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1800年至1918年世界灭亡的王朝及王室姓氏
韩国 大韩帝国대한제국(1897年—1910年)李
中国 清朝(1616年—1911年)爱新觉罗
缅甸 贡榜王朝(1752年—1885年)
印度 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7年)
伊朗 土库曼阿夫肖利耶王朝(1736—1802年)
阿富汗 萨多查依王朝(1747年—1818年)
法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Cent-Jours(1804年—1815年)波拿巴
法国 法兰西第二帝国Second Empire(1852—1870年)波拿巴
德国 莱茵邦联Rheinbund(1806年—1813年)
俄罗斯 俄罗斯帝国Российская империя(1721年—1917年)
奥地利 奥匈帝国Österreich-Ungarn(1867年—1918年)
德国 德意志帝国Deutsches Kaiserreich(1871年—1918年)
土耳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دولت عالیه عثمانیه(1299年—1922年)
② 伊朗皇室血统,其祖先曾是伊朗太子,你是这个姓氏吗
安姓,安姓其实是当时迁徙来中国的安息人的姓氏,安息人其实就是现在的伊朗人。
安息国太子十分信奉佛教,所以将王位转给自己的叔叔,自己云游四海,安息国太子到了中国就给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姓氏,这个姓氏便是安姓。为了更好的在中国游走,一个中国姓氏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安息国太子的中文全名叫什么呢?安清这个极具佛教韵味的名字就是安息国太子的中国名字,安清为了追求佛教的最高境界,一直沿着东路走,经过了很多国家,其中也包括印度,不过在汉桓帝初年,安清终于停下了脚步并且在中原地区定居下来,他后半生都在河南洛阳生活,安清这个中国名字贯彻了他整个后半生,值得一提的是安清在中国还学习了汉语,并且将梵文经书也翻译成汉语在中国传播,他走过的路可比唐僧还要多,他为佛教所做得贡献更是无可估量。
③ 伊朗最后一任王后,为何晚年要靠写回忆录赚钱
作为伊朗最后一任王后,法拉赫·巴列维的名字并不响亮,因为她的丈夫,巴列维国王的政权被推翻,她们一家只能四处流亡。但作为女性,法拉赫的一生却又是一部励志史,她前半生与后半生分外鲜明的对比,任何人听了都会唏嘘不已。
法拉赫在自己的书里这样说:
我,法拉赫·狄巴,不是婚前的女孩,也不是婚后的王后,我是名叫法拉赫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叫做礼萨·巴列维的男人,现在,我是姓那个男人姓的寡妇,因此,我的真正姓名是法拉赫·巴列维。这就是法拉赫,一个经历了云端生活之后,重新脚踏实地的女性。
④ 被霍梅尼推翻的巴列维王朝,如今皇室成员现状如何
作为曾经的皇室,一下子落差这么大,所以还是很悲惨的。
⑤ 欧洲七个象征性流亡王室
1德国霍亨索伦家族
霍亨索伦家族是德意志的主要统治家族。其始祖布尔夏德一世约在11世纪受封为索伦伯爵,第四代索伦伯爵腓特烈三世是皇帝腓特烈一世和亨利六世的忠实家臣。12世纪末期,该家族在索伦前冠以“霍亨”(意为高贵的)字样。称为霍亨索伦家族。该家族是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家族。现任的霍亨索伦家族首领为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2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
哈布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burg/ Hapsburg),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 其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73年—1291年,1298年—1806年),奥地利公爵(1282年—1453年)、大公(1453年—1804年)、皇帝(1804年—1918年),匈牙利国王(1526年—1918年),波希米亚国王(1526年—1918年),西班牙国王(1516年—1700年),葡萄牙国王(1580年—1640年),墨西哥皇帝(1864年—1867年)和意大利若干公国的公爵。 哈布斯堡王朝后期繁衍甚广,因而出现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三个分支 这个家族的历史可以被追溯到公元10世纪,最初这个家族坐拥阿尔萨斯(Alsace)和瑞士西北部的土地。而家族姓氏哈布斯堡也可能取自瑞士境内的一座城堡。 1273年 鲁道夫一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 1282年 爱尔伯特一世成为第一个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员 1438年 爱儿伯特二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19年 查理五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26年 查理的兄弟费迪南得到波西米亚. 1556年 查理五世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土地分为两半 1700年 最后一个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者查理十一世逝世; 1740-1780年 玛利亚 特丽萨在欧洲扩展哈布斯堡的势力范围. 1781年 玛利亚 特丽萨的儿子约瑟夫二世实行重大改革,解放农奴. 1867年 奥地利帝国裂成两个王朝: 奥地利和匈牙利. 1918年 最后一个哈布斯堡家族皇帝查理一世放弃皇位. 今日的的哈布斯堡家族 和别的被推翻的欧洲王族不同,哈布斯堡家族并没有因为革命而消灭或是分崩离析。哈布斯堡家族始终保持着十分紧密的家族联系。在日后他们也纷纷回到了奥地利,在当地的政界,商业界和文化圈里都可以发现哈布斯堡家族成员活跃的身影。同样他们也受到相当的社会尊敬,其中的皇族成员也都可以保持他们的皇家头衔。 对欧洲的影响:自1500年以来,欧洲数次战争均和哈布斯堡家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战争的进程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近代欧洲大国的统一(荷兰、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其家族在一定程度上的默许而给予实现的。
3法国波旁家族
波旁家族(The House of Bourbon)实际上原是卡佩家族(House of Capet)的一个分支。这个家族姓氏可能是取自法国南部一个小镇Bourbon-L'Archambault。其能够上台控制法国政权要归功于法国天主教势力同新教胡格诺派(即所谓加尔文派)在1562—1598年(另一说则为1559—1594年)之间进行了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内战。这完全可以看作是日后三十年战争的一个预演版本。在战争中都依靠外国列强,天主教派依靠西班牙;胡格诺派依靠英国、德意志公国以及荷兰。而此时的统治着法国南部的独立小国纳瓦尔的波旁家族站在了新教一边。
4法国奥尔良家族
奥尔良王朝等路易十四的直系后代还有上千人生活在法国。
奥尔良王朝是波旁王朝的幼支,把它当作波旁王朝的继承基本上也可以。对于法国来说,1830年的查理十世被推翻,标志波旁王朝被推翻,1848年继承的七月王朝也被推翻,才标志着波旁王朝“最终”在法国覆灭。
贞德又称“奥尔良姑娘”
5法国拿破仑家族
是波拿巴家族,拿破仑是名。
波拿巴家族是科西嘉人,不是纯种法国人。以前和传统欧洲王室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不是都不是贵族。
拿破仑的儿子罗马王死后拿破仑已经没有直系子孙了(除开私生子)。拿破仑的直系后代已经不可考,只有他的兄弟比如杰罗姆留下后人比如很有名的法国政治家查尔斯拿破仑(Charles, Prince Napoléon ,全名Charles Marie Jérôme Victor Napoléon Bonaparte),其儿子杰克里斯托夫拿破仑(Jean-Christophe napoleon或者Prince Jean Christophe Napoléon )就是现在的法兰西帝国家族里的大当家的(现任家族老大),不过他可能应该还在上大学,这小伙子长的挺帅的,应该也就26岁,27岁的样子。
6意大利皇室
1946年,意大利人投票通过以共和制取代君主制。意大利历史上最后一位国王翁贝托因支持二战时期的意大利法西斯政权而被流放到国外,并于1983年去世。随同流亡的还有翁贝托的儿子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两年后,意大利作出了一项宪法修正案,严禁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和他的所有男性子嗣返回意大利。翁贝托家族自此以后一直过着流亡生活,他们大部分时间住在葡萄牙和瑞士。
7希腊皇室
希腊有对于希腊王室的公民投票结果,结果有69%的民众赞成终止君主制度。希腊王国至此宣告灭亡,走入历史。
希腊王国(希腊文:Βασίλειον της Ελλάδος),是希腊脱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以后,在俄、英、法三国所主导,于1832年召开之伦敦会议当中所建立,目的是取代原先的希腊第一共和国。并于随后所签订《君士坦丁堡条约》当中获得承认。1924年,君主制一度被废,改为第二共和;随后又于1935年恢复。直至1974年军政府垮台、希腊第三共和国成立,希腊王国才正式结束。
全世界“幸存的王国”约有26个,其中,西欧(含北欧)有10个,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合占11个,非洲3个,大洋洲1个。这些国家的古老王室,在各自的民族国家统一或独立史上都写有浓重的一笔。
在欧洲王室谱系上,从国外空降的明君并不鲜见。荷兰亲王威廉在英国为君,丹麦王子卡尔赴挪威主政,都是君主来自异国的显例。威望卓着的王室,指向历史的一脉相承与 风云变迁,是国家稳定与和平变革的助力。
亚洲王室中,有明治天皇引领日本脱亚入欧之例。1945年,裕仁不顾好战分子的抵制宣布投降,从而结束了大和民族的集体疯癫;1971年,裕仁访问西欧,这是2000多年来日本天皇首次出访。类似的例子,还有泰国。
王室与民主可以共存。北欧的皇家生活不奢侈,人民负担不重,且持之以恒地服务社会的工作,使王室成为民主和人道主义的象征。西班牙在佛朗哥死后恢复君主制,也即意味着恢复民主,一如后来的柬埔寨。
海湾地区一向是群雄逐鹿的战场,但实行君主制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总体上都比那些国王被推翻的国家如伊拉克或伊朗要稳定、富裕得多,尽管大家都有石油。
王室的存在是个上千年的历史现象,而且,它还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像英国女王就开始向政府交税。因此,不能指望它在几十年内完全消失。但由于可提供新鲜血液的贵族群体的消亡,现存的王室最终将走向平民化。
⑥ 伊朗是皇室家族吗有波斯王子吗
王子是过去的
波斯帝国时期王子也像沙特那么多
游戏里的波斯帝国是虚幻的!
⑦ 伊朗现在有皇室吗
现在是没有的,伊朗现在被一群祭司统治着,总统只是一个名号
⑧ 总统是一个国家的元首,为何伊朗总统却没有实权
因为伊朗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的实际掌控权在宗教的精神领袖上,而国家总统只是国家的一个形象而已,总统只是为了执行最高领袖的精神意志,不具备决策的权力,当然也就没有任何实权了。这与其他中东国家的政体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伊朗共和国在我们的心目中就是一个反美斗士,伊朗的总统总是时不时跑出来呛美国几句,搞得美国是很是不爽,但是我们却很少看到伊朗的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现身,这主要是因为哈梅内伊作为最高领袖,因为他是具有宗教意义的,有一定的神秘感的,如果时不时露个脸也就失去了这种神秘感了,所以我们很少能看到他出现。
⑨ 被霍梅尼推翻的巴列维王朝皇室去哪了,还有望翻盘重建伊朗吗
不可复兴
首先巴列维王超并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与晚清还颇为相识,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欧美的殖民地。这也就是为何伊朗会爆发伊斯兰革命的原因所在,当然作为伊朗的国王也想在国内兴起革命能够让伊朗实现现代化,但是还想要保持君主专制,很显然与现代化的国家相比是格格不入。
财富也仅限于权贵阶层
由于世俗化不彻底同时财富也仅限于权贵阶层,对于广大的伊朗群众来说显然没有得到石油带来的利益。同时整个伊朗的宗教氛围依然是相当浓厚,所以在这个时候不满政府统治的年轻人也在最高精神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发动了起义。最终导致巴列维王朝崩盘,但是在今天仍然有人认为伊朗有可能在美国的支持下实现复辟,那是在这里要说的巴列维是军阀出身国内的统治基础本身就很薄弱,想要通过他来复辟根本就不可能。
⑩ 伊朗国王的第一任妻子
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在今天大部分都覆灭了,但关于他们的传说却一直都在,特别是在帝国风雨飘摇将要崩塌之际,王室成员的命运更是备受关注,就像中国的溥仪,就像伊朗的巴列维。
巴列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仅仅存在54年,两代国王都对这个王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建国者礼萨·汉国王战功赫赫,于1925年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王朝,而末代国王巴列维在继承了父亲的江山之后也积极改革,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但还是无法避免这个王朝化为历史上的一抹烟云。
末代国王巴列维作为王室寄予厚望的皇储,自幼便接受良好教育,在家族的庇护下成为一个优秀的皇权继位者,但他同时也要担负起对家族的责任,其中就包括为皇室留下继承人。而就因为这件后来再看完全是无用功的事,断送了巴列维和他的几个王后的幸福,他的王后一个比一个漂亮,命运却一个比一个悲剧。
一、政治联姻,勇敢追爱
巴列维的第一位王后是埃及公主法丝亚·福阿德,当时王国刚建立没多久,为了稳固势力,争取盟友,巴列维听从父亲的安排接受了这次的政治联姻。而妻子也没有让他失望,到底是一国公主,见识,学历都不同凡俗,更是长得和着名影星费雯丽相似。
但唯一的问题是公主并不想远嫁他国与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人组建家庭,因此总是闷闷不乐。
而且因为语言问题她在这个王室家庭中除了丈夫以外竟再无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无法沟通就容易产生隔阂,她与自己的婆婆和小姑子的关系都不好,她们明显对这个目中无人的王后很不满意,甚至有一次在争吵的时候,巴列维的妹妹直接拿起花瓶砸在了福阿德的头上。
而丈夫显然也没与她建立起亲密的感情,遇到这种事也不甚体贴妻子的感受。婚后一年,福阿德生下一个女儿,这又给她招致了更多的白眼和嘲讽,因为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继承王位的男性,从此她的处境更加难过,再也不复原来当公主时的天真烂漫,转而代之的是永远恹恹的神色。但尽管如此,她仍是美丽的,甚至因为过人的美貌登上过《生活》杂志,更是被审美无数的摄影师称赞为“亚洲维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