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当年伊拉克为什么入侵科威特这是入侵吗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所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一九九零年八月,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侵略战争,意图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五个月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不但吐出了吃进的科威特,本国的实力也遭到巨大破坏。又经历了十多年国际制裁后,美国第二次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彻底消灭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
② 伊拉克进攻科威特,是为了什么
为的是石油!两伊战争时,科威特是站在伊拉克这一边的,借了不少钱给萨达姆做军费。但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拉克欠了一屁股债,其中大部分是科威特的。而且境内的石油设施在战争中毁了不少,财政收入急剧减少。萨达姆看着科威特收入好,就眼红,而且对方又是个小国,于是就说找了个借口,说科威特在两伊战争中给的钱都是偷偷开采伊拉克的石油换来的,这钱不能还!还说科威特偷来的石油的价值比它给伊拉克的钱还要多,反过来要科威特还债。科威特当然不服气,于是萨达姆就下最后通谍,要科威特在规定的时间内还钱。时间一过,萨达姆就下令进攻。一夜之间,科威特就被占领,并被萨达姆说是伊拉克的一个省了。
③ 为什么萨达姆伊拉克要攻打科威特
我觉得这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萨达姆当时因为两伊战争已经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而且两伊战争是阿拉伯国家与波斯人的战争,很多阿拉伯国家给了伊拉克大量的战争贷款
然而,当时伊拉克应该已经处于经济发展不良的状态,而其他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的战争贷款也不足以满足萨达姆的需求。
当时的科威特有完善的原油开采和成品油生产线,经济发达,再加上军事实力不强,是萨达姆理想的入侵目标,但可惜入侵科威特反而给了美国入侵伊拉克的借口。
码字不易,望采纳,谢谢。
④ 伊拉克为什么入侵科威特
科威特战争于1990年8月爆发,是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侵略战争,其意图将科威特变为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五个月后,美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伊拉克不但被迫放弃了科威特,本国各项发展也遭到巨大破坏。
在经历了十多年国际制裁后,美国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战争,彻底消灭了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
(4)伊朗为什么要侵略科威特扩展阅读
战争结果:
科威特国王胞弟法赫德亲王在指挥战斗中重伤身亡,五名王室成员战死,科国王埃米尔·贾比尔率部分王室成员逃往沙特阿拉伯。
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
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
海湾地区之所以牵动美国及其他许多国家的神经,主要是该地区拥有极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所致。截至1990年1月,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6,517亿桶,占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10,015亿桶)的65%,天然气24兆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资源总和的13.7%。
日产石油约1,450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产量(6,360万桶)的23%;每天出口石油约1,200万桶,约占世界石油日出口量(2,800 万桶)的43%。中东的五大产油国(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联酋)均在海湾地区。世界20个特大的油田,有11个在海湾地区。
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国、西欧、日本进口的石油,相当大的一部分来自海湾地区。
据美国能源情报统计,1990年第一季度美国日净进口石油量为766.1万桶,其中206.4万桶来自海湾地区,占26.9%;西欧日进口石油823.5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427.6万桶,占51.9%;日本日进口石油548万桶,其中从海湾地区进口354万桶,占64.6%。
石油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血液”,同时也是现代军队的驱动力。
如果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后进而占领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资源,这犹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业国的咽喉。萨达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摆布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可以进而对它们指手画脚。这是美国和其他一些主要工业国家所绝对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国,它在国外的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业中还持有多达数百亿美元的股份。如果这些资财被伊拉克抽走,也将给西方经济造成巨额损失。
⑤ 1990年伊拉克是怎样入侵科威特的
1990年8月2日凌晨,微弱的星光闪耀在浩渺的沙漠上空。此时,在伊拉克一侧的边界,一排排火炮缓缓地仰起头,张开了阴森森的炮口;一辆辆苏制的重型坦克,成扇形散开,静静地趴在沙漠上;一队队的士兵黑压压地集结在边境的开阔地上。而科威特一侧,人们像往常一样,早已沉睡在甜美的梦乡。今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科威特时间凌晨1时,庞大的坦克集群,像潮水一样从北面向科威特涌来。枪声、炮声交织在一起,撕破了夜空的宁静,天空被烧得通红。
伊拉克以14个师的兵力,近10万军队、几百辆坦克,在空军的支援和海军的配合下,越过边界对科威特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伊拉克军队像钢铁洪流一般沿着巴士拉—科威特国际公路一路南行,科威特的2万军队,在强大的伊军面前,此时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许多科威特的士兵在伊军尚未到达之前早已望风而逃,许多武器装备也落入伊军之手。据报道,战斗中科军600人被打死,5000人撤到沙特阿拉伯,其余大部溃散或投降。
下午2时30分,伊军攻占了埃米尔王宫,控制了科威特城。国王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和部分王室成员在王宫卫队的掩护下,乘直升机逃到停泊在波斯湾的美国军舰上,后又转移到沙特阿拉伯,而他的弟弟则在保卫王宫战斗中阵亡。
8月3日,伊军攻占科威特首都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重要地区,从而基本上控制了整个科威特。就这样科威特在一夜之间灭亡了。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引了国际社会的一处哗然,谁也不会想到,同是两个阿拉伯兄弟国家,为什么萨达姆会把枪口对准科威特。更何况,在伊拉克与伊朗长达8年的战争期间,科威特不仅始终站在伊拉克这边,成为其政治上的坚实盟友,而且在经济上更是鼎力相助,对伊拉克支援达150亿美元之多。为什么伊拉克会恩将仇报呢?
我们先来看看萨达姆说的吧。
“我们之所以对科威特采取行动,是因为科威特的统治家族善于搞敲诈、剥削,并攻击它的对手。他们已安置了一个大的阴谋集团来反对我们,他们想用一把毒剑刺向伊拉克的后背。”
一个小小的石油王国,其全部人口比伊拉克军队数量多不了多少的国家,竟敢组织一个阴谋集团来反对强大的邻国,这听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谭,任谁也不会相信。
谁都知道这是个荒诞的借口,但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根源呢?
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南面与沙特毗邻,西部和北部同伊拉克接壤,东濒波斯湾。科威特海岸线较为平直,总长499公里。科威特湾伸入内地40公里,为优良的避风港湾。近海的最大岛屿是布比延岛,面积863平方公里,还有沃尔拜岛、费莱凯岛、库拜尔岛和迈斯坎岛等。伊拉克位于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东邻伊朗,北接土耳其,西部与叙利亚和约旦接壤,南部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南角濒临波斯湾。伊拉克海岸线只有50多公里,唯一的出海水路——阿拉伯河的主权还与伊朗有争议。
不难看出伊拉克虽为海湾国家,其地理条件却十分不利,为了改变其不利的地理位置,唯一的出路只有向东南发展。一旦控制了科威特全境,伊拉克不仅可以将其海岸线延长213公里,而且将拥有现代化的科威特港和米纳艾哈迈迪港,到那时伊拉克将不再受制于周边邻国,将完完全全地拥有多年渴望的较大出海口。
再从经济角度来看,伊拉克是为了钱。钱,钱,钱!萨达姆最缺的就是钱,他做梦都在想钱。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元气大伤,产油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海上油路中断,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1/5,相反,战争的开支猛增,年年入不敷出。战争除了给伊拉克带来了几千亿美元的损失之外,还使它欠了大量的外账。战争开始之前,伊拉克拥有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战争后债务却高达1000亿美元。
作为伊拉克邻国的科威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34万美元,仅国家储备金即高达800亿美元,海外资产逾1000亿美元,石油年收入100亿美元。如果将科威特吞并,不仅可以解除它欠科威特的债务,还可以获得科威特的财富,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面对这样的一块肥肉,萨达姆起了歪心,想不劳而获,把目光瞄向了富裕而弱小的近邻科威特的身上。
最后从资源角度来看。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销售量占60%以上,是世界的能源供应中心。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世界着名的产油大国,石油是它们的经济支柱。据报道,截止1989年底,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储量约100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探明量的9.98%,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科威特的石油探明储量约945.25亿桶,占世界石油总探明量的9.43%,居世界第四位。1989年下半年原油的平均日产量,伊拉克为297万桶,科威特为198.3万桶,分另占世界平均日产量的4.58%和3.06%。它们所产原油大部分销往海外,以获取石油收入。
萨达姆也正是看到了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一旦全部掌握科威特的石油资源,那么伊拉克将会拥有世界已探明石油总储量的20%,美元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伊拉克。更重要的是,一旦掌握了世界油库,掌握了石油资源,伊拉克不仅可以掌握本国经济命脉,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就会有更大的发言权,国际地位也会随此而升高。
基于上述因素,萨达姆选择了铤而走险,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国家动手,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⑥ 伊拉克为啥侵略科威特
伊拉克与伊朗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萨达姆以伊斯兰教逊尼派的名义,向同教同派的科威特索要战争补偿,遭到科威特的拒绝。
⑦ 当年萨达姆明知科威特受美国保护,他为何还铤而走险吞并科威特
因为科威特拥有非常丰富的石油,如果占领科威特就会使得伊拉克拥有一个出海口,还有就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当时伊拉克由于两伊战争的结束,导致伊拉克国内的经济出现了崩溃的局面。萨达姆为了及时解决这样的困境才会选择继续挑起战争。然而这也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强烈反对。所以萨达姆最后才会失败。
后来萨达姆被处以绞刑,所有的伊拉克人民都欢欣鼓舞,然而这并没有使得伊拉克人民的生活变得好转,反而令人讽刺的是伊拉克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下滑,逐渐的成为了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地区。
⑧ 伊拉克萨达姆为什么要派大军攻打入侵科威特
入侵科威特不得不说是萨达姆一生当中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在没有完全暴露之前就被美国消灭。其实萨达姆但目标并不仅仅是科威特,毕竟科威特是一个小国,在军事方面没有多大能力。但最令人费解的是,面对这样一个小国,萨达姆却派了20万的军队。当时的美国情报机关对此无法解释为什么打一个科威特,伊拉克还要派出如此多的军队。美国随后就知晓了萨达姆下一步的动作,那就是伊拉克的十几万大军在沙特边境已经展开部署。也就是说,萨达姆当年并不仅仅是要占领科威特,而且还有沙特阿拉伯。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即便当时的沙特阿拉伯在中东地区也是当之无愧的大国,拥有着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3000多万的人口。如此就能解释为何身处伊拉克的萨达姆要派20万的军队入侵科威特。如果萨达姆这次军事行动,美国没有插手。那么在中东地区萨达姆的势力将很难被动摇,而这也与美国的全球战略背道而驰。而当时美国也急需一场胜利的战争。毕竟长时间以来,美国都没有在各地区的主战场有过一次完全的胜利。而当时美国国内也有着难以忽视的厌战情绪。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萨达姆可能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认为美国即便以军事姿态介入伊拉克也可以应付美国的军事行动。但美国人却不这么想。由于冷战背景下,美国在其他地区所发动的战争,敌军的背后都有大国的支持,而此时的伊拉克却是个例外,美国为了打赢这一场战争,一共组织了50万军队,还有10万的盟军。美国也害怕这一场战争再一次失败,这一场战争只能成功,一旦美国失败萨达姆称霸中东。而且能够掌握当时已知的50%的石油资源供应。萨达姆当然是在赌,赌赢了,就将建立一个现代版的阿拉伯帝国。输了,他将一无所有。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当然,除了宗教和政治上的野心之外,萨达姆入侵科威特还是于两伊战争有关。萨达姆认为伊拉克为逊尼派穆斯林出头教训了什叶派穆斯林。科威特却不愿取消全部的债务。并多次要求伊拉克归还,而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又存在领土纠纷。而面对伊拉克的挑衅,科威特竟然超量的出产石油,并说动了其他石油供应国支持石油的价格下跌,伊拉克损失了140亿美元。
打开腾讯新闻,看更多高清图片
所以萨达姆出兵科威特直接的原因是这一经济原因。其实不论经济,政治还是宗教方面。萨达姆想要吞并科威特的举动,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非如外界传言般一时冲动。而在战争爆发之前,伊拉克和整个西方国家的关系也都不错,甚至在两伊战争时,美国还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是萨达姆与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关系依然是以利益为导向,当伊拉克侵犯了美国的利益,原先的盟友瞬间便会成为美国打击的对象。
⑨ 为什么伊拉克一入侵科威特美国人就坐不住了
两伊战争期间,为了遏制高调反美的霍梅尼政教合一政权伊朗,美国和中东狂人萨达姆之间,可谓是亲密无间。在这个西方盟友的支持下,伊拉克和伊朗打了八年的两伊战争,弄得中东两个地区强国,一贫如洗两败俱伤。
穷困潦倒之下,萨达姆想到了赖掉债务,更想把因战争花空的口袋重新装满。思来想去,他把目光盯上了富而不强的邻邦小国科威特。
萨达姆知道,科威特也是美国的盟友,一旦美国施以援手,以美军强大的实力,不久前才结束两伊战争,人困马乏的伊拉克军队,基本上毫无招架之功。
(战败的伊拉克士兵)
三、美军越战的启示。
可是,随着萨达姆把入侵科威特变为现实,美国盟友却完全变了另一副嘴脸。还是那个拉姆斯菲尔德,公开指责萨达姆的侵略行为,并亲自下令发起解救科威特的海湾战争。
不过萨达姆并没有退却。因为他深信,靠着拿石油换来的重型武器和120万陆军,仍然号称世界第四军事强国的伊拉克,虽然不能取得最终胜利,但把美军拖进战争泥淖,应该没有问题。
萨达姆认为,虽然美军战斗力强大,但双方短兵相接,以120万之众的伊军,哪怕以五名伊军士兵阵亡的代价,换取一名美军士兵死亡,美国也将不战自乱。
他的如意算盘来自于越战。当年,美军在越南战场伤亡惨重,国内反战游行盛行,最后只得退出战争,他以为这一幕将会在海湾战争重新上演。
只是始料不及的是,美军玩起了高科技战争,根本没有给他还手,造成伤亡的机会。光靠空袭和导弹就把他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
等到美国宣布地面进攻时,世界人民都十分期待,幸灾乐祸地以为,这下美军要倒霉了。看着电视里巴格达夜空射出的密集炮火,就像新年的烟花一样,一个个还为萨达姆喝彩呢。谁知没两天美军宣告战斗结束。原来,那根本不是什么炮火,而是伊拉克倒萨反对派们,欢庆萨达姆失败而燃放的烟花。
⑩ 当年萨达姆明知道科威特是受美国保护的,为什么还要冒险吞并科威特
萨达姆敢于攻打科威特,其实本身就是一个很冒险的做法,因为当时伊拉克刚经历两伊战争,国内的经济状况非常差,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下降了很多,对此国内已经对萨达姆政权表示不满了,萨达姆这个时候急需一场战争的胜利来转移国民的注意力。而且当时伊拉克和美国关系还不错,他认为美国应该不会插手。
可是他没有料到美国肯定会不会允许他入侵科威特的,因为科威特一直是受美国保护的,美国看重的就是科威特的石油,而伊拉克一旦占领了科威特,美国在科威特的利益就荡然无存了,所以不管当时伊拉克和美国关系怎么样,美国也绝对不会允许有人侵害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