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是什么政体
伊朗的政体是政教合一。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
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2015年7月14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伊朗承诺永不寻求获取核武器,并称赞伊核协议是“历史性时刻”。
2017年9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最新旅游禁令,伊朗在新版旅行禁令名单中。
(1)伊朗民主特点是什么扩展阅读:
美国《华盛顿季刊》日前发文称,由内贾德领导的伊朗,其军队的势力再日益增大。1978-1979年伊朗革命形成的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受到严重挑战。
自1989年起,每年的6月4日,伊朗政府都会举行隆重仪式,缅怀该国前最高领袖霍梅尼。2010年,伊朗革命卫队首次负责组织纪念活动。霍梅尼的孙子教士哈桑登台进行布道演说,但是被政府支持者们发出的阵阵嘘声轰下了台。
哈桑的遭遇展现了伊朗的统治基础已经改变。伊朗的正式国名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属政教合一政体。其最显着的特征就是以神权作为统治基础。但是,现在军队的势力越来越大。
2009年6月,伊朗大选时众多抗议示威和激烈争斗表明了充满生气的伊朗国民很希望公平选举,但是伊朗现在已是军队领导的体制了。
从这个角度上讲,6月12日的大选引发的政局动荡可以看做是改革派和强硬派争斗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由内贾德领导的事实上的“军事政变”,改变了1978-1979年伊朗革命带来的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
❷ 伊朗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求解
伊朗国家最高领袖不是总统,而是宗教领袖,宗教领袖不是选举产生的,伊朗的政治制度还没有真正向民主制度转型。
伊朗是波斯人为主的国家,而中东其他国家主要是以阿拉伯人为主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在历史上关系是比较微妙的。伊朗长期以来在中东地区也是比较孤立的,保持波斯人的特色使波斯人国家能够延续下去,一直是伊朗历代政权非常看重的一点。伊朗不会向美式道路妥协,尽管竞争很激烈,但保守派比改革派的力量强大很多,况且还有宗教领袖的支持,短期内不能动摇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体系。
❸ 伊朗的政体是什么
政教合一。什叶派教士掌握了国家实权,作为教士首领的最高精神领袖,掌握伊朗的军权和决策权,民选的总统只是个傀儡,是精神领袖的执行者。
❹ 西方的民主好在哪
西方民主在全球遭遇挫折
“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由美国的塞缪尔•亨廷顿教授的一本书而得名。在这本16年前出版的书中,亨廷顿写道:“民主化的运动是一项全球性的运动。在15年中,民主化的波涛席卷了南美,横贯苏联集团的专制政权。”不过,世事无常,进入新世纪以来,亨氏所说的历时近30年的“民主化浪潮”却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随着“第三波”的衰退,众多西方以外的国家正在重新探索属于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上世纪90年代,“第三波”首先在原苏联、东欧地区引发了严重的社会衰退与危机。俄罗斯的GDP在几年内竟然减少了一半,人民生活大幅度下降,这是人类自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在无大规模战争情况下出现的最大经济社会衰退。俄罗斯人民在经历了灾难性的危机之后,顽强地寻求新的出路,终于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打击寡头,重振经济,集中权力,关注民生,重新团结起来,走出了危机。自诩为世界民主典范的美国对此显得很不自在,国务卿赖斯指责“俄罗斯的民主进程在倒退,杜马选举不符合国际标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这种“倒退”挽救了一个陷于灾难的民族,而之所以陷入灾难却是因为接受了“国际标准”,听信了“普世价值”。
“9•11”之后,美国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雄心勃勃地要实现“大中东民主计划”,在那里建立符合美国标准的民主模式。6年来布什总统及其美国政府为“大中东民主计划”可谓不遗余力,但是,除了把阿富汗、伊拉克炸得满目疮痍之外,“民主”究竟在哪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多拉美国家实现了“民主化”,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在美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挥下亦步亦趋,但是结果是80年代拉美经济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90年代拉美又失去了十年,现在拉美贫困人口比例高达40%,是世界上贫富分化、社会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世纪之交,拉美发生了一系列社会动荡,1997年以来拉美已有7位民选总统被迫中途退位。2006年以后,除墨西哥等以外,在拉美的主要国家里,“左派”纷纷上台。大部分国家的政府否定上世纪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改变过去一味亲美的外交路线,力图走一条经济上更加自主、外交上更加独立的道路。
那种实际上是“泛西方民主化”的“第三波”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魅力。随着所谓“第三波”的衰退,众多西方以外的国家正在重新探索属于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以限制公权、维护私权为核心功能的西方民主政体,却难以满足西方以外的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需要。
在西方以外的广大地区和众多国家,西方式的民主模式并没有像它的兜售者所鼓吹的那样,也没有像当地人民所期待的那样,带来普遍的繁荣、幸福及至公民的自由、平等以及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这当中的原因是值得探究和深思的。即使是在韩国这样的曾经被西方舆论视为“民主转型”模范生的国家,如今也出现过对20年来政治进程的回潮。韩国大选前我的一个韩国朋友来中国,一见到我,他就谈论起韩国社情民意的变化。他说,现在韩国有一种很强的舆论:看看中国吧!中国正在崛起;看看韩国吧!韩国落后了;为什么?路子不对!怎么办?改变政权吧!韩国社会的这种舆论,反映的不仅是一场选举中的论调,它更包含着对社会发展模式和道路的反思。
亨廷顿所描述的那种以言论讨自由和竞争性选举为主要特征的所谓“自由民主”模式,为什么在西方以外越来越表现出“水土不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种体制遭遇了“阶段性问题”,通俗地说,就是有些“文不对题”。
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样的民主形式,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上是不同的。一个国家对民主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三个因素:一是国情,即这个国家的自然、经济禀赋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二是发展的阶段,即这个国家当下面临的形势和主要任务;三是国际环境。其中,发展的阶段性对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体或者说民主形势是最重要的。这一认识,应当说是中国民主研究在近年来取得的一个理论成果。
西方民主体制之所以在西方以外的广大地区行不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方的民主体制不能满足许多非西方国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表面看,当代西方民主体制十分复杂,理论表述亦相当深奥玄妙,很有几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味道,但仔细分析一下,西方民主体制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复杂玄妙,它的基本社会功能无非在于解决“权利”和“权力”关系问题,即限制社会的公共权力,保护个人权利。这个“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当代西方民主的主题。
但是,以限制公权、满足私权为核心功能的西方民主政体,却难以满足西方以外的当代发展中国家的社会需要,无论是采取社会主义制度的还是采取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个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主要的任务无一不是实现国家的发展与富强,而且,这一历史任务是要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立的世界秩序产背景下加以实现,这又大大地加剧了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难度。
保护权利和集中权力,是任何一个真正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政体必须具备的双重功能
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时代的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政体来说,它都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能够实现有效的社会动员,把人民的积极性释放出来、调动起来,增强社会的活力正像当年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纲领“五条誓文”中所言:“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途,迟到庶民,各遂其志,使人心不倦”。具有保护和实现人民权利的功能,正是现代化动员所必需的。然而,仅有保护权利的政治功能,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想成功实现现代化,其政体还必须在实现社会动员的同时,具有将有限的民力、民智集中起来的能力。也就是说:保护权利和集中权力,是任何一个真正追求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政体必须具备的双重功能。不能同时满足这方面的要求,就不是适合于发展中国家的有效政体。
按照亨廷顿的政治制度化理论衡量西方的民主政体,应当说,现代西方的自由民主政体的制度化水平并不高,它的重点是保护公民私有产权在内的个人权利,但却不利于集中民力、民智。从“第三波”以来众多发展中国家实现“民主转型”的经验看,西方民主政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公民权利和个人自由的同时,也带来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国家变得虚弱不堪。这表明西方民主政体不适应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际需要,发展中国家需要探索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满足保护权利和集中权力双重需要的民主政体。换言之,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环境和发展阶段决定了需要制度化水平更高的民主政体,而不是照搬西方的政体。
民主并未死亡,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民主探索和实践正在展开
“第三波”退去,民主并未死亡,相反世界范围内更广泛的民主探索和实践正在展开。在伊斯兰世界,民主仍在向前发展。伊朗的实践和民主模式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点。亨廷顿也承认:在波斯湾,伊朗是“最民主的国家”。这大概是因为伊朗存在着竞争性选举,而这正是西方民主标准中的基本要素。然而,伊朗的民主并非西方民主的“拷贝”而是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伊朗的政治体制渗透了伊斯兰的团结、平等精神,体现了伊斯兰的信仰价值。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伊朗选举制度中的资格审查制度,是维护处于西方强大压力下的伊朗社会独立自主地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俄罗斯在摆脱了深重的经济危机后,重新探索自己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给俄罗斯人上了难忘的一课:个人权利登堂入室,国家主权晦暗不明。在暗淡的主权之下,人权显出了无比的苍白。俄罗斯人深刻地理解了国家主权与个人权利的关系。一种新的俄罗斯民主理论——主权民主理论应运而生。它的核心是寻求一种能够把强大国家与个人自由结合起来的民主政体。
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人民,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也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体制。中国现行民主体制的核心价值就是在于把保护权利和集中权力的双重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史无前例的大发展,证明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
“第三波”的退却启发出许多新的思考,它至少告诉我们,民主具有普世性,但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是普世的。民主,还是要靠各国人民自己探索,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❺ 伊朗是民主国家吗
民主国家现在真正说起来只有沙特不是,因为还保持着很好的君主统治,其他的国家都已经算是民主制度有了,但真正做到民主哪那么容易,伊朗确实是民主选举,但是选举时可以让不同政见的人不能选,而且伊朗还主要是最高领袖说了算。
美国只是打着民主旗号 罢了,沙特还不是民主呢,照样是美国的盟友
❻ 伊朗算不算得上是个民主国家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民主,民主的定义。“民主”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民主?大多数时候,民主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各国国情不同,所谓的民主也是各有特色的。就像现在说日本是不是民主国家呢?个人觉得伊朗的民主是具有伊朗特色的民主。
最重要的一点是,民主不民主应该由本国大多数人民来说,别人说什么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就像现在很多国家自称什么“民主主义共和国”,其实很多都是虚伪的。生活在这个国度的人说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个人见解,还望赐教!
❼ 有谁知道伊朗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
❽ 所谓“民主国家”的标准伊朗是不是
虽然对于民主在定义上的合法性和应用性尺度仍然有许多哲学性的争论,但以下所列出的是一些普遍认为民主国家应该具备的最小需求:
由“人民”以某种集体的步骤达成政治决策。非属于其成员的人则不会参与。在现代民主制度里成为人民成员的资格是成年的国民,而成年人的公民权通常即等于人民成员的资格。
拥有供人民居住和进行决策的“土地”。在现代民主制度里,土地指的是民族国家,由于它与国家的母国一致,人民和民主的过程也因此能保持一致。也因此民主国家的殖民地如果是由母国所治理,则不能被称为民主制度:因为其人民与土地并不一致。
有着一种决策的过程,这种过程要不是透过公民投票直接的由人民决定,便是间接的由人民选出的国会决定。
这种过程被人民视为具有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代表的是人们接受国家决策的程度,具有合法性的过程产生的结果才会被人民所接受。
在假设拥有足够支持者的情况下,这种过程能够“有效的”改变政府的现状。虚假的作戏选举、事先安排好选举结果的选举都不是民主制度。
在民族国家的情况下,国家必须拥有主权:如果有其他更高层的权威能否定民主选举产生的结果,那么民主选举是毫无意义的。
民主投票有普及、平等、直接、不记名四原则。
伊朗仍是民主国家。
我们知道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公民投票、分权制衡、新闻监督、结社自由、宗教自由、政党竞选、司法独立等。
虽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没有现在的美国民主,但无论如何都比巴列维王朝民主,首先它的国家制度的确立不是霍梅尼等人用枪杆子逼迫民众就范的,而是公民投票选择的,其次伊朗共和国的体制也采用了三权分立制衡,相对中东其他国家来说无论怎么讲都是一大进步,它的宗教阶层虽然享有一定的权力,但它不涉及行政领导和具体的民事刑事司法审判以及经济管理事务,它的权力只是维护公民表决生效的宪法的权威,使宪法能真正监督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官员,防止他们贪污腐化,而自身由于离开了国家的行政具体事务和经济事务,因此也就没有了权力寻租的条件,从而也就避免了各方面的腐败,况且伊朗共和国也是保障公民的结社、言论、信仰、游行、示威等自由权利的。伊朗公民有选举的权利,伊朗总统就是民选产生的!伊朗议会也有改革派。
它虽然没有西方的民主完善,但西方的民主也不是一两天就完善起来的,它也经历了一段时间,当初美国初期不也还是没有黑人和印地安人的自由
❾ 伊朗是民主国家还是集权国家
先给你个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2/20/content_1323024.htm
总而言之,伊朗的世俗政治体系是标准的全民普选+三权分立的民主制。但是宗教神权居于政权之上。能够通过宪监会直接干预议会的立法过程,并且通过直接任命司法部门的首脑来控制司法。
同时,宗教体系内部也有宗教领袖和专家会议之间的复杂分权制衡体系。
总之,这套制度非常复杂。可以看成伊斯兰神权下的有限民主。其核心是分权制衡。通过分权来保证将来任何一方都没有能力对体制进行大的修改。并保证宗教势力的地位。
❿ 伊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伊朗是一个以伊斯兰教为意识形态的民主国家,其国民的自由度不比中国差,也比美国差不到哪里。因为国民的宗教意识比较强烈,外界感到神秘和难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