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硬石膏怎么样

伊朗硬石膏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5-05 19:20:55

1. 矿产储量与资源

土库曼斯坦由于受地质条件的限制,矿产资源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其次是化工和建材矿产,几乎没有金属矿产。

(一)石油和天然气

据土库曼斯坦油气工业和矿物原料部的资料,到2006年1月1日,该国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地质资源总量约为650亿吨标准燃料,可采资源量为353亿吨标准燃料,累计开采量为35亿吨标准燃料(表7-1)。

表7-1 土库曼斯坦石油、凝析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和资源量

注:数据截至2006年1月1日; 石油换算成标准燃料的系数为1.4,天然气换算成标准燃料的系数为1.2。

资料来源:Л.В.Эдер,2007。

到2006年初,土库曼斯坦已发现34个油田、82个天然气凝析油田。其中,目前正在开采的油田20个、天然气凝析油田38个,4个天然气凝析油田已准备开采; 另有14个油田和39个天然气凝析油田处于勘探过程中。

从1997年起,直到2006年,英国石油公司的统计资料都将土库曼斯坦石油和凝析油的探明储量估计为7500万吨,美国能源局也作出了类似的估计。这一期间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年产量从600多万吨增加到900多万吨。尽管石油年产量较高且不断增加,但探明储量一直保持在7500万吨左右,这一方面得益于土库曼斯坦持续大力开展油气地质勘探工作,保证了油气原料基地储量的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也由于土库曼斯坦油气数据不够透明和缺少国际严密的审核,外界公布的有关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数据带有估计性质(Л.В.Эдер,2007)。

据英国石油公司的最新资料,土库曼斯坦的石油证实储量有6亿桶,折合为8220万吨,但在表中概写为1亿吨(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此估计数与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 的估计数字是一致的(Oil & Gas Journal,2008)。

土库曼斯坦已发现149个天然气和凝析气田,总储量为5万亿立方米,其中陆地气田139个(储量4.6万亿立方米),大陆架气田10个(储量4000亿立方米)。正在开采的天然气田有54个(储量2.6万亿立方米),准备开采的11个(储量0.26万亿立方米)。有73个气田(储量2万亿立方米)和11个凝析气田(储量0.14万亿立方米)处于勘探过程中。土库曼斯坦已累计开采天然气2.3万亿立方米。土库曼斯坦大部分天然气储量集中分布在达夫列托巴德和沙特里克两个油气盆地中(Л.В.Эдер,2007)。

在1997~2006年期间,据英国石油公司的估计,土库曼斯坦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9万亿立方米,但最新的资料表明,截至2008年底,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证实储量从2007年底的2.43万亿立方米剧增至7.9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的4.3%,居第四位,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和卡塔尔(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2009)。

《石油与天然气杂志》公布的估计数字是,截至2009年1月1日,土库曼斯坦天然气证实储量约为2.7万亿立方米(Oil & Gas Journal,2008)。

未来数十年内,土库曼斯坦的油气发展远景,首先在于勘探和开发里海的土库曼斯坦部分。据土库曼斯坦油气和矿物原料工业部称,在里海的2000 ~7000米深度范围内,集中了120亿吨石油和6.2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占全国石油资源量的一半以上和天然气资源量的1/4左右。除了里海大陆架外,阿姆河右岸以及亚什拉尔-南约洛坦油气田群,也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开采的远景区。

(二)固体矿产

土库曼斯坦的固体矿产类型不多,储量不大。主要是化工和建材矿物原料。全国已发现并拥有证实储量的矿床有170多个,其中:天青石矿床2个,岩盐和钾盐矿床10个(钠盐7个、钾盐3个),硫酸钠矿床2个,高岭土矿床2个,自然硫矿床2个,煤矿3个,膨润土矿床1个,地蜡矿床2个,含重晶石的人工矿床1个,矿物颜料矿床1个,制碱用碳酸盐矿床2个,重晶石矿床6个,大理岩绿玛瑙矿床2个,各种建筑材料矿床133个(其中:石膏矿床5个,水泥原料6个,玻璃原料5个,饰面石料矿床7个,石料矿床6个)。图7-2和表7-2列出了土库曼斯坦重要的61个固体矿产矿床,图表中矿床的序号是一致的(项仁杰,2006b;О.А.Одеков и др.,2007)。

图7-2 土库曼斯坦固体矿产矿床分布图(引自О.А.Одеков и др.,2007)

表7-2 土库曼斯坦非油气矿床

续表

资料来源:О.А.Одеков идр.,2007。

钾盐 钾盐矿床主要分布在土库曼斯坦东部地区,盐层产于晚侏罗世的含卤建造中。重要的钾盐矿床有3个。卡尔留克钾盐矿床(图7-2和表7-2中的编号14,下同)拥有钾盐储量20.36亿吨,按K2O含量18.41%计算,含K2O 3.72亿吨。盐类沉积产于高尔达克组,盐层呈单斜产出,倾角4°~10°。共有11个钾盐层,由钾石盐或其与光卤石的混合物组成。钾盐层埋深600~1150米。卡拉比尔钾盐矿床(编号15),拥有钾盐储量14.528亿吨,KCl含量26% ~27.2%,据此计算,共含KC 3.87亿吨。矿床地质构造类似于卡尔留克矿床,盐层厚度490~560米,埋深587~1303米。高尔达克钾盐矿床,规模相对较小,拥有钾盐储量1.0626亿吨,换算成K2O为1275万吨,7个钾盐层中有3个有工业意义,层厚1.5~5米,埋深500~600米。

岩盐 岩盐矿床共有7个,其中5个是岩盐矿床,分布在东部,2个是湖盐和干盐湖盐,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尔达克岩盐矿床(编号18),拥有岩盐储量18.49亿吨,盐层产于晚侏罗世含卤建造中,盐层厚132~142米,顶板埋深71~384米,底板最大埋深573米,NaCl含量93.64%。适合于地下溶解法开采,年开采量1.5万吨。库吉坦格岩盐矿床(编号19),拥有岩盐储量1960万吨,矿体厚19~94米,顶板埋深0~168米,NaCl含量为94.78% ~96.40%,可作食用盐和工业用盐,年产量2000吨。霍贾基亚姆岩盐矿床(编号20),盐层厚104~234米,埋深40~160米,NaCl含量93.16%,拥有岩盐储量1.009亿吨。乌尊库杜克岩盐矿床(编号21),盐层厚17~40米,出露于地表,NaCl含量95.09%,拥有岩盐储量98.7万吨,现已露采,年产量2000吨。库利湖盐矿床(编号16),盐湖在里海边上,面积200平方千米,盐层呈层状和透镜状,可采厚度0.4~2米,表内储量4000万吨,NaCl含量97.18%,该矿床用ACK-100型联合采盐机开采,最大年产量65万吨,现年产量缩减为25万吨。巴巴霍贾盐矿床(编号17)是个面积为2800万平方米的沙下干盐湖,盐层厚0.5~1.2米,沙覆盖层厚度为0.3~0.78米,盐层NaCl含量为90.97%,储量730万吨,曾小规模开采过,现已停产。

硫 主要有3个自然硫矿床。高尔达克自然硫矿床(编号11),硫矿层产于晚侏罗世地层中,厚1~126米,埋深0~700米,该矿1935年就开始工业开采,最大年开采量曾达到170万吨,产硫47.8万吨。自1997年起,因硫市场疲软和生产成本高而停产,现尚保有硫储量1970万吨。库吉坦格自然硫矿床(编号13),硫矿层厚3~71米,底板埋深186~419米,平均含硫18.95% ~21.61%,用地下熔化法开采的硫储量为910万吨,该矿床准备工业开采。卡拉库姆自然硫矿床(编号12),该矿床1930~1961年共采出硫30万吨,现因资源枯竭而闭坑。

膨润土 奥格兰雷膨润土矿床(编号3),矿层陡倾(40°~90°),厚2~30米,该矿1934年就开始露采,最大年开采量10万吨,1991年生产膨润土粉的工厂投产,年产量5万吨,剩余膨润土储量1400万吨。近3年该矿床处于停产状态。

天青石 20世纪70年代,在土库曼斯坦探明了两个大型的天青石矿床:阿里克(编号54)和萨克尔特马(编号55)。这两个矿床天青石的储量都在100万~200万吨,矿化分布在侏罗纪-古近纪的沉积物中,天青石的工业富集与古新世的硫酸盐-碳酸盐沉积有关。

碘和溴 在土库曼斯坦的西部还开采含碘和溴的地下卤水,重要的矿床有:切列肯(编号59)、博亚达格(编号60)和涅比特达格(编号61)。这些矿床的地下卤水层埋深400~800米,卤水平均含碘26~35毫克/升,含溴380~400毫克/升。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资料(U.S.Geological Survey,2009a),土库曼斯坦溴储量为70万吨,储量基础也为70万吨,储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西班牙。碘储量17万吨,储量基础35万吨,储量少于智利和日本,与阿塞拜疆并列世界第三名。2008年估计生产碘500吨,居世界第四位。

石膏和硬石膏 土库曼斯坦有许多石膏和硬石膏矿床。东部主要有高尔达克(编号36)、布拉克杰拉(编号37)和卡拉布拉克(编号38),西部有克拉斯诺沃茨克(编号39)和博尔贾克拉(编号40)。高尔达克石膏矿床,石膏层厚达6.5~67.9米,矿层产于晚侏罗世沉积物中。石膏含量85%,硬石膏2%~5%,碳酸盐6%~8%。石膏储量达6380万吨。克拉斯诺沃茨克石膏矿床,平缓产出的矿层厚达25米,20世纪80年代年开采量曾达15万~16万吨,目前减产到每年2.5万吨。博尔贾克拉石膏矿床,陡倾的石膏-硬石膏矿层厚达44米,石膏储量1070万吨。布拉克杰拉石膏矿床,石膏层厚25米,石膏储量70万吨。卡拉布拉克石膏矿床,石膏层厚达40米,石膏储量约100万吨。

土库曼斯坦还有大量的建材矿床,如高尔达克石灰岩矿床(编号24),有储量2.053亿吨; 卡拉朱马拉克矿床(编号25),石灰岩储量1.051亿吨; 塔加拉碎屑灰岩矿床(编号29)可作饰面石材,储量95.2万立方米; 穆克雷石灰岩矿床(编号44),储量1880万立方米; 格奥克泰佩石灰岩矿床(编号27),可做饰面材料,储量310万立方米; 凯柳石灰岩矿床(编号28),可作饰面石材,储量510万立方米,等等。

2. 沙特的石油开采完后,可以靠什么保持温饱

沙特阿拉伯为什么么有钱?因为他们石油资源非常丰富。中东,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之所以得天独厚,有那么丰富的石油资源,占有聚集石油的理想位置,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沙特阿拉伯汇集了石油生成、积蓄、提取和保存所需要的各种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


那么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一定是有限的,到目前为止,至少还有1500亿桶可以开发的石油。在这些石油用完以后,沙特阿拉伯可以用石油赚来的钱去发展其他的产业。况且,根据调查显示,沙特阿拉伯现在石油生产能力是每天10,000,000桶,也就是说,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还可以再出口70年。

3. 年硫供需形势分析

硫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符号是S,原子序数是16。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无味的非金属,纯的硫是黄色的晶体,又称做硫磺。在自然界中它经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中存在。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被广泛地用在火药、润滑剂、杀虫剂和抗真菌剂中。世界硫资源分布较为广泛并且比较集中,我国是硫消费大国,硫的储量丰富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目前对外依存度较高,每年需进口大量的硫满足国内需求。以下将通过分析国内外资源状况、生产消费状况、贸易及市场行情,对硫的形势进行预测。

一、国内外资源状况

(一)世界硫资源状况

硫资源十分丰富,多以自然硫、硫化氢、金属硫化物、硫酸盐等多种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在岩浆岩和火山岩矿床中的硫元素,与天然气、石油、焦油砂共生的硫,以及金属硫化物的资源量大约50亿吨。存在于石膏和硬石膏中的硫数量几乎是无限的,煤炭、油页岩和富含于有机物中的页岩中含硫约6000亿吨,从这些资源中低成本开发获取硫的方法目前正在研究。

此外,在原油、天然气和硫化物矿石中硫的储量很大。多数硫是在化工燃料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的硫产量可能不是在拥有储量的国家中产生,因此,美国地质调查局在《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 January 2013》中报道,以前公布的硫的储量和储量基础数据已经过时,而且这些数据已经不适合世界硫工业的变化,所以各国的数据在报告中被省略。目前,世界硫资源主要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回收硫,有色金属共伴生硫,少量来源于硫铁矿、自然硫和弗拉施法回收硫。伴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加强,全球回收硫产量所占比例已增加到90%,硫铁矿、自然硫和弗朗斯硫产量的比例下降至10%。

(二)我国硫资源状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硫资源的国家之一,硫矿资源丰富。主要类型为硫铁矿,其次为其他矿产中的伴生硫铁矿和自然硫。我国硫铁矿资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相对集中;贫矿多,富矿少;矿床类型多,以煤系沉积型为主。除单独的硫铁矿、伴生硫铁矿外,煤系中的硫资源也主要以硫铁矿的形式存在,仅这三部分硫铁矿资源量就占我国硫资源量的83.4%。我国石油多数为低硫油,油气中硫资源含量约占我国资源总量的0.1%。而自然硫因采选技术尚处于试验阶段,短期内还难以开发利用。所以,硫铁矿和伴生硫铁矿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主要硫源。而国外硫资源主要来自石油、天然气回收硫,其次是有色金属回收硫、自然硫,黄铁矿仅占17.5%。

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自然硫基础储量129万吨,同比下降2.2%,查明资源储量34546万吨,同比增长2.7%;硫铁矿基础储量134285万吨,同比下降1.9%,查明资源储量569320万吨,同比增长0.2%;伴生硫储量12104万吨,同比下降0.8%,查明资源储量51193万吨,同比增长10.3%。总体来看,我国硫资源地区分布广泛,但不同类型矿藏相对集中。自然硫主要分布在山东,硫铁矿主要分布在四川、安徽、贵州和云南等省份,伴生硫铁矿主要分布在江西、安徽、吉林、云南和内蒙古等省份。具体数据见表1,表2,表3;图1。

表7 2009年以后全球硫供需平衡状况 单位:百万吨

资料来源:M.Prud' homme,IFA,June 2013

近期内,个别国家的出口供应将会增加。预计阿布扎比酋长国、卡塔尔和土库曼斯坦的硫素出口供应将有明显增长。多数其他已有出口国由于一系列因素则将面临出口供应量下降的问题,这些因素包括天然气处理回收量下降、国内需求增加或者是硫磺库存供应能力降低等。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尤其如此。个别其他供应国的硫素总产量将会略有增加,可能最终将转变成出口供应的增量,加拿大和委内瑞拉可能出现这一情形。

(二)我国硫供需趋势

我国硫供应能力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硫供应存在较大缺口,只能依靠进口硫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硫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2005—2007年接近60%,2008—2009年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占到世界贸易量的30%左右。

中国硫酸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增硫酸装置在2013—2015年将逐渐建成,届时硫酸产能将极大提升,但消费增长有限,这将导致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格局。

冶炼酸方面,2011—2012年已有约750万吨装置建成投产。2013—2015年,还将有金川防城、山东东营鲁方、安徽铜陵有色、富春江和鼎铜业等约450万吨装置建成,部分与铅锌配套的中型冶炼酸装置也在建设中,到2015年,冶炼酸产能将极大提高。

硫磺制酸方面,2013—2015年将有湖北兴发、湖北新洋丰、贵州路发、贵州瓮福织金、浙江宁波新福等约600万吨装置建成。

受硫铁矿资源的限制,未来硫铁矿制酸量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增长。未来5~10年,随着我国硫产能不断快速提升,硫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下降,预计2015年对外依存度将下降为30%左右。

(执笔:刘超)

4. 钾盐是什么东西

钾盐,是指天然含钾矿物。包括钾石岩、钾盐镁矾、光卤石、硫酸镁石和氯化钾等。钾盐一般都是可溶性的,有很高的纯度。钾盐矿存在于地壳表层或将要干涸的湖泊和海洋的卤水中,最重要的钾盐矿发现于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美国。

拓展资料:
钾盐矿床包括可溶性含钾矿物和卤水的总称,是含钾水体经过蒸发浓缩、沉积形成。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如钾石盐、光卤石、杂卤石等)和含钾卤水。
钾盐矿主要用于制造钾肥。主要产品有氯化钾和硫酸钾,是农业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只有少量产品作为化工原料,应用在工业方面。

钾盐为一种蒸发沉积矿物,由含盐溶液沉积而成,因而常见于干涸盐湖中,与石盐、石膏、杂卤石、光卤石和硬石膏共生;世界上钾盐资源丰富,储量丰富国家有加拿大、哈萨克斯坦、波兰、伊朗、俄罗斯等,中国钾盐的主要产地有青海柴达木现代盐湖、新疆罗布泊现代盐湖和云南勐野井固体钾盐矿。

5. 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

控制碳酸盐岩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可以概括为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活动3个方面。储层储集条件的好坏及后期变化和改造均与沉积物类型和沉积环境有明显关系,因而沉积环境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岩石学上的特殊性,对成岩作用异常敏感,成岩作用可以对岩石的原始结构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使岩石的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储层物性的好坏起决定作用。构造抬升所造成的沉积间断面和不整合面附近的岩溶作用可以形成岩溶型储层,同时可以形成与构造作用相关的各种节理、裂缝,对于连通孔隙、增加储层的渗透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碳酸盐岩储层分类评价

类型Ⅰ———好储集岩:主要特征是发育数量较多的溶孔,四川盆地三叠系个别层段发育该类储集岩。其评价特征见表2-7。当钻遇该类储集岩时,可获高产气流。

类型Ⅱ———中等产能储集岩:以溶孔为主,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粒间孔。该类储层孔隙度相对较高,但渗透率较低,喉道细小,详细特征见表 2-7。该类储集岩由于渗透率较低,必须要采用增产措施提高气井产能,四川盆地三叠系地层中多见。

类型Ⅲ———小产能储集岩:孔隙为部分溶孔、局部较大的晶间孔及负鲕孔,物性条件较差,详细特征见表2-7。该类储层只有低的自然产能,酸化压裂后可达中等产能。在四川盆地二叠系、三叠系中均有发育。

类型Ⅳ———差储集岩:孔隙主要为晶间孔,极少量溶孔,孔、渗均很低,只有很低的储集潜能和很微弱的气体产能,详细特征见表 2-7。孔隙度高一些的岩石(2%~4%)通过增产措施也只能达到低产能水平,在四川盆地中分布较广。

类型Ⅴ———非储集岩:孔隙条件极差,孔隙度小于 2%,渗透率低于(0.03~0.04)×10-3μm2 ,岩石中细晶成分占75%以上,基本不具备储集岩的性质。详细特征见表2-7。该类岩石在四川盆地二叠系普遍发育,在储量计算时要注意对它的评价。

6. 盐类矿物——两虫化石之砌集体

前已叙及,两虫化石是盐类矿物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盐类矿物由一个化石,或一个卤虫化石,或一个卤蝇幼虫化石、蛹化石所构成,我们谓之单化石矿物。盐类矿物由数个卤虫化石,或数个卤蝇化石,或数个卤虫化石与卤蝇化石共同砌集而成,我们称作多化石矿物。一般较大的盐类矿物都是多化石矿物。

应当指出的是,不论单化石矿物,还是多化石矿物,在蒸发岩环境下形成的不仅只是盐类矿物,还包括石英、硅酸盐矿物、铁矿物、磷灰石等。因此,本节除叙述盐类矿物——两虫化石之砌集体外,还举例叙述石英中两虫化石砌集的情况。

一、白云石——两虫化石砌集体

研究表明,白云石是蒸发岩环境下广泛发育的矿物,因此,我们把它作为蒸发岩矿物。白云石常见的形态为菱面体。这里,举呈斑状、具雾心的白云石(图版5-5)来说明两虫化石砌集情况。照片观察表明,所谓白云石的菱形晶体实际上是相当不标准的。晶体中心的所谓长菱形雾心是由数个黑色卤蝇幼虫(或卤虫)实体化石,再加上可能的藻团组成的。雾心的外围由白色卤虫和卤蝇幼虫的蜕皮化石组成,其间,尚可见黑色卤虫实体化石分布。菱形白云石的边界是由黑色卤蝇幼虫化石相围而成。

二、石膏——两虫化石砌集体

石膏是蒸发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石膏晶体具有各种不同的形状:茅状、薄板状、柱状、针状、透镜体状、扁豆状等,集合体呈结核状。不论何种形状,其都是由两虫化石构成的。图版5-6示石膏结核,其中,照片1为石膏结核之表面,照片2为石膏结核之中剖面。在照片1中,石膏结核表面由黑色细条状卤虫实体化石和灰色、灰白色卤蝇幼虫蜕皮化石以及卤虫幼虫蜕皮化石紧密镶嵌构成;照片2石膏结核剖面中,卤虫和卤蝇幼虫化石呈放射状,由中心向四周黑白相间排列。化石中以卤蝇幼虫化石为多,既有实体化石也有蜕皮化石。

三、硬石膏——两虫化石砌集体

硬石膏与石膏一样,也是蒸发岩中最常见的矿物之一。图版5-7为硬石膏的板状体及板状体的截面。从截面图中可见其由卤蝇幼虫和卤虫幼虫蜕皮化石所组成。截面边缘主要由卤蝇幼虫化石所围成。

图版5-8为硬石膏水浸中之花瓶状和四边形状图形。在花瓶状硬石膏中主要由黑色卤虫实体化石、白色卤蝇幼虫蜕皮化石、白色卤虫幼虫蜕皮化石镶嵌构成,边缘由黑色卤蝇幼虫实体化石(少数为卤虫实体化石)所围成。在图右下角四边形硬石膏中,可见黑色具一对触角的卤虫实体化石和白色弯曲状的卤蝇幼虫蜕皮化石。

四、石盐——两虫化石砌集体

石盐是蒸发岩典型的代表性矿物之一。图版5-9中立方体图章状物为石盐假晶。假晶中黑色者为卤虫实体化石,白色龙腾状者为卤蝇幼虫蜕皮化石,其他为卤虫幼虫蜕皮化石。边部黑色框为卤虫实体化石所围成。框中之化石有少数越出框外。有的图章状石盐假晶又为白色卤蝇幼虫蜕皮化石所包裹。

石盐假晶中两虫化石的存在表明,石盐在被别的矿物,如石膏、碳酸盐矿物交代时,其中的两虫化石亦被交代,这样,两虫化石才得以保存。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被改造了的岩石中,只要见到两虫化石,就有理由认为它的原岩可能就是蒸发岩。

图版5-10为现代卤水表面形成的石盐船形晶。船形晶的形成是先由白色卤虫幼虫蜕皮构成十字形,然后由黑色的卤虫或卤蝇幼虫充填十字的4个区域构成立方体。图中右侧4个立方体相叠置的石盐复合体船形晶也是如上述的原理形成的。

石盐船形晶的形成表明,两虫在其形成中起到主导和控制作用。

五、钙芒硝——两虫化石砌集体

钙芒硝是硫酸钠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在我国硫酸钠储量中,钙芒硝类型占92%,而芒硝类型却只占8%。因而,钙芒硝矿床是具有巨大潜力的硫酸钠矿床。钙芒硝不仅在陆相碎屑岩系中有广泛产出,就是在海相碳酸盐岩系中也发现了钙芒硝或钙芒硝矿层。例如,在我国四川长宁盆地最古老的震旦纪海相含盐系和四川三叠纪海相含盐系中都发现了厚层钙芒硝;在北美早志留世岩盐、石膏矿层和美国三叠纪红色含盐的泥质页岩中都找到了钙芒硝;在德国二叠纪含盐沉积层中也发现钙芒硝与石盐共生。

钙芒硝晶体形态多样,计有:薄片状、柱状和针状,尤以菱形板状者最为常见。呈针状、柱状的为单化石矿物,菱形板状者则为多化石矿物。在菱形板状钙芒硝中(图版5-11),大部分为白色卤虫和卤蝇幼虫之蜕皮化石。平行一长菱形边且分布于蜕皮化石之间的是黑色长条状卤虫实体化石。这些实体化石断续分布,形成了通常人们认为的一组钙芒硝解理。菱形钙芒硝之边部由卤蝇幼虫蜕皮化石和卤虫实体化石围成。

六、杂卤石——两虫化石砌集体

杂卤石是一种分布较广的钾盐矿物,几乎所有的硫酸盐型钾盐矿床中都含有杂卤石。美国新墨西哥钾盐矿床、前苏联的前喀尔巴阡和黑海低地的钾盐矿床、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基斯坦盐岭、中欧的二叠三叠系及伊朗的古近系和新近系钾盐矿床中都有产出的报道。我国四川、湖北、山东等地都已先后发现杂卤石。杂卤石不论是作为硫酸钾肥原料,还是作为找钾标志,都具有重要意义。

杂卤石常呈纤维状和棒状集合体,较少呈板状晶体出现。一般呈纤维状和棒状出现的是单化石矿物,以卤虫化石为主,卤蝇幼虫化石和卤蝇蛹化石为次(图版5-12)。呈板状产出的自形杂卤石晶体(图版5-13),仔细观察可发现,其实也不自形,因为它是由卤虫化石和卤蝇幼虫化石砌集而成,其边部常由长的卤蝇幼虫化石和卤虫化石相围成。例如,图版5-13右上角的一个杂卤石晶体,其边部呈现锯齿状,实际上是由卤蝇幼虫化石的腹足所致。

七、无水芒硝——两虫化石砌集体

无水芒硝是现代硫酸钠型盐湖第四纪含盐系常见矿物之一,也是古近纪和新近纪硫酸钠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无水芒硝常呈菱形、四边形晶体形态出现。图版5-14中无水芒硝形态多样,有近菱形状、柱状、四边形状,大部分为不规则状。不论无水芒硝形态怎样,但一个共同点是皆由两虫化石构成。图版左中上部大的不规则的菱形无水芒硝晶体,由黑色卤虫实体化石和白色较小的卤虫幼虫蜕皮化石以及白色较大的长条状且形体稍弯曲的卤蝇幼虫蜕皮化石砌集而成。该晶体下部边界可见较大的卤蝇幼虫蜕皮化石,其尾部呼吸管甚为特征。

八、钾石盐——两虫化石砌集体

钾石盐是钾盐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钾石盐常见的晶形是立方体。在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产出的钾石盐晶形为方形、长方形和蚯蚓状。不论哪种晶形,其均为两虫化石所构成。在图版9-12中,呈蚯蚓状的钾石盐由3个卤蝇幼虫蜕皮化石组成。

在世界着名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钾盐矿中,钾石盐颗粒是粗大的(图版5-15),其由卤虫化石和卤蝇幼虫化石所构成。两虫化石个体越大,钾石盐颗粒就越粗大,于是,钾盐矿的质量就越好。

九、无水钾镁矾——两虫化石砌集体

无水钾镁矾在前喀尔巴阡钾盐矿床中与钾盐镁矾同是主要的钾盐矿物。含有无水钾镁矾的钾盐矿床已知有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美国的新墨西哥和得克萨斯。此外,在德国的韦斯特尔盖恩和施塔斯富特、中国青海,钾盐矿床也有一定意义。

无水钾镁矾常呈三角形、四面体晶形出现。四面体中一角尤为清楚(图版5-16)。在图左下三角形状晶体中,由数个卤虫幼虫化石构成中心,其外由卤虫化石以三角形相围之,最外由较粗大的卤蝇幼虫化石构成三角形之外圈,形成明显的带状构造;在图的右中下部可见两个卤蝇幼虫化石相交,形成明显的锐角形态,其角内含有卤虫化石。前苏联学者C.B.霍奇科娃等在研究无水钾镁矾时误将其内的两虫化石当作“原始微层理的痕迹”、“卤水里原始析出矿物的泥质蜂窝骨架”、“泥质包裹体”(B.B.洛巴诺娃,1965)。

十、水碳硼石——两虫化石砌集体

水碳硼石是一种含水硼酸盐矿物(Ca2MgB2O4(CO32·8H2O)。该矿物1963年由谢先德、钱自强等发现于我国某内陆盐湖,其与钠硼解石、水方硼石等共生(曲懿华等,1979)。水碳硼石晶形为尖菱面体状(图版5-17)。在尖菱面体晶形中,可见其内由卤虫实体化石(黑色)、卤虫幼虫蜕皮化石(白色)和卤蝇幼虫化石(灰色)镶嵌组成,而四边则由卤虫实体化石和卤蝇幼虫实体化石所围成,并可见晶体内的化石有伸出晶体外之现象。

十一、蒸发岩环境下形成之石英——两虫化石砌集体

研究表明,蒸发岩含盐系中赋存大量石英,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过去一些研究者认为石英系自生矿物。作者从石英中两虫化石组成来看,它与盐类矿物无异,应当是在卤水结晶时与其他盐类矿物一起结晶形成的。现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纪榆9井2349.5m处盐岩中之石英为例来说明之。石英为双锥状(图版5-18),其内包裹有数个白色形态完好的卤蝇蛹化石、黑色卤虫实体化石、白色卤虫蜕皮化石。石英边部黑色的粗线条实际上是卤蝇幼虫化石,可以其尾部具呼吸管来鉴别之。卤蝇蛹化石可见尾部的呼吸管和头部的帽子状形态以及清楚的腹足;在石英晶体之外的右侧,可见数个卤蝇幼虫化石,其中一卤蝇幼虫化石挤压石英,使其弯曲,这说明石英形成的当时还处于软化阶段。图右侧中下部之卤蝇幼虫化石很典型,可见紧缩的头部、具V字形呼吸管的尾部,尤其腹足极为明显,可能有8个之多。

7. 海相富油气盆地具有典型的“三元结构”式的有利生储盖组合

对于海相含油气盆地,特别是海相富油气盆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典型的“三元结构”式生储盖组合,即下部为泥页岩或碳酸盐岩烃源岩,中部为砂岩或碳酸盐岩储层,上部为泥页岩或蒸发盐系盖层,从而在垂向上组成完整的生储盖组合(图 2-45)。在单旋回盆地中可能存在一个这样的生储盖组合,而在多旋回或构造运动和海平面变化频繁的盆地中可存在多个类似的三元结构式生储盖序列,从而形成复式多套生储盖组合在纵向或横向上的叠置和穿插。以中东地区为例(图 2-46),首先在古生代地层中就具有这种组合,阿曼南部拜尔巴(Birba)油田,发现盆地中最老产层为下寒武统阿拉盐系中的碳酸盐岩薄层(50 m),其烃源岩来自盐层内部或盐下层,盐岩则为盖层,即所谓下古生界含油气组合(带);类似的三元结构生储盖组合在上古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第三系均有发育,分别对应胡夫组含油气组合(带)、阿拉伯组含油气组合(带)、白垩系含油气组合(带)和阿斯马丽含油气组合(带)。下面主要以图2-45 所示的阿拉伯组含油气组合(三元结构)来说明海相含油气盆地中典型三元结构生储盖组合的特点。

在波斯湾盆地,侏罗系不但是主要的生油层系,也是最为重要的产层,阿拉伯组含油气组合(带)所构成的生储盖组合最具代表性。以厚层早侏罗世的图韦克组和下侏罗统哈尼费组泥质碳酸盐岩为烃源岩,阿拉伯组为周期性碳酸盐岩-蒸发岩沉积旋回,可细分为A、B、C、D段,每两层碳酸盐岩段之间夹有一层硬石膏夹层(个别可达 18 m),A、B、C、D段均由鲕粒灰岩、砂屑灰岩、糖粒状白云岩等组成,在不同地区产层层段不同,可能只有D段,或 C、D段或A、B、C、D段均发育,硬石膏所夹的产层厚度一般25~73 m不等,孔隙度通常在16%以上,平均水平渗透率在 30×10-3μm2 以上,垂直渗透率大于15×10-3μm2 ,最高渗透率可达 4000×10-3μm2 以上。在阿拉伯组灰岩产层之上为厚层的希瑟组硬石膏盖层,从而为油气富集奠定了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台区由于以垂向构造运动为主,构造运动强度相对较弱,对盖层的要求也较低,故希瑟组硬石膏盖层及其他泥页岩盖层就完全具有封堵油气的优良品质,而对于伊朗西南部,即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在强烈褶皱和构造运动下,硬石膏和泥页岩的盖层作用就相对要差,而只有具有一定厚度的盐岩层由于其具有很强的塑性并不产生断层,其盖层作用才不被破坏,而该地区得天独厚的地质条件使其发育了第三系超过700 m厚的下法尔斯组蒸发盐岩,使得其油气得到了很好保存,同样形成一个典型完整的优质三元结构式储盖组合。使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

同样,以厚层泥页岩为盖层的三元结构生储盖组合在海相含油气盆地中也广为发育,也具有类似的效果。总之,海相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富油气盆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普遍存在上述的“三元结构”生储盖组合,这是油气得以聚集和保存的重要基础。类似的组合特点在西西伯利亚盆地、东西伯利亚盆地、北海盆地、三叠盆地、墨西哥海沿岸盆地等国外海相含油气盆地及我国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等均有发育。

图2-45 波斯湾盆地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布扎比阿拉伯组地层对比及“三元结构”生储盖组合图

8. 求购伊朗石膏粉

伊朗石膏矿还是可以的,在伊朗也有不少石膏板厂家,不过目前选择从伊朗进口石膏矿貌似不太容易,即使你能联系到伊朗那边的供货商,因为制裁的关系,船运和付款都是个大问题,貌似之前一直在伊朗结算的昆仑银行也停止结算了,这样的话,只能通过第三方或者地下钱庄来搞这些,毕竟风险还是大了些

9. 为什么南美东部,存在世界最大的斑岩型矿产,为何没有形成大规膙ms矿床

世界上25个已知的最大斑岩铜矿床中,半数以上形成于新生代的古一始新世、始一渐新世、中新世中期一上新世3个时期,且集中于智利中、北部和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南一墨西哥北部3个地区。美国蒙大拿州和犹他州、巴拿马、秘鲁、阿根廷、印尼伊里安查亚、蒙古、伊朗也是重要的斑岩矿床产地。几个最大的矿床体系与高钾钙碱性侵入体有关,但最有利于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却是钙碱性岩浆。
25个富金斑岩矿床集中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美洲,以及欧亚大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国阿拉斯加州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许多矿床形成于13Ma。最大的矿床与高钾钙碱性侵入体有关,但许多矿床则产出于钙碱性斑状侵人体。过去20Ma以来,环太平洋地区大型斑岩铜.钼、铜.金矿床的形成与洋岛和陆弧下无震洋脊、海山链和洋底高原的俯冲密切相关。
1 先期地质构造的作用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智利北部及中部与斑岩有关的大型铜和/或金矿床形成于第三纪拉张构造环境岩浆作用期间。早期构造环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中生代被动边缘,在智利北部为侏罗-白垩纪弧后盆地,在智利中部为渐新世弧内盆地,其基底岩石、断层体系和地层组合的先期地质构造在控制大型矿床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第三纪碰撞期间,深挤离的铲状断层发生倒转,强烈隆升、剥露,并伴有超压引起的破裂和流体流;陡倾的横推断层活化后形成平搓断层,并伴有陡而深的与扩张面、挠曲或断层交错有关的岩浆和/或流体通道;矿床通常形成于逆冲断层的上盘。在与碰撞有关的挤压作用下,平缓地层组合的强单元形成了上覆于下部被挤离断层或其它断层面所分隔的褶皱弱单元的地层板块,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Darai/Mendi灰岩或同期地层以及智利中部Farellones组的熔岩,在岩浆和/或流体体系之上形成一个顶盖,阻碍着岩浆的上升,为岩浆和岩浆热液流体的聚集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根据上述实例,建立了圈定大型斑岩铜体系远景区的一套勘查标志:(1)迁移到先期拉张构造内的岩浆弧;(2)深挤离的铲状同沉积断层和陡倾的横推断层的耦合体系;(3)可能会形成区域应力场扰动的刚性基底地块;(4)褶皱带,其具有相对未变形或缓褶皱的大型(50km宽)强地层板块,覆于十分复杂的褶皱断裂地层层序之上。与斑岩有关的矿床很可能形成于或靠近强地层板块的底部。
2 智利北部Rosario铜-钼一金矿床
Rosario铜-钼-金矿床位于智利北部Collahuasi地区,含高品位铜-银-(金)的浅成低温矿脉产于斑岩铜-钼矿体之中。其储量的95%以上为深成矿,而相邻的uiina和Quebrada Blanca矿床则以浅成硫化物矿石为主。矿化脉赋存于下二叠统火山沉积岩、下三叠统花岗闪长岩和晚始新世斑状石英二长岩内。高品位铜-银-(金)矿脉产于南西倾的Rosario断层系内。
该矿床热液蚀变作用的特点是以Rosario斑岩内的K长石为核心,向外过渡为次生黑云母.钠长石.磁铁矿组合。准同生关系表明,最早期的蚀变产物是磁铁矿,但已被黑云母-钠长石交代;矿脉的穿插关系表明,K长石形成于黑云母一钠长石蚀变期间和之后。黄铜矿和斑铜矿沉淀于与K长石和黑云母-钠长石组合伴生的石英脉中。早期热液流体为超盐度卤水,早期K、Na硅酸盐组合内弱矿化的伊利石、绿泥石(中级泥质)蚀变系中温、中盐度卤水所致。辉钼矿沉淀于钾蚀变和中级泥质蚀变事件期间形成的石英脉中。
斑岩型矿石和蚀变矿物被构造控制的石英、明矾石.黄铁矿、叶腊石、地开石和白云母、石英(绢英化)蚀变组合所叠加。白云母、石英、黄铁矿蚀变岩类向上呈喇叭形地带,环绕在受断层控制的高级泥质蚀变域的四周。压力、深度估测值显示,该矿床K、Na硅酸盐组合和高级泥质蚀变组合形成期间,至少有lkm的岩石遭受侵蚀。侵蚀作用发生于1.8Ma,速率很快。斑岩侵位时,重力滑动可能使剥露速率加快,有助于在Rosario斑岩上形成高硫化环境。导致Rosario斑岩铜矿化的热液系统在高硫化矿石蚀变组合形成之前就已部分剥露地表,这意味着在Rosario高硫化矿脉体系之下某处发生过第二次潜侵位,这点已为区域断层的几何形态以及贵金属和硫盐类的分带所证实。
3 阿根廷西北Bajo de la Alumbrera铜、金矿床
Bajo de la Alumbrera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带集中在几个斑岩体内。这些蚀变带从中心的铜、铁硫化物和金矿化的钾质(黑云母、K长石、石英)核心带向外过渡为绿磐岩(绿泥石、伊利石、绿帘石、方解石)组合带。矿化的中泥质蚀变组合(绿泥石-伊利石±黄铁矿)形成于该矿床顶部和侧翼的钾质蚀变带内,并向外过渡为绢英化(石英、白云母、伊利石±黄铁矿)蚀变。流体18O和 D值(分别为8.3‰ -10.2‰和一33‰-一81‰)证实最早期的钾质蚀变为初始岩浆成因。低温钾质蚀变发生于 D值较低(低达一123‰)的岩浆流体。这些亏损组成与大气水迥然不同,而与来源于下伏岩浆的岩浆流体的脱气和挥发组分的出溶相吻合。根据相分离(或沸腾)对与钾质蚀变有关的流体的计算组成的变化进行了解释。如果铜铁硫化物沉积于冷却期,则这种冷却多半是相分离的结果。
岩浆水与矿床上覆中级泥质蚀变组合的形成直接相关。与该蚀变伴生的流体的18O和 D值分别为4.8‰~8.1‰和一31‰~一71‰)。与绢英化蚀变伴生的流体的组成(分别为一0.8‰ ~10.2‰和一31‰~一119‰)与中级泥质蚀变组合的值部分重叠。由此推断绢英化蚀变组合形成于下列两个阶段:(1)含D亏损水的高温阶段,可能形成于岩浆脱气和/或新的岩浆水注入成分不同的热液体系内;(2)低温绢英化蚀变阶段,模拟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表明流体为岩浆水和大气水的混合。其后热液体系演化期间的成矿作用可能与岩浆流体的进一步冷却有关,部分系液.岩相互作用和相分离的结果,pH值和/或氧逸度的变化也可引起成矿作用。
4 智利中部大型斑岩铜-钼矿床
智利中部的大型斑岩铜-钼矿床产于白垩系一上新统火山岩厚层层序中。白垩系Las Chilcas组以钙碱性为主的玄武安山岩La/Sm比值为1.8~2.5,Sm/Ybn比值为1.8~2.8。渐新统一中新统A.banico组为玄武岩到流纹岩,向南总体过渡为钙碱性到拉斑玄武质岩类。该组所有的样品均LREE富集、HREE中等或局部高度分馏(La/Sm=1.3~1.41,Sm/Yb=1.5~1.58)。中中新统Salamanca组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的REE地球化学与上白垩统相似(La/Sm=1.5~2.7,Sm/Yb=1.6~2.7)。上覆中中新统Farellones组岩性从拉斑玄武岩类到钙碱性岩类以及从玄武岩到安山岩,LREE富集和HREE分馏程度均相似(La/Smn=1.7~2.5、Sm/Yb=1.7~3.3)。而上新统La Copa Rhyolite杂岩则LREE高度富集、HREE强烈亏损(La/Smn=3.8~3.9,Sm/Ybn=4.2~4.7)。这些火山岩LREE富集、Nb负异常的特点,与弧环境吻合,大多数元素的丰度差异很小。智利中部中新世时期地壳变厚导致矿物成分从角闪石为主过渡到以石榴子石为主的残余矿物,从而使能形成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流体释放出来。在Farellones组喷发末期和具较高La/Yb比值的La Copa Rhyolite杂岩喷发期问地球化学特征的迅速变化反映了构造环境的巨变,尽管rellones组的∑Nd值较低意味着较年青的岩套中地壳混染起着较大的作用。在地壳没有变厚的情况下,JuanFernandez脊的俯冲可能加剧了地壳内的断裂作用,甚至提供金属来源,因而在大型斑岩铜矿床的形成中成为关键性的地球动力作用。
智利中部Rio Blanco,Los Bronces斑岩铜-钼矿床矿床部分赋存于年龄为16.77 4-0.25~17.20±0.05(2a)Ma的Farellones组安山岩质火山岩中,但大部分容矿岩为San Francisco岩基的单元,包括11.964-0.40Ma的Rio Blanco花岗闪长岩、8.40±0.23Ma的Cascada花岗闪长岩和8.16±0.45Ma的闪长岩。侵入到该岩基内的浅成英安岩侵入体(晚期斑岩)的2o6pb尸 UID.TIMS年龄范围为6.32 4-0.09Ma(石英二长斑岩)、5.844-0.03Ma(长石斑岩)、到5.23 4-0.07Ma(Don Luis斑岩);晚期矿化的Rio Blanco英安岩岩颈的SHRIMP锆石年龄为4.92 4-0.09Ma。石英二长斑岩、长石斑岩和Don Luis斑岩以及成矿前的闪长岩中斑晶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仅为5.12 4-0.07~4.57 4-0.06Ma,均比相应的锆石年青得多,而与侵入层序无关。San Francisco岩基单元内的热液黑云母和正长石脉的40Ar/39Arr年龄为5.32±0.27~4.594-0.11Ma。热液绢云母(白云母)为黄铜矿的一种伴生矿物,其点熔融年龄为4.404-0.15Ma(RioBlanco花岗岩)和4.37±0.06Ma(Don Luis斑岩)。
ID-TIMS和SHRIMP锆石年龄的对比表明,大多数的40Ar/39Ar年龄,甚至95%的坪年龄均不代表初始岩浆冷却或热液蚀变-矿化作用的年龄。两个辉钼矿样品的Re-0s年龄为5.4~6.3Ma,与晚期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基本一致。这意味着铜.钼的成矿作用时代至少与晚期斑岩岩套中石英二长斑岩单元侵位的时代基本一致,因而与英安岩熔融体上升到次火山岩层位的过程同期。推断热液活动一直持续到4.37±0.06Ma,随后是Don Luis斑岩的侵人和Rio Blanco英安岩岩颈的形成。因此,铜.钼的深成成矿作用可能持续了2Ma。
Sur-Sur电气石角砾岩位于该铜.钼矿床东南部,占铜总资源量的近1/4。该角砾岩产于侵人中新世火山.火山碎屑岩的San Francisco岩基的花岗闪长岩(12~8Ma)内,并被一套弱矿化一无矿的长英质斑岩所切割,表明角砾岩的最小矿化年龄约为6Ma。角砾岩墙至少长3km、宽0.2km,垂向范围至少lkm。其在深处被早期黑云母和硬石膏胶结,在较高处被电气石和镜铁矿胶结。这些早期形成的胶结物均已次生加大,并部分被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和石英交代。角砾岩内的矿物分带表现为从黑云母及黑云母蚀变,向上过渡为电气石胶结物及石英-绢云母-电气石蚀变。铁氧化物矿物也呈现分带,从磁铁矿为主,向上过渡为镜铁矿为主,再上黄铁矿成为主要硫化物。次生富含液体和气体并具超盐度的流体包裹体保存于石英和电气石胶结物中。硫化物胶结物的硫同位素组成为一4.1‰ ~2.7‰。样品中 s最低值出现电气石角砾岩中最高铜品位的产出位置,该地带含大量镜铁矿(局部被磁铁矿交代)。Sur-Sur电气石角砾岩和Rio Blanco岩浆角砾岩中硬石膏胶结物内铅的206Pb/204值为17.558~18.479,207Pb/204pb值为15.534~15.623,208Pb/204Pb值为37.341~38.412。硬石膏中的铅较之该铜.钼矿床硫化物矿石和火成岩主岩内的铅,放射性低得多。硬石膏中的铅必定来源于主岩浆.热液系统外部的岩石,多半是前科迪勒拉基底。来自深部结晶侵入作用的岩浆.热液爆发在Sur-Sur诱发了角砾岩的形成。流体静压力大大超过封闭的花岗闪长岩的岩石载荷及抗张强度,导致广泛的角砾岩化,继而侵人大量岩浆气体和超盐度卤水。低密度气相(携带H2O、SO2、HC1和B2O )的物理特征与含铜卤水有别,其首先通过角砾岩柱渗入并凝聚进入来源不明的地下水。硬石膏、镜铁矿和电气石均沉淀自这种低盐度酸性氧化混合溶液,然后岩浆.热液卤水上升,导致硫化物沉淀。氧化的酸性水与含铜岩浆、热液卤水混合,导致高品位铜的沉淀。
Rio Blanco铜-钼矿床成矿晚期和成矿期后的流纹岩单元内未经蚀变的熔融包裹体,证实存在一种富挥发份的熔融体,其自最初为熔融体+蒸汽气泡乳化液的一种富挥发份的含水相出溶,乳化液爆裂进入熔融体和初始岩浆流体。金属隐蔽于出溶的挥发份相内,并来源于上述可能的成矿热液流体。相邻的同源岩浆侵人体,其熔融包裹体的差异可能与各矿体的矿化程度直接有关,如Rio Blanco矿床某个成矿后流纹岩岩体,其熔融包裹体虽然为富挥发份相,但却几乎没有富金属蒸汽捕获的证据。相反,相邻的成矿晚期流纹岩岩体中的包裹体也为挥发份相,但却有证据证明富金属热液流体是在冷却的最后阶段蓄积的。
智利中部E1 Teniente斑岩铜钼矿床为世界着名的最大斑岩铜矿床,其各期成矿作用与中新世末一上新世初的长英质侵入活动时空关系密切,大部分铜均侵位于晚岩浆期(5.9~4.9Ma),与英安斑岩岩墙和英安岩岩筒侵入镁铁质中性岩床、岩株杂岩的时代同期。岩浆晚期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于与英安岩的钾长石蚀变和镁铁质侵人体组合的Na、K长石蚀变、黑云母蚀变和绿磐岩蚀变伴生的石英、硬石膏为主的网状脉内,同时还形成铜矿化弱的热液黑云母胶结角砾岩。之后为两个矿化绢云母蚀变期,即主热液期(4.9~4.8 Ma),和晚热液期(4.8~4.4Ma),形成厚大的富铜矿脉。晚岩浆期和主热液期矿脉以Braden角砾岩岩筒为核心呈同心放射状分布。大多数同心矿脉为缓倾斜的,而放射状矿脉则近于垂直。矿脉的分布受深部大型岩浆房侵入后形成的局部应力状态控制,岩浆房系英安岩即Braden角砾岩岩筒的来源,最终导致铜钼矿化。晚热液期矿脉从边缘向内陡倾,环绕Braden角砾岩岩简呈同心状。与晚岩浆期和主热液期相反,在由于侵入作用引起的应力释放造成的沉降期,放射状矿脉和缓倾斜的同心状矿脉十分稀少。岩浆房的活化反过来又使同心状构造活化,形成岩浆和/或液体压力,导致爆破角砾岩化和液化。
5 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的铜-金矿床
Grasberg火成杂岩内岩浆白云母和热液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3.33±0.12~3.01±0.06Ma。侵入岩的年龄和侵入岩与热液蚀变和成矿作用之间的准同生关系表明,Grasberg火成杂岩的形成经历了若干个侵入.热液蚀变旋回,包括Dalam.Grasberg侵入-蚀变主旋回(3.33±0.2~3.19±0.05Ma)、Kali侵入-蚀变旋回(3.16±0.06~3.06±0.03Ma)、Kali侵入后和Grasberg矿化旋回(3.06±0.03~3.010.o6Ma)。相邻的Kucing Liar铜-钼矿床的金云母样品,其测定的磁铁矿年龄为3.41±0.03 Ma,在Grasberg火成杂岩内Dalam侵入体的年龄范围内,表明其钙硅酸盐夕卡岩部分形成于该杂岩发育的早期阶段。
Ertsberg侵入体内等粒状闪长岩(2.67±0.03Ma)、侵入体内夕卡岩岩脉内的金云母(2.71±0.04Ma)和Grasberg铜.金矿床中的金云母(2.59±0.15Ma)的年龄值表明,Grasberg矿床的侵入、蚀变和成矿作用早于Grasberg火成杂岩的侵入和成矿作用。形成Grasberg火成杂岩和Ertsberg铜-金矿床的侵入作用和导致大规模蚀变和成矿作用的热液流体似乎来源于更深处的岩浆房。基性岩浆可能也为Grasberg地区的铜-金矿床提供流体、金属或硫等成矿物质。
Ertsberg地区产出多种夕卡岩型矿床和与斑岩有关的矿床,包括一个拥有世界最大规模铜.金资源量的矿床。Big Gossan早期的夕卡岩型铜.金矿床沿走向延伸2km到北西的Wanagon金矿床,被含Bi和Te矿物的各种晚期黄铁矿、闪锌矿、砷黄铁矿(毒砂)和自然金叠加。Big Gossan金矿床金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不足2.82±0.04Ma,而Wanagon金矿床K长石的40Ar39Arr年龄为3.62±0.045Ma。Wanagon岩床的K-Ar年龄值(3.81±0.06Ma)将上覆夕卡岩型铜-金矿床和晚期Wanagon金矿床的形成时间局限在约0.2Ma。
Big Gossan金矿床早期夕卡岩型铜-金矿化呈矿物学、化学和温度三维分带:高温核(Zn/Cu比值低)向北西尖灭,并在深处开放;上覆黄铁矿-Au-As-Zn-Bi-Te组合的最高铜品位和最大规模产于北西与北东向的断层的接合部;该组合也见于矿床以北和以南的断层和断裂带内。在Wanagon金矿床,夕卡岩和砂岩的淋滤作用发生于黄铁矿-Au-As-Zn-Bi-Te组合进入之前。在砂岩内,该组合的矿化作用伴有K长石(冰长石)和少量石英脉的产出。而碳酸盐岩内未见淋滤或次生K长石,但硫化物却与石英及白云石脉相伴产出。上述铜.金和上覆组合硫化物的 34S为一0.7‰ ~5.1‰ 。上覆组合的矿物成分包括自然金、银黝铜矿和砷黝铜矿。Bi-Te-Ag-Au)矿物包括斜方辉铋铅矿、辉铋矿、碲金银矿、碲银矿、碲铅矿和辉碲铋矿。在Big Gossan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包裹体的流体为岩浆。上述组合形成于具不同组分的流体,可能是常见于低一高硫化作用的浅成热液矿床的流体的岩浆母体。这类矿床形成的深度较浅,并含大量的非岩浆水(即大气水)。

阅读全文

与伊朗硬石膏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原油宝穿仓中国兜底亏多少 浏览:665
印度到底有多少种动植物 浏览:309
伊朗核原料什么时候能恢复 浏览:676
意大利扎扎现在在哪里踢球 浏览:871
印尼巴士怎么快速赚钱 浏览:910
意大利的牌子有哪些牌子好 浏览:546
印度尼币价格多少钱 浏览:373
临汾哪个超市有意大利面 浏览:757
英国买鞋为什么便宜 浏览:208
sabbia意大利文什么意思 浏览:286
2021年英国冬天冷到多少度 浏览:701
美国为什么暗杀伊朗名将 浏览:660
印度的1000磅等于多少美元 浏览:26
为什么伊朗军舰被击落 浏览:718
伊朗高原为什么叫伊朗高原 浏览:21
印度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30
印度小叶紫檀龙龟多少克 浏览:183
活着就是奋斗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185
印尼半年签证是什么签证 浏览:759
去伊朗买什么机票最好 浏览: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