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甲醇价格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甲醇期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1、宏观经济走势
甲醇作为重要的基础性有机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得到广泛应用,宏观经济走势必然影响市场对甲醇的需求,进而对甲醇价格产生影响。因此,从供需角度看,宏观经济的持续向好,必然引发对甲醇需求的增加。
2、国家政策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随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甲醇产量的不断增长,甲醇作为替代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3、国际能源价格
由于国际甲醇生产装置中90%以上采用天然气作原料,因而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必将影响国际甲醇价格的波动。近年来油价在高位宽幅震荡,甲醇价格也波动频繁。
4、国内外新增产能
甲醇燃料、二甲醚和甲醇制烯烃的预期消费刺激了甲醇的大规模建设。未来国际市场上的新增产能将对我国甲醇市场造成巨大的外部冲击。必将对未来的甲醇价格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5、国内外大型装置减停产
由于甲醇装置日趋大型化,年产百万吨级装置已投入运行,这些大型或超大型装置一旦检修或意外停车均会影响市场供应而引起价格波动。
6、下游需求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我国是除乙烯、丙烯、苯之后的第四大化工原料,在化工、医药、轻工、纺织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7、生产成本
我国的甲醇生产以煤炭、天然气、焦炉气为原料,其中以煤炭为主导,天然气次之,焦炉气所占比例近两年有所增加。
8、进出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醇消费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甲醇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国际上一些大的甲醇生产和贸易企业都将目标对准了中国市场。
9、运输成本
我国的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基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消费地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总体而言,西部地区铁路运力紧张状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仍将维持,运费也将呈上涨态势,而甲醇品种特性要求使用专用槽车运输,容易造成空返浪费运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铁路运输的紧张局面,致使甲醇从产区运往销区的稳定性、灵活性不够,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调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甲醇的价格产生影响。
10、国内外价格联动程度
我国甲醇市场与国际甲醇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甲醇市场的变化对我国甲醇市场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1、天气因素
由于天气因素导致甲醇下游产品主要是甲醛的生产变化,从而引发甲醇的价格变化。
12、库存因素
甲醇的仓储需要依托专业的液体化工仓库进行,在当前我国甲醇生产与消费区域不平衡,并受相关运输条件影响较大的背景下,甲醇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价格与当地库存水平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性,表现为:库存水平较高,价格走低;库存水平较低,价格走高。
❷ 河南哪有甲醇
主要有: 永城龙宇,产能50万吨,以自用为主。豫南: 平煤蓝天(总产能73万吨,三个分厂分别在 遂平、光山、驻马店)。从12年初开始,甲醇就一直半死不活,港口进口货价格维持在2600-2800,维持时间长达一年半。而且进口货倒挂动辄200元,这段时间,很多进口的人都玩不下去了,加上08年后中国经济其实一直没好过,需求其实很差,所以价格一直没有好转,但同时价格受进口成本支撑,没有低于2600。这段时间大家都在煎熬,融资商在市场唱主角,融资商不断的买盘还是支撑了进口价格。 2.进入2013年,由于需求持续不振,港口价格开始缓慢下滑,钝刀割肉的感觉不好受,很多持货人在陆续抛货,到6月份,价格下滑到2500左右。但其实局势在慢慢改变,首先,世界主要的甲醇生产国伊朗由于诸多原因(原因多到要另起一篇文章介绍),停止了对甲醇装置的天然气原料供应,伊朗甲醇开工率将至最低,马来西亚的甲醇装置因为一些原因也停掉,甲醇供应格局被打破。这个原因存在滞后性,一直到六月份才开始显示威力。在2013年上半年,港口贸易商最忙的就是将港口的保税货物转口到东南亚、美国、韩国这些价格更高的地方(因为供应明显减少,这些地方经济复苏也比中国好),甲醇贸易商的利润有明显好转,因此大家乐此不疲地将原来以为是亏定的港口保税货转口,还能有一定的利润。再一个就是甲醇制烯烃的装置正式投产,在港口大量采购甲醇作为原料,港口库存下降得十分明显。到了4月份时,伊朗宣布合约货推迟交货,整个市场发现港口没货了,还买不到货了。这时候全世界恍然大悟,争相抢购甲醇,甲醇美元价格从330一直飙升至最高500美元,还买不到货。这个时候,中国巨大的煤制甲醇产能就开始释放了,由于煤炭价格下跌厉害,国内甲醇生产成本也下降了,所以买家一拥而上,甲醇国内价格也开始节节攀升,从5月底的2500一直上涨至9月份的4000-4300,原来深居内陆的新疆煤醇、内蒙古煤醇都能满负荷开工并运送到港口销售,这一波行情救活了产能过剩的煤化工业。
❸ 求甲醇相关资料
我国甲醇产能似乎是一个谜,数字庞大到可以让投资者“谈之色变”。
有人说,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4500万吨/年的历史高位,甚至有一位化工分析师算出在未来几年我国甲醇产能将达6400万吨/年。相对中国本土市场对甲醇的消化能力,这个数字难免让人恐惧。而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醇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卫国则表示,投资者的理性与市场实际需求会最终决定甲醇的产能。
陈卫国告诉记者,在未来的2-3年内,中国甲醇产能的释放会有一个历史性突破,全球甲醇产能同样也会延续一个攀升的势头。与甲醇产能释放相伴随的甲醇消化渠道可能会出现一个突破。
2010年,中国甲醇的真实产能到底有多少呢?
陈卫国坦率地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部门对它进行过精确统计,也无法对它进行过精确统计。这是因为甲醇是一个中间化工产品,随着市场的变化,厂家会随时调节自己的产量。
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甲醇产量上升速度非常迅速。1998年产量为148.87万吨,2000年为198.69万吨,2003年为326万吨,2004年达到440.65万吨,2005年达到569万吨,2006年达到762万吨。2007年预计产量在900万吨左右。
对于我国的甲醇规划项目,陈卫国自己曾做过一个不完全统计,统计结果是大概有88项、4850万吨/年。其中,天然气制甲醇14项,770万吨/年;焦炉气制甲醇11项,305万吨/年;煤制甲醇63项,3775万吨/年(一期)。如果算上二期规划项目,我国甲醇项目总产能则达到6395万吨/年。
“这些规划项目最终能不能实际产生能力,这个结果最终取决于市场。”陈卫国表示,毕竟现在投资者都是理性的,投资是讲回报的。他对中国甲醇产能的供应作了一个保守估计:2010在2000万吨/年,2015年将达2400万吨/年。
陈卫国告诉记者,2006年年底全球甲醇价格暴涨,这实际上是国外产能下降造成的;今年以来,全球甲醇产能增速非常迅猛。“2005年全球甲醇产能4860万吨,产量3600万吨;2010年甲醇生产能力将达到6400万,2015年达7200万吨,新建装置目标市场主要针对亚洲和中国。”
2006-2008年期间,全球在建的甲醇项目有2425万吨/年。大于90万吨/年的项目有18套。其中,沙特在建项目近280万吨/年,伊朗300万吨/年。到2010年,中东地区增加1500万吨/年甲醇供应量,而南美洲地区增加约700万吨/年。
中东等地天然气丰富,价格仅相当于人民币0.15-0.30元/立方米,制成甲醇运到中国沿海全部成本仅1000元/吨左右。
在全球甲醇产能增加的同时,也有一部分甲醇装置将陆续关闭。其中,北美地区在2008年之前,关闭400万吨/年,西欧将关闭产能150-180万吨/年。
随着世界甲醇产能的增加,消化渠道的打开也是迫在眉睫。陈卫国告诉记者,目前传统甲醇用量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甲醇作为燃料,或者生产二甲醚提取烯烃等化工原料,这方面的用量惊人,但要形成规模,估计要到2010年以后。”
============================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甲醇产能已占世界产能的1/4,而且目前国内在建和拟建甲醇项目较多,总能力逾1500万吨/年,这些项目如能顺利进行,预计到2010年国内甲醇总能力将达到约2000万吨。这标志着中国将由原来的甲醇进口国成长为出口国,而且正在向世界甲醇强国的地位发展,成为了世界甲醇市场的新焦点。但是,在当今形势下,中国发展甲醇行业,机遇与风险共存。
“四大机遇”烧热了甲醇
在中国,良好的国家政策成为甲醇行业发展的头号机遇。我国已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2006年我国原油表观消费量为3.22亿吨,进口原油为1.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43%,石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为了能源安全起见,国家着眼于长远发展,提出了“发展替代能源”的重大战略举措。国家发改委编制的《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对煤制甲醇替代能源的发展进行了规划布局,同时全国各地也在根据国家规划原则和当地资源条件,积极组织编制相应产业发展规划,落实建设项目,制定产品有关标准。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甲醇市场将蓬勃发展。
中国甲醇行业的超常规发展,产能的急剧膨胀,使整个行业面临整合机遇。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建有甲醇生产厂,2006年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为4965万吨,到2010年将达到5099万吨。世界甲醇生产主要以大型化为主,其中能力大于30万吨/年的装置占世界甲醇总生产能力的80%。中国甲醇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通过行业整合,在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同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甲醇行业下游的发展机遇多多。因为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下游产品众多,可以用来生产甲醛、醋酸、合成橡胶、甲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氯甲烷、甲基叔丁基醚等一系列有机化工产品,而且还可以加入汽油掺烧或代替汽油作为动力燃料以及用来合成甲醇蛋白。在世界基础有机化工原料中,甲醇的消费量仅次于乙烯、丙烯和苯,居第四位。2003~2006年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率,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甲醇下游行业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下游新的消费领域虽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在战略上还是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技术、资金以及成本的比较优势是最终的决定因素。
随着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甲醇单位成本的降低,用甲醇作为新能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甲醇行业正逢能源储备机遇。甲醇作为一种替代燃料,其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煤制甲醇替代的目标主要是: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民用液化石油气和替代柴油,甲醇制烯烃替代化工原料用油,甲醇车用燃料代替汽油。其中安全性、标准性、持续的价格比较优势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五个风险”笼罩着甲醇
近年的高产能增长率将使中国甲醇行业出现产能风险。2000年至2006年间,全球甲醇产能平均增长率为5.64%,若不考虑中国因素,2000年至2006年间,全球甲醇产能平均增长率仅为2.68%。由此可见,由于中国甲醇价格高位运行,利润凸现,而且甲醇技术成熟,工艺简单,投资门槛较低,而且现在甲醇下游行业处在高增长期,目前中国甲醇的增长率是惊人的。据上海焦化有限公司统计,我国2000~2006年间甲醇产能平均增长率为20.6%。在甲醇装置的开工率上,全球开工率在高水平(83%~86%)上平稳运行,而我国甲醇装置开工率较低(50%~70%),且波动较大。2004~2006年,我国甲醇产能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8%、36%、50%。另外,我国甲醇生产在建项目较大,总在建规模为1700多万吨,其中绝大多数在2007~2008年间达产。根据以上数据,可以预计2009年前中国甲醇产能仍将保持近30%的年增长率,增速远远超过传统需求增速,甲醇产能将严重过剩。
从我国甲醇装置开工率波动幅度较大,可以看出我国甲醇行业易受外部影响,成本风险较强。另外我国能源价格较低,目前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使国内能源价格逐步与国际能源价格接轨,这将进一步减弱中国甲醇与国际甲醇的价格竞争力。从大型甲醇装置的成本分析来看,国际大型甲醇装置制造成本较低,价格弹性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强,而中国甲醇装置成本较高,价格弹性较大,抗风险能力较低。天然气装置甲醇虽然目前成本较低但面临着较大涨价压力。
中国能源基地的分布以内陆居多,运输风险加剧。因为大部分在建拟建甲醇装置都在蒙、陕、豫、晋等西部地区,外运到主要消费地是以铁路为主,而我国现在铁路运力相当紧张,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运力不会有根本性提高,运费也呈现上涨趋势,自2006年4月10日起,铁路运输平均价格上涨0.44分/吨公里,涨幅达5%。而且甲醇的特性要求使用专用槽车,空返且运力浪费,使铁路运输的紧张程度进一步加剧。这种紧张状况使内地甲醇到沿海地区的稳定性、灵活性不够,不能及时根据顾客需求进行调整。运输成本在甲醇价格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5%~30%),所以这导致了甲醇价格的上涨。
中国是多煤、少气、缺油的国家,存在很大能源资源风险。在我国甲醇的原料多以煤炭(80%)为主,其余为天然气,以及极少量的焦炉气、工业尾气等。但今年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所造成的优势非但不能体现,反而令企业生产成本普遍显着上扬,而天然气也面临着价格上涨压力。从长远期来看,我国能源供应将保持适度紧张状态,尤其是天然气,供应能力可能远远落后于需求;焦炉气制甲醇受到处理成本高,单位气源有限,规模难以做大等因素的制约。这些都将制约甲醇行业的发展。
中国甲醇行业仍存在下游风险。目前甲醇用途仍以传统领域为主,如甲醛、MTBE、醋酸、农药等,而这些传统领域需求相当平稳。而甲醇新用途如醇醚燃料、甲醇制烯烃等领域虽炒作较热,但是进入门槛较高,前景不明朗,目前尚未形成实质性需求。而且甲醇直接作为燃料使用还未成定局,其对环境、对设备的影响还有待研究评估。目前只有山西、黑龙江等少数几个省颁布了地方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标准。
“四大关键”羁绊着甲醇
在行业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形势下,中国甲醇行业要更加健康地发展,把握机会不断寻求发展机遇固然重要,防范风险并将由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更要引起重视,其中有四大核心问题影响着中国甲醇行业的未来。我们在发展甲醇行业时应注意以下关键因素:
一是甲醇下游需求量的快速增长能否消化新增产能。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我国需要大量的甲醇,但是我国能否消化国内众多的新增产能还是未知数,尽管已经有企业直接兴建了一些下游装置,但是对于消化原料甲醇产能的迅速扩大,是远远不够的,从长远来看,势必会造成国内甲醇的供应过剩。
二是甲醇制烯烃技术工业化还有多远。甲醇制烯烃技术也是大家看好的甲醇新用途,但至今世界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装置建成投产,许多技术仍在不断改进之中,整个甲醇制烯烃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与工业化尚有一定距离。
三是中国目前甲醇现象是否过热。从现在的各种统计数据来看,即使不算规划中的甲醇项目,我国将来甲醇的生产能力也远远大于需求量,在甲醇燃料、甲醇制烯烃等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新上甲醇项目还需慎之又慎。
四是甲醇作为替代能源自身竞争力状况如何。甲醇作为替代能源能否得到市场认可并快速发展,还取决于自身竞争力,即性能和成本。在性能相符的情况下,替代成本是关键。因此,发展甲醇工业,必须考虑自身替代的综合成本,包括:原料成本、生产成本、储运成本、销售成本,以及环保成本等,只有在综合成本低于替代成本的情况下,甲醇发展才有可能成为有利可图的产业。
只有认真思考这四个问题,中国的甲醇行业才能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甲醇行业未来的发展要想做大做优做强,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建立大型甲醇生产装置,降低生产成本,大力发展甲醇下游产品,使之向多元化、系列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近几年国内甲醇市场发展状况及未来市场需求分析,“十一五”期间国内甲醇市场需求,除下游衍生物甲醛、醋酸、医药等传统化工产品仍保持较强增长势头外,甲醇制二甲醚、制烯烃将在国家替代能源战略的引导上成为甲醇市场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甲醇市场中长期发展主要在于,甲醇制烯烃的大规模产业化和甲醇制二甲醚替代柴油。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刘晓彤说:“如果甲醇制烯烃产业化和二甲醚替代柴油用作车用燃料的进展顺利,预计2020年甲醇制烯烃产能将达到800万吨以上,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市场需求2000万吨,相应需要甲醇5400万吨以上。”
调整甲醇的生产结构和规模,大力发展甲醇下游产品的生产及应用,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甲醇工业的迅速发展方可变成现实
❹ 伊朗甲醇生产受斋月影响吗
当然不受!!
❺ 甲醇还会继续涨吗
不会,后市来看,由于内陆地区甲醇供应相对短缺,与华东港口地区的套利基本关闭,短期内地货物无法对港口市场造成冲击,港口地区压力锐减。一段时间以后,港口地区甲醇库存会快速下滑。
从供应端分析,当前国内甲醇装置开工率在70%左右,处于相对高位,叠加冬季天然气制甲醇、焦炉气制甲醇装置受到限制,甲醇装置开工短线再度提升的可能性较小。
拓展资料:
一、判断大盘趋势
大 盘是市场中所有个股作用的综合表现,市场上的个股总体跟随大盘的大趋势涨跌而涨跌,仅有极少量个股可能逆大盘运行。所以投资者在判断大盘基本见底后,就要寻找先见底的个股。
二、如何看出一只股票跌无可跌
1、在大盘和个股均经过了长时间下跌之后,已经出现了企稳迹象,日K线形成了双重底的形态,底的右侧已经开始放量,一旦突破了颈线位,可以做关注。
2、在大盘和个股均经过了长时间下跌之后,已经出现了企稳迹象,日K线形成了头肩底的形态,而且右肩部位已经开始放量,并突破了颈线位,可以做关注。
3、在大盘和个股均经过了长时间下跌之后,已经出现了企稳迹象,日K线形成了圆弧底的形态,而且近期已经开始温和放量,可以做关注。
三、无论做多大的交易,都无法改变市场动向
无论你参与与否,市场都照样运转。她才不会在乎你以前是赚了还是赔了,她才不会在乎你的成本是多少,该涨就涨,该跌就跌,合力施然;
做股票要有大局观,市场不好,错的概率就大,太强调机会就是贪,永远不要试图比市场聪明,与市场和谐是关键;行情成功不是主力资金硬做出来的,而是顺应潮流,先引导的主资金,一旦市场发展如预测,先机优势就会加快对趋势的强化操作。
四、下跌停式试盘
通常庄家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打压股价,直至跌停板,然后让股价自然发展,以此来测试盘中的持股意愿和承接盘的动向。
跌停试盘兼具试盘与洗盘的双重作用,在操作手法上以不断向下用大单砸盘为主,目的是测试下档买盘力量的强弱。
❻ 什么是甲醇价格走势及影响因素
您好,
近期甲醇上涨至较高水平,形成了西北、内地、港口三足鼎立的局面,大致原因有以下几点:煤制甲醇成本较高、传统下游需求较弱,新兴下游需求强劲、环保检查导致开工降低、雾霾、雪天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外盘价格维持高位、港口库存较低等。
煤制甲醇成本方面
我国甲醇装置多为煤制装置,今年煤炭价格上涨幅度接近300元/吨,煤制甲醇成本计算公式为1.5-1.7*原料煤+0.5-1*燃料煤+(500—550)=煤制甲醇理论生产成本 ,这样一来甲醇原料成本上涨了将近400元/吨,拿西北甲醇做例子,目前生产煤制甲醇的成本接近1700元/吨左右,成本就这么高了,难怪甲醇价格一直涨!
传统下游需求较弱,新兴下游需求强劲
进入冬季,终端板材、减水剂等产品消耗力度缩减,传统下游甲醛开工3-4成、二甲醚开工2-3成,对甲醇的需求减弱;新兴下游烯烃需求尚可,中煤延长、中煤榆林、蒲城清洁能源甲醇装置的检修,给西北甲醇厂家带来了好运,一系列的烯烃需求,导致西北地区甲醇供应的紧张。虽山东阳煤恒通、神达、宁波富德、浙江兴兴、南京惠生烯烃装置降负至6-8成,但对甲醇的消耗依旧不少。
北方雾霾天气严重倒逼环保监管力度升级,高污染煤炭企业被叫停导致下游煤化工商品成本抬升,山西、河北、河南三地甲醇生产厂家因环保检查装置多数停车或降负荷生产。11月中旬左右,河北旭阳、河北正元等企业有不同程度减产,后续也将根据当地环境状况作进一步整改或复产;另在河南环保监察影响下,河南中新、鹤壁、晋开等企业停车检修,重启时间待定;山西丰喜装置故障,潞宝、山焦、晋丰等装置均降负生产。造成短期内华北地区甲醇供应紧张局面。
雾霾、雪天导致运费上涨
近期汽油、柴油、调和油等大宗液体化工产品价格上涨,利润较好,河南、湖北等部分危险品运输车辆开始拉运汽、柴油、调和油等其他化工产品,所以拉甲醇的运输车较少,运费上涨。因降雪、雾霾天气影响道路限行,对甲醇运输不利,这也是甲醇运费上涨的因素之一,多数厂家的销售量减少,同时贸易商给下游终端送货量也受到影响,下游终端库存低,比较缺货。
内地多地受雾霾、降雪天气影响运费上涨,利好港口市场,港口-内地套利窗口开启,价格维持坚挺;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外盘甲醇价格的持续高位,导致进口甲醇短缺,港口库存持续低位这也是近期港口甲醇价格近期一直高位盘整的原因。
❼ 甲醇的化学性质有哪些有关甲醇的物理性质有关甲醇的化学反应
甲醇简介
甲醇是一种透明、无色、易燃、有毒的液体,略带酒精味。熔点-97.8度,沸点64.8度,闪点12.22度,自燃点47度,相对密度0.7915(20度/4度),爆炸极限下限6%,上限36.5%,能与水、乙醇、乙醚、苯、丙酮和大多数有机溶剂相混溶。
它是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和优质燃料。主要用于制造甲醛、醋酸、氯甲烷、甲氨、硫酸二甲脂等多种有机产品,也是农药、医药的重要原料之一。 甲醇亦可代替汽油作燃料使用。
甲醇是假酒的主要成分,过多食用会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我的补充:
一 产品介绍 1.甲醇性能与用途 甲醇又名:木醇, 木酒精 英文名: Methanol; Methyl alcohol;Carbinol;Wood alcohol; Wood spirit; Methyl hydroxide; 理化性质: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式 C-H4-O。分子量32.04。相对密度0.792(20/4℃)。熔点-97.8℃。沸点64.5℃。闪点 12.22℃。自燃点463.89℃。蒸气密度 1.11。蒸气压 13.33KPa(100mmHg 21.2℃)。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下限 6~36.5 %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有机溶剂相混溶。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着火。用途:基本有机原料之一。主要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塑料,医药,林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可开发出100多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尤其深加工后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和加入汽油掺烧,其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 2. 甲醇生产技术及制法 主要是合成法,尚有少量从木材干馏作为副产回收。合成甲醇可以固体(如煤、焦炭)液体(如原油、重油、轻油)或气体(如天然气及其他可燃性气体)为原料,经造气净化(脱硫)变换,除去二氧化碳,配制成一定的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在不同的催化剂存在下,选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单产甲醇(分高压法低压和中压法),或与合成氨联产甲醇(联醇法)。将合成后的粗甲醇,经预精馏脱除甲醚,精馏而得成品甲醇。高压法为BASF最先实现工业合成的方法,但因其能耗大,加工复杂,材质要求苛刻,产品中副产物多,今后将由ICI低压和中压法及Lurgi低压和中压法取代。2H2+CO—> CH3OH
二、国内生产情况和分析1.1国内主要生产厂家 目前,现有甲醇生产厂家148家,生产总量为480万吨,产量为280万吨,市场需求390万吨。,预计2005甲醇需求量约550万吨。有30多家设备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中大多数是因为生产成本高、设备效益能力低等原因,部份技术落后、设备老旧、产能小的生产设备已经显现出将被淘汰的趋势较大的有上海焦化有限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以乙炔尾气和天然气为原料的生产设备;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还有陕西榆林天然气化工公司、大庆油田甲醇厂、陕西长庆油田、四川江油甲醇厂等,生产规模多在10万公吨/年左右,其它生产设备大多数采用联醇技术,生产规模多在1~5万公吨/年。 1995年以来,国内甲醇工业发展迅速,生产所用原料由联醇法的合成气为主,向天然气和煤为主的方向发展,其主要发展因素是新天然气田的开发,如新疆、四川、内蒙等。另外由于国内甲醇下游产品的开发生产,如甲醛、烯烃、醋酸、甲酯系列、民用/汽车燃料等,以及西南化工研究院和南化公司研究甲醇催化剂的开发生产。目前有多家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计画在申报和筹备之中,其中有6个设备规模在10万公吨/年以上,最大的为60万公吨/年。拟建装置总产能为213万公吨/年。
二 甲醇主要下游产品(甲醛、甲醇汽油、二甲醚等)市场前景分析 甲醇需求量与经济的总体发展有密切相关。2001年国内甲醇的需求量为350万公吨,主要应用于:甲醇衍生物占69%、燃料占7%、溶剂占5%、医药占6.5%、农药医药占8.5%、其它占4%.
三 近年国内甲醇进口量及价格 国内每年进口大量甲醇来满足市场需求,市场价格趋向国际市场化。近年来,国内甲醛、醋酸的消费市场增加,甲醇需求量相对应增加,部份甲醇厂又因为种种原因停产或减产,因此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四 市场分析预测2005年的甲醇需求将会大大增加 在目前的条件下要求一段确定的时间,以便从2004年中期新增生产能力中获利。这段时间还可能拖延到2005年中期。明年估计将有更多的新建产能投入使用。2004年甲醇的总需求与2003年一样,据预测2005年的甲醇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其原因是由于与甲基叔丁基醚无关的部门活跃起来。作出改预测的依据是计划中有多少新增产能在考察期中实际投入使用,这些新增产能对市场的产品价格有哪些影响。
2004后5年中投产的甲醇产能将超过1800万吨,这些新增产能主要分布于南美、近东和澳大利亚、这些地区将变成主要的工业甲醇生产和供应中心,同时甲醇的需求增长为每年500万吨。除新增甲醇产能外,现有的大规模的甲醇产能分布在北美和欧洲。但是如果新增产能出现以外停产的话,现有的甲醇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所以现有的位于中欧、独联体、印度、东南亚和东北亚地区甲醇生产厂家的负担很重
❽ 甲醇甲醇夏天为什么淡季
个人认为与原料煤的供应有关 冬季采暖期过后 煤炭供应日益充足 煤价就会有所下降 原料成本降低 甲醇价格必然会降低
❾ 甲醇的销售旺季是几月
一般冬季就是甲醇使用的旺季。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价格就是最高的阶段。
看K线图,也可以看出来,现在的价格就是一年中最高的年后就会慢慢在降下去甲醇一手费用2.1元。
(9)伊朗冬季甲醇为什么减产扩展阅读:
淡季销售原因:
通常淡季销售有许多原因,有消费意识、商家购货意识、企业投入传播意识、销售目标意识、传统观念意识等,所以客观的造就了对市场的另一种思考,淡季销售如何面对。
消费心理淡
根据市场有效消费的规律,我们所熟悉的消费季节已经形成一种惯例,也就是消费有一定的阶段性,区别在于消费的众多因素在左右市场,而并不能够把消费市场激活起来,所以在一般市场的基础上,是消费在左右市场。
而不是市场在左右消费,这样的结果就是暴露了市场的脆弱,商家无法根据自己的产品制造市场机会,而是要等到季节的到来,这一点尤其是医药保健产品更加突出。
❿ 期货甲醇什么时候是旺季
一般冬季就是甲醇使用的旺季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价格就是最高的阶段
看K线图,也可以看出来,现在的价格就是一年中最高的
年后就会慢慢在降下去
甲醇一手费用2.1元
做期货可以比较下