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军事实力无人机技术与中国有关吗
伊朗军事实力无人机技术与中国无关,其实伊朗的无人机全是模仿美国老旧的版本,而中国则有自行研发无人机的能力,所以,伊朗军事实力无人机技术与中国无关,与伊朗的运气有关。
‘贰’ 基洛级潜艇性能说的那么好为什么俄罗斯自己装备那么少而大量外销呢
基洛级,俄罗斯装备了19艘,其中北方舰队8艘、太平洋舰队8艘、波罗的海舰队3艘,俄罗斯常规潜艇舰队一共只有21艘常规潜艇。
其他各个装备基洛级,印度10艘,中国12艘、越南6艘(尚未建造)。
另外,俄罗斯还封存了几艘,也就是说,俄罗斯的基洛级,比中印加起来都要多!
‘叁’ 中国拥有几十艘潜艇,为何又从俄罗斯进口基洛级潜艇
中国拥有几十艘潜艇,为何又从俄罗斯,进口了基洛级潜艇?(不仅俄罗斯的潜艇技术是很强的还在于支持普京俄罗斯受制裁中国尽可能的帮助俄罗斯的军工多赚外汇又能减轻我国军工的压力全力发展我们的096)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潜艇数量最多的国家,其中包括比较老旧的035型潜艇,也有比较先进的039型潜艇。除了这些国产潜艇之外,还有12艘从俄罗斯进口的基洛级潜艇。这些潜艇是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期引进的,当时中国拥有几十艘潜艇,为何还要从俄罗斯引进基洛级潜艇呢?
进口基洛级潜艇当然并不仅仅是为了应急,中国自己发展的039型潜艇的发展不算顺利。最初期的039型潜艇上,明显还有035型潜艇的技术特征。引进基洛级潜艇,也可以对039型提供一些技术借鉴。认真的说,这一步是行得通的。近几年时间里,中国先后推出了039AB两种不同的潜艇,这两种潜艇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基洛级潜艇的成功技术。中国最新的039B型潜艇已经跻身世界最先进潜艇的行列,其也安装了目前流行的AIP系统,在水下续航力上大大提升。目前,基洛级潜艇仍是中国海军潜艇部队的主力之一,而035型潜艇正在逐步退役,会有更多的039系列潜艇用于替换。
‘肆’ 中国的静音潜艇各方面的性能都不错,那为什么要买俄罗斯的基洛级静音潜艇啊,那不成,这是一桩政治交易啊
最重要的是技术,在我们买俄罗斯基洛级的时候,中国的潜艇主力部队是明级,而这是苏联50年代的设计。基洛级的购入使中国获得了在世界上都先进的常规潜艇,最重要的是技术,技术,我们通过转让的设计资料造出了中国人的大七叶侧倾螺旋桨、减震消声瓦、减震浮筏、一体化作战控制系统、以及近乎完美的线型。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购买的这12艘基洛级(2艘877,10艘636),就不会有中国潜艇工业的大好局面,更不会有元级、晋级、商级这样的优秀潜艇
最近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4艘阿穆尔级的购买框架协议,个人认为这是为了上面先进的单壳体技术以及AIP(不依赖空气动力推进装置)技术还有超静音技术。中国潜艇工业目前在这几个方向上遇到了一些瓶颈,所以要因靠引进技术突破,而俄罗斯则通过出口获得资金完善自己的技术。这是双赢,不存在政治交易
‘伍’ 什么叫基洛级潜艇
基洛级柴电常规潜艇是由俄罗斯的大名鼎鼎的"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红宝石"设计局的杰作包括有着名的Y级和世界上最大的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Z级、W级、G级常规潜艇。
1974年,前苏联海军和苏造船工业部签署了研制新型常规潜艇的协议,型号编号877型。协议对这一级潜艇提出了在动力、武备、和降噪方面一系列新的要求。
接受该级潜艇设计任务的"红宝石"设计局在研究了战术技术要求后,将新艇的研究设计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辐射噪声;
--提高使用可靠性;
--提高生存力;
--具有优越的航海能力;
--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
--改善居住性。
由于有多年常规潜艇的设计经验,877型艇的研制目标均得以实现。基洛级潜艇采用了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柴电机组、推进电机、水声设备以及武备系统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潜艇由克斯
曼斯克船厂建造,国内型称法霞夫扬卡级。出口型编号877EKM,即基洛(Kilo)级。
基洛级柴电潜艇外型为低阻水滴型,艇体分为六个耐压舱,储备浮力为30%,任一舱破损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过三千吨,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国的常规潜艇中是比较罕见的。这也使基洛级能够拥有大的武器载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优良的远航能力。
动力装置包括了两台柴电机组,一台推进电机和一台经济巡航电机。柴电机组可在水面及通气管状态下工作。推进系统为单轴六叶低噪声桨,是俄罗斯常规潜艇家族中唯一一型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
艇上蓄电池为两组二型铅酸电池组,每组120块,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约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超过400海里的电能。一般来说,蓄电池组在最大航速下的电能消耗极快,只能达到最大航程的百分之十至二
十。
武器装备为艏部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除管中六枚鱼雷外,可携带12枚鱼雷备用。为提高装填速度,还配备一台快速装雷设备。鱼雷型号包括T3T-71M3线导鱼雷等,这种鱼雷在发射前由射控计算机装定目标参数,并在发射后由测控导线不断根据目标机动情况提供弹道修正。在执行布雷封锁任务时,不带鱼雷的情况下,可载24枚水雷。
潜艇的眼睛是水声设备--声纳。基洛级配备了MTK-400艇壳声纳,具有全方位被动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动测距方式。为降低艇体对水声系统的干扰,设计时特别注意了艇艏线型的优化,艏部无开
孔,艏水平舵后移,使艇首涡流噪声大大减小,并且将艇体噪声源后移,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声纳的探测距离。
基洛级的最大特点是极其优异的安静性。现代反潜技术的发展,已使潜艇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为对付各种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胁,潜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隐蔽性。除了能长时间潜航,还
要求尽可能低的航行噪声,减少被敌方声纳发现的距离。基洛级的设计目标就是将安静性置于快速性之上的。作为提高安静性的代价,其17.5节的潜航速度甚至低于某些老式的常规潜艇。
为降低噪声,基洛级采用了电力驱动方式,由柴油发电机组为推进电机和蓄电池组充电提供电力,这种办法有效地降低了机械噪声。为进一步减少艇体的噪声辐射,还将所有的动力机械等噪声源安装在称为
"减振浮筏"的平台上,与艇壳隔离,并在艇壳表面敷设了一层特制的消声瓦,这不但使艇体的噪声水平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还能有效地躲避主动声纳的探测。基洛级巡航时的噪声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噪声。
安静的常规潜艇。西方的刊物甚至称它为海洋中的"黑洞"。
基洛级常规潜艇的技术参数:
排水量(含消声瓦): 浮航:2,350吨
潜航:3,076吨.
艇长: 73.8米
宽: 9.9米
吃水(正常排水时): 16.6米
武器装备: 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18枚鱼雷
主机: 柴油/电力推进, 5,900匹轴马力,单轴六
叶低噪声桨
最大潜深: 300米
工作潜深: 250米
航速: 潜航 17.5节.
结语
基洛级潜艇仍有其不足之处,突出的是其缺乏拖曳式基阵声纳,这使水中探测距离受到限制。尽管如此,由于其出众的安静性仍不失为一型优良的水下猎手
‘陆’ 基洛级常规潜艇有什么特点说详细
这潜艇对俄罗斯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它代表了俄罗斯常规潜艇在消音方面的巨大进步。它的特点,一个是消音好,噪音低;二是火力强大;第三是航速较低;最后就是信息化不足。
‘柒’ 基洛级属于第几代潜艇
:“基洛”级潜艇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安静的潜艇”。潜艇的隐蔽性是由潜艇自身的安静程度决定的,安静程度主要取决于潜艇噪声的大小。海战潜艇的噪声低不仅能保持行动的隐蔽,避免被敌声呐发现,且可增大自己声呐的探测距离,作到先敌发现,保持作战的主动权。“基洛”级采用光滑水滴形线型艇体、外表短粗,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最佳降噪形态。其推进器改用7叶大侧斜桨,转速降到250转/ 分;柴油发动机被安置在软垫上运转;并且对全艇所有产生噪音的设备实行封闭管理;潜艇外壳还嵌满了塑胶消音瓦,不但能吸收本艇噪音,还可以衰减对方主动声呐的声波反射。所以“基洛”级潜艇的噪音降到了118分贝,也因此获得了“大洋黑洞”的称号。按照国际公认的算式,潜艇水下噪音每减小6分贝就可使敌潜艇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缩小一半,一旦潜艇自身噪音降到90分贝,那么海洋背景噪音就可以完全掩盖潜艇行踪。在1996年印度海军所做的对比试验中,老式的 877型潜艇和德国的209级1500型潜艇同场竞技,结果前者先敌20海里揪住209潜艇的“尾巴”。由此可以推知更先进的636型潜艇的安静性在德国的209级之上。由于636型潜艇静音效果极为出色(自身产生的噪声仅为118分贝),一些国外分析人士曾称这位“安静的杀手”在艇艏装有6个鱼雷发射管,对手一旦遇上了它,麻烦可就大了!前苏联“红宝石”设计局于1974年研制的“基洛”级柴电潜艇,主要用于狙击企图靠近本国领海的敌方舰艇。该潜艇自1979年开始在位于远东阿穆尔河(即黑龙江)畔的共青城船厂建造,俄方代号为“877工程”,期间屡经改进,如877M型加装线导鱼雷,877EKM型改进火控系统等。“红宝石”设计局在 1993年推出了号称“终结者-基洛”的636型潜艇,是由俄罗斯“鲁宾”中央设计局研制,由877型改进而来,按西方分类属于“基洛”级。“基洛”级潜艇长73.8米、宽9.9米,水面排水量约为2300吨,水下排水量3076吨。该型潜艇的艇艏安装6具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艇内共配备18枚鱼雷,并有快速装雷系统。6具发射管可在15秒内完成射击,两分钟后再装填完毕,以实施第二轮打击。特别令人称绝的是, “基洛”级还可配备“俱乐部”反舰导弹。该导弹系统包括3M54E1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可以从水面舰的垂直发射系统或者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中发射,射程达到300公里,巡航马赫数为0.6~0.8,拥有一个400公斤重的弹头,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远程打击能力。除此之外,“基洛”级还携带24枚AN-1沉底水雷。令人惊异的是它还装有SA-N-8防空艇上还配备了现代化的电子、水声装备,是前苏联乃至俄罗斯常规潜艇的得意之作。“基洛”级的火控系统采用 MBY-110M模拟式作战情报指挥系统,能够同时跟踪和攻击两个目标,从探测转入攻击的准备时间为一分钟。从火控系统的反应时间、计算能力、跟踪能力来看,“基洛”级采用模拟式作战情报指挥系统,导致火控系统反应时间慢,接战目标少,但从艇载武备看,“基洛”级的武器搭配比较全面,鱼雷、水雷、反舰、防空导弹样样不缺,而且“俱乐部”潜射导弹射程远,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基洛”级潜艇是国际武器市场的常客,目前已经有近30余艘落户波兰,罗马尼亚、印度和阿尔及利亚等16个国家。
潜艇的机动性一般包括水上、水下最大航速、最大潜深和续航力、自持力等几个指标。一般认为,航速高、续航力远、自给时间长、潜深大,则机动性就越好。为提高潜艇的机动能力,“基洛”级潜艇的力装置为2台柴电机组、1台推进电机,两组蓄电池,每组120块,可以提供最大航速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400海里的电能。“基洛”级水上最大航速10节,水下最大航速20节,续航力水上6000海里 /7 节,水下400海里/3节,最大下潜深度300米,自持力45昼夜。
‘捌’ 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为什么被称为【大洋中的黑洞】,基洛级潜艇有什么实战的战例吗请详细解答一下,谢了
基洛级潜艇是一些西方国家对苏联海军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建造的一型常规潜艇的北约代号。其正式名称为877型潜艇。
本型艇是原苏联海军时代研制的最成功的常规潜艇,主要用于在近海浅水区域进行反舰与反潜作战,是目前俄罗斯出口量最大的潜艇等级,以火力强大、噪音小而闻名。
中国基洛级潜艇
目前还没有基洛级潜艇进行实战的消息。
‘玖’ 伊朗海军的海军实力
主要海军基地有5个,其中在波斯湾有阿巴斯港、布什尔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尔(潜艇基地),在里海沿岸有恩利泽。主要作战舰艇包括俄制“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3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
潜艇俄制“基洛”级3艘,被分别命名为“塔列克”号(901)、“诺尔”号(902)和“尤尼斯”号(903),1988年签约订购,为877EKM型,1992年开始加入伊朗海军战斗序列。潜艇全长73.8米,水下排水量达到3000吨,最大下潜深度300米。主要攻击武器是鱼雷,艇艏装有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外加12枚备用鱼雷,满装共18枚鱼雷,并可携带24枚水雷。“基洛”级潜艇使伊朗海军战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说是伊朗最具威慑力的“王牌战舰”。另外,还有4艘袖珍潜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吨,艇长19米,宽2.8米。1艘为2000年建成的国产货。这些袖珍潜艇可执行布雷、运送蛙人、水下突击及侦察等任务。
驱逐舰“巴布尔”级3艘,原为上世纪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舰,伊朗巴列维国王时期购入。舰长114.8米,满载排水量3250吨,双轴,最大航速34节。主要武器有4座“标准”SM-1MR箱式舰空导弹发射架,备弹8枚;双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舰上装有各种雷达和1架AB204AS直升机。护卫舰“阿尔万德”级3艘,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服役。舰长94.5米,满载排水量1350吨,最大航速39节。主要武备有1座5联装“海杀手”Ⅱ型舰舰导弹发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双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机枪和1座3管火箭发射装置。
轻型护卫舰“巴延多”级2艘,20世纪60年代开始服役,满载排水量1135吨。主要武备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双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机枪。
导弹艇“沪东”级10艘,中国造,1994年开始服役。艇长33.6米,满载排水量205吨。武备有4枚C802(亦说C801)反舰导弹、1座双管30毫米炮,安装有SR-47A对海搜索雷达、FMl070导航雷达、“谷灯”341火控雷达。
“卡门”级10艘,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服役,满载排水量275吨,航速37.5节。武备有4枚“鱼叉”或C801反舰导弹、1座“奥托·梅莱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苏制“奥萨”Ⅱ级导弹艇1艘。除上述外,伊朗海军还拥有炮艇3艘、大型巡逻艇3艘、近岸巡逻艇90艘、后勤登陆舰6艘、坦克登陆舰5艘、气垫艇10艘、近岸扫雷艇3艘、近海扫雷艇2艘、补给船1艘、供给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给艇13艘,另有数十艘小艇。海军航空兵约2000人,装备各类飞机20多架。海军陆战队有两个旅。
伊朗海军一直对军事训练予以高度重视,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参加或单独举行各种军事演练,以期通过军演显示其军事存在,提高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在众多的军事演练中,代号为“胜利”的军演最为频繁,几乎每年都要举行1—2次,且规模大、针对性强。
‘拾’ 基洛级潜艇的性能是
1974年,前苏联海军和苏造船工业部签署了研制新型常规潜艇的协议,型号编号877型。协议对这一级潜艇提出了在动力、武备、和降噪方面一系列新的要求。接受该级潜艇设计任务的"红宝石"设计局在研究了战术技术要求后,将新艇的研究设计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降低辐射噪声;--提高使用可靠性;--提高生存力。具有优越的航海能力;--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改善居住性。由于有多年常规潜艇的设计经验,877型艇的研制目标均得以实现。
基洛级潜艇-装置设备 基洛级柴电潜艇外型为低阻水滴型,艇体分为六个耐压舱,储备浮力为30%,任一舱破损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过三千吨,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国的常规潜艇中是比较罕见的。这也使基洛级能够拥有大的武器载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优良的远航能力。动力装置包括了两台柴电机组,一台推进电机和一台经济巡航电机。柴电机组可在水面及通气管状态下工作。推进系统为单轴六叶低噪声桨,是俄罗斯常规潜艇家族中唯一一型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艇上蓄电池为两组二型铅酸电池组,每组120块,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约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超过400海里的电能。一般来说,蓄电池组在最大航速下的电能消耗极快,只能达到最大航程的百分之十至二十。基洛级潜艇武器装备为艏部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除管中六枚鱼雷外,可携带12枚鱼雷备用。为提高装填速度,还配备一台快速装雷设备。鱼雷型号包括T3T-71M3线导鱼雷等,这种鱼雷在发射前由射控计算机装定目标参数,并在发射后由测控导线不断根据目标机动情况提供弹道修正。在执行布雷封锁任务时,不带鱼雷的情况下,可载24枚水雷。潜艇的眼睛是水声设备--声纳。基洛级配备了MTK-400艇壳声纳,具有全方位被动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动测距方式。为降低艇体对水声系统的干扰,设计时特别注意了艇艏线型的优化,艏部无开孔,艏水平舵后移,使艇首涡流噪声大大减小,并且将艇体噪声源后移,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声纳的探测距离。基洛级的最大特点是极其优异的安静性。现代反潜技术的发展,已使潜艇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为对付各种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胁,潜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隐蔽性。除了能长时间潜航,还要求尽可能低的航行噪声,减少被敌方声纳发现的距离。基洛级的设计目标就是将安静性置于快速性之上的。作为提高安静性的代价,其17.5节的潜航速度甚至低于某些老式的常规潜艇。为降低噪声,基洛级采用了电力驱动方式,由柴油发电机组为推进电机和蓄电池组充电提供电力,这种办法有效地降低了机械噪声。为进一步减少艇体的噪声辐射,还将所有的动力机械等噪声源安装在称为"减振浮筏"的平台上,与艇壳隔离,并在艇壳表面敷设了一层特制的消声瓦,这不但使艇体的噪声水平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还能有效地躲避主动声纳的探测。基洛级巡航时的噪声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噪声。安静的常规潜艇。西方的刊物甚至称它为海洋中的"黑洞"。基洛级潜艇-技术参数 基洛级潜艇排水量(含消声瓦):浮航:2,350吨潜航:3,076吨。艇长:73.8米 宽:9.9米 吃水(正常排水时):16.6米武器装备:6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配备18枚鱼雷主机:柴油/电力推进,5,900匹轴马力,单轴六叶低噪声桨最大潜深:300米 工作潜深:250米航速:潜航17.5节。 基洛级潜艇-发展计划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前苏联共研制了5代10级近100艘攻击型常规潜艇。K(Kilo)级(亦称“基洛”级)潜艇就是其第5代,也是现役最新一代潜艇。 50年代初期前苏联建造的第一代Z级、W级和Q级常规潜艇,以及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二代F级和R级潜艇均属于中、近程潜艇。这类潜艇自持力较低,只适合于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等浅水海域航行。60年代末期建造的第三代B级潜艇以及70年代初期建造的第四代T级潜艇是前苏联执行发展远洋海军大国政策的产物。这类潜艇的自持力有较大提高,适合于在公海活动,故称其为远洋潜艇。但因其技术性能比较落后,大部分后来退役或被封存起来。
基洛级潜艇由于自F级潜艇之后,前苏联只注重远洋潜艇和核潜艇的研制,近、中程潜艇的研制工作中断了近10年。而老式的W级和R级潜艇的服役期已达到或超过20年。这类潜艇性能也相对落后,迫切需要更新换代。另一方面,在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西德、荷兰及瑞典等西欧国家的常规潜艇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性能先进的常规潜艇不断涌现,面临西欧的这种优势,前苏联也不甘示弱,重新展开了中型常规潜艇的设计工作。70年代末期该国决定建造一级吨位较大、性能较高的现代常规潜艇,即K级潜艇,来取代W级和R级潜艇,以充实和加强前苏联在浅水海域活动的常规潜艇力量。
基洛级潜艇由前苏联第18中央设计局一现名为红宝石设计局研究设计,总设计师为IO.H.科尔米利蒂。1974年海军总司令批准了技术任务书,1976年12月20日开始技术设计。由共青城、下新城和列宁格勒海军部等3家造船厂批量建造。首艇于1979年在共青城船厂铺设龙骨,1980年下水,1982年建成并交付海军使用,最后一艘于1994年3月12日服役。K级艇的产品设计编号为877型,迄今该级艇共建造了40多艘,除该国海军服役的15艘外,其余大部分相继出口到波兰、罗马尼亚、印度、阿尔及利亚、利比亚以及伊朗等国家。 “K”级潜艇的主要使命任务是反潜、反舰,保卫海军基地、大陆架设施等,还可用于执行一般侦察和巡逻任务。
基洛级潜艇-总体性能 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潜艇的主尺度为:艇体长73.80m,艇宽9.9m,直径6.6m;最大吃水6.2m,平均吃水6m;水上正常排水量2325t,水上超载排水量2400t,水下排水量3050t、水上航速10kn,水下最大航速17kn;安全工作深度50m,最大工作深度240m;通气管航态下7h航速时的续航力6000nmile,水下3kn经济航速时的续航力400nmile;自持力45天;艇员编制52人(含军官13名)。
1.总体与结构
基洛级艇为双壳结构,是前苏联首次采用水滴型艇壳的常规潜艇。耐压艇体内共划分了6个舱室。I舱-鱼雷、蓄电池及住室;Ⅱ舱-中央指挥、专用舱与辅机舱;Ⅲ舱-住舱与蓄电池舱;Ⅳ舱-柴油发电机舱;V舱-推进电机舱;Ⅵ舱-经济航行电机、辅助推进装置及舵机舱。上层建筑甲板上沿艇长方向装有2根导管,供水面航行时使用。非耐压壳体上的流水孔呈长孔形,每舷14个,两舷共28个。首水平舵装在指挥台围壳前的上甲板下,可自动伸出或缩进。尾部采用T型操纵面,尾水平稳定翼在上部,垂直方向舵位于下部。首尾部均设有救口舱口平台。尾部还有救生通信浮标。
2.动力与推进系统
基洛级艇采用的是单轴柴-电间接推进方式。艇上装有2套柴油发电机组,每套功率为1340kW;1台主推进电机,输出功率为4340kW;一台经济电机,功率为90kW;另有2台小型低功率备用电机,功率为150kW。2组446型铅酸电池,在放电100A时的容量为9700kW/h。该级艇采用单轴、低转速、低噪声、大直径7叶大侧斜螺旋桨进行推进。
3.水声设备与电子系统
基洛级潜艇基洛级艇首部装有1部МГ-400型低频主动/被动综合声呐(俗称“鲨鱼齿”)。该声呐用于噪声测向、回声测距、侦察与通信。1部“鲸鱼”系列МГ-519型中频被动搜索声呐,用于探测锚雷及狭窄水域导航。1部“窥探盘”МРК-56Э型I波段警戒雷达,用于导航或攻击。1部“墨鱼头”МРП-50ЭМ型侦察雷达,主要用于发现雷达波。1部测量声速的МГ-553型梯度仪;1部确定螺旋桨空泡起始的МГ-512型空化噪声监测仪;1部D/F波段环形天线测向仪。指挥台围壳内装有2根П3КГ-Ⅱ型潜望镜、一根用于攻击、另一根用于搜索。另外还有低频、高频及甚高频无线电站,以及电罗经、水压计程仪、磁罗经和绘图台等常规通信与导航设备。中央舱装有集中自动控制系统,用于监控武器发射与制导。目标显示仪集中于集控台上。还配备有作战情报控制系统(CICS)与电子对抗系统等。
4.武器系统
K级艇首部装有6具533mm气动式发射管。该发射管既能发射自导鱼雷,又能布放各种水雷,还能发射潜艇模拟器。其中靠两舷的发射管可发射线导鱼雷。艇上共携载18枚鱼雷,其中12枚为备用。线导鱼雷不超过6枚。鱼雷舱内备有鱼雷快速自动装填装置。艇内平时可携带18枚障碍水雷,攻势布雷时可携带36枚水雷。艇上武备除了鱼雷与水雷外,还可使用导弹、声诱饵和对空火箭炮等武器。小型导弹发射箱位于指挥台围壳的后部,箱内装有6枚SA-N-8型对空导弹,红外制导,战斗部重2kg,可在水面航态或通气管航态下发射,用以攻击敌方及潜导弹。据悉,该级艇还可发射SS-N-15型反潜导弹。这种导弹是一种水下发射的弹道式反潜导弹,所取的是水下-空中-水下飞行方案。
基洛级(kilo877/636) (2350/3000吨)
具有优越的航海能力;--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改善居住性。由于有多年常规潜艇的设计经验,877型艇的研制目标均得以实现。基洛级潜艇采用了前苏联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在柴电机组、推进电机、水声设备以及武备系统等方面都足以和西方媲美。潜艇由克斯曼斯克船厂建造,国内型称法霞夫扬卡级。出口型编号877EKM,即基洛(Kilo)级。
基洛级潜艇基洛级柴电潜艇外型为低阻水滴型,艇体分为六个耐压舱,储备浮力为30%,任一舱破损都仍能保持不沉性。水下排水量超过三千吨,如此大的排水量在世界各国的常规潜艇中是比较罕见的。这也使基洛级能够拥有大的武器载量,良好的居住性以及优良的远航能力。动力装置包括了两台柴电机组。柴电机组可在水面及通气管状态下工作。推进系统为单轴六叶低噪声桨,是俄罗斯常规潜艇家族中唯一一型采用这种驱动方式的。
艇上蓄电池为两组二型铅酸电池组,每组120块,可以提供水下最大航速约20节或最大续航距离超过400海里的电能。一般来说,蓄电池组在最大航速下的电能消耗极快。武器装备为艏部六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除管中六枚鱼雷外,可携带12枚鱼雷备用。为提高装填速度,还配备一台快速装雷设备。鱼雷型号包括T3T-71M3线导鱼雷等,这种鱼雷在发射前由射控计算机装定目标参数,并在发射后由测控导线不断根据目标机动情况提供弹道修正。在执行布雷封锁任务时,不带鱼雷的情况下,可载24枚水雷。潜艇的眼睛是水声设备--声纳。基洛级配备了MTK-400艇壳声纳,具有全方位被动工作方式和航向角130度扇面主动测距方式。为降低艇体对水声系统的干扰,设计时特别注意了艇艏线型的优化,艏部无开孔,艏水平舵后移,使艇首涡流噪声大大减小,并且将艇体噪声源后移,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声纳的探测距离。基洛级的最大特点是极其优异的安静性。现代反潜技术的发展,已使潜艇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为对付各种来自空中、水面、水下的威胁,潜艇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特点--隐蔽性。除了能长时间潜航,还要求尽可能低的航行噪声,减少被敌方声纳发现的距离。基洛级的设计目标就是将安静性置于快速性之上的。作为提高安静性的代价,其17.5节 基洛级潜艇的潜航速度甚至低于某些老式的常规潜艇。为降低噪声,基洛级采用了电力驱动方式,由柴油发电机组为推进电机和蓄电池组充电提供电力,这种办法有效地降低了机械噪声。为进一步减少艇体的噪声辐射,还将所有的动力机械等噪声源安装在称为"减振浮筏"的平台上,与艇壳隔离,并在艇壳表面敷设了一层特制的消声瓦,这不但使艇体的噪声水平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还能有效地躲避主动声纳的探测。基洛级巡航时的噪声水平已接近海洋的背景噪声。安静的常规潜艇。西方甚至称它为海洋中的"黑洞"。基洛级潜艇仍有其不足之处,突出的是其缺乏拖曳式基阵声纳,这使水中探测距离受到限制。尽管如此,由于其出众的安静性仍不失为一型优良的水下猎手。
基洛级潜艇-我国现状 中国的海军潜艇编队由于基洛级常规潜艇的配备服役,在作战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足以改变两岸海军的力量对比。同时,这一现代化的先进潜艇所采用的技术也将推动中国自己的新一代常规潜艇的研制改进,迅速弥补在艇体建造和武备水平上与海洋大国近二十年的技术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