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派出医疗专家组前往伊朗,这会对伊朗抗击疫情有多大的帮助
这肯定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为我们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比其他的国家都具有经验,一个有经验的医疗队过去知道伊朗,对于伊朗的医疗开展工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在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国家的相关部门迅速制定出应对的政策,在过年这个期间,迅速采取严格管控,全国上下统一在几天之内,完成相关工作,小到一个村庄,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了新型肺炎的危害性,这么巨大的工作量,能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完成,也能够看出来我们国家的强大。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与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我们共同的敌人也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全世界的新型肺炎病人被消灭以后,我们才能更加安心。
❷ 伊朗背后最大支持者如何出手支持的
大战将至!伊朗背后最大支持者终于出手,万吨巨舰紧急抵达中东。
在当今的世界上,美国是世界上的霸主,为了能够掌控全世界,在世界各地基本上都能看到美国大兵、军舰等,美国就是为了让世界各国知道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是绝对的龙头老大,自己说一其他国家绝对不能说二。
据媒体报道称,俄罗斯前一段时间派出军舰在中东开展实弹演习,在19日的时候,俄罗斯海军的“乌斯季诺夫元帅”号导弹巡洋舰和“北摩尔斯克”号大型反潜舰编队也抵达中东。俄罗斯的巡洋舰排水量为11280吨,长度为186米,宽为20.8米,最高航速32.5节,该舰被称为航母杀手,火力是非常的强劲。
军事专家认为,目前美伊剑拔弩张之际,俄罗斯果断出手,不仅给伊朗运送大批的武器弹药,还派往重量级的舰艇前往中东,这无疑将会增加俄海军在中东的影响力,也将会为伊朗缓下一口气,毕竟俄罗斯这次派出的可是重量级的航母杀手啊。
来源:凤凰网资讯
❸ 伊朗军力到底有多强!看电视好像说很强!连美国都很忌惮!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我们军迷,国际上很多专家已经关注很多年了。既然你发问了,就没理由不说。先起一句:伊朗可不是伊拉克。它是中东地区的大块头。现任总统内贾德更是美国的眼中钉。伊朗的现役部队共有54万人,另有35万人的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现役部队分为正规军和革命卫队两支,其中革命卫队是伊朗一支极具传奇色彩和精神的部队,以凶悍、纪律严明、忠诚而闻名世界。要论伊朗的军事实力要从二战后说起。1947年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了扩充其在中东地区的实力,在伊朗扶植了以巴列维国王为首的巴列维政权。以抗衡苏联在中东地区的势力,从此伊朗与西方的蜜月时期开始。除大力支持伊朗经济外,西方还向伊朗提供了相当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装备。其中不乏当时美国自己才刚刚服役的M60主战坦克,而伊朗又通过自身的技术消化将部分装备国产化,伊朗可以说是当时中东地区的军事龙头。此后很长时间内,伊朗不断获得西方的新型装备,包括335辆M60A1主战坦克、894辆英国“酋长”坦克、2000余枚陶式反坦克导弹、102架AH-1J海眼镜蛇攻击直升机、18架C-130大力神运输机、60架CH-47支努干运输直升机、200多架F-4鬼怪式战斗机,60多架F-5虎式战斗机。1972年尼克松访问伊朗,当时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截击机频频入侵伊朗领空。巴列维向尼克松提出制止苏联战斗机入侵的请求,希望美国能够提供高性能的战斗机抵抗入侵者。尼克松答应伊朗,可以向其提供F-14雄猫或者F-15鹰式战斗机,巴列维选择了F-14,这使得伊朗成为除美国外唯一拥有F-14的国家,这在今天的伊美关系基础上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这种高性能的战机以及与其搭配的空中杀手锏不死鸟空空导弹,使得伊朗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空军强国。然而好景似乎已经达到尽头。1974年,伊斯兰革命爆发,由宗教领袖霍梅尼领导的革命政权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伊朗学生占领德黑兰美国大使馆并扣押52名人质,从此美伊关系彻底破裂,西方迅速中断了与伊朗的所有军事合作。F-14成为了西方留给伊朗的最后一份礼物。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伊朗军民联合抵御伊拉克的疯狂进攻,伊朗损失了近一半的军事装备,兵源大大缩减。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美国为了巩固其在中东的地位,竟然帮助伊拉克封锁了进出波斯湾的所有伊朗船只。并向伊拉克提供了大量有关伊朗的军事情报。正是在如此险峻的状况下,伊朗人民顽强的与伊拉克作殊死较量,缴获了大量伊拉克装备,终于1988年以伊拉克撤出伊朗边境宣告两伊战争结束。这次战争对于伊朗是巨大的损失,可是对于伊拉克则是灾难的,它最大的东家-苏联此时已成摇摇欲坠的大厦,而自身有遭受严重的损失。军事实力大减。而伊朗通过全国民众的努力,已经在竭力弥补战争带来的创伤。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这跟伊朗带来了新的拓展军事实力的机会。大批的伊拉克战机为了躲避被击落的危险,逃到伊朗境内,其中就包括当时号称世界上机动性能最好的战斗机-米格-29和伊尔-76战略运输机等大批俄式装备,伊朗军力大增。三十多年来,伊朗自身国防实力的发展从未停止脚步,先后自行研制出了,闪电战斗机,流星系列导弹,卡迪尔型微型潜艇,佐勒菲卡尔主战坦克等武器装备。其中流星系列中短程弹道导弹被称为中东杀手,其射程可覆盖以色列全境和美国在中东所有的军事基地。伊朗又与朝鲜合作研制出了劳动系列弹道导弹。外部方面,伊朗加强了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引进了T-72M主战坦克,改进现有的苏-25攻击机、米格-29战斗机和伊尔-76运输机。并且引进了三艘号称海底黑洞的基洛级潜艇来驻守波斯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又引进了俄罗斯先进的中近程防空系统-道尔M1来防守其颇具争议的核设施。并且通过特殊渠道恢复了部分失修的装备。 诚然,伊朗的军事实力无法与西方国家抗衡,但是其开拓进取,不断创新,万众一心,誓死捍卫国土的全民精神,将是伊朗最值得依赖的力量!所以,今天,事实证明,任何认为伊朗不堪一击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因为,伊朗不是伊拉克
❹ 伊朗的报复如期而至,为何一些专家却认为美伊大战可能性极低
那是因为伊朗和美国的实力比起来,还是美国厉害一点,伊朗只是找点面子,不会真的打起来。
❺ 伊朗可能拥有核武器的消息一传出,为什么有人比伊朗还要兴奋
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日渐紧张,伊朗拥有核武器,那么整个中东的政治格局都会发生大的转变,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也会大大受到影响。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石油利益与也会受损。
核武器研发说起来容易,很多人举例是在车库里就能造出来;实际上要构成可靠的国家核战略打击武器,那就不容易了。而目前伊朗只不过是在铀浓缩技术上动手脚,但是后面的问题更严重,电从哪来?美国通过“震网”一个事件,已经成功导致伊朗报废了数千台离心机还造成了伊朗电力系统的大量瘫痪,至今没有恢复的迹象。
❻ 我们只关注叙里亚伊朗,我们的军事专家怎么不知道假设以下讲解以下,如果美国的十一艘航母齐聚我国沿海。
因为中国人自恃拥有核武,没有一个国家会对一个能威胁到自己的对手进行挑衅,现在的战争是高科技,真的对等战争会死很多人,美国没有必要陷入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而且他图中国什么呢?中国自己的麻烦其实是不断的东海岛屿,南海都是问题,知道中国的真实领土是多少吗大概是930万而已,不信可以自己去查查看。中国的南面还有个印度哟,中国自己这么多麻烦,有谁还敢给自己找麻烦呢。我们的军事专家总是关注其他国家就是想把国人的目光吸引出去,减少自己的压力。
❼ 评价伊朗问题(政治方面)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伊朗的国家地位问题。
简介:
自美国总统克林顿1997年5月为惩罚伊朗核计划而签署单方面制裁的行政命令以来,“伊朗核问题”已经存在了13年。13年以来,伊朗在发展核技术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联合国安理会从2006年起已相继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1个警告决议和3个制裁决议,新的决议也在酝酿之中。但在安理会的压力面前,伊朗不仅没有屈服,反而争取到了4年的发展时间,伊朗核技术水平已经在制裁年代里有了明显的提高,有关伊朗“研制核弹头”的传闻和“军事解决”的推测也出现于各国媒体,“核问题”在逐渐向“核危机”演变。
伊朗的核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伊朗核危机到底会如何收场,需要从多方面展开探讨,而探讨的结果只能是更多的担忧。
核武器的持有者与核不扩散体系的无奈
一般来讲,在国际事务中,大小国家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核武器问题上,各国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存在着“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并于1970年3月生效后,这种不平等就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可以保留核武器,但不得输出核武器及其制造技术,而其他国家则不可以发展和拥有核武器。中国是1992年3月正式递交条约加入书的,因此中国对该条约也承担相应义务。
需要指出的是,合法拥有核武器的5个国家,恰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5个主要战胜国和当今国际体系的缔造国,对世界和平负有特殊的责任,在核武器问题上与其他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们拥有的核武器属于“大国核武器”。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不仅是“大国一致”的宣言,也大体表达了188个签约国的共同愿望。但在条约生效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不顾国际压力,于1998年5月以11次核爆炸的竞赛方式同时挤进了核武器拥有国的行列。世界在震惊之余意识到,这两个多次交战的宿敌同时拥有核武器,或许会避免新的战争,于是就采取了默认态度,一些制裁也只是程序性的,无碍大局。他们拥有的核武器属于“定向核武器”,尽管违法,但被容忍。
不过,如果伊朗也拥有核武器,局面就不一样了。如同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宿敌在南亚的核竞赛,伊朗和伊拉克这对宿敌在中东的核竞赛也曾经紧锣密鼓。两个国家的核计划都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拉克核计划的哺育者是苏联,伊朗核计划的哺育者是美国;伊拉克的首座应用性核反应堆的提供者是法国,伊朗的首座应用型核反应堆的提供者是德国。20世纪70年代的竞赛高峰期,伊拉克领袖萨达姆说:“你要问这世界上的任何人是否想拥有核武器,他都会告诉你说,他想拥有”;伊朗国王巴列维说:伊朗“毫无疑问会以世人想不到的速度拥有核武器”。
但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扭转了两伊核竞赛暨阿拉伯人与波斯人核竞赛的进程。革命后的伊朗以西方为敌,自然失去了西方的支持。在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中,萨达姆空军的8次轰炸严重毁坏了伊朗未完工的德国反应堆,以色列的空军则彻底摧毁了伊拉克即将投入运行的法国反应堆,两国间的核竞赛不得不中场停歇。
战后,萨达姆错误地入侵科威特,引发了联合国授权、美国主导、有40多个国家参加的解放科威特的战争,萨达姆不仅“被打回了老家”,还接连承受了13年的制裁,莫要说恢复核计划,最后连政权都丢掉了。萨达姆的错误导致伊拉克核计划的彻底破灭,意味着阿拉伯人输掉了同波斯人的核竞赛,同时也意味着伊朗的核计划从此成为西方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眼中钉,不可能不受到严控和高压。恰似印度和巴基斯坦中的任何一方弃核,另一方也必须弃核。《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在这里被认真地派上了用场。
简而言之,无论是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还是根据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的基本认识,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都会“严防死守”。也就是说,当今的国际环境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装。
伊朗坚持不懈的努力与难以补偿的高昂代价
早在1957年,美国就同伊朗签订了和平利用核能协议,那时候的伊朗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坚定盟友。两年后,美国帮助伊朗在德黑兰大学建立了核研究中心,向伊朗提供了实验型核反应堆。1974年3月,巴列维公布了他的宏远规划:在1994年建成总能量为2300万千瓦的核电站(相当于23个目前俄罗斯帮助伊朗建设的布什尔核电站)。
一个石油输出国竟然制定了如此庞大的核计划,不能不引起世界关注。刚刚以盛大的波斯帝国2500周年庆典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巴列维国王,丝毫不掩饰伊朗核计划的真实目标,于1974年6月在巴黎对媒体公开表示伊朗的目的就是要制造核武器。当年年底,伊朗同西德联合电力公司签署了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总价值为50亿美元的核反应堆协议,伊朗核项目年度预算也从3000万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1977年5月,法国也同意为伊朗建设两座90万千瓦的核反应堆。
1979年4月伊朗新体制建立之时,布什尔的两座核反应堆已完成过半,其中一座完成了85%。1980年9月,两伊战争爆发,布什尔工程被迫中断,但伊朗的努力从未停止。尽管伊朗总理曾在1981年2月表示“核电站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核开发应该限制在研究领域”。但从1984年起,伊朗核计划的恢复步伐加快,大量留学生被派出学习,并在伊斯法罕建立了新的核设施。由于德国坚持在两伊战争结束后方能继续执行协议,有关伊朗开始向中国、巴基斯坦、阿根廷和瑞士等国寻求技术援助的报道随之频繁出现。据西方媒体最新披露的消息,早在两伊战争最艰苦的鏖战阶段,即1986年,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的专机就从巴基斯坦秘密运来了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样机与制造核弹头和运载导弹的设计图纸。显而易见,战争使得伊朗更深层次地意识到了建立核威慑的必要。
1992年9月,伊朗同中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中国领导人表示:如果伊朗能够“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有关核查和监督的规定,接受中方有关原则,中国愿意考虑向伊朗提供核电站设备”。次年2月,双方达成了建设两座30万千瓦核电站的意向合同。孰料来自中国的核技术显然不能满足伊朗的全部需求,未及中国同伊朗的核电站建设商业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伊朗便于1995年1月同俄罗斯签署了100万千瓦核电站的建设合同,紧接着又在同年4月同俄罗斯签署了开发铀矿资源和建造铀浓缩设施的协议。
处于战后经济恢复期的伊朗在发展核能力方面如此投入,引起了美国的警觉。1995年5月1日 ,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发表声明说:“我们知道,自80年代中期以来,伊朗已建立了组织机构,负责获取和发展核武器”,“从其组织、计划、采购和隐蔽活动来看,伊朗正按照目前正在谋求核能力的几乎所有国家所采取的典型路线发展核武器”。一周后,克林顿总统正式签署了断绝美伊贸易和投资的行政命令,严禁美国石油公司同伊朗进行任何石油贸易,以迫使伊朗放弃拥核尝试。
新形势下,俄罗斯取消了为伊朗建设铀浓缩设施的计划,中国则停止了同伊朗的核技术合作。而伊朗在得到俄罗斯继续建设核电站承诺的同时,抓紧自行发展铀浓缩技术,秘密建造相关的核燃料循环设施,并取得了显着进展。
美国认为伊朗开发铀浓缩技术是伊朗核武器计划的组成部分,因为伊朗一旦建成了铀浓缩设施,就能在任何时间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迅速生产出武器级浓缩铀,而伊朗在巨大的压力和一连串制裁决议面前,丝毫没有表现出放弃既定核计划的意图,对抗在所难免。
对于自己的核计划,伊朗政府一贯否认有制造核武器的意图,再三重申是为了发电和满足医疗与农业所需。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并不支持伊朗的表白,2009年11月伊朗秘密建立新的铀浓缩设施的消息传出后,伊朗的处境进一步孤立。2010年2月19日,西方媒体广泛报道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即将提交的一份报告中指责伊朗正在秘密研发核弹头的消息。该机构新任总干事明白相告,“我们获取的情报显示,伊朗过去或眼下都在秘密研发用于导弹的核爆炸装置”,他还证实了关于伊朗生产纯度为20%浓缩铀的说法。
从伊朗的角度来看,放弃和退缩意味着彻底失败。因为以往半个世纪,这个国家为成为核大国而付出的代价太大了。除了受到周边国家和西方的高度警觉这一巨大的政治代价,为开发核技术与建立核设施所投入的巨额费用严重拖累了石油工业的复苏。由于战争摧残和设备老化,伊朗石油工业日渐萎缩,原油日产量从革命前的600万桶下降到目前的不足380万桶,而国内一半以上的汽油和柴油竟然需要进口。据西方专家判断,如不及时扭转这样的局面,不出10年,伊朗将不再是一个石油输出国。考虑到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80%,政府预算的60%也来自石油收入,这样的前景是不堪设想的。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伊朗能退缩么?即便退缩,已经付出的高昂代价能都得到补偿么?即便退缩可以换来美国对伊朗体制的认同,体制安全可以得到保证,但谁能补偿数千亿美元的巨额损失和20年的发展机遇期?
根据安理会以往的3个制裁决议(第1737、1747和1803号决议),伊朗的核技术与中远程导弹开发及生产部门、相关负责人和革命卫队将领都在制裁名单之上,相关材料进口渠道和资金往来都被冻结,甚至重型常规武器的进口也被禁止,接下来的制裁又会是什么?新的制裁能保证伊朗民众的日常生活不受到影响么?
从中东的宗教和民族关系看伊朗核危机的发展前景
对于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坚持维护核不扩散体系的问题,一旦伊朗拥有核威慑力,核不扩散体系势必会进一步被打破,核安全势必难保;
也有人说是伊朗同西方国家关系问题,特别是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问题,只要美国承认伊朗现行体制,双边关系正常化,伊朗不再为国家安全担忧,自然就没有坚持发展核威慑力的必要了;而伊朗的公开言论则认为,他们是在合法行使本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外界无权干涉伊朗的这一合法权利。实际上,对于伊朗核问题的思考,不仅要避免单一视角,也要避免冷战思维,更多的思考似乎应该集中在现行国际行为准则和中东的宗教与民族关系上。
现行国际行为准则在这一问题的体现就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必须得到尊重,同时尽量避免军事解决。可以说,这两项的前者是解决伊朗核危机应该坚持的底线,后者则在一定程度是愿望的表达。历史告诉我们,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和军事解决的选择是难以确定的。仅就冷战结束后海湾地区发生的三次战争而言,无论是1990年萨达姆入侵科威特、1991年联合国授权的多国部队解放科威特,还是2003年美国主导的联军发动的伊拉克战争,事先都存在政治解决的可能,但最终都是诉诸武力。因此,伊朗核危机也存在着最终以武力解决的可能。
从中东的宗教和民族关系来看,问题似乎更加沉重。中东的历史一向是各种文明交融和冲突的历史,中东的土地一向是各种宗教和民族冲突的舞台。中东主要民族关系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新的冲突就会席卷整个地区,直至形成新的平衡。
冷战期间,在美国和苏联的干预下,阿拉伯、波斯、突厥和犹太这中东四大主体民族各有各的后台,尽管冲突不断,但基本维持了该地区的势力平衡。
美苏冷战在中东地区最早决出胜负。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在美国主导下实现了和平,标志着苏联的失败和美国的胜利。但与此同时,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将不仅将伊朗转变为美国的敌人,还通过什叶派的革命输出将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赶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引发了萨达姆领导的伊拉克在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支持下发动对伊朗的战争。这场战争是中东势力平衡被打破的必然结果,也是逊尼派的阿拉伯人和什叶派的波斯人之间的一场新的血腥较量。
两伊战争基本上打了个平手,后果是两败俱伤。战后萨达姆的错误政策不仅导致自己亡党亡国,还给伊朗的崛起制造了绝好的机会。历史上的伊朗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国,今天的希腊、土耳其、巴基斯坦和印度西部地区都在2500年前波斯帝国的疆域之内。伊朗的崛起,特别是拥有核威慑力的伊朗的崛起,势必会对中东新的势力均衡带来巨大的变数,引发难以遏制的核竞争。
以色列是目前中东唯一拥有核威慑力的国家,也是被伊朗视为死敌的国家。对于伊朗的“核崛起”,以色列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在同整个阿拉伯世界实现和解之前,以色列弃核与中东无核化进程是难以启动的。
对于伊朗的“核崛起”,阿拉伯国家也绝对不会接受。只有土耳其静观事态发展,因为伊朗的核突破不仅意味着波斯帝国有了复苏的希望,也意味着曾经统治了整个阿拉伯世界4个世纪之久的突厥人合理启动核突破的可能。
但今天的伊朗毕竟同2500年前的波斯帝国有着本质的不同。自从波斯帝国在1300多年前臣服于阿拉伯人并皈依了伊斯兰教之后,波斯人同阿拉伯人的冲突不仅是中东主体民族之间的生存空间冲突,也具备了伊斯兰教教派冲突的鲜明特征,阿拉伯人是绝对不会面对可能拥有核威慑力的伊朗而无动于衷的。
显然,除了国际行为准则以外,伊朗面临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国际行为准则未能阻止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拥核,但在犹太国家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压力面前,伊朗和平拥有核威慑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伊朗在多重压力面前拒不妥协,势必给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制造口实,而外部势力的军事介入完全有可能打断伊朗崛起的进程。
这就是核问题的症结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伊朗核问题的实质是伊朗如何确定自己的国家地位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伊朗手里。
❽ 这一消息引起国际震动,让外界心存忐忑,伊朗为何治愈率极高
伊朗治愈率极高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因为中国对伊朗的援助,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治愈的标准,可能和世界其他国家有点不一样。
01中国对伊朗的援助
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援助,伊朗现在已经爆炸,甚至可能亡国了,这一点都不夸张,因为伊朗的卫生医疗体系非常的不完善,这主要源自于美国长期对伊朗的控制和打压。也正是伊朗的医疗卫生体系不完善,所以对于中国专家的建议,伊朗是言听计从,基本上中国专家说啥就是啥,绝对不会有人跳出来装逼打脸,这种剧情在伊朗不存在的。
04伊朗大多都是轻症患者
因为伊朗没有像其他国家那样一直封锁消息,而是很积极的检测,所以这些病人发现的都比较早,属于轻症患者,轻症患者是比较容易治愈的,真正难治愈的是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大多都是由轻症患者演变而来的,或者是交叉感染而来的,伊朗检测的早早治疗,由轻症变者变成重症病者的人就会变少,治愈难度自然也会变小。
❾ 中东地区的工业体系国家非常少,为何伊朗能仿制出世界先进武器呢
本身伊朗的军事实力也是不弱的,他拥有着比较完善的军工体系,所以也积累了武器制造方面的先进经验,所以能够制造出世界级的先进武器。虽然伊朗政局和社会局面都不是很稳定,长期会有战争爆发,但本身他们却是很强大的,在和伊拉克的战争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虽然经过现在这几十年的衰弱。经济和整体军事实力都有所下降,但却积累了很强的战争经验。
又因为他们的石油储量非常丰富,也使得他们能够有大量的资金去支持这些武器的研发。另外伊朗军队的人员待遇普遍不怎么样,社会福利待遇也并不好,而节省下来的这部分钱几乎都用到了军事武器研发上,这也给这些武器的研发提供了经济方面的强力支援。
❿ 伊朗问题
战争会给一个国家增加很大的负担 美国挑唆菲律宾 越南 日本和中国搞军事摩擦 就是想让中国和他们打起来拖累中国的发展 美国会给自己找一个负担背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