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苏伊士运河属于() A.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 C.埃及 D.伊朗
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故选:C.
❷ 苏伊士运河属于() A.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 C.埃及 D.伊
苏伊士运河属于埃及,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又译苏彝士运河) 1869年修筑通航,是一条海平面的水道,在埃及贯通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与红海,提供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线。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是亚洲与非洲、欧洲人民来往的主要通道。运河北起塞得港南至苏伊士城,长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地中海至苏伊士的南面。它的建成使得非洲大半岛变成非洲大陆,埃及横跨亚非,西南亚、东北非以及南欧的贸易更繁忙。
(2)伊朗控制的什么运河扩展阅读:
苏伊士运河的经济效益:
苏伊士运河通航后,从西欧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5500-8000公里。运河位于欧、亚、非三洲交接地带的要冲,战略地位重要。通过船舶数及其货运量在各国际运河中均居首位,货运以北上的石油和南下的金属及其制品最重要。
向北方运的主要货物有原油和石油产品、煤炭、矿石和金属、加工金属、木材、油籽和油籽饼以及谷物。南运的货物则有水泥、化肥、金属制材和谷物。
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35%的份额是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20%是印度和东南亚港口,39%是远东地区。
❸ 近在咫尺的伊朗和叙利亚,为何伊朗向其石油出口还要绕道万里经直布罗陀
因为陆上被封锁了,所以就只能绕道走海上了。虽然陆上的路很方便,但是已经不能用了,所以为了利益,只能绕道走海上。
后来美国进行了经济制裁,伊朗不得不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伊朗的想法就是,俄罗斯作为中间人,伊朗把石油卖给俄罗斯,俄罗斯再转手把石油卖给其他人。后来伊朗就和俄罗斯签了协议,伊朗终于还是能有一定的外来收入了,现在俄罗斯和伊朗都还在进行这项合作。
❹ 中东的运河之争和其原因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的苏伊士地峡上,北起塞得港,南到陶菲克港。1859年由苏伊士运河公司破土动工,1868年8月18日修成,11月17日正式通航。刚修成的运河全长162.5千米,水面宽52米,水底宽22米,河床深7.5米。1882年因英国入侵埃及,运河被迫关闭。英国占领运河区后,企图完全控制苏伊士运河;因该运河是重要的国际航道,关系着各国的切身利益,所以,英国的企图遭到了西方列强的反对,英国独占运河的目的未能达到。但英国占领埃及后,在运河区驻军10万,严重损害了埃及的主权。英国占领的74年间,每年攫取了运河收入的97%,埃及人民却没有从运河得到什么利益。埃及人民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收回运河,经过长期斗争,1956年,埃及宣布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英法为此发动侵略战争,运河又遭关闭;1967年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埃及西奈半岛,兵临城下,苏伊士运河被迫停航8年之久,直到1975年6月5日才又恢复航运。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苏伊士运河战争( 亦称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运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1952年埃及七月革命胜利后,埃及人民掀起反对英军占领运河区,要求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1954年10月,英国被迫同意于1956年6月13日前将占领军撤出运河区。埃及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抵御以色列的侵略,在向西方寻求军事援助遭到刁难与拒绝后,于1955年9月与苏联、民主德国、波兰签订贸易协定,购买苏联等国的武器装备。这引起英、法、美西方国家的强烈不满。为迫使埃及政府放弃独立自主的政策,1956年7月,英、美发表声明,撤回1952年允诺的就埃及建造阿斯旺高坝工程提供的7000万美元援助。接着,世界银行也停止贷款 2亿美元给埃及的计划,埃及不屈服于西方压力,同年7月26日纳赛尔颁布“关于国际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的命令”,以便用运河航运的收入作为建造阿斯旺高坝的款项。英、法担心运河关闭,海湾与西欧之间的石油运输线被切断,对埃及进行威胁制裁。首先冻结埃及在英、法的存款及运河公司的基金。8月2日,英、法、美三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主张苏伊士运河“国际化”,并提出召开24国参加的伦敦会议,遭埃及拒绝。随后,美国、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伊朗和瑞典组成的“五国委员会”对埃及施加压力。英、法还煽动几百名外籍职员离职,但埃及领航员成功保证了航运畅通。9月,英、法、美再次召开伦敦会议,决定将苏伊士运河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10个旅分四路入侵西奈半岛,向运河逼进,埃及军队进行顽强反击。10月30日,英、法要求以埃双方军队在12小时内从运河区撤出,否则将派兵干涉,遭到拒绝。1 0月31日,英、法军队对埃及进行武装干涉。11月5日,英、法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附近登陆,但在当地军民的英勇抵抗下,侵略军受阻。埃及宣布与英、法断交,埃军主力撤出西奈,集中保卫运河区。世界各国人民支持埃及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一些阿拉伯国家与英、法断交,对英、法实行石油禁运。11月1日,美国在联大紧急大会上提出立即停战的提案。2日,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这个提案。11月5日,苏联建议与美国共同出兵“制止” 侵略,并向英、法发出最后通牒,声称“决心使用武力”恢复和平。英、法政府内外交困,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3日,英、法宣布从埃及撤军,22日全部撤走。1957年3月8日,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出,埃及取得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❺ 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属于()A.埃及B.以色列C.沙特阿拉伯D.伊
苏伊士运河的主权属于埃及。
苏伊士运河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经济价值。运河是埃及人民血汗和生命筑成的,但却为英、法的运河公司把持。苏伊士运河公司每年攫取巨额利润,成为埃及的“国中之国”。
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在运河建造之前,毗邻的唯一重要聚居区只有苏伊士城。沿岸的其他城镇基本都在运河建成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从地形上说,苏伊士的地形并不相同,有三个是浅而充满水的凹洼:曼札拉湖和提姆萨赫湖和苦湖,后者虽然有大小之别却形成一片不断的水域。
苏伊士运河穿过苏伊士地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印度洋。地峡是由海洋沉积物、粗沙和在早先降雨时期积存的砂砾、尼罗河的冲积土(尤其在北部)和风吹来的沙等构成的。在地峡处开凿运河,沟通洋或海,能节约海上航程。
❻ 伊朗军舰在穿越苏伊士运河时并没有被拦下检查,可推断其并未携带任何武器
军舰通过苏伊士运河,只要埃及当局同意,都是可以的。美俄欧各国,舰艇通过苏伊士运河都是比较常态化的。至于说武器装备,是肯定携带了的,比如美国航母通过,那都是携载了大量作战飞机的,而潜艇也带了鱼雷和对地巡航导弹的,利比亚危机的时候,中国护卫舰前往地中海为撤侨护航,就是通过苏伊士运河,也是携带了武器的。只不过不允许处于战斗状态就是了。比如军舰主炮要放平等等,舰载的航空器不能起飞等等。
❼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伊朗通过苏伊士运河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首先我说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1888年有一个《君士坦丁堡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任何国家都有权通过苏伊士运河,不管是战时,还是平时。伊朗作为联合国一个成员国,它随时可以通过,没有问题。现在问题是它在过去的30多年当中,它没有向埃及政府提出过它的船要过,尤其它的军舰,它上那去干什么,所以它没有提出过,你不能赖埃及,说人家不批。它为什么不提出来,因为1979年它就发生了伊朗伊斯兰革命,而且埃及那边也是1979年,它就跟以色列签订了一个和平协议。你们两家好,以色列是伊朗的敌人,你们两家好,结果我就跟你没有外交关系,断绝外交关系,等于30多年来,埃及和伊朗之间没有外交关系。这个事没,没有外交关系,我的舰艇也不通过,它30多年……
断交了,也不影响你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
其实没有问题,它要申请也可以,就是没有现在埃及这个事,以前要提出来也可以通过的。但是现在这个当口提出来,为什么大家现在作为一个新闻热点,就是怀疑它在测试埃及是不是要废除原来跟以色列签订的那个和平条约。如果你不废除,也可以测试埃及和伊朗会不会恢复一种新的关系,为以后伊朗它常态性的通过奠定一个基础,这是问题的所在。
实际在埃及情况变化以后,它的外交出现土耳激化的倾向,什么叫土耳激化?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两年,本来土耳其和以色列是盟友关系,它实际上是土耳其是以色列在中东唯一的盟友,可以称得上盟国了。大家可以想得见,以往就是两三年来,以色列的空军是飞到土耳其上空去进行训练,它实际上是一个盟国关系。
但是最近两年,双方关系出现了变化,土耳其明显的东向,就是所谓的东向政策,也就是说和以色列拉开了关系。特别是在去年加沙救援船发生争吵之后,双方渐行渐远,实际上土以关系出现了危机,现在在埃及变化之后,实际上过去埃及和以色列在共同应对伊朗的威胁,在共同遏制加沙地带哈马斯的发展方面,他们有相当的共识的。但是现在变化以后,埃及现在的政策出现了很微妙的变化。
以色列也担心埃及也会像土耳其那样渐行渐远。
实际上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所以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伊朗你说趁火打劫也好,或者是趁热打铁也好,现在把军舰开到红海,而且提出来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看得很清楚,埃及实际上军方已经同意了,至少是公开同意了,虽然现在还没有通过。但是不出意外,它应该是通过了。
如果埃及和伊朗的关系要是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对以色列是一种战略上的威胁
❽ 有人说,争夺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是爆发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该怎麽回答
苏伊士运河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联结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009公里;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8000—10000公里;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公里,它是一条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海运航道,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石油运输的最大运输地。霍尔木兹海峡正扼波斯湾出口,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门户,在战略上和航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这些产油国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还有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它们共同负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的60%的供应量。目前,每天都有近200条油轮运载这些国家的大约2000万桶的原油通过海峡。由于它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经济就会遇到致命威胁,因此,它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也历来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控制的重要目标。
只要控制了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就可以威胁到对方的贸易和能源供应,并通过这种方法或增加自己谈判的筹码,或是为实现自身霸权做准备。
❾ 卡拉库姆运河的概述
卡拉库姆运河是世界最大的灌溉及通航运河之一,总长1 4 0 0 千米,在土库曼斯坦南部。起自阿姆河中游左岸博萨加镇,向西经穆尔加布和捷詹绿洲,沿科佩特山脉北麓平原经格奥克捷佩抵卡赞吉克。1954年始建,到1981年已建成1,100公里。1973年始建第四期工程。从阿姆河引水,流量为503立方米/秒。从阿姆河到穆尔加布河段可通航。富灌溉之利,1980年灌溉面积已增至60多万公顷。两岸为土库曼斯坦的主要产棉区。卡拉库姆即土耳其突厥语“黑色沙漠”之意,因大漠岩石为棕黑色,岩层沙化后也是黑褐色,故有黑色沙漠之称。这片世界第七大沙漠介于里海和阿姆河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广布龟裂土和盐沼,昼夜温差可从零下20摄氏度上升到零 上36摄氏度,年雨量不到150毫米,即使下雨也是干打雷不落雨滴,被沙暴吸净刮走。然而,点点绿洲成了土库曼人的乐园,南部靠伊朗边界山麓有大片草原牧场,300多万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息。这里的沙地相当肥沃,地下还蕴藏着石油、天然气,人们渴望得到足够的水,让沙原变成良田和牧场。
这里并不是没有水,一条全长2540公里的阿姆河发源于阿富汗高原,流经卡拉库姆沙漠北端,拐进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注入咸海。平均秒流量1520立方米,略少于黄河而超过淮河,足够浇灌沙漠。列宁生前曾提出发展土库曼灌溉系 统的蓝图后经几十年的勘察设计,1964年付诸实施。它命名“列宁运河”,通称卡拉库姆运河。规划全长1400公里,东起靠近阿富汗边境的山区,引来阿姆河上游的水,向西穿过卡拉库姆沙漠的南部;最后一段沿着靠近伊朗的科佩特山脉的北坡,通过土库曼干旱的棉产区,流入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