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向中国提供什么

伊朗向中国提供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3 11:01:56

Ⅰ 伊朗的外交

据中国“史书”记载,汉武帝时,张骞派其副使访问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两万骑兵迎候,礼仪极为隆重。
东汉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来汉访问,并在中国呆了多年。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波斯派使节到中国北魏王朝友好聘问达十多次。随着双方友好往来,汉文化传至西域,西域文化传来中国,中国、伊朗等国的“丝绸之路”也全面畅通,为两国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纪元。中国的丝绸、瓷器以及打井、炼铁、制漆、缫丝等工艺源源传入伊朗等西亚诸国,伊朗的物产如蚕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传入中国。
到了唐代,两国往来曾达到鼎盛时期。后来,波斯遭外来侵略,波斯王亲自到唐帝国访问并请援,唐高宗封他为都督,遣将派兵护送他回国,但回国未成死于长安。其子尼列斯谋策复国未成,于唐中宗景龙年间返华也死于长安。当时,尼列斯率领数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当上了将军、外交官、天文学家、医学家和学者。
在战乱的宋朝,陆上的“丝绸之路”几度中断。这时,造船业开始发达,罗盘针相继使用,许多波斯人经由海路来到中国广州、扬州和泉州等地经商,有的还在那里安家落户。这就是后人称之为的海上“陶瓷之路”。据记载,中国发行钞票的方法在元朝传到了波斯,后来,波斯钞票上的图案还保留了中国文字。当时,两国的史学家还合编史书“史集”。波斯等国的西域乐舞也盛行于长安。
在明代,明成祖和中亚的沙哈鲁王子曾先后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团互访;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各国时,其中3次访问了波斯湾的忽鲁谟斯(即今霍尔木兹)。当时,随同郑和访问的费信曾写纪行诗句描写当地的风俗及特产。1516年,波斯旅行家阿里·阿克巴尔撰写的《中国纪行》一书,后来,成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贵史料和重要见证。据考证,多年来,两国植物的传播和移植就达几十种。波斯的拜火教和摩尼教还曾在中国流行。伊中两国在经贸合作上, 中国是伊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也是世界第三大贸易伙伴。
伊中两国在文化上,中国同伊朗成立文化联合委员会并定期举办会议。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伊朗的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七位(次于中、日、印、韩、印尼、沙特)。2011年伊朗银行经济帐户局的初步数据显示,伊历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当年基本价格计算,伊朗名义GDP为43,042,64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20.8%;按伊历1376年可比基本价格计算,实际GDP为5,392,190亿伊朗里亚尔,同比增长5.8%;GDP平减指数为798.24,同比变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义基本价格GDP折合4163.13亿美元,名义市场价格GDP折合4191.01亿美元,人均名义市场价格GDP约为5610美元。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也比较发达,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发展很快。伊朗的机械制造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
伊朗盛产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石油是伊经济命脉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经济保持稳步增长。2010年,伊国内生产总值4114亿美元,同比增长2.9%,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478美元。 1920年起伊朗开始逐渐发展大规生产机房。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轰炸伊朗石油化工工厂以及阿巴丹油田,导致石油生产速度减慢。1988年开始重建炼油厂,1993年才开始正常。但是在战争期间亦出现多个小型工厂为军队生产军需品。
国家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产品、钢及铜制品。其他主要生产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通讯设备、水泥、工业机械 (伊朗拥有西亚最大的机械工业)、纸张、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 、毛制品以及药物。 纺织业由当地提供棉花及羊毛,有40万人就业,当中2000人处于德黑兰、伊斯法罕以及在里海治岸地区一带。
根据经济学人指出,伊朗在全球工业排行排第38,生产总值占230亿美元。由2008至09年伊朗的工业生产成长值由69位跃升至28位。
2003年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指伊朗中小型企业发展障碍,包括缺乏监督、没有有效的银行系统、缺乏研发、缺乏管理技能、贪污、税制不良、文化恐惧、教育限制、未能国际化、劳工技能不足、缺乏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不足、社会学习不足、以及传统文化影响。但于最近的研究亦指数伊朗在各方面领域亦有急速的发展,包括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在受到美国的经济制裁下,国家急速成为工业化国家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伊朗拥有全球10%的石油资源。伊朗亦拥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自1913年伊朗成为主要产油国。主要油田位于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脉。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湾一带的陆地。当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水力发电设施提供国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布什尔核电站
1970年后期伊朗成为第四大产油国,当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以及第二采油国由于1979年的革命,政府将产油量减少,因为国家需要储存石油。油产量曾在两伊战争期间减少。 1980年代油产量再次增加,修理损害的油管以及开采波斯湾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于阿巴丹(建于1913年,是国家首个油田)、克尔曼沙赫及德黑兰,但是未能符合当地对石油气的需要。炼油业需要150亿美元投资,在五年内发展到自给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连接炼油厂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边城市。1990年伊朗国营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在接受外资下探索更多油田。
设法子的肥料厂,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设施是伊朗国药的计划,石油制品收益2007年达55亿美元,2008年达到接近90亿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产量达14亿,纯利达500亿美元。官方估计如果计划顺利,2015年的收益达2500亿美元。伊朗生产60-70%工业设备给当地使用,包括炼油厂、油轮、钻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设备。
2008年伊朗油价在Kish Island开始进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亚尔及以其他主要货币(美元除外)进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达60至70亿美元。国家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标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气,目前是达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补贴石油、电费及天然气达840亿美元。伊朗的天然气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三。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有各种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世界报》、《消息报》、《伊斯兰共和国报》、《虔诚者报》、《使命报》、《和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二十五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2007年7月,伊朗开通伊首家英语电视台PRESS TV。
2009年10月11日,伊朗迈赫尔通讯社与新华通讯社签署了两社新闻交换协议。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于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将会于近期发射本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和发射架等设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发。据伊朗通讯社祚8月17日援引军方发表的声明说,军方当天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对卫星运载过程、远程发射系统、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挥系统等进行全面测试。据报道,卫星目前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一切进展顺利,达到了所有预期目标。而艾哈迈迪-内贾德也出席了卫星发射仪式。
伊朗提炼浓缩铀被认为发展核武计划,欧美威胁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扬言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反击。
根据电子期刊的发展中国家资讯及通讯科技发展,伊朗在2002年占1.1%的GDP,约15万人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当中2万名人员从事软件行业。2002年总共有1200家已注册的资讯科技公司,当中200家从事软件发展,2008年软件出口数目达500亿美元 在伊朗境内,所有媒体都受到国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并且必须有伊斯兰教义指导部的批准,才能公开运作。这也包括因特网。伊朗在2005年是世界的网志人口(bloggers)的第4大国家。
伊朗电信部长雷扎·塔格希普尔(Reza Taghipour)宣布,该国计划在5个月内建成全国性局域网,以打造“清洁网络”。
塔格希普尔表示,到2012年8月,伊朗所有电信运营商只能为“国家互联网”提供服务。此外,该国将用“伊朗电邮”和“伊朗搜索引擎”等服务,取代谷歌(微博)、Hotmail和雅虎等网站。
伊朗政府已经开始为“伊朗电邮”提供注册服务,用户需要提供全名和地址以供核实。 公路
伊朗公路总长15.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区公路9.38万公里,其中沥青公路4.53万公里。注册机动车452万辆,其中小汽车272万辆。
铁路
伊朗铁路总长9508公里,干线7265公里,支线2243公里,在建3300公里。拥有机车277辆,年运送旅客1311.1万人次,运送货物2639.2万吨。
水运
主要港口有波斯湾地区的霍拉姆沙赫尔、布什尔、阿巴斯、霍梅尼、恰巴哈尔港和里海地区的安萨里和诺沙尔港。主要船运公司有四家,分别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船运公司、伊朗—印度船运公司、瓦尔法加尔船运公司和里海船运公司;拥有轮船112艘,货物运输能力3069万吨,旅客运输能力263万人次。此外,伊是中东和波斯湾地区最大的油轮拥有国,有20万吨级以上油轮26艘,油轮总吨位超过450万吨。哈尔克岛是伊最大的原油输出港。
空运
伊朗共有机场83个,使用率为 34 %;其中14个军用机场、61个综合性机场(只有22个可降落飞机)和8个客运机场。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为六大国际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内最大的航空公司,拥有飞机83架,在23个城市间拥有航班,开通有赴海湾、亚洲和欧洲的33条国际航线。 2004年共运载旅客1133万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东、亚洲、及欧洲全靠庞大的航空网络。来自美国或澳洲的游客需在亚洲或其它中东国家转机才能飞往伊朗。大多数飞机在德黑兰的迈赫尔阿巴德机场(Mehrabad Airport)着陆。

Ⅱ 伊朗发言感谢中国,中国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哪些努力

中国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三个方面的努力,具体如下:

1.中国为全世界抗疫赢得时间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多的14亿人口,一旦疫情出现大流行,影响将十分巨大。中国不仅建立了中央层面的防控体系,还有11位部级干部在一线具体参与指挥协调湖北、武汉的防疫工作。武汉人民和广大基层干部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努力为防控疫情做出贡献。在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依靠全国各地的支持,武汉市改造和新建了86家定点医院、16家方舱医院,完成了6万多张床位,中国采取了历史上最勇敢、最灵活、最积极的防控措施,改变了疫情快速扩散流行的危险进程,减少了全国范围内数十万病例的发生。为全世界抗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终上所述,中国为全世界取得抗疫战争最后的胜利贡献了自己能做的一切。

Ⅲ 中国与伊朗有什么共同的国际利益

《华盛顿观察》
“中国和伊朗接近的最大原因是石油。”美国伊朗关系理事会(American-Iranian Council)主席、新泽西州拉特格斯大学中东问题教授胡山·阿米拉马迪(Hooshang Amirahmadi)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短期而言,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但是20年后,中国对能源的渴求将是巨大的。那时,它将和美国角逐整个中东的主导权。简言之,未来50年中,哪个国家能控制伊朗、伊拉克和沙特三国,它就能控制全球的石油。”

在中国为自己打造的“能源版图”中,伊朗成为一块备受关注的热土。作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生产国,伊朗拥有占世界12%的石油储量和18%的天然气储量。而其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和储量相比之下,伊朗在石油生产上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于是,日益密切的中伊贸易引来两国政治合作的联想。

“伊朗希望将中国作为其长期的战略伙伴,它正不惜一切机会向中国寻求这种可能。”美国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政治系访问学者杰里·洛山德尔(Jalil Roshandel)在接受《华盛顿观察》周刊采访时说,“但是,中国感觉到了来自美国的压力,因此在避免和伊朗发生某种形式的战略关系。在其外交日程中,中美战略关系无疑是比中伊关系重要得多。”

中国填了伊朗的贸易真空
“中国和伊朗的关系已经发展了近20年,经历了两个阶段。”洛山德尔说,“在两伊战争期间,伊朗并没有将中国作为一个‘伙伴’,而是提供武器和资源的对象。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伊朗顾忌苏联和中国的意识形态色彩,没有与之过多的接触。但是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面临美国的禁运和经济制裁,逐渐转向东方,填补这个外交缺口。伊朗前总理穆萨维曾积极推动和亚洲国家――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关系,试图用石油贸易换取伊朗的政治、经济利益。”

基于此,洛山德尔认为,中伊之间的两个外交阶段是有本质区别的。长远看,第一个外交阶段是临时的、过渡性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才进入长期而有意义的第二个外交阶段。
即将在2006年出版“中伊关系”专着的乔治亚理工学院外交学院教授高龙江(Dr. John Garver)这样分析伊朗向中国走近的动因:“伊朗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主要贸易伙伴,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相比于法、德、英这些欧盟国家,中国的工业产品价格更加低廉;进而,中伊贸易额的扩大,为伊朗在服务行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可能。”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一向奉行经济关系独立于政治,不在贸易往来中掺杂政治问题。”高龙江在美国着名研究机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 7月14日举行的“中伊关系”研讨会上说,“美国和欧盟总是用人权、核武器扩散等政治议题‘敲打’伊朗,动辄使用经济制裁。比如,在两伊战争期间,美、英、德、法等国就出于政治考虑撤出了伊朗市场,将绝好的贸易机会留给中国。战争结束后,双边的贸易额增长也相对缓慢,1991年只有2%,2003年不足8%。”

如此语境之下,中国从伊朗获得了大量的订单。高龙江的研究揭示:中伊之间的经济合作项目遍布于伊朗各个重要的经济部门,如汽车、住房、采矿、糖业、渔业等;另一边,中国则从伊朗进口石油、原油和矿产资源,如铜、锌、铅、大理石等等。其中,石油进口占到80%,矿产资源占14%。

“相应地,中国能从与伊朗的贸易关系中得到双重利益。”与其他学者不同,高龙江除了看到中国在伊朗能得到的能源之外,还剖析了更深层的原因:“首先,当中国对外敞开国门时,其轻工业产业积极吸引外资,但是中国几十年建立起来的强大的重工业和一些高技术产业却需要向外寻找市场。于是,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伊朗就成为其重要出口地。其次,这才是中国对石油的渴求。尤其是90年代以后,中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战略需要,如在台海问题上的军事储备。”

Ⅳ 中国一般从伊朗进口什么

伊朗是中国第三大石油供应国 还进口一些矿产品、金属产品、化工品和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等。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简称伊朗,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1937年7月8日,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和土耳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79年4月1日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2月11日(1979)为国庆节。1971年8月16日同中国建交。1985年6月12日,伊朗发生大地震,死亡人数达20万人。

Ⅳ 中国和伊朗签订什么条约

2021年3月30日中国与伊朗签订了25年全面合作协议,当中涉及石油出口、人民币结算、中国向伊朗提供北斗卫星导航等美国关注敏感的合作,中国不再对美国主导对伊朗制裁的问题保持沉默,而是同伊朗发展友好经贸关系捅破美国中东霸权软肋。

Ⅵ 伊朗的石油能够从陆路运到我们中国吗

对于伊朗的石油,个人觉得要实现从陆路到中国的话,难度还是很大的,当然随着科技的进步,技术的提高,相信这一天应该会到来。

对于伊朗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在这个国家它的资源是相当的丰富,特别是对于石油来说是作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和发展的资源。需求量很大,而且每年的石油出口量是非常大的。

而且从需求的角度来考虑,中国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国家。所以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国内和伊朗之间的合作就显得相当的紧密。

毕竟在国内的这几年发展过程当中,也越来越注重周边国家的一些合作,尤其一带一路的政策也更进一步地提升了鼓励,加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从而让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利用。

让自己的优势来弥补对方的不足,从而获得资源上的互利互补,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民享受到更大的权益。

而且中国作为伊朗石油出口的大国来说,也是希望在这一方面得到最大的改善,相信这一天会早日到来。

Ⅶ 疫情防控期间面对疫情,有哪些国家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

有伊朗,俄罗斯和巴基斯坦。

2月6日,柬埔寨航班将向中国机场运送约1.4吨捐赠物资。截至目前,已经免费运送了6批物质,总计约4.5吨,为中国,成都,深圳,温州,福州等地提供了援助。 2月3日,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发表了文章并说伊朗一直站在中国身边。 2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说,伊朗外交大臣扎里夫是第一位公开支持中国的外交部长,这表达了伊朗人民对中国人民的诚挚感情,体现了中国与伊朗伙伴关系的传统友谊。伊朗方面还向中国提供了300万个医用口罩,并表示将继续提供援助,与中国合作抗击该流行病。

Ⅷ 深度分析:为什么说伊朗对中国很重要很重要

伊朗是整个中东地区将宗教力量与世俗力量整合得最好的大国,其国内的工业基础、军事实力也是别国所不能比的。伊朗是中东地区最不听话的大国,美国迟早要拔掉,以便完全控制中东,完成石油美元霸权闭环的战略目的。
而伊朗所处的战略位置实在太重要了。伊朗的存在,关系到中俄两国的生死存亡,一旦伊朗被占领,中俄的战略出口将会被完全堵死,其后果不堪设想。
伊朗的存在,也为中国“一带一路”向西拓展提供了支持。只要伊朗扼守霍尔木兹海峡,就相当于掐住了世界经济的命脉,美国也要三思而后行。

Ⅸ 王文:为什么伊朗对中国很重要

因为,伊朗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伙伴国家。由于伊拉克被美国控制以后,伊朗的重要性更加地凸显。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主要油源在是中东地区,而伊朗又是中国在中东地区除以色列之外唯一的一个亲密的战略伙伴,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有很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伊朗控制着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滋海峡,地位相当重要。而且伊朗是中国东西战略的一大支柱国家,与巴基斯坦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地位同等重要。
伊朗有中国提供的大量装甲车和导弹。
因此,无论从理论分析上,还是现实情况的表现,中国同伊朗关系相当亲密,虽不及盟友,但绝对重要。

阅读全文

与伊朗向中国提供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现在中国哪个多 浏览:228
意大利酸奶配什么 浏览:704
越南火警电话多少 浏览:7
意大利九月穿什么 浏览:32
伊朗的什么出口最多 浏览:326
印尼华人在哪里 浏览:332
美国跟伊朗现在打得怎么样了 浏览:63
印度死亡病例多少岁 浏览:738
伊朗为什么有季节性积雪融水 浏览:191
英国苹果公园租房多少钱 浏览:364
如何对付印度装甲 浏览:1007
为什么伊朗税这么高 浏览:420
越南巴花工资多少 浏览:786
中国四大门神叫什么 浏览:273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猛将多 浏览:184
越南买红木为什么便宜 浏览:879
伊朗肺炎怎么被感染的 浏览:754
越南火锅羊肉为什么很嫩 浏览:515
疫情期间中国帮过哪些国家 浏览:552
伊朗需要中国什么样的投资 浏览: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