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多少公里

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多少公里

发布时间:2022-06-02 11:19:34

1. 伊朗和伊拉克矛盾由来已久,持续8年的两伊战争为何会爆发

第2次世界大战之后,当今世界一共发生过两场持续数年之久的高烈度战争,这两场战争分别是发生在东南亚的越南战争和发生在中东地区的两伊战争。而且十分有趣的是,这两场战争的直接参与者,伊拉克和越南都先后以“世界第三大军事强国”自称。

两伊战争

在这种情况和心态之下,最终愈演愈烈的两伊边境冲突演变成两国之间的全面战争。1980年9月17日,随着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两国边界划分的《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和全部主权,同时,命令对伊朗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挥师进入伊朗领土,两国之间的持续8年之久的战争全面爆发。

2. 伊拉克的巴士拉离伊朗的拉濹尔德有多少公里

手机导航输入目的地就知道有多少公里了

3.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乍得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采纳。

4. 伊朗距中国多少公里

伊朗首都德黑兰距离中国首都北京约 5600公里;伊朗最东部的呼罗珊边境离中国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的达坂约1230公里。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连,另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南面濒临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和阿曼湾。

伊朗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

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

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有卡维尔荒漠与卢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余米。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麓至波斯湾头的平原称胡齐斯坦。

(4)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多少公里扩展阅读: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

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

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

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7年,伊国内生产总值4277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250美元。

5. 伊拉克和伊朗之间为何会进行长达8年的战争

1980年,中东这个“火药桶”又一次被点燃,使得海湾地区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热点中的热点。9月2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向伊朗发起了全面进攻,在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公里,打得伊朗军队措手不及。一些军事分析家、政治家和新闻记者据此预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伊拉克军队只需几个星期就能赢得战争。但恰恰相反,这场战争成了一场拉锯式的消耗战,一打就是8年之久。

这场战争的爆发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这中间还夹杂着民族纠纷、宗教矛盾、领土争端、个人恩怨等,使得战争的原因更加纷繁复杂。伊朗人多数是波斯民族,伊拉克人是阿拉伯民族,在现代历史上,两个民族曾多次兵戎相见,相互都有被统治的经历,都视对方为宿敌,结怨很深。围绕半条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两国斗了70年。

1983年到1998年期间,战争同时在陆上和海上展开。陆上战斗大多是“袭城战”,在海上双方展开了“油轮战”。这不仅给两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也给中立国的油轮带来严重的威胁。美苏两国以此为借口,争相护航,并在海湾地区明争暗斗,使海湾局势进一步复杂。

两伊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严重关注,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全体一致通过了要求伊朗、伊拉克立即停火的决议,即598号决议。伊拉克在第二天就作出了反应,表示欢迎安理会的决议。

一年之后,伊朗迫于战争形势非常不利,在国际上形象孤立,国内经济衰败、政局不稳,人民厌战情绪加剧,军队损失惨重,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霍梅尼说:“接受这一现实比喝毒药还要厉害,为了使真主满意,我要把它喝下去。”两伊终于在血战8年之后实现停火。

战争没有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一场战争,两个输家。

6. 伊朗、首都,至伊拉克首都有几公里

德黑兰到巴格达六百九十多公理,接近700公理,可以大概理解为700公理左右

7. 中国哪个城市距离伊朗和伊拉克近一些

距离伊朗和伊拉克最近的中国城市(请注意,是城市,也就是地级)应该是新疆的喀什。喀什距离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直线距离为2201.2公里,距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直线距离为2894公里。

其次是新疆的和田,再次就是西藏的阿里,阿里距离德黑兰的直线距离为2659.8公里,距离巴格达的直线距离为3323.4公里。

8. 伊朗与伊拉克之间进行的战争

概述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编辑本段]起因
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两伊签订《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执政后,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现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 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战争爆发
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 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这场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战争双方都常常使用类似于一战中的人海战术攻击。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尽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战争和使用化学武器, 国际社会对其并没有施加太大的压力。
1982年6月,伊朗发动的一系列反攻夺回了伊拉克在战争初期占领的土地。伊拉克鉴于可能被彻底打败,向伊朗提出休战的建议。此时,伊朗试图打垮伊拉克政权,因此拒绝了这一建议。这样导致战争又进行了六年。
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朗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编辑本段]停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附:图片为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庆祝两伊于当日正式实现停火

[编辑本段]影响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 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 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编辑本段]战争结果
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双方经济损失惨重,战争中的军费支出和战争导致的经济破坏共计到达8,000亿美元,两国的经济均倒退了20年。

9. 伊朗和伊拉克在边界问题上有什么分歧

两伊分歧体现在边界问题上。两国对边界线的划分历来就有争执,尤其对阿拉伯界河的划分分歧更深。这条界河长约100公里,河界原以该河伊朗一侧浅水段为界,河流主权属伊拉克,但双方都享有自由航行权。1937年,双方同意霍拉姆沙赫尔和阿巴丹两段共11公里以该河深水线为界。1975年,两伊达成《阿尔及尔协议》,伊拉克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作为两国的新边界,放弃根据1847年和1937年两国的边界条约其对阿拉伯河的主权;伊朗则同意将巴格达东北伊朗境内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但后来两国仍因边界划分问题产生纠纷。

10. 伊朗伊拉克近吗

伊朗到伊拉克很近,因为他们是邻国,他们的距离可以说是零公里

阅读全文

与伊拉克与伊朗边境多少公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学意大利歌曲用什么软件 浏览:972
腾讯在越南有什么用 浏览:567
印度人的佛额是什么意思 浏览:640
越南按摩什么感觉 浏览:788
怎么祝福印尼独立日 浏览:18
印度谷螟如何预防 浏览:925
越南天鹅什么时候入境 浏览:829
中国人娶泰国女人要多少彩礼 浏览:232
印尼什么时候火山爆发 浏览:122
秋季去英国旅游穿什么衣服 浏览:462
怎么背中国地图 浏览:446
意大利酱炒饭怎么弄 浏览:585
越南一套房要多少钱 浏览:198
秦军为什么打越南 浏览:141
越南为什么撤出钻井平台 浏览:292
进入英国能带多少硬币 浏览:359
地图怎么走伊朗 浏览:148
印度的疫情七月六号怎么样 浏览:1000
中国移动国际漫游怎么选天数 浏览:210
6万印尼等于多少人民币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