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去过伊朗的朋友们,请问在伊朗,让你最吃惊的事情是什么
在伊朗最让我吃惊的就是这个国家竟然会禁酒,还有他们国家强制妇女要戴头巾,在他们国家几乎是没有娱乐场所的。在他们国家是看不到有酒的销售的,但是除了一些一谋利为目的的黑市,可见他们是非常注重养生的。他们喜欢吃烤肉,喜欢喝茶,对外地来的客人也是非常的热情的。
个人感觉他们国家的禁酒令跟对妇女的保护做的非常好,禁酒了就不会酒驾,不会有打架闹事,对身体起到了一定的好处,还有就是对妇女的尊重与保护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⑵ 去伊朗的禁忌
一,着装
在伊朗的外国妇女,虽不必将身体裹得严严实实,但也不能太暴露,如不宜穿超短裙,不可袒胸露背等。
二,礼仪
男女之间不可握手或亲吻。在伊朗,对不太熟悉的人,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女子出嫁后多保留娘家的姓及名,但称呼某某夫人时,需用丈夫的姓。应邀赴家宴,习惯做法是送鲜花或糖果。落座谈话时,应将两手放平。若双手交叉说话,会被认为傲慢,甚至有挑衅之意。
三,宗教
参观清真寺必须脱鞋,而头部却需用帽子或手帕等衣物罩住。
四,饮食
用餐时,仅备盘子与水杯,用右手取食。禁猪肉,不食自死、病死或未经阿訇、毛拉念经宰杀的牲口,也不吃外形不端正的动物肉,忌吃无鳍、无鳞的鱼。禁酒和含酒精饮料。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
五,其他
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不得用手触摸小孩的头部,忌讳议论婴儿的眼睛。忌讳以竖大拇指夸赞人。忌讳交谈时背对着另一个人。高声谈笑是粗鲁行为。乘坐公交车,男女需分开,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
⑶ 伊朗人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伊朗风俗习惯为:
1.在斋月来临前,即在伊历8月下旬,伊朗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房间,彻底打扫卫生,有的自动到清真寺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以清洁明亮的环境迎接尊贵的斋月的到来。
2.伊朗幸运的数字“7”对伊朗人来说是吉利的象征:伊朗春节之际要在餐桌上摆上7种由字母s开头的食物,妇女化妆品有7种颜色,结婚时给新娘腰带上打7个。
3.如果无意中将5只茶杯或5只茶碟放成一排,这表明今有客人来访。家里人要为出门3天的人做面条,以求平安
⑷ 伊朗人没有什么娱乐吗,有音乐和舞蹈吗,女人可以跳舞吗,民间舞和现代舞,在家里她们也要戴头巾吗
在家里一般不用带头巾的
比较传统的 出门是一定要带头巾的
比较现代的 年轻人戴头巾的就可能会比较少了 不过伊朗是提倡女人上街要戴头巾的~~`
前几天看亚洲杯 记得好像是伊朗队的比赛 刘建宏说 有一次 国际足球邀请赛伊朗主场和韩国比赛 韩国女球迷去伊朗加油 去了好多 结果 伊朗人要求韩国女球迷都要戴上头巾看比赛 因为韩国特现代 伊朗传统 不能让别的陌生男人看到女人的脸~``
跳舞应该是允许的吧 不玩过的就行```
⑸ 伊朗人的礼仪,(急需)
服饰礼仪
伊朗国内的民族很多,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装,但其样式大多比较简单,而且宽大,以适应温暖的气候。伊朗的男人一般穿不超过膝盖的长衫,腰围至脚面以上的围裤,头裹长长的包头巾。土库曼民族的女性穿着灯笼裤,这种裤子裤脚很小,以防风沙进入。在德黑兰库姆一带,妇女普遍穿伊斯兰的标准服饰,用一块大黑布从头遮到脚,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仪态礼仪
在伊朗,人们言谈举止是很有讲究的,在说话或跟对方正面而坐时,应将两手平放而不可双手交叉,双手交叉着说话,就会被认为态度傲慢,甚至被视为有意挑衅。在伊朗微笑和点头实际上只是主人的一种礼貌的表示,并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于他们洁身时多用左手,因而认为左手是不干净的,所以在接触取物时不能用左手。
相见礼仪
注重打招呼时的礼貌用语,是体现伊朗人良好素养的一个方面。人们相见时一般都要说"萨拉姆"(你好),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相见也是如此。他们喜欢别人在打招呼时称他们的姓并加上学术或职务的头衔。伊朗人取名字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一般与伊斯兰教有关的名字较多,如马哈穆德,拉苏尔,阿里等。妇女的名字多用兹芭,法拉赫等。女子出嫁后多保留娘家的姓名,现在称呼某某夫人时,也可用丈夫的姓。伊朗人在与宾客相见时,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然后亲吻对方的双颊。由于等级观念很强,见面礼节也有区别,身份相同的人以互吻嘴唇为礼;身份稍低的人以吻面颊为礼;身份差距很大的人,则以一方俯在另一方面前为礼。
餐饮礼仪
伊朗人的餐饮习俗独具风格。总体而言,他们爱吃面食,也吃米饭。对中国的大饼等比较喜爱。游牧地区的人们以牛奶、黄油为主食;农业区的人们主食有面饼、米饭等。喝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多爱喝红茶,并喜欢在茶中加糖。按当地传统,土库曼人唱歌前必喝红茶,每逢节庆喜事,人们必定先喝红茶,然后载歌载舞。
喜丧礼仪
根据穆斯林习俗,相亲相爱的男女双方,必须由男方提出求婚,经女方正式同意后,便可举行结婚仪式,他们从定婚到结婚要经过十几道程序。信奉伊斯兰教的土库曼民族,定亲时,男方要用30只羊送给女方作为聘礼。定亲后到结婚的前一天,男女双方不能见面,成婚一周后,新娘就回娘家,一旦知道怀孕了,则立即回夫家。伊朗伊斯兰教徒去世后,人们将其尸体移入清真寺的停尸房。在埋葬过程中,人们又为死者祈祷,埋葬后人们要为死者定期举行各种仪式,以示悼念。
节日来临之际,妇女忙着大扫除。除夕到来,合家欢聚,各家各户用干草点起"祝火",人们都从上面跳过去,意为免灾求和平。初一到初三,人们走访亲友,互祝新年快乐。最后一天,则是全家人外出郊游,这时大小公园里游客如云。
商务礼仪
在伊朗,进行商业性会面,递交名片是必要的,最好要用波斯文,实在不得已,也可用英文。伊朗工商界人士好礼而讲究正式礼节。在商务会谈时直截了当,往往效果不佳,他们不习惯于对事情立刻作出抉择。不要以洋娃娃作为礼物,否则会被误认为瞧不起他们信仰的宗教。
旅游礼仪
在公历3月到伊朗旅行是最好的季节。德里兰的美景往往使人陶醉,若北上黑海或南下波斯湾,那里风光更是迷人,碧波万顷。但外出旅行在大城市交通较拥护,如赶上穆斯林节日和星期五祈祷日,更是如此。即便这样,也应给老人让座。当地不许妇女与丈夫以外的男人同行。夫妻外出必须带上结婚证书。参观清真寺必须脱鞋,头上必须有一样东西,如帽子或手帕。
主要禁忌
伊朗人婴儿的眼睛特别第三,最忌讳别人议论婴儿的眼睛。他们忌讳左手递交物品,称左手为下贱的手。禁食猪肉,不食自死的牲口,也不吃外形可憎或不端正的动物的肉,忌吃无鳞的鱼。
⑹ 伊朗的跳火节是怎样的
伊朗太阳历每年最后一个星期三(公历3月中旬)是伊朗的民族传统节日“红色星期三”,其中跳越燃烧着的火堆是节日喜庆活动的重头戏,因此外国人习惯称“红色星期三”为“跳火节”伊朗大部分地区的水火并非势不两立。水在伊朗人看来是圣洁吉祥的象征。企盼来年能有如意郎君登门求婚的闺中待嫁女跳完火后拿起水罐,到泉眼或河边汲水,回来登上自家房顶,把水倾至地面,相信这样明年便会如愿以偿。跳火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伊朗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据说其来源要追溯到曾在伊朗广泛流传的古老宗教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俗称的“拜火教”。在伊朗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二晚上,很多伊朗民众都会在自家门前或街头点起篝火,从火堆上跳过,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跳火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伊朗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据说其来源要追溯到曾在伊朗广泛流传的古老宗教琐罗亚斯德教,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俗称的“拜火教”。在伊朗历新年前的最后一个星期二晚上,很多伊朗民众都会在自家门前或街头点起篝火,从火堆上跳过,表示烧掉“晦气”,迎来光明,驱邪灭病,幸福永存。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天刚刚黑,很多伊朗人便开始在家门口或者巷子中间点起了一堆堆的篝火。近年来,传统的跳火节被加入了新的元素,那就是燃放鞭炮烟花,噼噼啪啪的声音要一直持续到深夜。不少小伙子和姑娘们更是在篝火旁边放起音乐,人们仍聚集在篝火旁边,手拉手围成一圈唱歌跳舞,欢庆即将到来的新年。你听,一辆新的带着音箱的汽车又加入了庆祝的队伍,引来一阵的欢呼。
⑺ 伊朗人的习俗有哪些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一般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7)伊朗为什么喜欢站一排跳舞扩展阅读
前往伊朗旅游注意事项:
一、旅客可正常带入个人财物,有些价值昂贵的物品需要申报,由海关官员记录到个人护照里,被记录下的物品不能出售,离境时须向海关官员出示,如上述物品在伊遗失,应出示有关报失证明。
二、不准携带出入境的物品包括:含酒精的饮料、猪肉及相关制品、赌具、迷幻药物、武器、弹药、爆炸品、色情书刊、诋毁伊斯兰教和伊朗国家形象的一切书籍和音像制品及其他被伊朗法律禁止携带的物品。伊朗对出境旅客最多可携带的藏红花数量有限制规定。
三、入境后如需延期签证,须在停留期届满前向伊当地外事警察局提出申请。逾期居留将被处以45万里亚尔/天的罚款。如被怀疑非法经商或劳务,则要另受到劳工部门、财政部门的巨额罚款后才许离境。
⑻ 伊朗有什么 风俗
一、衣着: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穿长袖、盖过臀部、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穿颜色较深的长风衣,不得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士不得穿背心或短裤外出。
二、饮食:禁酒,忌食猪肉、狗肉。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后至日落前)在公开场合进行饮食或吸烟。
三、伊朗禁止赌博、卖淫,妇女不得从事唱歌、跳舞等职业。偷窃他人财物者将被依照伊斯兰法进行处罚。犯持枪抢劫、强奸罪将被处以死刑。
四、男士不可主动与伊朗女士握手,女士也不主动与伊朗男士握手;如女士主动握手,男士亦应礼貌回应。
五、伊朗人不喜欢与外国人有身体上的密切接触,勿与伊朗人挎胳膊(如照相时)。不得用手触摸小孩子的头部。称好时不能竖大拇指。说话时忌用食指指向他人和大声喧哗。伊朗人很讲究卫生,随地吐痰、扔杂物现象更是少见,口中异味较重会引起反感,会被认为缺乏修养。
六、乘坐公交车辆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共汽车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8)伊朗为什么喜欢站一排跳舞扩展阅读
访伊中国公民的注意事项:
一、为确保安全,不要选择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与伊朗接壤的陆路入出境。
二、避免独自前往偏僻地区,如需要,要有当地人陪同。要保管好自己的财物,特别是护照(丢失后办理补发签证等手续较麻烦),勿随身携带大量现金。
三、要随身携带护照(最好有护照首页及签证页复印件),以便应对执法人员的盘查。遇到盘查时,一定要保持冷静,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当对方要求查验外汇和护照时设法婉拒,但可表示愿到就近警察局去解决,以防被假冒警察欺骗。如上当受骗,及时报警,注意保存有关证据,记下重要特征和信息。
四、如果因故被伊方警察扣留或拘捕,有权要求警方协助与中国使馆取得联系,以便及时获得帮助。
⑼ 伊朗、土耳其怎么样防止广场舞大妈经常扰民
在那两个国家根本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没有哪个大妈敢在广场跳舞的。
⑽ 伊斯兰教不是很保守的吗,为何肚皮舞这种衣着暴露的舞蹈却发源于伊斯兰国家
因为
1. 肚皮舞在伊斯兰创立之前即流传以久。
2. 在中东以前的肚皮舞不是现在我们看的这个样子,穿的是又宽又大、可以遮住身体线条的民俗式外衣或长袍,唯一的装饰就是一条方巾或腰带,围在臀部以突出腰胯动作。
3. 在美国这个舞蹈先被命名成有色清意味的肚皮舞。然后在好莱坞电影中大量出现,服饰完全大改,改成露肚皮,亮片彩珠装饰的胸衣和腰饰、开叉长裙,满足西方文化中存在的那种对奥斯曼帝国后宫的那种感官刺激的臆想。。。结果成了肚皮舞的经典形象。
4. 然后这个美国版的完全变质,名字都改了的的“肚皮舞”又流传回中东。那时候西方游客到埃及土耳其旅游,看肚皮舞看到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形象。为了满足西方游客的这种心理期待,招揽客源,埃及的夜总会开始让肚皮舞娘们穿上和电影中一样的肚皮舞服装。而首开先河的就是一位名Badia Masanbi的夜总会老板,她本人也是一名舞者,1926年,她开设了埃及第一家夜总会,也正是她的夜总会,在30年代最先引进了好莱坞电影中的肚皮舞服装。从此,埃及舞者们便接受了这种专门的肚皮舞服装。这种肚皮舞服装样式一直沿用至今。
一句话,伊斯兰国家被冤枉大了。
下面是更详细的说明
伊斯兰教的创立,是西元七世纪的事,在此之前,从上古社会,肚皮舞即开始流传于民间,即使是宗教,也无法全面的控制民众,民间的传统习俗往往是非关宗教的;且肚皮舞一直都是女性之间聚会时的舞蹈,并非表演性质。所以宗教更是不需干涉。
其实不只伊斯兰,在古代社会,无论什麽宗教,在中国、在欧洲、在世界许多地区都觉得女性不该抛头露面,也一直轻视所谓的女性艺人(歌手、舞者、演员等)。而肚皮舞,是直到19世纪西方殖民者来到中东以后才首次见到的。据说是埃及当地的吉普赛人(或称Gawazee),这些民族一向游走在社会边缘,不受主流社会的规范,因此当西方驻军在埃及时,这些吉普赛人向他们卖艺(注二)赚钱。
而后到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美国。20世纪初在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在一堆科技展览中,一位商人独具慧眼,弄来了一个埃及舞者,并大张旗鼓的宣传:来喔~来看古怪东方的Belly
Dance!这就是在中东原本被称做的Oriental的舞怎麽变成了belly dance。该位商人为求耸动,特意将这个舞蹈以身体部位为名。在保守的20世纪初,直呼女性身上的部位是非常不礼貌的,其实对该位商人来说,本想叫HipDance (屁股舞)的,但Hip在当时更是冒犯之词,所以找个比较中性的belly。
这就是为什麽很多人隐约觉得肚皮舞这个名称不雅。其实没有什麽舞蹈是直接用身体运动部位做名称的。芭蕾舞不称做脚尖舞;佛朗明哥不称做踏脚舞;森巴舞不叫臀部舞;国标舞不叫扭腰舞;连踢踏舞都是取其特征,而不叫leg或feetdance。
说回芝加哥博览会,即使叫BellyDance,当时表演的舞者也是身穿全身的长袍,髋部系一条带子而已,并未露出肚皮。所以就产生了这样的结论:肚皮舞的衣着,并非从头到尾都这麽暴露。
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肚皮舞的衣着,是怎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
其实肚皮舞正式成为表演的专业,是在美国,在电影发明之后。早期好莱坞引进了许多中东舞者,拍了许多有肚皮舞的电影。许多后来的大师级舞者都有在当时的电影中演出。为求电影的效果,肚皮舞的服装渐渐"定装",胸罩式的上衣加上飘逸的裙子等。而肚皮舞首次的"编舞",也是发生在当时的美国。很有趣的,许多人看到好莱坞早期的肚皮舞电影时会发现舞群里有几个赫赫有名的中东肚皮舞者。但是怎麽跳的如此笨拙不堪呢?
其实因为之前在中东,舞者一向都是即兴跳舞,从来没有编过舞,因此到在电影里演出制式的舞码反而不习惯呢。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起,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来到埃及旅游,除了瞻仰金字塔、人面狮身像,更想要一睹肚皮舞娘的芳容。但在那个时候,埃及并没有特定的肚皮舞服装,事实上,就是在表演场合,舞者也是穿着又宽又大、可以遮住身体线条的民俗式外衣或长袍,唯一的装饰就是一条方巾或腰带,围在臀部以突出腰胯动作。但显然,这样的保守形象与好莱坞电影中美艳迷人的肚皮舞娘形象相去甚远,是远远满足不了西方游客对肚皮舞的审美期待的。为了满足西方游客的这种心理期待,招揽客源,埃及的夜总会开始让肚皮舞娘们穿上和电影中一样的肚皮舞服装。而首开先河的就是一位名叫Badia Masanbi的夜总会老板,她本人也是一名舞者,1926年,她开设了埃及第一家夜总会,也正是她的夜总会,在30年代最先引进了好莱坞电影中的肚皮舞服装。从此,埃及舞者们便接受了这种专门的肚皮舞服装。这种肚皮舞服装样式一直沿用至今,即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卡巴莱肚皮舞服装,性感、华美而闪耀。
肚皮舞在当时的美国掀起了一鼓热潮。中东接着也掀起了电影热。埃及即是当时的电影重镇。出产了许多许多肚皮舞电影,许多肚皮舞者发展至登峰造极。土耳其也发展了许多肚皮舞电影,产生肚皮舞明星。俱乐部、夜总会夜夜笙歌,许多现在和当时知名的肚皮舞巨星当初都是在这些场所的表演成名的。
但是,肚皮舞后来在埃及却渐渐没落。有一阵子埃及是开放的,但是当欧美国家与中东国家关系越趋紧张,伊斯兰复兴派就会在社会上取得较大势力。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注三),也是媒体常称的基本教义派,后来在埃及势力扩大,打压肚皮舞,许多肚皮舞夜总会歇业或转型,靠肚皮舞为生的舞者渐渐退出,或转至欧美发展,很多知名的舞者则退休了,因为受够了基本教义派的攻击及污辱;现在留在埃及知名的肚皮舞舞者,出入总是要一层层保镳保护。
所以其实肚皮舞在现在的中东的发展,要看该国的政治社会情势。并非中东所有国家都是很保守的。并非只要是穆斯林为主的国家都只有一个样貌。
土耳其一直采取政教分离、黎巴嫩有各半的基督徒和穆斯林,有兼容并蓄的传统;叙利亚由什叶派的Alevi主政,Alevi是伊斯兰中十分开明的教派、埃及自古即是阿拉伯文化及艺术、娱乐中心,也曾经十分开放、伊朗在革命之前也十分开放、伊拉克的侯赛因不以宗教治国,女性不被约束,也算开放;巴林也是较为开放的地方,有海湾夜总会之称。
这些国家,都比较有肚皮舞者在当地发展(现在伊朗则没有了)。但伊朗跟伊拉克现在肚皮舞者几乎绝迹了,伊拉克在美国入侵之后,教派暴力冲突,女性的人身安全变的非常危险,且因美国对当地的侵略,基本教义派开始高涨。
但是因为西方与中东国家关系越来越紧张,当有外力的侵略时,当地很容易会倾向排外及回归传统、自我认同、民族主义,如果有心人加以操作,就变成基本教义派的掌控。这也是中东地区所努力面对的问题;也是中东的肚皮舞者面对这个潮流所会遇到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