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阿塞拜疆族什么教

伊朗阿塞拜疆族什么教

发布时间:2022-05-28 02:36:11

⑴ 阿塞拜疆族的介绍

阿塞拜疆族(阿塞拜疆语:Azərilər آذریلر 或 Azəri türkləri,波斯语:آذری ها 或 آذربایجانی‎[18][19])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阿塞拜疆与伊朗西北部,从高加索至伊朗高原的四周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格鲁吉亚共和国、伊朗、阿富汗斯坦等,也有零星分布。绝大多数的阿塞拜疆族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其文化传统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与突厥人等周边诸多元素。尽管自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克曼恰伊条约》签订后分居于国境线两边,但是伊朗还是将自己北部的来自阿塞拜疆一单一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20],然而,却因为两个世纪的分隔演化造成了南北的差异。阿塞拜疆人的语言为阿塞拜疆语,与同为突厥语族的土克曼语和伊拉克阿塞拜疆语方言相近。在随后爆发的18和19世纪的沙俄—波斯战争中,波斯在高加索山的土地被沙俄所占领[21],并且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克曼恰伊条约》的签订,最终划分了俄罗斯和现在的伊朗的边界[22][23]。1918年成立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与现在的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领土相一致。因为生活在国际边界线的两侧,阿塞拜疆族形成了一种单一的民族群体。自1991年阿塞拜疆从苏联独立后,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前的信仰和跨界民族隔阂[24]。

⑵ 伊朗和阿拉伯有什么区别都是信仰伊斯兰教

主要是民族和教派的区别。
阿拉伯国家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
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第二大民族是阿塞拜疆人,阿拉伯人在伊朗只能算少数民族。
阿拉伯国家是逊尼派,伊朗是什叶派。
前者和后者的分歧,是上层的政治矛盾和下层的经济利益冲突,与教义基本无关。

⑶ 阿萨拜疆是个怎样的国家,

阿萨拜疆是一个中亚国家。

阿萨拜疆是一个中亚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苏联时期的名称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8月30日从苏联独立。1997年,阿经济好转迹象明显。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较高,工业产值略有提升。

已在"世纪合同"框架内开采出第一批海上石油并输往国际市场。因受自然灾害,棉花和葡萄严重减产,农业产值下降,但粮食生产仍获丰收。本国货币马纳特稳定,对美元比价稳中有升。外商投资及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不断增加。

(3)伊朗阿塞拜疆族什么教扩展阅读:

社会发展史

阿塞拜疆部族形成于公元11世纪~13世纪。16世纪~18世纪,阿塞拜疆属伊朗苏斐王朝。从18世纪中叶起,在阿领土上建立了十几个封建国家。19世纪30年代,沙俄吞并了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

1917年11月,在阿塞拜疆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1918年~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美尼亚的资产阶级政党联合建立"外高加索行政委员会",并于1918年4月宣布独立。

1920年初,阿恢复苏维埃政权,同年4月28日宣告成立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加入苏联)。

1936年12月5日,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同年8月30日,阿最高苏维埃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独立。

⑷ 伊朗信奉什么教

伊朗人口约7700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派(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德黑兰。

⑸ 阿塞拜疆人的介绍

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语:Azərilər 或 Azəri türkləri),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阿塞拜疆共和国与伊朗西北部,从高加索至伊朗高原的四周国家,如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格鲁吉亚共和国、伊朗、阿富汗等,也有零星分布。绝大多数的阿塞拜疆族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其文化传统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与突厥等周边诸多元素。尽管自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库曼恰伊条约》签订后分居于国境线两边,但是伊朗还是将自己北部的来自阿塞拜疆一单一民族的领土割让给了俄罗斯帝国[20],然而,却因为两个世纪的分隔演化造成了南北的差异。阿塞拜疆人的语言为亚塞拜然语,与同为突厥语族的土库曼语、土耳其语(包括伊拉克土库曼方言)相近。在随后爆发的18和19世纪的沙俄—波斯战争中,波斯在高加索山的土地被沙俄所占领[21],并且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和1828年《土库曼恰伊条约》的签订,最终划分了俄罗斯和现在的伊朗的边界[22-23] �1918年成立的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与现在的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领土相一致。因为生活在国际边界线的两侧,阿塞拜疆族形成了一种单一的种族群体。自1991年阿塞拜疆从苏联独立后,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前的信仰和跨界民族隔阂[24]。

⑹ 阿塞拜疆这个国家信什么教

伊斯兰教
阿塞拜疆人

基本解释:

西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伊朗和阿塞拜疆,另有少数分布在伊拉克、土耳其等国。
750万人(1996年)。讲阿塞拜疆语。
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园艺和织毯业发达。

⑺ 阿塞拜疆族的历史

主条目:阿塞拜疆历史和伊朗历史

阿塞拜疆族被认为是根据波斯贵族阿特罗巴特斯所命名的。阿特罗巴特斯是米底亚的总督(satrap),统治了阿特罗帕特尼(今伊朗阿塞拜疆)[25][26]。阿塞拜疆曾见证了许多民族的栖息与侵略,其包括米底人、斯基泰人、波斯人、亚美尼亚人、古希腊人、罗马人、可萨人、阿拉伯人、乌古斯人、塞尔柱人、蒙古人与俄罗斯人。
古阿塞拜疆人使用古阿塞拜疆语,它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分支。 在公元11世纪,随着塞尔柱帝国的入侵,乌古斯土克曼人部族开始穿过伊朗高原达到高加索和安纳托利亚地区。乌古斯土克曼人的进入和另外一些土克曼人被蒙古人所入侵。现在乌古斯部族分成了许多的小部落,其中大多数逊尼派迁往到安那托利亚(如土耳其人)并定居下来,而另外的则继续留在高加索地区。随后由于萨法维帝国的影响,最后皈依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后者继续沿用土克曼语很长时间:在13世纪以前,他们逐渐形成了基于什叶派和使用乌古斯语支的新群体。然而很显然,阿塞拜疆人在19世纪后期才完全角成。古伊朗人仍然能够在偏远的高山区域或者是偏僻的地区(如哈尔兹山脉加林圭亚那)发现。而今使用突厥语的人也被称作为阿塞拜疆人。 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被认为是现代阿塞拜疆共和国定国地区的最早居民。早期伊朗定居者包括公元前九世纪的斯基泰人(Scythia)(中国史书普遍称之为塞种人或萨迦人,是南俄草原上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之游牧民族,其随居地从今日俄罗斯东部的欧洲部分一直到内蒙古和鄂尔多斯沙漠,是史载最早之游牧民族). 继西徐亚人人之后,米底人(古代亚洲西部。印欧人种之一,与波斯人有血缘关系)进入阿塞拜疆。
大概早在西元前17世纪进入伊朗东北部,定居于后来称为米底亚(Media)的高原地区统治了阿拉斯河(亚洲河流,由土耳其亚美尼亚的宾格尔(Bingol)山发源东流。河北为亚美尼亚,河南为土耳其和伊朗).南部地区米堤亚人公元前700-900年间建立帝国,公元前550年左右被并入阿契美尼德帝国(前550年-前330年,又称波斯第一帝国,是波斯首个征服大部份中亚领域的帝国。领土东至巴基斯坦,西北至土耳其、欧洲的马其顿、色雷斯,西南至埃及。)这一时期,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Zoroastrianism 是在基督教诞生之前中东最有影响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国的国教,也是中亚等地的宗教。曾被伊斯兰教徒称为“拜火教”),传播到高加索地区和阿特洛帕特内地区。
阿契美尼德帝国 公元前330年被亚历山大大帝打败,但是米堤亚总督被允许继续执政。继亚美尼亚王国---波斯塞琉古王朝(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亚历山大大帝的部将塞琉古一世创建的以叙利亚为中心,包括今伊朗和亚美尼亚在内(初期还包括印度的一部分)的王朝。塞琉西王朝是希腊化时期最主要的国家之一,有时也被叫做塞琉西王国或塞琉西帝国。)公元前247年衰亡之后,阿特罗帕提斯(Atropates)在公元前190年到公元387年间统治着高加索的阿尔巴尼亚部分地区。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于公元一世纪建立帝国,该王国直到公元252年被波斯萨珊王划为诸侯国之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独立。
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统治者Urnayr国王于公元四世纪正式采用基督教为国教,阿尔巴尼亚直到公元八世纪一直是基督教国家。萨沙帝国于公元642年被穆斯林阿拉伯人打败,其统治随之结束。 阿拉伯穆斯林向高加索地区前进的过程中打败了萨珊帝国和拜占庭帝国。Javanshir王子领导基督教抵抗,公元667年基督教投降,之后阿拉伯人把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变成了自己的附属国。公元九世纪到公元十世纪,阿拉伯作者开始把库拉河(Kura)到阿拉斯河(Aras)流域地区称作阿兰岛地区(Arran)。这一时期,巴士拉和库法的阿拉伯人来到阿塞拜疆占领了当地人丢弃的土地;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主要的土地所有者。由基督教向伊斯兰教的转变非常缓慢因为当地居民的抵制持续了几个世纪,并且随着一小撮阿拉伯人向塔布里兹(Tabriz,伊朗西北部城市)和马拉盖(Maragha)这些城市移民,人们的怨恨情绪不断上升。816到837年间,移民的大量涌入引发了伊朗阿塞拜疆人的大规模叛乱,叛乱由当地一名为Bābak的索罗亚斯德教平民领导。尽管一直存在小规模持续抵抗,大部分阿塞拜疆居民转向伊斯兰教。后来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Shaddadid和Rawadid的库德王朝统治力阿塞拜疆部分地区。
十一世纪中期,塞尔柱土克曼人推翻了阿拉伯统治建立了占据亚洲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塞尔柱帝国。塞尔柱王朝时期标志着乌古斯游牧部落向这一地区的涌入,并且随着西乌古斯突厥语取代了早期高加索语和伊朗语,也就标志着阿塞拜疆突厥化的开始。
然而,当时同时代作家例如波斯诗人尼扎米Nezāmī Ganjavī的作品证明伊朗文化大规模保留下来。突厥化的出现被载入叙事诗和史诗,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先祖科尔库特书》书中提到了关于早期土耳其人高加索在和小亚细亚地区的寓言故事。突厥统治于1227年被蒙古人打断,之后蒙古人和帖木儿统治这一地区直到1405年。Sunni Qara Qoyunlū(黑羊王朝土克曼人)和Aq Qoyunlū (白羊王朝土克曼人)统治阿塞拜疆时期,突厥统治复辟,直到1501年萨法尔王朝夺取政权。 萨法维帝国起源于伊朗波斯族,存在至1722年,萨法维帝国建立了现代的伊朗形态,因其在国家建设,建筑学和科学上的成就而受到关注,萨法维帝国的崩溃是因其内部的腐朽和外部的来自沙俄和阿富汗人的压力。萨法维帝国鼓励并传播作为伊朗阿塞拜疆人的国家特征的重要一部分的什叶派伊斯兰教,此外什叶派伊斯兰教也对许多在阿拉塞胡北部的阿塞拜疆人具有同样的意义,萨法维帝国鼓励艺术和文化并且沙赫阿巴斯大帝开创了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气息的氛围,根据一些学者所说,这一氛围是一段新的波斯黄金时期。阿巴斯对政府和军队进行改革并对人民的要求做出回应。
萨法维帝国之后是短暂的奥斯曼帝国的占领,随着一位自霍拉桑突厥族酋长纳迪尔沙·阿夫沙尔击败了阿富汗人并重新夺回这个国家之后,这位酋长试着通过平衡什叶派的权力以稳定内政。接下来是短暂的赞德王朝的统治,再接着是恺加王朝,这个统治着阿塞拜疆和伊朗的王朝始于1779年。在这个时期里,沙俄的逼近威胁着伊朗所掌握的高加索。18世纪,俄波战争开始,在19世纪初期,以1813年的《古力斯坦条约》和1822年的《土克曼恰条约》的签订而宣告结束。在《土克曼恰条约》中正式地将恺加王朝领土的高加索部分,割让给俄罗斯帝国。
伊朗阿塞拜疆族在伊朗(资产阶级)宪法革命中的角色不容小视,探索民主革命的伟大人物索塔汗, 巴尔汗两人都是伊朗阿塞拜疆族,1906-1911的伊朗(资产阶级)宪法革命动摇了恺加王朝,恺加王朝的皇帝实际上已将国家的烟草和石油利益出卖给英帝国并被俄罗斯帝国蚕食着领土,由于制宪主义者们的努力,议会得以成立。伴随着在一些地区农民开始反抗收税人和地主,是仅有的君主制的固有支持者。民主派报纸出现并且伊朗学者们开始享受来自巴黎和彼得格勒的现代主义和风。恺加王朝皇帝和他的英国顾问们镇压了宪法革命。但是这个王朝的灭亡不可能会来的太迟,恺加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不久就在一场军事政变中退位,这场军事政变是由来自古老的哥萨克军团的一位军官,里扎汗所领导。该军团是由沙俄所建立并由俄国人担任军官,以保护恺加王朝的统治者和俄国的利益。为了在这个二分之一人口是由各少民族所组成的国家,追求庄严的全民的同质性,里扎汗迅速发布连续禁令,禁止在学校,戏剧表演,宗教仪式,并且最后,书籍的出版上使用阿塞拜疆语。随着1941年9月里扎汗退位,俄国军队以军事和战略的理由,占领了大不里士和波斯西北部。阿塞拜疆人民政府,一个由斯大林下达的命令而设立的附庸国,在赛义德·贾法尔·皮谢瓦里的领导下在大不里士宣布成立。但是,在西方国家的压力之下,苏维埃军队不久就撤兵了,并且到1946年为止,伊朗政府重新取得了对伊朗阿塞拜疆族的控制。
根据格里·R·赫斯教授所述:
11月11日,一支伊朗部队进入大不里士,皮谢瓦里政府顷刻间倒台。伊朗人受到阿塞拜疆人民热情地欢迎,阿塞拜疆人强烈地偏向受德黑兰的统治而不是莫斯科。苏联愿意放弃它在(伊朗所辖)阿塞拜疆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源于几个因素,包括意识到其(寻求)自治的意见在扩大并且苏联更加渴望的长期目标是其石油开采权。
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很大程度地融入现代伊朗社会,阿塞拜疆人在今天被称为阿塞拜疆共和国度过了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到1918-1920年的短暂的独立,接着,虽然在1919年凡尔赛和约会议上,美国总体伍德罗·威尔逊恳请给予阿塞拜疆人独立,但是(阿塞拜疆)仍被纳入苏联的势力范围。1920年4月28日,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入苏联,1936年12月5日成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直至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共和国在1991年取得独立,但是被卷入与亚美尼亚的一场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这块飞地的战争。

⑻ 什么人主要分布在伊朗,信仰什么教

伊朗是一个复杂的多民族国家有40多个民族。阿拉伯人,波斯人,库尔德、卢尔、巴赫蒂亚尔、俾路支,阿塞拜疆、土席曼、卡什凯、亚美尼亚人等。
波斯人是主要人种,占全国人口的46%左右。

全国98.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属什叶派。逊尼派教徒仅占7.8%,其中包括阿拉伯人、大多数的俾路支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等。亚美尼亚人和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犹太人信奉犹太教。此外,还有信奉袄教的居民。

⑼ 阿塞拜疆的主要宗教是

伊斯兰教

⑽ 阿塞拜疆讲什么语言

阿塞拜疆讲阿塞拜疆语,俄语。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国名意为“火的国家”,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

阿塞拜疆官方语言为阿塞拜疆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阿塞拜疆语,属于突厥语系乌古斯语支,与土库曼语关系比较大,是阿塞拜疆的官方语言,在俄罗斯部分地区也有少部分的使用者。阿塞拜疆语有35个字母。阿塞拜疆书面语出现于11世纪,具有悠久的文学传统。现代书面语则在巴库和舍马赫方言基础上形成于19世纪中期。

(10)伊朗阿塞拜疆族什么教扩展阅读

历史沿革

旧石器时代晚期,阿塞拜疆境内有了人类聚居的迹象,并有多处洞穴遗迹。公元前9世纪,斯基提亚人在此定居,后被古伊朗米底王国控制。公元前6世纪起,波斯帝国统治了该区域。

公元642年起,为阿拉伯帝国所控制。

9~16世纪,建有希尔凡等封建国家。公元11~13世纪,阿塞拜疆民族形成。

13~16世纪,屡遭土耳其人、蒙古人和波斯人入侵和瓜分。

16~18世纪,受波斯萨法维帝国统治。

18世纪中期,分裂为十几个封建小国。

19世纪30年代,北阿塞拜疆(现阿塞拜疆共和国)并入沙俄。

1917年11月,建立苏维埃政权——巴库公社。

1918年5月28日,阿资产阶级宣告成立“阿塞拜疆民主共和国”。

1920年4月28日,被“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取代。

1922年3月12日,加入外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同年12月30日该联邦共和国加入苏联)。

1936年12月5日,改为直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1991年2月6日,改国名为“阿塞拜疆共和国”,10月18日正式独立。总统阿利耶夫领导的新阿塞拜疆党与亚美尼亚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领土争端调解未有实质性进展,双方在“纳卡”停火线附近的交火事件时有发生。

阅读全文

与伊朗阿塞拜疆族什么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伊朗税这么高 浏览:412
越南巴花工资多少 浏览:780
中国四大门神叫什么 浏览:269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猛将多 浏览:178
越南买红木为什么便宜 浏览:873
伊朗肺炎怎么被感染的 浏览:751
越南火锅羊肉为什么很嫩 浏览:512
疫情期间中国帮过哪些国家 浏览:549
伊朗需要中国什么样的投资 浏览:767
怎么能在网上购印度药 浏览:240
越南干饭放多少水好吃 浏览:73
美国感觉中国空军的力量如何 浏览:906
意大利电话加什么好 浏览:437
英国有多少个王 浏览:600
印度经常受水旱灾害是受什么影响 浏览:820
伊朗人怎么看俾路斯 浏览:323
日本工厂有多少中国人 浏览:567
印度地图是怎么画的 浏览:410
什么词描述意大利人 浏览:217
刺激战场国际服越南服怎么加中文 浏览: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