中心裝上煤氣燈罩
,它的前面有兩塊紅、綠玻璃交替遮擋。不幸的是只面世23天的煤氣燈突然爆炸自滅,使一位正在值勤的警察也因此斷送了性命。

從此,城市的交通信號燈被取締了。直到1914年,在美國的克利夫蘭市才率先恢復了紅綠燈,不過,這時已是「電氣信號燈」。稍後又在紐約和芝加哥等城市,相繼重新出現了交通信號燈。

隨著各種交通工具的發展和交通指揮的需要,第一盞名副其實的三色燈(紅、黃、綠三種標志)於1918年誕生。它是三色圓形四面投影器,被安裝在紐約市五號街的一座高塔上,由於它的誕生,使城市交通大為改善。

黃色信號燈的發明者是我國的胡汝鼎,他懷著「科學救國」的抱負到美國深造,在大發明家愛迪生為董事長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任職員。一天,他站在繁華的十字路口等待綠燈信號,當他看到紅燈而正要過去時,一輛轉彎的汽車呼地一聲擦身而過,嚇了他一身冷汗。回到宿舍,他反復琢磨,終於想到在紅、綠燈中間再加上一個黃色信號燈,提醒人們注意危險。他的建議立即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於是紅、黃、綠三色信號燈即以一個完整的指揮信號家族,遍及全世界陸、海、空交通領域了。

中國最早的馬路紅綠燈,是於1928年出現在上海的英租界。

從最早的手牽皮帶到20世紀50年代的電氣控制,從採用計算機控制到現代化的電子定時監控,交通信號燈在科學化、自動化上不斷地更新、發展和完善。

❾ 英法兩國十九世紀的歷史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0-1842年的鴉片戰爭,是封建的中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的轉折點。
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開始把鴉片大量輸入中國。到了十九世紀,鴉片輸入額逐年增多。英國資產階級為了抵銷英中貿易方面的入超現象,大力發展毒害中國人民的鴉片貿易,以達到開辟中國市場的目的。十九世紀初輸入中國的鴉片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英國資產階級從這項可恥的貿易中大發橫財。由於鴉片輸入猛增,導致中國白銀大量外流,並使吸食鴉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如不採取制止措施,將要造成國家財源枯竭和軍隊瓦解。於是,清政府決定嚴禁鴉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欽差大臣林則徐到達廣州,通知外國商人在三天內將所存鴉片煙土全部繳出,聽候處理,並宣布:「若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林則徐克服了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不法煙商的阻撓、破壞,共繳獲各國(主要是英國)商人煙土237萬多斤,從6月3日至25日,在虎門海灘當眾銷毀。
面對清政府的禁煙措施,英國資產階級特別是其中的鴉片利益集團,立即掀起一片侵華戰爭叫囂。英國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國出兵的決定。1840年6月,侵華英軍總司令懿律率艦只40餘艘、士兵4000多名,陸續到達中國南海海面。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英國侵略中國的戰爭正式開始。7月初,英軍侵佔浙江定海,8月初到達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道光皇帝害怕了,連忙撤去林則徐的職務,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廣州與英國侵略者談判。英軍卻於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發動進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國全權代表義律提出的割讓香港、賠償煙價600萬元、開放廣州等條件。琦善私允英軍條件,違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後來受到嚴懲。但在26日,英軍卻不待中國政府同意就佔領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後立即對英宣戰。2月下旬,英軍攻陷虎門炮台,水師提督、愛國將領關天培與守軍數百人壯烈犧牲。5月,英軍逼近廣州城外,清軍全部退入城內。下旬,新任靖逆將軍奕山向英軍乞和,與英國訂立了可恥的城下之盟——《廣州和約》,規定由清朝方面向英軍交出廣州贖城費600萬元。
英國政府不滿足義律從中國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為全權公使,增調援軍,擴大侵華戰爭。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艦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廈門。9月英軍侵犯台灣。10月攻陷定海、鎮海、寧波。1842年5月,英軍繼續北犯,6月攻陷長江口的吳淞炮台,寶山、上海相繼失陷。接著,英軍溯江西上,8月5日到達江寧(南京)江面。腐敗無能的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將軍耆英趕到南京,於29日與璞鼎查在英國軍艦上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第一次鴉片戰爭到此結束。
與清朝統治者相反,沿海各地人民始終堅持了反對侵略的斗爭。1841年5月廣州北郊三元里一百零三鄉人民群眾圍殲英軍的戰斗,是人民群眾自發抗英的高峰。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外國資本主義從中國得到了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協定關稅權、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一系列特權,嚴重損害了中國的獨立主權。《南京條約》簽訂後,美國、法國接踵而來,乘機索取特權,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鴉片戰爭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從此中國開始經受更加深重的苦難,中國人民面臨著更為復雜曲折的斗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英、法、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進一步發展,要求有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他們越來越不滿足於第一次鴉片戰爭中從中國掠奪到的權益,要求在《南京條約》的基礎上簽訂新的不平等條約。1854年和1856年,英、法、美曾兩次以幫助鎮壓了太平天國為借口,向清政府提出包括中國全境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等無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絕。隨後,英法兩國即策劃了一場新的侵華戰爭,以武力來達到其罪惡的目的。這就是英法共同侵略中國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法國以1856年2月法國神父馬賴在廣西西林從事非法活動被殺事件作為侵華借口。英國則急不可奈地製造了一個發動戰爭的借口——「亞羅號」事件。亞羅號是一艘中國走私船,曾經在香港領過一張登記證,已經過期。1856年10月,中國水師在廣州附近登上亞羅號拘捕匪徒,遭到英國駐廣州領事巴夏禮的抗議。盡管兩廣總督葉名琛同意交還在亞羅號上被捕的中國水手,英方卻不予理睬。10月下旬,英軍突然發動進攻,佔領廣州以南沿江各炮台,並一度沖進廣州城內。由於力量不夠,1857年1月英軍從省河撤退,等待援軍。
1857年9月,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統率海陸軍來到香港。10月,法國全權代表葛羅也率兵到達。12月中旬,英法聯軍5000餘人發動了對廣州的進攻,29日佔領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俘。廣東巡撫、廣州將軍等人投降敵人,在英法監視下組織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地方傀儡政權。
1858年4月,英法艦隊到達大沽口外海面。5月20日,聯軍發動進攻,大沽炮台在經過頑強抵抗後失陷。英法艦隊隨即溯白河(即海河)而上,到達天津。清政府慌作一團,立即派大學士桂良等趕往天津議和。在英法的威嚇下,桂良於6月下旬分別與英、法簽訂了可恥的賣國條約——中英、中法《天津條約》。《天津條約》規定:外國公使駐北京;開牛庄(後改營口)、登州(後改煙台)、台南、淡水、潮州(後改汕頭)、瓊州、漢口、九江、江寧(南京)、鎮江為通商口岸;中國海關僱用外人;外國傳教士入內地自由傳教;外國人往內地游歷通商;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來往;中國給英國賠款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在此以前,中俄、中美《天津條約》已先簽訂。
1859年初,英、法政府分別任命普魯斯和布爾布隆為駐華公使。6月中,英法公使率軍艦到達大沽口外,拒絕清政府從北塘登陸的指定,蠻橫地要經大沽口溯白河進京換約。6月25日,英法軍艦向大沽炮台發動進攻。經過整頓的大沽守軍奮起反擊,擊沉擊傷英法兵艦十餘艘,斃傷侵略軍四、五百名。英法聯軍狼狽撤出大沽口。
1860年4月,英、法全權代表額爾金和葛羅率大批軍隊再度開到中國。5月下旬,英軍佔領大連灣。6月初,法軍占煙台,完成了對渤海灣的封鎖。8月1日,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21日陷大沽炮台,24日佔領天津。清軍退守張家灣、通州(今通縣)一線。9月9日,聯軍向通州推進,21日在通州八里橋打敗清軍。次日,咸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10月初,聯軍佔領圓明園,在恣意搶劫破壞之後,又放火焚燒,一座世界上最瑰麗多姿的宮苑傑作就這樣毀於英法侵略軍之手。13日,北京留守當局向英、法投降,交出安定門,聯軍兵不血刃控制了北京城。10月下旬,清政府代表、恭親王奕欣與英、法代表先後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至此結束。《北京條約》規定: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給英國;發還天主教資產;對英、法賠款增加到800萬兩。
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再一次向外國侵略者屈服,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後果,中國在半殖民地道路上陷得更深了。但是,廣大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從未停止過。他們在英法聯軍所到之處,奮起進行保衛祖國的斗爭,顯示了中國人民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經過:
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經過

一八四○年,英國侵略者在其它西方資本主義列強的支持下,向古老封建的中國發動了一次侵略戰爭。由於這次戰爭是英國強行向中國傾銷鴉片引起的,所以歷史上叫做鴉片戰爭。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由獨立的封建國家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華民族開始了一百多年屈辱、苦難、探索、斗爭的歷程。

一、西方資本主義的擴張野心與清王朝的腐朽沒落

從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上半葉,英、法、美等國都先後成為資本主義國家。而英國則是當時世界上第一號資本主義強國。英國經過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到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基本完成的工業革命,生產飛快增長,最早確立和鞏固了資本主義的統治。而這一切是與加重對國內勞動人民的殘酷剝削和對殖民地人民的瘋狂掠奪聯系在一起的。英國強盜依仗其船堅炮利,到處橫沖直撞,十八世紀就取得了所謂「在英王的領土上太陽永遠不會下落」的世界霸主地位。十九世紀初,英國實際控制了印度;一八一九年,佔領了新加坡;一八二四年,侵入我國南部鄰邦緬甸;一八三八年,打進了我國西部鄰邦阿富汗。繼續向東發展,它的侵略魔爪就直接伸向我們這個地大物博的中國了。法國和美國的資產階級,也不甘落後,一面積極贊助英國對華的侵略擴張,一面竭力將自己的侵略魔爪伸向中國沿海。在我國北部,沙皇俄國從十七世紀中葉起,就闖進我國黑龍江流域,成為從陸路蠶食我領土的惡魔。總之,在鴉片戰爭前夕,國際資本主義強盜,從沿海到陸地,爭先恐後,步步向中國進逼,一向閉關自守的中國大門被敲得當當響了。
當時,中國已處於封建社會的末期,清朝統治日趨沒落。政治極端腐敗,經濟十分落後。土地大部分集中在貴族官吏、地主豪紳手裡。據一八一二年統計,光是被皇帝直接和間接掌握的土地,就達八十三萬頃(每頃一百畝),幾乎占當時全國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十一。「舊時有田之人,今俱為佃耕之戶」。以清朝皇帝為頭子的地主階級,不僅直接從農民那裡榨取高額地租(一般占收成的一半,多的佔百分之七、八十),還用國家的名義,強迫農民繳納大批捐稅和從事各種勞役。廣大農民過著不得溫飽的悲慘生活。全國上下,貪官橫行,賄賂成風。軍備廢馳,軍器破爛,軍紀敗壞,這樣的軍隊實際上已失去了抵禦外侮的能力。
由於清朝封建統治的腐敗和對人民的殘酷剝削壓迫,國內的主要矛盾,即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十分尖銳。鴉片戰爭前,北方以白蓮教為主,南方以天地會為主,農民起義不斷,給清朝政府以沉重打擊。
鴉片戰爭前夕,中國政治腐敗、經濟落後、國防空虛的這種狀況,成了西方資本主義列強進行侵略的最好目標。

二、鴉片的泛濫和林則徐領導的禁煙斗爭

罪惡的鴉片貿易 中國同西方國家的貿易,有著悠久的歷史。但從十七世紀以來,到中國沿海來的西方人,大部分都不是什麼商人,而是一群海盜。他們在東南沿海一帶,搶我財貨,燒我村莊,殺我百姓,迫使清政府不得不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比如,規定無論是外國進口還是中國出口的商品,一律由指定的「公行」經營;對外國人來中國做生意的地點、時間作了一定的限制,等等。但是,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強盜,為了擴大其殖民勢力,開辟這塊廣闊的遠東市場,根本不滿足於按清政府的規定進行正常的貿易,他們早就處心積慮地要用炮艦政策打開中國的大門。
從一七九三年到一八一六年,英國先後派使節向清政府提出開放天津、寧波、舟山為通商口岸等要求,均遭拒絕。一八三四年派律勞卑到中國做所謂「商務監督」,清政府又未予承認。於是,英國侵略者露出了強盜咀臉,一八三七年指揮軍艦轟擊虎門炮台,用武力相威脅,在清軍的反擊下,退往澳門。
英國向中國擴大商品輸出,面對的是以農民一家一戶為生產單位的自足自給的自然經濟,洋呢、洋布銷路很差。他們只好用大量的白銀換取中國的練、茶。因此,在早期的中英貿易中,英國一直處於入超的地位。英國侵略者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最後找到了鴉片這樣一種特殊商品。鴉片是用罌粟未成熟果實裡面的漿汁製成的。可以做葯材,有提神、鎮痛的作用,但它又是一種毒品。經常吸食,就會上癮,慢慢體力衰退,意志消沉,骨瘦如柴,成為三分象人,七分象鬼的廢物。
早在一七九九年,清政府就多次頒布過禁煙令,不允許販賣和吸食鴉片,但並沒有禁絕。以英國侵略者為首的毒販子,仍然千方百計向中國偷運鴉片,同時用金錢收買奸商,賄賂官吏,從中國內部尋找鴉片貿易的保護人。清朝不少官員,成了鴉片貿易的受賄者。連奉命禁煙的人,往往自己就是吸食鴉片的。如當時有個叫韓肇慶的官員,被派到東南沿海捉拿鴉片販子,他不但不捉拿,還用公家的船幫助走私,以其一部分上繳清政府,謊稱是緝私來的,荒唐的清朝政府竟說他查私有方,傳令嘉獎。在這種情況下,英、美等國的鴉片,象一股洶涌的毒流傾瀉而來。在一七七三年每年輸入中國的鴉片不過千箱(每箱一百二十斤),到一八三○年就達兩萬多箱,到一八三八年增加到四萬零二百箱。這時中國每年全部出口的絲、茶、土產,都不足以抵償進口鴉片的煙價,還要補償白銀一千萬兩以上。
在鴉片戰爭以前的四十年中,英國共走私運入中國四十多萬箱鴉片,從中國掠奪去約三、四億銀元。造成國內銀元枯竭,銀價上漲一倍以上,工商停滯,國窮民困。當時吸食的人越來越多。不僅貴族官僚、地主豪紳、商人學士吸,到後來連農工兵役也抽起鴉片。到一八三八年,全國抽鴉片煙的人達二百多萬。一些堅決主張禁煙的愛國志士痛心地指出:「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對此,清政府不得不考慮處置的辦法了。
正義的禁煙斗爭 圍繞著禁煙問題,清朝統治階級內部發生了激烈爭論。一派以湖廣總督林則徐為代表的禁煙派,在鴉片戰爭爆發前,主張「重治吸食」、「法當從嚴」,堅決禁絕;在鴉片戰爭爆發後,主張堅決抵抗,又叫抵抗派。另一派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為代表的弛禁派,始則反對峻法嚴刑,主張取消禁煙令;後又反對抵抗,力主投降,又稱投降派。抵抗派的立足點,雖然是為了維護封建王朝的利益,但在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的時候,主張消滅煙毒,抗擊侵略,在這一點上是有遠見的,是和人民的願望與利益一致的。一八三八年十月,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說鴉片為害極大,非嚴禁不可。他在奏摺中大聲疾呼,如果再馬虎下去,只怕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御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道光皇帝知道,兵、餉是他維持統治的命根子,威脅到命根子當然不行,因而決定禁煙。一八三八年十二月,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
林則徐(1785—1850),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一八一一年考中進士進入官場,先後在浙江、江蘇、陝西、湖北等省任地方官,還在河南督修過堤工,比較了解社會的情況和民間的疾苦,是一個立志改革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一八三九年一月八日,他奉命離開北京,前往廣州。臨行前,他向朋友們表示:「禍福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決心清除鴉片禍害。三月十日,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開展禁煙運動。原來對禁煙不太積極的兩廣總督鄧廷楨,在形勢推動下,也轉變為禁煙派中的積極人物。他向林則徐表示,一定要「合力同心除中國大患之源」。林則徐在廣州不斷和官員會見,交換禁煙意見,召集書院學生數百人,要他們開列販毒地點和毒販子的姓名。他還化裝成百姓,到船家、漁戶和一般群眾中去親自調查。在充分掌握情況以後,林則徐採取果斷措施:一,勒令中外煙販,全部交出現存鴉片;二,要求外國商人一律寫出不再偷運鴉片的保證,「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三月十八日,林則徐通知外國毒販,詳細報明存煙實數,並限三天全部交完。三月二十二日,三天期限已滿,毒販們只交出一個零頭(一千零三十七箱)。在抗拒交煙中,有一個英國毒販顛地,是在中國多年販毒的老手,大批鴉片走私,多半由他經手。他手頭鴉片最多,不但自己不交,還阻攔別人全交。林則徐掌握了這一情況以後,立即下令逮捕顛地。這時,英國商務監督義律偷偷從澳門趕到廣州,企圖保護顛地逃跑,並且命令停泊在珠江口外的英國鴉片船作好戰爭准備。但當義律手持凶器帶顛地等人從商館逃跑時,商館已被憤怒的中國人民所包圍。顛地等鴉片販子終於被逮捕了。為了狠狠打擊義律的破壞活動,林則徐立即下令派兵封鎖商館,停止中英貿易,斷絕商館與鴉片船之間的交往,並撤退商館中的中國雇員。義律無計可施,只得命令交出全部鴉片。林則徐會同鄧廷楨親自驗收。從四月十二日到五月二十一日驗收完畢,共收繳鴉片二萬多箱,約二百三十多萬斤,值白銀八百萬兩。
虎門銷煙 為了不讓鴉片毒害人民,林則徐決定將收繳的鴉片全部銷毀。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天空晴朗,萬里無雲,廣闊的虎門海灘上,人山人海。下午兩點鍾,連續幾聲炮響,林則徐宣布銷煙開始。士兵們向挖好的池子里放滿海水,投進鴉片,再撒上石灰。剎時間,池水翻滾,煙霧沖天,萬眾歡騰。滿池鴉片很快化為渣沫。這時正是退潮的時候,林則徐命令打開閘門,滿池廢渣隨滾滾潮水捲入大海。就這樣,從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起,花了二十三天時間,終於把二萬多箱鴉片全部銷毀。
虎門銷煙,表現了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反抗外國侵略的愛國精神和英雄氣概。在中國人民革命勝利後,虎門銷煙的壯觀場面銘刻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
收繳鴉片取得勝利後,林則徐繼續堅持斗爭。他要外國鴉片商人立下文書,保證永不夾帶鴉片到中國來。但是英國政府堅持其侵略立場,指使英國商人拒立文書,並積極准備戰爭。林則徐予料侵略者早晚要武裝報復。因此,他在禁煙的同時,會同兩廣總督鄧廷楨和水師提督關天培,整頓部隊,認真操練,招募漁民,組織水勇,加緊戰備。
果然,虎門銷煙過後三個月(一八三九年九月),義律帶著兵艦和武裝商船,向九龍發動進攻,遭到了中國水師和海岸炮台的英勇還擊。英國的一艘雙桅船被擊沉,水兵被打死十幾個,義律只得帶領軍艦向海口退去。但他並不死心,從十一月起,繼續帶領兵艦到廣州附近挑釁。林則徐組織軍民堅決還擊,先後取得七戰七捷的勝利。林則徐領導的禁煙運動和反抗英國強盜的斗爭,表明了他不愧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位民族英雄和傑出政治家。

三、英國發動侵略戰爭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抵抗

中國禁煙的消息傳到英國,英國資產階級立即叫嚷:中國禁煙「給了我們一個戰爭的機會」,這種機會「是不能輕易放過的」,並誣蔑中國禁煙是對英國的「侵略行為」。一八三九年十月,英國政府決定向中國出兵。一八四○年二月,任命懿律為侵略軍總司令和全權代表,義律為副代表。組成一支擁有軍艦十六艘,運輸艦二十八艘,武裝汽船四艘,載炮五百四十門,士兵四千人的「東方遠征軍」。於同年六月初向我廣東、澳門進犯。6月28日英艦封鎖珠江海口,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爆發。這次戰爭從一八四○年六月到一八四二年八月,持續兩年多,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英軍封鎖珠江口到《穿鼻草約》的簽訂。英國艦船到達澳門海面以後,按原定侵略步驟,封鎖珠江口。林則徐立即調整布署,積極備戰,並張貼告示,號召民眾奮勇殺敵。在林則徐的號召下,廣東軍民群情激昂,隨時准備給來犯之敵以迎頭痛擊。
英國侵略軍因不熟悉中國航道,必須僱用中國人引水領航。林則徐根據引水的報告,經常以水師和漁民配合,出其不意地闖進敵船隊,開展火攻,燒毀敵船,侵略軍被燒死、淹死的很多。懿律看到廣東戒備森嚴,占不到便宜,便於七月北犯福建廈門。這時原兩廣總督鄧廷楨已調任閩浙總督。他見英軍來犯,迅速組織水師進行火攻,英軍又被打敗。接著,英軍北犯浙江。可惜,那時除了廣東、福建以外,從浙江到天津,各海口大都沒有防備。七月五日,英軍攻陷浙江定海,進行瘋狂的屠殺和掠奪。英軍把定海洗劫一空後,繼續北犯。盡管沿途人民英勇抗擊,殺死很多英軍,但由於清政府執行不抵抗政策,英軍很快竄到天津大沽口。當時大沽口的清軍只有兩百多名,天津也不過八百。英國侵略者按照予定計劃,向清政府遞交照會,提出包括鴉片貿易合法化、賠款、割地等一系列無理要求。本來對禁煙就不堅決的道光皇帝,這時慌了手腳,急忙派琦善去天津海口與英軍談判。奴顏婢膝的琦善,在談判中將一切推為林則徐的「罪過」,保證要重治其「罪」,還私下向懿律保證,只要英軍退回廣東,一切問題都可以在廣州談判中獲得滿意解決。於是,從九月開始,英軍由天津海口南撤。昏庸的道光皇帝,竟認為琦善退敵「有功」,九月十七日,任命琦善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繼續和英軍談判。十月三日,又將林則徐、鄧廷楨撤職查辦。轟轟烈烈的禁煙運動夭折了。十一月末,琦善趕到廣州。他為了取得侵略者的歡心,一反林則徐在廣州的作法,把海防工事完全拆毀,把組織起來的民團、鄉勇統統解散,對人民群眾的反侵略活動嚴加禁止。英國侵略者看到琦善已經自動解除武裝,便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琦善幾乎全部接受。只是對割讓香港表示不敢作主,答應向道光皇帝代為「請求」。可是,侵略者卻沒有這份耐心。琦善想和,義律(這時懿律已生病回國)就越要打。一八四一年一月七日,義律派兵突然襲擊大角、沙角炮台,守將陳連升等力戰犧牲。接著侵略者直撲虎門,關天培發炮抵抗,並派專人到廣州求援。賣國賊琦善置之不理,偷偷派人去穿鼻洋向義律求降。一月二十日琦善和義律秘密簽訂了《穿鼻草約》,私許割讓香港,開放廣州,賠償煙價六百萬元等。草約簽訂以後,英軍退出虎門,佔領了香港。至此,戰爭的第一階段結束。
第二階段:從清政府對英宣戰到《廣州和約》的簽訂。道光皇帝原以為懲辦林、鄧,開放煙禁,英國就會交還定海,終兵息戰。然而事態的發展,遠出他意料之外。一月二十七日,英軍攻佔大角、沙角炮台的消息傳到北京,道光皇帝大為惱火,感到既失地又賠款,嚴重損傷了「天朝皇威」,決定對英宣戰。並派皇侄奕山為靖逆將軍,調集各省兵士一萬七千名,前往廣州作戰。二月,琦善私訂《穿鼻草約》被揭露後,氣得道光大罵琦善「辜恩誤國」,下令立即逮捕,並沒收其全部家產;同時令奕山迅速「意進剿」。
道光皇帝對英宣戰,目的僅在「示以聲威」。義律一知情況有變,便先下手為強。二月下旬,他率領軍艦十八艘進攻虎門炮台。水師提督關天培身先士卒,率兵死戰,多次擊退英軍。戰斗持續到第二天下午,關天培負傷多處,血流如注,仍然鎮定指揮。士兵們奮不顧身,同敵人血戰到底。但是,琦善卻一直不發救兵,終因寡不敵眾,關天培和官兵四百餘人,全部壯烈犧牲。虎門陷落後,英軍乘勝闖入內河,廣州的門戶完全敞開了。
在虎門陷落兩個月後,奕山才帶兵到達廣州。到廣州後,他不思軍務,不整頓軍備,反認為「防民甚於防寇」。為了開銷軍費和報功領賞,五月二十一日,他草率決定,分兵三路冒險夜襲英軍,企圖僥幸取勝。結果被英國侵略軍打得七零八落,潰不成軍,慌亂逃回城內。城郊重要據點四方炮台不戰而陷。英軍居高臨下,由四方炮台炮轟廣州城,晝夜不息。二十六日,集中炮火猛轟城南奕山一夥的住所。奕山等人嚇得失魂落魄,急忙在城頭豎起白旗,派人向義律乞降。一八四一年五月二十七日,奕山接受義律提出的五項條件,簽訂了可恥的《廣州和約》。和約規定:一周內交付英軍贖城費六百萬元,商館損失三十萬元,奕山率清軍退駐廣州城外六十里的地方。這一仗,前後打了七天,奕山莽莽撞撞出戰,最後以失敗投降告終。
投降派跪倒在侵略者腳下,人民卻舉起了抗英的大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爭。當英國侵略軍佔領四方炮台、炮擊廣州後,四方炮台附近的三元里人民怒不可遏。五月二十九日,英軍闖入三元里肆虐,當地人民奮起反擊,打得英軍抱頭鼠竄。為了防備敵人的報復,群眾乘勝在三元古廟中集合,推舉菜農韋紹光為領袖,以廟中三星旗作「指揮旗」。對旗宣誓:「旗進人進,旗退人退」,「打死無怨」,表示了誓死抵抗的決心。隨後,又聯絡附近一百零三鄉的群眾,商定了誘敵牛欄岡聚殲的戰法。三十日清晨,由幾千人組成的群眾隊伍,向英軍佔領的四方炮台挺進。正在吃早飯的英軍,聽到殺聲震天,伸頭一望,見是手執大刀、長矛的群眾,立即傾巢出動,直撲過來。群眾且戰且退,誘敵深入。當英軍進入丘陵起伏的牛欄岡時,早已埋伏好的近萬名武裝群眾一躍而起,展開肉搏。附近一百零三鄉的群眾也從四面八方趕來,吶喊助威。殺得英軍膽戰心驚,狼狽逃竄,「乞命之聲震山嶽」。這一仗刺死英軍校官一名,俘虜十餘名,打死二百餘名,傷敵無數。迫使英軍慌亂逃回四方炮台。群眾隊伍又將四方炮台層層圍住。三十一日,番禺、南海、花縣、增城、從化等縣四百餘鄉的數萬群眾也趕來參加戰斗,其中除農民外,還有當地的練織工人和打石工人,可見當時人民的初步覺醒和斗爭力量的深厚。英國侵略軍在人民群眾包圍之中,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派出奸細,混過重圍,向清朝官府求援。此時,賣國賊奕山為討好洋人,立即派廣州知府余保純等出城,為英軍解圍。這場斗爭最後終於被賣國的清朝官員和動搖的地主士紳破壞了。從此,民間流傳著「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歌謠。它真實反映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和中國人民敢於斗爭的英雄氣概。三元里人民的自發抗英斗爭,是中國近代史上人民群眾反對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第一個光輝範例。它揭示了「鬼子不足怕,敢斗能勝利」的真理。
第三階段:英軍的擴大侵略和《南京條約》的簽訂。侵略者的野心是無止境的。當義律將《草約》送到英國後,英國政府大為不滿,認為義律在戰勝的條件下,勒索到的東西太少了。因此,決定召回義律,改派在印度幹了四十年侵略勾當的殖民老手璞鼎查為侵華全權代表,決定擴大戰爭,用大炮從清政府手裡奪得更大的權益。
一八四一年八月二十五日,璞鼎查率軍艦二十六艘、陸軍三千五百人突然襲擊廈門。二十六日,鼓浪嶼、廈門相繼失陷。九月二十五日,英

閱讀全文

與英國19世紀為什麼不走陸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衛衣怎麼說 瀏覽:762
中國人民紙幣多少錢 瀏覽:645
日本投降時中國有多少財產 瀏覽:203
匡威m9160c印尼產跟國產什麼區別 瀏覽:106
伊朗現在有多少口罩 瀏覽:54
如何評價中國傳統色彩 瀏覽:631
為什麼伊朗老有戰爭 瀏覽:173
韓國什麼比中國還便宜嗎 瀏覽:16
中國賴茅兩斤一瓶多少錢 瀏覽:913
中國現在在多少沒 瀏覽:438
印尼虎為什麼會黑色 瀏覽:930
怎麼給義大利人點外賣 瀏覽:105
印尼號碼怎麼注冊微信 瀏覽:503
越南相差多少 瀏覽:958
佛山英國短尾貓哪裡買 瀏覽:782
中國什麼公司 瀏覽:295
印度咖喱魚肉飯怎麼吃 瀏覽:917
和印度人聊天聊什麼 瀏覽:384
去越南隔離需要多少天 瀏覽:848
印尼華人最多的城市是哪裡 瀏覽: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