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20世纪欧美殖民的时候,伊朗被谁侵略了
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㈡ 伊朗的古代史
据史书记载,伊朗的历史始于2500年前的早期的阿挈美尼德,但从那时起直到伊斯兰文明始于伊朗以来,有关早期伊朗的史料都是由伊朗最大的敌人——古希腊人所记载的。因此尽管人们常说古希腊的历史学家通常能很忠实地记载事实真相,但人们对伊斯兰文明之前的伊朗历史不能完全依赖于这些来源。
设拉子古波斯王国古迹(帕斯波利斯)设拉子古波斯王国古迹(帕斯波利斯)
是不是因为伊朗没有自己而HERODOTUS和XENOPHON(古希腊史学家),仰或伊朗的史料经过后面的几次入侵而遭到毁灭?答案不得而知。古代只有一些神话故事得以幸存,它们在萨珊王朝时期收集起来。一旦波斯语在穆斯林的伊朗得以形成后,伊朗最大的诗人之一——菲尔杜西即将这些神话故事改编成了一部宏大的叙事诗——(列王记> 《王书】其中一些部分已被译成英文、法文、德文和一些其它优秀的文学作品,但对于古代伊朗的历史,人们不得不依赖于古希腊人的记载和考古发现。
伊朗民族的起源Iran's Ethnic Heritag
尽管“伊朗人主要是雅利安种族“的说法确为事实,但实际上他们是由很多种族和民族融合而成的。在雅利安人到达之前住在伊朗高原的是古代亚洲人;而雅利安人大多是在公元前第一个1000年内移入伊朗高原的;然后是后期征服者的后代: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蒙古人。
据考古发现,在雅利安进入伊朗之前,住在伊朗高原上的人种既不是闪米特也不是雅利安人。这些男女属于某一生活在亚洲西部的种族,他们的生存范围从今天的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地中海地区。古代亚洲人渐渐在伊朗定居下来,他们的活动范围渐渐地向高原的西部一直延伸到ZAGROS山脉。很明显,这些古亚洲人发展了农业,特别是种植了大麦和小麦;并发展了制陶艺术,其实古代的制陶艺术起源于原始时期经太阳晒干的砖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不得面对周围其他的人种,以及那些与他们的文明大相径庭的文明。于是从北面来了一些部落,和平地同这些古代亚洲人慢慢融合,定居在原属于古代亚洲人的土地上。而在南面,这些古亚州人同SOOOOPOTAMIA的闪米特人也有了联系,这些闪米特有当时正在发展的一种以城市为中心并配以复杂的政治及军事结构的农业文明。也许人们会想,既然古亚洲人住在富含矿石等原材料的山区,而富足的闪米特盛产各式食物和日用品,这两种人应该能够和睦相处,互通贸易的。然而事实上,这两种人在几个世纪内都在进行无休止的战争。尽管闪米特人整体实力较强,且也常常获胜,然而事实却与此相反,闪米特人却被文明程度不及他的高原人所征服。最终占亚洲人中的一个名为ELAMITES的部落控制了ASSURE到波斯湾的整个底格里斯山谷。他们发展了让后人瞩目的文明,但却被以后的巴比伦人所颠覆,其文明也随之毁于NABCHANDNEZZARI的统治之下。
与此同时,在ZAGROS山脉融合在一起。雅利安人渐渐的从北部平静地融入了古亚洲人的领地,并与他们融汇在一起。ARYAN人则是今天人们所称的“说印欧语系”人中的一支,而这些“说印欧语系”的人则是今天印度,伊朗和多数西欧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4000年间开始移民。他们的迁移分成三支队伍:一支向西移往小亚西亚,第二支向东移往印度,第三支则选择了中间的道路过QXUS河。他们向伊朗的迁移速度起先是十分缓慢的,但到了第一个一千年无论在频率还是在速度上都有所增加。象这样逐渐扩大的迁移速度持续了几个世纪,这些新的移民同那些本地的居民慢慢融合,并在那儿定居下来。
经过几个世纪移民,最终形成了在波斯帝国和伊朗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两大王国:首先是在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王国PARSA(希腊人称之为PERSIS),它位于今天的法尔斯省和KHOUZIATA附近;然后是在今天伊朗西北部的MEDES。
居鲁士的统治The Rule of Cyrus the Great
在ZAGROS山脉的另一则,同时兴起了两个闪米特人国家:
巴比伦和阿西里亚。但到了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出现于波斯地区,他征服了这些王国并将他们合并为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它在居鲁士的领导之下变得日益强大。
阿契美尼德王朝The Archaemenid Dynasty
在居鲁士死后,国家即陷入连年征战的混乱局面,直至公元前521年,大流士被几位高贵的王子选为万众之王从而即形成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的统治政绩卓越:他发展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由总督监管疆域的制度;他修建了高质量的公路;……
但在大流士以后,尽管他的继承人曾力图征希腊。但最终一个名为亚历山大的年轻的MACEDONIAN人在公元前323年击败了大流士三世。
ALEXANDER THE GREAT和SELEUCUS NECTAR
Alexander the Great and Seleucus Nectar
亚历山大很崇拜波斯文化风俗,也有效地将东西方,波斯和希腊融合一起,但在他生前却没能成功地建立起一个完善、团结的国家。因此在他死后,他的将军们瓜分了该国。其中有一个名为SELEUCUS NICTAR的将军获得了阿契美尼德这块地方,当时叫作“ASIA”(亚西亚),但并不包括JUDEA、阿拉伯半岛和小亚西亚的一部分。
亚历山大一样, SELEUCUS NACTAR虽然是一个希腊人,但他却成为了让希腊人同波斯人和平生活在一起并享有平等权利的国王。在这段时期波斯和希腊两种文明的碰撞使得人类在艺术和文化上有了许多重要的发展。
然而SELEUCUS却并不善于治理国家,渐渐地许多省份开始脱离中央政府。最后经过多年的斗争,帕提亚人(即安息人〕掌握了今天的伊朗和MESOPOTAMIA,并在将近300年内控着这该地区。
安息人王朝The Parthian Dynasty
原为游牧民族的安息人意识到被征服者比他们自己更为发达的文明,于是允许被征服者在安息人总督的控制下,保留他们的财产和行政权。
㈢ 伊朗在1900年是独立的国家吗我需要史实,如果不是独立的那他受谁的殖民呢
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伊朗恺加王朝
(1779年至1921年)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1]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㈣ 二战期间,为何苏联和英国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在传统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协议后也被两国视为禁脔,不容第三国染指。 二战爆发后,礼萨汗宣布伊朗中立,但并未限制德国在伊朗的活动。即使苏德战争爆发后,仍不接受一些有远见的臣属关于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边的意见。苏联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缔德国特务的活动,而礼萨汗也并未采取必要的措施 。英国想要伊朗的石油资源,苏联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为苏联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没有出海口。
二战结束之后,1946年3月2日,当初英苏和伊朗三国同盟条约规定的占领时限到来。英国军队按照协议撤出了伊朗。在二战结束之后,英帝国已经自在崩溃边缘,占领伊朗对英国确实没有太多的价值了。但苏联这时已经看到了冷战即将来临,而自己撤出之后,巴列维政权肯定会被美国控制。所以苏联尽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却显得非常不情愿。他们以伊朗境内存在对苏联的安全威胁为由,撤军行动进行的非常缓慢。而伊朗这时当然也得理不让人,在美国的支持下,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抗议。但很明显联合国安理会是没法对苏联这个常任理事国采取任何惩罚措施的,不过苏联还是感到了压力,在3月24日答复会尽快撤出。当年4月,苏联和伊朗达成协议,伊朗许诺将其北部油田的开采权长期租借给苏联,5月苏军完全撤出了伊朗领土。
㈤ 伊朗的古代史是怎样的
伊朗是世界着名文明古国。这里曾经是原始人生活的摇篮之一。早在公元前3千纪初,伊朗胡泽斯坦地区就形成了由当地居民埃兰人建立的埃兰国家。它在历史上曾多次被两河流域国家(苏美尔城邦、阿卡德王国、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所征服,也曾多次击败这些国家,重新获得独立。公元前7世纪初,伊朗族居民崛起于西亚。埃兰人逐渐与伊朗人融合成一体,称为胡泽人。埃兰灿烂的文化成为伊朗文化的一部分。
伊朗主要民族称为伊朗人,属雅利安人的一支。在历史上,他们和印度雅利安人属于一个共同体,称为印欧语系东支印度伊朗语部落或雅利安部落。这是因为他们都自称雅利安人。雅利安本意为“高尚的人”或“贵族”,最初大概是部落首领的称号。公元前3千纪,印度伊朗语部落由南俄草原迁入伊朗东部地区时仍然是一个共同体或部落联盟。双方称呼相同、语言相近,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公元前2千纪中期后,共同体解体。一些部落迁入印度,称印度雅利安人。留在伊朗的则仍然称为雅利安人。伊朗人即雅利安人之转译。现代伊朗国家的国名就得名于雅利安人,意为雅利安人的国家。其语言则称伊朗语。大约自公元前2千纪后期起,伊朗部落逐渐占据了整个伊朗高原地区。 伊朗语居民在伊朗建立的第一个国家是米底王国。这个国家曾统一伊朗各部落,消灭西亚最强大的亚述帝国,盛极一时。但是,除了希罗多德《历史》和亚述巴比伦楔形文书等间接资料外,我们对米底历史所知甚少。公元前6世纪中期,米底为阿黑门王朝所灭。 6世纪末,阿黑门王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领士东至北印度,西至色雷斯,北至黑海、里海沿岸,南至印度洋和埃及,几乎囊括了整个地中海东岸文明地区。使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空前发展。阿黑门王朝广泛吸收古代各民族文明的成就,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阿黑门王朝对古代伊朗和古代世界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了巩固东地中海地区的霸权地位,阿黑门王朝与希腊进行了长期的争斗,其中最着名的是希波战争。这场争斗最后以阿黑门王朝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公元前330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火烧波斯波利斯王宫,标志着阿黑门王朝的灭亡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
这是伊朗希腊化时代的开始。这个时代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把东方君主政体与希腊城邦制度结合在一起,使东地中海地区暂时摆脱了奴隶制危机,促进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亚历山大帝国像阿黑门帝国一样,也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不稳定的军事行政联合体,其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离心力量。因而在亚历山大去世之后,帝国立即瓦解为许多大大小小的希腊化国家。公元前312年。伊朗又成为塞琉古帝国的一部分。
在希腊化国家内部,始终存在着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这就削弱了其稳定性。公元前238年,在伊朗人民反抗马其顿希腊殖民统治的斗争中,伊朗东北部游牧部落阿帕勒人的首领阿萨息斯夺取塞琉古王朝的帕提亚行省,建立起一个新王朝。该王朝在西方称为帕提亚王国,我国则以阿萨息斯之名名其国,称为安息。 安息王朝时期,伊朗已经开始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社会经济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着名的丝绸之路正是在安息时期开始兴盛。促进了整个古代世界国际贸易的发展。安息时期地方贵族势力强大,王权相对较弱,其后期全国分为许多小国,共推安息王为宗主。在长达4个半世纪的时间中。安息成功地对抗了塞琉古知罗马的侵略。保卫了伊朗的民族独立。公元228年,内部分裂而衰弱的安息王朝被新兴的萨珊王朝所取代。这个重大事件标志着伊朗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的新时期。
萨珊王朝在伊朗古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古代伊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顶峰和最高成就。法国考古和历史学家吉尔斯曼说:“文明世界好像是由萨珊和罗马平分的。”这话虽然不免过于夸大,但也反映出萨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萨珊王朝继承古化伊朗文化的传统,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个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为现代伊朗文化奠定了坚固的基础。萨珊王朝在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也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公元651
年。萨珊王朝在经历长期的政治动乱之后,被阿拉伯人彻底打败,萨珊末王耶兹德格德被杀。伊朗历史开始进入伊斯兰时期。
自7世纪之后,伊朗先是哈里发帝国的一部分。10世纪左右建立了独立的国家。然后又被塞尔杜突厥人(10世纪),蒙古人(13世纪)、帖木儿(14世纪)所征服。异族占领给伊朗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但是,先进的伊朗文化却多次征服了野蛮的征服者。伊朗文化是阿拉伯文化中最灿烂的明星。
16-18世纪,伊朗建立了萨非王朝。18世纪时,由于封建关系的阻碍,伊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19世纪肘,伊朗成为欧洲列强,首先是沙皇俄国殖民侵略的对象,伊朗的领土被肢解,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伊朗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979年,伊朗发生反对国王独裁统治的群众运动,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建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㈥ 从爱到恨,移民大国的美国和文明古国的伊朗,有着怎样的历史
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备受全球关注。今天,不说政治,只谈谈历史文化。美国和伊朗,确实是移民国家和文明古国的比照,这两国的历史相差甚远。
一、伊朗
伊朗,一个人口低于1亿,国土面积为164.5万平方公里的伊斯兰国家,和大国相比,其数据听起来不算太响亮,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文明古国。
美国,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伊朗,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两个国家,两种意识形态,不能相提并论。
【若有不同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㈦ 东亚、东南亚国家中,哪些国家是被殖民过的
东亚、东南亚国家中,只有中国、日本和泰国一直保持独立国家的地位,未被完全殖民。
殖民属地历史演变一览表
台湾Taiwan岛1642年台湾岛(西方人称为福摩萨Formosa岛)成为尼德兰殖民地。 1662年中国收复台湾,1683年,满清(1636-1911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吞并台湾正式完成对中国的占领。 1895年,日本击败清国,台湾成为日本殖民地。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收复台湾。 1949年中国(国民政府)丧失在大陆的政权后,台湾岛成为国民政府的根据地。
香港Hong Kong 1842年成为不列颠殖民地。 1997年7月1日交还中国。
澳门Macau 1557年葡萄牙侵占澳门(西方人称为马交)。 1887年清帝国正式割让澳门予葡萄牙。 1999年12月20日交还中国。
朝鲜Korea 1905年成为日本保护领。 1910年8月29日为日本兼并,成为日本殖民地。 1945年8月和9月苏联和美国分别占领北部和南部,至1948年分别形成今之[北]朝鲜和[南]韩两国。
大南Dai Nam 1883年成为法兰西之保护领,被划分为东京Tonkin(又称北圻)和安南Annam(又称中圻)两部分。 1945年3月9日日本单独占领大南,并令大南独立(实际成为日本附庸国),改国名为越南Viet Nam。同年日本战败,8月17日[北]越南自行宣布独立。但其后法兰西重新占领部分地区,1954年7月20日始确定越南南、北分治。至1976年越南实现南、北统一。
交趾**Cochinchina-[南]越南[South] Viet Nam又称南圻。 1862年成为法兰西殖民地。 1946年6月1日成为自治共和国。 1949年6月14日与安南、东京部分地区合并为[南]越南,为法兰西之联系邦。 1954年7月20日正式独立。
琅.勃拉邦澜沧Luang Prabang Lanchang 1893年成为法兰西之保护领,隶属法属老挝。 1945年4月8日日本令琅.勃拉邦澜沧脱离法兰西独立(实际成为日本附庸国)。同年日本战败,9月15日琅.勃拉邦澜沧统一老挝,成立老挝王国。
占巴塞Champassak 1904年成为法兰西之保护领,1945年9月15日被并归老挝王国。
法属老挝French Laos-老挝Laos 1893年法兰西将其在老挝之属地组成法属老挝,作为其复合保护领,分为三部分:上寮Upper Laos(即琅.勃拉邦澜沧)为其保护领,中寮Central Laos和下寮Lower Laos为其殖民地。 1945年9月15日琅.勃拉邦澜沧统一老挝,成立老挝王国。 10月12日老挝单方面宣布独立。 1946年4月23日老挝重新成为法兰西之保护领。 1949年7月19日老挝成为法兰西之联系邦。 1953年10月22日正式独立。
柬埔寨Cambodia 1863年成为法兰西之保护领。 1945年3月18日日本令柬埔寨脱离法兰西独立(实际成为日本附庸国)。同年日本战败,法兰西重夺柬埔寨。 1949年11月8日成为法兰西之联系邦。 1953年11月9日正式独立。
印度**Indochina联邦1887年10月17日成立,为法兰西之殖民地联邦,由大南(分为东京和安南两部分)、交趾支那、柬埔寨组成(1893年起亦包括法属老挝)。 1956年7月21日解散。
下缅甸Lower Burma 1862成为不列颠殖民地,隶属英属印度。 1886年与下缅甸合并为缅甸。
上缅甸Upperer Burma 1886成为不列颠殖民地,隶属英属印度。 1886年与上缅甸合并为缅甸。
缅甸Burma 1886年不列颠将上、下缅甸合并为缅甸,隶属英属印度。 1937年缅甸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1943年8月1日日本令缅甸脱离不列颠独立(实际成为日本附庸国)。 1945年不列颠重新占领缅甸。 1948年1月4日缅甸独立。
吉打Kedah 1909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914年成为马来属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吉兰丹Kelantan 1909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914年成为马来属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彭亨Pahang 1888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896年成为马来联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霹雳Perak 1874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896年成为马来联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丁加奴Trengganu 1909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914年成为马来属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雪兰莪Selangor 1874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896年成为马来联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斯里.梅南蒂Sri Menanti-森美兰Negri Sembilan 1895年斯里.梅南蒂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896年成为马来联邦的一部分。 1897年改国名为森美兰。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柔佛Johore 1885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914年成为马来属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玻璃市Perlis 1909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1914年成为马来属邦的一部分。 1957年8月31日并归马来亚。
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成立于1896年7月1日,为不列颠的复合保护领,由彭亨、霹雳、雪兰莪和森美兰组成,华人俗称为“四州府”。 1946年4月1日被并归马来联合。
马来属邦Unfederated Malay States成立于1914年5月12日,为不列颠的复合保护领,由吉打、吉兰丹、柔佛、丁加奴和玻璃市组成,华人俗称为“五州府”。 1946年4月1日被并归马来联合。
马六甲Malacca 1511年成为葡萄牙殖民地。 1641年成为尼德兰殖民地。 1826年转属不列颠,被划归海峡殖民地。
海峡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 1826年不列颠将其在马来半岛的三块属地-马六甲、槟榔屿Penang和新加坡Singapore合并为海峡殖民地,隶属英属印度,华人俗称为“三州府”。 1867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1946年新加坡被划为单独的殖民地,马六甲和槟榔屿则被划归马来联合。
英属马来亚British Malaya英属马来亚是马来联邦、马来属邦和海峡殖民地这三个单位的通俗合称,并非正式的殖民单位。
马来联合Malay Union-马来亚联邦Federation of Malaya 1946年4月1日不列颠将马来联邦各邦、马来属邦各邦、马六甲和槟榔屿联合组成马来联合,作为其殖民地联邦。 1948年2月1日改组为马来亚联邦。 1957年8月31日独立。 1963年与新加坡、沙捞越、北婆罗洲合并为马来西亚。
新加坡Singapore原为海峡殖民地的一部分,1946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1959年6月3日成为自治邦,实行内部自治。 1963年8月31日独立,同年并入马来西亚。 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
沙捞越Sarawak 1888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 1946年成为殖民地。 1963年9月16日并归马来西亚。
北婆罗洲North Borneo 1881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 1946年成为殖民地。 1963年9月16日并归马来西亚,改称沙巴Sabah。
文莱Brunei 1888年成为不列颠之保护领。 1971年起实行内部自治。 1984年1月1日独立。
苏禄Sulu 1878年成为西班牙之保护领。 1899年成为美国之保护领,隶属菲律宾。 1940年4月灭亡。
马京达努Maguindanao 1861年成为西班牙之保护领,隶属菲律宾。 1888年为西班牙所灭。
菲律宾Philippines群岛1565年成为西班牙殖民地。 1898年6月12日单方面宣布独立。同年西班牙将菲律宾群岛割予美国。 1901年菲律宾群岛成为美国殖民地。 1935年11月15日成为美国的联合邦,实行自治。 1946年7月4日独立。
德那第Ternate 1683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并归印度尼西亚。
戈阿Gowa 1667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9年12月27日并归印度尼西亚。
坡尼Bone 1906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2月并归印度尼西亚。
提多列Tidore 1667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并归印度尼西亚。
马都拉Mara 1679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882年为尼德兰所灭。
克隆贡Klungkung 1849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08年为尼德兰所灭。
古戴Kutai 19世纪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9年12月27日并归印度尼西亚。
井里汶Cirebon 1682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819年为荷兰(当时尼德兰的国号为荷兰)所灭。
苏拉卡尔塔Surakarta 1755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并归印度尼西亚。
日惹卡尔塔Jogjakarta 1755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9年12月27日并归印度尼西亚。
莽库尼卡兰Mangkunegaran 1757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5月并归印度尼西亚。
巴库.阿兰Paku Alaman 1816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并归印度尼西亚。
米南加保Minangkabau 1821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849年为尼德兰所灭。
西阿克Siak 1858年成为尼德兰之保护领,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6年并归印度尼西亚。
荷属东印度群岛Dutch East Indies 1610年尼德兰将其在今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组成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5年8月17日部分地区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共和国。 1950年8月17日实现统一,取得完全独立。
荷属新几内亚Dutch New Guinea又称西伊里安Western Irian。 1828年成为尼德兰殖民地,隶属荷属东印度群岛。 1949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1962年10月1日由联合国接管。 1963年5月1日并归印度尼西亚。
㈧ 伊朗在二战以前是哪个西方国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独立国家。
伊朗古代称为波斯,历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国完全占领过。其他时期都是独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欧洲国军阿划分势力范围。南方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北方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㈨ 伊朗曾是谁的殖民地
不是殖民地,是半殖民地,英俄商定,北方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南方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由突厥人建立,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斯坦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㈩ 历史同样悠久的伊朗,怎么没有被列入四大文明古国
梁启超曾经将古巴比伦、古埃及、印度、中国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然而,这个说法并不被世界认同,因为世界上的文明古国远远不止四个,如希腊、伊朗、腓尼基、赫梯等。甚至有几个国家的历史比中国更为悠久,伊朗就是其中一个。
一,从埃兰古国到波斯帝国伊朗最早的文明就是出现于伊朗西南部苏撒的埃兰古国。埃兰古国的建立者是伊朗最早的土着居民,学者们根据研究发现,埃兰人和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是相近的一类人。大约在前3000年左右,埃兰人开始建立了城邦国家。而中国的夏朝要比埃兰古国要晚1000年。后来,埃兰的历史被分为了古埃兰(前2700-前1600年)、中埃兰(前1400—前1100年)、新埃兰(前800—前600年)三个时期。埃兰人使用文字在不同时期有变化。在古埃兰时期使用象形文字,在中埃兰时期使用的是楔形文字书写。
伊朗的在历史上曾经无比的辉煌,他早在5000年前就创造了文明,曾经建立了世界最早的帝国,是北非西亚文明的集大成者。但是自651年以来,伊朗先后被阿拉伯、突厥、蒙古和土库曼人征服,伊朗亡国的历史几乎长达1000多年,作为古埃及、两河文明的继承者,波斯文明最终被伊斯兰文明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