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哈尼在伊朗总统大选候中现身是怎么回事
4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总统鲁哈尼在内政部登记时向媒体挥手。
2. 哈桑·鲁哈尼的简介
哈桑·鲁哈尼,1948年出生于塞姆南省,伊朗政治家,隶属战斗教士协会,属于温和保守派。
鲁哈尼早年曾在塞姆南神学院和库姆神学院攻读伊斯兰教法,是伊朗已故精神领袖霍梅尼的忠实追随者。他曾多次被捕入狱。1980年至2000年,他一直担任伊朗议会议员。
1989年到2005年,任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1991年成为伊朗确认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1999年起任伊朗专家会议成员。在前总统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执政时任高级安全官员,在哈塔米当权时出任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鲁哈尼出任核谈判代表期间,伊朗2003年与英、法、德三国就暂停铀浓缩活动达成协议。
2005年,艾哈迈迪·内贾德上台后重启铀浓缩,鲁哈尼去职。
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总统竞选,称将致力于拯救伊朗经济,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 2013年6月15日,温和保守派候选人、前首席核谈判代表哈桑·鲁哈尼赢得选举,成为伊朗新一届总统。
2013年8月4日,伊朗新总统委任仪式在德黑兰举行,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向哈桑·鲁哈尼颁发总统委任状,鲁哈尼即日起正式出任伊朗第十一届总统。
3. 美国7日重启对伊制裁伊朗总统如何回应的
美国7日重启对伊制裁 ,伊朗总统回应:美国将后悔。
8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俄亥俄州出席“让美国再次伟大”集会
面对美国重启对伊制裁,欧盟委员会当地时间6日发布声明称,欧盟将启用“阻断法令”(Blocking Statute),以保护在伊朗境内运营的欧盟企业免受美国制裁。欧洲企业仍将在欧盟保护下,继续在伊朗境内从事合法生意。此前,法国、德国、英国外交部长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对美国制裁伊朗表示遗憾,同时欧洲会致力于与伊朗保持经济往来,包括其石油和天然气出口。
中国外交部也反复声明,中国和伊朗在不违反各自国际义务的前提下保持着正常的交往与合作,这合情、合理、合法,无可非议。与此同时,中方一贯反对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中方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维护。这一立场是坚定的、明确的。
来源:网易新闻
4. 伊朗什么时候宣布重启核电站
6月27日,伊朗宣布重启一座已经关闭九年的核电站,伊朗核子能机构随后确认,该命令是由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出。
自退出伊核协议来,美国曾多次对伊朗施加制裁。5月10日,美国财政部宣布,美方对6名伊朗人和3家实体实施制裁,冻结其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并禁止美国公民与其进行交易。5月15日,美国财政部又宣布对包括伊朗央行行长赛义夫在内的4名个人和1家实体实施制裁,称不会允许伊朗“日益滥用国际金融体系的行为”。5月21日,国务卿蓬佩奥称,美国将对伊朗施加“史上最强制裁”,并称伊朗将为“保持经济生存”而挣扎。
5. 哈桑·鲁哈尼的人物观点
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伊朗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发表讲话,号召消灭以色列。
鲁哈尼2日在庆祝国际耶路撒冷日的集会上说道:“多年来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是伊斯兰世界根深蒂固的毒瘤,应该将它除去。”
据悉,伊朗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确认总统选举结果后,鲁哈尼将于正式履行总统职务将举行正式就职典礼。
报道指出,鲁哈尼在赢得总统选举后曾许诺,将继续坚持现代化道路,在伊核计划问题上将采取更透明的政策 。
肩负化解外部制裁重任
温和的穆斯林神职人员哈桑·鲁哈尼已就任伊朗总统,继内贾德之后成为伊朗最高民选官员。
周六在一个向伊朗国内外广播的正式仪式上,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批准并确认了鲁哈尼的总统职务。
鲁哈尼在少年时期开始研习宗教,后来担任律师,并且身居政治要职数十年,包括在1989年到2005年间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
在以总统身份发表的第一次讲话中,鲁哈尼决心致力于解除西方对伊朗的制裁。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鲁哈尼承诺要进行改革,以及结束伊朗在国际社会中孤立的状态。鲁哈尼得到了伊朗改革运动派的支持,他们希望鲁哈尼释放政治犯,并且能够解除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
鲁哈尼在6月份刚当选为总统时就表示,他的政府将朝着与世界同步和建设性互动的方向努力。在谈到伊朗的核问题时,鲁哈尼说,伊朗愿意在核项目问题上显示更多的透明度。
【路透社迪拜8月3日电】鲁哈尼3日就任伊朗总统,承诺要“同世界进行建设性互动”。在内贾德的8年任期内,伊朗与外界的外交对抗不断,并受到破坏性制裁。
这位现年64岁的神职人员属于政治温和派,这让人们产生了通过谈判化解伊朗核计划引发的争端、同时制裁得到缓解的希望。
【法新社巴黎8月3日电】伊朗主要流亡反对派组织今天称,鲁哈尼一直是伊朗政坛的关键人物,指望伊朗政策在鲁哈尼就任总统期间变得更加温和是一种幻想。
总部设在巴黎的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认为鲁哈尼就任总统不值得庆贺。该世俗组织被普遍视为伊朗最具影响力的反政府组织。
该组织领导人玛丽亚姆·拉贾维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伊朗,所有主要机构都处在最高领袖的控制之下,在这种情况下谈论一个持温和立场的总统无疑是一种欺骗。”
鲁哈尼被认为比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的立场更加温和,但高度掌控伊朗政权的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拉贾维说:“在过去30年中,鲁哈尼一直是政府内部人士,也是伊朗军队、安全和情报系统的关键人物。 ”
6. 伊朗内乱会如何收场
席卷伊朗的抗议浪潮仍如火如荼,暴露了这些年伊朗发展的底色。这场最初由保守派挑起、意图打压改革派的示威已完全走样。一片喧嚣中,通胀失业、伊斯兰神职人员腐败、伊斯兰革命卫队蛮横、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深度介入和负担、甚至精神领袖哈梅内伊都一个个成了靶子。
当前,抗议者要求体制内的改革派和保守派双双滚蛋,这场运动的性质已经演变成反对伊斯兰政教合一、要求哈梅内伊下台并寻求政权更迭和制度革命的政治事件。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终结了巴列维王朝,2009年的抗议浪潮支持了体制内的改革派,而这次运动的指向就是颠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翻版的"白色革命"噩梦
大规模游行抗议背后往往能看到民生的艰困。这一次示威抗议在伊朗各地的蔓延,最初动因上看不像是中产阶级追求公平正义,也不像是外国敌对势力的摇旗蛊惑,更多的像底层百姓的绝望和揭竿起义。
2017年,伊朗全国失业率超过13%,年轻人失业率更是高达40%,伊朗全国有近三百万人为温饱发愁。据说近段时间,由于禽流感等因素,鸡蛋和禽肉价格涨幅一度高达40%,而伊朗人食谱中最常见的洋葱价格居然从2-3块钱人民币一个猛涨到约10元一个。
当然,民生只是内乱和改革最直接和基础的动因。而人心思变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是最难把控的。在这点上,巴列维国王上世纪60-70年代推动的"白色革命"提供了最好的注脚。巴列维雄心勃勃,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改革,引导伊朗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
改革之初,伊朗国力蒸蒸日上,号称"世界第九富国",但在短期的繁荣之后却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伊朗经济盛极而衰,良苦用心的"白色革命"换来的却是巴列维的"王冠落地"。
伊朗现任改革派总统鲁哈尼与巴列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有着良好的动机和糟糕的结果。2009年爆发的游行示威,主流民意是支持改革派的。2013年上台的鲁哈尼也被民众寄予厚望,2015年伊核协议的签署是鲁哈尼的巨大政绩,他原以为由此伊朗就可以逐渐摆脱西方制裁,增加石油出口和吸引投资,从而提振本国经济和改善民生。但流入缓慢的欧洲资本、繁重的援外负担、失败的经济政策、居高不下的物价,鲁哈尼并未能迅速扭转伊朗的经济局面,普通伊朗民众也没有感受到由此带来的经济利好,一场本可以消失于无形的内乱就此爆发。
变革中的政治失序是危险的,鲁哈尼和巴列维都尝到了失败的苦果。对鲁哈尼而言,不但要发展经济,又要抵挡来自保守阵营的围攻,还要促进社会开放和民主化进程,同时还面临职权有限的困局。
失序后如何恢复
当下的抗议示威活动,已经对体制内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失去了信心,诉求也不再是改革和改良,而是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完全推倒重来。
抗议浪潮能否最终推翻现存的伊斯兰神权统治,这取决于在社会急剧变革中,有多少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并卷入其中,目前来看现政权出现倾覆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抗议被镇压,结果也相对简单,伊朗体制内的保守派会暂时得势,社会矛盾也会暂时被掩盖和调和。
如果说抗议活动旷日持久,甚至最后推翻了现政权,那伊朗的转型将是非常复杂和充满变数的。对一个国家来说,政治动荡后最终都需要恢复秩序,而恢复秩序需要权威。最后如何收场,要看社会的决定力量,在埃及如果论选举,占人口多数的穆兄会胜利了,但埃及军队是政治最终的稳定力量,泰国的情况也类似。国家失序后无法恢复秩序是危险的,阿富汗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个强大能制衡政治参与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必须在政治参与之前做好,否则就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顽症。伊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出现了秩序重建,当年的群众运动催生了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而这种没有良好制衡能力和政治参与的体制一旦瓦解,风险系数是极高的,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阿富汗。
而从地缘上来看,不管这场伊朗内乱最后被镇压或者取得如"颜色革命"般的成功,伊朗都毫无疑问会从其"八爪鱼"般的国际干预中进行收缩。伊朗在叙利亚、黎巴嫩、也门的胡赛武装的触角会缩回来一些,这有利于美国和中东权力的再洗牌。当然,对于美国来说,既希望伊朗政权发生变化,又担心其中无限的风险。
作者:许辉(国际时政观察者)
- END -
微信公众号:华语智库(huayujunshi)
云集优秀记者,汇聚一流专家,实名专稿、权威分析、深度评论,最靠谱的原创资讯。关注“华语智库(huayujunshi)”官方微信号可查看更多专家评说,按国家查询文章内容列表。
7. 鲁哈尼从美国归来后,为何对伊核协议态度大变
因为他后来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对自己也没什么坏处。
8. 哈桑·鲁哈尼的介绍
哈桑·鲁哈尼,伊朗现总统,政治家,隶属战斗教士协会,属于温和保守派,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早年追随伊朗已故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曾在前总统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执政时任高级安全官员,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总统竞选,称将致力于拯救伊朗经济,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12013年6月15日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2015年12月7日,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入围美国知名新闻周刊《时代》2015年度人物的候选名单。22016年1月25日,伊朗总统鲁哈尼抵达罗马,开启西方解除对伊朗制裁后的首次欧洲之旅。鲁哈尼到访首日,就与意大利钢铁设备制造商达涅利集团签订总值约37亿欧元(约合40亿美元)的机器设备购买合同,并签订协议创办合资工厂;与意大利加维奥集团签订运输、铁路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建设合同。
9. 伊朗第12届总统候选人是哪些的最新相关信息
5月19日,伊朗举行了第12届总统选举投票,包括现任总统鲁哈尼和强硬保守派候选人易卜拉欣·莱希在内的4名候选人角逐总统一职。在经过了三次共6小时的延时后,第12届伊朗总统选举投票进行到了19日的最后一刻才结束。这是伊核协议2015年签署之后,伊朗首次进行大选,选民最终决定延续现任总统鲁哈尼的开放与改革政策。伊朗现任总统鲁哈尼赢得选举,成功连任。 鲁哈尼赢得2280万张选票,其主要竞争对手莱希赢得1550万张选票。 根据对近100%选票的统计结果,68岁的鲁哈尼的得票率接近58%,取得超过半数选票,直接赢得选举。
易卜拉欣·莱希与鲁哈尼(右)
10. 哈桑·鲁哈尼的接受采访
2013年7月2日鲁哈尼在接受伊朗青年杂志《Chelcheragh》采访时表示,他反对在社会上进行性别隔离,还认为网络过滤是毫无意义的,并将采取措施放松审查制度。 鲁哈尼说:“在数字革命时代,人不能活在隔离中。”他还明确表示反对当前政府禁止伊朗人拥有卫星天线行为。在伊朗,数百万人为了接收被政府定为非法的外国电视频道在自家屋顶安装了卫星天线。
鲁哈尼称,当前政府采取的一些限制用户访问网络的措施存在政治动机,他们害怕网络上的自由氛围。自从鲁哈尼胜选后,伊朗网络用户已经表示感觉到网络审查限制有所放松。
鲁哈尼还表示反对对男性和女性进行性别隔离,包括在大学中,并谴责那些反对允许女性进入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的政治家。 鲁哈尼承诺将带领伊朗重回现代化之路。他认为在内贾德(Mahmoud Ahmadinejad)政府时期,公民权利被忽略了。鲁哈尼说:“人民的自由与权利被忽略,但统治者的自由和权利被加重了。限制人民批评的权利只会导致窒息和效率低下。”
在提及女性戴头巾的问题时,鲁哈尼说,他反对政府镇压着装随便的女性。每年夏季,随着天气渐热,伊朗的男性和女性很难坚持遵守伊斯兰着装要求,伊朗宗教警察会巡视街头,监督公民的着装是否违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