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和美国,为何从盟友变成了死敌
伊朗的统治者巴列维是靠着美国的支持登位的
2. 美国和伊朗矛盾在哪里
核问题。
20世纪50年代,伊朗开始了核能源开发活动,并在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多次就伊朗核问题作出决议,2010年6月,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
(2)80年代伊朗和美国为什么破裂扩展阅读:
美国准备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对伊朗的战争,美国通过第一次海湾战争,美打击了伊拉克,主导和控制了海湾地区的局势;通过北约东扩和科索沃战争,挤压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布什政府上台后,受共和党保守主义的影响,开始突出维护国家扩张利益,将俄罗斯和中国作为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9·11"事件后,强硬的共和党新保守主义集团更加得势,以“反恐”的名义搞扩张,为此出台了"布什主义","先发制人"理论。
通过阿富汗战争实现了首次驻军中亚,增加了对中亚、西亚、南亚局势的影响力。对伊拉克战争,是美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又一重要步骤,在布什的心目中,发动这场战争关系到美国的眼前和长远安全,关系到美国的世界霸权或准霸权地位。
3. 美伊联合国谈判为什么会破裂,伊朗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我看来,最关键是因为伊朗对于美国的反抗。在国际舞台上,伊朗向来都是“硬骨头”,无论对手强大与否,都不会后退。
年初,美政府派军机击杀伊朗高级将领苏莱曼尼。伊朗随即给予还击,炮轰了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 之后伊朗又顶住压力,向委内瑞拉运送石油。接着,伊朗政府下达了“逮捕令”,要求国际刑警组织配合,共同通缉美国总统特朗普。
这一举动,对伊朗来说是维护国家自身利益,而对于向来以“霸主”自居的美国而言,伊朗就像一只野兽,应该将其关在笼子里才能绝对安全。于是,在之后的联合国大会上,美方不断向伊朗施压,并向其他参与国宣扬伊朗的威胁,以此来呼吁并联合其他国家对伊朗施加制裁。
美国向来都想称霸世界,想要控制其他国家,而伊朗,因为原油等能源,也有足够的底气来反抗美国,基于此,美伊联合国谈判破裂也就不足为怪了。
4. 伊朗80年代前非常发达,如今却倒退了,谁应该为此背锅
应该是美国。因为美国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伊朗没有办法发展起来,经济一直在倒退,伊朗没有办法之下就选择妥协了。
接着,除了美国的经济制裁的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伊朗本身的问题,要是伊朗会想办法跟美国周旋,而不是一味选择跟美国投降,把自己的底气弄足,直接跟美国叫板,美国也拿伊朗没有办法,要知道当时伊朗军事实力也是不差的。还有伊朗是有核武器,要知道世界上就没有几个国家有,伊朗就这样妥协了,把核武器销毁,选择把自己国家的安全送给美国保护,这也是伊朗自己造的。
最后,伊朗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会倒退,没有80年代的发达,无非就是伊朗太听美国的话,怕了美国会对伊朗制裁,事事都以美国为先,自然就倒退。
5. 哪些原因导致了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不好
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它的石油资源丰富,但是伊朗反对以色列的政治态度,这是以美国和伊朗关系破裂的一个重大原因。在1979年之前,美国和伊朗关系不错,1979年伊朗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同时爆发了伊朗人质危机,美国驻伊朗大使馆52名外交官被伊朗扣押长达400多天,两国关系从此破裂,1980年美国总统卡特开启了对伊朗的经济制裁,1984年美国又将伊朗列入支持反恐怖主义国家。伊朗伊斯兰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是美国与伊朗关系破裂最直接的原因。伊朗的石油资源丰富,在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的石油资源一直是美国和英国联手霸占,而伊斯兰革命之后霍梅尼政府将石油资源收归国有,这严重了损害美国利益,这也是导致伊朗和美国关系破裂的原因。其次美国和伊朗的关系,美国有600多万犹太人,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像亲兄弟一样,而伊朗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以后对于占据伊斯兰教圣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态度十分强硬,甚至要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这就导致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非常的恶劣,这也是美国和伊朗关系最终破裂的一个直接原因,因为美国有很多富裕的犹太人掌握着经济命脉。
6.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6)80年代伊朗和美国为什么破裂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7. 请问有知道关于伊朗与美国为什么断交的吗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西方文明与宗教专制的斗争,从1979年伊朗发生所谓的“伊斯兰革命”起,到现在,越演越烈。
伊斯兰革命
25年前的这个时候,伊朗2500年的君主制寿终正寝,建立世界上唯一的政教合一国家,赢得了伊斯兰革命胜利的穆斯林们最终选择并在伊朗历史上开创了一个国家政权、法制法律以及社会生活三方面彻底伊斯兰化的共和国时代。
由亲美到反美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8. 美国和伊朗产生冲突的历史
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出处你可以去网上找中央四台,在国际焦点节目中关于伊朗那集,其余的都是我搜的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9. 当年伊朗与美国是同盟,怎么就成了死对头呢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国人质事件发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扣留52名使馆人员,以强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国的前伊朗国王巴列维,遭美拒绝,两国关系陷入危机。
在一批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之后,另一些学生又在5日占领了英国驻伊朗大使馆;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设拉子和大不里士,学生们还占领了在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后就关闭了的两个美国领事馆。在学生占领英国大使馆之前数小时,伊朗国家电台广播了霍梅尼的一个谈话,指责英国包庇伊朗国王倒台时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蒂亚尔。英国大使馆早些时候发表了一项声明,否认巴赫蒂亚尔在英国。
霍梅尼在这次谈话中肯定了伊朗青年占领美国大使馆并扣押一些使馆人员当作人质的行动。他说,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国王掠夺这个国家达五十年,杀害那样多的人民,他们对美国给这个下了台的国王庇护所感到愤慨。他要求美国把国王、英国把巴赫蒂亚尔引渡给伊朗。他说:“如果他们不把这两个卖国贼交出来,或者至少是把他们赶出他们的国家,我们就要采取另一种行动方针了。”
据来自华盛顿的消息说,有人问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美国政府对占领美国大使馆的伊朗学生的要求反应如何?霍丁-卡特说:“回答是:不。”他说,美国政府的立场是:国王是得到允许到美国来治疗癌症的,时间的长短未定,但是不会同意他长期留在美国。
在伦敦,英国外交部发言人也否认关于英国庇护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亚尔的指责。发言人说:“就我们所知,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还废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国签署的一项条约以及1921年同苏联签署的友好条约的某些条款。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同年4月25日,美国派出飞机潜入伊朗,试图以武力营救人质,遭失败。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经阿尔及利亚的斡旋,1981年,美伊双方作出让步,就释放人质达成协议。伊朗释放全部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