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莫扎特在创作歌剧作品方面有什么建树
莫扎特的主要创作领域是歌剧。在他不到36年的一生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写了20余部。他的歌剧既有舞台效果,又旋律性强,而且人物的个性又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莫扎特的歌剧多数是喜歌剧,采用意大利语和德语。他的喜歌剧既有幽默的,也有严肃的角色,歌剧中咏叹调和重唱的音乐情绪变化丰富。其中《费加罗的婚礼》取材于当时在奥地利被禁演的P.A.C.de.博马舍的话剧,歌剧脚本由意大利诗人L.达·蓬泰改编,1786年首演。改编后的脚本不失原作的批判精神而且揭露和讽刺了以伯爵为代表的封建贵族的虚伪和骄奢淫逸的生活,颂扬了以费加罗、苏珊娜为代表的“第三等级”人民正直、机智、勇敢的品质,表现了同封建主义斗争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这部歌剧基本沿袭了意大利喜歌剧的特点,但其主要贡献恰恰在于它没有拘泥于意大利喜歌剧滑稽、夸张的手法,而是着重描绘了人物的性格,进行了心理刻画,增强了抒情性,并在剧中发挥了重唱的技巧和表现力。其乐队配器,尤其是木管的运用,对角色和剧情的配合起了重要作用。
《唐璜》的脚本也由达·蓬泰改编,1787年首演,取材于西班牙一个有名的民间传说。当时,该传说有各种版本广泛流传于欧洲各国,并已有话剧、歌剧、芭蕾舞等艺术形式。莫扎特和达·蓬泰选用了G.贝尔塔蒂的歌剧脚本《石客记》(意大利作曲家G.加扎尼加作曲),在剧情和人物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通过贵族唐璜这个矛盾的人物及其欺骗、损害妇女的可鄙行为,揭露了封建贵族的腐烂生活,同时第一次使唐璜成为一个反叛权威、蔑视封建礼教的人物。莫扎特的音乐处理对这部歌剧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加强了对人物的心理刻画,运用了戏剧化的重唱,增强了歌剧的矛盾冲突,使人物(如被唐璜遗弃的少女爱尔维拉、唐璜的男仆等)的形象更为真实、复杂,更有思想性。其乐队的序曲、唐璜家的舞会音乐等,都富有新意。
《魔笛》是莫扎特1791年逝世前几个月写完和演出的。其脚本是由莫扎特的老朋友、热心于德国民族歌剧的一位小剧院经理E.希卡内德提议并编写的,歌剧取材于维兰德的神话《露露》。通过主人公为追求理想而进行艰苦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主题。这部歌剧所反映的思想,和莫扎特追求启蒙主义及“共济会”的理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几个主要角色可能隐喻了当时社会现实中的人物。例如大祭司萨拉斯特罗使人联想到不久前去世的共济会首脑、莫扎特的朋友博恩。莫扎特采用了典型的新教众赞歌式的音乐,使大祭司的形象具有庄严、崇高的性质;反面角色夜后,则可能是影射玛丽亚·特莱西亚(她在位期间曾镇压共济会),这个角色需由技巧较高的花腔女高音扮演,其音乐表演难度较大而没有内在的感情;剧中的英雄塔米诺王子可能是比喻同情共济会的约瑟夫二世,他的音乐优美动人,采用的是正歌剧中的抒情咏叹调;帕米娜是人民高尚精神的象征,音乐十分优美;半人半鸟的幻奇性人物帕帕盖诺及其妻子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音乐带有鲜明的德奥民间风格。在这部歌剧中,莫扎特采用德语并吸收了德国歌唱剧的传统、意大利的声乐传统、庄严的合唱,甚至巴罗克的众赞前奏曲和对位性的伴奏,还采用了一种适合德语音调的宣叙调配上伴奏等,将它们成功地熔于一炉。
从声乐演唱的角度看,莫扎特对歌剧演员的要求(尤其对女高音)难度较大,为此,他曾写过一本声乐教材。
❷ 莫扎特的创作有什么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这不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着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2年7月首演,获得成功。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此间,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创作经验。自从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期间的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曲,都展现出新的风貌。这些作品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表现了维也纳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曾说道:“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而优雅的天才在维也纳的贫民窟里离开了这个让他多灾多难的世界。
当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没有一个零用钱,三十五岁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穷人的无名公墓里,没有一个亲属给他送葬,荒草隐蔽,雨露冲洗,让今天无数对他崇敬的后人欲祭无处。他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终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赞美他的天才,他的灵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❸ 莫扎特有哪些代表作品
成为第5位粉丝
钢琴小品:小星星,土耳其进行曲(实际是A大调奏鸣曲的第三乐章),小奏鸣曲
交响曲:三十五“哈夫纳”,三十六“林茨”,三十八“布拉格”以及最为出名的最后三首。喜欢听流行的人肯定听过第四十的一乐章的旋律
钢琴奏鸣曲:k309,k310,k311,k330
钢琴协奏曲:第19,20,22,24,25,26演出频率教高。
小提琴协奏曲:第3,4,5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和小型器乐合奏:他的五重奏、小夜曲和嬉游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最为着名。还有"哈夫纳"小夜曲,降B大调小夜曲等。
未完成的作品《安魂曲》
歌剧:莫扎特最为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费加罗的婚礼》、《唐·乔瓦尼》、《魔笛》是经典中的经典。有兴趣就再听听《后宫诱逃》等歌剧。
莫扎特是一个嬉皮笑脸的天才,他的很多作品都极为欢快。
编辑于 2011-11-16
查看全部4个回答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什么?
莫扎特代表作: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它 《弦乐四重奏〈狩猎〉》
34赞·1,929浏览2017-08-12
莫扎特有什么着名的作品
《魔笛》、《土耳其进行曲》、《女人心》、《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等。 1、《魔笛》 莫扎特创作歌剧,二幕或四幕歌唱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主要讲述了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 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 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夜女王的丈夫日帝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女王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女王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2、《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的第三乐章,又称为 Alla Turca(土耳其风回旋曲)。于1781-1783年间在慕尼黑或维也纳所作。 3、《女人心》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典范之一。1790年1月6日首演于维也纳布尔格剧院。它是莫扎特作品中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 4、《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 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 该曲曾被人们尊称为“天鹅之歌”,以表达对莫扎特和这部作品的仰慕之情。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是自始至终贯穿着舞蹈性的节奏与旋律,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主义精神。 5、《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于1788年。 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创作的三部最伟大的交响曲,也是作者最后的三部交响曲(6月26日完成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7月25日完成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8月10日完成的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之一。 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又是与《少年维特的烦恼》情景相似。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78赞·22,451浏览2019-05-25
莫扎特的着名作品有哪些?
莫扎特的生命短暂,但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达600多首。因没有标明创作时间,因此次序混乱。主要作品:交响曲63首,嬉游曲16首,小夜曲13首,进行曲15首,小步舞曲105首,舞曲172首,钢琴协奏曲27首,小提琴协奏曲5首,弦乐四重奏23首,管乐弦乐重奏曲4首,钢琴重奏曲9首,小提琴奏鸣曲43首,钢琴奏鸣曲23首,歌剧15部。另外还作有清唱剧4部,康塔塔4首,宗教合唱曲50首,重唱歌曲18首,独唱和管弦乐队曲55首,歌曲32首等。 《费加罗的婚礼》,《小夜曲》都是很有名的
26赞·22,866浏览
莫扎特的代表作有???
莫扎特代表作: 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 《唐.璜》 《魔笛》 交响乐 《 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 《G小调第40号交响曲》 《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 》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 《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 》 《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 其它 《弦乐四重奏〈狩猎〉》
89赞·5,072浏览2016-08-15
莫扎特有哪些作品?
莫扎特创作一览表 1762年(6岁) 1、 G大调小步舞曲和三重奏(作品第1号,即K.1) 2、 F大调小步舞曲(K.2) 3、 降B大调快板(K.3) 4、 F大调小步舞曲(K.4) 5、 F大调小步舞曲(K.5)(以上作品均作于萨尔茨堡) 1763年(7岁) 1、 C大调快板(钢琴独奏)(K.9A)(作于萨尔茨堡) 2、 降B大调行板(钢琴独奏)(K.9B) 1764年(8岁) 1、 四十二首钢琴独奏曲(K.109B.) 2、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6)(作于巴黎) 3、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7)(作于巴黎) 4、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8)(作于巴黎) 5、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9)(作于巴黎) 6、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0)(作于伦敦) 7、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1)(作于伦敦 8、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2)(伦敦) 9、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3)(伦敦) 10、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4)(伦敦) 11、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15)(伦敦) 12、 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K.16)(伦敦) 13、 D大调第一交响曲(K.19)(伦敦) 1765年(9岁) 1、 梅塔斯塔西奥,男高音(K.21)(伦敦) 2、 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和弦乐(K.23)(海牙) 3、 “上帝是我们的避难所”(合唱)(K.20)(伦敦) 4、 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K.22)(海牙) 5、 C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未完成(K.19D)(伦敦) 6、 (K.107) 1766年(10岁) 1、“第一位使者的罪责”(K.35) 2、 F大调Kyrie,四个声部和弦乐(K.33)(巴黎) 3、 一首宗教圣歌,四个声部、乐队和管风琴(K.34) 4、 Galim athias musicum(K.32) 5、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6) 6、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7) 7、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8) 8、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 9、 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 10、 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1) 11、 八首钢琴变奏曲(K.24) 12、 七首钢琴变奏曲(K.25) 1767年(11岁) 1、 拉丁文喜剧(K.38)(萨尔茨堡) 2、 致欢乐(歌曲)(K.53)(Olmuetz) 3、 葬礼音乐(K.42)(萨尔茨堡) 4、 F大调第六交响曲(K.43)(Olmuezt) 5、 F大调第四十三交响曲(K.76)(维也纳?) 6、 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K.37)(萨尔茨堡) 7、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K.39(萨尔茨堡) 8、 D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K.40)(萨尔茨堡) 9、 G大调钢琴协奏曲(K.41)(萨尔茨堡) 10、 降E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7 )(萨尔茨堡) 11、 降B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8)(萨尔茨堡) 12、 D大调管风琴和弦乐奏鸣曲(K.69)(萨尔茨堡) 1768年(12岁) 1、 德国小歌剧《巴示亭和巴士亭纳》(K.50)(维也纳) 2、 谐歌剧La finta semplice (K.51)(维也纳) 3、 宗教音乐(K.47)(维也纳) 4、 G大调Missa brevis (K.49)(维也纳) 5、 “达夫纳,你的玫瑰色面颊”(艺术歌曲)(K.52)(维也纳) 6、 D大调第七交响曲(K.45)(维也纳) 7、 D大调第八交响曲(K.48)(维也纳) 8、 G大调交响曲(K.221) 9、 降B大调交响曲(K.214) 10、 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46D) 11、 F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46E) 1769年(13岁) 1、 D大调Missa brevis (K.65) 2、 C大调Missa (K.66) 3、 圣歌一首,四声部、弦乐和管风琴(K.72) 4、 C大调Te Deum(K.141) 5、 咏叹调,女高音(K.70) 6、 梅塔斯塔西奥(K.71) 7、 F大调第四十二交响曲(K.75) 8、 六首小步舞曲(K.61H) 9、 D大调遣兴曲(K.62) 10、 G大调遣兴曲(K.63) 11、 D 大调小步舞曲(K.64) 12、 七首小步舞曲(K.65A) 13、 降B大调遣兴曲(K.99) 14、 D大调小夜曲(K.100) 15、 十九首小步舞曲(K.103) 16、 六首小步舞曲(K.104) 17、 六首小步舞曲(K.105) 18、 D大调小步舞曲(K.64) 19、 七首小步舞曲(K.65A) 20、 一首宗教音乐,C大调(K.141) 1770年(14岁) 1、 Mitrtidate Re di Ponto.严肃的歌剧(K.87) 2、 交替圣歌《Cibavit eos.》(K.44) 3、 Miserere,A小调(宗教音乐)(K.85) 4、 交替圣歌(K.86) 5、 慈悲经,G大调(K.89) 6、 慈悲经,D 小调(K.90) 7、 诗篇咏唱(四个声部)(K.93) 8、 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咏叹调(K.143) 9、 咏叹调(K.79) 10、 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2) 11、 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3) 12、 梅塔斯塔西奥,女高音(K.88) 13、 咏叹调(女高音、弦乐和管风琴)(K.143) 14、 G大调交响曲(K.74) 15、 D大调交响曲(K.81) 16、 D大调交响曲(K.84) 17、 D大调交响曲(K.95) 18、 D大调交响曲(K.97) 19、 G大调交响曲(K.110) 20、 小步舞曲,降E大调(K.122) 21、 乡村舞曲,降B大调(K.123) 22、 G大调弦乐四重奏(K.80) 23、 小步舞曲,D大调(K.94) 1771年(15岁) 1、 塞雷纳塔(K.111) 2、 一首宗教音乐,G大调(K.108) 3、 一首宗教音乐(K.109) 4、 一首宗教音乐(K.115)] 5、 一首宗教音乐(K.116) 6、 G大调,Kyrie(K.221) 7、 梅塔斯塔西奥(K.74B) 8、 梅塔斯塔西奥,独唱,合唱,乐队(K.118) 9、 G大调第四十六交响曲(K.96) 10、 F 大调第十三交响曲(K.112) 11、 D大调第五十交响曲(K.120) 12、 D大调第五十一交响曲(K.121) 13、 降B大调交响曲(K.216) 1772年(16岁) 1、 小夜曲(K.126) 2、 序曲Lucio Silla(K.135) 3、 一首四声部、交响乐队和管风琴的宗教乐曲(K.125) 4、 Regina Coeli,降B大调(宗教乐曲)(K.127) 5、 弥撒,C小调,大调(K.139) 6、 《我多么不幸》(艺术歌曲)(K.147) 7、 《哦,神圣同盟》(艺术歌曲)(K.148) 8、 《秘密的爱情》(艺术歌曲)(K.150) 9、 G大调交响曲(K.124) 10、 C大调交响曲(K.128) 11、 G大调交响曲(K .129) 12、 F大调交响曲(K.130) 13、 降E大调交响曲(K.132) 14、 D大调交响曲(K.133) 15、 A大调交响曲(K.134) 16、 D大调交响曲(K.161) 17、 C大调交响曲(K.162) 18、 D大调交响曲(K.163) 19、 谐谑曲,D大调(K.131) 20、 谐谑曲,D大调(K.136) 21、 谐谑曲,降B大调(K.137) 22、 谐谑曲,F大调(K.138) 23、 六首小步舞曲(K.164) 24、 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D 大调(K.144) 25、 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F大调(K.145) 26、 弦乐四重奏,D大调(K.155) 27、 弦乐四重奏,G大调(K.156) 28、 弦乐四重奏,C大调(K.157) 29、 弦乐四重奏F大调(K.158) 30、 弦乐四重奏,降B大调(K.159) 31、 弦乐四重奏,降E大调(K.160) 32、 D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K.381) 1773年(17岁) 1、 C大调弥撒(K.167) 2、 Offertory (K.167) 3、 C大调,Osanna (K.223) 4、 D大调第二十三交响曲(K.181) 5、 降B大调第二十四交响曲(K.182) 6、 G小调第二十五交响曲(K.183) 7、 降E大调第二十六交响曲(K.184) 8、 Divertimento,降E大调(K.166) 9、 16首小步舞曲(K.176) 10、 D大调小夜曲(K.185) 11、 Divertimento,降B大调(K.186) 12、 Divertimento,C大调(K.187) 13、 D大调进行曲(K.189) 14、 D大调钢琴协奏曲(K.175) 15、 C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190) 16、 降B大调弦乐五重奏(K.174) 17、 F大调弦乐四重奏(K.168) 18、 A大调弦乐四重奏(K.169) 19、 C大调弦乐四重奏(K.170) 20、 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K.171) 21、 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K.172) 22、 d小调弦乐四重奏(K.173) 23、 十二首钢琴变奏曲(K.179) 24、 六首钢琴变奏曲(K.180) 1774年(18岁) 1、 谐歌剧(K.196) 2、 F大调Missa brevis(K.192) 3、 D大调Missa brevis(K.194) 4、 G大调第二十七交响曲(K.199) 5、 C大调第二十八交响曲(K.200) 6、 A大调第二十九交响曲(K.201) 7、 D大调第二十三交响曲(K.202) 8、 D大调小夜曲(K.203) 9、 降B大调大管协奏曲(K.191) 10、 C大调钢琴奏鸣曲(K.279) 11、 F大调钢琴奏鸣曲(K.280) 12、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K.281) 13、 降E大调钢琴奏鸣曲(K.282) 14、 G大调钢琴奏鸣曲(K.283) 15、 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四手联弹(K.358) 16、 D 大调进行曲(K.237) 1775年(19岁) 1、 梅塔斯塔西奥(K.208) 2、 Missa brevia,C大调(K.220) 3、 Misericordias Domini (K.222) 4、 D大调小夜曲(K.240) 5、 Divertimento,F大调(K.213) 6、 C大调进行曲(K.214) 7、 D 大调进行曲(K.215) 8、 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07)] 9、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1) 10、 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6) 11、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8) 12、 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19) 13、 降B大调管风琴和大提琴奏鸣曲(K.212) 14、 降B大调巴松管和大提琴奏鸣曲(K.292) 1776年(20岁) 1、 降E大调,四声部宗教音乐(K.243) 2、 C大调弥撒,四声部,乐队和管风琴(K.257) 3、 C大调短小的弥撒(K.258) 4、 C大调短小的弥撒(K259) 5、 两重合唱,弦乐和管风琴(K.257) 6、 C大调弥撒(K.262) 7、 咏叹调(K.255) 8、 咏叹调(K.256) 9、 D大调小夜曲(K.239) 10、 降B大调谐谑曲(K.240) 11、 F大调谐谑曲(K.247) 12、 F大调进行曲(K.248) 13、 D大调进行曲(K.249) 14、 D大调哈夫纳小夜曲(K.250) 15、 D大调谐谑曲(K.251) 16、 降E大调谐谑曲(K.252) 17、 F大调谐谑曲(K.253) 18、 四首乡村舞曲(K.267) 19、 降B大调第六钢琴协奏曲(K.238) 20、 F大调第七十钢琴协奏曲(K.242) 21、 C大调第八钢琴协奏曲(K.246) 22、 小提琴协奏曲,快板(K.246) 23、 降B大调回旋曲(K.269) 24、 C大调管风琴、小提琴奏鸣曲(K.263) 25、 F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4) 26、 A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25) 27、 G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1) 28、 F大调 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44) 29、 D大调管风琴与弦乐奏鸣曲(K.274) 30、 降B大调弦乐三重奏(K.266) 31、 降B大调钢琴三重奏(K.254) 1777年(21岁) 1、 降B大调短小弥撒,四声部,弦乐和管风琴(K.275) 2、 Graale ad festum B.M.V.,F大调(K.273) 3、 咏叹调(K.272) 4、 降B大调谐谑曲(K.270) 5、 D大调,Notturno(K.286) 6、 降B大调谐谑曲(K.270) 7、 F大调谐谑曲(K.288) 8、 降E大调谐谑曲(K.289) 9、 降B大调第九钢琴协奏曲(K.271) 10、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K.271A) 11、C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1) 12、G大调管风琴奏鸣曲(K.278) 13、D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85) 14、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 1778年(22岁) 1、 降E大调咏叹调,四声部,管风琴与乐队(K.322) 2、 咏叹调(K.294) 3、 咏叹调(K.295) 4、 咏叹调(K.316) 5、 小咏叹调(K.307) 6、 小咏叹调(K.308) 7、 D大调第三十一(巴黎)交响曲(K.297) 8、 降B大调加沃特舞曲(K.300) 9、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K.299) 10、 G大调长笛协奏曲(K.313) 11、 D大调长笛协奏曲(K.314) 12、 C大调长笛协奏曲(K.315) 13、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 14、 A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98) 15、 C大调长笛和弦乐四重奏(K.271) 16、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296) 17、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1) 18、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2) 19、 C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3) 20、 E小调小提琴奏鸣曲(K.304) 21、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5) 22、 D 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306) 23、 九首变奏曲(钢琴)(K.164) 24、 十二首变奏曲(钢琴)(K.265) 25、 A小调钢琴奏鸣曲(K.310) 26、 D 大调钢琴奏鸣曲(K.311) 27、 C大调钢琴奏鸣曲(K.330) 28、 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29、 F大调钢琴奏鸣曲(K.332)
3赞·251浏览2019-09-08
淘宝毕加索的作品-种类齐全,颜色多样,高品质,放心选购!
值得一看的毕加索相关信息推荐
购买毕加索的作品上淘宝网,给您带来时尚,有趣,实用的整体家居体验。
m.taobao.com广告
莫扎特小提琴-实力品牌,精选材质,保证音质音色,上淘宝选购!
值得一看的莫扎特小提琴相关信息推荐
淘宝网莫扎特小提琴-匠心制作,经久耐用,配送快,质量检测更放心,立即选购!
m.taobao.com广告
三拒张艺谋,22岁嫁大19岁百亿富人,身家超赵薇10倍多,她是谁?
她是章泽天,一张清纯邻家照片爆红网络,清华大学毕业,现在的身份是一个妈妈和刘强东的妻子。回到问题本身
11条回答·85,741人在看
有人说法国现在是用另一种形式在殖民非洲,这是为何?
因为他们觉得当前来讲,法国在非洲采取的政策依然是阻碍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是带有殖民色彩的政策,所以有人
5条回答·61人在看
神秘组织“共济会”为何成为基督教会的最大敌人?
在所有的神秘组织中,共济会无疑是名气最大的,也是最令人真假难辨的。在众多的阴谋论着作、畅销书、影视作品中,共济会被形容成一个规模庞大、历史久远的神秘组织。伏尔泰、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
469人在看
李栋旭裴秀智高调宣布恋情,你如何看待这段恋情?
男才女貌真的很般配,李栋旭虽然年纪有点大,但是完全看不出来还是一个小奶狗。
4条回答·124人在看
评
❹ 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从慕尼黑、林茨到受弗朗西斯一世接见的维也纳之行后,他经由波恩、科隆、布鲁塞尔抵达法国,在巴黎他短暂碰壁,随后在英国重整旗鼓,在意大利度过的岁月则为莫扎特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无限源泉。
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从粮食大街四层狭小局促的公寓迁至萨尔茨河对岸新城的马卡特广场八号。在萨尔茨堡,莫扎特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但是这个人生阶段于他而言,却充满了忧郁压抑。
新任大主教科罗瑞多让莫扎特深切体会到萨尔茨堡的保守封闭。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1791年12月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4)莫扎特在意大利创作了哪些歌曲扩展阅读
莫扎特人物生平:
1760年,4岁的莫扎特跟父亲列奥波尔得·莫扎特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
1773年底,莫扎特与父亲返回萨尔茨堡。此时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乐师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随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
1784年,他参加了共济会,对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有强烈共鸣,并在这种思想的启示下创作新型作品。
❺ 莫扎特一生中创作了哪些奏鸣曲
莫扎特写了17部钢琴奏鸣曲、6部小提琴奏鸣曲和35部钢琴小提琴奏鸣曲。对古典奏鸣曲套曲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确立了维也纳古典风格3个乐章的套曲形式。在钢琴奏鸣曲方面,他同海顿的创作一齐完成了从羽管键琴风格到钢琴风格的过渡。他尤其喜欢为钢琴写作。80年代的钢琴奏鸣曲中,已经使钢琴的效果和音域得到了发挥,如《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1781-1783),《c小调奏鸣曲》(K.457,1784),《c小调幻想曲》(K.475,1785)等。其中K.331体现了音乐的风俗性的特点,后两首显示了尖锐的对比并置与戏剧力量,预示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诞生。
莫扎特的钢琴小提琴奏鸣曲,从意大利柯莱里,萨马尔蒂尼等人的影响中逐步解放出来,形成了自己独立的风格,在其奏鸣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778年开始,莫扎特就将钢琴和小提琴两件乐器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这以前,如肖贝特的作品,钢琴占主导地位。莫扎特在此以前的作品也是钢琴为主,小提琴为伴奏。)如降E大调(K.380,1781)、降B大调(K.454,1784)、降E大调(K.481,1785)、A大调(K.526,1787)等几首都很成功。
❻ 莫扎特喜歌剧作品都有哪些
1、《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音乐天才莫扎特最杰出的歌剧作品之一,描写了普通公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与贵族进行斗争的故事。
《费加罗的婚礼》是18世纪欧洲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部歌剧也是历史上第一部把平民作为第一主角的歌剧作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部作品是莫扎特22部歌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在英国权威歌剧网站Operabase中显示,至今《费加罗的婚礼》仍名列“全世界上演频率最多的歌剧”前十名。
国家大剧院此前制作了多部歌剧包括《漂泊的荷兰人》、《托斯卡》、《奥赛罗》等,此次对罗西尼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重新编译,邀请了对莫扎特作品有着丰富经验的歌剧导演何塞·路易斯·卡斯特罗及其团队的加入,
希望大剧院版《费加罗的婚礼》更加突出“爱”,通过剧中情节戏谑、争风吃醋、哀怨、怀疑、挖苦 讽刺、醒悟都将紧密围绕“爱”这一主题展开,为这部四幕剧营造一种纯粹的喜剧风格。同时,舞美方面有别于以往,
设计师朱利亚诺·斯皮内利一反歌剧演出常规,增加了一套“当众换景”的舞台呈现方式,观众可以看到所有故事都在一个大空间内进行,空间感、时间感将变得更紧凑。
2、《唐璜》
唐璜》出自于莫扎特创作的两幕歌剧,初演于1787年。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
剧中的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的胆大妄为的典型人物,他既有反面人物特点,也有正面的人物性格,既厚颜无耻,但又勇敢、机智、不信鬼神;他利用自己的魅力欺骗了许多村女和小姐们,但他终于被鬼魂拉进了地狱;他本质上是反面人物,
但又具有一些正面的特点。所有剧情都是围绕唐·璜和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而被唐·璜杀死的司令官这个中心而发展的。 歌剧 《唐·璜》把生活和哲理的因素揉合在一起,着重于人物的心理刻划,为十九世纪大为发展的音乐心理戏剧开创了先例。
歌剧的中心思想,在它的序曲中已经有了具体的反映。这首序曲用奏鸣曲的形式写成,其中的主题主要描写 唐·璜 那种玩世不恭的性格,充满生命力和火热的情绪,是乐观和愉快的形象。 莫扎特把序曲同歌剧直接联系在一起,这也是本剧的一大特色。
3、《女人心》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典范之一。1790年1月6日首演于维也纳布尔格剧院。它是莫扎特作品中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
洛伦佐·达·庞蒂是个意大利籍的犹太人,一个冒险家和诗人,是当时别具一格的人物之一,莫扎特认为他是和自己的戏剧性气质很相近的脚本作家。两人合作了三部作品:《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女人心》。
这几部歌剧是古典主义喜歌剧之冠,而《魔笛》则是浸透了共济会象征主义的巨型幻想作品。《后宫诱逃》和《魔笛》使德国歌剧达到了顶峰。这几部杰作中有大量的反讽,超越了产生它们的如花似锦的世界。它们达到了达·庞蒂所宣称的他和莫扎特的意图:“忠实地用全部色彩描绘各种激情。”
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直译应该是“女人都是如此”。原来歌剧的副标题是“恋人的学校”(La scuola degli amanti),但莫扎特不太喜欢这个副题,尽管剧作者Da Ponte更倾向于它,认为那更能说明剧作的意图。
4、《蒂托的仁慈》
二幕正歌剧,梅塔斯塔西奥脚本,后经马佐拉修订,莫扎特谱曲。此剧在作曲顺序上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 1791年9月6曰雷奥波二世加冕时在布拉格首演。是受此加冕典礼的委托而作,布景为古罗马。
台上除了有饰演宫廷元老、使节、卫兵、官员及民众的合唱团员外,主要有六个角色,但戏份大部份集中在男主角萨克图斯及女主角维泰莉亚身上,而其中萨克图斯的妹妹和她的恋人都由女中音反串。
莫扎特在本剧里为展现其音乐戏剧家的创作技巧,处处可见其神来之笔。例如第一幕的三重唱《我来了!等一等!》维泰莉亚在唆使萨克图斯去焚宫及杀君之后,才获悉蒂托王要娶她为妻,莫扎特以快板旋律戏剧性地描绘维泰莉亚的惊慌失措,安尼欧和普布里欧误以为她在惊奇喜悦的不同情绪反应。
又如第一幕的尾曲,当皇宫燃烧起火时,谋杀者萨克图斯的反悔自责和维泰莉亚的冷静沉着,刚好和其它角色的束手无策及舞台后合唱团的喊叫声形成对比,与谐歌剧的激动步调不同,本曲最后壮丽结构的重唱以庄严的缓慢速度,悲剧般地向前推到第一幕终了。
5、《后宫诱逃》
《后宫诱逃》是由斯泰法尼编剧、莫扎特谱曲的喜剧,1782年7月16日在维也纳布尔格剧院首次公演。其取材于十六世纪的传说,故事发生在土耳其。
故事发生在1600年左右的东方,西班牙贵族贝尔蒙特准备从土耳其国王帕夏的后宫救出爱人康斯坦丝。同样沦为俘虏的前仆人布隆德以及布隆德的男友彼德利奥从旁协助。后宫守卫奥斯明识破他们的逃亡计划,要求将他们处死,但国王帕夏反而释放他们给了他们自由。
❼ 求莫扎特的详细资料以及所有作品名称列表、介绍
莫扎特简介
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被誉为“神童”。他短暂的一生作品极其丰富,创作的重要领域是歌剧和交响乐。在他的作品中洋溢着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并迸发出在巨大社会压力下的明快、乐观情绪。莫扎特广泛采用各种乐曲形式,成功的把德、奥、意等国的民族音乐和欧洲的传统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为德国民族歌剧奠立了基础,创造出一种现实主义音乐剧的新体裁。他扩充并革新了器乐作品的内容,使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形式格外严谨。莫扎特在创作上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把十八世纪的音乐艺术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为后来的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为西方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对后世音乐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莫扎特一生中共创作了七十五部作品,留下了《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后宫诱逃》、《魔笛》等着名歌剧,使歌剧成为具有市民特点的新体裁。此外还作有大量交响曲、协奏曲、钢琴曲和室内乐重奏。并在1792年完成《安魂曲》。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品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
交响乐:《降E调第39号交响曲》(帝王)、《G小调第40号交响曲》、《C大调第41号交响曲》(丘比特)。
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号》、《降B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五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1号》、《A大调钢琴协奏曲第23号》。
其它:弦乐四重奏《狩猎》。
莫扎特的维也纳年代
1762年9月,莫扎特一家启程前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当时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中心之一。那儿是弗朗西斯一世(Francis)皇帝与玛利亚.特丽莎(Maria Theresia)皇后豪华宫廷的所在地。从十二世纪阿尔伯特一世(Albert Ⅰ)召集一批乐师组成所谓的"皇室音乐家"以来,维也纳就一直是音乐之都,音乐成为皇室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着名的作曲家约瑟夫.海顿(Joseph Haydn)就曾在维也纳附近的一个伯爵门下任乐长,另一位作曲家格鲁克(Gluck)当时就在皇家宫廷任首席作曲家。这个俯仰呼吸皆音乐的城市,早就非常期待六岁神童沃尔夫冈的到来。
小莫扎特一行刚到维也纳,就在一个私人宫邸做了第一场表演。隔天,皇帝和皇后马上召唤他们到宫廷。一位实际参与那场音乐会的人士为我们留下一段叙述:"当孩子们演奏时,观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弗朗西斯一世尤其满意小精灵--他对莫扎特的戏称--的表现,他还多次和莫扎特闲聊。"当皇帝要求他用一根手指演奏时,他毫不犹豫的照做了。"他毅然决然地立刻开始尝试,而且干净利索地弹奏了好几首曲子,让在座的每一位大吃一惊。在他当时的年纪,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来一贯的态度,也就是蔑视来自高贵者的赞美,尤其若是他们对音乐没什么认识,他甚至不太愿意为他们演奏。"1763年6月,沃尔夫冈七岁,娜妮十二岁时,莫扎特一家开始了他们的第一趟长途旅行--一个持续三年半,走遍欧洲各地的旅程。他们经过慕尼黑、曼海姆(Mannheim)、奥格斯堡(Augsburg)、海德堡(Heidelberg)、法兰克福(Frankfurt)等德国城市。每到一处,都无一例外地引起轰动,各种音乐形式对沃尔夫冈而言都好象吃饭、睡觉一样容易,他几乎不需要任何教导,好象早已知道一切。
莫扎特年表
1756年 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
1762年 随姐姐和父亲到欧洲各国巡演。
1764年 4月到达伦敦,他最早的三首交响曲即作于此。
1767年 做歌剧《假傻大姐》。
1768年 做歌剧《巴斯钦与巴斯提安》。
1770年 12月,歌剧《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在米兰首演,造成轰动。
1780年 做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尼欧》,1781年1月在慕尼黑上演。
1782年 8月,歌剧《后宫诱逃》首演。
1785年 将所作的六首弦乐四重奏题献给海顿。动笔写《费加罗婚礼》。
1786年 《费加罗婚礼》在维也纳首演。
1787年 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K.504)在布拉格首演,受到极大欢迎。
1787年 完成歌剧《唐乔瓦尼》,完成两首弦乐五重奏和《G大调弦乐小夜曲》。
1788年 5月,动笔写最后三首交响曲,于8月10日全部完成。
1789年 秋,开始写歌剧《女人心》
1791年 开始写歌剧《魔笛》,7月份几近完成。
1791年 改编歌剧《狄托的仁慈》,之后开始写《安魂曲》。
1791年 12月5日去世。《安魂曲》由其学生苏斯迈尔完成。
❽ 莫扎特写过哪些歌剧﹖
1、莫扎特的《狄托的仁慈》,2幕26曲,K621,正歌剧,作于1791年,该年首演于布拉格国立剧院。此剧为庆贺罗马皇帝莱奥波特二世登上波希米亚王位而作,由马佐拉(Mazzola)据维也纳宫廷诗人梅达斯塔乔作品而撰脚本。
2、《魔笛》二幕或四幕歌唱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3、《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4、《彭特国王米特拉达梯》,K87/74a,作于1770年(时莫扎特14岁)。据J. 拉席努的戏剧,由基纳桑蒂撰脚本。
5、《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典范之一。1790年1月6日首演于维也纳布尔格剧院。它是莫扎特作品中最完美和平衡的一部。在今天它也被认为是最富于人情味的最优秀的喜剧之一。
❾ 莫扎特创作了哪些作品
莫扎特的创作涉及音乐艺术的所有体裁,其中以歌剧和交响乐贡献最突出.代表作有: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交响曲《b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朱庇特)交响曲》。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成熟时期(1774~1781)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
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1781年,他和大主教决裂后,写出了着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5年,一度倒闭了的维也纳民族剧院恢复,莫扎特有了从事歌剧创作的机会。他写了一部滑稽戏《剧院经理》1790年1月,他的歌剧《女人心》上演1791年,他写了歌剧《蒂托的仁慈》,莫扎特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有7部。其中《第三十一交响曲》(《巴黎》)是为当时欧洲最杰出的交响乐团之一的巴黎交响乐团谱写的,具有巴黎的音乐风格和丰富的音响,《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实际上是一首小夜曲,《第三十八交响曲》(《布拉格》)常被人们称作“没有小步舞曲的交响曲”,它只有3个乐章,不再是对意大利交响曲的风格模仿,而是一部地道的维也纳交响曲,《第三十六交响曲》(《林茨》)反映了莫扎特受海顿交响曲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