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与伊朗核问题
伊朗不会是第二个伊拉克
www.xaislam.com 2005-4-27
王蔚
布什总统进入第二个任期后麻烦事不少。朝鲜宣布自己已经拥有核武器,并宣布不再参加六方会谈;伊朗则宣布中断与欧盟关于核问题的谈判,并警告美国不要轻举妄动;叙利亚也赶来凑热闹,宣布与伊朗结盟共同对抗美国。美国一手操办的伊拉克大选也不顺心,与伊朗关系密切的什叶派穆斯林伊拉克联盟赢得了大选,即将组织政府。虽说有美国大兵驻扎临时还不会有多大意外,但这毕竟是块心病。这一切逼得布什总统很快从就职的喜庆中清醒过来,着手处理这摁下葫芦瓢起来的复杂局面。布什总统的一大举措就是出访欧洲,为未来的大动作做些准备。
国内媒体开始大炒伊朗核危机,认为伊朗将是下一个伊拉克,认为美国已经在做进攻伊朗的准备。尤其是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以及美国副总统的强硬表态更加剧了人们的这种担忧。美国总统布什2月18日赴欧前夕也表示,虽说战争不是总统解决问题的首选,但总统不能承诺不用战争解决问题。这也是在向全世界发出信息,我没说打,但也没有说一定不打,打不打在我。布什总统就任以来已经进行了两场战争,且都非常顺利。对于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布什总统已经没有什么后顾之忧。问题是布什总统会在什么时机选择战争,会选择一种什么程度、什么范围的战争。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种议论,认为伊朗会是下一个伊拉克。美国将通过军事入侵的方式更换伊朗政权,以实现布什总统的中东大民主计划。我认为,美国不会照此行事。伊朗不会成为伊拉克的翻版。美国对伊朗很可能采取精确打击的手段,并且极有可能假手以色列。
一、美国的考虑
1、就对周围国家的影响而言,伊朗无法与伊拉克相比。
伊拉克自古以来是阿拉伯世界的核心地带,伊拉克对于阿拉伯世界的影响极大。伊拉克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人口、资源角度讲都是阿拉伯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国家。美国早就对伊拉克垂涎已久。萨达姆的狂傲正好为布什提供了借口,于是布什打着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反恐的旗号开进了伊拉克。由于萨达姆长期实行独裁统治,已失人心,因此,美国可以不费多少事就可开进巴格达。但伊朗就不同了。伊朗对中东周围国家的影响非常有限。美国没有必要非要拿下伊朗。
2、伊朗地处伊朗高原,排兵布阵没有伊拉克方便。
美国现在的作战方式是靠情报、靠准备。这种作战方式在平原地区作战能够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在平原地区,飞机可以准确无误地袭击目标,坦克与装甲部队可以快速地纵深推进,后勤保障可以及时到位。到了山区,这一切都行不通。山区不适合于大规模作战,而只适合于小规模行动。而这等于把美国的优势抵消。看看美国进行的战争,只要是在山地进行的战争基本上都没有胜过。越南是这样,朝鲜也是这样。因此不到万不得已,美国不会再在山地作战。再说,伊朗的人口、面积都比伊拉克大的多,有足够的回旋空间。
3、伊朗没有美国可利用的第五纵队,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01年美国打阿富汗,阿富汗的北方联盟是先头部队;2003年美国进攻伊拉克,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充当了急先锋。而看看伊朗,就知道美国没有可以利用的力量。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克的。没有内部反对势力的支持,美国人很难打赢战争。伊朗不是没有反对派,而是反对派的力量太薄弱,根本没有可能被利用的可能。
4、美国在伊拉克还没有脱身,美国不大可能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美国占领伊拉克后已经成功地组织了伊拉克大选。虽说大选的结果不如美国人想象的那么理想,但也是目前最好的结局。虽说赢得大选的伊拉克联盟与伊朗关系密切,但他们也明白,没有美国人的进入,他们是不可能有这种机会的。因此,他们对于美国人是心存感激的。什叶派上台后,如果没有美国大兵的驻扎,恐怕局势很难稳定下来。因此,什叶派将会与美国合作很长一段时间。美国在伊拉克驻扎的15万军队不会马上撤走。虽说这15万军队可以抽出一部分参加对伊朗战争,但那样的结果是美国必须在两条战线上作战。两条战线作战历来为兵家用兵之大忌。熟悉战争的切尼与拉姆斯菲尔德不会贸然行事。
二、伊朗的算盘
1、伊朗领导人不是萨达姆,不会硬碰硬。
就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小国家,没有一个是美国的真正对手。无论是南联盟、还是阿富汗、还是伊拉克,当美国人决定要行动时,谁都不是美国的对手。曾与伊拉克打了8年仗不分胜负的伊朗领导人不会不明白这一点。米洛舍维奇被囚、奥马尔被推翻、萨达姆的被擒,这些都是伊朗领导人的前车之鉴。从伊朗领导人的行事看,他们一直很谨慎,一直不愿意把话说绝。我们注意到,伊朗最近的态度转硬是在朝鲜宣布拥有核武器之后。伊朗很可能认为美国会把矛头指向朝鲜,暂时伊朗无虞。也有一种考虑就是注意到布什要出访欧洲,借强硬态度提高谈判的筹码。伊朗明白,在伊朗的核问题上,欧洲的态度要比美国缓和得多。欧盟一直要用提供轻水反应堆技术换取伊朗不发展核武器。我认为,伊朗在布什访欧之前态度强硬,试探的成分多。如果美国与欧洲态度很坚决,比如欧盟坚定地站在美国一边,伊朗的态度可能会变软。
2、伊朗人明白,俄罗斯人靠不住,叙利亚靠不上。
伊朗的核计划受到俄罗斯的帮助。2月13日,伊朗主管核项目最高官员表示,伊朗将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建第二个核电站。俄罗斯也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应当说,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是不错的。但这种不错不能理解成当伊朗真正受到美国威胁时俄罗斯会帮什么忙。大家可能还记得1999年南联盟被炸。当时,南联盟也与俄罗斯结成所谓的联盟,但当战争打响,俄罗斯并没有坚决反对,还不是听任美欧为所欲为。道理很简单,俄罗斯已经沦落成为一个二流国家,已经不是美国与欧盟的对手。至于叙利亚与伊朗的所谓联盟,那更靠不上。相互打打气还可以,要谈实质性地联手抗美,也只是一种愿望而已。伊朗邻国中就这么两个国家算是友好国家。一个靠不住,一个靠不上。把命运放到别人的身上,肯定是不行的。
3、伊朗领导人的尴尬处境:降也不是,战也不是。
从历史上讲,波斯民族就是个好战的不易征服的民族。这种民族性格决定了其领导人不可能轻易向外部势力低头。因为轻易向外部势力认输有可能使国民看不起,从而失去威信及领导权。从这一点上分析,伊朗领导人肯定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投降。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如果找不到让伊朗领导人体面让步的台阶,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但美国与欧盟的态度又很坚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如果美欧不让步,那只有战争这条路。而战争也不是好打的。伊朗人连伊拉克人都打不过,能打过美国?因此,伊朗人不会轻易言战。虽说伊朗号称准备了700万民兵,但那也是做样子看看。现代的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人海战术起不了主要作用。只要不是肉搏战,700万与70万没有多大区别。美国人现在一般是不会选择肉搏战的。
三、可能的结局
布什政府目前看来只有四个选择:一是接受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斡旋,虽说目前伊朗拒绝了三国的建议,但重回谈判桌的希望极大;二是在三国谈判失败后再提交安理会以图对伊朗进行制裁,中国虽说已经表明态度反对把这个问题提交安理会,但中国一般不会投反对票;第三是假手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定点清除。布什17日已明确表示,“美国支持以色列维护其领土安全,一旦以色列安全受到威胁,美国将向以色列提供支持。”对于伊朗的核计划,最关注的就是以色列。当然以色列曾经先发制人地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对于伊朗,以色列也会这样做。况且伊朗曾经威胁要从地图上抹掉以色列;第四是直接进行空中打击,对伊朗实施破坏式轰炸,用对付南联盟的办法对付伊朗,这是美国最可能的打击方式。从第一步到第四步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估计2005年年内走不到这一步。
❷ 美国和伊朗怎么打起来了
伊朗威胁到了美国石油八圈的地位,想要去美元化。
❸ 美国为什么打击伊朗伊朗和中国接壤吗
伊朗与中国相隔5500公里,地处中东阿拉伯国家。
❹ 美国打伊朗对世界各国的坏处
中东产油区彻底被美国控制....世界各国除了几个自身产油的国家可以支持一段时间外...全都要受制于美国
❺ 美国攻打伊朗最新消息
还没打,不过各国报刊都报道美国将在今年上半年动手。最近伊朗一架无人机突破美航母防线,在其上空盘旋25分钟被发现,成为除俄罗斯以外另一个能突破美航母防线的国家。另外,伊朗正在加紧研制“流星”4导弹,据说可打到印度洋
❻ 伊朗究竟是为了什么原因和美国交恶
主要原因是伊斯兰革命的胜利。
起因事件:
1、伊斯兰革命:
1951年,穆罕默德·摩萨台成为伊朗民选首相,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们所有。
英美岂能白白让自己利益受损,于是,英国军情六处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共同策动了一场‘阿贾克斯行动’,成功在1953年推翻时任总统摩萨台,让巴列维国王重新上台。
巴列维上台后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国蓝图来进行改革,同时打压国内宗教势力,还签下了美国军事人员在伊朗的治外法权。
那时的德黑兰俨然成了西方文化大都市,妇女着装西化,可口可乐大广告牌随处伫立。这引起民族、宗教人士的极度不满。
伊朗开始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政府出动军警镇压,在德黑兰,有数万示威者被打死,
1979年,宗教领袖发动伊斯兰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示威和罢工,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中立,巴列维被迫流亡,巴列维王朝覆亡。
2、美伊断交
1979年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
同年10月,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的消息被传回国内,愤怒的德黑兰穆斯林群众冲入了美国大使馆,扣留了使馆人员,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这场人质危机始于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续到1981年的1月20日,长达444天。
电影《逃离德黑兰》讲述的就是这一伊朗人质危机事件。
(6)共同关注最新一期美国怎么打伊朗扩展阅读:
美国制裁对伊朗的制裁:
路透社称,为遏制伊朗导弹与核计划并削弱伊朗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特朗普5月宣布退出伊核协议,8月重启对伊非能源领域制裁,现在又宣布新制裁,试图用一系列“组合拳”令伊朗最终屈服。
美国财政部发布通告称,从5日起对涉及伊朗金融、航运、航空、能源等领域超过700个个人、实体、飞机和船只实施制裁,其中包括50家伊朗银行及其境内外分支机构、伊朗国有航空公司及旗下67架飞机和伊朗原子能机构。
此次制裁重点瞄准伊朗石油出口。伊朗石油蕴藏量位居世界第四,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和伊拉克的第三大产油国。按特朗普所说,制裁是要“迫使伊朗的石油出口收入降至为零”,以限制伊朗介入也门、叙利亚等国,并迫使伊朗同意就核问题重新谈判。
此外,美国国务卿蓬佩奥5日宣布,美国将暂时允许8个国家或地区在美对伊朗制裁后继续购买伊朗石油。这些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意大利、希腊、日本、韩国、土耳其和中国台湾地区。豁免期限只有180天,到期后不会延长。
另据报道,为展示高大形象,特朗普在宣布对伊朗新制裁时,模仿美剧《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桥段,在“推特”上发布一张海报图。图中他从层层迷雾中走来,配以“制裁将至,11月5日”字样。
对此,《权力的游戏》制作方美国HBO电视网迅速声明“不希望商标被用于政治用途”。接下来,美国网友轮番斗图,以相同底图绘制“诉讼书将至”“米勒将至”(注:米勒是负责调查特朗普团队“通俄门”的特别检察官),甚至“牢狱将至”。
❼ 美国会打伊朗吗,为什么,伊朗核问题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美国动手与否,取决于从其本国利益来看伊朗的核问题对世界核秩序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伊朗不妥协,打的可能很大。至于大打、小打还是局部打,暂且不去讨论。
❽ 特朗普本周再度评判伊核问题伊朗怎么回应
关于伊核协议,特朗普政府再度面临抉择。
本周五(1月12日),特朗普政府计划将宣布是否放弃取消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而伊朗方面则回应称,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从法律层面上,美国如要退出(伊核协议),其影响并不大,但其政治意义是非常重要。目前已不存在重新谈判的可能。”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金良祥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
随后一年多,伊朗被冻结的海外资产陆续解除、石油出口增长明显、欧洲订单纷至而来。2016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为7.4%。
然而,在一系列大笔订单和亮眼经济数据的背后,伊朗民众的生活水平仍没有得到显着提升。去年12月28日开始连续数日爆发的反政府抗议示威活动,也正始于民众对政府提振经济的诉求。
“伊朗发生的大规模抗议会对特朗普的决策有一定的影响。”潜旭明补充道,如果特朗普执意重启制裁,则已在伊朗的外资将慑于制裁而从伊朗撤走,伊朗经济将进一步恶化,在此背景下,伊朗存在重启核武研究的可能性,“这是美国和国际社会不愿意看到的。”
❾ 美国与伊朗两个国家隔那么远怎么开战
最直接的可以是远程洲际导弹打过去
也可以航母从印度洋到阿拉伯海过去到波斯湾就到了伊朗家门口了
还可以是,在伊朗旁边的伊拉克就有美军基地,可以直接出击
❿ 我爸问我美国为什么打伊朗、还有以色列为什么和中国处的好
1. 占领伊朗,美国可以确保自身发展战略优势
2.占领伊朗,美国可以左右中、欧、日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3.占领伊朗,美国可以进一步遏制俄罗斯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世界大国,军事强国。联合中俄,可以确保美国无法取得联合国动武授权,使美国出师无名。在获得中俄大量便携式导弹、夜战武器、各种火炮后和地雷、水雷、潜艇等武器装备后,伊朗还要高度重视,如何利用中俄的技术,演练攻打航母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