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熊猫现在的生活状况怎样
2岁的“祥祥”正坐在竹林中,专心致致地吃着竹子,见有人走近,它迅速地放下竹子,警惕地打量大家--中国科研人员日前在海拔2730米的卧龙山密林中,找到了1个多月前,世界上第一只被放归到野外进行野化培训的这只人工圈养大熊猫。
“祥祥”是在被放养出去后第二天开始学会自已找食的。虽然专家并没有一次性断掉它的“口粮”,一天3次喂食改为一天一次,但要填饱肚子,它必须自力更生寻找食物。科研人员发现,在圈养时以睡觉为主的“祥祥”,现在大多数时间是在吃竹子,间或的停顿或者走动都只有一个目的——找竹子。
大熊猫行为专家周小平介绍说,“祥祥”被放归后,开始的几天对人非常有依赖性。但是7天以后,它的这种行为就消失了,而且它的活动面积在逐渐加大。“祥祥”还开始出现抱着头、把两只耳朵给压住来睡觉的习惯,它这种睡觉方式是为了保护自我,防止蚂蟥等寄生虫钻进耳朵。这是大熊猫在野外生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将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是中国政府启动的耗资上亿元的艰巨工程。其目的旨在补充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改善野生大熊猫遗传的多样性,同时壮大圈养种群,以长期保存这个物种。大熊猫是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濒危的物种之一,目前野生大熊猫仅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存活着1000只左右。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说:“‘祥祥’在这1个月中表现非常好,科研人员将‘祥祥’和它在圈养场里的双胞胎兄弟相比较,得到的数据表明,‘祥祥’的能力强多了。特别是其逃避天敌、爬树、采食、还有标记自己领地的能力等野外生存能力大大增强。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实验进行得很顺利。”
张和民说:“大熊猫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比其他大型动物的比例要高得多。有实验表明,其他大型动物放归成功只有20%的可能性,据我们的研究和测算,大熊猫放归成功的可能性有50%,甚至高达60%。”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突破了大熊猫繁育中三大难关“发情难、配种受孕难、育幼成活难”,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得非常快,卧龙从1983年的8只大熊猫起步,已发展到现在的67只,加上成都繁育基地的38只,以及生活在世界其他动物园里的大熊猫,目前全世界圈养大熊猫有140只左右。大熊猫圈养种群的迅速增长为野外放归和野外培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3年至今,中国陆续建立了40个自然保护区和10多条保护走廊带。1998年,中国又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这项工程为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已经有了供放归大熊猫足够使用的被保护栖息地。
记者从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获悉,保护区计划筹资再新建一个面积为20万平方米的野化培训场,以让正在接受野化培训的大熊猫“祥祥”在适当时期逐步过渡到这个新培训圈内。
Ⅱ 我国在国外的大熊猫有多少,都在哪些国家,他们现状如何
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积极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大熊猫是很可爱的,而且只有中国才有,因为稀少,所以它是很珍贵的,据说到了外国的熊猫,能让他们动物园的经济都上涨很多,据说就连总统都会亲自来过问关于大熊猫生活的事宜,其他人更是不敢怠慢。
熊猫吃的竹子可不是一般的竹子都可以的,一定要是我国四川的竹子,那些被租借走的大熊猫,它们吃的都是四川空运过去的新鲜竹子,别的地方的竹子,可是不吃的。
Ⅲ 大熊猫由濒危“降级”为易危,那它还是国宝吗
大熊猫基本都是圈养的,真的回到大自然很难生存下去。所以,解决它们的生存能力,以及自己交配生育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大熊猫不是因为数量稀少才称之为国宝的,更重要的是它现在作为中国的象征和一种外交手段才称为国宝的。
熊猫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它生育能力不足,你想啊,天天要吃两斤大鱼大肉的大汉改成一天吃两斤青菜,那还能有性欲嘛?所以,你的问题就不成立,熊猫就是物以稀为贵。应该还是吧,因为别的国家没有造成了稀缺性,就像澳大利亚袋鼠树袋熊一样,你没有我有这就是国宝。如果的话,我感觉不会了。可是如果的概率很小,熊猫繁殖能力很低,存活率也低
Ⅳ 大熊猫 生存状况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甘肃、陕西省的个别崇山峻岭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称为“国宝”。
[special contributor to the country;best talents of a nation]∶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的赞誉
成就卓着的老科学家被国人誉为国宝
世界各国的国宝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国宝,有的是稀有动物,有的是名贵植物;有的是古代文物,有的是古代建筑;有的是珠宝艺术品,也有的竟然是文学大师……。这些国宝受到所在国家的特别保护,它(他)们大都作为无价之宝,成为国家的骄傲和象征。
山国尼泊尔南部的皇家奇特旺国家公园,盛产世界上的稀有动物——独角犀牛。犀牛是陆地上仅次于大象的第二大动物,在国际市场上,一头独角黑犀牛的价值3亿元人民币。它的身价之所以高,主要是因为其角、齿、骨和血在医学上均有较高的价值,被东方医学者视为珍品。犀牛角有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只售价就达数10万元。据说,用犀角制成的高脚杯,还能鉴别酒中是否有毒。尼泊尔政府一向把这种稀有的珍贵动物视为国宝,严禁捕猎,并把犀牛角等列为国家禁止出口的药材,违者将受到极刑的处罚。
位于中南半岛西部的缅甸,蕴藏着世界75%以上的柚木资源。这种木材质地坚实,具有抗震动、收缩率小的特点,是造船和建筑业的上等材料。又因为柚木木质细腻,花纹优美。常用于制造上等家具和雕刻工艺。缅甸古都曼德勒宏伟豪华的皇宫城楼、金碧辉煌的庙宇、古朴典雅的佛塔林以及造型生动、千资百态的佛像,都是以柚木为原料做成的。因此,早在1752年,柚木就被缅王宣布为“皇家树木”,历代政府视柚木为国宝;严禁滥砍乱伐,并明文规定:凡胸径在1.22米以上的柚木,均剥皮挂号,按标记进行砍伐和起运。
印度洋上的岛国塞舌尔由92个大小岛屿组成,是一个风景奇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保持原始生态的地方之一,在塞舌尔群岛的第二大岛——普拉斯兰岛,有一种世界独一无二的原始椰林,当地人称之为海底椰子。这种椰子是椰子中的珍品,它生长缓慢,但生命力极强,一株椰树能活千余年。一般25岁开始结果,能连续结果850年以上。一株椰树一次可结果几十个,每个果实重达30公斤。海底椰树雌雄异株,雄椰树的果实呈略微弯曲的长棒型,长达1米多;雌椰树的果实则如女人骨盆状,大如面盆。在塞舌尔旅行,常可见到公厕门上分别画着雌雄椰子果,以示区别男女厕所。目前,普拉斯兰鸟上有4000多株海底椰树,有的高达30多米,树龄都超过几百年,有的甚至已达千年,仍然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据植物学家研究,海底椰子犹如中国的水杉,是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活化石,其果核又是名贵的工艺品原料。物以稀为贵,一个海底椰子果价值二三百美元。 塞舌尔政府已正式规定海底椰子为国宝,普拉斯兰岛划为自然保护区,禁止任何人采摘,严禁私运出国。
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吴哥古迹,被柬埔寨人民视做国家一宝,吴哥寺是柬埔寨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古寺,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名刹。它建于公元12~13世纪,共有各式建筑物600多座。据说,建筑吴哥寺时,先后被征召的民工有1500万之多。建筑材料中使用的石块最重的达8吨,但它竟没有采用任何粘合物。在柬埔寨的国旗上,吴哥窟是特别明显的图案。
在津巴布韦索尔兹伯里的博物馆中,陈列着象征津巴布韦民族文化的5只“津巴布韦岛”,它是用软质皂石雕刻而成。这些鸟身高20~30厘米不等,站在1~2米长的皂石柱上,各具神韵,反映了当时非洲人的宗教信仰。这些鸟是津巴布韦的国宝,在该国的国旗和货币上,也者有这种岛的标记。
中国的唐三彩釉陶制品,因创始于唐代,以黄、绿、白或红、绿、白三色釉为主而得名。叙利亚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国宝,就是一个公元9世纪的唐三彩陶俑。陶俑右手握剑,右手执盾,一身蒙古骑兵装束。陶俑造型生动别致,彩饰新颖细腻,釉色莹润鲜亮,反映了中国古代陶次艺术的高度水平。叙利亚把这个国宝印成邮票,制成明信片并拍成彩色照片大量发售。叙利亚政府为何重视这件艺术珍品?这是因为它是大马士革成为“丝绸之路”上重要通道的见证。据当地历史记载,公元115年前后,中国的丝绸和陶瓷器先传到大马士革,再运往罗马。
非洲大陆南端的“南非”,因独特的造山运动和地理特点,孕育了罕见的金刚石矿藏。自1866年一个南非女童在拮河拾到一颗净重21.5克拉的金钢石后,立即出现了一股金钢石热。人们云集拮河两岸,到处挖掘。1935年,发现了自挖掘金刚石以来最大的一颗巨型金刚石,净重竟达3025克拉。从此人们把它视为国宝。
文明古国伊朗素以稀世瑰宝荟萃着称。世界上5颗最大已琢磨过的钻石之一“光海”,就是伊朗最着名的宝石,也是伊朗的国宝。“光海”宝石在世界宝石界资格甚老,与“光山”是一对姊妹钻石,老家在印度。1739年被波斯的纳狄尔作为战利品,从印度带到波斯。后来,“光山”又落入英国人之后,成为英王皇冠上的宝石。而“光海”在1902年也成为穆士法尔·乌德——但丁国王特制皇冠上的宝石。它重182克拉,沉睡在德黑兰中央地下宝的珠宝馆中。
别具一格的要数法国的国宝了。法国的国宝不是物,而是一位名叫科莱特的女作家。科莱特的小说《克芬婷在学校》一问世,立即轰动了巴黎,小说一版再版,“克芬婷”的名字家喻户晓,后来,科莱特又写出了《克芬婷在巴黎》等数十部作品,献给了法国人民和世界,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崇敬。1954年,科莱特逝世,政府破例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并把她称之为“法兰西的国宝”。
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也有国宝,如葡萄牙的软木、泰国的大象、英国的英王皇冠、希腊的维纳斯、加纳的金凳子、埃及的金字塔、日本的鉴真大和尚塑像,中国的永乐大钟……等等。另外,许多国家的国宝也并非只有一种,如缅甸的国宝除了柚木外,还有塔城甘蒲。
艺术作品也是国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大利的国宝就有闻名遐迩的美杜莎胸像雕塑。它是十七世纪意大利艺术大师齐凡尼·洛伦佐·贝尼尼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中蛇发女妖美杜莎的传说。在神话中,美杜莎魔力无穷,能让所有看到她的人变成石头,贝尼尼的雕塑表现出了人物的力量和神秘。美杜莎表情忧郁,蛇发生动。整座雕塑由白色大理石雕成,色泽晶莹。
Ⅳ 熊猫的生存现状
在野外,大熊猫生活在2000~4000米的高山竹林里,竹林就是它的家。竹林里还住着竹鼠,只有熊掌大小,很灵活,又会打洞,钻到地底下,专吃竹笋。大熊猫尽量不发出声响,暗地里查找。一旦找到洞口,用带有肉垫的脚掌用力拍打地面,打得洞里的竹鼠心惊胆战往外逃。大熊猫敏捷地抓获竹鼠,竟能把竹鼠整个儿地吃下去。由于森林采伐,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大熊猫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加上人类的猎杀,大熊猫已经成为珍稀动物。
Ⅵ 全球唯一的一只白色大熊猫,如今长成什么模样了
全球唯一的一只白色大熊猫,如今已经“3岁”了,而它目前长成什么样,近期有相关的报道介绍,大致内容如下:
不过如今看起来,它的生活和发育还是非常的健康的,不仅行动矫健、而且体毛旺盛,不过长大后其实也是跟普通的大熊猫没什么区别,唯一就是全身都是白色的,其他的生活方式等等,基本无出其右。
Ⅶ 大熊猫现在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快快快,急急急急
工作人员还加大了对团团、圆圆的爱心饲养力度,通过食物安抚、身体触摸、眼神和语言交流等缓解地震造成的心里紧张与应急反应,在饲养员的精心护理下,团团、圆圆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逐步恢复到了地震前的水平,目前已适应了碧峰峡基地新家环境。现在团团体重114公斤,圆圆112公斤,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饲养员每天分5、6次投喂新鲜竹子、窝窝头、胡萝卜、苹果等。这对劫后余生又历经辗转的姐弟感情更加严密、牢固,每天寸步不离。
Ⅷ 现在国外有几只外国籍的大熊猫(我们借出去的不算),它们几岁了,繁殖力如何。
目前只有2只在墨西哥
拴拴(双双)1987年6月15日在动物园出生。栓栓(双双)从2010年7月8日到2011年1月18日被租借到瓜达拉哈拉动物园。拴拴(双双)的父母是由中国政府捐赠给动物园的一对大熊猫夫妇。他们共生育了7只幼崽。
培培(佩佩)1988年7月20日去世;迎迎1989年1月29日去世。
欣欣(中文意思“希望”)是通过人工授精在动物园繁殖出生的,她生于1990年7月1日。她的母亲是多威 ,她的父亲是佳佳从伦敦动物园租借的。1981年7月21日出生。她成为了“明星”,甚至有她自己的歌曲,“厄尔尼诺Pequeño熊猫普尔特佩克城堡'(小熊猫查普尔特佩克),由墨西哥歌手尤里演唱。
她1993年11月16日去世。
佳佳是1974年9月由中国政府赠送给英国,佳佳1988年赴墨西哥交配,此后一直留在墨西哥直到1991年故去。
墨西哥城动物园管理局局长何塞·贝尔纳尔·斯托本4日向记者介绍称,在“迎迎”和“贝贝”的后代中,现在还有两只雌性大熊猫生活在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里,一只是“多威”的妹妹“双双”,现年25岁;一只是“多威”的女儿“欣欣”,现年22岁。两只大熊猫有专人饲养,住在有空调的单间,还有专门的厨师为它们准备爱吃的食物。今年4月27日,“多威”的另一个妹妹“秀华”以27岁的高龄去世,动物园正计划在今年6月25日“秀华”生日那天为它举办一个纪念仪式。“欣欣”目前虽然已经有些高龄,但还处在生育期。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曾经想向中国无偿租借一只雄性大熊猫,但这不符合中国政府有关租借大熊猫的政策。
2012年在中墨政府的外交介入下,墨中达成协议,由中方向墨方提供大熊猫精液,为“欣欣”进行人工授精。这让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再次看到了希望。今年3月,中方提供的精液到位,但错过了“欣欣”一年一次的发情期。动物园希望在2014年春天实现人工授精。“如果不成功”,何塞·贝尔纳尔说,“我们还会继续向两国政府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而不是商业途径,设法为墨西哥争取到新的大熊猫。比如,希望中国政府再赠送我们一对大熊猫。大熊猫是查普尔特佩克动物园的灵魂,也是中墨友谊的象征,我们希望它们在墨西哥永久地延续下去。”
Ⅸ 熊猫现在的处境怎样
熊猫电视淘汰了,熊猫杀毒不及瑞星好,熊猫动物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