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国土面积和人口数
伊朗位于北纬25度~40度,东经44度~63.5度,在亚洲的西南部,北接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濒临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隔海相望;西与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南隔波斯湾、阿曼湾与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等国相望。边界线总长8731公里,其中30%为海岸线。伊朗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是一个高原和山地相间的国家,平均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最高峰达马万德海拔5671米,境内1/4为沙漠。伊朗境内主要河流有卡伦河(全长850公里)和塞菲德河(全长约1000公里)。
据伊朗国家统计中心发布数据,截至2010年底,伊朗人口数量为7,473.3万,其中德黑兰人口数约1,400万。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人口为3,795.8万人,占比50.8%;女性人口数3677.5万,占比49.2%,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从城乡分布来看,城镇人口为5363.8万人,占比69.3%;农村人口2109.5万人,占比30.7%。其中,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德黑兰、马什哈德、伊斯法罕等大城市。
目前在伊朗长期居住的华人约80余人,主要分布在德黑兰及其他大中城市。
‘贰’ 求伊朗的经济状况,以及伊朗国民生活水平跟中国北京的比较
7004.9万(2006年11月伊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德黑兰 675万。马什哈德188万,伊斯法罕126万.
2007年 伊朗 GDP总额达2429亿美元,人均GDP约为3440美元
算上国内物价,膨胀等因素,伊朗的生活水平大概和山东接近,同属于世界第83位, 山东人均40000人民币左右,北京70000人民币左右,算上物价其实不会差到哪里去,个人 廉价品消费应该差不多,所以伊朗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你还得考虑他们的风俗习惯,伊朗人是否有经常旅游或者上学比较远,需要你这个箱包类的产品,或者市场上箱包类产品是否成熟,供不应求还是大于求,总之,出国赚钱的确比国内多,但是你的担当这个风险了
‘叁’ 现在的伊朗怎么样了
内贾德很牛啊!
仅仅6个月前,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这个名字几乎不为世界所知,如今他已经是被全球媒体关注最多的人物之一。
仅仅6个月,这位伊朗总统已经以他强硬的姿态改变了伊朗核谈判的态势,并在逐步争夺中东地区的主导权,迫使白宫恳求他回到谈判桌上来。
当西方分析家们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些消费着西方文化、乐于参加德黑兰北部欧式风格俱乐部的德黑兰知识分子身上时,他们没有看到德黑兰南部的中低收入居民区,他们也忽视了伊朗贫穷的农村,正是这些人使内贾德在2005年6月的伊朗总统大选中打败了有着丰富政治经验、颇具知名度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贾尼,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而内贾德就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
同样,内贾德在一周内第二次说出“纳粹大屠杀是个神话”的时候,他也恰恰是在前往伊朗南部三省视察工作的途中。
在德黑兰东部的工薪阶层低收入街区纳尔马克区,有一幢毫不起眼的两层楼,这个只有90平米的公寓楼就是内贾德的家。在这里,他和他的子女住在底层,二层则住着他的父亲,一位铁匠。即使当了总统后,他也执意要留在原来的这幢公寓楼内,最后才不得不因为安全原因而离开。这一小小的细节,也许恰恰可以从一个侧面解开内贾德之谜。
如果说美国总统布什试图用快人快语博得国内民众追捧的话,那么内贾德就任总统以来在伊朗国内的每一步举措也同样走得自信而有个性。
与人民在一起,是内贾德的口号。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第一次内阁会议是在玛什哈德的伊玛姆礼萨清真寺举行的。他命令把总统官邸内所有绚丽的波斯地毯全部拿走,而这绝不是做秀。他还允诺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送到每个老百姓的餐桌上,并缩小经理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
“他是个有点怪异的家伙”。这是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在接受美国公众电视台采访时针对内贾德有关以色列的一番惊人之语做出的最有味道的评论。对于美国来说,内贾德让美国人感到琢磨不透,他们更熟悉拉夫桑贾尼、哈塔米等等这些与西方保持着良好关系的伊朗政治家。内贾德的当选使美国感到忧心忡忡。
在伊朗大选结果刚刚公布后不久,美国国务院立刻发表声明,指责伊朗大选既不公正也缺少自由。随后,又有当年的美国人质出来指认内贾德参与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国使馆人员的事件。甚至在内贾德于2005年9月即将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亮相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还传出了美国可能不会给他发放签证的消息。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天平微妙地改变了美国和伊朗两方的政治砝码。现在美国要依赖伊朗维持伊拉克的稳定,而这反过来给了伊朗在核谈判桌上与美国叫板的筹码。内贾德当选后,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理和总统纷纷出访伊朗,这两位萨达姆的宿敌与内贾德的相会似乎有点“老战友相逢”的意味,伊拉克的政治天平也越来越向伊朗倾斜了。而当内贾德口出“应该把以色列从地图中抹去”,在一周内两次抛出“纳粹大屠杀是个神话”言论时,西方政治分析家似乎从他的话语中读出了更多的意味。
2005年5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赴以色列调查其核武库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关注,一些西方评论家认为,内贾德的反以言论是在争取国内年轻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处于西亚通往欧洲和中亚通往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伊朗高原,多次遭到强悍的外族入侵,山河几度破碎,数不清的操着各种语言、信仰和习俗的部落、民族在这里生存。在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国际关系结构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内的统一信仰、团结和邻国的睦邻友好,伊朗能够在美国、以色列的重重包围和威胁下实现发展经济和民族复兴的梦想。
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内贾德是个“有点怪异的家伙”。
而未来,这位出身平民的铁匠之子将把伊朗带向何方,将会给世界政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人们将拭目以待
‘肆’ 伊朗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人们出国旅游都很方便,你想去哪儿,带上钱、办个签证、订个机票就可以搞定了。近年来东南亚和西亚的国家很受中国人欢迎,包括伊朗。现在在社会上有一个现象,如果你跟朋友提出你要去伊朗旅游,他们都会问:“伊朗安全吗?”。很多人觉得伊朗像伊拉克和阿富汗,社会动荡、恐怖袭击、打仗。其实我们都需要对伊朗的印象做一些改观,今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下真实的伊朗。
伊朗是一个穆斯林国家,所以伊朗是禁酒的。在伊朗很难找到酒喝,因为这个国家绝大多数伊朗人是穆斯林。于是伊朗创造了无酒精啤酒,为了打击自己国家的酒精走私,伊朗鼓励国人喝没有酒精的啤酒来代替饮酒。他们除了有禁酒文化,还有一夫多妻制。在伊朗,一名男子最多可以娶四个老婆,但同时丈夫也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妻子,不能厚此薄彼。因为伊朗男女比例失调,如果只实行一夫一妻制,伊朗将会有很多的女性找不到对象。所以想要找媳妇的中国男游客也可以去伊朗试试哦,也可以去伊朗感受一下当百万富翁的感觉。
‘伍’ 地理高手请进~伊朗,伊拉克或沙特阿拉伯等等国家都是沙漠吗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西南部为厄尔布尔士山与科彼特山,东部为加恩-比尔兼德高地,北部有厄尔布兹山脉,德马万德峰海拔5670米,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宽阔的扎格罗斯山山系,约占国土面积一半。中部为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击平原。西南部地区与波斯湾中富有石油与天然气,藏量居世界前列;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东邻伊朗,西毗叙利亚、约旦,南连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东南濒波斯湾。西南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东部平原倾斜;东北部有库尔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带,高原与山地间有占国土大部分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绝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两河在库尔纳汇合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平原南部地势低洼,多湖泊与沼泽。平原以东为扎格罗斯山系的西部边缘。西南部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叙利亚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为高原。西部红海沿岸为狭长平原,以东为赛拉特山。山地以东地势逐渐下降,直至东部平原。沙漠广布,其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有金、银、铜、铁、铝土、磷等矿藏。东部波斯湾沿岸陆上与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藏量极丰。
利比亚:全境95%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区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宽阔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荒漠与半荒漠占总面积90%以上;西北部与南部多砾漠、石漠;其余为沙漠,间有绿洲。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较广,为主要水源。
问题2:中原地区并非一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类型齐全,河南也基本这样。一眼望不到头是有可能的,在黄淮海平原一点山都没有。
3.中国荒漠化还没到那种程度,黄河虽然水量小但是还是哺育者两岸人民的,但是这些地方的确干旱,陕西秦岭以北还是有些河流的,做窑洞也是黄土高原上,总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边的沙漠也是有绿洲的。
4,没听说过大漠,可能只是再说沙漠大这样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对而言的,西方人嘛,往东发现就是东方喽,直到我们中国才发现东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罗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远东地区了。
‘陆’ 如果当年伊朗没有发生伊斯兰革命会不会比现在更发达更富裕更开放
更发达是肯定的,毕竟巴列维就是要搞工业化给自己玩死了。更开放就比较存疑了,即使是现在的伊朗,开放与保守都是并存的。农村更加保守而受教育者则较为开放。这一点其实与巴列维时期没什么差错。当然,你如果是指女性着装,那自然是开放的,巴列维也不管这个。更富裕就不一定了。要知道当初人民支持推翻巴列维就是因为巴列维的政策出了岔子。巴列维想让伊朗跑步进入工业化,忽视了伊朗传统的农民(巴列维曾经公开宣称,自己要让伊朗变成一个能拿出巨款向邻国买粮的国家),手工艺者等等民间势力的利益,导致他们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后来推动革命的主力军。
‘柒’ 伊朗百姓不断穷困,为何还是那么支持哈梅内伊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终也会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败也百姓,说明了百姓那是每个国家统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国家都必须以百姓为根本,一切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断让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国家,自然越来越强大。而反之如果不断让百姓穷困,领导人自然会被推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现在伊朗百姓不断穷困,民不聊生,为何百姓却还是那么支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所以穷困潦倒也并不可怕,这一点非常直接。现在伊朗的困难,反而成为伊朗人修行和团结的点,使得伊朗更加团结在最高领袖周围。但是随着西方的不断渗透和颜色革命,其实伊朗也在酝酿巨大的危机,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啊。
‘捌’ 伊朗现在是靠石油致富的,石油开采前伊朗以什么为主收入呢
主要是依靠农业为主要收入的。众所周知,伊朗的石油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现在伊朗的石油出口,是推动它们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因素。许多发展国家都是像伊朗一样,出口资源,来带动一系列相关经济的发展。因为是有是现在阶段的主要能源资源,而石油的资源有限,许多地区相当缺乏石油资源。
后来伊朗的国王对于他们的土地政策进行了改革,推动了伊朗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农业方面的发展。农民们分到了自己的耕地。耕种的收获,也让农民们能够自给自足,能够相对富有,提高了农民们的收入,也让他们更有了生产的积极性。
‘玖’ 为什么伊朗在七十年代那么开放,现在却越来越封闭从对待女性的态度可见一斑。
伊斯兰教对于女性的禁锢让这里的女人们生活在卑微痛苦中而无法自拔。法律规定女人出门必须着长袍,围巾,否则,被警察发现,就会将其拘捕,同时,这里的公交车还设立前后两种座位,前面的座位为男士享用,女性只能坐在后排,即使是家里的私车,也不允许女性坐在前排,即使是外国游客或政府工作人员也无一例外。
当然,各个阿拉伯国家的妇女戴面纱也是不同的。一部分国家的农村或是牧区,妇女不只不戴面纱,并且还和男子一块下地劳动。另外有的地方的妇女,用戴草帽代替戴面纱。还有的区域的妇女,用头巾或者披肩代替面纱。
‘拾’ 人口竟然增长高达150倍,伊朗德黑兰的人口增长为何如此恐怖
因为政府决定首都德黑兰的城市面积太小了,根本就容不下这么多人,就开始扩建,加上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国,家里有钱就大力改善医疗水平,让居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几乎每个居民都不用上班,就有钱花,生活无压力,所以人口自然上涨就快了。
03、石油为百姓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
因为伊朗有着非常丰富的石油资源,感觉就是用不完的,因此居民只要拿着国家分给的石油补贴,就可以过上舒心的日子,生活也没有压力,感觉就是不用干活,天上会掉馅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