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基斯坦有什么“魅力”为何在沙特与伊朗之间左右逢源
第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宗教关系,沙特和巴基斯坦都是逊尼派,这应该是在信仰宗教的国家间最关键。第二个原因就是沙特很有钱,而且巴基斯坦很能打。

巴基斯坦能够在沙特和伊朗之间左右逢源,一定是因为巴基斯坦有一定的军事或者是经济实力,可以促进沙特和伊朗的发展。
‘贰’ 伊朗朝鲜两个都是经常被美国制裁,两国是不是关系很好经常合作
1、是的,朝鲜和伊朗关系一直相当不错,但是没有到铁杆盟友的程度,就是没有在军事上结盟,原因主要是地缘因素,双方离得较远
2、双方的交流上主要是军事上的,上个世纪80年代,朝鲜以极低价格出售给了伊朗袖珍潜艇,整个潜艇制造技术全部是苏联提供给朝鲜的,所以说潜艇还是可以不错的,只是不能用于大型水上舰艇作战,航程和火力不够,除了潜艇还有导弹,朝鲜给中东的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等国家持续提供成品导弹和导弹技术转移,伊朗80年代一次性购买了一百多枚飞毛腿2型导弹,朝鲜后期将大浦洞导弹的设计图纸直接提供给伊朗以供研究,伊朗称为中东地区导弹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朝鲜功不可没
3、除了军事上,双方在经济上往来主要是政府式的利益输送,朝鲜的贸易量很小,伊朗用石油和美元跟朝鲜进行结算,朝鲜在制裁之下用了多种方法逃避制裁,再加上中东国家对这种非法黑账户来的资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朝鲜至今海外资金流动一直是个迷
4、第四次中东战争时期,朝鲜是实际派遣了优秀的飞行员和教官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培训,更是直接派遣了数名飞行员参与了空袭以色列的战斗,也是造成以色列方在四次战争中的空军战损比远高于之前
‘叁’ 伊朗在外交上有什么同盟国以及利益相对国原因
伊朗最大的同盟国利益相对国就是中国,不仅中国可以消费其主要出口产品石油,而且中国是唯一敢出售武器给伊朗的,是战略++经济+武器进口,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盟国,俄罗斯同伊朗关系也是战略上的,但不是经济上的。
‘肆’ 世界如何伻价中国与伊朗结盟
我国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不结盟,不称霸。所以不会和其他国家结盟。
‘伍’ 伊朗的盟国
伊朗没有盟国,即便是其他流氓国家也不会把伊朗当作盟国。在中东地区,伊朗比以色列还孤立,如果不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矛盾,估计整个阿拉伯国家早就把矛头对准伊朗直接动手了。
‘陆’ 中东的难兄难弟,叙利亚与伊朗为何会走到一起抱团取暖
因为唇亡齿寒的原因才抱在一起取暖。

叙利亚政府和部分反对派于2012年11月下旬在叙利亚首都德黑兰参加了叙利亚全国对话会议。在外交上公开支持巴沙尔政权,反对军事打击和武力威胁。他还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调解,以解决叙利亚危机。伊朗的叙利亚政策不仅在战略上需要维护伊朗的真正利益,而且反映了宗派冲突。叙利亚是伊朗“什叶派新月”的重要枢纽,伊朗与叙利亚联盟的建立有利于伊朗抵抗沙特领导的逊尼派阵营。因此,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为什么伊朗支持巴沙尔政权。唇亡齿寒,那就是地缘政治和宗教因素。如果巴沙尔政权崩溃,在美国支持下的反政府力量将不可避免地上台。届时,新的叙利亚政府将成为亲美政府,不能成为伊朗的朋友。如果一个反伊朗国家出现在伊朗的沙发旁,那么伊朗最高领导人和总统将无法承担这一责任。而且,叙利亚是什叶派阿拉维派,伊朗显然没有理由放弃也是什叶派的巴沙尔。
‘柒’ 以色列为什么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历史上和犹太人并无过节,反倒和阿拉伯人长期敌对,1980年的两伊战争也可以说是伊朗与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在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前,由于有波斯人和犹太人之间古老的文化纽带和共同的战略利益的维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紧密盟友。
以色列犹太人的先祖与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
1979年1月,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国外,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由于巴列维王朝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和美国在阿以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对巴列维国王的斗争总是与反美反以交织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对以色列国家的理解与认识就决定了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与巴列维时期相比必然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新世纪以来的以色列和伊朗双边关系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节点,第一个节点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把伊朗列在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之首,还把伊朗称为“邪恶轴心”。
由于阿拉伯世界一致认为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认为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伊朗国内逐渐强势的保守派也一贯指责美国在中东的霸权行径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见后“9·11时代”的伊朗和以色列关系的恶化就绝非双边关系层面那么简单,复杂的地区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导致了后“9·11时代”伊以关系的持续恶化。
新世纪以来的以伊双边关系中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就是“伊朗核问题”。 对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忧虑让以色列人倍感焦虑,以色列官员和军事将领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并且暗示,如果国际社会施压无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计划,以色列可能将单方面动用武力,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对以色列进行口诛笔伐,指责以色列的霸道和蛮横。
‘捌’ 当年伊朗与美国是同盟,怎么就成了死对头呢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
‘玖’ 为何中国俄罗斯要支持伊朗
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可是,美国会不会打伊朗还很难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
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1968年7月1日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主要内容是: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于1970年3月正式生效。中国于1992年3月正式加入该条约。1995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在联合国总部召开的审议和延长该条约大会上,决定无限期延长这个条约。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核扩散,1997年5月15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核准了保障协定附加议定书。这是自1970年通过第一批依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与无核武器国家缔结的全面保障协定实施细则以来,对机构保障体系所作的最重要修订。附加议定书的标准文本由序言、18条正文和2个附件组成,内容包括:有关国家提供有关核燃料循环的一切信息,以及视察员进入这些场所的权利;有关一国核场址上的一切建筑物的信息及视察员临时通知进入这些建筑物的权利;改进视察员指派过程的行政安排,发放多次入境签证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利用现代通信手段的权利;国际原子能机构遵守实施的卫生、安全、实物和其他保安方面的规定及尊重个人权利,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由此得知的商业、技术和工业秘密及其他机密信息等。
正是因为这个条约,才出现了今天的这种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个条约既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又带有某种大国强权性质。
1.在伊朗核问题中伊朗需要强大的盟友作支援;
2.中\俄都是大国,有支援它的实力;
3.中\俄都与美国暗中较量;
4.伊朗明白自己对于中\俄的战略利益,(对于俄罗斯它和伊朗是唇亡齿寒;对于中国伊朗有它喜欢的石油)所以中\俄会帮助它;
5.伊朗同中\俄没有利益冲突.
6.其它西方大国大都敌视伊朗;
7.伊朗的周边邻国不是敌视它就是太弱.
伊朗的核问题来自伊朗的立国原则与美国国家利益的不可调和性。伊朗的立国原则就是成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向所有的伊斯兰教信徒为主体的国家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的革命,渐而向全球输出伊斯兰意识形态。这立国原则可以从伊朗的宪法和国家政权的结构及外交原则上得出。伊朗的外交原则是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宣布“不倾向东方,也不倾向西方”,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积极发展同伊斯兰、第三世界和不结盟国家的关系,重视同西欧、日本等国的交往与经贸联系。除美国、以色列和南非外,愿同所有国家在互�拖嗷プ鹬氐幕�∩戏⒄构叵怠<岢质涑鲆了估家馐缎翁��了估荚谄渫饨徽�咧懈哂谝磺校�恢糜谝磺泄�依�嬷�稀R晾实牧⒐��蛞彩且晾时J嘏烧�稳宋锏恼�伪Ц海�歉稣�卫硐搿H欢�饫硐敫�拦��依�嬖斐闪思�蟮某逋弧?nbsp;
在世界上公开有核力量的国家有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未公开的据推测有核力量可能性非常高的国家有以色列、巴西。然而这些(除美国外)公开的和未公开的核国家都没有受到美国极其盟国以实际军事打击为手段逼迫这些国家停止核开发,是因为这些国家有些是美国的友邦国,有些是美国无能为力去制止,有些则是制止的成本太高的原因。伊朗就不同了。
首先伊朗是个中小型国家。其次伊朗是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再次伊朗在世界比较孤立。再其次伊朗的军事实力不是很强。最后伊朗还是个丰富的产油国。最根本的是伊朗的核成功将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构成致命性的打击。所以伊朗才会面临着美国以直接的军事打击为威胁以促使伊朗放弃核开发的危机。由于伊朗是弱小的,而且美国的军事打击的成本可以从伊朗丰富的石油中减少甚至获利,所以理论上讲美国军事打击伊朗是可行的。可以说伊朗的核危机就是伊朗国家政权的危机。
美国的国家利益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必定要维护当前的超级大国地位和继续加强自己地位的牢固性。作为一个国家的利益对外表现形式主要为对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美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会有几个国家对美国继续加强超级大国地位的牢固性造成深刻的影响。这就是地区性大国的出现和加强地区性大国地位的现实。目前能够作到地区性大国及扩大影响范围的国家及国家联盟有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对美国来说,未来最大的挑战者必定是中国,这是由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为了继续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美国就必须限制及瓦解现有的地区性大国的对外影响,防止其他地区的地区性大国的出现,继续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以美国现有的有利条件影响整个世界。在军事上,美国战略意图是在每一个可能对美国的利益造成极大影响的地区进行军事部署,从而压制对方的影响力。在东亚,美国以日本基地、韩国基地、关岛基地及最近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军事围堵。对俄罗斯的军事战略扼制,美国以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和北约对东欧各国的吸引来围堵俄罗斯。在欧洲,美国以北约的领导作用和对北约内部的几个国家的拉拢及对东欧国家的军事合作来牵制欧洲大陆。在东南亚,美国以其战略盟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对印度及东南亚国家进行军事潜伏。在非洲,目前及以后一段长时间还不会出现对美国利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出现,所以在非洲美国以其他方式来钳制非洲。在拉美,对美国的军事威胁以本土的军事力量就可以对付了。在中东,美国以其盟国以色列、土耳其及最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存在来应付中东的军事威胁。除了军事手段,美国还以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及扼制世界上所有对美国国家利益造成
逐鹿中东
中东的资源是富有的,但是中东的力量是贫穷的。中东是没有一个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所以对中东的争夺就变成了地区外大国的逐鹿战场了。美国在这场逐鹿中先拨头畴。美国先安排自己的盟国以色列对付中东各国,然后对阿富汗及伊拉克进行军事打击,造成美国军事力量在中东的直接存在。在这场逐鹿中,主要的逐鹿大国还有现有的各地区性大国,包括中国、俄罗斯、欧盟。在中东问题上,美国与欧盟的共同点比较多。美国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共同点比较少,甚至是冲突点比较多。这些都是美国为了加强超级大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战略。也是各地区性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而采取的策略。美国想把中东揽为己有,这样可以加强牢固性。各地区大国为了削弱美国的牢固性,纷纷对中东进行某种帮助。这样在中东的逐鹿就变成了加强超级大国地位和削弱超级大国地位的斗争了。目前有一条鹿跑到了兵营,杀鹿和救鹿的游戏开始了。
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中东利益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然而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反而是好事,最起码不是一件坏事。各地区性大国如果只想保住自己的地区性大国地位,那么在全球各地区都出现对自己比较友好的地区性大国的局势是有利的。目前没有地区性大国的地区有南美、中东、非洲。伊朗是想做中东地区性大国的一个国家。多极世界对各地区性大国有利,但是美国不允许,美国想做单极世界的领袖。现实的是美国节节胜利,各地区性大国节节败退,特别是在中东。美国在中东位于有利的地形,急切想射下伊朗,中国和俄罗斯及欧盟想尽办法不让美国得逞。然而中国和俄罗斯对伊朗帮助目的和方式跟欧盟是不同的。欧盟是不希望伊朗成为中东的地区性大国的,他们对伊朗的核问题的态度跟美国基本是一致的,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力量,只不过欧盟对伊朗的态度比较温和而已。不管是为了什么目的,得到利益是最重要的。如果美国射下伊朗,那么美国的利益将是最大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欧盟却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利益。如果中国和俄罗斯给于伊朗军事和外交上的帮助使美国的军事打击变得失败,那么中国和俄罗斯的利益将是最大的,欧盟其次,美国的利益甚至是零或负数。如果伊朗放弃核开发,那么美国的长远利益为最大,中国和俄罗斯的短期利益比较大,欧盟的利益也会有所得
战争还是和平
战争还是和平的主角是伊朗。问题的关键是伊朗是否放弃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伊朗的军事条件能够抵挡美国的军事打击或美国不可能军事打击伊朗,再加上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强硬态度,那么伊朗会继续进行核开发。伊朗如果认为美国会军事打击伊朗且伊朗会败退,或想缓和下局势待其他有利时机再开发,那么伊朗就会暂时不开发核力量。伊朗认为美国不会军事打击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伊拉克的局势还不稳定,且美国的对伊拉克战争受到国际及美国国内的批评。
(2) 美国支持不了对伊朗的全面军事进攻。
(3)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不会支持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4) 美国无法说服其多数盟国对伊朗的共同军事打击。
(5) 中国和俄罗斯会牵制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
(6) 美国国内反对美国对伊朗的军事打击。
这是伊朗恢复核开发的部分原因。从表面上看,美国不会打击伊朗,但是由于伊朗的核成功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及中东利益造成的影响太大,美国有可能会不顾国内的反对先对伊朗进行外科似打击。其实美国还是可以拉来大多数盟国对伊朗进行军事行动的,这点伊朗不要看错了。美国制止伊朗核成功的主要理由是:
(1) 美国为了全球战略,不允许在中东出现与美国敌对的地区性大国。
(2) 伊朗的核成功会巩固伊朗的现政权,会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民主进程进行破坏。
(3) 伊朗会资助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伊斯兰革命,从而对美国的战略意图进行破坏。
(4) 伊朗的核成功使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缺少了军事打击这一项,至少是投鼠忌器。
(5) 伊朗的核成功及其继续壮大会影响其他中东国家的政治导向。
(6) 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会持续减少。
(7) 伊朗的核成功会对以色列造成极度的威胁。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就是决不许伊朗的核成功。除了现实的军事打击威胁外,美国也采取外交手段来制止伊朗的核开发。对于美国来说,能外交解决伊朗核问题是最优的方案,因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确实有些难题没解决。除了美国外,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也希望能和平解决伊朗核危机。不过为了最坏的打算,中国和俄罗斯还是会对伊朗进行军事和外交上的支持,这也是伊朗坚持核开发的理由,同时也是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外交游说的理由。
以上这些分析说明了伊朗坚信美国不会军事打击或美国的军事打击会以失败告终与美国为了超级大国的战略意图一定要制止伊朗核成功的矛盾。由于战争还是和平的最重要的主角是伊朗,所以说战争的概率比和平的概率高很多,也就是说很大的可能是2006年美国与伊朗会发生战争。
如果美国与伊朗发生全面战争的话,美国会从三面对伊朗进行攻击。一面是从阿富汗进军。由于伊朗靠近阿富汗的地区是沙漠,所以美国会使用机械旅为主的地面部队进攻伊朗的东部。一面是从伊拉克进军。由于伊朗靠近伊拉克的地区以山地为主,所以美国会使用以山地部队为主的地面部队从伊朗的西部进攻。一面是伊朗的南部海岸,美国会使用从舰艇上发导弹等攻击伊朗的军事设施和主力部队,也会从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机对伊朗进行空中打击,同时从南部登陆配合东面和西面的部队进行包围战。
‘拾’ 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朗
伊朗人是波斯族,历史上和犹太人并无过节,反倒和阿拉伯人长期敌对,1980年的两伊战争也可以说是伊朗与整个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在1979 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之前,由于有波斯人和犹太人之间古老的文化纽带和共同的战略利益的维系,伊朗和以色列一直是紧密盟友。
以色列犹太人的先祖与伊朗人的先祖波斯人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以前。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之后分裂为南北两国,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
1979年1月,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国外,宗教领袖霍梅尼回国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由于巴列维王朝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和美国在阿以问题上对以色列的偏袒和支持,霍梅尼把反对巴列维国王的斗争总是与反美反以交织在一起,因此霍梅尼对以色列国家的理解与认识就决定了伊朗与以色列的关系与巴列维时期相比必然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在新世纪以来的以色列和伊朗双边关系中,有两个关键性的节点,第一个节点就是“9·11事件”。“9·11事件”后美国发动全球反恐战争,把伊朗列在支持国际恐怖主义国家的黑名单之首,还把伊朗称为“邪恶轴心”。
由于阿拉伯世界一致认为美国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一直偏袒以色列,伊朗也认为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的代理人。伊朗国内逐渐强势的保守派也一贯指责美国在中东的霸权行径是为了以色列的利益,可见后“9·11时代”的伊朗和以色列关系的恶化就绝非双边关系层面那么简单,复杂的地区安全格局和宗教意识形态等外部因素导致了后“9·11时代”伊以关系的持续恶化。
新世纪以来的以伊双边关系中的第二个关键节点就是“伊朗核问题”。 对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忧虑让以色列人倍感焦虑,以色列官员和军事将领多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国际社会向伊朗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并且暗示,如果国际社会施压无法阻止伊朗核武器计划,以色列可能将单方面动用武力,打击伊朗的核设施;而伊朗也不甘示弱,对以色列进行口诛笔伐,指责以色列的霸道和蛮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