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普京为什么会遭受冷遇
普京在国际场合遭受西方国家的冷遇,与美欧一贯排挤和打压俄罗斯的政策、思路有直接关系。
美国地处美洲,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自认为有领导全球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战略格局雅尔塔体系的确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处于冷战的对峙状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原华约组织的国家不得不在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做出选择。使得北约得以借机东扩,美国得以继续控制欧盟的防务体系。事实上,华约解散后,俄罗斯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对峙目标。这是历史渊源。
1998年北约空袭南联盟,看上去是对南联盟的军事打击,其实是继续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2014年初爆发了乌克兰冲突,乌克兰合法民选总统亚努克维奇逃亡俄罗斯。这其实是乌克兰亲美和亲俄两股势力的冲突,幕后当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面对不断受到挤压的处境,俄罗斯当然不甘示弱,乌克兰东北部的克里米亚脱乌入俄。在这场以美国为首的欧盟与俄罗斯的较量中,俄罗斯小胜一筹。
2015年叙利亚内战愈演愈烈,美国的目的是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扶持一个亲美总统上台,这一次,俄罗斯主动出击,打着打击恐怖主义的旗帜,俄军与叙政府军一起打击叙利亚反政府武装。
在乌克兰冲突和叙利亚内战中,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战略意图无法得以实现。在国际问题上,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紧密跟随美国的脚步,配合美国对俄罗斯的打压,俄罗斯方面,一直将重建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作为目标,面对西方国家的包围,动作频频,先后在亚洲、欧洲派出战略轰炸机巡航,威慑日本、土耳其等西方国家,使得西方国家对俄态度更加统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美国越是要打压俄罗斯,俄罗斯越是要不断秀肌肉,不断挑战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在一家独大且俄罗斯不服的环境下,自然少有国家会追随俄罗斯,普京做为俄罗斯的代表,在国际场合遭受冷遇也就必然了。
② 普京警告伊朗小心替美国背黑锅,这是否意味着反对伊朗退出伊核协议
针对目前美国和伊朗两国的紧张局势,当地时间15号,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尽管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在先,但他仍然呼吁伊朗领导人继续遵守伊核协议,因为伊朗一旦也退出伊核协议,一些国家就会把全部责任都推到伊朗身上。
因此,普京今天的态度和以前一样。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然而,不能允许伊朗重启核活动,因为无人监管的核活动风险太大。同时,它还认为,美国和其他国际社会需要保护该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此外,普京的话中有话,但仍有威胁的语气。俄罗斯不是救援队。它是为美国、欧洲和世界准备的。但本质仍然是伊朗人。
③ 俄罗斯警告伊朗,俄罗斯为什么忍无可忍
因为继续在忍下去俄罗斯会陷入困境。
因此,最近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叙利亚反对派喊话,如果叛军和恐怖分子继续对伊迪普发动攻势,俄罗斯将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甚至可能派兵亲自袭击。不仅仅是当前的军事支持模式,普京这次的讲话可以说是非常霸道,这无非是宣战。普京的有力演说并不夸张,因为叙利亚的局势实际上比预期的要复杂。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纠缠不休,那不仅会给俄罗斯的军事力量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叙利亚的和平统一也可能会无限期推迟,这显然对局势极为不利。因此,俄罗斯现在必须采取更多“强硬”手段,才能真正平息叛军背后的大国。普京的话并不是对叛乱集团的警告,而是对这些集团背后国家的呼喊。
④ 世界对伊朗的态度
如今,石油已经成了各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必需品,这就好比水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一样,一个国家对于石油的控制,战略储备,运输,在对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的当今,显得尤为重要。而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他对石油的需求量为全球之最,石油已经成了他们的经济命脉,其作用几乎和货币相当。因为他们担心中东石油的运输,觊觎伊朗的石油,以及担心伊朗有核武器,所以他们对伊朗实行了经济制裁,并呼吁欧盟各成员国也对其进行经济封锁。这3个对其经济制裁的理由和当年他们打伊拉克的理由不尽相同,只不过他们攻打伊拉克还有推翻萨达姆独裁和反恐以及更多的理由作为幌子。。。
首先,说说伊朗。
关于伊朗的核问题,我是十分支持布什政府的政策----坚决打击之,一定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因为伊朗一旦拥有核武器,他会引领中东,亚欧,乃至世界的核军备竞赛。一旦伊朗拥有了核武器,由于伊朗的安全措施程度不够,很可能使核技术流失到恐怖分子手里,这个麻烦就大了。一旦伊朗拥有了核武器,他就有了傲的资本,他会变本加厉的可以干一些其他事情。所以我强烈支持布什的做法。
尤其是前几天《卫报》报道,英国近几个月已经有60多个伊朗籍人氏获得英国国家安全部门的许可,可以去英国大学进修有关制造核武器相关的技术学科(当然,这些学科脸上没有贴着制造核武器,只不过在制造核武器的过程中,需要这些技术。)。尽管,英国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伊朗人离成功制造核武器的目标越来越近。这更需要加大对伊朗的制裁。
而且,我也十分讨厌内贾德。难道是我受到了美国媒体妖魔化内贾德的影响?。。。。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可能是我对于伊朗人民十分支持伊朗政府搞核计划这件事感到反感。我一看到这民众的情况,与伊朗媒体的民调----百分之68。5的人支持核计划。。。我即对此表示担忧,又对伊朗人民十分厌恶。伊朗人民怎么这么不谙道理,还搞核武器?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我们中国处在伊朗的位置,没有核武器,我们也肯定会支持政府搞核武的。所以,我还是抛弃了厌恶伊朗人民的想法,毕竟这个想法与我们中国和平崛起时不相符的。但我仍是坚决反对伊朗的核计划。
所以单从伊朗方面来看,我认为美国的做法十分正确。欧盟各成员各,包括我们中国和俄罗斯,都应该纷纷效仿。事情也应该按照如此套路解决。
但是,事情并没有我想得这么简单。
在俄罗斯方面,普京竟然答应伊朗,帮助其修建用于发电项目的和平核设施。对此,我在看到消息时,十分吃惊,后来一想,才想明白。普京此举应该有3方面原因吧(我只想到这么多,估计还可能有更多内幕)。
1 普京是为了国家杜马选举, 获得选民好感。普京这个克格勃出身的小子,权欲心比较重,而且他心里确实放心不下他的下一任可以做好总统,毕竟现在俄罗斯的糟糕的经济民生问题严重。他为了表达其反美的立场,迎合现在的大官以及选民的心意(因为凡是具有选举能力的人,以及在政治经济领域能说的上话的人,无一不是冷战时期过来的人物,他们的思想里被烙上了反美的重印)获得更多的支持。他不但不顾及他和布什的私人交情,反而鼓吹美国在波兰境内的导弹部署是在重演古巴导弹危机,并在伊朗方面,十分支持伊朗。
2 俄罗斯要崛起的战略需要。 俄罗斯欲重新树立地位,抗击老美,必须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要做到这些,俄罗斯最近的活动集中表现为:在独联体中,煽动反美情绪;在东欧国家中,暗中支持了季莫申科(说句题外话,季莫申科好漂亮啊)的橙色革命以及一系列东欧的政治革命;在伊朗问题上,走和平谈判之路。
3 俄罗斯小小的报复,顺便获得伊朗的石油供应。 伊拉克北部有一块探明储量为110亿吨的超级超级超级超级大油田。这本来是萨达姆作为欠俄130亿美元巨款偿还的一部分。但在伊战后,被伊拉克政府收回(当然是美国暗箱操作),择日另选其他国家的公司进行开发。伊拉克政府的举动使俄十分愤怒。所以俄支持伊朗。 尤其是,伊朗也是石油大国。在如今几个斯坦断绝与俄罗斯的部分天然气,石油供应的今天,俄罗斯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瞄准了孤立无援的伊朗。而在此时援助伊朗,这无疑是给伊朗一科救命稻草,此举使得俄罗斯在伊朗民众间的地位大大提高,伊朗也由此欠俄罗斯的一个人情。一旦未来战争爆发,俄罗斯可通过伊朗直接控制中东局势,获得石油资源。
所以,俄罗斯出人意料,也可以说是情理之中的支持了伊朗。
再说我们大中国。我们中国如今一心一意谋发展,和平崛起,自然不会太插手伊朗的事务。且中国部分公司与伊朗公司有经济贸易往来(这条是我自己猜得),中国采取了俄美中立的态度----要求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即不支持,也不经济封锁。其实,诱导我们中国领导人如此做法的真正原因,我认为,应该是关于中东石油的供应。众所周知,中国的进口石油大部分来自非洲,而中东的石油始终由美日欧控制。如果中国的和平态度获得了伊朗当局的好感,那么,这无疑给中国未来的石油进口提供了一个新的伙伴和良好的契机。中国也可以从中东石油中分一杯羹。
所以,我们中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不过显得有点卑鄙。。。。
现在该说所欧美的制裁了。
老美对伊朗制裁的3点理由,我都打完了。反正,布什今后身背骂名那是注定的了。美国制裁伊朗也是铁定的局面了。美国乱七八糟的事,我就不说了。可能明年1月份前后,我会总记录有关美国的事情,到时候再说美国次贷,信贷危机,国会的财政,国防部失败的研发以及美国的房地价格等等。
NOW,看EU27个成员国。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他们呼吁EU 各成员国对伊朗的制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但是欧洲各大国家如今还没有采取措施,只是观望,这是为什么呢??我对于他们欧洲大国没有附和美过的做法十分怀疑,但找不出理由没,只好硬憋出两个,不知道对不对。。。。
1担忧中国和俄罗斯(估计这个比较准)。欧洲各成员国,害怕欧美在对伊朗实行经济措施的时候,中俄有机可乘,让中俄获得伊朗更多的支持,从而损坏欧美在中东的利害关系。
2担心原油供应。这个和中国采取中立态度的我分析的主要原因相似,我就不详说了。(估计这条不算太主要)
对了,欧盟还有可能担心伊朗的爱国恐怖分子。。。。不过这个也不算什么太大的事,不作为原因了。
总之阿,欧洲各国现在还没有具体的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具体原因,还是那句老话----有内幕阿。。。。我们这些平民就不多琢磨了。。。。多琢磨对我的学习不会有提高。。。。但按照长河(我们物理老师的别称)的话讲---这是训练发~散~思~维~!还是有大大的好处的。
下面我作下预言。
预言的前提:因为美国对于北约的统治,欧盟各国对伊朗的制裁应该是早晚的事,但是否实行全方位经济制裁,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欧盟27个成员国基本都同义对伊朗的制裁,那么反对制裁伊朗的德国也会顺应民意。所以欧美对伊朗的制裁势在必行。(实现性百分之70)
分类讨论(我们集合和函数天天用的东西):
A 伊朗顾及世界经济以及全球和平。放弃铀浓缩,不发展核计划。欧美逐步取消制裁。
B伊朗终止铀浓缩。但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发展核电力项目。其结果也分三种1欧美认命 2欧美阻挠,干涉 3发生WAR3
C伊朗实施报复。减少原油产量,把原有的产量在不太影响伊朗本国的民工生计和石油供应的基础上,努力降到最小,并减少原油出口甚至不出口。那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必将突破100美元一桶的价格,甚至达到200美元一桶,然后全球运输成本增加,劳动成本增加,全球股市大跌,N个运输公司,航运公司,铁路公司倒闭破产。失业人数增多。尽管,国际会增加其他地区的原油开采量,来稳定局面,但这不是长久之计。随着经济的倒退越来越明显,所有行业(因为所有行业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成本增加,物价飞涨,通货膨胀现象严重,于是人们手中的实际存款代表的实物少了,钱不值钱,引起社会动荡,影响社会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此段是政治书上写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我写得大体正确)。美国政府对此束手无策。。。。。
最终我选定C~!悲哀啊~!
总之,但愿国际社会可以和平解决伊朗问题吧~!
⑤ 普京访问伊朗再布中东棋局有何看点
普京11月1日访问伊朗,将与伊朗最高领袖大阿亚图拉·阿里·哈梅内伊和总统哈桑·鲁哈尼会晤,讨论双边关系、能源合作、伊朗核问题协议、叙利亚局势等议题。
此外,发言人说,在武器销售方面,“不排除将会涉及到比S—300型防空系统更先进的军备合作”。
⑥ 萨达姆遭遇危机向俄罗斯求救,普京为什么无动于衷
因为自苏联解体之后,其实俄罗斯的经济状态也一直不是非常的好。而且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方面也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在2003年的时候,俄罗斯刚刚开始出现了一些复苏的状况。虽然他有军事实力,但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去帮助伊拉克对付美国。而且当时的伊拉克跟俄罗斯的关系其实并不是特别的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没有选择把自己拉入战火之中去帮助伊拉克。只是声援伊拉克。
此外,在地缘上,俄罗斯和伊拉克之间并不接壤,伊拉克也并非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俄罗斯犯不着为了伊拉克的事情,将自身也拖入战火。在国际关系上,俄罗斯和伊拉克之间,其关系也并不密切,其亲密度甚至也远远不敌俄罗斯和南斯拉夫的关系,俄罗斯没有为了伊拉克和美国动武。
⑦ 英媒:普京为什么会受到谴责
在普京合并了克里米亚半岛以后,美俄矛盾进一步恶化,西方对俄罗斯展开了一系列的制裁。在白宫28日发布的通报中,奥巴马表示“只有俄罗斯撤回军队,不再进一步侵犯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然而,普京并无退意,继续与美国在内的西方针锋相对,俄罗斯继续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边境一带增兵。
29日,国际知名左翼活动家阿里(Tariq Ali)在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发表评论文章表示,普京之所以会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问题上遭受到西方的谴责和制裁是因为普京就不愿意在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同美国合作,此外,普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西方经常动用的方法对美国的霸权发起挑战亦是他成为西方攻击对象的原因。文章认为,真正珍视乌克兰主权的人应该对美俄之争采取中立的态度,不成为任何一方的“玩物”。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和俄罗斯再一次发现双方难以在各自的雄心壮志上达成一致。这种利益上的冲突透过乌克兰危机凸显了出来。就如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Victoria Nuland)在一段泄露的录音中所说的“去他妈的欧盟(FXXk the EU)”这句话所暗示的: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挑衅来自美国。
几十年前,在冷战的最高峰时期,受邀为“里斯讲座(Reith Lectures,BBC的一个系列讲座节目,从1948年开始,目的是纪念BBC第一任总裁约翰 里斯,每年选择重大国际时事话题,请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作演讲)”的美国外交事务战略学者乔治 凯南(George Kennan)对听众说:“我向你们保证,没有什么比四面楚歌的民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了。这种民主很快会成为自己宣传的受害者。然后再把原因归结于扭曲自己视野的价值观 这种民主的敌人成为所有罪恶的化身。而它自己则是所有美德的中心。”
如今,情况依然如此。美国知道乌克兰一直都是俄罗斯的敏感议题。那些在二战中与纳粹德国并肩作战的乌克兰极端民主主义者杀死了3万名俄罗斯士兵和共产主义者(译者注:二战时期乌克兰民族主义者与纳粹德国关系密切,不少人加入党卫军,帮助纳粹进行种族屠杀,其中,民族族义分子斯捷潘·班杰拉(Stepan Bandera)的乌克兰起义军(UPA)在二战期间屠杀了超过10万波兰人,以及大量的苏联人和犹太人)。这些极端民主主义者与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秘密战争一直持续到1951年。苏联情报机关退休中将帕维尔 苏多普拉托夫(Pavel Sudoplatov)在1994年这样写道“冷战的原因与西方对波罗的海和西乌克兰民主主义骚乱的支持紧密相关”。
当年,戈尔巴乔夫同意两德统一时的前提条件是统一后的德国仍然可以加入北约,时任美国国务卿贝克(James Addison Baker III)向戈尔巴乔夫保证“北约的管辖范围不会向东再扩张哪怕一寸”。戈尔巴乔夫重申:“北约任何的扩张行为都是不能接受的”。戈尔巴乔夫公开支持普京对克里米亚采取行动的原因在于西方残忍地背叛了他对西方的信任。
只要美国认为俄罗斯领导人会盲目的下令,那么美国就会支持俄罗斯。西方媒体认为叶利钦(Yeltsin)在1993年镇压俄罗斯议会的行动是正当的。在布什和布莱尔的支持下,叶利钦和普京对车臣发起的所有的军事打击都被看作是微不足道的地区性问题。2000年,布莱尔在与普京会面后表示“车臣不是科索沃”。托尼?伍德(Tony Wood)在其所着的《车臣:独立的理由(Chechnya:The Case for Independence)》引经据典的描述了车臣这个国家所遭受的恐怖。在1991年至1994年,车臣实际上享有独立。车臣人民在看到了波罗的海的国家迅速获得独立后,也想车臣能够获得独立。
但相反的是,车臣遭到了轰炸。车臣首都格罗兹尼(Grozny)85%的房屋都被摧毁,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1995年2月,两位勇敢的俄国经济学家安德烈?伊拉里昂诺夫(Andrey Illarionov)和鲍里斯(Boris Lvin)在《莫斯科新闻报(Moscow News)》上发布文章,为支持车臣独立摇旗呐喊,《莫斯科新闻报》还大规模刊登了一些揭露对发生在车臣残暴行径的优秀批评报道,这些报道甚至多于当时对围困萨拉热窝(Sarajevo)以及斯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大屠杀的报道。强奸、折磨、无家可归的难民以及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就是车臣人民的命运。但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友们却不觉得这有任何问题。
在西方对算计的利益之中,不管这些苦难的规模有多大,都是不能被计算在内的。车臣人、巴勒斯坦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都是无关紧要的。虽然如此,西方对车臣战争和克里米亚态度上的差异还是让人瞠目结舌。
几乎没有人在克里米亚事件中丧生,而且很明显,克里米亚人也想让克里米亚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白宫对克里米亚的态度与对车臣的态度截然相反。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普京不像叶利钦,普京不愿意在北约扩张、制裁伊朗叙利亚这些重要的事情上跟美国合作。结果就是,普京成了恶魔的化身。而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他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西方经常采用的方法对美国的霸权发起挑战。
如果美国坚持用“加入北约”来吸引乌克兰,那么很可能俄罗斯会把乌克兰的东部地区分离出去。真正珍视乌克兰主权的人应该选择真正的独立和积极中立的立场:既不成为西方的玩物,也不能成为俄罗斯的玩物。
⑧ 马航失联普京为何沉默
飞机上只有1名俄罗斯人,俄罗斯忙于克里米亚问题,无暇于此
【最新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希沙姆丁29日表示,英国军情六处、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情报部门正协助马方调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他说,马航客机失联原因包括“恐怖主义、劫机、个人和心理问题或技术故障。各国情报部门详细讨论了各种情况。”
【搜救进展】美联社报道,澳大利亚总理阿伯特今天表示,有越来越多的物体被从南印度洋打捞出来并接受检查,他对缩小MH370搜索范围抱有希望,新的搜寻线索将很快出现。截至目前,尽管有更多飞机、船只在南印度洋进行搜索,但已发现物体中无一证明与MH370相关。
⑨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为什么普京没帮萨达姆
普京没有合适的理由帮助萨达姆。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因为美国认为伊拉克存在恐怖分子,但是普京没有合适的理由出兵伊拉克,因此没有帮助萨达姆。具体原因如下:
1、地缘政治因素
伊拉克虽然处于中东的中心,但却并不是中东重要位置。从该国的位置看,伊拉克周围都遍布强国和富国,但控制伊拉克并非就控制了中东。中东的中心在叙利亚。萨达姆执政以来,在国内实施独裁式统治,而且他处理外交关系的方法很蹩脚,他极少出访国外。
苏联时期,伊拉克与苏联关系也一般,苏联并没有在伊拉克有驻军和基地。相比伊拉克,叙利亚在老萨德的“长袖善舞”下,叙利亚能够在苏联与美国之间游走,总体与苏联关系较近,而且允许苏联在叙利亚拥有一处海军基地。
苏联时期在叙利亚的基地,使苏联能够保持在地中海的势力。因此,即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叙利亚关系也很好,继承了苏联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叙利亚战争时,普京意识到,失去叙利亚,俄罗斯就将被挤出中东地区,甚至难以再进入地中海。
因此,俄罗斯全力出击,帮助叙利亚政权。从叙利亚与俄罗斯关系看,伊拉克与俄罗斯根本达不到这种友好关系。即使从地缘政治上看,伊拉克也没有叙利亚重要地位。国家间的交往,利益第一,因此,普京宁可保叙利亚,也不会损失利益保伊拉克。
4、失去生的机会
伊拉克战争前,美国一直做着充足的战争准备。因此发起战争总要有个理由,小布什可以随时发起战争,但总要把一些大国安抚住,找到一些充足的理由,防止失去道义。在美国看来,发动伊拉克战争唯一阻力就是俄罗斯。因此小布什明白,苏联时期,伊拉克与苏联关系很近。
现在苏联解体了,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在这上面还需要与普京进行沟通。因此伊拉克战争前,小布什与普京进行会晤,实际上就是战前的说和工作,让普京明白,美国必须要发动这场战争。普京与小布什会晤后,萨达姆又不满意使出一损招。
因此普京不久就伊拉克问题发表讲话,普京指出“俄罗斯不会退出反恐联盟,无论伊拉克结局如何,俄罗斯都将做出努力”。普京的讲话,实际上向伊拉克透露了战争信息,如果萨达姆明白,应该知道普京的努力。2003年3月1日中东富国阿联酋首先发表声明,要求萨达姆下台。
这是美国即将动起战争的又一个紧迫信号。3月16日晚,普京连夜召见总理普里马科夫,让他去伊拉克,劝萨达姆下台,到俄罗斯避难。实际上,普京已经意识到,战争已经来临了,唯一能救萨达姆,就是让他下台,避免大规模战争。
普里马科夫到伊拉克与萨达姆见面后,把普京捎给萨达姆。但萨达姆很自信,他对普里马科夫说,海湾战争时,有人劝他流亡他都去,现在更不能辞职流亡了。普里马科夫没办法,只得回去向普京交差。2003年3月18日,小布什向萨达姆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萨达姆48小时内离开伊拉克。两天后,小布什发布战前讲话,英美大军开赴伊拉克。如果萨达姆答应普京,到俄罗斯避难,或许他不会有这样结局,但伊克的乱局依旧存在。这或许就是美国霸权主义最典型的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