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
目录·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Hp的生物学性状
·Hp感染和致病机理
·Hp的流行病学
·Hp的诊断方法
·hp感染的治疗
学名: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发现人: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由此二人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故事
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1984年4月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世界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专业刊物《螺杆菌》杂志应运而生,世界螺杆菌大会定期召开,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发现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超过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都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目前,消化科医生已经可以通过内窥镜检查和呼气试验等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抗生素的治疗方法已被证明能够根治胃溃疡等疾病。幽门螺杆菌及其作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已经流行多年的人们对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错误认识,被誉为是消化病学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的革命。由于他们的发现,溃疡病从原先难以治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变成了一种采用短疗程的抗生素和抑酸剂就可治愈的疾病,大幅度提高了胃溃疡等患者获得彻底治愈的机会,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作出了贡献。
这一发现还启发人们去研究微生物与其他慢性炎症疾病的关系。人类许多疾病都是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虽然这些研究目前尚没有明确结论,但正如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所说:“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加深了人类对慢性感染、炎症和癌症之间关系的认识。”
⑵ 幽门螺杆菌拼音怎么写
幽门螺杆菌
Yōumén
luógǎnjūn
胃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189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
⑶ 幽门螺旋杆菌
你好,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位1类致癌因子,对人体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若没有及时引起重视,最终的结果是致癌。
HP感染(建议用食疗法)幽门螺杆菌是有害的病菌,主要生存在胃内,而且传染性很强,如果想杀灭这种病菌,根据调查显示食疗的方法清除是最有效果的,相比四联疗法来说,(食疗)它没有副作用,效果也好!
下面我们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原因,以及症状进行简单的分析一下,并且把(食疗方法)分享上来,希望能帮助到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如下4点)
1、接吻。科学家在唾液内可以找到幽门螺杆菌的踪迹,而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2、共餐。幽门螺杆菌主要是通过口口传播的。在一个家庭中只要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很可能一家人都会被感染上。经常在外就餐的被感染的机会多。据检测,我们日常使用的筷子上感染的幽门螺杆菌就在1600~3100个。
3、口味重:刺激性食物易导致幽门螺杆菌的入侵。
4、共餐:家人或者朋友一起进餐时,没有专门的公筷,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病。
幽门螺杆菌出现的症状:(如下4点)
1、反酸、烧心:因为,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排泄,导致胃酸过多。
2、腹胀、反酸:因为,患上了幽门螺杆菌会导致食欲减退、不消化等情况。
3、腹痛、上消化道出血:因为,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受到幽门螺杆菌的损害。
4、口腔异味、口臭:因为,幽门螺杆菌会导致口腔内感染,导致口味重。
故此,如果你发现有以上不良症状者,应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若确诊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请重视它的危害性,建议尽早接受治疗。
⑷ 幽门螺旋杆菌英文怎么说
病情分析: 您好,HP是幽门螺杆菌的英文简写,IgG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合起来意思是有幽门螺杆菌的抗体,意味着您曾经或正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是引起胃炎最主要的一个病因。意见建议:建议您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采用三联疗法,预防胃炎发生。
⑸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寄生性非常强的细菌,它具有很强的耐酸性和生存能力,而人的胃部属于酸性特别强的地方,所以很多胃部疾病都是由于胃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所导致的。
提起幽门螺杆菌,很多的人可能都会感到非常的可怕,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慢慢的可能就会诱发胃炎,胃溃疡,如果不及时调理的话,还可能会导致胃部发生更加严重的病变。如果胃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会损伤人的胃黏膜,影响到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最为明显的表现可能就会出现反酸、烧心的情况。很多人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以为自己吃了不洁的食物,其实并不是,这很可能也是胃在向你发出控诉。
胃痛:
如果胃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就会伴随着胃痛的情况,而且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呕吐,这种情况如果反复出现的话,那么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最好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口臭:
幽门螺杆菌会严重影响到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幽门螺杆菌如果大量滋生的话,也会产生难闻的气体,通过嘴巴排出体外,所以就会形成顽固性的口臭。
所以如果出现了以上3种异常情况的话,希望你别傻傻忽视了,抓紧时间进行调理,这样才能够帮助抑制幽门螺杆菌,呵护胃部的健康
⑹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通过“粪口”传播产生
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
通过“口口”传播产生
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已有报告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多数是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
(6)幽门螺杆菌意大利语怎么写扩展阅读: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症状
多于85%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不会感到任何症状或并发症。急性感染可能会引发带有胃痛或恶心的急性胃炎。由此引发的慢性胃炎,其症状(如果存在的话)等同于非溃疡性的消化道症状:胃痛、恶心、胃胀、打嗝、呕吐、黑色粪便等
⑺ 幽门螺杆菌
中文学名:幽门螺杆菌
拉丁学名:Helicobacter pylori
界:细菌界
门:变形菌门
纲:ε-变形菌纲
目:弯曲菌目
科:弯曲菌科
属:螺杆菌属
种:幽门螺杆菌
分享
历史沿革
1893年,
幽门螺杆菌
意大利病理学家Bizzozero首次报告在哺乳动物胃内发现螺旋形微生物。
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与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年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这一成果打破了胃病不能根治的误区。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
幽门螺杆菌
1984年4月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世界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专业刊物《螺杆菌》杂志应运而生,世界螺杆菌大会定期召开,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1989年,Goodwin等人将其命名,得到学术界的承认。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幽门螺杆菌列为第一类高危致恶变因子,幽门螺杆菌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家庭成员中的感染者一经确诊,就必须主动接受正规的抗菌治疗,彻底清除传染源以达到防治目的,只有先查出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再进行有效的根治,才能彻底治愈反复发作的老胃病并防止恶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大多数常见的胃炎疾病均由幽门螺杆菌所造成,在治疗过程应加入抗生素。
2005年10月3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形态特征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特征
电子显微镜下,菌体的一端可伸出2~6条带鞘的鞭毛。在分裂时,两端均可见鞭毛。
鞭毛长约为菌体1~1.5倍。粗约为30nm。鞭毛的顶端有时可见一球状物,实为鞘的延伸物。每一鞭毛根部均可见一个圆球状根基伸入菌体顶端细胞壁内侧。在其内侧尚有一电子密度降低区域。
鞭毛在运动中起推进器作用,在定居过程中起抛锚作用。
生理学特征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存。许多固体培养基可作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的基础培养基,布氏琼脂使用较多,但需加用适量全血或胎牛血清作为补充物方能生长。常以万古霉素、TMP、两性霉素B等组成抑菌剂防止杂菌生长。
幽门螺杆菌对临床微生物实验中常用于鉴定肠道细菌的大多数经典生化实验不起反应。而氧化酶、触酶、尿素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亮氨酸肽酶这七种酶反应是作为幽门螺杆菌生化鉴定的依据。
沃伦和马歇尔喝了幽门螺杆菌的培养液,便于不久之后便得了胃病。
分子生物学特征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的全基因序列已经测出,其中尿素酶基因有四个开放性读框,分别是UreA、UreB、 UreC 和UreD。UreA和UreB编码的多肽与尿素酶结构的两个亚单位结构相当。幽门螺杆菌的尿素酶极为丰富,约含菌体蛋白的15%,活性相当于变形杆菌的400倍。尿素酶催化尿素水解形成“氨云”保护细菌在高酸环境下生存。此外,尚有VacA基因和CagA基因,分别编码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根据这两种基因的表达情况,又将幽门螺杆菌菌株分成两种主要类型:Ⅰ型含有CagA和VacA基因并表达两种蛋白,Ⅱ型不含CagA基因,不表达两种蛋白,尚有一些为中间表达型,即表达其中一种毒力因子。现在多认为Ⅰ型与胃疾病关系较为密切。
传播途径
1、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2、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
⑻ 幽门螺旋杆菌普通话怎么说
幽(you一声)
门(men二声)
罗(luo二声)
旋(xuan二声)
杆(gan三声)
菌(jun一声)
⑼ 幽门螺杆菌体外诊断试剂 英文怎么写
which lesson does sam have each weekday?
⑽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首先由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沃伦(J. Robin Warren)二人发现,此二人因此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长2.5~4.0μm,宽0.5~1.0μm。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状或弧形。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除典型的形态外,有时可出现杆状或圆球状。幽门螺杆菌是微需氧菌,环境氧要求5~8%,在大气或绝对厌氧环境下不能生长。(CHEMTRON)幽门螺杆菌检测试剂为目前国内使用最广泛的幽门螺杆菌检测工具。
中文名称: 幽门螺杆菌
外文名称: Helicobacter pylori
界: 细菌界
门: 变形菌门
纲: ε-变形菌纲
目: 弯曲菌目
科: 弯曲菌科
属: 螺杆菌属
种: 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