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有多少水浇地

伊朗有多少水浇地

发布时间:2022-06-02 18:05:17

‘壹’ 伊朗的农业主要特征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于地处高原,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供应不足。农业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自给率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农业产值约合9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比上年度增长13%。

可耕地520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30%,已耕地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水浇地700万公顷,水稻田56万公顷。牧场面积9000万公顷,森林1270万公顷。牧场和森林的面积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6.9%和11%。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不能自给,每年需进口约 30%的食品。1997年牛羊肉产量72万吨,禽肉71.2万吨,禽蛋47万吨,奶489.5万吨。

近几年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小 麦 1195.5 867.3 700.0

大 麦 330.1 199.9 199.9

稻 米 277.1 234.8 234.8

甜 菜 197.0 223.6 223.5

棉 籽 46.0 44.1 43.0

茶 叶 6.0 8.0 8.0

开心果 31.4 13.1 20.0

‘贰’ 人类对地球的破坏的事例

水俣病、黑风暴

在一些国家,资本家或生产单位的经济人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任意向自然界排放各种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大气和水源的污染,造成社会公害,引起许多疾病,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对水源的污染有多种,其中“水俣病”就是举世闻名的日本公害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俣音玉)

1950年在水俣湾附近渔村中,发现一些猫步态不稳,抽筋麻痹,最后跳入水中溺死,当地人谓之“自杀猫”。1953年水俣镇发现一个生怪病的人,开始只是口齿不清,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近而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神经失常,一会酣睡,一会兴奋异常,身体弯弓,高叫而死。1956年在这个地区又发现五十多人患有同样症状的病。经过对病的调查和研究,在1962年才确定水俣病的发生是由于汞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常期食用被污染的鱼和贝类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这是从水俣镇的工厂排放的氯化甲基汞污染海域,使鱼和贝类中毒造成的。继水俣镇之后1963年,日本新泻县又有大批自杀猫、自杀狗出现。1973年在有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又发生了水俣病。据报导这三次发病人数共计900多人,实际上在日本受害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仅水俣镇受害居民已有一万人左右。

汞俗称水银,它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汞及其化合物都是有害物质,尤其是汞的烷基化合物的毒性更大。汞及其化合物可以通过呼吸或消化系统进入人体。无机汞进入人身体后,含汞浓度最高的是肾脏和肝脏。有机汞在人脑中蓄积最为显着,其次是肝和肾。汞中毒后的临床症状即如“水俣病”症状。

造成水污染的工业公害除汞外,还有酚、氰类、铬、砷及某些重金属盐等物质。这些物质从工厂及科研单位排放出来,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从而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在国内外都时有发生。因此在发展国民经济,加快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防止污染,使人类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生存发展。

黑风暴:沙尘暴的一种,大风扬起的沙子形成一堵沙墙,所过之处能见度几乎为零

18世纪以来,大批移民来到美国西部平原,滥垦滥伐,导致了20世纪30年代的3次黑风暴。1934年5月的一次风暴持续了三天三夜,从西海岸一直吹到东海岸,形成了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2400千米、高达3400千米的灰黄色尘土带。风暴以每小时100多千米的速度向东推进,横扫北美大陆,尘暴过处,天昏地暗。中亚哈萨克地区,由于50年代大量开垦荒地,引起大面积土壤;风蚀,也发生过类似美国30年代的尘爆。在中国北部116万平方千米的沙漠中,有39%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尘暴而造成沙漠化的。

沙尘暴是一种突发的、高强度的风沙灾害。中国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之巨。中国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以及陕西和内蒙古的中西部,是中国沙尘暴的多发区。1993年5月5日的特大沙尘暴使甘肃、宁夏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遭受巨大损失,死亡85人,伤残264人,失踪31人,直接经济损失7.25亿元。严重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1. 海啸,从某方面来说可以认为是自然灾害,但是如果不是不是因为人为的破坏了沿海地区的环境,也不会酿成这么大的悲剧。

2.洪水,98年洪水是个很好的例子,长江下游大量的围湖造田,上游植被遭到破坏,从而造成洪涝灾害。

3.温室效应,这个问题应该会慢慢凸现出来,因为人类破坏大量的森林,二氧化碳升高,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一些海拔较低的国家面临威胁,比如旅游胜地 马尔代夫,将面临灭顶之灾。更重要的是,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气候条件的变化,所以电影“后天”里的自然灾害也不是没有根据的。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开始注意保护环境可以说是人类的重大进步。
在古代,人类和自然是不平等的关系,人类是弱者,处处受到大自然的限制却无力改变自然。于是人类把大自然视为敌人,战天斗地成为一项难得的品质,愚公精神千百年来受到不断颂扬。
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逆转,人成了强者,而“温和的自然”却成了容易受伤的对象。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如杀虫剂、油漆、洗涤剂等对自然环境构成了重大威胁;大规模的能源消耗改变了大气的构成,进而改变了地球气候;卫生条件的改善使人口急剧增加,人类活动大量破坏了地球的森林和湿地资源。于是,“温和的自然”变为“凶恶的自然”,人类施加给它的,它最终都要归还人类。被高度提纯的化学制剂污染了水和土壤的地区,畸形儿和绝症的出现比率大大高于正常;石油资源一旦枯竭,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必定遇到问题;气候异常必定带来水灾或干旱,饥荒也将伴随着种种天灾降临人间。“凶恶的自然”将再一次让人类成为弱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又将回到起点。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人类就必须保护“温和的自然”,不让它继续恶化,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这是人类经历工业化,在自信心极端膨胀之后的可贵共识。
世界各国也都意识到这个问题。10年前,178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聚集,共同商讨保护环境的问题。与会领导人计划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人类的福利和发展。1997年,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减少排放阻碍经济发展,美国这个二氧化碳头号排放国却拒绝执行。去年,在南非城市约翰内斯堡举行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继续商讨改善环境的计划。
10年过去了,人类在保护环境问题上虽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分歧仍然严重。地球现在到底处在怎样的状态呢?我们又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迎接未来呢?

7个可喜进步
环保意识在增强
经过长期的宣传,环保意识已经为很多人和政府所接受,人们开始关心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并希望这种影响不会恶化自然环境。政府间开始通过合作来处理环境问题,1992年里约热内卢峰会、1997年京都气候会议和去年的约翰内斯堡峰会都体现出了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虽然,美国因为自身利益拒绝执行《京都议定书》,对未来跨国环境合作造成重大损害,但国际环保努力的进程却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清洁汽车问世
汽油电动混合型汽车已经问世,并且已经在日本、西欧和美国的道路上行驶,这种汽车可以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美国克罗拉多州的“超级汽车”公司的发明家们正在研制零排放的汽车。其中一种汽车设计是以氢气作为燃料,发明者声称,开这种汽车外出度假可以不带饮用水,因为这种汽车排出的就是100%的纯净水。而电动汽车的前景也十分看好,它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代个人代步工具。
封杀12个“环境杀手”
2001年在瑞典城市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决定在全球范围内限制使用12种碳、氯制剂的化学药品。此举是为了保护空气、水和土壤资源不受污染。会议呼吁限制或完全消除顽固的有机污染物如氯气、DDT农药和PCB农药等等。1987年通过的禁止使用氟里昂(CFC)的协议已经发挥作用,地球臭氧层的破坏速度变缓。
生态旅游的发展
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生态旅游社会”把生态旅游描述为“保护环境和支持当地人民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生态旅游和它所产生的利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支持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它以每年30%的速度在急速增长。自然环境同文化传统一样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动力。但环境主义者仍然担忧,生态旅游市场经济的作用远远大于保护环境的意义。
企业的环保运动
大公司日益意识到,环境保护能够帮助它们吸引更多的客户。施乐公司的“无废物计划”回收了该公司工厂2002年产生的80%的无危害固体废料。它还把6万多吨的已填埋电子废料取出,重新回收利用。施乐公司的这个举动一年可节约数百万美元。施乐公司的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受到环保团体的欢迎。很多大公司也都意识到环保回收的巨大作用,壳牌、IBM这些世界知名大公司都纷纷推出自己的“清洁计划”。
更环保的建筑
环保建筑物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减少能量消耗。欧洲一些民宅的屋顶开始安装吸收太阳光能量的瓷片,而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壕沟”公司也开始在办公室的屋顶安装高性能的隔热玻璃。而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市的Chesapeake Bay基金会总部的办公楼的环保设计更是超出一筹,利用特殊贮水装置,办公楼的抽水马桶采用收集的雨水冲洗;使用太阳能电池板来向办公室提供电力供应。相对普通的同样面积的建筑,这栋办公楼只消耗了三分之一的电力和十分之一的纯净水。
酸雨危害的减少
美国和欧洲已经证明了减少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对地球表面环境有相当大的改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来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它们开始禁止在工厂中使用炭作为燃料,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例如天然气和净化炭来发电。汽车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标号更高,燃烧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为减少。酸雨在美国和西欧的危害已经大为减轻,以英国为例,酸雨危害在过去15年里减轻了一半。
7个值得忧虑的迹象
地球变暖
科学家已经发出警告,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会使气候急剧变化,海平面上升。据美国全国气象局的统计报告,美国2001年11月到2002年1月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是自1895年以来最高的。同样,全球范围内这3个月的平均气温也是自1895年以来最高的。气温上升的直接威胁是海平面上升,同时会引发其他的极端气候现象,造成自然灾害。
对石油无节制的需求
地球上有很多河流,但还有一条河流是我们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石油形成的河流。每天石油形成的河流都围绕在我们身边,而这条河流的流量是每秒钟1100立方米。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的消耗量增加了14%,而且还在不停地增加。在每年向大气排出的240亿吨二氧化碳中,有40%来自石油的燃烧。在人类历史上,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是42万年来最高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石油储备聚集在中东地区,这也成为该地区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有的时候,人们会认为上天太厚爱中东地区,给它如此集中和富裕的液体黄金,但是石油虽好,却也给该地区带来永不结束的冲突和纷争,在这些石油耗尽之前,这种冲突和纷争似乎没有结束的时候。
逐步消失的湿地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湿地的重要性。湿地为鱼类,许多鸟类和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成为生态系统里重要的环节。另外,湿地有很强的消化污染物的能力。但是在世界范围内,湿地的面积正在高速缩减。从美国的亚马逊盆地到伊拉克,湿地都逃不过悲剧命运。湿地消失的根源是人类的农业活动、水利活动和其他发展活动。开垦更多的耕地,修建更多的大坝使湿地逐渐消失。科学家们估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湿地面积已经缩减了50%。31年前,132个国家曾在伊朗签定了《保护湿地条约》。但是实际上条约的约束力和作用是相当有限的。
超级大坝不断增加
人们以为修建超级大坝显示了自己改造自然的能力。的确,大坝改造了自然,提供了电力,但也给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大坝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向,改变了洪水自然泻洪的方向。大坝在地面上形成非天然的蓄水库,这样影响了鱼类的自然分布。在1950年,世界范围内的大型大坝大约有5000个,但到了2000年,超级大坝的数量激增到45000个,而且规模不断加大,对自然的改造作用也越来越大。平均来说,每天都有2个高度超过15米的大坝建成,新建大坝基本上都位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巨型大坝高度超过180米,宽度超过1500米。修建这样的大坝的代价是惊人的,要淹没大面积的土地,无数物种要另择栖息地。
越来越少的珊瑚礁
在所有的海洋生物中,有四分之一的栖息地是珊瑚礁。但是在过去的50年内,珊瑚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27%。光是在1998年发生的厄尔尼诺现象中,世界珊瑚礁的数量就一下子减少了16%。造成珊瑚礁死亡的最直接原因是海水变暖。当然,海洋中来自太阳的辐射增加和渔民野蛮的捕鱼方式也是珊瑚礁消失的重要原因。
过度捕鱼
人类科学技术使捕鱼速度和数量都超过了海洋的天然补给能力,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鱼类的数量正在锐减,甚至到了灭绝的边缘。现在每年海洋中鱼类的总量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科学家们提出把特定的海洋区域划为保护区,停止捕鱼,让大自然有时间和机会重新积蓄。但人类似乎不愿意给自然这样的机会。限制捕鱼会直接影响渔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而鱼类市场只讲究价格和利润却从不考虑物种保护。
核废料的处理
2003年全球超过440个商用核反应堆会产生超过11000吨的核废料。如何处置这些核废料给人类提出了难题。首先这些核废料很可能会有泄漏的危险,其次这些核废料很可能被恐怖分子获得,从而用于可怕的目的。美国有超过100个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占世界总量的25%左右,而处理核废料的核垃圾场就更多了,共有131个。共有超过一亿人生活在核垃圾堆附近100公里以内的范围内。无论将核废料运到哪里,都不可避免地给当地造成污染。利用核能越多,类似的污染就会越多。在享受核能的超级动力时,人类千万不要忘记核废料的隐忧。
7个震惊的声音
“目前人类对保护地球资源的意识空前地提高,但大规模、大范围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的行为并没有减缓。我对人类在科技上的成绩感到鼓舞,但是,这些科技成果对物种多样性的破坏又使我绝望。”
――――E.O.威尔逊,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
“在环境保护方面,对海洋的保护是相对落后的。因为人类一直都认为海洋是这样的巨大而丰富,难以想象人类的活动会对这样的巨人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幸的是,我们已经对海洋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
――――简?卢布彻科,美国俄勒冈大学海洋生态学家
“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10年里,人类对大气化学构成的认识进步了很多。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温室气体’这样的名词,也知道工厂和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地球气候变暖。但是人们对‘温室气体’的其他危害还一无所知,就像10年前一样无知。”
――――雪莉?罗兰,加州大学埃文分校大气化学家
“人类种植农作物的同时也破坏了土壤的表土。大量的表土被刨起,然后随河流被冲到海洋里。在海洋里,农药和杀虫剂不断积聚,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危害在逐日增加。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人类要改变种植的农作物的种类,要多种深根植物,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
――――韦斯?杰克森,农作物遗传学家 “温室气体使大气的温度升高,同时也使海洋的水温升高。一旦海洋的水温升高就是全球性的灾难,因为洋流的运动会使全球各地海洋的水温一样高。”
――――理乍得?巴伯,杜克大学海洋地图学家
“合成化学制剂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方便,但是它们也是干扰荷尔蒙的元兇。合成化学制剂在地球上无处不在,影响了人类和所有野生动物的繁殖和发展。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禁止合成化学制剂在商场里出现,我们还要继续承受它们带来的副作用。”
――――柯尔朋,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野生动物与污染物部主任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上,‘地球峰会’可以说是一次转折点。希望人们能意识到,对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对湿地、森林等自然环境的保护将影响未来地球的运作机制。”
――――哈尔?穆尼,斯坦福大学环境生物学家
7个善意的警告
“如果人类持续现在的行为而不做任何改变,那么到21世纪结束的时候,地球上的物种会减少一半。如果这些数据都不能改变人类的行为,还有什么会使人类警醒呢?”
―――E.O.威尔逊,哈佛大学社会生物学家
“当被问到‘你从自然得到什么东西?’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食物、纤维、药物和基因。但是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的其他服务。它净化着空气和水源,调节着气候,使贫瘠的土壤肥沃,控制着害虫和病原体。只有当我们失去这些服务时,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可贵。”
――――简?卢布彻科,美国俄勒冈大学海洋生态学家
“厄尔尼诺现象使人们开始警觉,但是谁也说不清下一次厄尔尼诺什么时候再来。没有人知道,它的恶果是渐变的还是突变的。如果是突变的,那自然就是不准备给人类任何机会了。”
――――雪莉?罗兰,加州大学埃文分校大气化学家
“农业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已经得到重视,但农业和海洋的关系却还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前曾经有人警告过,再不控制农业,野生世界就要完蛋。现在我要警告,如果再不控制农业,海洋就要完蛋。”
――――韦斯?杰克森,农作物遗传学家 “100年前,当飓风袭击人类时,当时的人们只会问政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政府已经能够预报飓风,了解飓风的力度和方向,为人们尽量减少损失。100年以后我们需要的是政府同样了解其他极端的自然灾难。”
――――理乍得?巴伯,杜克大学海洋地图学家
“现在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化学制剂能够进入子宫,影响人类的大脑发育、影响免疫系统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人类需要聪明的后代,也需要明智的政策制订者。”
――――柯尔朋,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野生动物与污染物部主任
“历史证明,少数人的意见可以唤醒公众的关注,进而改变社会发展的方向。现在科学家们前所未有地团结在一起,我们将提出更多的、更明确的证据使公众和政策制订者改变想法。”
―――哈尔?穆尼,斯坦福大学环境生物学家
7个生态天堂
Kruger国家公园
位于南非的Kruger国家公园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灌木丛组成,是世界上哺乳动物最集中的地方。Kruger国家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这里是一个狩猎区,为了狩猎的方便放养了147种野生的哺乳动物,包括猎豹、白犀牛。另外还有超过500种鸟类。后来,处于当时一种相当创新的观念,Kruger被简称国家公园。
Tubbataha礁石国家公园
这是位于太平洋偏远海岸的生态保护区,目的是保护海洋鱼类。Tubbataha礁石国家公园于1988年成立,为了限制当地毫无节制的捕鱼活动。Tubbataha礁石国家公园的面积为330平方公里,有超过450种海洋鱼类安逸地在这里生活。在Tubbataha礁石国家公园中,任何的捕鱼活动都是违法的。可遗憾的是,在世界范围内,这样的海洋保护区实在很少。
Prespa公园
Prespa公园是一个跨国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成立。2000年,阿尔巴尼亚、希腊和马其顿签署协议成立跨三国的自然保护区。Prespa公园保护的主要是区域内的湿地资源,在这里生活着超过160种鸟类,有另外几百种鸟类路过这里,或者会在这里做短暂停留。现在Prespa公园已经成为很多珍稀鸟类最后的乐园。
Bahuaia Sonene国家公园
在秘鲁的Bahuaia Sonene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资源保护区。Bahuaia Sonene国家公园的占地面积是1万平方公里,在这里有着茂密的森林。而在保护区里,所有的破坏行为被严格禁止。另外Bahuaia Sonene国家公园也保护着流过公园的3条河流的水资源,自2000年开始,在这些河流里捕鱼也被禁止。在这个绿色的世界里,生活着超过200种哺乳动物、900种鸟类和1200种蝴蝶。
Nahanni国家公园
在加拿大的西北部,占地4760平方公里的Nahanni国家公园保护着加拿大最崎岖不平、最天然的土地。在Nahanni国家公园里没有一条道路,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有很多自然的奇观,包括天然大峡谷,落差为92米的宏伟大瀑布(这个瀑布的落差比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高一倍)。但是加拿大政府禁止将这里天然的美景开发成旅游资源,每年只有大约900个探险者进入Nahanni国家公园。成立于1976年的Nahanni国家公园于1978年被联合国评选为世界自然遗产。这在诸多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中,Nahanni国家公园是惟一的。
皇家Chitwan国家公园
在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皇家Chitwan国家公园是南亚地区非常有特色的自然保护区。在这里,鳄鱼自由地游在河里,还有包括孟加拉虎在内的珍稀哺乳动物生活在这里。自1973年成立以来,属于尼泊尔皇家的皇家Chitwan国家公园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项目,游客从1973年的每年1000人发展到现在每年超过10万人。不过这对自然保护区不是一件好事,但幸运的是,在这里的哺乳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逐年增加。
Goualougo三角地带
Goualougo三角地带是个商业和自然保护成功结合的保护区。这个非洲着名的森林保护区同样也是大伐木公司表演的舞台。伐木公司向世界证明,他们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扮演破坏者的角色,事实上,在Goualougo三角地带,伐木公司获得利益的时候,森林资源的再生也得到了保障。Goualougo三角地带是民主刚果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在这里,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密度是世界最高的空气污染(air po11ution)空气中某些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形成危害动、植物,影响其生存的现象。大气中C0、NH3、SO2、H2S、Cl2、03和N02等物质的正常含量均在百万分之一以下,对动、植物没有明显的不良影响。但19世纪以来,由于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上述物质大量排入大气,使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影响到动、植物生命活动乃至人体健康。 污染物的来源 有的来自自然界(如火山喷出的烟灰),有的来自人类活动,其中工业、交通运输产生的废气是主要的污染源。空气污染可分为气体污染物和气溶胶状污染物两大类。气体污染物包括SO2,、03,、氮的氧化物以及碳氢化合物等;气溶胶污染物包括固体粒子(粉尘、烟尘气)和液体粒子(烟雾、雾气)两类。直接向空气中排放的污染物质,叫一次污染物。空气与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反应,或空气中光化学反应引起的污染物变质所产生的新污染物,叫二次染物。空气污染物种类很多,其中对农业威胁较大的约有十多种,如SO2、 HF、C12和光化学烟雾等。 气象条件对空气污染物的影响 水平风速和对流层高度是影响大气稀释空气污染物能力的两个气象要素。当农田上空主导风向来自污染源时,农田容易受有害气体的危害;风力强弱则影响空气污染物的扩散速度、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与平均风速成反比;通常午后湍流强,空气处于不稳定状态时,有利于扩散。夜间晴朗无风,近地面逆温层可使污染物在地面上停滞积聚,加剧空气污染的程度。另外,在准静止的高气压系统中,由于下沉逆温阻止下层排放的污染物扩散到大气上层,可形成近几百米厚的污染层。各国多次发生的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大都是在低逆温层、风速小和无雨的气象条件出现几天之后形成的。 空气中一些污染物例,如SO2和悬浮于空气中的农药颗粒等,经雨水淋溶落到地面,又可污染土壤和植株。 污染物对植物的危害 一般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组织,干扰酶的作用,阻碍代谢机能,有的有毒物质在体内还可进一步分解或参与合成过程,产生新的有害物质,侵害细胞组织,抑制光合作用,使生长受阻、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其危害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危害等。高浓度污染物造成急性伤害,引起产量显着下降,低浓度污染物,在长时间作用下,造成慢性危害,一般症状不明显。不可见危害只造成生理上的障碍,一般没有症状。 植物受空气污染危害的程度,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污染物浓度和植物接触它的时间;植物本身的构造和所处的发育期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如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良好的供水和空气湿润,较高的C02浓度等,都能导致叶片气孔开放,易受污染危害。 植物对大气的净化功能 不少植物具有一种以酶作催化剂的潜在解毒力,能够分解一些有毒物质,或形成一些大分子络合物,暂时可以降低毒性。1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滞灰尘30多吨,1公顷柳杉林,每年可吸收700多公斤S02,柑桔树的叶子可吸收储存硫达1%,青杨和桑树具有较强的吸收铅尘的能力,加拿大杨、银杏、榆树、梧桐、桉树等都是较好的“天然吸尘器”。草坪的吸附粉尘能力比裸露地面大几十倍。因此环境科学的任务之一,是要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大气的作用。选择吸收污染能力强的植物,扩大造林绿化面积,根据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汇集区的地形地势、风向和污染气体的季节分配,统一考虑构成一种包围式或隔离式的林带,使含尘气流在移动中途被树林吸收。另方面要研究采取控制或减少排放污染物的措施,以保证大气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

‘叁’ 水资源环保资料

一、世界水资源状况
1、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量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如果人体减少水分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
大象身体的70%是水,马铃薯的水分含量为80%,西红柿约为95%。人体中的水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输送营养物质、排除废物,忙碌而有秩序。同时,水也参加化学反应,与蛋白质、糖、磷脂结合,发挥复杂的生理作用。一个健康成人,每天平均要喝2200毫升水,再加上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内生水300毫升水,总共2500毫升,每天经皮肤和粪便排除与此相等数量的水。简言之,每天中稍加间隔就需要而且是必要的水补充和排出,这是生命的象征,也是生命的内容。对人来讲水是可敬的也是可畏的。
2、世界上水的总储量约有14亿立方公里,平铺在地球表面上约有3000米高。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因此有人把地球说成是蓝色星球,又叫水球。地球上的水97.2%的水都分布在大洋和浅海中,这些咸水是人类无法直接利用的(要利用就要海水淡化,成本高)。陆地上两极冰盖和高山冰川中的储水占总水量的2.15%,目前也无法直接利用。余下的0.65%才是人类可直接利用的。从数字上可看出,水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极其有限的。若把一桶水比为地球上的水,可用的淡水只有几滴。
????人类用水量中,25%的消费被用于工业,70%以上则用于农场和牧场。农业是用水矛盾最突出的领域。
当今世界的水资源分布十分不均。除了欧洲因地理环境优越、水资源较为丰富以外,其他各洲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严重缺水地区,最为明显的是非洲撒哈拉以南的内陆国家,那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存在严重缺水的问题;在亚洲也存在类似问题。例如,公元前每天人均耗水约12升,中世纪时人均耗水增加到20-40升,18世纪增加到60升,当前发达国家一些大城市人均每天耗水500升。在发展中国家,对水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如我国,近20年城市用水番了几番。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世界的用水量将由1985年的3900亿立方米增长到6000亿立方米。届时人们将面临全球性的严重水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被迫从1984年起每年从日本进口雨水2000万立方米。
为水而引发的战争。例如土耳其给幼发拉底河以及底格里斯河畔的大型水利工程配备了地对空导弹,抵御军事袭击约旦盆地也潜伏者水的争端。那里许多蕴藏地被掠夺破坏,以致海水涌入,使地下水不能再为人所用。为了避免冲突,科学咨询委员会要求制定"世界水宪章",签署国有义务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水争端。
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1、我国水资源总储量约2.81万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4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水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加拿大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贫乏国家之一。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近300个。
2、重点水域水质状况
1998年度我国主要流域(水系)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以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为主;淮河水质较差,五类或劣五类水质也占到50%左右;黄河局部河段污染严重;松花江水质以四类水质为主;长江、珠江水质良好,以一至三类水质为主。滇池、巢湖、太湖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富营养化:在湖泊、水库、海湾、水口,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富营养化还可能使有些湖泊有贫营养湖变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水体的划分:一类指未受任何污染的源头水。二类指重要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及珍贵的鱼类保护区、鱼虾产卵场。三类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及一般鱼类保护区、游泳区。四类指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五类指一般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的水域。
三、北京的水资源状况
1、北京因水而建都。北京是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1996年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5.8亿立方米。北京水资源的特点:
※ 北京属华北地区干旱少雨气候,水资源严重不足。
※ 年际变化大。如1959年降雨量达1406毫米,而1993年却只有400毫米。
※ 降雨多集中在6-8月,往往形成地表径流,不易补充、涵养地下水。
3、北京的五大水系:蓟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大清河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00余条,全长2700多公里。有大小湖泊、水库120余座。
4、北京人均水资源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8,世界人均的1/32。若世界人均一杯水,我国人均只有这杯水的1/4,北京人均只有这杯水的1/32。
5、北京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40%来自地下水,60%来自地表水(地表水主要是密云水库的水)。99年夏天用水量高峰达244万立方米/日,差一点就不够用了。官厅水库原是为北京提供饮用水的,由于近20年来水量大量减少,水质受到上游河北张家口一带工业的污染,已不符合饮用水标准,不再向市区供饮用水,而做工农业用水。
6、北京的四次水危机
A、60年代中期的城市供水危机是靠开挖京密饮水渠饮用密云水库的水化险为夷的。
B、70年代的供水危机是以牺牲子孙后代的水资源为代价,过量开采地下水来勉强度日。(现已有近2000平方公里的大漏斗)
C、80年代初期,华北地区连续5年出现干旱,北京用水极为紧张。国务院决定密云水库的水只给北京供水,河北和天津市人民为保证首都人民用水做出了重大牺牲。
D、目前,面临第四次水危机,我们如何渡过?
????·城市管网漏水率达20%,即供水中1/5被白白浪费了,每年跑冒滴漏的水有13个北海的水。怎么办?
????·污水回收利用 美国洛山矶、以色列等缺水城市污水回收率已达90%,99年北京城市污水处理率22.4 %,回收率更低。
·降低城市生活用水指标 美国92年立法,规定全国每户家庭用水量从原来的291升降至204升。而北京家庭计划用水量为每天360升,偏高。
·治污、开源、节水、引水
治污:在上游投资建污水处理厂,本市再建14个污水处理厂
引水:南水北调是解决北京水危机的根本出路。2010年开始陆续从南方调水,40-100亿立方米。如何调,在研究过程中。
节水:青少年怎么做?这是每一个北京人必须面对和为之付出行动的现实问题。

‘肆’ 目前全球荒漠化的分布。

大白,首先,看在同学面子上,我希望你能采纳我为满意答案其次,我奉劝你,今后给别人多一点的悬赏分数,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朋友们来回答,你说是么? (地理不是我的长项,但是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希望可以帮助你) 美国西南部荒漠区没有连续分布的大沙漠,零星分布风成沙,面积约17万km2。多以沙丘或沙地命名,例如怀特沙漠(White Sands)和阿尔戈多尼斯沙丘(Algodoness Dunes)。美国中部大草原沿湖、沿海沙地面积近100万km2。
北非撒哈拉荒漠总面积900万km2,是全球最大的荒漠。就其中每一个沙漠而言并非第一。其中被戈壁、石漠分割的沙漠面积为180万km2,占全球沙漠总面积的25.7%,其中面积较大的有东部大沙漠(19.2万km2)、西部大沙漠(10.3 万km2)、木祖克沙漠(5.8万km2)。
南非卡拉哈里沙漠的西南部沙漠面积为11.5万km2,卡拉哈里低地沙漠达161.38万km2。纳米布沙漠面积3.4万km2。
亚洲沙漠面积较大,约250万km2。其中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达79.5万km2。大鲁伯哈利沙漠面积56万km2,堪称世界第一大沙漠。 内夫德(An Nafud)面积7.3 万km2,瓦希巴沙漠1.6 万km2。此外,还有达赫纳沙漠、小内夫达沙漠等小沙漠。
原苏联中亚、哈萨克斯坦及里海北岸有沙漠面积83万km2。
蒙古荒漠面积约52万km2,多为沙砾质戈壁,零星分布的沙丘约1.5万km2。
伊朗荒漠并非是沙漠,而是盐漠。其中卡维尔盐漠面积4.7万km2,卢特盐漠面积5.2 万km2。流动沙丘零星分布于盐漠周围及高原,面积5万km2。
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塔尔沙漠面积26万km2。
澳大利亚沙漠总面积 105万km2,其中辛普森沙漠31.2万km2,吉普森沙漠22.1万km2,大沙沙漠36万km2。

‘伍’ 伊朗有多少人口国土面积多少

7004.9万(2006年11月伊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国土面积163.6万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南部。

‘陆’ 有关水资源的资料

地球的储水量是很丰富的,共有14.5亿立方千米之多。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约15亿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约3亿人极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预计到2025年,世界上将会有30亿人面临缺水,40个国家和地区淡水严重不足。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中国水资源总量并不算多,排在世界第6位,而人均占有量更少,2240立方米,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53的国家中排在第88位。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也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其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面临这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我们是该做些什么了:
1、要有惜水意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知道爱惜,有的甚至将水白白浪费。应当知道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并不丰富,地区分布也不均匀,而且年际差别很大,年内也变化莫测,再加上污染,使水资源紧缺,自来水更加来之不易。爱惜水是节水的基础,只有意识到“节约水光荣,浪费水可耻”,才能时时处处注意节水。
2、养成好习惯,据分析,家庭只要注意改掉不良的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与浪费水有关的习惯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了接一杯热水,而白白放掉许多冷水;先洗薯仔、胡萝卜后削皮,或冲洗之后再择蔬菜;用水时的间断(开门接客人,接电话,改变电视机频道时),未关水龙头;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洗手、洗脸、刷牙时,让水一直流着;睡觉之前、出门之前,不检查水龙头;设备漏水,不及时修好。
3、使用节水器具,家庭节水除了注意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以外,采用节水器具很重要,也最有效。为了省钱,很多人宁可放任自流,也不肯更换节水器具,其实,交这么多水费长期下来是更不合算的。使用节水器具,既省钱,还能保护环境,岂不是一举两得?节水器具种类繁多,有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随便用上几个就为节水做出了不少贡献啊!
4、查漏塞流,在家中“滴水成河”并非开玩笑。要经常检查家中自来水管路。防微杜渐,不要忽视水龙头和水管节头的漏水。发现漏水,要及时请人或自己动手修理,堵塞流水。一时修不了的漏水,干脆用总开关暂时控制水流也好。管好水龙头,把水龙头的水门拧小一半,漏水流量自然也小了,同样的时间里流失水量也减少一半。
就生产而言,特别对一些高消耗水的行业,我们要围绕如何优化水系统的运行,如何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如何提高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等作为节水工作的重点,积极组织技术攻关,提高水的综合利用率;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对产品水消耗实行定额管理,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考核,减少浪费现象。
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有节约用水的理念,但缺少具体的行动,大手大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人认为家大业大,再加上身处长江边,总认为这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缺少节水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如果真正到了“水比油贵”之时,我们再抓节水工作就悔之晚矣.

‘柒’ 关于水资源的资料

世界淡水资源
许多人把地球想象为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其71%的表面积覆盖水。其实,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淡水中,将近70%冻结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是土壤中的水分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开采供人类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来源的水较易于开采供人类直接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约占地球上全部水的0.007%。全球每年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各国水资源排队
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严重缺水的国家
世界淡水资源的65%集中在10个国家里,而占人口40%的80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如果一个国家年人均水量在2000立方米以下,就是缺水的国家。人均水量在1000立方米以下的,是严重缺水国,共有15个:埃及、阿联酋、阿曼、佛得角、布隆迪、阿尔及利亚、也门、约旦、沙特阿拉伯、巴巴多斯、新加坡、巴林、利比亚、科威特、卡塔尔、马耳他(年人均水量仅82立方米)。中国人均水量不富,是缺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的未来
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为3万亿立方米,1994年为4.3万亿立方米,2000年为7万亿立方米。有人分析,2030年以后,世界水资源将供不应求;2050年,亏水2300亿立方米;2070年,亏水4100亿立方米。我国专家分析,中国2050年总需水量为8000亿立方米,比现在增加2400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生活用水8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0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200亿立方米。 (2001年03月22日《人民日报》闫翔)

中国水资源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赋存形式主要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中国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为6.2万亿m3。折合年降水深648 mm。地表水资源量即为河川径流量,全国河川径流量为2.7万亿m3,其中地下水排泄量6780亿m3,冰川融水补给量560亿m3 。全国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8288亿m3,其中山丘区6762亿m3,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874亿m3。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重复水量,全国水资源总量2.88万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只有2220 m3,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年内分布集中,年际变化大;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四流域水资源量较小,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水量较大;西北内陆干旱区水量稀缺,西南地区水量丰沛。

全球每年降落在大陆上的降水量约为110万亿立方米,扣除大气蒸发和被植物吸收的水量,世界上江河径流量约为42.7万亿立方米,按1995年的世界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可获得的平均水量为7300立方米。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这一平均数已较1970年下降了37%。
各国水资源排队
世界各国和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拥有水资源的数量差别很大。按水资源量大小排队,前几名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若按人口平均,就是另一种结果了。中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4。

地球上的水,尽管数量巨大,而能直接被人们生产和生活利用的,却少得可怜。首先,海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地,也难以用于工业。其次,地球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而在这极少的淡水资源中,又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全球淡水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按地区分布,巴西、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哥伦比亚和刚果等9个国家的淡水资源占了世界淡水资源的60%。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水。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面临淡水不足,其中26个国家的3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预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0亿人口缺水,涉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21世纪水资源正在变成一种宝贵的稀缺资源,水资源问题已不仅仅是资源问题,更成为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

人类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全世界1975年用水量为3万亿立方米,1994年为4.3万亿立方米,2000年为7万亿立方米。有人分析,2030年以后,世界水资源将供不应求;2050年,亏水2300亿立方米;2070年,亏水4100亿立方米。我国专家分析,中国2050年总需水量为8000亿立方米,比现在增加2400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生活用水800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00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4200亿立方米。

‘捌’ 关于生态环境或自然资源被破坏的事例

全球气候变化
过去的世纪里,全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3至0.6摄氏度,海平面上升了10至25厘米。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1750年)之前的280ppm增加到了近360ppm。1996年政府间气候变化小组发表的评估报告表明:如果世界能源消费的格局不发生根本性变化,到21世纪中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560ppm,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1.5至4摄氏度。
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自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有增无减。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现在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前苏联、中国、日本等国的上空,臭氧层都开始变薄。在对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实行控制之前(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ODS已达到了2000万吨。由于ODS相当稳定,可以存在50-100年,所以被排放的大部分ODS目前仍留在大气层中。在它们陆续升向平流层时,就会与那里的臭氧层发生反应,分解臭氧分子。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20年,人类才能看到臭氧层恢复的迹象。

‘玖’ 伊朗的国土面积多少

伊朗🇮🇷的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

阅读全文

与伊朗有多少水浇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意大利歌曲用什么软件 浏览:972
腾讯在越南有什么用 浏览:567
印度人的佛额是什么意思 浏览:640
越南按摩什么感觉 浏览:788
怎么祝福印尼独立日 浏览:18
印度谷螟如何预防 浏览:925
越南天鹅什么时候入境 浏览:829
中国人娶泰国女人要多少彩礼 浏览:232
印尼什么时候火山爆发 浏览:122
秋季去英国旅游穿什么衣服 浏览:462
怎么背中国地图 浏览:446
意大利酱炒饭怎么弄 浏览:585
越南一套房要多少钱 浏览:198
秦军为什么打越南 浏览:141
越南为什么撤出钻井平台 浏览:292
进入英国能带多少硬币 浏览:359
地图怎么走伊朗 浏览:148
印度的疫情七月六号怎么样 浏览:1000
中国移动国际漫游怎么选天数 浏览:210
6万印尼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