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953年伊朗政变1950年代
1951年,伊朗因英伊石油公司的专利权争议和拒绝提高费用,引发了民众对国有化英伊石油公司的支持。亲西方的阿里·拉兹马拉总理遇刺后,伊朗国会通过了石油产业国有化决议,成立了伊朗国家石油公司,穆罕默德·摩萨台,一位受过西方教育的领导人,推动了这一进程,他被沙阿任命为总理。摩萨台试图与英伊石油公司协商,但其折衷方案被英国拒绝,英方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策划推翻伊朗政府。
那年夏天,美国外交官埃夫里尔·哈里曼访问伊朗,试图调解,但面对沸腾的民意,沙阿表示无法反对国有化。哈里曼的呼吁未能改变局势,英国采取了封锁伊朗石油出口和制裁等手段,加剧了阿巴丹危机。然而,石油收入的增加使伊朗财政状况有所改善,这成为反对势力难以忽视的事实。
在国际法庭上,英国的申诉失败,摩萨台坚称这是帝国主义的行径。摩萨台试图与美国合作,但英国首相丘吉尔对此表示不满。1952年,英国的抵制行动导致摩萨台政府内部出现裂痕,尤其是在国会选举中,英国特工试图操控选举结果。尽管民族阵线在大城市取得胜利,但乡郊地区的问题引发暴力事件,选举被推迟。
随着国会议员辞职潮和议会解散,摩萨台面临内政挑战,英国封锁港口导致经济危机,炼油厂工人失业。英国利用冷战思维,称伊朗将被苏联控制,说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参与针对摩萨台的政变计划。这一时期,摩萨台既要应对内部问题,又需解决民众对经济复苏的期待,而英国的行动使伊朗局势日益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