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859年,奥地利和哪两个国家交战了
6月24日——奥地利军与法国联军在意大利北部卡斯蒂廖镇的索尔弗利诺交战,称为索尔弗利诺战役 (又译苏法利诺战役)。这场15小时的战争造成5.5万人阵亡。此战役使亨利·杜南推动创立红十字会。
❷ 奥意战争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摆脱奥地利统治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它是在意大利人民民族解放运动和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斗争的进程中爆发的。
1848年3月17日,威尼斯省爆发了反奥起义,并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18日,米兰也爆发起义。起义期间建立起来的国民自卫军,经过几次顽强战斗把奥军逐出城外。伦巴第全境都奋起反抗奥军。为了取得皮埃蒙特的军事援助,伦巴第、威尼斯几个省、巴马和摩德纳宣布归附撒丁王国。
在人民群众的压力下,撒丁国王查理.阿尔伯特于1848年3月23日对奥宣战。意大利其他国家政府声明支持皮埃蒙特。爱国主义热潮席卷整个意大利,志愿军队伍相继建立,并开赴伦巴第与奥军作战。加里波第率领的志愿军部队屡建奇功。
1848年3、4月间,奥军败退到伦巴第东部维罗纳境内。
但是,意军由于训练不足、武器装备较差,又缺少骑兵和炮兵,所以战斗力不强。加之查理.阿尔伯特及其周围的将领对人民群众的革命高潮心惊恐惧,至夏季时,奥军指挥部就掌握了主动权。奥军先从威尼斯省发动进攻,随后推进到伦巴第。7月25日,在库斯托茨附近进行了一次大战。拉德茨基指挥的5.2万人的奥军以翼侧突击,将4.4万人的撒丁军队分割成许多部分,迫使其狼狈逃窜。在这以后的两天内,撒丁军队全部被歼。查理.阿尔伯特在损失了9000名士兵之后放弃了米兰。8月9日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意大利北部仍由奥地利占领。
由于意大利各国革命斗争出现新的高潮,人民群众一再要求重新对奥开战,查理.阿尔伯特为保住自己的王位,只好中止和谈,采取军事行动。撒丁军队由波兰赫尔让诺夫斯基将军统率。他轻率地把约8.8万人的军队配置成单薄的一线。
1849年3月21~23日期间,撒丁军队在莫尔塔腊和诺瓦拉附近一败涂地。查理.阿尔伯特被迫退位,离开了意大利。其子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不得不签订停战协定,承认伦巴第和威尼斯省仍属奥地利。8月6日,在米兰签订和约。
根据和约,皮埃蒙特向奥地利支付了6500万法郎的赔款。撒丁军队的失败并未使意大利北部人民群众停止抗奥斗争。热那亚就在继续战斗。奥军在已宣布成立罗马共和国的帕波省境内也遇到抵抗。威尼斯在被封锁条件下抗击奥军的优势兵力,直至1849年8月22日。撒丁军队战败使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受挫,1848~1849年的意大利革命也因而失败。
❸ 法国和意大利在历史上有过几次战争时间和起因是什么
楼上的最好先看看历史书再回答。1494-1559年,法国和西班牙为争夺意大利进行了一场战争。结果是法国大败,最终退出了意大利。而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期间,为打击反法联盟的核心奥地利,拿破仑率领法军在此地战胜了奥地利军队,其间虽然有俄名将苏沃洛夫带兵在此地大败法军,但最终胜者还是法国。拿破仑的兄长和妹夫都先后做过那不勒期国王,拿破仑儿子诞生后还被任命为罗马王。拿破仑失败后意大利才被奥地利重占,并分割成许多部分。而在19世纪中叶意大利统一战争期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也派军入意大利,战胜了盘踞意大利北部的奥地利军队。主要目的是为了树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并获得了尼斯和萨伏依两地。但后来法国又愿意大利完全统一,长期占据罗马,直至1870普法战争失败。二战中,意大利先是宣布中立,后来墨索里尼看法国在希特勒打击下大败,才趁火打劫向法国宣战。但意大利军队战斗力实在太弱,直至法国向希特勒投降也没有多少进展,所以后来希特勒直将一小块领土划分给意大利。二战结束后就归还了。
随便说一下,罗马帝国崩溃后,意大利一千多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常常是外国列强竞争的舞台。长期占领意大利的主要是统治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法国的波旁王朝也长期占领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国。所以法国与意大利的几次战争在中世纪基本上都是与列强交战,意大利人还欢迎法国人,认为他们是解放者。特别在拿破仑时期尤为明显。
❹ 1866年德意志帝国是如何击败奥地利帝国的
1866年,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首相。他马上策划统一运动,务求由普鲁士统一小德意志。凭着普丹战争的胜利,俾斯麦唤起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普鲁士以有权共同占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为借口,诱使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奥地利与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一些德意志邦国合作,以捍卫德意志邦联的名义,挑战普鲁士(称为"Bundesexekution")。普鲁士利用同意大利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国的结盟,将部分奥军吸引到南部战场,北部的普鲁士军队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普军接连在萨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败奥军。战败的
奥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联。次年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并通过联邦宪法,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准备了条件。
在普奥之战中,普鲁士动用了不少曾在美国南北战争大派用场的科技,包括以铁路帮助运兵及以电报维持长途通讯。双方参战各自的总兵力为:普方63万人;奥方58.5万人。
普鲁士的胜利令它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因此,史家也称之为德意志战争。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由于战争只延续了7个星期,故又称七周战争。
在德意志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二次独立战争。
❺ 什么是奥意战争意大利在什么时间基本实现了统一
奥意战争是意大利为从奥地利统治下获得解放和建立民族国家而进行的战争。1859年奥意法战争和1859~1860年意大利革命的结果,意大利基本上已实现了统一。
❻ 1859年意大利发生了什么战争
1859年5月,意大利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法国和撒丁联合对奥地利开战,加里波第率猎兵团深入敌后,连战皆捷,成功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深感震惊的奥军统帅部不得不从第2军团抽出加强有炮兵和骑兵的鲁普雷希特旅来对付他。5月26日,在瓦雷泽到科摩的道路上,猎兵团经短促激战,力挫奥军鲁普雷希特旅。奥军司令部又派勇将卡尔·乌尔邦男爵率6000多人据守科摩顽抗,但加里波第亲率3000人的猎兵团猛冲猛打,仅一个早晨就攻克科摩,乌尔邦带残部一直败退到芒扎才稳住阵脚。
加里波第充分利用了胜利的影响,大举向前推进,沿途派出骑兵四出侦察,一度兵临布雷夏城,民间谣传他手下有20000雄兵,正欲攻取奥军位于罗纳托的总指挥部,奥军一时部署大乱。在正面战场,法撒联军也在马真塔和索尔费里诺血战取胜,这激起了意大利全国的爱国热情,各地先后发生起义。然而,拿破仑三世出兵帮助撒丁,并不是为了意大利统一,因此,当他看到意大利革命局势很难控制时,便背着撒丁王国与奥地利签订了"维拉弗兰卡"协定,规定奥将伦巴底割让给法国,再由法国转让给撒丁,但奥仍可保有威尼斯。撒丁不得不接受该协定,第二次独立战争就此结束。
尽管战争半途而废,但撒丁王国毕竟收回了伦巴底,意大利统一的关键一步已经迈出。1860年4月,意大利最顽固的封建堡垒—两西西里王国也出现了革命的征兆,使统一运动再现高潮。加里波第决定组织志愿军去支援当地人民,彻底摧毁封建统治,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千人军"(又称"红衫军")。
❼ 普奥战争的时间表
普军于1866年6月8日入侵荷尔斯泰因,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宣布改组德意志联邦草案并将奥地利排斥在外。这两件事成了战争的导火线。
1866年6月16日,普军开始占领汉诺威,萨克森和黑森。普鲁士美因河独立军团(约5万人)轻而易举地就挫败了兵力单薄的汉诺威和黑森军队。萨克森军残部后撤,并入奥地利北方军团。巴伐利亚未履行出兵10万的义务,没有给奥地利以实质性的援助。
6月17日,奥对普宣战。
20日,意大利履行意普军事同盟的条款,对奥宣战。因此,直至积极展开军事行动时,奥地利实际上没有得到盟军支援,并且不得不同时对普鲁士和意大利两线作战。
普军在自己的战略翼侧和后方的安全有了保障的情况下,分兵三路在波希米亚发起进攻:王储腓特烈·威廉指挥的第2军团(12.7万人),从东北明兴格雷茨方向前进,腓特烈卡尔亲王的第1军团(9.7万人)从北面向赖兴贝格方向挺进,比滕费尔德将军统率的第3军团——易北河军团(5万人)从西北向明兴格雷茨方向进攻。
6月22日占领德累斯顿后,易北河军团与第1军团合并。随后,普军分两路进攻,其任务:首先两支军队会合,尔后在总决战中歼灭贝内德克的军队,并攻占维也纳。在奥尔米茨附近集结的奥地利北方军团向前开进迎击普军。普军由于敌情不明和缺乏统一指挥,通过山隘时行动缓慢。贝内德克本来确有把握各个击破普军,但是奥军的行动比普军还要迟缓,致使普鲁士各军团顺利通过山口。
6月27日至30日间,普军在纳霍德和明兴格雷茨附近发起几次交战,迫使奥军退却。
7月3日,在萨多瓦克尼格雷茨地域双方进行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交战。贝内德克再次错过了各个歼灭陆续开到并先后投入交战的普军的战机。结果,奥军惨败,约1.8万人战死,2.4万人被俘。只是由于普军指挥失策(7月7日起方着手组织对奥军的追击),奥军才免于全军覆没。奥军利用这一时机来保卫维也纳:收集北方军团残部,另行编组1个多瑙河军团,并将从意大利调回的两个军编入该军团。贝内德克被革职,由在意大利战场上屡建战功的阿尔布雷希特大公接替。在毛奇和俾斯麦之间产生了分歧。毛奇主张强攻维也纳。俾斯麦则认为,此举会给今后普鲁士的欧洲政策带来困难。他坚持挥师转向匈牙利。结果,照此执行。奥地利面临丧失匈牙利的实际危险,不得不停止军事行动,于7月22日签订停战协定。
8月23日,普鲁士和奥地利在布拉格签订和约,战争结束。
❽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奥地利帝国有没有参战什么时候参战
奥地利没有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奥皇不想打仗,毕竟这个刚刚经历匈牙利革命的多民族国家难以承担战争带来的风险。虽然奥地利作为三皇同盟成员有义务协同柏林与圣彼得堡共进退,而且在匈牙利革命中接受了俄国的巨大帮助,但是奥地利为了自身利益并没有站在俄国一边,在奥地利看来,英法俄三国陷入苦战的局面对自己最有利,无论是战是和,奥地利都能从双方中得到最高的出价。奥地利还担心于法国直接冲突会会使法国找到干涉意大利地区事务的理由,影响自己在意大利的利益。最终奥地利选择了动员军队陈兵与俄奥边界,说服俄国接受4点协议,并通过对英法善意中立的态度换取了法国在解决东方问题前保持意大利领土现状的的承诺,这样,奥地利既获得了双方的友谊又换取了意大利的安全
❾ 奥地利与意大利什么时候打过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意大利地区开始发起统一运动,而最大的敌人就是奥地利。
1.1848~1849,意大利地区各邦国掀起反奥战争,但由于各邦君主恐惧人民武装的发展而撤军,导致奥地利的反扑,奥地利联合法国,那不勒斯,西班牙进攻成功。
2.奥地利和意大利撒丁王国于1859年爆发战争,其中撒丁王国得到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支持。奥地利战败,1861年3月意大利王国成立。奥地利仍占有部分土地。
3.1866年4月,意大利在普奥战争中加入普鲁士阵营,对奥地利作战。
4.1915年5月,意大利投入协约国阵营,与奥地利交战。
❿ 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分别发动过什么战争
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国内经济困难,军事准备不足,
担心参战后会招致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打击,因此,意大利采取了
中立的立场,宣布自己是非交战国。后来在希特勒的煽动下 先是首战法国,然后是希腊 ,再死非洲 ,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也是一直是随风倒的国家。【如需详细可以追问 ,拒绝ctrlc+v 包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