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1999年发生了什么

伊朗1999年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19 14:07:34

❶ 美国对伊朗进行威胁的原因何在

首先,美国对于伊朗从来都没有好印象,当年两伊战争就是美国支持萨达姆攻击伊朗。现在又把伊朗列为三大恐怖主义国家之一。
尤其是在伊朗革命后,爆发了美国人质事件,让美军丢了不少面子,现在美军连续攻打了阿富汗、伊拉克等国,打的正上瘾,又有伊朗核危机的接口,自然迫不及待的展开威胁。
其战略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与美国在中东的势力核石油问题有关。

❷ 伊朗获得北斗导航系统后,对导弹的打击能力提升多大

十倍百倍的提高,甚至可以说彻底摆脱了伊朗在面对美军威胁时无奈的局面。

伊朗导弹的是多,但对美军产生的威胁并不大。

据说伊朗拥有数千枚各种型号的导弹,最远的导弹射程可达两三千公里,不仅能够威胁到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还可以威胁到美国设在南欧地区的军事基地。

射程虽然远,伊朗导弹最大的问题是精度太低。

就拿射程达2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流星三来说吧,虽然以它的射程可以打到以色列,埃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等地,但是这款导弹的精度只有140米。

所以,只要和这两大国保持友好关系,伊朗不用担心没粮食吃也不用担心缺少工业品,从而让美国的经济制裁破产。

❸ 有谁知道世界近20年来有哪些重大自然灾害

——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大约7.8万人死亡。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1300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2004年12月,由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导致南亚10多个国家23万人死亡。

——2003年12月,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6.5级地震,2.6万人死亡。

——1999年8月,土耳其西部发生里氏7.4级地震,致死1.7万人。

——1998年10月,飓风“米奇”登陆中美洲,9000人死亡。

——1991年4月,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致死14万人。

——1990年6月,伊朗西北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5万人遇难。

——1976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超过24万人遇难身亡。

——1970年11月,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致死30万人

❹ 1999年到2016年间发生的灾难

日期/灾难/地区/死亡人数
1995年1月17日 6.9级大地震 日本神户 5,502
1998年 水灾 孟加拉
1998年夏 水灾 中国长江流域 3,004
1998年7月17日 7.0级大地震 新几内亚岛 2,183
1998年10月至11月 飓风米奇 中北美洲5个国家 18,000
1999年8月17日 7.6级大地震 土耳其伊兹密特 17,118
1999年9月21日 7.7级大地震 中国台湾集集 2,400
2001年1月26日 7.7级大地震 印度古吉拉特邦 >20,000
2000年2月至3月 水灾 莫桑比克林波波河流域 >800
2002年8月 水灾 欧洲
2003年5月21日 6.8级大地震 阿尔及利亚 2,266
2003年12月26日 6.4级大地震 伊朗巴姆 >3,100
2004年12月26日 9.3级大地震与海啸 印度洋海底 >300,000
2005年3月28日 8.7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1,313
2005年8月 飓风卡特里娜 美国新奥尔良 1,833
2005年10月8日 7.6级大地震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75,000
2006年5月 水灾 韩国
2006年5月27日 6.3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6,234
2006年7月17日 7.7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400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 马来西亚半岛
2007年8月15日 8.0级大地震 秘鲁上钦查以西 519
2007年9月 水灾 非洲的14个国家(苏丹至卢旺达)
2008年1月至2月 雪灾 中国 129
2008年5月 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 缅甸 >77,738
2008年3月12日 7.8级大地震 中国四川汶川 >22,000

❺ 1999年至2001年世界发生过什么重大灾难

日期/灾难/地区/死亡人数
1995年1月17日 6.9级大地震 日本神户 5,502
1998年 水灾 孟加拉
1998年夏 水灾 中国长江流域 3,004
1998年7月17日 7.0级大地震 新几内亚岛 2,183
1998年10月至11月 飓风米奇 中北美洲5个国家 18,000
1999年8月17日 7.6级大地震 土耳其伊兹密特 17,118
1999年9月21日 7.7级大地震 中国台湾集集 2,400
2001年1月26日 7.7级大地震 印度古吉拉特邦 >20,000
2000年2月至3月 水灾 莫桑比克林波波河流域 >800
2002年8月 水灾 欧洲
2003年5月21日 6.8级大地震 阿尔及利亚 2,266
2003年12月26日 6.4级大地震 伊朗巴姆 >3,100
2004年12月26日 9.3级大地震与海啸 印度洋海底 >300,000
2005年3月28日 8.7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1,313
2005年8月 飓风卡特里娜 美国新奥尔良 1,833
2005年10月8日 7.6级大地震 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75,000
2006年5月 水灾 韩国
2006年5月27日 6.3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6,234
2006年7月17日 7.7级大地震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 >400
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 马来西亚半岛
2007年8月15日 8.0级大地震 秘鲁上钦查以西 519
2007年9月 水灾 非洲的14个国家(苏丹至卢旺达)
2008年1月至2月 雪灾 中国 129
2008年5月 特强气旋风暴纳尔吉斯 缅甸 >77,738
2008年3月12日 7.8级大地震 中国四川汶川 >22,000

我也是找来的、我是新手...

❻ 1990年以来的大地震

1990年9月21伊朗地震:震级7.3至7.7级,50000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本地震:震级7.2级,6000人死亡
1999年8月17土耳其地震:震级7.4级,17000人死亡
1999年9月21台湾地震:震级7.6级,2400人死亡
2001年1月26印度地震:震级7.9级至少2500人死亡,估计又13000人死亡
2004年12月26南亚地震: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外海发生的8.5级似真引发了海啸,3000多人在海啸中遇难。受到此地震影响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和斯里兰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汶川地震:震级8.0级,69425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截至8月18日12时)

这是我所找到的,希望能够符合你的要求

❼ 如何描述现代战争的场景

在讨论了信息时代的战争手段之后,我们可以来设想一下未来的战争场景,以及它的一
些特点。

有关未来的战争场景,前面提到过的美国兰德公司出版的《战略信息战》一书中设想了
一个十分有趣的2000年的战争场景,将其作为提供给有关国防事务的高级官员、军队领导
人、专家、产业界领导人思考的一个练习的基础。从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信息
战的方方面面,并看看信息超级强国美国的精英们对于信息战,以及未来的国际关系、可能
的危机等等的一些看法。这可以和第一部分的亨廷顿的“文明冲突”战争场景对照起来看。

当然,未来的战争也不会是单纯的信息战,生物武器、核武器等等都会是重要的角色。
我认为,未来的战争很可能是一场“人民战争”,但是这里的“人民”主要是指高智商精
英。

兰德公司的2000年信息战场景

1、信息空间的基本环境

1990年代,移动电话革命已使全球双向通讯完全实现,约有25%的美国、欧洲、日本
成年人随身携带移动电话,与此同时,网际网络已成为全球及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世
界上约有70%的人口可以用本地电话接通网际网络。环球蛛网继续扩展,已有约一百万
“主页”。电子商业已占到美国商业交易的三分之一,因而加密术被大量使用。而美国政府
限制加密术使用的努力为保护公民权团体和软件公司所挫败。

新一代的环保、人权等团体大量使用信息空间。出现了成千上万的软件“用户代理人”
(useragents),在网上为用户查找各种信息或是保护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1998年美国总统决定让国防部的“和平时期及行政管理通讯”仍旧依赖公用电话系
统。而在1995年到2000年,公用电话系统的安全性因其为许多相互竞争的公司所管理而无
法提高。“最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虽然在1999年被建立,但其可靠性仍不能保证。

2、全球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

沙特阿拉伯因逐步开放其社会及法赫德国王于1997年去世而面临越来越紧张的国内局
势。它的持不同政见者于1998年都聚集到了影响很大的“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
(,CIRD),这个组织是于1997年在大马士革由一
些国家和非政府组织建立的。这个组织已经成为波斯湾地区乃至整个伊斯兰世界有发言权的
力量。

石油价格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稳定不变,这使得沙特王室不得不削减其国内的雄心勃
勃的发展计划。

在1998年,沙特阿拉伯银行在一次先进的电子攻击中被盗走12亿美元。沙特政府发现
这件事的背后有伊朗和叙利亚。

1997年伊拉克发生内战,萨达姆·侯赛因出走,伊拉克被分裂。伊朗因此而大大增强
了其在波斯湾的力量和影响。它公开支持所有海湾地区国家内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激进组
织。有迹象表明它从俄罗斯犯罪组织手中弄到了浓缩铀。它从俄罗斯和北朝鲜购进了逆火轰
炸机和中程导弹。

1999年,两个印度高级软件专家被捕,他们供认向伊朗出售了“各种21世纪信息战工
具”。

阿尔及利亚越来越倒向伊朗。1999年,法国情报机关在空中客车330的飞行控制软件
中发现了致命的“变形”计算机病毒。这显然是在法国的阿尔及利亚特务在伊朗主使下干
的。法国依赖一些印度的分包商编制飞机上使用的软件,因而这些印度公司知道法国的“安
全”密码。

1998年11月,卡扎菲在一次飞行事故中严重受伤,并随之退休。新的政府迅速走向选
举制,接受“伊斯兰民主”,因而被CIRD看成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民主的伊斯兰政治力量
的最强有力的政府支持者。另外,巴基斯坦在贝·布托下台之后也采取了更激进、更亲伊朗
的立场。

1999年夏天,以色列不断遭受来源不明的电子攻击,包括“嗅探器”、“逻辑炸弹”
等。1997年,俄罗斯军方成立了新的“无线电子战斗司令部”,发展21世纪的进攻性和防
御性信息战能力。成立它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对付“信息空间土匪”,即俄罗斯“黑手党”的
电子袭击。在这个司令部成立之后,这些“土匪”把目标更多地转向了欧洲和美国。仅
1999年一年,欧洲和美国的银行就损失了20亿美元以上。美国和欧洲的情报机关强烈怀
疑,一些最优秀的“黑手党”黑客是在俄罗斯情报机关领工资的。

在邓小平之后的中国,一个“强硬、务实,且强烈民族主义”的领导集团巩固了权力。
它继续领导亚洲走在高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新的一代中国计算机专家给中国的商业、银行
和政府提供世界水平的进攻性和防御性的信息战能力。

1998年,日元在“1998日元大危机”中,两天之内就下跌了22%。几个月后,发现有
充分的证据表明这次危机是由一个十分先进的“特洛伊木马程序”造成的。估计这个程序是
由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犯罪组织编制的。

1996年大选之后,美国达成了一个“美国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深深地参与维持表面的
‘国际法治与秩序’”的暂时共识。然而,1997年出现了一个“全球和平联合会”
(,CPP).它反对美国充当国际警察的主张得到了左翼和右
翼的一致支持。它利用互相网络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影响,并与“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建
立了扎实的非正式关系。

1999年,美、法、英三国更新了与“海湾合作委员会”(theGulfCoordinatingCouncil)
的军事协定,以更好地协调三国在该地区的军事行动。

3、危机

2000年5月4日,欧佩克的部长们在加拉加斯开会。伊朗、伊拉克、利比亚和阿尔及
利亚要求大大削减石油产量,以使将石油价格上涨到至少每桶60美元。伊朗与沙特的石油
部长发生了激烈争吵,加拉加斯会议完全失败。

5月7日,伊朗宣布将在近期举行军事演习。5月8日,沙特统治者召见美国大使,表
达了他对伊朗以欧佩克的僵局为借口发动进攻的忧虑。5月10日,德黑兰电台和电视台宣
布伊朗外长将飞往利雅得,提出一项“紧急提案”。

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立即削减石油生产三分之一。

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取消与美国的军事协定,并宣布“中立”或不结盟。

作为回报,伊朗将宣布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在“新的伊朗波斯湾安全保护伞”的保护之
下。

5月11日,伊朗、沙特、科威特都进行了军事调动。这天晚上,开罗地区90%的电力
被切断了数小时。无法搞清这次事件究竟是人为破坏还是埃及人运气不好。美国白宫则接到
了北加利福利亚和俄勒冈的公用电话系统出现了一连串大面积故障的报告。另一处电话系统
则遭受了个人计算机的大规模拨入进攻,这次进攻显然是通过网际网络协调的,它使电话服
务瘫痪了数小时。国家通讯中心(NationalCommunicationCenter,NCC)初步认定,有一个
“陷阱门”(陷阱门通常是指编程员在设计系统时有意建立的进入手段。当程序运行时,在
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键,或提供正确的参数,你就能绕过程序提供的正常安全检查和错误
跟踪检查)被装入了控制公用电话网的交换机中心的程序。有一个激进的反干涉主义组织宣
布是他们干的,但究竟是谁并不清楚。

在随后的几天中,沙特和美国与伊朗在海上和空中发生了冲突。

5月13日,达赫兰附近沙特最大的炼油厂出现了流量控制故障,这次故障引发了一个
崭新的裂解塔的大火。沙特政府开始担心美国有可能救不了他们。同一天,俄罗斯外长呼吁
联合国安理会“迅速谋求调停解决正在升级的危机的方案”。

5月14日,伊朗向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美、英、法发出的照会呼吁:·就地停火。

·立即冻结“外国力量”在这一地区的进一步部署。

·立即在一个中立国家召开首脑会议,讨论“和平解决并非由伊朗制造的危机”。

照会宣称,“如果在12小时之内得不到正面答复,伊朗将被迫采取附合其在波斯湾地
区的安全利益和责任的行动”。在给科威特和沙特的照会中,还另有一段文字宣称:伊朗将
“显示,依靠美帝国主义的现代化武器系统的保护是无济于事的”。

5月14日,美国马里兰州一列高速列车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和另一列明显错轨的
货车相撞,死60人伤120人。三小时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
(,NTSB)通知运输部长,这次事故可能是由对于东海岸
铁路控制系统的侵入引起的。

5月15日,在一次全球和平联合会主办的招待会上,人们听到伊朗驻联合国大使说:
美国虽然有最先进的科技力量,但却十分易受掌握了当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21世纪式
攻击。”

5月16日,苏格兰场告知英国首相,英格兰银行在它的主要资金转移支付系统中,发
现了三个不同的新型“嗅探器”,银行十分担忧一些未经授权的个人现在获得了进入这一系
统的权力。几个小时后,CNN和ITN播放了“特别报道”,叙述了马里兰的列车相撞事故,
并透露了英格兰银行的问题。CNN的报道宣称,“一些西方情报机关”,相信伊朗雇佣了俄
罗斯犯罪集团和印度的软件编制员,来破坏美国和西欧的经济。对大量计算机安全专家的访
谈更加强了报道的影响。下午2点30分,纽约股票市场遭受了自1987年以来最大的暴跌。
机构投资者在试图退出采用电子管理的市场。下午3点,石油期货市场以现货每桶75美元
收盘。黄金上涨10%。下午5点,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危机调查小组告知商务部长,来历不
明者通过若干欧洲和中东的银行操纵了下午的暴跌。

5月17日,全球和平联合会宣布将在48小时后进行“紧急动员,制止一场不必要却可
能是灾难性的战争”。两小时后,他们向美国公园警察局递交了5月21日举行反对美国干
涉沙特阿拉伯的示威的申请书。其它十个美国主要城市也提出了类似的申请。

5月18日,在接到伊朗的装甲部队在进一步集结,并有可能进入伊拉克,以及伊朗海
军在霍尔木兹海峡加强活动的报告后,美国中央司令部要求进行“绿色大胡蜂”行动的第一
及第二阶段部署。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中央司令部的要求及其他有关海湾危
机的军事、外交及政治事务。会议是以中央情报局局长介绍伊朗的信息战能力开始的。他承
认,在现阶段还无法弄清伊朗的信息战能力,并强调,美国和欧洲国内的反干涉团体有可能
插手了多起信息战攻击,这使得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随即指出,“绿
色大胡蜂”行动依赖于准时的后勤支援,因而不能承受“任何较大的干扰”。在进一步讨论
了各项事务之后,总统宣布作出下述决定:·执行“绿色大胡蜂”行动的第一及第二阶段部
署。

·将美国大陆一半的反弹道导弹营部署到埃及和沙特阿拉伯。

·立即召开北大西洋理事会。

·暂时拒绝一切与(1)伊朗或(2)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有关的外交倡议。

·在19日向国会提出一项提案,谋求国会支持他的行动。

总统撤消了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和新闻秘书的设置,以利于保密并减少人们对于美国在
信息战方面的薄弱性及迄今为止的攻击来源的种种猜测。他担心新闻界对于信息战进行渲染
并将大多数攻击归因于伊朗的报道会引起公众恐慌,这会使解决危机的决策更难作出。

18日下午4点30分,美、英、法三国首脑召开三边电视会议,决定共同执行“银剑行
动。”

4、危机在继续

在5月18日的第二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大家同意采取以下行动:·部署进攻敌
人的军事及民用信息基础设施的FORCEFIELD和NETMASTER进攻性信息战计划,但暂不显示
实力。

·向沙特提供安全通讯装备。

总统又补充以下几点:·最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将提高警戒水平,以保证“绿色大胡
蜂”行动的执行,关闭所有可能关闭的“防火墙”(防火墙是指保护系统资源不受外部网络
使用者攻击的软硬件组件,它可以阻止和检查网络上的信息流)。

·执法机关在现阶段不应对任何有可能与伊朗或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合作的美国组织
采取法律行动。

·不应采取减少关键性能源分配和运输系统的使用量的措施。

5月20日,参议院在全球和平联合会强力游说的情况下,还是通过了支持总统向波斯
湾派兵的决定,但仅仅有两票优势。同时在波斯湾双方军事活动频繁。

5月20日早晨,国防部发现“及时力量部署表”
(,TPFDL)的计算机数据库的数据被毁。参谋长联席会议
信息战计划部的初步报告认为,一个来源不明的计算机蠕虫被放进了TPFDL的软件。中午
12点10分,佐治亚洲两个最大的连锁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每次取款后,不是多记
了几千美元,就是少记了几千美元,银行不得不在午后关闭了自动取款机系统。12点25
分,CNN来自亚特兰大新闻传输有12分钟不断地被打断。三小时后,CNN的“特别报道”集
中讨论了美国在“信息空间战”方面的脆弱性,特别谈论了列车相撞事件、西北地区的电话
中断、亚特兰大的自动取款机故障,以及仍旧原因不明的CNN自己的信号传输中断。该节目
附带的采访显示了公众对于美国在信息战方面的脆弱性越来越大的担忧:一位被采访者愤怒
地说:“政府根本没告诉我们实情。”

5月20日晚间的地方和全国新闻报道了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部署大大拖延,因为一些关
键的陆军及海军陆战队的计算机网和电话网遭到信息战攻击。

5月21日,俄罗斯外长批评美国和盟国在海湾地区的部署是“危险的战争边缘政
策”,但表示愿意主办一次“国际首脑会议”来解决越来越严重的危机。

5月21日,全球和平联合会在华盛顿的“反干涉”示威远远超出了预计规模,美国公
园警察局估认人数超过了四十万。通过互相网络,还组织了遍及全国的许多大、小城市的示
威活动。

5月22日,埃及政府宣布它在此时此刻将不派遣部队去沙特阿拉伯,并呼吁伊朗“采
取步骤缓和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驻埃及大使的急电表明:埃及总统十分担心伊朗在
经济和政治上破坏埃及的能力。

5月22日19点44分,大陆航空公司一架崭新的空中客车340在奥哈拉国际机场作了
最后一次导航进场,飞行员报告他的驾驶舱内的航空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现在他的飞机已失
去控制并在翻滚。20点05分,奥哈拉附近的警察报道在机场南面的居民区有一架大型飞机
坠毁,“没有生还者的迹象”。半小时后,当地与伊利诺伊州的警察估计有30人在地面丧
生,100人受伤。三小时后,一份来自英国的初步报告说:“所有最新型号的空中客车340
和330的飞行控制软件都被一个先进的逻辑炸弹感染了。”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建议所有最
新型号的空中客车340和330都立即降落,直到驾驶舱的故障被查明并排除。在随后召开的
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司法部长报告说,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正在讯问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
奥市一家软件公司的犯罪嫌疑人,空中客车340上的飞行控制软件的最后一次升级正是由这
家公司作的,这本来是为了对付早些时候查出的空中客车飞行系统中的隐患。

司法部长还说,法国内政部长已通过电视会议确认了这两个人是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
及全球和平联合会的成员。两个人最近都从一家瑞士银行收到了“来自一个身份不明的外国
来源”的大笔现金。中央情报局局长则报告了伊朗的部队调动,以及国家安全局监听到的在
沙特军队内部的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准备在沙特阿拉伯国内举事的消息。这时,美国中央
司令部的司令通过保密的电视联网表示“对于在此危急关头按兵不动十分担忧”。他说,伊
朗的地面部队每一分钟都有可能进入伊拉克,而其集结在班达阿巴斯以北的海军,两栖部队
则可能向沙特阿拉伯进攻。他要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他应得到事先授权发动:(1)铁矛
行动,即对伊朗军事目标进行全面的先发制人的空中和导弹袭击,(2)FORCEFIELD,即针对
敌军的信息战攻击。辩论十分激烈,但在总统离开参加另一个会议之前没有对于美国中央司
令部的这些要求作出任何决定。

5月23日19点20分,两个沙特政府电视网的新闻主持人的面孔突然被伊斯兰复兴与
民主运动委员会的领导人所替代,他号召沙特阿拉伯的公民们“联合起来,把沙特王国和平
地演变成一个伊斯兰的自由与民主的国家。”这个事先安排好的信号立即引发了在利雅得、
吉达、麦加和达赫兰的大规模反沙特君主制的示威。

19点57分,沙特的公用电话网开始瘫痪,这明显是通过“陷阱门”对系统进行修改引
起的。美国协助沙特政府的专家报告:这些陷阱门与早些时候导致加利福利亚--俄勒冈公
用电话故障的陷阱门十分相像。

20点05分,当地电视台宣布:“临时的伊斯兰阿拉伯共和国”已经夺取了达赫兰和麦
加的政权。随后,一个自称为“达赫兰的新军事长官”的人出现在电视上,并宣布:“所有
阿拉伯公民及武装力量成员”应该准备好“欢迎马上就要到来协助我们把沙特阿拉伯演变成
一个新的伊斯兰民主国家的波斯兄弟。”他继续宣称:“如果外国不干涉阿拉伯革命,则伊
朗的军事协助就会立即中止。”

十分钟后,在达赫兰国际机场附近驻有两个营的美国第82空降旅的旅长接到中央司令
部的命令,在他“寻求华盛顿的指示”期间除了控制住机场外,要对其它任何行动都保持克
制。

21点30分,在利雅得,保安警察与国家卫队的一部分机械化步兵在王宫附近展开了激
烈的战斗,这些步兵已宣誓效忠于新的临时的伊斯兰共和国。一小时后,美国大使报告说,
战斗迅速蔓延到全城,“政变正在进行,国王不知去向。”

16点10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通知国防部长,“来历不明的全面信息战攻击”正在
“几乎所有的美国和欧洲有关‘绿色大胡蜂’与‘银剑’行动的军事基地”展开,十分担忧
在美国和欧洲的最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能否承受持续的进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希
望”能够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得到关于这次信息战进攻的影响的初步评估,“虽然可能需要长
得多的时间”。他同时说,TPFDL“完全被他妈的搞得一团糟”,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在“拼
命拼凑一个新的部署计划”

,但“不知道还能不能搞出一个‘绿色大胡蜂’行动的时间表”。

23点,中央司令部发出电报说,伊朗部队似乎将立即跨过海湾向达赫兰进军。

在CNN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球和平联合会的“执委会”成员谴责了“导致了在奥哈
拉的空中客车悲剧的犯罪行为”,但认为,“合法的示威不应因为一小撮恐怖分子的行动而
撤消,”并宣布,全球和平联合会正在“动员它的所有分会,进行公民不服从行动,以制止
政府为挽救一个不民主且已经倒台了的沙特王朝而进行的一场疯狂的战争”。

5月24日2点,美国中央司令部向参谋长联席会议报告,几架JSTARS,一种专门用于
对坦克、部队编队的远距离精确定位的战场指挥飞机,似乎被外部来源启动了计算机系统内
的蠕虫。6点,中央司令部报告,忠于沙特王室的部队重新控制了麦加和利雅得的大部分地
区,临时的伊斯兰共和国的部队暂时退却到了北部郊区。

在佐治亚洲的萨凡纳港,海岸警卫队与当地警察不得不用消防水龙驱散阻挠美国海军
BobHope号海上补给船出港去波斯湾,在加尔文斯敦和圣迭戈港口也发生了类似事件。

5月24日7点,美国大使报告说,国王及其随从表示情况正在好转,但是,“美国、
英国和法国的立即和果断的行动”是镇压反叛部队,并“阻止波斯人进入阿拉伯半岛”的关
键。大使报告说,沙特阿拉伯国内的局势要比国王和他的随从所愿意承认的“模棱两可得
多”。

5月24日6点30分,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的司机在试图冲破特拉华州多佛尔美国空军基
地的大门时被击毙。美国空军参谋长在一份递交给国防部队的报告中说:这次事件是全球和
平联合会在网际网络上形容为“行动武器”的封锁在多佛尔的C-5机群跑道的一个更大计
划的一部分。10点30分,华盛顿/巴尔的摩地区的整个公用电话网,包括移动电话,出现
了瘫痪状态,初步报告认为这是类似于早些时候引起西北地区公用电话网瘫痪的通过陷阱门
进行的攻击。13点30分,芝加哥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历史上最激烈的波动”。许多交易
商和交易市场的领导都怀疑“交易市场正在遭受身份不明者的某种形式的强有力的电子操
纵”。

5月24日,伦敦的现货石油收盘价突破了每桶100美元,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
马克、比索的汇率下跌了五个百分点,而伦敦与纽约股票市场波动激烈,收盘时都下跌了三
个百分点。

5月24日下午,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由于电话不通,安排这次会议十分困
难。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遗憾地承认”,在美国、欧洲和沙特阿拉伯展开的信息战进攻
“十分成功”,而且“很可能国内力量和伊朗都将采取进一步行动,阻挠‘绿色大胡蜂’和
‘银剑’行动”。他勾画了一幅十分阴暗的画面:美国和盟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力量集结十分
缓慢,原先假定的可靠盟友,如埃及和土耳其,提供不了什么合作,随后是“十分困难的长
达几个月的军事行动”以阻止伊朗立即跨过海湾向达赫兰进军,同时威慑伊朗通过伊拉克对
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北部的入侵。中央情报局局长说:一个在巴格达的“多半可靠”的人
工情报来源报告,伊拉克将允许伊朗军队通过巴士拉南部的伊斯兰团结桥,国务卿说沙特政
府显然“对于美国及其盟友在这种情况下保卫他们的国家的能力丧失了信心”。他强调指
出,所有这些因素都将“为国内的反对派提供一个在政治上反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进取行动
的大好机会。”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则认为“时间还早”,他再次要求在伊朗部队越过海湾
或伊斯兰团结桥进入伊拉克时授权进行空中打击行动。财政部长提醒大家,“总统正面临着
一个多方面的国内危机,包括外汇、股票、商品市场的大动荡。”他声称,特工处监听到
“在网际网络上出现了诋毁和辱骂行政当局及总统人格的洪流”。司法部长补充说,“在整
个美国都爆发了反伊斯兰事件,包括爆炸伊斯兰复兴与民主运动在芝加哥、休斯敦和洛杉矶
的办事处。”

总统中止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去接俄罗斯总统打来的热线电话,俄罗斯总统建议在
联合国安理会提出一项停火议案,并表示愿意以个人名义调停海湾危机。总统要求会议在两
小时后恢复,并要求准备一份“直截了当地阐明信息战对于我们在海湾的战略的威胁”的简
单情况介绍与可行选择报告,以供他参考。

5月24日晚6点30分,CBS的晚间新闻被“全球和平行动武器委员会”打断了七分
钟。在这段被接管的时间中,全球和平联合会的发言人,一个众望所孚的新闻界人物,号召
广泛的公民不服从以制止一个已经“丧失了与国内及国际现实的接触”的行政当局。在沉稳
的语调中,这个发言人提到,在1965年的北部湾事件中,国会就受到欺骗,给了“对于战
争兴趣浓厚”的行政当局一份签好字的空白授权书。他最后说:“以一切可能的和平手段反
对这个一心想把美国拖入一场不想要,也不需要的战争的政府”。乃是所有公民的责任。

对于信息战场景的几点评述

兰德公司的信息战场景至此结束,以后的事态发展你可以自己去想象。要提醒读者注意
的是,这虽然是假想的场景,但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构思,它是供美国有关国家安
全事务的高级军政官员、专家、产业界领导人思考的练习,它的所有细节都有技术可行性。
如果这一场景最终没有出现的话,不是因为它是不着边际的幻想,而是因为人们从这一假想
的场景中学到了如何避免它。实际上,这一场景是练习的第一步“这一天…”和第二步“这
一天之后…”,它还有

第三步,就是把时间推回去,“这一天之前…”。在第三步中,作练习的人要考虑在
“这一天之前”应采取一些什么措施,以避免危机的发生。

这一场景从政治、军事、技术各个方面综合描述了信息时代可能的战争场景,有很多事
是我们中国人似乎还懵懵懂懂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介绍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起个头。网
络与生物学的启示是,很多事情只要有人起个头,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智慧补充上去,建造出
一个蔚为壮观的大厦。中国人也会很快就领会这个信息时代的方方面面,据说中国人的智商
是不低的。

在这一场景中,没有核武器和生化武器什么地位,这不是因为核武器和生化武器在信息
时代的战争中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练习的技术需要:它要尽可能地排除其它强有力的武器
的影响,以便把参加练习者的思考集中到信息战上来。如果不是出于这个考虑,练习中的假
想敌就很可能像前面提到过的亨廷顿的那个场景一样,是中国,而不是伊朗。对于我们中国
人来说,那也许是更有意思的。不知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但我估计,其中的同盟关系
会与亨廷顿的很不一样,特别是日本的立场。

❽ 伊朗和伊拉克为何开战

因为伊拉克想当21世纪的中东老大,伊朗认为自己不必伊拉克弱,见不得伊拉克飞扬跋扈,美国正好又利用伊朗制衡一下伊拉克

❾ 1945-1999年国内外的重大战争都有那些

1、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历时6年。这场战争是德、日、意轴心国与中、苏、美、英等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战争。战争以反法西斯同盟国和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终。

1937年7月,日本侵略中国,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端。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战争全面爆发。接着,轴心国军队横扫欧洲,兵临莫斯科城下。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将美国拖入战争。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3个战场上先后进行的斯大林格勒会战、阿莱曼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均取得胜利。战局从此转折。1944年后,同盟国转入战略进攻。盟军从东西两线快速推进,迫使德国于1945年5月8日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太平洋战场上,为迫使日本投降,美国于1945年8月6日、9日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苏联也于9日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的关东军。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但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伤亡最多、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而且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原子时代,其多方面影响也一直延续至今。

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全世界有5000多万人死于战争,直接军费开支1117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4万亿美元。但在同时,社会主义力量得到进一步发展。民族解放运动壮大,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被打破……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从军事上看,这场战争是一场非常典型的机械化战争,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大工业特征:总体战理论得到充分运用,借助空中火力支援和依赖坦克集群高速大纵深突击的闪击战法充分展示,出现了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母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首次使用雷达、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提出并完善了有关同盟战略、战略突袭、战争初期、诸军兵种协同、游击战等战略战役理论。这次战争创下许多世界之最。卷入战争的国家和地区80多个(其中参战国61个),人口约20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80%以上。在这次战争中,还进行了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诺曼底登陆战役和海战史上规模最大的莱特湾海战。

2、中国人民解放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历时近4年,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余人,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澎、金、马、西沙、南沙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中国走向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场战争,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国民党军队有美国支持,装备精良,是 “飞机加大炮”,而我军则是“小米加步枪”。我军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在战略决战阶段,我军及时抓住决战时机,组织三大战役,并且着眼战争全局,统揽各战区的力量和作战进程,歼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在战略追击阶段,我百万雄师渡过长江,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迅速扫除了国民党军残余势力。在这场战争中,人民群众的力量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战争理论得到了全面运用。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占世界1/4的人民获得了新生,使一个强大的中国开始崛起,极大地改变当时世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世界历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

3、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全面内战。美国出于维护其世界霸权的目的,进行全面干涉。同时,美国悍然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境内,并派遣第7舰队入侵台湾海峡。为了保家卫国,并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邀请,我志愿军部队于10月19日入朝参战,连续组织5次战役,将美韩军队击退,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两年多时间里,双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7月2 7日,美国政府终于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结束。

朝鲜战争的结束是中国第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他的实力。

在这场战争中,中朝军队共歼敌约109万人,击退了敌人的侵略,稳定了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这是一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朝军队以劣势装备迎击世界头号强敌,并迫使这个强敌第一次在没有胜利的协定书上签字。这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使中国军队取得了现代战争的经验,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

4、 越南战争

50年代后期,美国为了推行其全球战略,粗暴干涉东南亚国家的内部事务。

1964年8月5日,美国借口其军舰在公海遭到攻击,出动飞机轰炸了越南北方港口,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次年3月,美国直接派兵,全面介入越南战争。但是,美国并没有在战争中捞到好处,反而遭到越南军民更猛烈的反抗,损失了10多万人和 3300多架飞机。美国在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其国内反战情绪越发高涨。在这种情况下,1969年1月上台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推出战争“越南化”政策,宣布美军将逐步撤出越南1975年,印度支那三国四方 (越南南方、越南北方、柬埔寨、老挝)联合抗美统一战线统一了越南,解放了金边,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取得了战争最后胜利。

越南战争是美军的在一次失败没,也是第三世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场重要胜利。图上的照片名为“卡帕眼中最后的世界”,使着名摄影师罗伯特·卡帕在触雷的一瞬间拍摄的。

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一场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印度支那人民灵活运用以游击战为主的战法,使拥有优势装备的美军付出了伤亡36万人、损失8612架飞机和耗费2000多亿美元的代价。

5、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指以色列同周边阿拉伯国家在1948年至1973年期间所发生的4次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48年5月15日.结果巴勒斯坦领土除加沙地区和约旦河西岸部分地区外,均被以色列占领。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56年10月29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67年6月5日。以色列以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为由向阿拉伯国家发起突然袭击。阿拉伯国家丧失了6.5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集中优势兵力,在炮兵、航空火力的掩护下,分别向西奈半岛(西线)、戈兰高地(北线)同时突然发起进攻。后来,以色列在美国紧急援助下,调集兵力,转入反攻,逐步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最后,双方在国际社会的调停下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东战争打了五次,即使两个超级大国的异常角逐,也是二战的一个遗留问题。

中东战争是现代化战争。战争双方使用了美国或苏联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电视制导炸弹、“萨姆”型防空导弹等。战争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电子对抗。双方飞机损失约60%、舰艇损失80%以上,大部分坦克为各种导弹所击毁。

中东战争爆发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从表面上看,中东战争是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拼杀,实际上却是两个超级大国的间接较量。

6、 英阿马岛战争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位于南美洲阿根廷东南。围绕该岛归属,英阿之间存在争议。两国于1982年4月2日爆发战争,历时74天。

马岛战争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飞鱼”导弹,这也是空射反舰导弹第一次实战。

马岛战争是二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岛屿争夺战,英国派出特混舰队,远征万里,在马岛周围海空战场上与阿军展开激烈的封锁与反封锁作战。双方参战兵力10 余万人,参战各型舰船140余艘、各型飞机数百架.战争最后以英军两栖登陆、夺占马岛而告终。

这场战争展现了现代岛屿战争许多新特点,诸如:远洋奔袭,海、空、陆战协同,海上封锁与反封锁,岛屿登陆与抗登陆以及在海战、空战和陆战中广泛进行电子对抗等。这次战争,一改过去那种“大炮巨舰”近距对阵的传统战法,显露出新的海战模式。阿军使用“超级军旗”式战斗机在距英舰48公里处施放一枚 “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军最新式的“谢菲尔德”号导弹驱逐舰。

7、 两伊战争

1980年至1988年,在两个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伊拉克与伊朗之间进行的“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打了八年,双方一无所获,受伤的却是人民。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出动上千辆坦克和大批飞机,兵分3路,向伊朗发起进攻。伊朗于1982年7月集中兵力发起“斋月”战役,将战争推向伊拉克境内,数年间攻占了伊拉克许多重镇和盛产石油地区。双方还使用导弹展开了“袭船战” .这种作战方式,损害了一些大国的利益,引起国际社会干预。美、苏、法等国曾出动80多艘军舰在海湾为油轮护航。1988年上半年开始,战场形势又向有利于伊拉克的方向转化。伊拉克转守为攻,并又占领了伊朗的许多领土。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

这场战争的结果,使双方付出了惨重代价。这场战争虽然在现代化程度上并不突出,但却反映出现代局部战争一些明显的“国际化”、“经济性”、“民族性”、“宗教性”等特征。

8、 海湾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出兵占领科威特全境,引发震动世界的海湾战争。

1991年1月17日当地时间凌晨2时,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军发动猛烈进攻。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施空中战役,代号为“沙漠风暴”。在历时38天时间里,多国部队出动飞机近10万架次,投弹9万多吨,发射各类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数百枚,使伊军丧失了70%的作战能力。第二阶段是实施地面进攻,代号为“沙漠军刀”。多国部队成功组织了战役欺骗和战役机动,出其不意,仅用100个小时便收复科威特。萨达姆宣布接受停火条件。战争于2月28日结束。

海湾战争,美军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战争形势。

这次战争初步展示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出现了独立的空中战役、导弹精确打击、大规模信息压制等新的作战样式。尽管伊拉克拥有大量的飞机和坦克,但在综合实力和技术先进性方面,与多国部队存在巨大差距。战争双方并没有构成实质性的对抗,多国部队仅有400多人阵亡。

9、 科索沃战争

1999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对南斯拉夫这个主权国家发动了空中突袭,挑起了科索沃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北约共派遣10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舰艇,对南斯拉夫的军事目标乃至民用经济目标狂轰滥炸。北约共出动飞机3.6 万架次,投掷和发射了2.3万余枚炸弹和导弹,造成南斯拉夫1800多名平民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超过了这个国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遭受损失的总和。

科索沃战争,完全用空军解决的战争。作为中国人,要牢记驻南大使馆的冤魂还在哭泣!

科索沃战争,绝不是一场偶然和简单的地区冲突,而是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精心策划的。美国利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推行北约东扩战略,保持其在巴尔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场战争,是美国推行其“塑造、反应、准备”全球战略的前奏。

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主要使用空中力量对南联盟实施打击。这表明,现代化的空中力量,能够成为一支有效的战略力量,直接地达成战略目的。空中打击,有利于发挥美国的军事优势,减少人员伤亡,并且给予美国在战略上很大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按美国人的看法,空中打击,能够全面摧毁敌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目标,迫使对方因无法承受巨大损失而屈服。今后,空中打击,很可能是美国发动战争的一个主要方式。

❿ 1999~2009发生了哪些国家大事

2007年3月时事政治(1日-15日)

1.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发布“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初步核算,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7%;国家外汇储备破万亿美元,达1066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760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

2.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3日下午抵达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开始对沙特进行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伊朗总统以来首次访问沙特。舆论认为,此举将有利于促进和维护伊斯兰世界的团结和整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3.3月3日至15日,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和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政治决议。5日至16日,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等一批决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4.印度尼西亚鹰记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400型飞机7日上午在日惹阿迪苏吉普托机场降落时与地面猛烈撞击后冲出跑道并燃起大火。目前已证实有21人死于这次事故。

5.法国总统希拉克11日宣布,他放弃参加下一任总统选举,转而以另外一种方式为法国服务。这就意味着,两度出任总理、连任两届总统的希拉克,将告别纵横捭阖40余年的政治舞台。

6.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3日晚与到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有利于加强日澳安全保障领域合作的安全保障联合宣言。

7.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14日晚在北京表示,他对朝鲜的访问是很有益的,朝方表示愿意重返国际原子能机构。

2007年3月时事政治(16日-31日)

1.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后,3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4周年之际,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希腊等许多国家的民众17日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大规模反对伊拉克战争示威游行活动,要求外国军队撤出伊拉克。

3.俄罗斯中南部克麦罗沃州乌里扬诺夫斯克煤矿当地时间19日上午发生一起重大爆炸事故。当地政府已确认有107人死亡。这是俄罗斯10年内死亡人数最多的矿难事故。

4.美国众议院23日以218票赞成、212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一项总额为1240亿美元的战争紧急拨款法案,法案附加条件,要求总统布什明年8月31日前从伊拉克撤出全部作战部队。

5.伊朗海军23日在海湾水域扣押了15名英国士兵,称他们侵犯了伊朗领海。英国予以否认,并要求伊朗立即释放这些士兵。

6.联合国安理会24日下午以一致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7.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25日举行投票,候选人曾荫权获得649票,以超过80%的高得票率在选举中胜出,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人选。

8.国家主席胡锦涛26日乘专机离开北京,开始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

9.中国国家航天局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26日共同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进行探测。

阅读全文

与伊朗1999年发生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语gemma是什么意思 浏览:62
伦敦留学生在英国住哪里 浏览:67
英国的米奇旗怎么画 浏览:314
印度哪个省份最富 浏览:89
意大利家装设备有什么用 浏览:176
英国西汉姆联门票多少钱 浏览:60
波士顿到中国要多久 浏览:840
伊朗明哥舞蹈起源哪个国家 浏览:804
伊朗西红花多少钱1克 浏览:778
在越南开个小面馆怎么样 浏览:327
伊朗矿产都干什么用 浏览:953
美国打伊朗后怎么样 浏览:597
在越南有什么工作是见不得光的 浏览:86
中国银行如何查询余额 浏览:170
越南雅各布工厂在哪里 浏览:940
印度国家的男人怎么样 浏览:312
印度的玉米怎么做好吃 浏览:986
从美国航海到中国要多久 浏览:224
俄国为什么援助意大利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